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煮蠶繭
煮蠶繭方法,要看做成什麼樣的東西,如果要抽成絲,清水煮幾分鍾就行,如果要拉成一塊絲棉(做蠶絲被的方法),就要加點蘇打或小蘇打,煮十幾分鍾至半個鍾頭就行(鹼量不同,煮的時間不同,鹼越多,煮的時間越短)。中途可以取一個拉一下試試。
煮蠶繭是制絲過程中的一道關鍵性工序,煮蠶繭質量的好壞除了能直接影響到繅折、解舒,還能影響偏差、清潔、潔凈、生絲抱合等與生絲質量相關的各項指標。
煮蠶繭後注意事項:
經蒸煮的繭在出繭以前,先在60℃的低溫水中處理1~2分鍾,使外層絲膠稍稍凝固,以保護繭層。出繭後應將繭置於水溫約50℃的繭桶中,水量約為繭子體積的1.5倍。 桑蠶繭煮繭一般使用循環式煮繭機,分上槽和下槽兩部分。上槽有加繭部和浸漬部,上槽至下槽間的繭籠轉向部分為高溫滲透部,下槽有低溫滲透部、蒸煮部、調整部、保護部和出口部。
通常採用的 104雙籠煮繭機,機長約14米,每單籠容納繭量80~100克,繭籠循環一周為16分鍾左右。此外,還有圓盤煮繭機,煮繭機外形為圓筒形,在煮繭機的圓周上均勻地排列著15個煮繭桶,每隻煮繭桶約可盛繭 80~100克。煮繭時煮繭桶環繞主軸作圓周運動,每回轉一周約3~5分鍾。
作用基本上和循環式煮繭機類似。特點是機械化程度較高。循環式減壓煮繭機是把循環式煮繭機上的蒸汽滲透部分改為減壓滲透。蠶繭經減壓滲透後再移入小型循環式煮繭機內煮繭。煮繭時間為5~8分鍾。優點是滲透比較充分,煮熟程度均勻。
㈡ 蠶絲蛋餅的做法,蠶絲蛋餅怎麼做好吃,蠶絲蛋餅
夾蛋餅的做法
1.買的現成的白焙子,剛出鍋的很好吃,剩下兩做早點
2.煎兩個雞蛋,把白焙子也一起煎一下,煎到兩邊黃黃的,稍微有些乾脆即可
3.放入香腸煎一下,正好兩次,雞蛋、香腸、焙子就都煎好了
4.焙子切開,不要切斷,兩邊抹些蒜蓉辣醬
5.加入雞蛋,雞蛋上再抹少許辣醬,均勻的撒一點孜然粉
6.鋪一層黃瓜片,上面放上煎好的香腸,再抹少許辣醬,撒少許孜然粉
7.這樣就好了,很好吃哦
㈢ 蠶絲的做法
工具/原料
選用上等的雙宮蠶繭,(就是裡面有兩個蠶蛹的)
方法/步驟
燒:(基礎最重要)
煮繭,煮繭很有講究,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爛,用農村的話說就是以後做被子就不牢,太生則影響加工,成品上也會有生塊。另外加入的配料要定
量。有的廠家為了追求蠶絲的白度,加入過度的增白劑,具體這東東會不會影響蠶絲的纖維,我還沒有研究過,但是農村裡自己用的蠶絲是不會加增白劑的。
㈣ 生蠶絲怎樣製作成熟蠶絲
最近好多客人在買蠶絲被及蠶絲製品的同時對於蠶繭到蠶絲棉手工製作方法都都表示了很大興趣,下面我就來簡單說說其過程:
首先要選用上等的雙宮蠶繭,(就是裡面有兩個蠶蛹的)
1、燒:(基礎最重要)
煮繭,煮繭很有講究,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爛,用農村的話說就是以後做被子就不牢,太生則影響加工,成品上也會有生塊。另外加入的配料要定量。有的廠家為了追求蠶絲的白度,加入過度的增白劑,具體這東東會不會影響蠶絲的纖維,我還沒有研究過,但是農村裡自己用的蠶絲是不會加增白劑的。
2、撥:蠶繭煮好後就是手工活了。
把蠶繭一個一個撥在手上,摘去蠶蛹和其黑色的褪皮.在這摘除的過程中總會有一點點蠶絲粘著,這點蠶絲可以用機器來打成絲棉片,也可以加工成被子,這個價格就低了,
還有就是我們在選雙宮繭時會把一些次繭(如薄繭)去掉,這些薄繭也可以用機器來打機絲棉片。
撥的具體方法:上等的雙宮繭只要在手上撥5個左右就可以拉成一小塊了。這個過程在干凈的流動水中進行是最好的。
3、開:這就是做蠶絲被的半成品
把這些小片開在固定的模形上(要注意拉均勻),一般用5個小片就可以了,再用脫水機脫干,注意一定要脫得非常干,不然蠶絲會不那麼柔軟。曬干!一定要非常干!這就是拉成被子的半成品了,經常有些客人把它比喻成「要像帽子的那種」哈哈,
聰明絕頂!
