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包子怎樣做才能又白又松軟
材料:
普通麵粉:250克
溫水:130克
奶粉:5克
糖:6克
酵母:4克
看發酵好的面團有沒有揉好除了看手感,還有一點也需要注意,就是切開看裡面有沒有氣泡即可。面團揉好之後,接下來就可以准備做成小劑子准備做包子了。
② 怎樣做包子又軟又好吃
包子這樣做又軟又好吃
1.在包包子的時候應該注意選擇優良且品質高的小麥粉,這種麵粉做出來的包子又白又軟,特別的好吃。
2、可以在揉面團的時候加入牛奶,這樣不僅可以加快面團的發酵,也可以使包子吃起來特別的軟。
3、也可以在揉面團的時候加入一些白糖,這樣也是可以加速面團的發酵,而且使包子的面團看起來特別的白,又松軟。這樣做的包子不僅外觀顏值高,而且味道也好。
4、在和面的時候加入的酵母粉是要用溫水發開的,而且在加水的時候不能加太多,還要注意邊加水邊揉面團。
介紹
很多人做的包子一點也不松軟,那是因為沒有掌握好它的要領,我給大家說一下怎樣做的包子既好吃又松軟。
第一點在麵粉里加入酵母粉溫水和面,第二點發面是最終要的,它是包子是否松軟的關鍵,最後一步給發好的面團進行排氣。
只要這三點掌握好做的包子才會松軟你在製作包子的時候,可以用溫水稀釋酵母,然後再加到和面的裡面之後再等待包子發酵好了之後再去包包子,不要再包子還沒有發酵好了之後就去包包子了,那樣包出來的包子是不好吃的,而且不松軟。
只要用發酵好的面弄包子包出來的包子都是很松軟的。
③ 蒸包子,記住哪些竅門,包子蒸好蓬鬆飽滿,像買來的一樣呢
引言:可能有一些小夥伴非常喜歡吃麵食,像包子、餃子、饅頭或者是水餃等等。那有一些人還喜歡自己在家裡嘗試著蒸一些包子,其實在蒸包子的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竅門,那大家知道有哪些竅門可以讓包子蒸好了之後比較的蓬鬆飽滿呢?
三、蒸的時候用冷水
可能有一些人在蒸包子的過程當中會選擇用溫水或者是熱水,因為她們覺得這樣蒸的比較快。實際上如果想要讓包子的口感比較好的情況下,應該把鍋中放一些冷水。因為放入冷水之後,包子在蒸的過程當中受熱才會更加的均勻。這樣蒸出來的包子不會硬邦邦的,而且吃起來的時候會讓你們覺得非常的蓬鬆,口感也是比較好的。蒸包子的時間不用太長,因為時間太長的話,可能會讓包子的口感變得非常差,一般情況下蒸包子的時間在15分鍾到20分鍾。
④ 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松軟,不塌陷
蒸包子時,不要直接上鍋蒸,3個小訣竅,包子鮮嫩松軟,不塌陷。大家好,我是傻姐 美食 ,生活中唯有 美食 和美景不可辜負。蛋糕麵包都吃膩了吧,一起來學蒸包子吧,還是大包子吃起來過癮,菜飯一鍋出,簡單營養美味,百吃不厭。很多人喜歡吃包子,但不喜歡蒸包子,多數人不喜歡的原因是覺得比較麻煩,包不好浪費食材,其次是經常出現破皮露餡或者死麵包子,明明發面了,出鍋卻和燙麵包一樣,包子皮不松軟硬邦邦,吃著不香。我身為山東人吃包子是家常便飯,蒸包子對於我來說太簡單啦,針對這幾個最常出現的問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蒸包子的做法,其實只需要記住3個小秘訣,保證包子松軟不塌陷,比蛋糕麵包還好吃。
家裡還有一棵白菜,就包白菜餡的,清洗干凈切成小丁。五花肉剁餡,加入蔥姜,蚝油,料酒,228粒鹽,味極鮮,五香粉,花生油,攪拌均勻,先把肉餡腌制一下入味,這樣白菜才會鮮嫩不出水。重點來了,蒸包子的第1個秘訣:蒸包子時,菜餡和肉餡一定要分開,因為蔬菜有水分,過早和肉餡放一起加鹽調味,會導致蔬菜下水,包子餡水分過多,包子皮過濕自然就容易破皮露餡。
