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飼養牛味道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飼養牛味道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09 00:47:50

⑴ 羊,牛怎麼樣搞才好吃

羊肉的 〔烹制方法〕字數限制,在注冊個名字接著貼。 1.將羊羔肉洗凈,剁成4 厘米見方的塊,加醬油10 克 、鹽2 克、料酒10 克攪勻。將蔥切段,姜拍松。 2.鍋中加植物油500 克 ,燒至八成熱,放入羊羔炸至深紅色時撈出,將肉入在砂鍋中,加水淹 沒羊羔肉,放入醬油40 克 、砂仁、山奈、鹽4 克、料酒20 克、蔥段、生薑,用大火燒開,小火燜 爛,撈去蔥、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 ⒂檬 矸酃竄停 芟閿圖? 成。 〔工藝關鍵〕 羊羔肉燜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過多,成菜質地軟嫩, 色澤明亮,香氣撲鼻。 〔風味特點〕 「靖遠燜羊羔」是甘肅名菜之一。甘肅靖遠縣地處黃河之濱,水草茂盛, 灘羊肉毛兼用為優良品種。其羊羔體大,肉嫩味鮮,肥而不膩,滋補效高, 是農歷2~3 月時令佳品,亦是饋贈親友的禮物。 黃燜羊羔餅 〔主料輔料〕 羊羔肉1500 克 植物油500 克 醬油50 克 (約耗50 克) 料酒30 克 生薑3 克 味精0.3 克 蔥40 克 胡椒面0.2 克 紅辣椒2 個 死面薄餅10 張 〔烹制方法〕 1.將羊羔肉剁成4 厘米見方的塊,加醬油15 克 拌勻稍腌;鍋中加油500 克,燒八成熱時,放入羊羔肉炸凝固撈出。將 蔥切成段,生薑切成末。 2.炒鍋中加水500 克 ,放入羊羔肉、醬油、料酒、胡椒面、鹽、蔥段、辣椒、薑末,燒開並 加蓋炯爛;將薄餅一張放肉上面加蓋,凝固後再放一張,如此將10 張面餅放 完,面餅中間用筷子扎幾個孔,再炯幾分鍾,把餅取出,肉中加味精、香油, 盛在盤中,蓋上餅後上桌。 〔工藝關鍵〕 1.若無羊羔肉,用羊腱子、羊腰肉皆可,燜制時間延長。 2.10 張餅放完,用筷子扎孔,扎透為好,使餅入味;兼可放氣。 〔風味特點〕 1.甘肅河西走廊,畜牧業發達。河西羊羔品優體大,肉質嫩,不膩不膻, 是素享盛名的美味佳餚,又是冬令進補和饋贈親友的珍貴禮物。吃羊羔肉, 壯陽補氣,開胃健力,禦寒法風,預防感冒,又是治療婦女產後氣血不足, 腰背酸痛的良葯。 2.「黃燜羊羔餅」是甘肅張掖地區的傳統名餚,主副合一,味道濃香, 特色十足。 烤羊腿 〔主料輔料〕 羊後腿1 只 芹菜200 克 番前醬1000 克 番茄250 克 精鹽30 克 花椒水1000 克 桂皮5 克 八角10 克 草果2 個 姜20 克 蔥頭500 克 羊肉湯500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腿沖洗干凈,用鐵釺子均勻地遍戳小孔,置容器里,加精鹽、花 椒水腌4~6 小時。 2.烤盤內加桂皮、八角、草果、姜、番茄醬和羊湯,再放人腌過的羊腿, 在羊腿上放蔥頭、番茄、芹菜。待烤箱升溫至180~200℃左右,將烤盤推進 烤箱內,每小時翻動一次,約3~4 小時,湯汁烤乾,羊腿爛熟,取出裝盤, 以香菜點綴即成。 〔工藝關鍵〕 每小時翻動一次,將烤盤里湯汁澆在羊肉上,反復3~4 次,不但入味, 且色澤油潤。 〔風味特點〕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傳廣遠,西北各地,皆有製作。此菜以羊腿 為主料,經腌制再加調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顏色紅潤,酥爛醇香, 滋味鮮美,回味悠長。 西夏石烤羊 〔主料輔料〕 去骨羊肉3000 克 丁香3.5 克 胡麻油300 克 桂皮2.5 克 花椒粉7.5 克 料酒25 克 胡椒粉2.5 克 食鹽12 克 〔烹制方法〕 1.祁連山石板一塊,厚約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燒熱,擦油。 2.將肉洗凈,片成薄片,貼在烤熱的石板上,用瓦盆扣蓋上面。 3.將各種調料研成碎末,加食鹽和料酒攪拌均勻。當羊肉每烤7-10 分鍾 時,起盆將調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黃色時,盛盤乘熱食用。 〔工藝關鍵〕 1.羊肉宜選「上腦」,大小「三叉肉」或「磨檔」肉,剔凈筋膜,片成 大薄片,要求厚薄均勻,長短刷齊,對亮觀看,隱約見人為妙。 2.石板必須先燒至滾燙,然後再貼羊肉片,烤的時間不能過長,以10 分鍾之內為難,以保持羊肉的鮮嫩。 〔風味特點〕 1.西夏亦稱「大夏,」其先祖為黨項羌,姓拓撥氏,唐王朝賜姓李,宋 王朝賜姓趙,傳至元吳,舉兵造反,稱帝,國號夏,史稱西夏,據有十四州, 都城興慶(即今寧夏縣)。自吳至,凡12 主,196 年,起自公元1032 年, 訖止1227 年。西夏人原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當時,河西走廊廣闊的草 原上,牛羊成群;祁連山麓和戈壁灘上遍布石羊、黃羊。「石烤羊」是用河 西羊肉在當地產的青石板上烤灸而食,鮮嫩酥香,風味獨特,是西夏的傳統 民族佳餚,流傳至今。 2.在中國烹任史上,上古之時用火熟食,以「石烹法」為最古。「石烹 法」的時代當在陶器出現之前,即石器時代。那時,人們用石器做成簡單的 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燒石而熟食的原始 烹飪方法。《古史考》雲:神農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據有關 史料稱,石烹法有二:一是將燒熱之石塊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 物熟之。二是將石燒熱,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 第二種方法。這種隔石而烤烙的方法傳熱較均勻,風味獨特。五千年前的石 烹遺風,至今猶存,來西北觀光者無不爭食。 胡羊肉 〔主料輔料〕 羊胸脯肉800 克 食鹽5 克 水發木耳15 克 生薑15 克 黃花15 克 蔥節25 克 水澱粉1o 克 香菜15 克 花椒5 克 小茴香5 克 蒜苗15 克 薑片5 克 山奈5 克 香油15 克 草果1 枚 味精l 克 醬油15 克 花椒粉5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肉漂洗干凈,整塊投入鍋中,用旺火煮約半小時,打凈血沫,然 後改微火。將花椒、小茴香、姜皮、山奈、草果用紗布打包,用水沖去塵土, 投入鍋內,視肉煮至九成熟,撈出晾涼。 2.將煮熟的羊肉切成7 厘米長,0.3 厘米厚的長條,擺放在大湯碗內, 再放上蔥節、薑片,加入適量原湯,調上花椒粉、食鹽、味精,上籠蒸約40~ 50 分鍾,肉爛而調料入味,下籠翻扣在凹盤內。 3.炒勺置火上,將凹盤內的湯潷入炒勺內,投入木耳、黃花,調上醬油, 用澱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蒜苗絲,澆在羊肉上即可。 〔工藝關鍵〕 1.注意刀工,羊肉條要長短一致,厚薄均勻,放碼整齊,不得鬆散。 2.此菜用「二流芡」.要求芡汁既與主料交融,又呈流態,食之利口。 〔風味特點〕 1.「胡羊肉」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古菜。相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曾食過 胡羊肉,而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商人和旅行家,在那悠揚的駝鈴聲中,就以 食胡羊肉為快。北魏賈思勰寫的「胡炮羊肉」,則是用一歲羔羊,「生縷切, 著渾鼓鹽,孽蔥白、姜椒、革拔,令調適凈洗,羊肚翻之,以切肉脂,肉於 肚中,以白滿為限,縫合作浪中,坑火燒,使亦,卻滅火內,肚著坑中,還 以滅火覆之於上,更燃火坑,一面米頃便熟,香美異常,非煮灸之例。」這 種方法名日「胡」,實則無異於周代「八珍」之一的「炮牂」。至清代,袁 枚《隨園食單》中所載「燒羊肉」,是「羊肉切大塊,重2.5~3.5 公斤者, 鐵叉火上燒之」這是明灸。今之「胡羊肉」是先大塊煮,然後蒸,配黑木耳、 黃花和其它佐料,已是古菜翻新。 2.南宋詩人陸游吃過「胡羊肉」後,寫下著名詩句「東門彘肉更奇絕, 肥美不減胡羊酥」,稱贊胡羊肉酥軟濃香,宋仁宗品嘗後,嘆謂其「味果甘 脆」。因而時人重之,曰:「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主料輔料〕 熟羊肋條肉1000 克 紅蘿卜50 克 水發玉蘭片50 克 澱粉40 克 麵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雞蛋清3 個 食鹽2 克 白糖50 克 醬油30 克 蔥末25 克 薑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將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內,加入料酒、醬油、食鹽, 薑末、肉湯,上籠蒸爛取出,潷去湯待用。 2.將玉蘭片,紅蘿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開水鍋內煮熟撈出。 3.將雞蛋清打發,加入澱粉、麵粉,製成「高麗糊」。 4.取盤一個,將「高麗糊」一半倒入盤內攤開,放上羊肉,再用「高麗 糊」攤勻待用。 5.炒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時,將掛糊的羊肉推入油鍋,視 糊凝固時,起鍋潷油,再將羊肉入鍋內,用小火烙酥兩面。出鍋後,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塊,按原形擺入盤內。 6.鍋內用植物油50 克 燒熱,用蔥段、薑末、蒜末熗鍋,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湯、澱粉、 醬油調成的芡汁,加玉蘭片、紅蘿卜丁,視湯爆起後,加入味精,淋香油, 澆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藝關鍵〕 1.羊肉要蒸至軟爛為准,因為高麗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風味尤佳。 2.打「高麗糊」的碗必須潔凈,抹乾生水。蛋清打至蛋白發硬,細如奶 油狀,再加澱粉、麵粉拌勻即成。

