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蛋黃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竅門
但凡六粽子的做法和配料其實很簡單,首先做這行,一定要把蛋黃包在粽子裡面加肉就可以了
⑵ 怎樣包肉粽子好吃竅門
1、先將糯米放入大盆中,加入清水清洗干凈,清洗干凈的糯米,撈出瀝干水分,然後在裡面加入兩勺食用鹽、兩勺生抽、兩勺老抽(這些調味品最終按照所泡糯米的量來添加哦)再倒入沒過糯米的清水攪拌清洗,然後放在這浸泡4小時,接著就是清洗粽子葉,然後將洗干凈的粽子葉和馬蓮冷水下鍋,水開以後要煮一小時(粽子葉子不煮透,包的時候容易斷裂)
2、然後再取一塊梅花肉,先將它切成一指寬的厚片,然後再改刀切成小塊,切好的肉放入盤中,在裡面加入兩勺鹽、一勺糖、一勺蚝油、兩勺生抽、一勺料酒、還有要放白鬍椒粉五克,然後將它抓拌均勻,扣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腌制備用。
3、米泡好以後,將煮好的粽子葉撈出,放入溫水中,接著取三片粽子葉,一片一片並排碼好,然後向里對折,折出一個小碗狀,先在底部放入糯米,然後在放入腌好的豬肉,在頂部再放入糯米,最後在表面淋入一點點水,這樣水在下沉的同時,也可以讓米下沉,這樣會包得更緊,接著堵頭捏住向里折回,然後將粽子葉的尾巴向里折回,一手攥住,在用馬蓮纏三圈,然後將它繫上。
4、全部包好以後將粽子一個個碼在高壓鍋里,我這一個鍋大概能裝30個左右,在裡面倒滿清水,水一定要沒過粽子,然後扣上個蓋子,開鍋以後調中火將它煮熟,時間到後不要拔掉高壓鍋帽子放氣,讓它自然放氣,讓粽子在鍋多燜幾分鍾。
5、接著將蒸熟的粽子撿出,放入冷水中泡一下,稍微泡涼的粽子吃起來口感會更勁道,這個豬肉粽子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而且自己做的沒有添加劑吃著也放心。
食材清單:糯米三斤、干粽子葉三兩、豬肉適量、生抽、老抽、蚝油、食用鹽
溫馨提示:1、粽子也一定要煮夠一小時,這樣才能煮透,包的時候葉子就不會有裂紋的現象了。
2、糯米要浸泡4小時以上再包,這樣粽子更更好熟,而且軟糯勁道不會有硬心。
⑶ 大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竅門
材料
主料
糯米:三斤
五花肉:一斤半
粽葉,:
一包五十張
棉線:適量
做法步驟
1. 五花肉需提前一天切好,放醬油、鹽、味精腌一個晚上
2. 糯米早上買來淘一下,瀝干水,放醬油、鹽、味精腌二三個小時
3. 粽葉用清水沖洗一下,瀝一下水
4. 粽葉有正反兩面,從上面二張圖上看出來了嗎?上面那張是反面,當中一根筋突出的,下面那裡是正面。要正面朝著自己哦
5. 把兩張粽葉尾部相接疊起來,正面朝著自己
6. 兩只手朝著自己往裡彎一下成這個樣子
7. 加入糯米
8. 放入一塊肉
9. 在肉的上面再放上糯米
10. 把粽葉朝上覆在糯米上
11. 多出來的粽葉朝邊上彎一下
12. 用棉線把它紮起來(因為我一個人做,所以沒法拍繩子扎的照片哦,扎繩子必須得二隻手,且盡可能地扎得緊一些)
13. 一下午的戰利品,花了一個多小時
14. 然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入一個大鍋子,加滿水(最好沒過粽子),中大火燒開,中火煮一個半小時,然後翻一翻(把下面的翻到上面來,再把上面的翻下去),再加滿水,再煮一個半小時,關火讓它燜著,等涼了取出就可以了
⑷ 五香肉粽子的做法和配料竅門
肉粽
肉粽子 一般指本詞條
肉粽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地區以及台灣、東南亞等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美食,作為端午節節日食俗。其選料講究,配料多樣,製作精細,歷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以獨有的風味,享譽海內外。清末民國期間,市區有個「肉粽銀」,肉粽最為出名,還有泉州市區浮橋頭觀音亭的許牛制的肉粽,顧客滿座。端午節時泉州家家戶戶備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
