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家蒸包子時,需要如何去發面是比較好比較正確的
蒸包 子的時候發面是有技巧的,一起來看看具體做法步驟。
【所需食材】牛肉適量,蔥花適量,蔥姜水適量,老抽,生抽,鹽,料酒,食用油,麵粉400g,酵母粉3g
【製作步驟】
1.肉餡剁碎,加入蔥花,老抽,生抽,鹽,料酒,燒點熱油澆在蔥花上面,攪拌均勻。
2.如果覺得肉餡比較乾的話可以泡點蔥姜水加進去攪拌,這樣可以去腥,也可以使肉餡更嫩,腌15分鍾使肉餡入味。
3.蒸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面,如果面發不好,步驟再怎麼正確也不行。蒸包的面水比例為2:1就可以,用溫水和面,用手背試一下水溫,不燙手就行,這樣酵母的活性最大,面發的比較快,揉光後蓋上蓋子醒發至兩倍大,如果面沒有完全發好千萬不能著急做包,一定要醒發到面團中間充滿蜂窩狀的小孔。
4.面發好了一定要揉搓排氣,揉到沒發之前的大小,把面團中的氣孔都揉掉,這樣經過二次醒發,皮裡面的氣孔才會大小均勻,皮也更加的細膩光滑,就不會出現皮塔皮死皮的現象了。
5.包字皮不能擀的太薄,得給皮留點醒發的空間,捏包褶兒別著急,多練習幾次就行啦。
6.包好後一定要二次醒發,現在的氣溫需要至少10分鍾,看到圓潤飽滿了再蒸,如果沒有二次餳發,或者餳發不到位,蒸出來就會和死面的包差不多。涼水上鍋蒸,如果你家鍋蓋沒有出氣孔就塞一根牙簽讓蒸汽能跑出來,不然容易死皮,水開後蒸15分鍾關火悶5分鍾就可以出鍋啦。最重要的一點,蒸包之前把鍋蓋裡面的水擦乾凈,不然水滴到包上就把皮燙死了。
7.關火後悶5分鍾再掀鍋,讓鍋裡面的熱氣自然散盡,不然突然遇冷可能就縮回去了。這樣蒸出來的雪白,個個飽滿。
B. 做包子怎麼發面呢
松軟肉包子這樣做,蒸出的包子,不塌皮,褶子還多,最重要的松軟,皮薄餡大,非常好吃,當然了,做法也非常簡單。今天阿胖就主要分享的是松軟大肉包子,如何發面的。
小貼士
蒸包子面一定要和的稍微軟些哦,參考比例,麵粉500克,溫水300克左右哦。
C. 蒸包子發面的方法竅門
其實沒什麼竅門,只要經常做就一點點掌握其中的訣竅了。發面'最好用溫水和面,按照酵母粉上面一袋能發多少面,來決定自己該和多少面,面不要和的太硬,比平時包餃子面略軟點就行,在一個根據你家的室溫決定,如果屋裡特別暖和,就不用捂的太厚面盆上,如果比較冷,那麼最好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好多捂上一些單子什麼的,最好用顏色深的布類,醒發到二倍大時,如果全是蜂窩,特別蓬鬆,那就好了,也可以在這時適量加點小蘇打更好,加入後再醒十多分鍾就可以蒸包子了。
D. 怎麼發面做的包子才松軟好吃
1、碗中倒入麵粉10g、酵母10g、溫水50ml攪拌均勻,靜置發酵15分鍾。麵粉490g加入泡打粉5g、白砂糖5g混合均勻,再加入發酵好的酵母麵糊,攪拌均勻
注意事項:
1、注意發面
我們在做饅頭的時候,所使用的酵母粉的活性是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而我們發面時靠的就是酵母粉。所以在和面之前,最好先將酵母粉用溫水化開,激起其活性。然後將其倒入面中一起和面,一直和到沒有生粉為止。面團放入面盆中,蓋上布,讓其發酵,如果是冬天就需要注意保持發面的溫度。
2、多揉一會
當面團發至原來的2~3倍,表面有一些小孔但不大的時候,說明面團發好了,這時我們就需要進行揉面了。如果在要揉的面團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可以使做出來的饅頭更有筋道。多次揉面,一直要把所發的面團里的氣孔揉消失,使面完全的連接在一起,使面團表面光滑。再將面團分成自己想要的大小,並揉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3、蒸時技巧
將面團揉分成適當的大小和形狀後,在上蒸籠的時候,需要再次蓋上籠布,讓饅頭丕進行10~15分鍾的醒發,再放入鍋中蒸。用來蒸饅頭的水用冷水,並將饅頭放入蒸鍋上,待水燒開後不要揭蓋,保持20分鍾左右,饅頭才會蒸熟,並比較松軟。在蒸饅頭所用的鍋蓋,要留一點點空隙,讓蒸汽暢通一點,這樣饅頭才會更松軟。
E. 做包子應該怎麼發面呢
做包子怎麼發面,做包子用溫水和面,面可以和的軟一點,面一定要醒發好了,如果面醒發好了,蒸出來的包子皮不光滑,而且還小,一般都是因為面沒有揉好,二次醒發沒做好,鍋蓋開的急了等原因造成的,蒸包子別看簡單,還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包子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包子皮薄餡多,味道鮮美,包子可以做吃各種餡的,包子、饅頭一直都是我們北方人的最愛,大人孩子都喜歡吃,我家孩子也是很喜歡吃包子,隔幾天就會蒸上一次,這不,昨天剛蒸了一些包子,蓬鬆喧軟、又香又好吃,下面就來分享下做包子如何發面。
2、蒸包子面一定要醒發好了,醒發至原來的兩倍大,沒有醒發好的面團按下去是不會回彈的,面團醒發好後,有面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揉均勻,使面團內部的氣體排出,這樣蒸出來的包子蓬鬆喧軟又筋道好吃。
