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腸的做法
血腸做法:
1.把生豬血放入盆內,凝成塊的要劃碎;
2.白肉湯燒熱,加入精鹽、花椒、味精、胡椒面,攪拌均勻晾涼;
3.過籮後倒在豬血盆內,並加香菜末攪拌均勻;
4.灌入洗凈的腸子內,用線繩把口捆好;
5.把准備好的腸子在清水鍋內燒煮開,開鍋後用慢火煮15分鍾取出,用冷水泡涼,把線繩解去即成。
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羊)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豬(羊)肉和洋蔥末、鹽、姜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腸,扎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成。切片趁熱食用,或做酸菜時血腸白肉同時放入,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白肉血腸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鮮嫩爽口。
2. 血腸怎麼煮不破 用熱水還是冷水都可以
血腸煮的時候用針扎幾次不容易破,並且在冷水時下鍋。
材料:灌好的血腸
工具:針
煮制過程:
1、灌好的血腸放在一邊。
3. 生的豬血腸怎麼煮熟
主料:血腸700g、酸白菜2棵、五花肉100g、豬骨湯一小盆
輔料:豬油一勺、鹽適量、蔥姜蒜一小碟、大料一朵、味精一茶匙
步驟:
1、血腸用清水泡一下
4. 東北血腸好吃嗎具體是怎麼做的
血腸是我們東北的特色菜,以前冬天才有的吃,村子裡一進臘月,養豬的人家開始殺年豬,會招呼全村男女老少去吃豬肉,血腸是殺豬宴上必不可少的靈魂菜。
5. 哈爾濱血腸怎麼做好吃
【蒜泥血腸】所需材料:血腸1根、大蒜1頭、香菜1棵、香油半湯匙、辣椒油1湯匙、醬油2-3湯匙、
做法步驟:
1.買來的血腸一般都加工好的,是經過煮制的,熟的血腸。
2.血腸很嫩,稍不注意就容易切碎,切血腸的刀用鋒利一些的,用左手捏住腸衣,用手用刀,把血腸切片,用鋸切法,用刀來回拉,把血腸切成1厘米厚的片。用這個方法切血腸,切出的血腸就不會碎。
3.把切好的血腸轉圈碼在盤內待用。
4.把大蒜剝去外皮洗凈,擦凈水分,切去蒜蒂,把大蒜放到搗蒜缸子內,加入少許鹽,把大蒜搗成蒜泥。搗蒜時,加入少許鹽,增加摩擦力,蒜就不會飛濺。
5.把搗好的蒜泥放到碗內,加入香菜末。
6.再加入醬油、香油、辣椒油,攪拌均勻,蘸血腸用的蒜泥用的蒜醬就做好了。
7.蒸鍋加入水燒開,把裝血腸的盤子放入蒸鍋的籠屜上,隔水蒸,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上氣後,大火蒸2-3分鍾,把血腸熱透就可以,血腸微微鼓起,血腸就是蒸好了。把血腸端出,配上調好的蒜醬,一起上桌即可,用血腸蘸蒜醬吃就可以了。
小貼士:血腸很嫩,切血腸容易切碎,切血腸的刀用鋒利一些的,用左手捏住腸衣,用手用刀,把血腸切片,用鋸切法,用刀來回拉切,用這個方法切血腸,切出的血腸就不會碎。
血腸是熟的,蒸制時不要蒸過火,蒸幾分鍾,血腸稍鼓起,就可以了。血腸蒸過火,口感吃著不嫩香,口感吃著渣
6. 怎樣做豬血腸好吃
灌血腸是殺年豬里的一個大活。在殺豬之前要准備充足的蔥、姜、蒜,醬油,瓜子油。一捧白面,些許的玉米面,還有足夠的蕎面。玉米面、蕎面和瓜子油都是自家產的,沒有的人家,可以用其他的雜糧易換。
再把從豬腸子上摘下來的腸油,剁碎了烤油。因為這樣的豬油不好吃,扔了可惜,所以人們習慣上用它灌血腸。
灌血腸的面和好
如果認為可以了,就開始灌豬腸了,灌的時候先把洗好的腸子的一端用線繩繫上,最好是馬蓮,煮出來的血腸味道特別。
煮血腸也需要一定的技術,一般先煮粗腸,然後再煮細腸,一次煮兩三根。
吃血腸最好是剛出鍋的,趁熱吃才好吃。因而殺豬這天,一般都是分兩次吃飯。這邊殺豬的男士和客人先趁熱吃,灌血腸的接著灌,廚房幫廚的做菜,添菜。如今婦女的地位也提高了,男人吃完了,和女人輪換著吃。
豬血腸也叫「豬龍棒」,又叫「豬龍碰」。 是農家每年臘月殺豬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
功效 1. 豬血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餚,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並能有效地預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2. 豬血中含有的鈷是防止人體內惡性腫瘤生長的重要微量元素,這在其他食品中是難以獲得的; 3. 豬血含有維生素K,能促使血液凝固,因此有止血作用;
