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少放鹽還能很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少放鹽還能很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15 10:55:18

1. 為了健康少油少鹽,不放調料,還能做出好吃又美味的菜,怎麼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朋友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少油少鹽,不用調味品,不吃動物內臟,不吃肥肉等等。這無可非議,各有各的生活方式,習慣。我的二姨家就是這樣,有了倆小錢,就開始講究養生,說白了就是怕死,想長命百歲。一日三餐她家吃啥,早餐是白粥,每人一個雞蛋,有時一個饅頭,沒有小菜,用二姨丈的話來說,嘴都淡出鳥來了。

創作不易,喜歡請點個贊唄,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2. 如何在飲食中少食鹽使用量 教你6個小技巧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達,人們對身體 健康 的也越來越重視。大家都知道常吃重口味食物歲身體不好,但是怎麼從重口味脫離,養成清淡飲食的好習慣呢?並非一朝一夕。如果日常飲食突然減少食鹽的量,可能會影響食慾,所以要逐漸的減少食鹽使用量。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炒菜時少放5%~10%的鹽並不影響菜餚的口味,在日常飲食中逐減少食鹽使用量,味蕾和機體對鹹味的需求也會逐斯降低,並還會品嘗出食物本身的天然美味。

●使用限鹽勺、限鹽

限鹽勺使用方法:限鹽勺的容量以平勺為標准,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1克和2克兩種規格,一個三口之家,使用2克鹽勺做飯,一日三餐平均下來,每頓飯只需要兩勺半的鹽就足夠了,如果同時使用高鹽調味品,則需減少食鹽用量限鹽罐使用方法:根據每人每天推薦攝入量計算好全家人一日三餐的用鹽總量,將其一次性裝入限鹽罐,不管做多少飯,就加這些鹽,則全家人攝入鹽的總量就不會超標。

●少用高鹽調味品

如果菜餚中加入了醬油或醬料,則應適當減少鹽的添加。此外,可以選擇低鹽醬油和醬料,以減少鹽的攝入。

●少吃腌制食品和加工肉製品

腐乳、醬菜等腌制食品和熟食肉類、香腸、罐頭等加工肉製品為了長期保存,往往添加了大量食鹽和防腐劑(也含有鈉),屬於典型的高鹽食品。建議盡量購買新鮮肉類、海鮮、蛋類,少食用腌制或加工食品。

●選用低鈉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體內鈉離子和鉀離子的最佳比例是1:1,而我國居民鈉鉀比例多在5:1以上。低鈉鹽是在普通碘鹽的基礎上用氯化鉀代替了部分(30%左右)氯化鈉,其特點是鉀含量多、鈉含量低,使用低鈉鹽可減少鈉的攝入量,增加鉀的攝入量,可以改善人體內鈉鉀平衡,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對於患病人群,是否選用低鈉鹽需咨詢醫生。即使是低鈉鹽,也要盡量少吃。

●出鍋前放鹽

炒菜時放鹽早,鹽容易跑到菜里去,把菜里的水分趕出來,使菜失去清脆鮮美的口感,同時菜的含鹽量也大幅增加。出鍋前再放鹽,可以讓人很容易感受到菜表面的鹹味,從而減少鹽的使用量。涼拌菜可吃前再放鹽。

●使用天然香料佐料

炒菜時少放鹽,使用蔥、姜、蒜、辣椒、花椒等天然香料為食物提味,彌補鹹味的不足。

3. 擔心日常攝鹽過多,除了燒菜少放鹽,還要做什麼記得收藏慢慢看

工作中碰到很多患者及家屬,他們認為只要燒菜少放鹽,日常攝鹽量就不會多,其實除了食鹽,生活中還有很多食品含鹽量超標。

因為知識的盲區,生活經驗有時也不一定正確,避免日常攝鹽過多,當然不只是燒菜少放鹽。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攝鹽過多,也有一部分人本身就喜好重口味飲食,攝入的食鹽遠遠超標,這讓很多疾病的發病率在不斷地攀升。 比如攝鹽過多導致血壓越來越高、讓心臟負擔逐漸加劇等。

「低鹽飲食」是 健康 的飲食,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人每天攝入含鹽量 5g。 那麼如何來實行這項標准呢?