把發好的面揉光滑,擠出氣泡,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蒸包子的第2個秘訣:面劑子切記不要直接擀成包子皮,而是要把每個劑子單獨再揉一遍,揉的過程相當於再次醒發了一次,這樣包子皮才會更加光滑暄軟,好吃又好看,這也是多數人忽略的重要一步,擀好麵皮後再把菜和肉餡放一起攪拌均勻。
開始包包子,我們當地包法主要以麥穗包和圓包子為主,今天包圓包子,多放一些菜餡,皮薄餡大更好吃。左手托著包子皮,右手捏褶,捏的同時左手一起按壓,直至捏至收口,一個漂亮的圓包子就包好了。每包好一個墊上一片玉米葉,如果吃麵食比較多,用玉米葉子當屜布真心好用。
把包好的包子整齊放入蒸鍋中,包子之間要留有足夠空隙,不然蒸的過程包子再次發開會粘連到一起,把包子皮粘破。放入蒸鍋內先不要開火,蒸包子第3個秘訣:蓋上鍋蓋,二次醒發15分鍾後再開火,一定要二次醒發,少了這一步,就會蒸出「死面」包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包子皮像被燙了一樣,又硬又不香。醒發15分鍾,您會發現包子又變大了一圈,這就是包子皮徹底發開了,再開火蒸,絕對暄軟不塌陷。
蒸包子的時間也要掌握好,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很多人怕蒸不熟,會加長時間,蒸過火也不好吃。一般大火燒開後開始計時,蒸20分鍾,關火後再燜3分鍾,包子就熟了。
皮薄餡大的白菜包子出鍋啦,白白胖胖的包子是不是很誘人?一口咬下去,鮮香味美,別提多好吃了,這樣的肉包子我能吃3個,實在太下飯了,您能吃幾個?
⑤ 做出好吃肉包子七大竅門
做出好吃肉包子七大竅門
1、包子的面要比饅頭軟一些,軟面延展性好,可以包入更多的餡料,但太軟的面,你一定要有足夠樂觀的心態去接受開鍋的一剎那,不過,味道好是最重要的。
2、茴香,見過有人做餡前先燙一下的,其實我覺得沒必要,因為我特別喜歡茴香的味道,不願意多一道工序減輕它,如果您介意,可以燙,不過吃茴香嘛,吃的就是這個味兒。
3、制備肉餡兒,甜面醬是一味非常好的調味劑,如果你覺得自己做的餡兒總是缺味兒,下次試著加一大勺甜面醬,味道絕對不一樣。
4、肉餡兒,放入冰箱完成腌制的步驟,可以更入味兒、但記得,一定要覆蓋保鮮膜。
5、包子,餃子,想吃到更嫩的肉,選 「前肘」一號肉吧,據說是做餡兒最嫩的肉。
6、鹼面(食用鹼),為什麼本來是粉末的,還要先碾細再用呢,因為鹼面很容易結塊,而且很難散開,如果這樣揉進面里,成品會有 「黃疙瘩」的,所以要碾細後再揉進面團。
⑥ 做好吃包子的小訣竅
包子是家家戶戶都很喜歡的食物,基本上每家都有人會做包子,可能年輕人會對它的做法並不是很熟悉。也可能有些朋友做出來的包子,麵皮又黃有緊縮,一點也不松軟,其實做包子也是有訣竅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包子怎麼做才松軟好吃。
包子怎麼做才松軟好吃
不管你是用還是用酵母發的面,只要比例對的話是都可以發起來的。
但是面的口感會不一樣,如果想要包字面的口感軟的話在和面的時候,面稍微和的軟一點。
再就是包子包好後的醒發,一般我是用熱的籠屜醒發的,如果是再酒店做的發就會有恆溫箱,那樣最好。
面醒發後再上籠蒸那樣口感會比較軟,夏天的話只要放置20分鍾左右就可以蒸了。
面再和好後也要醒發的,醒好的面團,不要再使勁的揉,稍微搓成長條,下面胎。
干皮包,讓後再醒發,最後蒸這就是流水過程。