中文名
肉粽
分類
閩南小吃,閩南菜,台灣美食
口味
咸香軟糯
主要食材
香菇,蝦米,蠔干,紅燒豬肉,蛋黃,豆類
蘸醬
甜辣醬、花生醬、閩南自家制醬
1 安徽伏箬3張,經水煮沸回軟,洗凈瀝干。糯米100g淘洗清潔,晾乾水分,加入適量白糖、精鹽和特鮮醬油拌勻。
2 豬後腿瘦肉60g按橫纖維分別切成「兩精一肥」長方形3小塊,加入適量精鹽、白糖、燒酒,反復搓擦,使調味品充分進入肉內。
3 將箬葉疊攏,放闊接長,在總長度的2/5處折轉成漏斗狀,放入糯米40g,將肉按精、肥、精的次序橫放在米上,再蓋上糯米60g鋪開,隨即把長出的部分箬葉折轉覆蓋,包成四角矮壯長方的枕頭形,然後用繩草捆紮定形。4 下沸水鍋中,水量以超出粽子10%為度,上面加物壓實,先用旺火燒煮2小時,再添加清水煮沸,撇去浮油起鍋。
成品形態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酥爛嫩鮮,肥糯可口不膩,若用筷夾分四塊,塊塊見肉,具有江南獨特風味。
營養成分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有深遠的節日意義,而且由於粽子是主副食一起搭配製作的綜合性食物,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古方中醫帶您深入了解粽子的營養價值,讓您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出漂亮。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本草綱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芒種過後,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糯米含有高質量的澱粉質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較少,並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製成粽子,搭配食用,則可以避免營養不全面。
⑸ 五花肉粽子怎麼做竅門
食材
主料
馬蓮
10根
粽葉
40片
五花肉
10塊
糥米
300g
輔料
料酒
適量
鹽
適量
蔥
適量
老抽
適量
姜
適量
蒜
適量
步驟
1.糥米提前用水浸泡36個小時。
2.五花肉切塊,加入蔥姜蒜、料酒、老抽、鹽腌制12小時以上。
3.粽葉和馬蓮清洗干凈,水開後煮五分鍾。
4.晾到不燙手後,取出粽葉,把尾部修剪整齊。
5.取三張粽葉,並排鋪平,把尾部折回來,形成一個漏斗狀,底部先鋪一層糯米。
6.放上一塊五花肉。
7.頂部用糥米填滿,再在糥米背後插入一片粽葉。
8.把四張粽葉折下來,蓋住糥米,把尾部折回來包住整個粽子。
9.取一個馬蓮,把粽子捆住,扎緊。
10.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電壓力鍋,加半內膽水。
11.選擇燉牛肉程序,工作30分鍾,斷電後燜一小時。
12.也可以用鍋煮,但表面上要壓個重物,煮2個小時,燜2個小時。
小貼士
1.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大,以免糥米放得太少。
2.腌制五花肉的時候,家裡調料可以隨便放,但一定要多放些鹽,要不煮好的粽子沒味道。
⑹ 請問肉粽的製作方法
肉粽做法有很多,下面介紹一款臘肉粽子製作方法:
食材:糯米600克、煙熏臘肉1塊
輔料:鹽8克、紅燒醬油1勺、十三香1克、粽葉60克。
具體步驟:
1、糯米提前浸泡一晚上,洗凈瀝干,放入鹽、紅燒醬油、十三香拌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