在臨床宣教中,我們有一項基本的飲食宣教,根據患者自身的疾病告訴他們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可以多吃,什麼盡量少吃。

那麼現在我也會告訴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控制含鹽量的攝入,真正做到醫生所要求的「低鹽飲食」。

按以下10點方法照著做,就不用擔心日常攝鹽過多。

1、 利用蔬菜本身的自然風味來增加口味,減少烹調用鹽。

①利用青椒、番茄、洋蔥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②利用油香味:蔥、姜、蒜等經食用油爆香後所產生的油香味,也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

③利用酸味減少鹽用量,比如在烹調時,使用白醋、檸檬、蘋果、柚子、橘子、番等 各種酸味食物增加菜餚的味道。

④在吃水餃時只蘸醋而不加醬油。使用糖醋調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相對減少 對鹹味的需求。

2、採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法

①如蒸、燉等烹調方法,有助於保持食物的原味。

②涼拌菜記得吃前再放鹽。

3、改變用鹽習慣

將鹽末直接撒在菜餚表面,有助於刺激舌頭上的味蕾,喚起食慾。不要喝炒菜里的菜湯,菜湯含鹽量最高,所以最好不要喝。

4、多吃新鮮蔬果補鉀

鉀有利尿作用,能夠幫助鈉排泄,維持鈉和鉀的平衡。 含鉀多的食物 包括海帶、紫菜、木耳、山葯、香蕉、馬鈴薯、魚類、西紅柿、蘑菇乾等。

5、限制攝入的食品 :牛肉干、豬肉乾、肉鬆、魚松、魚干、鹹蛋、茶葉蛋、肉醬、各種魚罐頭、速食麵。

6、限制調味品使用 ,其含鹽量也是杠杠的,可以看配料表上「鈉」的成分,如豆豉、豆瓣醬、味精、雞精等。

7、限制各類腌製品 如腌菜、梅乾菜、火腿、豆腐乳、香腸等。

8、可以使用控鹽小工具,幫助自己具體量化。 比如一啤酒蓋 6克鹽。

9、使用低鈉鹽 ,作為鹽的替代品,低鈉鹽可有效減少鈉鹽的攝入。

10、平時選用低鹽零食

日常生活中攝鹽過多不但可引起高血壓、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導致肥胖,引發胃癌、哮喘等 健康 問題。對於兒童,日常攝鹽過多會影響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而缺鋅可以降低免疫力,這可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為了自己與家人的 健康 ,從現在開始,不僅要做到燒菜少放鹽,還要做出一些飲食習慣上的改變,真正做到「低鹽飲食」。願收獲一個擁有 健康 的美好明天!

4. 肉有什麼少鹽少油的清淡做法

美味又清淡的肉類食物

1、白煮

白煮的方法和清燉比較像,但它需要多加一點水,煮到肉質軟爛為止,完全不放油和鹽。然後撈出其中的肉,用醬油或特別配製的調味汁來蘸食。這種方法適合本身脂肪偏高的食材,比如說,排骨、雞翅、牛腩等,不過,它對於食材的新鮮程度要求是最高的。

2、涼拌

把白煮的方法略微改改,肉塊切大一些,煮到八成軟就撈出來,即可涼拌。比如把牛羊肉切成薄片,或者把雞撕成肉絲,放到大碗里,然後加入各種調味品,做成涼拌菜,味道也是非常不錯的。調味的風格可以做成麻辣、咸鮮、蒜香、蔥香等風格,各有美味。過去老北京有道「蒜泥白肉」的菜,用的是五花肉片,其實換成瘦肉片也是一樣好吃。

3、醬燉

只需把清燉的方法稍微改一改。鍋要用鐵鍋,在清燉到半熟時,加入2勺大醬(純黃豆做的),再加少量冰糖,繼續燉一段時間,讓醬的香氣和鹹味慢慢地滲透進去,比直接用醬油效果還好。到肉變軟的時候,再打開蓋子,稍微把火開大,並不斷翻動,讓水分濃縮一些,就可以得到類似於醬鹵肉的效果了。

