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涼皮紅油怎麼做才香又紅
辣椒面
原料:干紅辣椒、熟芝麻、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
做法:
1、將干辣椒表面浮土擦乾凈,可將廚房紙弄潮,輕輕擦拭辣椒表面即可;
2、將干辣椒剪成小段,大料和桂皮掰成小塊;
3、全部材料放入鍋中(不要放油),小火加熱,不斷翻炒;
4、炒約4、5分鍾,待有香味飄出即關火,再翻炒一會兒至降溫(注意別炒糊了);
5、待晾涼後,將全部材料放入攪拌機中,打成粉即可;
6、徹底涼透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保存,注意保持乾燥。
註:
花椒大料桂皮的量自行調整,一定不要多。如果不喜歡這些香料的味道,也可以都不要,只用干紅辣椒。
辣椒油
將少量辣椒面放入耐熱容器中(容器不要太小,因為油可能會外濺),另在鍋中將油燒熱後,澆在辣椒面上即可。
香辣紅油
原料:
干辣椒碎50克、色拉油200克、芝麻30克、草果1個、八角1個、鹽半小勺。
做法:
1、油倒入耐熱容器里,加入八角、草果,半小勺鹽,這樣可以防止加熱時熱油烹濺。放入微波爐高火2分鍾。
2、取出倒入30克的干辣椒碎,再進微波爐高火2分鍾
3、再取出加入剩餘的干辣椒碎,分次加入辣椒可以讓紅油顏色更紅亮,還不至於焦糊。最後加入芝麻,進微波爐高火2分鍾。
② 徐金良紅油涼皮的做法有哪些
③ 紅色的涼皮是什麼做的呀
你說的是漢中涼皮陝西涼皮四大流派
陝西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一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陝西的每個城鎮,乃至鄉村,到處都有賣涼皮的。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涼皮攤,只要有賣的,就有人吃,涼皮以其棉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不但是街頭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陝西各大飯店、飯庄、酒樓經營的陝西風味小吃和陝西風味小吃宴中,涼皮是必不可少的。
陝西的陝南、陝北、關中都有涼皮,但卻因做法、吃法、調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大流派。
漢中米麵皮
漢中屬陝南,盛產大米,用大米面做麵皮是漢中人首先發明,歷史悠久。所以漢中、城固等地的米麵皮在陝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賣麵皮的往往要打出漢中米麵皮、城固米麵皮以招攬客人。因風味獨特,吃的人很多。
秦鎮米麵皮
秦鎮是長安縣的一個鎮,離西安很近,秦鎮的米麵皮也有悠久的歷史。秦鎮米麵皮和漢中米麵皮的區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製作上十分下功夫。辣椒油是涼皮調料中最關鍵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決於辣椒和辣椒油。秦鎮的米麵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復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秦鎮人自稱他們製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米麵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相比。同時,秦鎮的米麵皮比漢中米麵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在西安,秦鎮米麵皮經營者也很多,有小攤小店經營的,更有開大店經營的,位於南稍門的一家秦鎮涼皮已開了好幾家連鎖店。
回民麻醬釀皮
在陝西農村,也有用小麥面蒸涼皮的,農村人一般叫釀皮。釀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麵皮無差異。但在西安回民中,釀皮的吃法卻與眾不同,它除了放醋、鹽、味素、辣椒油外,還要放芝麻醬,吃來又別有風味,所以在西安,人們又把回民的這種涼皮叫做麻醬涼皮。
歧山擀麵皮
歧山梢子面是陝西面條中佼佼者。歧山人的涼皮做法也很特殊,米麵皮和釀皮是把面調成糊狀,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而歧山擀麵皮則是先擀成面,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於米麵皮的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寶雞一帶的人都喜歡吃,近年來在西安也很流行。
涼皮一般是涼吃的,近年有好事之人把涼皮熱著吃,即現蒸現吃,故有人把它叫熱麵皮,味道又很特殊,還頗受市場青睞,看來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陝西漢中米皮製作方法如下:
做法:
1、米粉加水和成米漿,然後加入軟硬適中的米飯;
2、用勺子把米飯搗碎,泡在米漿里過一夜;
3、把上述混合物倒入容器中,用高速打幾分鍾,然後用濾網過濾;
4、用湯匙把濾網中剩餘的米飯渣壓濾至米漿中;
5、如蒸涼皮兒的方法蒸好即可。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漢中米皮兒要蒸得稍微厚一些,切得比較寬,才正宗;
2、粘米粉就是通常所說的在來米粉,中國店中和糯米粉放在一起。不要用美國店的rice flour,味道不對,而且有小粒粒;
3、涼皮兒一定要完全冰涼才能揭下來,否則會粘;
4、加米飯的目的是為了讓涼皮兒軟,用全米粉蒸出的涼皮太硬。這個水量只是一個參考,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減,喜歡偏硬的就少加一些水,喜歡偏軟的就多加一點兒水。但加減的水量不能過多,記住。
