1.土豆洗凈用專用叉子碾成泥,也可以用料理機打成土豆泥。
2.放置一會倒出多餘的水,加入少許鹽巴和姜粉,用筷子攪拌均勻。
3.平底鍋內倒入油,燒熱。
4.倒入土豆泥,攤平,轉入中火。
5.煎至十分鍾後打開鍋蓋翻面煎。
6.韭菜花切碎用熱油淋熟,土豆釀皮切成條狀拌上韭菜花,開吃啦。
2. 怎麼做涼皮好吃
1、准備好麵粉和水。
做涼皮的麵粉選用中筋麵粉或高筋麵粉都可以。
2、麵粉里加入少許鹽,分次加入涼水拌成絮狀。
3、揉成光滑的面團,涼皮的面團要揉得硬一些,用冷水揉。
4、蓋上蓋子或包上保鮮膜醒面半小時。
5、在醒面過程中,中途最好將面團再兩三次,這樣做出來的涼皮更勁道。
6、然後用一個大盆裝入冷水,放入面團開始洗面。
7、洗到後面面團會慢慢散開,這是正常現象。
8、洗到最後需要換一個容器,繼續加水清洗洗幾遍,直到麵筋清洗清澈。
9、將洗好的麵粉水靜置沉澱,這個時間最好在3-4小時,時間過短做出來的涼皮發粘,時間過長做出來的涼皮容易乾裂。
10、麵筋控一下水,然後加入2克即發乾酵母揉勻,放到溫暖處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小,表面能明顯看出蓬鬆的狀態。
加酵母的疏鬆度比加泡打粉的要差一點,加泡打粉的麵筋組織孔洞更大,但加酵母的更健康。
11、將發酵好的麵筋蒸熟,用蒸鍋的話開水後放入,大約蒸十幾分鍾就熟了。
12、將麵筋切塊備用。
13、面水靜置3個半小時後倒去表面的清水,攪拌均勻。
14、將面水用面篩過濾一下。
15、用一個不粘的模具,我用的是8寸披薩模具,舀入適量面水,轉動披薩盤使其均勻。
如果披薩盤有些沾的話要先刷少許油防沾。
16、鍋里水燒開,放入鍋里。
17、放進去後立即蓋上鍋蓋,差不多兩分鍾左右看到整張涼皮都鼓起來的狀態就熟了。
18、將披薩盤先放到涼水表面,讓披薩盤底部過涼一下,然後表面刷上熟油。
19、從邊緣揭起來,做出來的涼皮是很勁道Q彈的,雙手撐一撐都不容易破。
20、將涼皮切成條。
21、加入麵筋、黃瓜絲、蒜水、生抽、香醋、油潑辣子,撒上花生碎,可以根據個人口味來進行調味。
3. 自己在家怎麼做涼皮,做法簡單而且又好吃呢
天氣炎熱,很多人都不愛吃飯,也沒什麼胃口,反而更喜歡吃一些清熱解暑的美食。而涼皮呢,自然就成為了很多人的最愛。在我妹這里天氣很熱的時候,涼皮生意就是最火爆的時候。逛街的人們都喜歡到涼皮攤上,去點上一份涼皮。
【小貼士】
1、自製涼皮步驟方法呢,就分享到這里了,你學會了嗎?只需准備適量麵粉就可以。
2、在對麵粉進行洗面的時候,是比較復雜繁瑣的,洗面次數大概要在5次以上,才能把麵粉中的澱粉完全洗出。
3、製作好以後的涼皮,往裡面加入蒜末,芝麻醬,生蚝等調味品調味,就能讓其變得很好吃。
4. 釀皮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原料
釀皮的原料甚多,從綠豆面、高粱面到麥面,似乎只要是富含澱粉之物,皆可入選。故稱為「麵皮」,乃指其原料皆為麵食。
製作方法
釀皮
釀皮的製作相當繁復。首先,要將麵粉(或綠豆粉等)和成面團。之後,用極細且凈的白布包裹著,在清水盆中不停地反復揉搓。面團中的澱粉成分不斷從白布中滲出,在盆底積了厚厚一層糊。將再無澱粉滲出的白布打開,裡面只剩一小塊如凍豆腐般的麵筋。蒸熟的麵筋可是釀皮不可缺少的伴侶——少了它,就如同咖啡不放奶,感覺上會差很多。