包子 做法一
用料
豬肉4兩、麵粉半斤、大蔥一棵、生薑一小塊、酵母一小勺、醬油、香油、植物油、雞精、溫水適量、料酒少許。
做法
1.豬肉切塊,用攪拌機打碎成肉餡蔥姜切成末,倒入肉餡。
2.再加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雞精,攪拌均勻麵粉中慢慢加入溫水。
3.然後加入酵母,揉成光滑的面團,碗上蓋一層保鮮膜,在溫暖潮濕的地方發酵成原來的2倍大,一般需要1個多小時發好的面團揉均勻。
4.分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在面板灑上一層薄粉,擀成中間厚,外圍薄的麵皮,放上餡,拇指支住麵皮,食指開始均勻地打褶收皮兒。
5.收好按一下最後,把包好的包子放入盛有冷水的蒸鍋,蒸15分鍾即可。
6.這里用的是電蒸鍋,如果用明火加熱的蒸鍋,關火後燜5分鍾再開蓋,能保證包子不回縮。
包子 做法二
材料
面團,精麵粉500g,乾酵母5g,溫水300g,糖一小勺。
餡料,白菜一大顆,香菇25朵,麻油一湯勺,鹽適量,糖少許,雞精適量。
做法
先將酵母放入溫水中溶解,靜置一小會兒。
麵粉篩過後,加入1。揉成光滑面團,蓋上濕布,放入溫暖處發酵。面團發成原先兩倍大便可。
做餡料,將白菜洗干凈後切碎,放入適量鹽,等到白菜出水後,擠干白菜的水分。
將香菇中加入一點點水蒸5分鍾(微波爐高火轉2分鍾也行),蒸好後切成小丁,擠干水分,與3混合,加入麻油,按照自己的`口味適量加鹽和雞精,放一點點糖吊鮮味。
面團發好後,搓成長條,用到切成一個個的小劑子,擀成包子皮,不要太薄。放入餡料,包成包子。
包好的包子靜置醒20分鍾後上籠蒸8分鍾左右。
包子 做法三
主料
准備好適量的麵粉。
步驟
1.用溫水把酵母融化好,可以適量的加一點糖。
2.然後把酵母水慢慢倒入麵粉中攪拌成棉絮狀,揉成光滑的面團。
3.當面發酵到很大的時候,就可以做面團了。
4.把發好的面團分成均勻的小面團。
5.小面團按扁扁,然後用擀麵杖擀圓,擀的時候注意邊緣薄,中間厚。
6.在擀好的皮平鋪在左手上,然後放上准備好的包子餡,包成包子。
7.把剛才包好的包子放進蒸籠里先悶一會。
8.鍋中水開上汽後在蒸15分鍾好了,閉火後,不要馬上揭開鍋蓋,待2-3分鍾後在揭開鍋蓋。
包子 做法四
主料
新鮮豬肉400克、麵粉600克、冬瓜600克、柿子椒2個、芹菜2棵。
輔料
蔥1/2段。
調料
適量蚝油1勺、酵母粉6克、溫水320克、生抽2勺、香油2勺、雞精1勺、食鹽1勺、料酒1勺、豆油1勺、姜2片、蒜2瓣。
做法
1.豬肉切成肉餡,拌入蔥、姜、蒜、王守義包子調料、蚝油、生抽、香油、雞精、鹽、料酒、豆油,調成餃子餡。
2.將冬瓜、青椒、芹菜切碎,用鹽腌制。
3.和面,600克麵粉放入320克溫水、安琪酵母粉6克和成面團。
4.放入下面有溫水的簾子上發酵大約30分鍾。
5.將冬瓜攥去水分後,放入肉餡里攪拌均勻。
6.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加入一小撮蘇打粉揉勻,做成24個大小均勻劑子,擀皮包,包好後放入鍋里醒發15分鍾。
7.開火,涼水上屜,水開後蒸15分鍾、關火後等5分鍾再開鍋,滿滿一鍋大包子就做好了。
包子 做法五
材料
麵粉1000克,捲心菜、豬肉、粉絲、黑木耳、胡蘿卜,油、芝麻油、鹽、雞精、糖、蔥姜、醬油、五香粉適量。
做法
1、捲心菜切大塊焯水放涼剁碎,粉絲用開水泡一下切碎放餡里。其他食材切成細末和調料攪拌均勻調成包子餡。
2、把泡打粉8克,白糖8克放進麵粉里拌勻。
3、酵母10克用500克溫水化開倒入麵粉中,揉成面團,醒20分鍾。