④ 紅油涼皮的做法,紅油涼皮怎麼做好吃,紅油涼皮
紅油涼皮的做法步驟
1、和面,洗面。
2、洗面水沉澱四個小時以上。
3、麵筋蒸熟,待用。也可以另外炒著吃。
4、沉澱好的麵粉水攪勻。
5、舀一勺澱粉水,鋪滿平盤底,放在燒開了的鍋里蒸。大約兩三分鍾就可以看到有大泡鼓起,就可以了。放到冷水盆里,表面抹油,輕輕揭下。
6、很薄很勁道。
7、切條。
8、加黃瓜絲。
9、加醋,這是我腌蒜的醋,特別爽口。
10、加紅油,鹽,生抽等調料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動了。
⑤ 紅紅的釀皮怎麼做,見圖。就是那種街上小吃攤賣的羊肉炒釀皮的釀皮,裡面有豆芽、孜然等,知道作料的最好
1。在麵粉里加少量鹽,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醒30分鍾左右
2。將上述所得面團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適量水,開始洗麵筋,
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團,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時,將其用濾網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重復重復再重復,直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麵筋啦,
在麵筋里加點發酵粉抓勻,上蒸屜,足氣蒸20分鍾,晾涼後切片
(PS: 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後炒著吃,味道也不錯)
4。然後就是所得麵糊啦,讓其靜置分層,一般至少要沉澱3小時,
偶是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麵糊沉澱的時間越長,做出的涼皮兒越筋道
5。沉澱完成後,把上面的清水倒掉,用勺子把下面的沉澱攪勻,就可以蒸了。
6。鍋上火入水,待水沸,往模型(有專門蒸涼皮的模子,偶用的是曲奇餅乾的盒蓋,效果還可以)
里刷少許油,舀一勺麵糊倒入,麵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
反之則少一些,把模型里的麵糊盪勻,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麵糊。然後把模型放入開水鍋中,
蓋上鍋蓋。火要一直保持大火,蒸大約5-6分鍾,鍋里的涼皮兒會慢慢的鼓起大泡就好啦
7。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也可以把模子倒置,用冷水直接沖其底部,
這樣效果 要好些, 等涼皮兒完全涼透,表面刷一些油,就可以慢慢剝下了,
按自己喜好切成條就好了。
再來就是調料:
大蒜水,辣椒油,糖少許,醋,香麻油(可根據個人口味),黃瓜(綠豆芽燙過水也可以)
大蒜水:撥一兩瓣大蒜,加少許水,用攪拌器打碎,然後加入少許鹽和味精,攪拌使其溶化
辣椒油的製作:
先把500克油燒熱,同時在一個大碗里放1杯辣椒面,1~2大匙胡椒粉,
一小撮白糖(千萬別多),1大匙白芝麻,不要攪,就按順利這么放著。
等油冒煙之後關火,稍微晾晾,大概有個七八成熱的時候就可以倒入辣椒了。
先倒一半,用勺子攪勻,放2~3大匙花椒粉(或者是花椒粒),再用勺子攪勻,
然後另取一個小勺舀一點點涼水(也是千萬不能多)倒入辣椒碗,攪勻,
這個時候你會看見碗里象水開鍋一樣,但因為水很少,所以不會濺出來。
攪勻後,再把剩下的油倒入,放涼即可。
⑥ 粉色和紅色的涼皮怎麼做
粉色涼皮的做法步驟
1
原料圖。
2
紅莧菜洗凈,小湯鍋中加少量水,燒開後下入莧菜淖熟,撈出莧菜,把菜汁過濾、晾涼待用。
3
麵粉加水和成比較硬的面團,稍餳一會。
4
晾涼的莧菜汁分一小部分倒入面團中用手揉搓面團。
5
隨著揉搓時間變長,水變成了非常濃稠的面水,麵筋開始成形。
6
把洗好的面水倒入另外一個小盆中。
7
在面團容器中再倒入少量莧菜汁繼續揉搓。
8
洗好的面水倒入面水容器中。如此重復2-3次,至麵糊徹底洗凈,麵筋徹底成形。
9
洗好的面水沉澱數小時,用小勺輕輕舀去上層多餘的清水。
10
加入少許鹼面,攪勻。
11
鍋中加適量水燒開,把蒸涼皮的容器刷上一層薄油。
12
倒入一勺麵糊倒勻,把容器放入鍋中,直接放在水面上或者放在蒸籠上。
13
加蓋,蒸5-8分鍾,取出,放在平整的地方晾涼。如此重復,直到蒸完所有的面水。
14
把洗好的麵筋下入沸水中煮熟,或者放在蒸籠上蒸熟可配涼皮食用。
15
徹底晾涼的涼皮切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裝盤。配上淖熟的豆芽和切成絲的黃瓜,加上油潑辣子、香醋、食鹽、蒜汁、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⑦ 陝西特色菜純手工涼皮是怎麼做出來的,要用到什麼食材
1、把麵粉和鹽拌勻,加入適量的水和成面團,然後再用溫布蓋上半小時。
2、用一個大盆,倒入適量清水,把面團放入水中不停的揉捏,等盆中的清水變混時,把它用濾網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這樣反復洗上幾次,洗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是麵筋,麵筋可以加點發粉屜或炸著吃。
4、盆中混濁的像漿糊一樣的東西才是做涼皮的料,讓其沉澱3個小時左右,把上面的清水倒掉,把沉澱好的糊攪勻。
5、准備一隻鐵簸子,就是那種類似蒸腸粉用的,舀一勺麵糊倒入,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反之則少一些,把麵糊盪勻,放入開水鍋中,蓋上鍋蓋。燒開後轉小火,將盛有麵糊的盤子放進去,小火蒸3分鍾即可。
6、待其放涼後就可以把蒸好的麵皮剝下來了,切成條子,就是涼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