5. 如何炒出少油少鹽又很好吃的菜

炒肉菜,快熟了才放鹽。加入順序:糖、酒、醋、鹽、醬油。
炒肉菜,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後加,否則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難揮發出來。而鹽要在肉八成熟的時候加,否則會讓肉質變老。醬油要最後加,以免其中豐富的氨基酸被高溫破壞。如芹菜炒肉絲,先將鍋燒熱,放入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肉絲煸炒至發白,點少許醋,倒入芹菜翻炒,快熟時加入鹽,再放點醬油即可出鍋。
炒素菜,翻炒幾下就放鹽。加入順序:糖、醋、鹽、味精。
炒青菜跟炒肉菜不同,炒素菜應該先放鹽。這樣蔬菜熟得更快,因此能保留更多的營養。先把鍋燒熱,放入油燒至五六成熱時,(這時可根據喜好放蔥姜等爆出香味),放入青菜煸炒幾下,下入鹽繼續翻炒,顏色變翠綠即熟,如素炒菠菜、清炒油麥菜等。
炒菜前加鹽。
如果用豬油、雞油、未達到精選花生的花生油等油炒菜,宜先加入少量的鹽再炒菜。這對未能達到完全精選花生的花生油而言,鹽中的碘化物可以去除存在於花生油內極微量的黃麴黴毒素;對動物油來說,先加入少量的鹽有利於消除有機氯農葯的殘留量。
炒菜同時加鹽。
做菜同時放鹽,主要是針對魚、肉、蝦等動物蛋白而言。在烹制動物性肉類時,鹽可以與氨基酸類成分形成氨基酸鈉鹽,即味精的成分,能使滋味鮮美,此時的鹽是增鮮的。不過,此時用來增鮮的鹽用量一定要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鹽量過多會使肉質不佳。
炒菜出鍋前加鹽。
如果我們炒菜用的油是其他植物油,不存在黃麴黴毒素的問題,應在菜出鍋前加鹽最佳。這樣能減少蔬菜中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在烹調時的損失,又能有滋味。

6. 如何把菜做得低鹽又有味

低鹽飲食可以有效預防高血壓,對於日益追求健康養生的人們來說,在飲食方面都會比較有意識地控制食鹽的攝入。但是,對於另外的不少人來說,低鹽的食物又太沒味兒了,既影響了口味,更影響了胃口。在這里,介紹幾種低鹽但有味兒的方法,讓低鹽與有味兒並不沖突。

最後放鹽

烹飪時最好在起鍋前把鹽撒在食物上,這樣鹽附著在食物的表面,沒有滲透到內部,能使人感覺到明顯的鹽味,又可以減少近一半的用鹽量。

適當用醬

醬和醬油有一定的鹽分,在烹調肉類菜餚時,可適當加些黃醬,同時少放鹽或者不放鹽。這樣菜餚既有誘人的色澤,勾起人的食慾,又減少了用鹽量。

用酸味代替鹹味

做涼拌菜和沙拉的時候,可用醋、檸檬汁、番茄等進行調味,既減少鹽的用量,又讓菜餚味道更好。因為有些醋本身咂摸到最後就有略甜或微鹹的味道,比如天津市靜海區產的獨流老醋。

用橄欖油或香油來增香

適當使用橄欖油和香油可增加菜餚的香味,這樣即便菜的口感比較淡,也能讓人食慾大開。

加入香辛調料來調味

俗話說,咸不夠辣來湊。在菜餚中適當加入芥末、姜、胡椒、咖喱粉等香辛調料,可以增強口感,掩蓋低鹽後的清淡口味。

用果仁碎和香味蔬菜增加風味

做拌菜的時候,適當加入一些芝麻、核桃碎、花生碎等果仁,或者香菜、蔥等蔬菜,可以增加風味,彌補少鹽的清淡。

測測你的「鹽值」?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顏值越高越具優勢。顏值也需飲食來養,飲食自然會有「鹽值」的要求。我們用以下10個問題來測一測自己的「鹽值」,基礎分為100分,鹽值分越低,意味著健康風險就越大哦!

是否常吃帶鹹味的主食?

比如各種餅、花捲、拉麵、方便麵、小面、炒餅、炒飯以及皮蛋瘦肉粥、魚片粥等。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常吃加工肉製品?

比如鹹肉、火腿、培根、香腸、灌腸、鴨脖、鹵肉、醬肉等。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喜歡吃鹹味小零食?

如薯片、鍋巴、話梅、陳皮梅、鹽津葡萄乾、魚片干、魷魚絲、肉鬆、牛肉乾、調味堅果,以及香辣豆腐乾、辣條、麻辣蠶豆、風味油炸豌豆等。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喜歡額外加料提味?