4、拉(最後的關鍵)
這兩年來採用了4人拉的方式,把「帽子」拉成整張被子大小,前些都是兩人拉的,一條被子要一片片貼合起來,現在有的自己家裡還是這樣翻的。拉的時候要注意均勻,這就要請有經驗的師傅了
㈤ 有誰知道蠶繭怎樣煮要多長時間、需要添加什麼東西怎樣做成蠶絲被
如果你是用蠶繭自己手工煮繭、做蠶絲被,是要有一個摸索過程的。蠶絲外麵包覆著大約25%的絲膠,需要鹼性條件才能將絲膠煮掉。最常用的有純鹼、肥皂(可以用肥皂粉代替,適當加些洗潔精以軟化水質,否則手感不大好)。用PH試紙測量大約PH≈9.5-10左右,煮半小時以上。具體你必需根據自己的設備條件和煮繭的數量來摸索試驗,我只能告訴你這個大致條件。因為加工量不同、鍋灶大小、水量比例都影響脫膠程度。最終要摸起來沒有硬硬的膠感才行。
煮好的蠶絲如何做成蠶絲被,這可不是我的專業,我是絲綢印染廠的。這個你需要問蠶絲被的加工師傅了。我只知道工業化的生產,是用開綿機撕扯開來,然後在像彈棉花那樣讓它蓬鬆柔軟的。
㈥ 已經剝了蠶蛹的蠶繭怎樣煮成絲
1、按緙絲的流程,將絲抽出來,剝離後,剩下的就是蠶蛹了。這樣既可以撥出蠶蛹,也不會弄斷蠶絲,一舉兩得。
2、土法抽絲方法:
先要剝繭,將蠶繭表面的亂絲剝去,再將整齊的蠶繭分一下成色。分好質地後,就可以將繭子放入滾水中,不斷加熱至蠶繭透明得可以看到裡面的蛹,這樣就可以用筷子撩絲頭了。撩出的線頭放在線輪上,滾動的線輪就可以將蠶絲不斷地抽下來了。為了抽絲時不斷線,開水中要放一些鹼,以盡量降低蠶絲間的相互粘連度。
㈦ 怎麼煮蠶繭
一、春繭怎麼煮
如果要抽成絲,清水煮幾分鍾就行,如果要拉成一塊絲棉(做蠶絲被的方法),就要加點蘇打或小蘇打,煮十幾分鍾至半個鍾頭就行(鹼量不同,煮的時間不同,鹼越多,煮的時間越短)。中途可以取一個拉一下試試。
二、春繭的形態
呈長橢圓形、橢圓束腰形、球形或紡錘形等不同形狀,或中部稍縊縮,繭有白、黃、淡綠、肉紅等顏色,長約3~4厘米,直徑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規則皺紋,並有附著的蠶絲,呈絨毛狀。其內壁的絲紋很有規律。質輕而韌,不易撕破。未經羽化的蠶繭,內有黃棕色的蠶蛹1枚以及成蛹前脫下的淡棕色、皺縮的蠶皮。
三、春繭的分布
全國養蠶地區均產。其中優質產地是浙江省 桐鄉市,自古江南絲綢都是最好的。
四、春繭的經濟衡量指標
經濟性狀指標 蠶繭經濟性狀的優劣通過下列指標衡量。繭層率指繭層重占繭重的百分比,是評定蠶繭等級的主要指標。繭層率愈高,絲量愈多。春繭的繭層率一般為22%~26%,夏秋繭為18%~23%。繭絲長和繭絲重指一粒繭能繅得的繭絲長度和重量。
一般春繭繭絲長900~1500米,繭絲重0.35克~0.45克;夏秋繭繭絲長700~1200米,繭絲重0.22~0.37克。解舒絲長和解舒率均反映繅絲時繭絲從繭層離解的難易程度。解舒絲長是繅絲過程中繭絲每接頭1次可連續繅取的平均絲長(米)。解舒率是解舒絲長對繭絲長的百分比。解舒好則落緒少、出絲多、質量好;解舒差則落緒多、廢絲量增加、出絲率和生絲質量下降,繅絲時常因再次索緒而耗能大、成本高。