⑵ 在農村養牛應該給牛吃什麼養牛有哪些注意事項

很多人認為養牛是一項比較簡單的工作,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但養牛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飼養管理的任何部分出現問題,養牛都有可能失敗。今天編輯主要介紹一下該怎麼喂牛。希望對很多養牛的新手朋友有幫助。牛的採食量受品種、大小、用途、生長速度、飼料質量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每日素食量(建築質量)約占體重的2.5%~3.2%,根據這個數字,大致計算大小不同的牛的素食量,然後進行適當的調整即可。

很多人認為調料用沸水加熱後喂牛的效果很好,但實際上沒有必要這樣做。飼料在加熱過程中失去部分營養,養牛多的情況下,每天掌握飼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當然,也有需要掌握飼料的情況。用豆類喂牛的時候要烤熟熱量。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子,素食後影響消化,加熱破壞才能喂牛,但大部分黃豆粉不需要再加熱。加工過程中,加熱已經膨脹。

⑶ 優良的品質是打開市場的關鍵,如何才能提高有機牛肉的品質

想要提高有機牛肉的品質,就要讓這個牛散養,讓它吃到更加鮮美的水草。這個牛肉才能有更加好的品質。像是一些大草原,上面的牛都是非常鮮美的。就是因為他們吃的草是特別好的。吃的草都是非常的原生態的,沒有任何工業化的天氣。這樣養出來的牛就沒有品質不好的。

甚至有的人還會給牛聽一些音樂說,這樣他們的心情就會更好,然後他們的牛肉品質也會更好。我覺得現在都倡導綠色飲食,牛肉這種東西還是盡量少吃比較好像是以前的人都是過年的時候才吃一些肉類,而我們現在成天大魚大肉勢必對健康有一些影響,雖然肉類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蛋白質來源,但是我們也應該盡量的少吃一些,因為生活中實在吃的太多了。

⑷ 新鮮的牛肉怎樣做來才好吃

你好。

一:紅燒牛肉

1、牛肉切塊。鍋里水燒開。牛肉放進去大火燒1分鍾。取出洗凈。2、牛肉入鍋,加開水,沒過牛肉2寸。加桂皮,茴香,蔥段,薑片,料酒。中火1小時。3、另取炒鍋,少許油爆香大蒜顆粒,加辣豆瓣醬,川花椒,料酒,醬油同炒2分鍾。4、把炒好的調味醬加入牛肉鍋中,加冰糖繼續煮1小時。其間翻幾次,嘗味,酌情添加醬油/冰糖。5、到汁濃肉爛關掉火即成。一定不能吝嗇火頭。沒有這么酥爛就不好吃了。燒的過程也可以讓牛肉更加入味。

二:蔥爆牛肉

腱子肉750克(或黃瓜肉),大蔥白120克,芝麻50克(焙好),大蒜瓣,生薑末3克,醬油50克,辣椒面1克,豆油40克,干蘑菇6朵,大米飯250克,黃酒25克,精鹽5克,味精2克,米醋10克,芝麻油25克。1、牛腱子肉洗凈,去筋膜,用清水浸泡2小時後,撈出,控干,切成小方塊,再搗成薄片,把大蔥白洗凈,切成滾刀片。2、牛肉放入瓷碗內,放入芝麻,大蒜末、生薑末、醬油25克,辣椒面、黃酒、味精攪拌均勻,腌漬,使牛肉滲進調味料。3、干蘑菇水發後,洗凈,去蒂,切長絲。4、炒鍋內倒入豆油,燒八成熱,放入牛肉片、蘑菇絲、大蔥白絲爆炒熟,放入大蒜末、米醋、精鹽、味精炒勻,淋芝麻油,出鍋。5、食用時,同熱大米飯一起同吃,即可。

