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端午節包粽子有不同的餡,你知道有什麼美味的餡
就是用來煮八寶粥的我用來做粽子,裡面多加了一顆紅棗,高壓鍋中火壓兩小時左右,口感軟糯,有的豆子硬,比如紅豆,黑米,其他正好。不過孩子不怎麼喜歡吃。下次嘗試做肉粽。
要說吃粽子,小時候還真沒吃過什麼花樣的,就是簡單的糯米用箬竹葉包成三角形,頂多裡面加顆紅棗放鍋里煮熟剝出來再放點白糖就是驚天沒味了,還只能端午節才能吃到。後來知道了還有竹筒粽子,用竹筒裝上糯米煮熟,整個粽子散發著竹子的清香,也是好吃的不得了。
B. 粽子都可以包什麼餡的
粽子餡有素餡、肉餡、甜味餡三大類,素餡就是除了糯米沒有添加其它食材的,味道比較清香爽口。肉餡是將豬肉、牛肉等加入調味料腌制後包入糯米中,味道比較咸香。香甜味粽子包括蜜棗餡、豆沙餡、紅棗餡等粽子,味道非常的香甜。
C.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粽子里包什麼餡最好吃呢
引言: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粽子裡麵包肉餡或者是蜜棗餡都是最好吃的,小編比較喜歡吃這兩種粽子,以前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原味粽,後來嘗試了一下其他的粽子發現也都還不錯。
D. 粽子有什麼餡
常見的有紅棗、肉、八寶(各種豆類)等等。其實裡面的餡都是根據各自的口味自己加一些料進去。
1、紅棗粽子是一道傳統的美味吃食,是由糯米、小棗、粽葉等食材製成的食品。做法簡單,營養健康,並具有養益氣、補脾健胃、輕身延年和可防癌抗癌等功效。
2、肉粽起源於福建泉州,閩南地區以及台灣東南亞的特色傳統美食,作為端午節節日食俗。其選料講究,配料多樣,製作精細,歷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以獨有的風味,享譽海內外。
3、八寶粽子,特色傳統名點,端午節節日食俗,關於端午節吃粽的來歷,說法不一。最廣泛、最有影響的說法是對2000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4)粽子包什麼餡最好吃竅門擴展閱讀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
E. 粽子餡怎麼做比較好吃甜的鹹的都要……
1、肉粽A、5斤香糯米,用(不能過涼或過熱,水溫以手感有些熱但可以接受)溫水浸泡糯米2、3個小時(期間撓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個小簸箕或過濾籃濾干水分。 B、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溫水同樣的時間浸泡,濾干水分。 C、2斤半肥瘦豬肉(單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夠香),把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條狀,接下來放入少許精鹽、味精(雞精)、料酒、薑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調料並用筷拌勻待用。 D、把粽子葉放水裡煮,水開10分鍾後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餘後濾干。 E、把棉線剪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腿上(膝蓋處)放一條毛巾以備弄濕衣物。 F、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綠豆,接著是放肉條,放同等綠豆於肉條上,再填123克米蓋住綠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裡折疊並向後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後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H、綁好後逐一放到鍋里,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鍾後把鍋里上下粽子對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2、紅棗粽子 弄清肉粽的做法後甜棗粽子並不是很難啦。最大差別:棗子溫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顆粒,然後與濾乾的糯米混勻,至於調料方面,喜歡甜的可放些糖。 3、綠豆鴨蛋粽 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後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4、陳皮牛肉粽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鍾後,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5、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鍾,離火燜4分鍾即成。 6、咸香雞肉粽 用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土豆400克、蝦米80克、蒜蓉1湯匙、生抽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若干、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做法: (1)將雞肉、土豆和大蔥頭剁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等調料拌勻。 (2)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燒熱鍋,用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將粽繩把粽子紮好,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鍾,即可趁熱食。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 7、正宗金牌裹蒸粽 用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蓮子4粒、蝦米10克、綠豆仁50克、 栗子2粒、干荷葉1張、干竹葉6片、干鹼草2條。 (2)鹹蛋黃1粒、胡椒粉少許、芋頭30克、排骨、肥肉約100克;五香粉、蔥油、味精鹽少許。 做法: (1)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然後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 (2)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鍾。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麵粉腌過備用。 (3)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一半的糯米。然後放入香菇、蓮子、蝦米、栗子、鹹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 (4)將荷葉左右兩側對摺抓緊,再前後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鹼草包緊打結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8、 蓮子什錦粽子 用料: 主料:糯米1000克,蓮子25克 輔料:柑橘12克,葵花子仁15克,葡萄乾15克,梅子10克,黃瓜20克,核桃25克 調料:紅綠絲30克,小麥麵粉5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煉制)50克 做法: 1.