4、擀皮包餡把包子放進蒸鍋醒發50分鍾。
5、先用小火把涼水燒開,進一步醒發包子。
6、水開後大火蒸10分鍾關火,5分鍾後開鍋拿出包子。
⑦ 包子怎麼做好吃
肉包子的做法
麵粉分別加入酵母水,牛奶糖水,用筷子攪拌均勻,加入10g左右的食用油揉成光滑松軟的面團。
⑧ 包子怎麼做出來口感好味道好
包子怎麼做好吃
鮮肉包子,需要准備一些麵粉,豬肉,溫牛奶,白糖,鹽,酵母,糖,蚝油,料酒,香油,生抽,自製素高湯,首先把白糖溫牛奶混合在一起,加入適量的酵母攪拌融化,然後放5分鍾左右,這樣酵母就可以活躍起來,加一些鹽,麵粉先不用揉,可以用筷子攪拌成片狀,然後再用手揉,盡量做到手光盆光面光,如果覺得揉不出這樣的感覺,那麼只要揉到面團不粘手就可以了,看看錶面是不是光滑,然後准備一個有蓋子的容器,把面團放進去發酵一下,大概發一個小時,表面呈蜂窩狀,然後把面團按扁接著揉,為了把裡面的氣給排出,揉光滑以後再放好,再開始准備餡料,豬肉剁碎,也可以放到料理機裡面絞,蔥切成蔥花,放到肉餡當中,然後再加入適量糖,鹽,生抽,芝麻油,料酒,蚝油,用筷子朝一個方向不停攪拌,期間加入適量素高湯攪拌上勁,可以把餡料放到冰箱裡面冷藏30分鍾,然後把面團揉成長條,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劑子再擀皮,中間厚四周薄,盡量擀得圓一些,勻稱一些,把餡料包在皮中間,慢慢的收口,收口的方式有所不同,可以是奶嘴型的,也可以選擇碗口型的,然後放到鍋裡面蒸熟以後就可以吃了,味道非常不錯。
包子餡如何做才好吃
想要把包子餡做的好吃,那麼材料就可以准備豐富一些,製作包子餡料,需要准備的材料有豬肉,芹菜,蔥,姜,生抽或者黃豆,醬油,料酒,蚝油,花椒粉,糖,鹽,芝麻油,雞精,熱油,先把豬肉剁成餡,放到盆子裡面,芹菜絞碎,加入適量的鹽腌制幾分鍾,然後放到一個布袋子當中,把裡面的水分擠干,放到豬肉盆中,除了熱油以及香油以外,所有的調料全部都放進去,再加入少許鹽,鍋燒熱等冒煙的時候把火關掉放涼,然後澆在調料上,用筷子按照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再加一些香油繼續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始包了。
包子皮的做法與竅門
想要把包子皮做得好,一些竅門是需要了解清楚的,首先准備一些麵粉,面肥以及鹼面,把面肥麵粉放進盆子裡面,加入適量溫水,開始揉成面團,再和麵粉融合在一起,要弄的軟一些,不要太硬,這樣做出來的包子皮才會更加好吃,面團揉透以後蓋子蓋上,放在有一些溫度的地方發酵幾個小時,想要製作包子皮,發面這一步一定要做的,時間到以後面團已經發脹,這個時候就發酵完成了,把面團放到砧板上,壓一個小坑,加入適量鹼面以及熱水,然後融開再次揉合均勻,只有用水融化以後才能夠揉得勻稱,否則做出來的包子皮就是花的,面團揉好後不粘手就證明鹼兌的非常不錯,然後再搓成圓柱條狀,揪成小劑子,搓圓壓扁擀成麵皮,這樣包包子的皮就做好了,把餡料包進去蒸熟以後就可以吃了。
如何做包子皮鬆軟好吃
首先就應該選擇細膩松軟的麵粉,選擇包餃子的麵粉就可以了,然後就是注意麵粉發酵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白糖,這樣可以讓面團發酵得更加徹底,還需要注意用溫水和面,發酵的時候選擇溫水,水一定不要太燙,如果太燙就會讓酵母粉的活性丟失,沒有辦法起到好的作用,和面的時候如果覺得非常粘手,就可以在裡面滴上一些玉米油,這樣就會讓面團軟硬適中,可以讓口感變得更好。面團盡量柔和的軟一些,光滑一些,擀麵皮的時候旁邊要薄一些,中間厚一些,包好的包子最好能夠繼續醒發30分鍾,可以讓面團裡面的空氣被釋放得更加徹底,也可以讓包子更加飽滿以及勻稱,蒸包子的時候要用大火蒸,蒸好以後的包子不要馬上就打開來,遇到冷空氣就會收縮,應該放一會兒之後再拿出來,只要能夠做好每一步,包子肯定會做得更加美味。
