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年糕怎樣做好吃
一、八寶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白糖20克、麻仁20克、青梅20克、葡萄乾20克、桃脯20克、冬瓜條20克、白蓮20克。
做法:
1、先將1000克糯米淘洗干凈,水浸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攤涼備用。
2、把白糖、麻仁、青梅、葡萄乾、桃脯、冬瓜條、白蓮各20克攪拌做成餡。
3、在方盤內刷一層豬油,鋪上搗爛的1厘米厚的糯米飯,每鋪一層放入適量的餡,共鋪三層。
4、上鍋蒸熟後,用刀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二、夾心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小豆50克、青絲50克、紅絲50克、糖適量。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泡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後展開切成兩塊。
2、把50克小豆煮爛,加糖和青紅絲各50克做成餡。
3、將餡料撒於其中一塊的面上,再將另一塊放在餡上壓實、壓緊,然後用刀切成塊即可。
三、炸白條糕
原料:糯米1000克、油500毫升。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透後瀝去水分,上屜蒸至熟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壓碾成塊。
2、先將年糕用刀切成約50克的小塊,然後把油500毫升放鍋里燒沸,再放入年糕,待炸至年糕浮起時,即可撈出。
四、炸花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粳米250克、豬油50克、白糖50克、桂花醬50克、花生油少許。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和250克粳米洗凈、浸透,然後加水磨成粉漿,裝入布袋內壓干水分。
2、將粉漿放入盆內,加入豬油、白糖和桂花醬各50克攪勻。
3、在方盤內刷上花生油,把攪好的粉團放入盤內攤平,上屜用旺火蒸約30鍾便熟。
4、涼後切成長方塊,然後放入花生油鍋中以中火炸透即可。
五、湯年糕
原料:年糕,紅豆,銀耳.
做法:
1.銀耳泡發洗凈;紅豆洗凈後,浸泡熱水悶半小時.
2.加一碗水燉半小時。
3.半小時後加入銀耳開始煮,再燉半小時.
4.年糕蒸熟後切片或搓圓加入湯中即可。
六、豆沙年糕湯
1、 鍋里水燒開,將寧波水磨年糕切成片下水煮熟,然後小火加熱等待第二部工序。願意吃得筋道一點的,可以把年糕切厚一些。
2、 將豆沙在碗中象調麵粉一樣地加水調稀,緩緩倒入煮年糕的鍋中,用勺調勻,根據各人口味加一些糖,就ok了。
七、青菜肉絲炒年糕
原料:肉絲,青菜(一般用油菜),年糕
做法:
1、肉絲用嫩肉粉抓一下,料酒和油放進去拌好;青菜切成合適的長度
2、鍋里放油,炒肉絲和青菜,下點鹽,炒好撈出備用
3、再放油,下年糕,快炒,並不斷加點水以防止粘鍋,炒到年糕變軟,加入炒好的肉絲青菜,放點鹽,雞精,可再加點水,等湯基本收干起鍋。
八、脆炸年糕紫菜卷
材料: 年糕 適量、紫菜 數張、炸漿 適量
做法:先將年糕切成四方型,大小隨意,然後用紫菜包裹,沾上炸漿,放於約170度滾油炸至香脆,上碟即可使用。
貼士:要控制好油溫,不宜太高或太低。
九、年糕糖水
材料:雙色年糕 150g、薑片 40g、水 450g、冰糖 75g
做法:先將雙色年糕切成正方形狀,大小隨意;水、薑片煲滾;放入年糕同煮約五分鍾便可。
貼士:甜度可因自己喜好而調小。煮年糕時間不宜太長。
十、脆炸吉列馬蹄糕
材料:馬蹄糕 適量、麵包糠 適量、雞蛋 1隻、生粉 適量
做法:先將馬蹄糕切件、沾滿生粉後上蛋漿,再貼上麵包糠,滾油約170度火,炸至金黃便可上碟。
貼士:可沾上茄汁一同進食,令其無油膩的感覺。
十一、粵港風味年糕
材料:各式年糕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煎---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大小隨意。放少量油,將年糕煎至金黃即可。
2、蒸---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蒸透即可。
貼士:以上做法保持年糕原滋原味,口感細膩香滑。
十二、螃蟹小年糕
材料: 螃蟹、小年糕 、蔥、姜 、低鈉鹽、糖、老抽、味精、料酒、水澱粉
做法:
1、將螃蟹對切,放入油鍋中煎熟盛出;
2、在剩油中放入年糕煸炒;
3、將煎熟的螃蟹放入鍋中一起煸炒;
4、放入料酒、姜、醬油等進行調味後燜燒一會兒;
5、然後,放入糖和少許味精;
6、最後勾芡就可以出鍋了。
十三、臘腸年糕
原料:臘腸\年糕片\青椒\胡蘿卜
配料:蔥
做法:
1.各種原料切片
2.鍋放少許油,加蔥段炸香
3.加臘腸
4.加年糕,可以加少許水,將年糕炒軟
5.加青椒\胡蘿卜,炒熟出鍋
⑵ 年糕,怎麼做好吃
材料:
糯米年糕 350g、白糖 70g、干桂花一小把、清水一小碗
5. 倒入白糖,中小火加熱,用鍋鏟不停攪拌白糖至完全融化。
6. 繼續攪拌加熱到糖液變成琥珀色。
7. 迅速小心倒入一小碗清水,放入煎好的年糕,撒入一些干桂花同煮。
8. 保持大火,邊煮邊轉動下鍋子,避免年糕粘底。
9. 煮到糖液濃稠,剛剛好能掛住年糕表面,OK啦,出鍋撒上干桂花,上桌開動!