4. 豬血還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對營養不良、腎臟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後的調養都有益處,可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暈、損傷出血以及驚厥癲癇等症; 5. 除此之外,豬血還能較好地清除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對人體的損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分解後,可產生一種消毒及潤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與進入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起生化反應,然後通過排泄將這些有害物帶出體外
「豬血腸」這一傳統特色小吃在德保縣區域內一年四季都有,縣城裡專設有賣豬血腸的「美食街」。在縣城各主要街道、交通要道路口,各鄉鎮都設有攤點供客人購買,老少皆宜,生意特火。
7. 血腸怎麼做好吃,血腸的家常做法
主料
豬血
1000克
豬小腸
300克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蔥姜
適量
胡椒粉
適量
花椒粉
適量
五香粉
適量
豬香脂油
適量
老湯
適量
步驟
1.新鮮的豬血,如果結塊一定要滑開,加入鹽、豆油、五香粉、胡椒粉、花椒粉、蔥姜碎攪勻,最好加一些豬的香脂油,切成細碎加入味道很香,大約加入豬血的二分之一老湯,老湯必須慢慢的加,一邊加一邊攪勻,一邊用白色的碗舀起豬血看,稠度粘碗為宜
2.豬小腸反復清洗干凈
3.取一根豬小腸,端頭用線繩或麻繩扎緊
4.取一個「漏斗」,塞進小腸的另一頭,用手擠出空氣,用水舀子舀豬血通過漏斗灌進豬小腸。每隔一段,用繩扎一個扣兒,形成一段一段的或者直接剪斷,直至灌完
5.灌完的血腸
6.煮肉的鍋會上酸菜
7.酸菜鍋里煮血腸,開鍋小小的火煮7-10分鍾,用細細的針扎一下試試看是否有血出來,沒有既為煮好了
8.鍋中撈出血腸
9.煮好的的血腸
10.切片裝盤,蘸蒜醬吃太美味了
8. 血腸怎麼吃好吃怎麼做好吃
主料:豬肋條肉(1000克)、豬大腸(1000克)、豬血(1000克)、酸白菜(250克);
調料:砂仁(8克)、桂皮(8克)、鹽(50克)、肉豆蔻(8克)、丁香(8克)、味精(5克)、醬油(20克)、辣椒油(15克)、腐乳(20克)、大蒜(15克)、蝦油(10克)、香油(10克) 香菜(15克)
具體步驟:
1、帶皮豬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燒焦,在溫水中泡半個小時取,刮凈焦皮,下開水鍋中煮開後,用小火煮透,趁熱抽去肋骨,晾涼後切薄片裝盤。
2、豬肥腸治凈,皮朝內翻出,一頭扎緊。
3、鮮豬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鹽、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邊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調料面攪勻,倒入豬腸中,扎緊封口,下開水鍋用小火煮至浮出,撈出晾涼切片,下水鍋中焯透撈如湯碗只,加蔥花、 姜絲、味精等調料及肉湯,隨白肉一同上桌即可。
白肉血腸作為東北八大燉菜之一,除了美味可口,更加代表的東北人對於未來的美好嚮往,以及對於先祖的一份思念!
9. 血腸的製作方法
血腸的美味鮮香,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很多北方人被它的鮮香所吸引!尤其是北方人更是每逢冬天殺年豬必做這一美食!所以一直以來血腸都是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很多東北人都愛吃,直到現在條件好了,很多地方也都有專門的菜館去賣血腸,在北方有一些超市裡還有專門售賣血腸的櫃台,這都能反應出人們對血腸的迷戀!那麼如果附近沒有賣的又想吃怎麼辦?沒關系,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個非常棒的血腸的製作方法!