3、包子包好後不要直接上鍋蒸,一定要進行二次醒發,醒發至包子坯體積明顯變大,再開始蒸,蒸包子一定要涼水上鍋蒸,熱水上鍋蒸會導致包子出現軟硬不均的現象,包子皮上有疙瘩。
4、蒸包子的鍋鍋蓋不要用那種平行的鍋蓋,最好用那種拱形的鍋蓋,這樣可以防止蒸汽水掉到包子上,包子皮上會出現硬疙瘩,包子蒸好後不要急著開蓋,燜5分鍾再開蓋,防止包子回縮、塌陷。
總結:包子蓬鬆喧軟,皮薄餡多,非常好吃,其實想要蒸出來的包子又香又軟並不難,只要我們麵粉選擇對了,面和好、發酵好、揉好了,餡調好了,二次醒發做到位了,涼水上鍋蒸,蒸好燜5分鍾再開蓋,只要掌握了這些小技巧,蒸出來的包子蓬鬆喧軟,好看又好吃。
F. 做包子怎麼發面才松軟發面的方法
技巧一:和面比例是基礎。一般500克麵粉加入4克酵母和2克泡打粉(加入泡打粉可使醒面時間縮短,讓包子更加彭松,如果你不喜歡,也可以用白糖代替)。和面要用30-35℃的溫水和面。(水和麵粉的比例1:2),水不能太多,否則面團不容易發酵。要注意,和面的時候,加水要慢慢加入,要邊攪拌邊加水,直至麵粉成梭梭(雪花)狀時,再揉成光滑的面團。
提示:蒸包子的面必須是發面。和面的時候,先將酵母用溫水化開,水的溫度要把握好,如果高了會把酵母燙死。具體用手背試一下,感覺溫熱不燙手就剛剛好。做包子和面一定不要太軟,否則不容易定型。
技巧二:醒面環境最重要。
將和好的面團,蓋是濕布或包上保鮮膜,放在溫暖濕潤的地方,慢慢等待發酵。一般發酵要達到原來的2倍大就好了。夏天天氣比較熱,一般2個小時左右就好了。如果是冬季,氣溫比較低,你可以往蒸鍋中加水,將水燒至有些燙手,大約溫度在40℃左右關火,然後將裝有面團的盆子放到蒸鍋里醒面。
提示:醒面時蓋上一層布或蓋上鍋蓋,時間到了,面團就會變得膨脹,用手抓起時,面團會呈現蜂窩狀,表示醒好了。然後放在案板上,繼續揉出面團中的氣泡,至表面光滑。這一步里,面團揉的越均勻,蒸出的包子皮就會越光滑。
技巧三:二次醒發很關鍵。
揉好的面團就可以包包子了。但是包子包好之後,不要立馬去蒸,這一點非常重要,一般人都會忘掉。因為在擀皮時,面團裡面的空氣被排干凈了,馬上蒸面團遇到高溫容易回縮,失去活性,蒸出的包子外皮就不蓬鬆了。正確的做法是放在案板上或放在裝有熱水的蒸鍋里關火進行二次醒發。
提示:要將成型的包子放置在案板上醒至少30分鍾,並且要用蒸籠布蓋住,防止外皮乾裂。做這一步的目的其實就是讓面團再次發酵定型,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包子皮的韌度,不會凹陷死皮。
技巧四:蒸制時間嚴把握。蒸包子時,鍋里要添加足夠的水,包子下墊蒸布或刷一層油。蒸制包子時間要根據包子餡的種類而定,一般素餡包子,不超過15分鍾即可,肉餡包子20分鍾也就熟了。這里還有一個關鍵敲門,就是當包子蒸好時,先不要急著揭開鍋蓋,關火繼續燜3-5分鍾後,等鍋里的溫度有所下降了,再取出包子就漂亮了,也不會出現新手常常碰到「回縮」問題了。
G. 做包子怎樣發面快好松軟好吃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做包子,但做出來的包子口感不怎麼松軟,那麼到底怎麼能使包子變得很松軟呢,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操作方法
01
發面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面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面團變得松軟可口。
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面的成品松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面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面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面團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活性乾酵母(酵母粉)是一種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僅營養成分豐富,更可貴的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還不僅自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對麵粉中的維生素還有保護作用。還不僅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過程中還能增加面團中的 B族維生素。所以,用它發酵製作出的麵食成品要比未經發酵的麵食如餅、面條等營養價值高出好幾倍。
02
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面的成功率。