小訣竅
1. 年糕最好用浙江慈溪產的糯米年糕,軟糯香甜。
2. 煎年糕的油最好用菜籽油,煎出來的年糕又香又帶有菜籽油獨特的金黃色。可惜我家米有,所以用橄欖油代替了。後面熬糖色的油我使用的普通食用油。
3. 熬糖色是這個菜的關鍵,我因為熬慣了所以覺得非常容易,初次熬糖色的小夥伴們,記得寧可火小一點,時間長一點,慢慢熬到你想要的顏色。
4. 糖色熬好後,清水倒下去的時候,鍋內會劇烈沸騰,此時請記得千萬注意安全,稍微離鍋子遠一點。
5. 這道一定要趁熱吃,才有香甜軟糯的口感哦,涼了就不好吃了。
6. 年糕,又是糯米的,不大容易消化,所以就是再好吃您也悠著點兒,適量即可。
⑶ 過年的年糕是怎麼做的
關於春節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動物充飢。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裡。「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飢不擇食,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
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於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年糕是過年必備的節日食品,據說是從蘇州傳開的。它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
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里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讒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就是年糕樣子的由來)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稱作年糕了。
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製作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將上好的糯米和水一起磨成水漿,加入紅糖、玫瑰糖或者白糖、火腿、芝麻、花生混合好,將模具抹一層油後倒入混合好的漿,上鍋蒸熟後,脫模包裝好就可以了。起初蒙自年糕都是呈碗狀的,現在在街邊可以看到有寬沿的平底鐵鍋支在大爐子上,鍋沿擺滿了用油煎過的片狀年糕,年糕表面被煎得焦黃油亮,還會有大個大個的泡泡,小孩子見到了都忍不住誘惑,拉著爸爸媽媽去買,當零食吃。年糕烤出來外焦里糯,香甜可口。
年糕也可用架子支撐著直接放在煤炭爐子上烤,當一邊出現泡泡時翻烤另一邊,烤得年糕鼓脹時即可。
年糕也可用糯米和大米按6: 4的比例混合後製作.現市面上見得較多的就是非純糯米年糕。
年糕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磷、鉀、鎂等健康元素。
將糯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的像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朝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有經驗的年糕師傅說,要想做出好的年糕,最重要的是注意水和油的運用。除此,糯米粉是否純也很重要,一般市場上買的糯米粉大多是摻雜了別的米粉,所以吃起來不夠軟糯。年糕應直接用糯米做,為的是保正年糕的純正度和原汁原味。做年糕很簡單,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種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上加入個人喜歡的其它材料,如紅棗等。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把年糕浸泡在清水裡是一個保存的好辦法,但要注意,浸泡在清水裡的年糕需要每天清洗,水也要天天更換,這樣才能保存更長的時間;如果你的年糕一直浸在水裡,沒清洗也沒換水,已經出現酸味,就不能再吃了。另外,年糕洗凈後,每塊用保鮮袋包好,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吃多少拿多少,這個方法可以將年糕保存更久。
逢年過節吃的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節令食品。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台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⑷ 過新年,吃年糕,年糕怎樣做才能軟糯可口不膩人
年糕很多人喜歡吃,就是不知道如何做,這里就和大家分享下,最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吃上一口你肯定會忘不了,不信你就試試!