三:水煮牛肉

腱子肉750克(或黃瓜肉),大蔥白120克,芝麻50克(焙好),大蒜瓣,生薑末3克,醬油50克,辣椒面1克,豆油40克,干蘑菇6朵,大米飯250克,黃酒25克,精鹽5克,味精2克,米醋10克,芝麻油25克。1、牛腱子肉洗凈,去筋膜,用清水浸泡2小時後,撈出,控干,切成小方塊,再搗成薄片,把大蔥白洗凈,切成滾刀片。2、牛肉放入瓷碗內,放入芝麻,大蒜末、生薑末、醬油25克,辣椒面、黃酒、味精攪拌均勻,腌漬,使牛肉滲進調味料。3、干蘑菇水發後,洗凈,去蒂,切長絲。4、炒鍋內倒入豆油,燒八成熱,放入牛肉片、蘑菇絲、大蔥白絲爆炒熟,放入大蒜末、米醋、精鹽、味精炒勻,淋芝麻油,出鍋。5、食用時,同熱大米飯一起同吃,即可。

四:水煮牛肉

牛肉500克。離筍尖100克、蒜苗50克。干辣椒15克、醬油10克、鄲縣豆瓣20克、醒糟汁10克、鹽2克、花椒3克、素油75克、料酒10克、豆粉15克、鮮湯50克。牛肉切成長約5厘米,寬3厘米、厚0.3厘米的片,加鹽、水豆粉、醒糟汁拌勻。萵筍尖切成約長6厘米的薄片。蒜苗切成長約4.5厘米的節,鄲縣豆瓣剁細。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熱,放辣椒煸至呈深紅色取出,剁細。鍋內下豆瓣炳出色,下剁細的辣椒和蒿筍尖炒幾下,摻鮮湯,加料酒、醬油和蒜苗,煮至蒜苗斷生,揀出離筍尖和蒜苗盛於窩盤內。肉片抖散入鍋,待沸時撥散,煮熟後起鍋,舀蓋在盤中菜上,撒上辣椒末、花椒面,再澆上沸油即成。

五:麻辣牛肉乾做法


製作一般經過選肉、切塊、配料、腌肉、熬煎、曬干、烘烤等工序。1、選購肥壯的老齡牛的精凈肉。切塊厚1厘米,大3厘米,長5厘米。配料為花生油、醬油、香料、蒜頭、糖、酒、胡椒粉等2、將生牛肉放入鍋中煮去血水(不需要煮多長時間,覺得血水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3、煮幾分鍾後撈起牛肉。4、將去過血水的牛肉切成粗條。此時的牛肉中間還是生的,這不要緊,一會兒還要繼續加工,會讓它「成熟」的5、鍋中倒入油,稍多一6、油燒熟後,將火開小一點,放入切好的牛肉條不停地翻炒7、炒得鍋中的油都變得清亮了8、注意,一直是用中、小火炒哈。直炒到牛肉變成深褐色,而且感覺牛肉已經炒幹了,就可以將鍋中多餘的油倒出9、這時需要准備好辣椒面、花椒面、芝麻和鹽。(這是我前幾天做第二批次香腸時剩下的辣椒面、花椒面和芝麻的混合物10、先將鹽放入鍋中拌勻,再放入海椒面、花椒面、芝麻拌勻。(此時的火已經開到最小了)


六:咖喱牛肉

用料:牛肉適量,洋蔥一到兩只,土豆四、五個調味料:生油適量、花椒十幾粒、姜一小塊、白葡萄酒(或料酒)少許、咖喱粉15克左右、鹽適量、開水做法:1、將牛肉切成一寸見方的塊,洋蔥切絲,土豆去皮切2厘米見方的塊,將咖喱粉用300ml開水化開備用;2、在鍋中加入清水,放入牛肉塊、姜塊、白葡萄酒少許,大火燒開後移下灶。去除姜塊,洗凈牛肉待用;3、大火座鍋,熱後加油,待油溫後放入花椒粒炒香,再加入洋蔥翻炒。洋蔥吃油後加入牛肉翻炒,然後加入土豆塊一同翻炒;4、然後倒入化好的咖喱,攪拌均勻蓋鍋蓋大火燉開,再轉小火燜,其間不時攪拌,並按個人口味嘗試以決定是否加鹽;5、待土豆燜至酥爛即可起鍋裝盤。


七:胡蘿卜燉牛肉基本特點此湯具有健身和豐胸的作用,在少女的青春發育期食用,能奠定良好的發育基礎。牛肉有補血作用,適合生理期或貧血時攝食。材料胡蘿卜200克、自腱200克、紅棗8粒、姜2片、水1500毫升調味料酒少許、鹽適量作法1將牛腱洗凈,切成條塊狀備用;2將胡蘿卜洗凈後切塊備用;3將牛腱氽燙後撈起備用;4把水煮開後,放入牛腱、胡蘿卜、紅棗及薑片,以中為燉煮1.5小時,然後再加入調味料調味即可。功能活血、健體、明目


八:四川水煮牛肉准備原料:牛肉(或豬肉)青蒜兩根、青菜辣椒和花椒加工原料—青菜切段、青蒜切馬耳形(青菜兩棵)肉切片,做這道菜的肉片可以不用切得太薄,這樣吃起來會很過癮,切下來的牛肉片,加上水澱粉、一小勺鹽和料酒,可以放一點點老抽(用來上色的),澱粉要稍多一些讓肉片在嘴裡感覺很嫩滑。和勻了漿上十五分鍾炒辣椒花椒。鍋置火上,燒干水汽,關小火將辣椒和花椒倒入翻炒。一定要用小火,否則很容易就成了關公的臉,沒法參賽選美了,辣椒花椒碾碎。將上面煸香的辣椒和花椒盛出,辣椒切成小段,花椒用刀來回碾碎老薑、蔥白一小段、蒜四瓣。如圖,姜蔥蒜都切成片豆瓣醬一勺半。偶愛用郫縣豆瓣,香香辣辣的。


九:綠林鹵牛肉

原料:去筋膜的牛肉一斤,灑上2匙麵粉和2匙澱粉拌勻入油鍋炸一分鍾取出控油備用。准備鹵料:陳皮15克,小茴香5克,草果一枚,放進紗布里扎緊開口。再准備拍松的大蒜,薑片和蔥段少許。沙鍋里放入2大匙醬油,1大匙米酒,鹽1小匙,白糖1大匙,清水6杯。把鹵料包和蔥姜蒜統統放入,燒開後把炸好的牛肉放進去小火鹵至牛肉熟爛。這就好了~~撈出裝盤!!!