出絲率指絲重占繭重的百分比,或用繭層繅絲率表示,是繭質好壞的綜合指標。出絲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上繭率、繭層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鮮繭出絲率一般為14%~16%,高的可達19%~21%。繭層繅絲率是絲重占繭層重的百分比,一般為75%~85%。繭絲纖度表示繭絲粗細的程度。單位為旦尼爾,簡寫作「旦」或「D」,俗稱「分」或「條分」,即900米長的繭線重0.1克時為1個旦尼爾。
旦尼爾數字愈大,繭絲愈粗。雜交種的繭絲平均纖度,一般春繭為2.8~3.3旦,夏秋繭2.0~2.7旦。繭絲颣節繭絲局部呈現的畸形現象,大多因吐絲中斷或繅絲過程中繭絲∞字形膠著部未離解而造成。颣節多會增加繅絲和織造過程中的斷頭,降低質量。繭層分離細纖度又稱微茸。是絲膠中的細纖維,其染色性能差,影響織物品質,是繭絲病疵之一。
㈧ 蠶繭怎麼煮啊
看你要做成什麼樣的東西,如果要抽成絲,清水煮幾分鍾就行,如果要拉成一塊絲棉(做蠶絲被的方法),就要加點蘇打或小蘇打,煮十幾分鍾至半個鍾頭就行(鹼量不同,煮的時間不同,鹼越多,煮的時間越短)。中途可以取一個拉一下試試。我曾經養了三年的蠶(100-200條/年),把繭煮了拉成絲棉,集中起來做了一個小背心,100%蠶絲的,無比溫暖!
㈨ 洋蔥燒蠶絲怎做才好吃
爆炒應該挺好吃的吧
㈩ 做蠶絲被的蠶繭怎麼煮
蠶繭怎麼煮才能進行抽絲:
如果要抽成絲,清水煮幾分鍾就行,如果要拉成一塊絲棉(做蠶絲被的方法),就要加點蘇打或小蘇打,煮十幾分鍾至半個鍾頭就行(鹼量不同,煮的時間不同,鹼越多,煮的時間越短)。中途可以取一個拉一下試試。繭絲長和繭絲重指一粒繭能繅得的繭絲長度和重量。
一般春繭繭絲長900~1500米,繭絲重0.35克~0.45克;夏秋繭繭絲長700~1200米,繭絲重0.22~0.37克。解舒絲長和解舒率均反映繅絲時繭絲從繭層離解的難易程度。解舒絲長是繅絲過程中繭絲每接頭1次可連續繅取的平均絲長(米)。解舒率是解舒絲長對繭絲長的百分比。解舒好則落緒少、出絲多、質量好;解舒差則落緒多、廢絲量增加、出絲率和生絲質量下降,繅絲時常因再次索緒而耗能大、成本高。
出絲率指絲重占繭重的百分比,或用繭層繅絲率表示,是繭質好壞的綜合指標。出絲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上繭率、繭層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鮮繭出絲率一般為14%~16%,高的可達19%~21%。繭層繅絲率是絲重占繭層重的百分比,一般為75%~85%。繭絲纖度表示繭絲粗細的程度。單位為旦尼爾,簡寫作「旦」或「D」,俗稱「分」或「條分」,即900米長的繭線重0.1克時為1個旦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