接著將先前積下的澱粉糊用清水輕輕漂洗後,依份量緩緩倒入一張又大又平的平底盤中,摸得又勻又平。之後,將數個大平盤上籠蒸熟。此時,澱粉糊已成了一大張亮晶晶的「面餅」。將這「餅」輕輕揭下,逐一相疊。彼此之間須塗抹熟菜油,以妨相粘。待其冷卻後,便算是完成了主料的製作。「釀」字一義為「蒸」,故而「釀皮」是說明「蒸」是其加工過程中一項重要步驟。
至於「涼皮」之稱,不言而喻,則是指其食法為放涼後拌作料而食。
5. 釀皮子怎麼做好吃 釀皮子的
用料
麵粉500g
水100g
步驟 1
先將優質麵粉加水揉成硬團,在清水中反復搓洗,使麵粉中的蛋白質與澱粉分離,分離出來的蛋白質俗稱「麵筋」,將它蒸熟,切成薄片待用。
步驟 2
洗出的澱粉溶於水中,待其沉澱在盆底後,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加入稍許鹼,調成稀糊,舀入平底盆中,上籠蒸幾分鍾即熟。
步驟 3
吃時,只需將作好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條狀,配上麵筋,加入適量醬油、香醋、蒜汁、鹽、芝麻油、香菜、黃瓜絲、辣椒油調拌即可。
步驟 4
一碟香辣可口的釀皮子就作好了
6. 涼皮是什麼做的怎麼做涼皮才會更好吃
雖然不是正宗的陝西人,但對於涼皮很是喜愛。涼皮其實分麵皮和米皮兩種。從字面來理解,
一個面漿做的一個米漿做的,而為了區分這兩種食材,陝西人實際上又把它們稱為麵皮和米皮。
19. 將涼皮輕輕揭下來,放在一個大容器中;依次兩個盤子輪換著蒸涼皮,每一張都刷一層油,撂起來後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20. 全部的粉漿都做成涼皮了,除了最初浪費了兩張,最後做成26張;
21. 隨便取一張,真的很漂亮;
22. 取適量的涼皮對折一下,切成小拇指寬的長條;
23. 涼皮條入容器中,順手將其抖開;
24. 將蒸好的麵筋切成小塊;
25. 黃瓜切寬條、大蒜拍碎、香蔥切末、小米辣切圈;料汁我做的不正宗,只按照本地食材和自己喜歡的口味來調配的。
26. 將這些放入涼皮容器中,掉適量生抽、醋、少許鹽、辣椒油同拌,開吃嘍!
7. 涼皮怎麼做好吃
【陝西風味涼皮】
材料:
主料:麵粉、水。
調料:辣椒油、醋、蒜泥、鹽水。
做法:
1、面團要軟硬適度,太軟太硬都不方便後面的操作;
2、將揉好的面團放置1個小時;
3、加水開始洗面(揉壓面團),洗到水變白白地,就將其倒入另一個大鍋中,繼續加水洗面團;
4、洗面團的目的就將澱粉充分洗出來,最後只剩麵筋,如圖;
5、大鍋中的澱粉水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我家頭天晚上洗面團,沉澱了一宿);
6、將浮在鍋上面的水緩緩倒掉,留下稠稠的澱粉糊(此時准備一個大鍋,燒一鍋開水備用);
7、用油刷勻圓盤。(做涼皮的工具我們是在陝西買地,如果你沒有可以用不銹鋼的平盤也可以。);
8、攪拌均勻澱粉糊,舀出適量倒在圓盤中;
9、將圓盤放入開水大鍋中,蓋上鍋蓋蒸5分鍾左右(另准備一個盆,放入涼水);
10、蒸熟的麵皮取出,放入涼水盆中降溫;
11、沿圓盤周邊揭下麵皮即可,然後重復操作8-11步;
12、麵皮切成寬窄合適的條;
13、我們做的這許多四口人吃了兩頓:);
14、洗出來的麵筋揉拉成長條,揪成小段直接煮或者纏繞成結再煮也可(小火煮大概20-30分鍾);
15、晾涼後撕成小條就可以用來拌涼皮吃了;
16、最後還需要准備一些調料:辣椒油、醋、蒜泥、鹽水,根據自己的口味澆在涼皮上拌勻吃哈~。
8. 釀皮怎麼做
【菜名】釀皮子
【所屬菜系】寧夏