十:生拌牛肉絲

[原料]牛裡脊肉300克,白梨100克,炒熟的芝麻25克,香菜少許,精鹽、味精、醬油、醋精、醋、辣醬油、白糖、白鬍椒粉、蒜泥、蔥絲、香油各適量。[製法]1.將牛裡脊肉切成絲,用醋精拌勻,然後放在涼開水裡洗凈醋精和血液,與芝麻和各種調料拌勻待用;把香菜洗凈,瀝干水分,裝入盤內墊底。2.盤內放牛裡脊絲和白梨絲,與香菜拌勻即成。[特點]辣、鮮、香,微酸甜,質地脆嫩,別有風味。黃瓜炒牛肉【主料】:黃瓜200克、牛肉150克【輔料】:紅蘿卜10克、蒜子5克、生薑3克。調味料:精鹽4克、味精4克、上湯30克、生抽20克、麻油5克、胡椒粉1克。【製作方法】:1.黃瓜切片,牛肉橫紋切片腌制好,紅蘿卜切花,生薑切片,蒜子切茸。2.燒鍋下油,放入黃瓜片,攢入酒,加入少許上湯,調入少許鹽、味精,炒至八成熟,鏟起待用。3.燒鍋下油,下蒜茸、薑片、紅蘿卜爆香,放入牛肉,攢入酒,加入剩餘上湯,調入上述調味料,將牛肉滑炒至僅熟,加入黃瓜炒均,用濕生粉勾芡,下包尾油,上碟即成。


十一:青椒牛肉絲材料牛肉300克,青椒200克,油3大匙。原料:牛肉300克,青椒200克,油3大匙。調味料:(1)料酒半匙,醬油多半匙,澱粉多半匙,水1匙。(2)蔥末1匙,薑末半匙,蒜末半匙。(3)水2匙,澱粉多半匙,鹽1小匙,糖1小匙,胡椒半小匙,麻油半小匙,味精半小匙。步驟:1、牛肉橫紋切絲,調(1)料拌勻,下鍋前加1大匙溫油,青椒切細絲備用。2、熱油1大匙,加入牛肉絲,翻炒至牛肉九分熟即撈起。青椒絲入滾水約1分鍾撈起。3、熱油1大匙,將調料(2)拌炒後,加入牛肉、青椒及調料(3),大火迅速炒拌均勻即可盛盤。特點:成菜色澤青翠,味道鮮嫩香滑。

十二:土豆燉牛肉

主料:土豆300克,牛肉400克輔料:洋蔥50克,大豆色拉油70克,高湯、料酒、精鹽各適量。做法:1、土豆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牛肉洗凈,切成小方塊,用沸水焯一下,撈出後瀝水待用;洋蔥切成條。2、鍋置火上燒熱,倒入色拉油,然後下入牛肉塊翻炒,視肉塊表面無水後,下入料酒、高湯、精鹽,用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熟。3、牛肉八九成熟後放入土豆,煮熟即可。


十三:干煸牛肉絲


【原料】牛裡脊肉250克,芹菜100克,姜絲15克,郫縣豆瓣25克,花辣粉、川鹽各1克,醬油、香油各10克,油150克。【製作過程】1、將牛肉切成8厘米細絲,芹菜切成4厘米段;2、鍋中加油燒熱,牛肉絲下鍋炒散,加鹽、姜絲繼續煸炒,在牛肉水分將干,呈深紅色時,加豆瓣醬炒散炒香,肉絲煸酥時加醬油、香油、芹菜炒熟,撒上花椒即可。


十四:醬牛肉最簡單的做法

配料:牛鍵子三個,李錦記生抽一桶,大料一個,生薑幾片做法:牛鍵子洗干凈放在鍋里,倒生抽,沒過牛肉即可大料,生薑丟進去,泡8個小時點火,把鍋放上,添點水,大火燒開,小火兩個小時。


十五:辣子牛肉丁的做法

【原料】牛肉400克,鮮黃瓜150克,花生油50克,精鹽10克,澱粉20克,醬油40克,白糖15克,味精15克,大蔥30克,生薑20克,大蒜10克,辣椒醬10克,牛肉湯250毫升,黑胡椒面2。5克,黃酒15克。【製作過程】1、將牛肉洗凈,剔凈筋膜,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用精鹽、黑胡椒面腌漬入味。2、黃瓜洗凈,去蒂,去籽,也切成與牛肉丁大的方丁;大蔥去皮,洗凈,切成肉丁大的節;生薑去皮,洗凈,切成方片;大蒜去皮,洗凈,切片。3、再將腌漬入味的牛肉丁,放入碗內,加醬油、澱粉漿勻後,再加一些油攪拌一下,待用。4、小瓷碗內,放入牛肉湯、澱粉、醬油、白糖、味精、蔥節、薑片、大蒜片勾兌成粉芡汁,待用。5、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待燒至五成熱時,下入腌漬入味的牛肉丁,翻炒煎勻後,待肉丁散開時,下入辣椒醬,炒出香味後,烹入黃油,炒勻,倒入勾兌好的粉芡汁,攪拌均勻,待汁燒開後翻動幾下,出鍋,入盤,即可。【特點】味道香辣,牛肉細嫩,爽口開胃。


十六:番茄牛肉

好像是武漢菜。在武漢吃過,映象很深。主料:牛肉500左右(牛腩最好)番茄1000克蔥頭一個配料:蔥.姜.大料.料酒.紅果2-3個,(丁香.小回香.豆蔻.山奈)少許或按個人口味.白糖.鹽(快熟時放)製作過程:先將牛肉洗凈切成寸方小塊,放入沸水中煮3-4分鍾後撈起洗凈待用.將番茄洗凈去皮切成塊,放在鍋底要均勻.蔥頭切碎也放進鍋里,將牛肉放在番茄和蔥頭的上面.加入蔥.姜.大料.料酒.白糖和香料.大火開鍋後改用文火慢燉,快熟時放鹽至肉軟爛即可.注意:不要加水,僅靠番茄汁就可將牛肉燉熟.