03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面。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面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建議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適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溫水(和面全部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別太少。如果圖省事,全部水量也沒問題。)將其攪拌至融化,靜置3-5分鍾後使用。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過程。然後再將酵母菌溶液倒入麵粉中攪拌均勻。
04
和面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能節約時間。
05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面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面團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團就硬,這樣的面團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面團軟踏踏,成品口感差。什麼比例合適呢?我給個大致的配比:500g麵粉,水量不能低於250ml,即約等於:2:1的比例。當然,做饅頭還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飲食習慣來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同時也要注意,不同的麵粉吸濕性是不同的,還是要靈活運用哈~
06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面團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面團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07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濕度就不好控制了。教朋友們一個四季皆可用的方法:在一個大蒸鍋中放入60-70度左右的熱水,將面盆放入鍋中(面盆不可與熱水接觸),蓋上蒸鍋鍋蓋。
08
從蒸鍋中取出的面團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如果就此結束也不是大錯,但發面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會有所區別。應當將面團放置在面板上揉,將面團內的空氣揉出去,然後放在相對密封的容器中,讓它於室溫下再發酵30分鍾左右。二次發酵對發面成品的松軟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喲。
H. 做包子怎麼發面
做包子怎麼發面
先將酵母用溫水化開,水溫不能過高。將攪拌好的酵母水倒進麵粉里,一點一點加溫水揉面,水一定要少量添加,面團揉的不能太軟,才更容易定型。包子包好後,不要著急上鍋,要將成型的包子放置在案板上醒至少半小時。
分步驟 詳細說明
蒸包子和面發面的小技巧:
步驟一:蒸包子的面一定是發面,所以第一步就是先將酵母用溫水化開,水的溫度一定注意不能過高,手指試一下溫熱的感覺就好。
步驟二:將攪拌好的酵母水倒進麵粉里,一點一點加溫水揉面,秘訣一來了,水一定要少量添加,面團揉得不能太軟,才更容易定型。如果水一次加太多,發酵後簡直不成形。
步驟三:發酵,這個發酵要進行兩次。將上面揉好的面團,放置在溫暖的地方,加蓋,慢慢等待發酵,等至發酵到原來的二倍大就好了,夏天2個小時就可以了。此時,將面團取出,揉出面團中的氣泡,均勻,再次放置容器中,二次發酵,這一次發酵至一倍大就可以了。兩次發酵的目的就是包子皮光滑的秘密,發酵的成功,面團揉的均勻,包子皮就越光滑。
I. 蒸包子的面怎麼發才能松軟可口
想蒸出成功的包子,總結三點:
1、和面---充份揉勻,我們需要一個光滑的面團;
2、發面---一次和二次發酵必須充分到位,這點真的很重要;
3、蒸制---麵食下鍋後需用大火蒸制,蒸制時間必須充分,時間長短隨麵食的大小不同而具體裁定,關火後必須虛蒸三五分鍾,不能馬上開鍋。
J. 在家蒸包子時,應該怎樣發面是最好最正確的
蒸出的包子饅頭松軟可口,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幾個訣竅吧。
很多人可能以為只要過了一定的時間以後面團肯定就發酵好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不能夠用時間長短來判斷面團是否已經發酵成功,要用肉眼去觀察。如果看到面團的體積明顯變成了原來的兩倍大,而且扒開面團以後發現面團有蜂窩組織,用手觸摸以後面團也不會出現回彈的問題,這才說明面團已經完全發酵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