將糖擀碎;蓮子、各種果料、核桃仁切成末;麵粉25克加入少許水打成糊,再加入 豬油和另25克麵粉一起拌勻,然後將原料混合揉勻,用刀背拍平,切成方塊,即成蓮子八寶餡。 2.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干馬蘭用涼水浸泡。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八寶餡,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9、製作北方粽子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鮮果粽子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做法: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裡三四個小時,然後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後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豆沙、白糯米 做法和鮮果粽子相同。 10、製作台灣粽子 帶有濃厚的閩南風味,品種甚多,有白米粽、綠豆粽、叉燒粽、八寶粽、燒肉粽。燒肉粽最為流行,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豬肉、干貝、芋頭、鴨蛋等,成了終年可見的傳統小吃。 ●古味肉粽 原料: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板栗煮熟了,直到煮出板栗的香味。香菇泡水一個小時,小火微炸,加入香料煮。將五花豬肉先過油炸一下,然後撈出來用醬油和香料鹵制。蝦也是過油炒制一下,炒出香味。花生要煮熟了。同時,要將白糯米泡在水裡大約3~4個小時,泡軟備用。 將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後的原料放在一起,具體的比例可以根據個人愛好,糅合在一起後,加醬料拌炒片刻,炒好以後包在粽葉里頭。 提示:水一定要淹過所有的粽子,然後煮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 ●瑤柱肉粽 原料:和古味肉粽差不多,只是再加一項原料,即瑤柱。 做法和古味肉粽一樣。 ●頂級養身粽 原料:紫米、銀杏、瑤柱、鮑魚、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熱水裡,時間需要6個小時左右。泡好以後,將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鮑魚最好用干鮑魚,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裡泡。第二步,將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灣竹葉包裹成4個角,放入水裡煮一個半小時。 11、甜茶蜜棗粽子製作方法 1、主料:糯米,輔料:甜茶,蜜棗等粽餡。 2、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 3、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4、將兩張粽葉,從中對折,將其捲成個漏斗狀,舀上一勺糯米,在斗中壓實,中間放一些事先准備好的粽餡,然後用粽葉兩端將糯米緊緊包裹,用棕葉草將其捆紮牢,即成粽子。 5、甜茶和粽子同時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
F. 包粽子放什麼餡才好吃
各地方口味不一樣,放什麼餡好吃,那要看對什麼地方的人來說。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製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 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採用上好雞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我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
個人比較喜歡吃裡面放有板栗、綠豆沙、五花肉加雜豆的鹹味什錦粽。
G. 粽子裡麵包什麼比較好吃
依據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的口味也是千差萬別的,北方粽子多以蜜棗、豆沙和花生甜餡為主,而南方粽子則多以偏鹹味的肉粽為主,其配料也不盡相同,有鹹蛋黃、蝦仁和香菇等,但主體卻是固定的,不是糯米就是姜米。
包粽子的輔料很多:果品有赤豆、紅棗、綠豆、花生、百合、蓮子、栗子或鮮果等;肉類有火腿、鮮肉等。反正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加到裡面。以下是製作粽子的部分材料:
1、糯米:糯米跟稻米的營養價值基本上是一樣的,含豐富澱粉質和維他命B,只不過糯米粘性較高,較難消化。然而,少量糯米能補益內臟和暖胃,適合寒底的人食用,多吃有礙消化和血氣運行。
2、花生:含蛋白質,維他命B和維他命E,但含油量高,多吃易肥胖。
3、綠豆和紅豆:綠豆和紅豆含高蛋白質、澱粉質,礦鐵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但不含脂肪。綠豆清熱解毒和涼血,多吃太寒涼,紅豆有助脾胃和消化。
4、鹹蛋黃:營養價值相當高,含豐富蛋白質、維他命B2;其膽固醇含量相當高,估計約含280至300毫克的膽固醇。鹹蛋黃雖可降火,卻屬腌制食物,鹽分過高,會影響心臟機能,故不宜多吃。
(7)粽子包什麼餡最好吃竅門擴展閱讀:
製作禁忌:
包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鹼、少糖、多纖維)素材,增加粽子的纖維質,或將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纖維;
另製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裸粽熱量較一般粽子少,每個熱量約含210至250大卡;鹼粽也因體積小,相對熱量較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卡,沾糖後則含120至150大卡。
注重高纖: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葯、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於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
H. 粽子餡怎麼做最好吃
端午節自己在家做粽子,備好這幾樣,粽子好吃餡料多,家人超愛吃,馬上端午節,家家戶戶開始准備粽子,超市裡也開始了大促銷,上午去的時候看見售貨員在那大喊,新鮮的粽子十元一大兜,算起來確實很便宜,但是這種的粽子都是流水線製作,粽味很小,吃起來很方便,買回家一熱就能吃,省去了煮粽子的時間,對於一些懶人來說正合適,我家每年都會自己在家包粽子,因為自己做的粽子味道才好吃,每次都是做一大鍋,順便分給親朋好友一些,自己做的不僅餡料足,口味還多,稱得上是貨真價實了。
粽子
教你在家做粽子,牢記3個技巧,粽子吃起來香醇入味,比買的好吃,粽子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後來慢慢的流傳了下來,從最初的竹筒粽子到現在的蘆葉和竹葉粽子,我們這要想弄到新鮮的竹筒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在超市買竹葉,或者去河邊採摘蘆葉用來包粽子,我家每次都是竹葉包粽子,竹葉的清香味比蘆葉要濃,家人更喜歡吃。
自己做的話可以多准備點不同的餡料,像蜜棗、八寶、五花肉、臘肉、蛋黃等等,每次多做幾種餡料,家人喜歡啥味的就多做點,不過家人最不喜歡吃的就是五花肉和臘肉的,甜味的更受家人喜愛,喜歡吃粽子的別再去買的了,自己在家做實惠又好吃,下面就來看下我是怎麼做粽子的吧!