十七:香蒜牛肉

材料:牛腱1個、蔥1根,姜2片,青蒜1根,蒜末半大匙。調味料:1、鹵湯1鍋;2、鹵汁4大匙,醬油半大匙,糖1茶匙,香油1大匙。做法:1、牛腱先氽燙去除血水,再用清水加蔥、姜煮40分鍾,熟軟時撈出;2、放入鹵湯內鹵20分鍾,然後關火,浸泡至湯汁稍收干時撈出,再改刀切片;3、青蒜切絲,用清水浸泡10分鍾再撈出、瀝干,放入牛肉內;4、將調味料(2)與蒜末調勻,淋在牛肉上,拌勻後盛入盤內。

十八:回鍋牛肉

原料:精瘦牛肉250克,豌豆澱粉45克,麵粉20克,嫩肉品3克,雞蛋1個,水發凈木耳100克,野山椒50克,精鹽3克,胡椒粉1克,味精3克,薑汁水15克,料酒10克,薑片、蒜片各5克,精煉油1000克(耗100克)。製法:1、將瘦牛肉剁成細茸,加入澱粉、麵粉、嫩肉品及少許精鹽、胡椒粉、味精、料酒、薑汁水等攪拌均勻成茸,再在案板上擀成半厘米厚的片,切成長方形塊待用。2、鍋放火上,下入精煉油燒至六七成熱時,將制好的牛肉片下入鍋中炸至淺黃色撈出,瀝油待用。3、凈鍋放火上,下入適當底油燒熱,下野山椒、薑片、蒜片炒香後,下水發木耳炒至斷生,再下牛肉片炒勻,勾入料酒、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好味,起鍋裝盤即可。特點:細嫩鮮香,酸辣味濃,酒飯均宜。關鍵:牛肉塊不要久炸,並不使粘連。

十九:生拌牛肉絲

[原料]牛裡脊肉300克,白梨100克,炒熟的芝麻25克,香菜少許,精鹽、味精、醬油、醋精、醋、辣醬油、白糖、白鬍椒粉、蒜泥、蔥絲、香油各適量。[製法]1.將牛裡脊肉切成絲,用醋精拌勻,然後放在涼開水裡洗凈醋精和血液,與芝麻和各種調料拌勻待用;把香菜洗凈,瀝干水分,裝入盤內墊底。2.盤內放牛裡脊絲和白梨絲,與香菜拌勻即成。[特點]辣、鮮、香,微酸甜,質地脆嫩,別有風味。

二十:干拌牛肉

[原料]牛肉150克,炒花生米10克,熟辣椒油10克,醬油40克,蔥5克,鹽1克,白糖1克,花椒粉、味精各少許。[製法]1.牛肉洗凈,在開水鍋內煮熟,撈起晾涼後切成片;蔥切成2.5厘米長的段;花生米碾細。2.將牛肉片盛入碗內,先下鹽拌合,使之入味,接著放辣椒油、白糖、醬油、味精、花椒粉再拌,最後下人蔥及炒花生米細粒(或炒熟的芝麻),拌勻盛入盤內即成。[特點]麻辣鮮香,酒飯均宜。

二十一:拌麻辣牛肉

[原料]牛後腿肉750克,黃酒25克,大蔥白15克,醬油50克,芝麻仁5克,精鹽1克,花椒30粒,白糖5克,香油15克,味精2克,干辣椒粉5克,蔥段15克,清湯1500克,姜塊1o克。[製法]1.將牛後腿肉洗凈,切成兩塊,放在冷水裡浸泡1小時後撈起,放在湯鍋中,加清湯、蔥段、姜塊、花椒、黃酒,上火燒沸,撇去浮沫,轉小火上煮3小時,待牛肉九成爛時,撈出控去湯,晾涼。2.芝麻仁炒熟,晾涼;蔥白洗凈,切成末;干辣椒粉放碗中,加適量開水調濕,澆入八成熱的香油攪勻。花椒放鍋內,微火焙至焦黃,取出研成粉,和辣椒油、白糖、精鹽、味精、花椒粉、醬油調勻成麻辣汁。3、將煮熟的牛肉切成長方形薄片,碼在盤中,澆上麻辣汁,撒上熟芝麻仁與蔥末,吃時拌勻即成。[特點]牛肉柔韌,味香麻辣,最宜於佐酒。

二十二:清蒸牛肉

原料:牛肉.熟火腿50克,水發玉蘭片(茭白、冬筍均可)60克。配料:精鹽25克,料酒10克,味精10克,蔥絲40克,姜絲20克.製作方法:1)將牛肉切片,用開水燙一下洗凈;火腿、玉蘭片均切成小片待用。2)將牛肉分別放入盤內,再分別放上火腿片、玉蘭片、蔥絲、姜絲、味精、料酒、精鹽、上籠用旺火蒸20分鍾即成。特點:湯清味美,色澤美觀,營養豐富。

二十三:烤牛肉

原料:凈牛外脊肉600克,蔥頭、胡蘿卜各50克,芹菜25克.調料:食油75克,香葉1片,白蘭地酒25克,胡椒粉少許。烹飪方法:將牛肉洗凈;蔥頭、胡蘿卜、芹菜洗凈切碎;備用。把牛肉、鹽、胡椒粉、蔥頭、芹菜、香葉、胡蘿卜放一起拌勻,腌約4小時。把鍋燒熱後倒入食油,待油溫5成時,放入牛肉煎至上色,碼入烤盤內,余油將其他腌制物炒。

二十四:五彩牛肉粒

原料:

牛裡脊200克豌豆200克紅椒半個黃椒半個姜2片干辣椒數個香蒜辣椒醬2湯匙(30ml)料酒1茶匙(5ml)

生抽1茶匙(5ml)干澱粉1茶匙(5克)蚝油2湯匙(30ml)鹽1/2茶匙(3克)

做法:1)牛裡脊切成5mm見方的小丁,放入碗中,倒入料酒、醬油、香蒜辣醬和干澱粉抓勻,腌制10分鍾。2)豌豆去皮洗凈(或用冷凍豌豆),放入沸水中燙熟,撈出後瀝干備用。紅、黃椒切成5mm見方的小丁。3)炒鍋中倒入油,待7成熱時,放入干辣椒和薑片爆香,然後放入牛肉粒翻炒2分鍾,脫生後倒入豌豆和紅黃椒丁,再調入蚝油和鹽,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註:沒有香蒜辣醬可以不用,直接用料酒生抽和干澱粉腌制就可以啦。

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上合適的配料,味道會更加好



⑸ 牛肉怎麼做比較好吃.

1. 粉蒸牛肉
主料:瘦牛肉370克,大米75克。
調料:植物油50克,醬油30克,花椒、胡椒粉各3克,辣椒粉2克,蔥、
姜各8克,料酒13克,豆瓣醬30克,四川豆豉5克,香菜少許。
作法:(1)大米炒黃磨成粗粉。蔥切成蔥花。豆豉剁細。姜搗爛後用少許泡之香菜洗凈切碎。(2)牛肉切成薄片(長4厘米、寬2.5厘米)用油、醬油、姜水豆豉、豆瓣醬、胡椒粉、大米粉等拌勻,放入碗中上屜蒸熟,取出翻扣盤中撒上蔥花。另用小碟盛香菜、花椒粉、胡椒粉上桌。
特點:鮮嫩醇香、麻辣適口。