首先我們要准備好小腸,用精鹽和米醋,反復抓一抓,也就是乾洗。這樣能去掉腥臭味和油污!然後加入溫水,清洗。(不要用開水,容易燙壞,也不要用冷水,洗不幹凈。)洗完外面以後,用筷子翻過來,裡面也要清洗干凈,多洗幾遍,然後再翻回來。里外都洗干凈後放在盆里備用!
把家裡的葷油用大勺化開,不用太多,有一勺就行,然後就在大勺里晾涼等下用
接著我們要做的是用細漏勺把血過濾下,有血塊放在漏勺里,用勺子壓碎,否則影響口感,血筋拿出來,可以放酸菜鍋里,血筋煮熟了也好吃
過濾好後,,我們用碗打碎兩個雞蛋,多攪幾下,然後倒入血盆里,再把提前切好的蔥末,薑末,倒入,加入鹽適量,花椒面適量,胡椒粉適量,水適量,最後把晾涼的豬油倒入盆里,把調配好的豬血攪拌均勻。然後就可以灌腸了
灌腸時候如果家裡沒有漏斗,就用飲料瓶剪掉底部,把口套上腸衣也是一樣的,這里要注意的是線繩要扎緊,灌完了上面封口時候不要灌太滿,要留有空隙。因為煮熟了裡面的豬血會膨脹!灌好了就可以下鍋煮了,不要開大火,用小火慢慢煮,大概15分鍾左右。
你可以用針扎血腸,當你看到血腸上面不出血了,就證明熟了。圖中血腸上面的斑點就是用針扎的,這樣是最好用的測試方法,不會生也不會老,熟了就可以撈出來食用啦
切成片,擺在盤里配上海鮮醬油調制的蒜醬,點上一點香油就可以上桌啦!一道又嫩又香,讓人食慾大開的香噴噴的血腸也就做好啦!
配上煮好的酸菜川白肉一起吃也是一種不得不說的美味,地道的東北菜,吃的就是這個北方人的熱情,喝上一杯小燒,那叫一個香!
小竅門:
1,清洗小腸時候,如果很臟,可以放一碗白面乾洗,白面對清洗油污有特效
2,平時能吃油大,喜歡吃肉的友友,想吃更香的血腸的,也可以用大腸做腸衣,吃起來更香!
3,煮血腸,不要用大火,用小火,然後用針扎,試探是否熟了。
血腸雖然鮮香迷人,但同時吃血腸時候也要注意食物相剋:
1,血腸不適合同黃豆一起食用,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2,血腸不適合同海帶一起吃,有引起便秘的反應
做法真的很簡單,看過了之後您是否也想自己在家做一次美味的血腸吃呢?畢竟自己製作的吃起來更放心,衛生,口感更嫩更香!
10. 熟血腸的吃法大全
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血腸的常見吃法有三種。
方法一、蒜醬泥蘸血腸。
1、血腸切片;
2、盛入碗中撒上蔥沫香菜末後澆上一些老湯, 然後放入蒸鍋加熱,加熱即可;
3、大蒜切末,加入醬油後蘸血腸用。
方法二、酸菜白肉血腸。
1、東北特有的酸菜,豬血腸;
2、大料,此菜必備;
3、先把煮好的五花肉,用干辣椒,大料,炒一下;
4、再放入切好的酸菜,翻炒;
5、放些高湯,或是熱水。開鍋小火燉15分鍾;
6、粉條洗凈後,備用;
7、再放入,切好的血腸塊,還有粉條。再燉15分鍾左右。
方法三、煎血腸
將血腸切片。用電餅鐺預熱加油,把血腸片放在電餅鐺上。將血腸煎至酥脆,然後直接夾出來裝盤即可。
血腸是北方人的傳統食品,宰豬(羊)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豬(羊)油和洋蔥末、鹽、姜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腸,扎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成。
營養價值
1、豬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餚,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並能有效地預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2、豬血中含有的鈷是防止人體內惡性腫瘤生長的重要微量元素,這在其他食品中是難以獲得的;
3、豬血含有維生素K,能促使血液凝固,因此有止血作用;
4、豬血還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對營養不良、腎臟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後的調養都有益處,可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暈、損傷出血以及驚厥癲癇等症;
5、除此之外,豬血還能較好地清除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對人體的損害;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豬血中的蛋白質經胃酸分解後,可產生一種消毒及潤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與進入人體內的粉塵和有害金屬微粒起生化反應,然後通過排泄將這些有害物帶出體外,堪稱人體污物的「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