【粽子】
食材:竹葉(蘆葉)、糯米、蜜棗(紅棗)、紅豆、葡萄乾等。
製作過程:
第一步:先提前一晚上把糯米淘洗一遍,再加入沒過糯米的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以上。
粽子
第二步:先把竹葉放在清水浸泡十分鍾,用刷子將竹葉兩面都刷洗干凈,然後將竹葉上鍋煮十分鍾,這樣可以把竹葉表面的雜質和細菌取出干凈。
粽子
第三步:糯米浸泡好以後瀝干水分,放在盆中,加入少許的食用油、紅豆和葡萄乾,攪拌均勻後備用。
粽子
第四步:竹葉晾涼以後用剪刀剪去兩頭,折出漏斗形狀,用勺子挖兩勺糯米進去,用筷子或者木棍按壓緊實,最後放上一個蜜棗,把竹葉包裹嚴實後用麻繩系緊,一個竹葉粽子就做好了,剩下的也都是這樣做就行。
粽子
第五步: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加入一勺食用鹽,攪拌化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去,清水要沒過粽子,蓋上鍋蓋大火煮開。
粽子
第六步:煮開後調成中小火,燜兩個小時以上,中途不能開蓋,關火後燜十五分鍾在出鍋,吃不完的粽子晾涼後放在冰箱冷凍儲存,一兩個月不會壞。
粽子
【小技巧】
1、做粽子最好吃的是竹筒,其次是竹葉和蘆葉,看你能買到什麼了。
2、大家第一次在家做粽子的話可以多做點蜜棗和八寶的,五花肉和臘肉的可以少做點,我家基本沒人吃肉粽。
粽子
3、煮的時候要用涼水上鍋,熱水直接煮容易造成夾生,因為粽子瞬間接觸高溫,容易讓粽子表面煮熟,但是內部確是生的
I. 粽子有哪些餡料,粽子餡料種類大全
1、肉粽
肉粽是傳統食品之一。粽子重約二三百克,裡面是糯米包著豬肉和綠豆為餡,高級一點的還包著香腸板栗筍絲之類。主要原料有糯米、綠豆、五花肉、粽葉、棕繩、鹽、油、味精。
2、蛋黃粽
蛋黃粽:糯米、新鮮五花肉、鹹蛋黃、粽葉、蚝油、生抽、老抽、美極雞粉、美極鮮味汁、薑末、五香粉
3、鹼水粽
鹹肉鹼水粽子的做法是在粽子中屬於非常經典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五花肉、眉豆、花生米和食用鹼等。
4、百香果粽子
百香果粽子: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5、什錦粽子
材料:糯米、蓮子、綠豆、香菇、咸鴨蛋、五花肉、蝦仁、蒜、油鹽、雞精、魚露、胡椒粉、沙茶粉。
J. 怎麼包粽子更好吃常見的粽子餡料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也是吃粽子的最佳時刻,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每次我家都是早早的准備好材料,准備包餃子,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吃甜粽比較多,但是在今天我多發布一些粽子總類,今天我就教大家5種粽子的餡料搭配和做法,希望能有大家喜歡吃的口味。
1.紅豆粽子
肉粽
餡料搭配:糯米200克、豬大腿肉100克、食鹽1克、白糖2克、味精2克、白酒2ml、醬油20ml.
做法:糯米浸泡4-6小時,洗凈備用,豬大腿肉洗凈,切成條,然後用食鹽、味精、白糖、白酒反復揉到豬肉表面出現白泡為止,然後在包粽子時,肉在醬油中蘸一下,再放到粽子中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