2. 干煽牛肉絲
主料:瘦嫩牛肉600克,芹芽60克。
調料:植物油120克,豆瓣辣椒醬30克,辣椒粉6克,白糖8克,料酒15克,青蒜段30克,姜絲(去皮)6克,鹽、醬油、醋、味精適量。
作法:(1)將牛肉筋膜剝除掉,片成0.1~0.2厘米厚的薄片,橫著肉紋切成5~6厘米長的細絲。把芹芽的根、筋、葉擇去,洗干凈後切成2~3厘米長的段(過粗的劈開)。將豆瓣辣椒醬剁成細泥。(2)用旺火燒熱炒勺,倒入植物油燒到6~7成熱,放入牛肉絲快速煽炒幾下,加入鹽,再炒至酥脆,肉變成棗紅地,再加入豆瓣辣椒醬泥和辣椒粉,再顛炒幾下。(3)然後順次加入白糖、料酒、醬油、味精,翻炒均勻,再加入芹菜、青蒜、姜絲、拌炒幾下後,噴點醋顛翻幾下盛出,在上面撇上花椒即可。
特點:肉絲色澤醬紅酥香,芹菜嫩綠清脆,麻辣咸甜味美,促進食慾佳餚。

3. 清燉牛肉
主料:牛肉500克,白蘿卜適量。
調料:料酒15克,花椒10粒,味精3克,蔥、姜、鹽適量。
作法:(1)牛肉切塊後,用涼水泡半小時,移入開水鍋內邊燉邊除浮沫,直到肉熟透無沫為止。(2)在這時,把蔥(長段)、姜(拍破)、花椒、料酒加入鍋中,用文火燉至9成爛時,再放入蘿卜(切滾刀塊,去皮)。(3)蘿卜燉爛時加鹽、味精即成。
特點:湯清鮮適口,肉軟爛味香。

5. 燈影牛肉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縣的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
據傳,此菜是八十多年前,四川梁平縣一劉姓藝人來達縣以做腌鹵牛肉謀生,但生意蕭條,只好銳意求新,創製成一種薄片狀的牛肉乾。 每當黃昏來臨,他就在鬧市設攤,專售此種牛肉乾。為招來顧客,特在食攤前張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後面點一盞油燈,映得牛肉片又紅 又亮,燈影依稀可見,十分吸引過路行人。嘗之,麻辣脆鮮,人們呼之為「燈影牛肉」。從此,遠近傳名,生意越做越興旺。流傳至今, 名不虛傳。
原料:黃牛肉12兩(約480克)。
調料:鹽、糖、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各適量。
製法:① 選用牛後腿肉去浮皮邊角片成大薄片,均勻地撒上調料,晾呈鮮紅色,入烘爐烘乾。② 將烘乾後的牛肉改小片上籠蒸透。③ 將蒸好的牛肉片置油鍋中,以文火慢慢炸透,烹入紹酒調料顛翻均勻後晾涼即成。

6.貴妃牛腩
材料:牛腩2斤、胡蘿上卜1條、蔥1支、姜4片、八角2粒
調味料:灑2大匙、醬油4大匙、辣豆瓣1大匙、水5杯糖2大匙、甜面醬1/2大匙、番茄醬2大匙、味精少許。
作法:(1)牛腩洗凈、切塊,入滾水中氽燙一下(去除血水、腥味)。(2)鍋中加水,放入牛腩煮30分種。(3)起油鍋,用3大匙油爆香蔥段、薑片、八角,放入豆瓣、甜面醬、番茄醬同炒,再加入灑、糖、醬油略煮,然後倒入牛腩炒勻,再放入水5杯及切滾刀塊的胡蘿卜,蓋上鍋蓋,以小火燜煮1小時左右,至肉爛為止。(4)如果湯汁太多,可用太白粉水勾芡,淋少許香油。
烹調指南:(1)牛腩不易燒爛,妨多做些,放入冷凍庫中儲存,隨時可取出加熱食用。(2)燒煮時,湯汁可多放些,以太白粉水勾芡,淋於飯上即成牛腩燴飯

二、京菜
爆牛肉
主料:牛裡脊肉250克。
調料:香油500克(實耗約60克),濕澱粉25克,青蒜6克,蒜末3克,料酒少許,醬油60克,醋少許,蔥斜段20克,薑末2克。
作法:(1)將牛裡脊肉上筋膜剝除掉,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加入醬油(30克)、濕澱粉、清水(30~35克)拌勻,把青蒜切成3厘米長的長段。(2)炒勺內倒入香油,在旺火上燒到冒煙,傾入拌好的肉片,爆15~20秒鍾後倒入漏勺里瀝出油。(3)炒勺再放回旺火上,加入香油(30克)燒熱,再加上蔥斜段、薑末、蒜末,急炒成黃色。(4)再將爆好的肉片倒入,隨即放入料酒、醬油、醋、水(少許),再炒15~20秒鍾,撒上青蒜段即成。
特點:色澤鮮亮,肉片鬆散,軟嫩清香,爽口不膩。

三、魯菜
1. 紅燒牛鞭
主料:牛鞭1公斤。
調料:熟大油75克,花椒油25克,醬油15克,味精、白糖各5克,鹽6克,料酒15克,濕澱粉40,花椒、糖色各少許,蔥段100克,蒜瓣20克,姜塊50克,雞湯500克。
作法:(1)先將牛鞭洗凈,剪開外皮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後將外皮撕去,洗凈放入鍋中。鍋內放水2.5公斤,加入蔥50克、姜25克、花椒,直至將牛鞭煮爛,撈出一破兩半,將尿道除去,切成4~5厘米的長段。(2)炒勺上旺火,將熟大油燒熱,加入蔥50克,姜25克和蒜瓣煽炒出香味,加入料酒、醬油、再加雞湯白糖、味精、鹽,用糖色將湯調成汪紅色,把牛鞭放入湯中用文火煨至湯汁干濃,揀出蔥、姜,用濕澱粉勾成濃流芡,淋上花椒油即可。
特點:色澤棗紅,牛鞭軟爛,味道醇香。

2. 沙鍋牛尾
主料:牛尾(帶皮)2公斤,凈母雞半隻,熟火腿100克,干貝50克。
調料:熟大油、料酒各100克,味精10克,鹽14克,蔥段100克,姜塊50克,花椒5克,雞湯3公斤。
作法:(1) 先用小燎去牛尾小毛,然後刷洗干凈,去掉尾根大骨後剁成段,用開水將母雞緊透,撈出,去血沫洗凈。火腿切成片。干貝去筋洗凈。(2) 鐵鍋將熟大油燒熱,放入花椒和50克蔥、24克姜煽出香味,然後下入牛尾段,用旺火把牛尾煽出血水,烹入50克料酒後直炒至牛尾斷生。取出牛尾洗凈,把水分控干。(3) 把雞湯放入沙鍋內加入蔥50克和拍松和姜塊25克、料酒、鹽,同時把牛尾段、干貝、火腿片和母雞塊都放入沙鍋中,用小火腿煨4小時,中間可加湯一次,待牛尾燉爛時,揀出蔥、恙和母雞塊(另用),加入味精撇去浮抹即可。
特點:營養豐富,牛尾軟爛,湯味醇厚。