【特點】清香爽口,物美價廉。
【製作過程】
(1)用精粉洗過麵筋後,調成糊狀,加鹽,用鏇子在開水鍋上鏇成一張張類似粉皮子的薄膜。
(2)表面塗清油,冷卻後油光鋥亮。
(3)食用時切成條加各種佐料即成。
釀皮子 �
臨夏釀皮子之所以有名,一是柔韌適度,晶瑩透亮;再就是清涼爽口,以香辣取勝。臨夏釀皮子的做法是選用上等麵粉放入大盆中,先調成面團,再用水有規律地抓洗,分出澱粉和麵筋。而後在澱粉液中加入適量鹼面,用勺臼入平底鍋,大火蒸熟,抹上芝麻油,待涼後切成條即可。麵筋放進籠屜內蒸出,切成小塊,即為「麵筋塊」。 臨夏釀皮的佐料也十分精到,青蒜、椒鹽、芥末、芝麻醬、辣子油和熏醋缺一不可。辣椒油用十斤清油,二兩辣椒大火煎制而成,辣而不嗆喉,油而不膩,既提味,又開胃。芥末也選用白色優等品,其它調料也都講究新鮮,注意火候,精工細做。
人們在夏秋之際來到臨夏,都要先品嘗一下回族經營的釀皮子。只要你往釀皮攤前一坐,掌櫃的馬上從盒裡熟練地取出一張兩面抹油的釀皮,一拍成二,只聽得一陣「拓拓拓」的刀砧響,釀皮切好了。寬窄均勻,排在盤子里,上面蓋上幾塊麵筋,那鮮亮的釀皮子,拌上紅的辣子油、黑的芝麻醬、白的芥末汁、黃的蒜泥,再加以鹽、醋,雙手捧給你。筷子一撥,香味撲鼻,使人頓生饞涎,越嚼越香,吃了還想吃。色美、味香、柔筋耐嚼,這是臨夏回族釀皮子的特徵。難怪外地人來臨夏,以先吃一盤回族經營的釀皮子為快事。
烏魯木齊釀皮子的做法與臨夏釀皮子的做法大致相同,只有一些細節上的差別。我們側重介紹一些不同之處,供有興趣的讀者做比較參考。烏魯木齊釀皮的做法是先調制面團。調面時加進少許的鹽,一般1公斤面加約20克鹽,面團要調制的稍軟一些。將調好的面用冷水洗,洗面時切忌亂抓,這樣會使澱粉與麵筋難以分離。將面團一直洗到澱粉與麵筋完全分離為止。洗好後將麵筋拿出另放,剩下的洗面水就是做釀皮子的原料。將洗面水靜置一會兒,待澱粉沉澱後,把上面清水倒掉,留下的澱粉即成糊狀,然後加入適量的蘇打粉攪勻待用。
把澱粉糊加工成釀皮子還需要涮盤。涮盤呈圓形,平底,有兩厘米左右高的沿,沿上有對稱的四個小洞,用於拴繩作提手。涮盤是用導熱性能好的鋁皮製成。將加了蘇打粉的澱粉糊,臼入抹了植物油的涮盤內,只要把涮盤底部薄薄蓋一層為止。然後兩手將涮盤提平,搖勻,浮在滾水鍋里,加上蓋兒。三到五分鍾後,將涮盤取出即成。
食用時,將涮好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細條,上面再放上幾塊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麵筋,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悅目,香味誘人,在炎熱的夏季,若能吃一盤釀皮子,頓時倍感涼爽提神,食慾大增。新疆回族的釀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點是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風味特佳。
上述的兩種釀皮子,近幾年在西安穆斯林中也開始流行,稱作麵筋皮子或麵筋涼皮。但是正宗西安回族釀皮子,還是大受歡迎的。每當盛夏,天氣炎熱之時,西安回坊經營釀皮子者很多。一般是配稀飯食用。既可單吃,也可與飥飥饃、蒸饃同吃。西安回族的釀皮的製作方法是:
� 〔原料〕(制100碗)麵粉10公斤,精鹽500克,鹼面10克,綠豆芽(焯熟)、熟菜籽油、醬油、香醋、芝麻醬、油潑辣子等各適量。