食材:年糕兩條,紅糖50g,芝麻少許,食用油。
2,選擇一口不粘平底鍋,倒上少量的食用油,把切好的依次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然後盛起來。
3,換口鍋,放入少量的油,開上小火,接著放入紅糖待融化。
4,把煎好的年糕放入鍋中翻炒下,使之沾上紅糖,起鍋時在撒入點芝麻起鍋。
5,上盤,一道紅糖年糕就好了,吃起來表皮酥脆,裡面軟糯可口。
⑸ 怎樣做年糕好吃
八寶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白糖20克、麻仁20克、青梅20克、葡萄乾20克、桃脯20克、冬瓜條20克、白蓮20克。
【做法】:
1.先將1000克糯米淘洗干凈,水浸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攤涼備用。
2.把白糖、麻仁、青梅、葡萄乾、桃脯、冬瓜條、白蓮各20克攪拌做成餡。
3.在方盤內刷一層豬油,鋪上搗爛的1厘米厚的糯米飯,每鋪一層放入適量的餡,共鋪三層。
4.上鍋蒸熟後,用刀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夾心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小豆50克、青絲50克、紅絲50克、糖適量。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泡24小時後上屜蒸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後展開切成兩塊。
2.把50克小豆煮爛,加糖和青紅絲各50克做成餡。
3.將餡料撒於其中一塊的面上,再將另一塊放在餡上壓實、壓緊,然後用刀切成塊即可。
炸白條糕
【原料】:糯米1000克、油500毫升。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洗凈浸透後瀝去水分,上屜蒸至熟爛,取出用木棒搗爛,壓碾成塊。
2.先將年糕用刀切成約50克的小塊,然後把油500毫升放鍋里燒沸,再放入年糕,待炸至年糕浮起時,即可撈出。
炸花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粳米250克、豬油50克、白糖50克、桂花醬50克、花生油少許。
【做法】:
1.將1000克糯米和250克粳米洗凈、浸透,然後加水磨成粉漿,裝入布袋內壓干水分。
2.將粉漿放入盆內,加入豬油、白糖和桂花醬各50克攪勻。
3.在方盤內刷上花生油,把攪好的粉團放入盤內攤平,上屜用旺火蒸約30鍾便熟。
4.涼後切成長方塊,然後放入花生油鍋中以中火炸透即可。
湯年糕
【原料】:年糕,紅豆,銀耳.
【做法】:
1.銀耳泡發洗凈;紅豆洗凈後,浸泡熱水悶半小時.
2.加一碗水燉半小時。
3.半小時後加入銀耳開始煮,再燉半小時.
4.年糕蒸熟後切片或搓圓加入湯中即可。
年糕湯
【做法】:
1、年糕切成4毫米的薄片,用涼水沖洗稍浸泡幾分鍾;
2、豬肉洗凈切成絲,用澱粉、醬油、鹽和料酒腌好待用;薑片切成絲;
3、小白菜和海帶洗凈,海帶最好提前泡一小時;
4、熱鍋放油,爆香姜絲,下肉絲翻炒片刻,下小白菜拌勻,加清水,放年糕片,煮開至年糕軟,放海帶煮熟,下鹽調味即可。
韓式年糕湯
【調味料】:油適量、鹽適量、白鬍椒粉1/3湯匙。
【做法】:
1、雞蛋打成蛋液,熱鍋下油,小火將蛋液煎成蛋皮,鏟起,待冷卻後切成半厘米寬的片狀;
2、大蒜剁成末;蔥和紫菜切成絲;
3、年糕切成4毫米的薄片,用涼水沖洗稍浸泡幾分鍾;
4、牛肉洗凈切薄片,氽水撈起;煮沸清水,放牛肉、蒜末、胡椒粉,中小火煮至剩下2/3的水,約需20分鍾撈起牛肉;
5、放入年糕片,待年糕片煮軟,撒入蛋絲、蔥絲和紫菜絲,下鹽調味即可。[2]
青菜肉絲炒年糕
【原料】:肉絲,青菜(一般用油菜),年糕
【做法】:
1.肉絲用嫩肉粉抓一下,料酒和油放進去拌好;青菜切成合適的長度
2.鍋里放油,炒肉絲和青菜,下點鹽,炒好撈出備用
3.再放油,下年糕,快炒,並不斷加點水以防止粘鍋,炒到年糕變軟,加入炒好的肉絲青菜,放點鹽,雞精,可再加點水,等湯基本收干起鍋。
脆炸年糕紫菜卷
【材料】:年糕適量、紫菜數張、炸漿適量
【做法】:先將年糕切成四方型,大小隨意,然後用紫菜包裹,沾上炸漿,放於約170度滾油炸至香脆,上碟即可使用。
貼士:要控制好油溫,不宜太高或太低。
年糕糖水
【材料】:雙色年糕150g、薑片 40g、水 450g、冰糖 75g
【做法】:先將雙色年糕切成正方形狀,大小隨意;水、薑片煲滾;放入年糕同煮約五分鍾便可。