3. 蒜子牛蹄黃
主料:牛蹄黃1公斤。
調料:熟大油100克,醬油25克,姜塊50克,蔥75克,大蒜瓣100克,花椒油5克,糖色、胡椒粉各少許,雞湯1公斤。
作法:(1)鍋中加入清水、蔥、姜各25克,把洗凈的牛蹄黃也放入鍋中煮至8成爛時撈出,切成三角塊,用開水氽透。將蔥50克切段。姜25克切成片。(2)炒勺上火,將熟大油、花椒油燒熱投入蔥段、薑片、蒜瓣煽炒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雞湯和白糖、鹽。(3)把湯用糖色調至金黃色,再加入鹽、胡椒粉同時把牛蹄黃塊也放入湯中,燒開後撇去浮沫,用小火湯去1/3時,用調稀的濕澱粉勾成流汁芡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蹄黃軟爛,有蒜香味。

四、蘇菜

1. 花生米牛肉湯
主料:雞胸脯肉150克,花生米100克,牛裡脊肉1.5公斤。
調料:蔥3根,生薑3片,料酒25克,味精、鹽各5克。
作法(1)先將牛裡脊肉在開水裡煮一下,撈出洗凈,放入清水鍋中,加入蔥、姜、料酒。然後用小火燉至8成爛(剩肉湯1公斤),取出切成5厘米長、1厘米厚的片待用。花生料在開水中浸泡15分鍾,去皮洗凈,加清水煮爛。(2)用刀把雞胸脯肉剁細,與料酒、蔥、姜合在一起,加入適量的水攪勻,擠出血水後,倒入牛肉湯用小火熬成清湯。(3)用1隻湯斗,一邊放入花生米,一邊加入牛肉片,將清湯過籮也注入湯斗內,並加鹽和味,上屜蒸至牛肉全爛即成。
特點:色調淡黃,湯清爽口,味美鮮香。

2. 三鮮牛筋
主料:油發牛筋400克,熟雞肉100克,蘑菇100克,火腿50克,小菜芯12棵。
調料:熟大油100克,料酒25克,鹽3克,味精25克,濕澱粉10克,濃湯800克。
作法:(1)將1克鹼放入熱水中濃化後,把油發牛筋泡透、洗凈油膩和其它雜質用刀切成長5厘米的須,再放入開水中稍燙,取出後用冷水洗凈,擠去水分。雞肉和火腿切片。蘑菇批圓片。菜芯用開水氽後,取出待用。(2)炒勺上火,燒熱後放入濃湯,加大油、味精、料酒、鹽和牛蹄筋,煨上味後,再將火腿、雞肉、蘑菇、菜芯下勺燴透,收濃汁,以濕澱粉勾芡,裝入大盤即成。
特點:色潔白,味香濃。

四、閩、粵菜

1. 蚝油牛肉
主料:腌好牛肉300克,蚝油10克。
調料:植物油800克(實耗約50克),二湯25克,老抽5克,濕澱粉5克,料酒3克,味精2克,蔥花5克,薑片3克。
作法(1)炒勺倒入植物油,在旺火上燒熱,然後換文火下入牛肉炸至熟,倒在漏勺里瀝油。(2)炒勺回到旺火上,加入咖喱、鹽、白糖、牛肉、料酒、再加入二湯、味精、辣椒末、洋蔥末、薑末、蒜茸、濕澱粉等,翻炒均勻,淋入香油即成。
特點:顏色金黃,脆軟鮮嫩,香滑可口,別有風格。

2. 牛腩煲
原料:牛腩一斤,胡蘿卜一條,洋蔥半個,大蒜三粒
調味料: 鹽一匙,糖一匙,水三杯,蕃茄醬二匙,香葉三片。
做法:(1)牛腩切塊先用水加蔥、姜、酒煮開後撈起備用。(2)胡蘿卜切塊,洋蔥切絲,大蒜切片,放入兩匙熱油中炒過,再放入考周之牛腩拌炒均勻後加入調味料煮關,移入保溫外鍋中燜煮兩小時即可。

3.鹵牛腱
主材料:牛腱2斤
佐料材料:蔥四支,姜五片,蒜頭三粒,紅辣椒兩支,桂皮二十克,八角四粒,花椒粒二十克,丁香三粒,乾草三片
調味料:醬油一杯半,冰糖三十克,米酒半杯,鹽少許,水十杯,蔥花一大匙
做法:(1)先將牛腱洗凈備用。(2)爆香佐料再加入調味料中煮滾後,倒入鍋中與牛腱一起煮,煮沸後續悶一小時,取出牛腱稍冷時切片淋上鹵汁與蔥花即可。

4. 沙茶牛肉串
用料:牛肉250克,蜜糖少許。
調料:檸檬汁1/2匙,蒜茸、炒茶醬各1湯匙,生抽、生粉各1匙。
做法:(1)將牛肉切成小長片,用調料腌30分鍾。(2)用竹簽串上牛肉,塗上油,放在平底鍋中,中火煎熟,再塗上蜜糖煎片刻即可。

5.燉米蘭式小牛腿肉
主料:小牛腿肉15克、西芹、洋蔥、胡蘿卜丁各20克、大米飯60克。
輔料:番茄醬300克、紅葡萄酒、香草、藏紅花、雞湯。
製作:將小牛腿肉置於加了黃油、橄欖油的鍋內煎至金黃色淋上紅葡萄酒再加入雞湯,用大火煮2-3分鍾後加入番茄醬、香草再煮25分鍾,湯汁收干時可再加雞湯。將西芹、洋蔥、胡蘿卜加黃油煎炒後放入小牛腿肉煮鍋內再煮10分鍾即可裝盤。將大米飯置於雞湯內並加入少許藏紅花燉20分鍾即可裝盤。

⑹ 氂牛肉怎麼做才好吃

氂牛肉真的好吃。作為一個保持天然狀態比較好的品種,具有著純真牛肉的風味和口感。只是如今也有了飼料喂養,不敢再說都是純天然了。

氂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具有明顯的品質特點。和普通牛肉比,更高的蛋白含量,更低的脂肪。有數據顯示:


我第一次吃氂牛肉有種淡淡的奶香味,口感比牛肉順滑,味道更佳濃厚,不像牛肉那麼血腥。氂牛肉所含的營養價值高,口感要比普通的牛肉要鮮嫩的多,其高蛋白、高熱量,但是低脂肪,很多人一開始可能有點不習慣……

首先,來說說大家最熟悉的普通牛肉,其實,這普通牛肉也沒什麼可說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現在的牛都是養殖場與高效飼養技術養殖成的,大部分吃的是飼料,這種飼養方式多多少少都帶有激素,再加上現在的水污染、空氣污染,這普通牛肉的健康程度可想而知,無法與天然的氂牛相比。口感上的話普通的黃牛肉的味道一般,而且肉質沒有氂牛肉嫩滑,有彈性。牛肉也是一種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類型,所以說吃多了會長肉的,不能多吃。