� 〔工藝〕分為制面漿、籠蒸、切條、調味四道工序。
(1)制面漿。將麵粉放入盆中,分次加水,第一次加水10公斤,用木勺攪拌成稠漿糊,加入精鹽250克,繼續加水5公斤,再用力攪拌成稀漿糊,最後再加水1公斤,同時把鹼面10克化成水倒入盆中,再繼續攪拌均勻,用勺揚起,能拉成條,即成面漿。
(2)籠蒸。蒸籠里鋪上凈屜布,臼入薄薄一層面漿,旺火蒸10分鍾即成。
(3)切條。將麵皮翻倒到案上,抹上熟菜籽油,摞放到案上,晾涼。切時把麵皮平鋪到案上,左手展平,拇指拳回,輕摁住釀皮,右手持刀直切。左手挨住刀不停移動,右手所持的刀不停地切著。1張釀皮一般可以切100-150刀。
(4)調味。一般按每碗100克裝。將焯熟的綠豆芽放入碗底,再放入釀皮,然後調入芝麻醬、精鹽、醬油、香醋、油潑辣椒即成。
〔特點〕白亮筋韌、酸辣咸香,涼爽可口,解暑充飢。
9. 涼皮怎麼做好吃
說起涼皮,大家可能就覺得沒什麼新鮮的,相比於其他夏日美食,十分的不起眼,沒什麼好吃的。涼皮做起來十分簡單,從做到吃,五分鍾就可以搞定了。今天我們就來一個單調冷盤大變身。我們平常都吃過炒麵,炒河粉,那你吃過炒涼皮嗎?
平常買涼皮,有時候可能買的多了一些,然後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涼拌的時候,可能就會導致腸胃不舒服。所以,今天我就給朋友們分享一種冷盤熱吃的方法。顛覆我們吃涼皮的傳統思想,誰說涼皮不能炒著吃,今天我們就做一道炒涼皮。
所有準備就緒,我們就可以上鍋了,先把鍋燒熱,加點油,肉絲放進去,此時就會發現進過我們調制的肉絲不粘鍋,非常的滑嫩。炒白之後加入姜絲,加點醬油,料酒,老抽上色,加點鹽調味,下入彩椒,土豆絲,再放入涼皮,此時大火,下入蒜黃提味,翻炒兩下立刻出鍋。
改良版熱炒涼皮已經做好了,我們發現涼皮沒有一點碎,而且非常地有彈性,看上去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您喜歡吃嗎?
10. 刂涼皮怎麼做才好吃
食材:
普通麵粉半碗,清水1碗、鹽適量、雞蛋1個、澱粉1大勺、味極鮮3勺、香醋2勺、白糖少許、雞精少許、老乾媽1大勺、蒜2瓣、黃瓜半根、香菜2顆、食用油適量、芝麻醬1勺
製作方法:
1. 將麵粉、少許鹽、澱粉放在一個容器中,鹽不需要加太多,加鹽目的是為了增強面的勁性
2. 緩慢加入清水,邊到邊劃圈攪拌,最後攪拌成糊裝,不要懶惰哦,這步驟很關鍵,一定不能有小顆粒
3. 加入一個雞蛋,也是為了增加麵糊的勁性,可以用打蛋器攪拌,順著一個方向多攪拌一會兒,拌勻即可
4. 平底鍋刷一層薄薄的油,舀一勺麵糊倒入平底鍋,搖晃幾下,讓麵糊平鋪在平底鍋中
5. 小火加熱,蓋上鍋蓋,大概一分鍾多一些,打開鍋蓋,看到餅的中間鼓起來,旁邊也翹起來就熟了,千萬別烙時間過長,變硬就不好吃了
6. 這些麵糊可以做11張涼皮,我家平底鍋比較小,這些夠兩個女生吃的,鍋大的話,直接可以做大的,可以更節省時間
7. 把涼皮切成條,與手指粗細差不多就行了,自己靈活掌握就行
8. 把黃瓜絲、香菜段和涼皮放在一個容器中,加味極鮮、香醋、白糖、雞精、蒜泥、鹽和芝麻醬,芝麻醬提前用清水稀釋一下,再加入老乾媽或者辣椒油,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小貼士:
這種做法依然很勁道,以後就這么吃啦!一道美味的簡易涼皮就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