【貼士】:甜度可因自己喜好而調小。煮年糕時間不宜太長。
脆炸吉列馬蹄糕
【材料】:馬蹄糕適量、麵包糠適量、雞蛋1隻、生粉適量
【做法】:先將馬蹄糕切件、沾滿生粉後上蛋漿,再貼上麵包糠,滾油約170度火,炸至金黃便可上碟。
【貼士】:可沾上茄汁一同進食,令其無油膩的感覺。
粵港風味年糕
【材料】:各式年糕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1.煎---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大小隨意。放少量油,將年糕煎至金黃即可。
2.蒸---將各式年糕切成片狀,蒸透即可。
貼士:以上做法保持年糕原滋原味,口感細膩香滑。
螃蟹小年糕
【材料】:螃蟹、小年糕、蔥、姜 、低鈉鹽、糖、老抽、味精、料酒、水澱粉
【做法】:
1.將螃蟹對切,放入油鍋中煎熟盛出;
2.在剩油中放入年糕煸炒;
3.將煎熟的螃蟹放入鍋中一起煸炒;
4.放入料酒、姜、醬油等進行調味後燜燒一會兒;
5.然後,放入糖和少許味精;
6.最後勾芡就可以出鍋了。
韓式辣年糕
【材料】:年糕,米腸(條狀年糕),韓式辣椒醬,適量水;可有可無:適量糖,辣椒粉,水澱粉。
【做法】:
1)加適量水燒開,水的量由你想要的辣醬的量決定。
2)加入一到兩大勺辣椒醬(三,四人份),攪拌直到水變成非透明鮮紅色的辣醬。注意:剛開始辣椒醬
很難「溶」化,水很難變色,但並不是因為辣椒醬不夠的原因。耐心等一下就可以見到變化了。
3)等醬煮沸後,試味。因為辣椒醬本來就有味道,原理上不用再加調味料。但喜甜的可以加糖,喜辣的可
以加辣椒粉。若想辣醬稠些,可以加水澱粉。
4)倒入年糕,等辣醬再次煮沸後即可。若想年糕軟些,可煮多幾分鍾。
【吃法】:韓國人一般不單吃年糕。可一邊吃米腸,年糕,一邊將韓式紫菜卷,炸蝦等等沾辣醬吃。
排骨年糕
1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腌漬後,
2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薑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
3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里用榔頭反復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
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
4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⑹ 年糕可以做些什麼好吃的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⑺ 過年的年糕怎麼做
步驟1、將大棗清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4~5小時,泡好後上鍋蒸熟;
步驟2、倒入盆中加入糯米粉翻拌均勻,再一邊加水一邊翻拌直至沒有乾粉;
步驟3、抓起一把捏成年糕的樣子,上鍋蒸熟即可。
⑻ 南方過年吃的年糕是怎麼做的
製作方法:
將糯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的像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朝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有經驗的年糕師傅說,要想做出好的年糕,最重要的是注意水和油的運用。除此,糯米粉是否純也很重要,一般市場上買的糯米粉大多是摻雜了別的米粉,所以吃起來不夠軟糯。年糕應直接用糯米做,為的是保正年糕的純正度和原汁原味。做年糕很簡單,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種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上加入個人喜歡的其它材料,如紅棗等。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⑼ 過年烤年糕怎麼做
用料:糯米粉150克、牛奶140克、雞蛋1個、泡打粉3克、玉米油30克、細砂糖30克
烤年糕的做法:
1、准備好食材,糯米粉和泡打粉過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