,其次,再說說氂牛肉。氂牛肉所含的營養價值高,口感要比普通的牛肉要鮮嫩的多,其高蛋白、高熱量,但是低脂肪,這是氂牛肉的一大,特點。此外,氂牛肉具具有抗寒、強身、保健諸多功效、具有較高的蛋白質,尤其適合體質較弱的人食用。而且氂牛肉的牛肉味道要比較普通的牛肉味道重一些,所以一些人吃不慣,氂牛肉的營養物質多,對於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⑺ 院子里養一頭奶牛味道大么

味道大。
牛舍里牛糞便和尿液發酵,散發出難聞的氣息,牛糞便處理不當,異味非常大,讓養牛的人可以建立一個室內排污水水管直徑是200的管,室外在挖化糞池,把糞便和尿分別直接流向化糞池,氣味就沒有了。

⑻ 牛骨頭怎麼做能好吃,而且不腥,怎麼讓那個牛味可以出去

一、把骨頭湯煮得跟牛奶一樣白的技巧

1、教你最簡單的辦法

先燒適量的水,水開後將洗干凈的骨頭放入水中煮幾分鍾,看到有白色泡沫之類的東西出來之後再將骨頭撈起(這樣做可以將骨頭里的一些臟東西及血水煮出來),再放入煲湯的罐子里煲,剛開始用大火煲30分鍾左右,之後就開小火慢慢煲,全過程大約兩小時足夠了

2、下面介紹比較詳細的技巧:要像牛奶一樣白的骨頭湯,

1.脅排骨一般是煲不出來的 而且也沒必要煲成奶白色

2.要不排骨特有的鮮味就么了

3.可以煲成奶白色的骨頭一般是筒骨、筒叉骨、豬尾椎骨、椎骨、、、、等等 而且以上這些骨頭 都要先焯一次水(冷水下鍋 要撇沫)

4.第一輪:

焯過水的骨頭 入鍋煲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 不加鹽 關火

主料:薏米50克 冬瓜300克 豬骨頭400克

輔料:姜適量 蔥花適量 鹽適量 味精適量

製作工藝:

1、將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大塊

2、將豬骨頭氽燙去血水

3、將薏米、切好的薑片和豬骨頭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慢燉40分鍾

4、放入冬瓜塊,加適量鹽,繼續燉15分鍾

5、加入蔥花、味精調味即可

6、小貼士:此湯可以清熱祛濕、減肥。冬瓜有利尿消腫、減肥解毒等功效;薏米可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和水分代謝

四、猴頭菇骨頭湯

主料:豬骨500克 猴頭菇4朵 桂圓肉20克 枸杞子15克 百合15克 紅棗6個

製作工藝:

1、准備好一盆洗米水,加熱到40度左右

2、將猴頭菇放到溫的洗米水裡

3、再用一個碟子蓋上,目的是使猴頭菇全部泡在水時,同時水溫可以保持在40度左右,泡發2個小時左右,使猴頭菇充分吸收水份

4、泡了2個小時的猴頭菇,個個都吸飽了水份,而且洗米水也變成了黃色

5、拿起來,是軟軟的

6、用手擠一下,很輕易就擠扁了

7、把泡軟的猴頭菇,用手象擠海綿一樣,用手輕輕的擠,反復搓洗,使黃色的水擠壓出來

8、再換兩次清水,反復洗過以後,黃色的水就洗干凈了,把水份擠干

9、把擠干水份的猴頭菇放案板上,切掉黑色的蒂部

10、將買回的新鮮豬骨頭,用水沖洗干,紅棗、桂圓肉、百合、枸杞清洗干凈、猴頭菇切小塊備用

11、鍋內放適量清水,將豬骨頭放鍋內

12、將所有材料一起倒入湯煲內,開大火煮開,用湯勺將浮沫撇去

13、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左右,關火前5分鍾加鹽即可

五、淮山核桃骨頭湯

主料:豬脊骨400g 淮山450g 核桃100g

輔料:鹽適量 清水適量

製作工藝:

1、豬脊骨洗凈,涼水入鍋焯水

2、焯水後再用清水洗一遍,壓力鍋內一次性注滿清水

3、大火煮至出氣,改中小火慢煲半個鍾頭左右

4、煲豬骨湯的過程中,准備好核桃

5、取出新鮮核桃肉,用水清洗待用

6、淮山一根,去皮

7、洗凈切塊

8、將核桃肉和淮山塊加入到煲好的豬骨湯內

9、大火煮開,改中小火慢煲30分鍾左右

10、揭蓋後,下適量的鹽調味

六、土茯苓生地骨頭湯

主料:豬骨頭400g 生地50g 土茯苓50g

輔料:鹽適量 蜜棗1顆 薏米15g 眉豆50g

製作工藝:

1、豬骨斬大塊,其他食材稱量好

2、砂鍋裝入適量清水,把洗凈的眉豆與薏米放入

3、接著沖洗過的土茯苓

4、加入一顆蜜棗,這是為了讓湯水帶著一股清甜味

5、豬骨頭焯水洗凈,放入鍋中

6、蓋好蓋子,開大火,鍋開後,轉小火繼續煲2小時

7、當湯煲至100分鍾時,把生地切片加入,繼續煲20分鍾即可

8、食用前可根據自家口味調入適量鹽

七、霸王花煲骨頭湯

主料:豬脊骨500克 霸王花1小把 紅蘿卜1根 南北杏1大勺 干貝1大勺 紅棗6-8顆 薑片3片 鹽適量

製作工藝:

1、准備好材料,圖①少拍了紅棗和干貝了

2、骨頭用刀砍成塊,用開水燙煮3分鍾左右,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待用

3、霸王花用溫水浸泡至軟身,清洗干凈,切段待用

4、干貝,南北杏,紅棗也分別浸泡沖洗干凈,待用

5、紅蘿卜洗凈,切成稍大的塊,待用

6、准備一個干凈的砂鍋,將除骨頭外的所有材料倒入砂鍋中

7、再倒入2000ML的清水,用大火燒開

8、水燒開後,倒入骨頭,蓋上鍋蓋,繼續打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2小時後,撒入適量的鹽,關火悶20分鍾即可

⑼ 牛聞到啥氣味愛吃

到青草的味道才愛吃東西,一般牛都是愛吃草的

⑽ 牛肉怎樣做才能突出牛味

要突出牛味,最好的就是保持牛肉的原味。推薦原味鹵牛肉的做法。
主料:牛肉2斤
輔料:大蔥1根、姜4至5片、鹽3g

步驟:
1、鍋中注水,大火煮開,放入牛肉,焯一下血水
2、砂鍋注水, 放入蔥和姜
3、水燒開後放牛肉,蓋蓋子,大火燉煮
4、煮開後 看到裡面的沫沫 用勺子拂去。蓋蓋子繼續煮
5、水燒到剩一半時可以加滿冷水 ,這時加冷水沒關系,不影響口感。
6、放鹽繼續煮
7、煮到一定時候, 用筷子戳一下,看能不能不費力的戳進肉里, 如果可以就鹵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