用餐時,在有鹹味的菜餚之外,還喜歡用各種香辣醬等咸鮮味調味品配著「提味」,或者再額外加點榨菜、腌菜、醬菜、醬豆腐等鹹味小菜,而不是用它們來替代菜里的鹽?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經常吃咸中帶甜口味的菜餚或食品?

比如糖醋裡脊、京醬肉絲、魚頭泡餅等味道特別濃厚的菜餚,以及加糖的紅燒肉、侉燉魚等。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經常喝鹹味的湯,喝起來一碗都打不住?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做菜時習慣先放鹽,做冷盤時先用鹽腌一下殺殺水再拌?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經常在放了鹽或醬油之後再加鮮味調味料?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經常吃外賣、快餐,或常常在外就餐?

如果是,減10分。

是否享用火鍋、紫菜飯卷、蘸醬菜等食物時,每次都吃掉很多蘸料?吃沙拉時放很多沙拉醬?

如果是,減10分。

圖文來源網路

格匠編輯部搜集整理

美食|會飛的特大紅毛蟹,你吃過嗎?

廣東格匠尚蒸鼎蒸汽能鍋宣傳視頻高清版以餐飲網紅為例,蒸汽主題餐廳怎麼做才能紅得起來還能紅得久?

7. 做飯的時候如何才能做到低鹽卻很好吃

低鹽飲食指每日可用食鹽不超過2克。一般人並不需要低鹽飲食。

低鹽飲食:主要適用於心臟病、腎臟病(急性、慢性腎炎)、肝硬化合並有腹水、重度高血壓及水腫病員等。
低鹽飲食主要是控制鹽分攝入,控制方法:
1.正常三餐中,加入的鹽量應減少,控制在每天2g一下。
2.高鹽食物不攝取。如:鹹菜、皮蛋、火腿、香腸等。
3.含有鹽分的食物少攝入,如:某些飲料。具體含鹽多少,可以通過看營養標簽進行計算。營養標簽中,第三列的「鈉」百分數,說的是食物中佔2g的百分之,如:NRV 3% 說明佔2g的百分之三。也就是0.06g。
方法還有很多,並不絕對,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8. 如何在少油、少鹽、少味精的情況下把菜做好吃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健康飲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時候少油少鹽少味精成了家裡做飯的飲食新標准。

有人會覺得這樣做出來的菜不好吃。其實不然,調料用的少並不影響食材本身的味道。一個好的廚師是會利用手中的食材,而不是,只是利用調料來做飯。

當然,我們還沒還到不了大廚的級別。那麼我們這些新手小白在日常做飯中有什麼訣竅可以學習嗎?有的,我給大家說兩個。

一、我們在日常做飯中,可以選擇一些純天然的調料比如蔥、姜、蒜、現磨黑胡椒、辣椒等等。在炒制菜餚的時候可以使油燒熱之後放蔥姜蒜熗鍋(重口味的可以加辣椒和花椒),最後在起鍋之前放入一些蒜蓉調味兒,經過兩重佐料的調制,整個味道會得到一個新的層面。

二、可以用純天然食材做一些健康佐料。我教大家做一種自製味精。准備一些干香菇泡和小蝦米。把蘑菇和小蝦米洗凈之後。瀝水晾乾放入烤箱或者微波爐進行烘烤。把他們都烘乾到可以用手捏碎的程度,混合均勻。放入攪拌機打磨成粉。自製味精就做好了。香菇和海蝦本來就屬於很鮮的兩種食物。把他們放在一起做成粉末狀的調味品,效果和味精沒有區別而且更健康。

只要肯動手動腦,即使少油,少鹽,少味精依舊可以把飯菜做的好吃。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趕緊動起手來學習吧~

9. 腎友這樣吃鹽少還夠味,7條妙招送給你

低鹽飲食!低鹽飲食! 這條提示真的隨處可見,健身步道旁的宣傳欄、 養生 電視節目,手機推送消息!哪怕在飯桌上偶爾都會被家人提醒一句「少吃鹽」!

你可知道限鹽首先要限的

就是鈉的攝入?

當食鹽攝入過量後,身體循環里的鈉就會增加。

為平衡體內鈉的濃度,身體會發出口渴,要喝水的警示,喝下大量的水,體內的血液容量就會增加。

另外一方面體內鹽分增加,也就等於鈉的增加,水鈉瀦留,這時血壓就會上升,加重了腎臟的負擔,進一步損害腎臟,所以究其根本限鹽主要就是限制鈉的攝入。

而有些食物中的鈉含量本身較高,如芹菜、牛奶,海產品,加工食物等,所以在飲食中不但要知道鹽的含量,更要知道鈉的含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給出的明確概念,正常人每天攝入鈉鹽的量是6g左右,那麼所謂的低鹽飲食也就是要低於每日6g即為低鹽飲食。如果有高血壓或水腫,每日的食鹽量為3g;如果嚴重水腫則為每日1g。怎麼吃又能在正常鹽量以下還能不辜負自己的味覺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具體吃鹽小技巧吧!

技巧1:總量控制

知道自己每日的食鹽量,就要精打細算起來,不需要平均到一日三餐,在烹飪蔬菜類的菜餚時,可以不放鹽,把鹽盡量留給肉類食物。一般早餐用鹽較少, 把早餐的鹽留給中餐和晚餐吧!

分配舉例:

早餐1g鹽, 午餐2.5g,晚餐2.5g,其中烹飪蔬菜可分別給0.5g,烹飪肉類可給2g,小提示:食物出鍋再放鹽,量少還味足。

技巧2:利用工具

使用控鹽勺來計量鹽的用量,一般有1g,2g幾個刻度可選的這種會比較方便。


技巧3:使用其它味道來替鹽

生活中除了咸還有酸甜苦辣來代替食鹽讓我們的味蕾滿足,利用天然新鮮的食物味道也可進行調味,比如增加酸味(檸檬)代替鹹味,增加大蒜、蔥、姜、辣椒這些天然調味蔬菜的味道來替代鹹味,也可使用食醋、糖、或代糖、咖喱粉,胡椒粉、肉汁等調味,這里的肉汁請注意啦!不是外面買的濃肉汁,而是當餐需要的肉量蒸肉汁以後拿來調味,蒸過的肉還可以拿來做其他的菜餚。如果需要食用外面購買的濃湯或高湯,請仔細查看包裝上的成分表,注意鈉和鉀的含量。


技巧4:識別隱形鹽

在製作菜餚的過程中,除了鹽,還有其他含鹽的食物用來調味,比如醬油、雞精、鹹菜等。這些食物中也同樣是含有很多的鹽,被稱之為隱形鹽。在購買這些調味料和食物時請注意包裝上面的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表中每100g該食物中鈉的含量乘以2.54就可以得到鹽的含量。

例如:參考以下成分表,鈉的含量是523mg/100g,表示進食每100g該食物,會進食鹽量1328mg(1.328g)。如果還想知道其他食物的營養成分,可以利用一些app或者小程序,都是可以查到的,計算方法也是每100克食物中鈉的含量乘以2.54。


技巧5:減鹽食品或低鈉鹽

現在超市裡的減鹽食品越來越多,減鹽醬油、薄鹽生抽,減鹽食鹽,減鹽耗油,低鹽香腸等,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減鹽食品是降低了鈉鹽的含量,但是卻增加了鉀鹽的含量。

重要提示:腎功能不全或高鉀血症患者要禁止吃這類用鉀鹽替代鈉鹽的食物

購買這類食物前請仔細閱讀包裝上的成分表。


技巧6:蘸著吃

在烹飪過程中,因為我們的烹飪方式可能會使鹹味流失掉,在無形當中可能會在食物中放入了過量的鹽,所以在有些烹飪的時候可以先不放鹽,在吃的時候用一些醬料蘸著吃,例如用生抽(5ml生抽大致含鹽量為0.81g)、醋、芝麻醬、草莓醬、沙拉醬等,在食用前請估算食鹽的總量,因為這些食物中的鈉含量可都不少。


技巧7:加工食物要看錶

超市裡很多食物雖然味道酸酸甜甜,或者沒什麼味,在加工時可能也放了鹽,比如話梅、餅干、糕點、掛面。我們又該如何識別?請仔細閱讀購買食物包裝上的成分表,用我們之前講到計算含鹽的方法進行計算,每100g食物的鈉含量乘以2.54就得出100g該食物中鹽的含量。另外我還為不方便計算的腎友們計算了常見的一些食物中鹽的含量,供大家參考和收藏。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中國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

更多營養知識,我們下期見哦!

10. 切實可行的低鹽飲食方法,可不只是做飯少放鹽,這么簡單的事情

前幾年,低鹽飲食的概念走進人們視野,權威機構也陸續發布了相關研究證實了我國高鹽飲食的現狀及危害:


• 中國人吃鹽尤其厲害,北方地區食鹽攝入量少的地方為人均15-16克/日,多的地方甚至超過20克/日;南方地區人們的口味稍淡,但人均也達到12克/日。


•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指出,減少食鹽攝入具有明確的降血壓效果,每人每天若能減少6克鹽(2.4克鈉),高血壓患病率將下降7個百分點,可減少24%的腦卒中和18%的冠心病。


對中國人來說,則可以每年避免約36萬人因腦卒中和冠心病死亡,高血壓的患者數可減少3000萬人。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 6 克,即鈉攝入量不超過 2300 毫克。


• 《英國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用低鈉鹽(即富鉀鹽)替代普通家用鹽,每年可減少大約45萬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


於是乎,有的人家裡用上了2克的控鹽勺;有的炒菜時乾脆用其他調味品來代替鹽;有些人會專門選擇低鈉鹽,這些方法都可取,但我還要多囑咐您幾句!


控鹽不只是要少放鹽


在中國人的飲食中有很多含鹽調料、半成品和成品食物都含有用大量的鹽,如醬油、耗油、豆豉、醬腌菜、腐乳、花生醬,薯片、餅干、鍋巴、方便麵、糕點、關東煮湯汁等等。





• 兩片半白麵包含鈉超過600毫克

• 1罐600毫升的運動飲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鈉

• 火腿、臘肉以及西式的培根、熏肉、腌肉等加工肉類,90克冷切肉中就含有0.45-1克鈉

• 涼面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彈性,小蘇打含鈉,每吃一碗涼面的鈉含量就相當於1天鈉攝取量的一半



所以想少吃點「鹽」,做菜不僅要少放鹽,雞精、豆豉、蚝油、鹹味的醬之類也要少放。


另外,方便麵、薯片、餅干、鍋巴等快餐零食和外賣等也要少吃。


那麼,為了口感如何在少放鹽的情況下還能不寡淡呢?



• 烹飪時,在菜餚烹飪行將結束時再放鹽,以便於調配菜餚到符合口味,同時控制鹽的用量。


• 除了姜、蔥、蒜、鮮辣椒,還可以巧用韭菜、洋蔥、羅勒、香菜,或是五香粉、八角、肉桂豆蔻、大茴香、陳皮、桂皮、花椒等,讓飯菜有滋味。


• 利用多種時蔬進行搭配,如紅棗、芹菜、蘿卜等,都是很好的調味蔬菜,可以大大提高食物的美味度。


低鈉鹽該怎麼選?


市面上鹽的種類有很多,適用的人群范圍也各不相同,大家不要盲目的去購買食用。


• 低鈉鹽



低鈉鹽是以普通食鹽為原料,通過添加食品添加劑(如氯化鉀)來降低鈉離子濃度的一種食鹽,也就是說有相當份量的氯化鈉被氯化鉀替代了。


另外,鉀也是我們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它具有降低血壓的生理功能。所以,低鈉鹽相對而言更利於我們的 健康 。


不適用於:腎功能不全、低血鈉高血鉀的患者。


• 補碘鹽



根據我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推薦,成人每日需要攝入120微克的碘,而孕婦差不多需要達到成人的一倍。


現有科學研究表明,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吃碘鹽或者碘的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


不適用於:甲狀腺病患者、高碘地區居民。


• 竹鹽



竹鹽,是將日曬鹽裝入三年生的楠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1000℃-1300℃高溫煅燒後提煉出來的物質,含有微量鈣、鉀、銅、鐵、鋅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不適用於:腎功能不全、低血鈉、血鉀高的患者。


鹽是人類用了幾千年的調味品和防腐劑,我們對它有深厚的感情。


但是 科技 發達了,新鮮的果蔬很容易就可以購買和儲存,豐富的調味料也不只有鹽這一種,為了我們自身的 健康 ,大家還是更科學的真正實現低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