⑨ 蒸包子掌握「3個竅門」,包子出鍋飽滿不塌,松軟好吃,比買的香
導語:蒸包子掌握「3個竅門」,包子出鍋飽滿不塌,松軟好吃,比買的香
包子一直是很受歡迎的美食,很多人吃早餐都離不開它,兩個包子一杯豆漿,吃完後很舒服,吃得飽吃得香還很有營養,所以一些包子店總是不缺乏顧客,生意特別好。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在家自己蒸包子,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想吃什麼餡就做什麼餡的包子,不怕包子太咸或者太淡,隨心所欲挺好的。
我想很多人和我想法一樣,更喜歡吃自己做的包子,但也有人想做卻做不好,每次蒸好的包子不是很硬就是不香,浪費了很多麵粉,很難成功。那麼到底怎麼做才能將包子做得很好吃呢?
告訴大家:蒸包子掌握「3個竅門」,包子出鍋飽滿不塌,松軟好吃,比買的香!
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3個竅門,只要把它們弄清楚了,牢牢掌握了,那麼自己蒸包子不再是難題,輕松搞定。快來看看。
一、掌握酵母粉和麵粉的比例
現在人蒸包子基本上都用酵母粉發面,做法簡單又方便,不需要像以前那樣用老面,既費事又不好掌握。不過想要用酵母發面,要掌握酵母粉和麵粉的比例,如果比例不對,也很難將包子做成。
嘗試過發面的朋友都知道,如果酵母粉放少了,面很難發起來,所以酵母粉不能少放。那麼酵母粉可以多放嗎?答案也是不能多放,雖然多放了酵母粉後,面團很容易發好,做出的包子也特別的松軟,但是包子的味道卻變差了,帶著濃濃的酵母味,吃起來很怪,也就不香了。因此酵母放多也不對。
正確的做法是,300克麵粉里加3克酵母,500克麵粉里加5克酵母,1000克麵粉里加10克酵母,以此類推,你明白了吧?
除此之外,冬天非常冷,用冷水和面的話,酵母的活性很低,也很容易出現面發不起來的情況,所以冬天裡可以適當增加一兩克酵母粉,還要多加一勺白糖,並用溫水和面,這樣做,在冬天也能輕松發面了,做出松軟的大包子。
二、包子做好不能直接上鍋蒸
有人認為面發的很好,一定可以把包子蒸好,可結果包子塌了,口感發硬,出現這個問題,多半是包子做好直接上鍋蒸造成的。
記住想要做好包子,必須要在蒸之前,讓包子胚變大,也就是進行二次發酵,做好這一步之後才能上鍋蒸,更容易成功。
正確做法是,把包好的包子胚放進蒸屜內,蓋上蓋子等待十分鍾到二十分鍾,當包子胚有明顯變大的跡象,拿起來還輕飄飄的,就說明二次醒發好了。
在做這一步時,要注意的是,包子胚一定要用蓋子或者布之類的罩起來,防止表皮被風干,出現乾裂的情況。還有冬天時室內溫度偏低,二次醒發時間比較長,那麼我們可以這么做,給蒸鍋內加水,燒熱到三四十度關火,再將蒸屜放上去進行二次醒發,再這種溫暖環境中,二次醒發快很多。
三、包子蒸好後不能立即打開蓋子
蒸包子時,我們可以透過透明蓋子觀察到包子的變化,分明已經變得很大很飽滿了,想像著出鍋後很好吃,可為什麼蒸好後並非如此,形狀難看、口感差。
其實有人忽略了這件事,包子蒸好後不能立即打開蓋子!如果做錯了,包子會立即縮小,塌陷。
正確做法是,蒸好關火後,再讓包子在鍋內燜五分鍾,這個過程可以讓包子完全定型,時間到了打開蓋子,包子一個個很飽滿不塌。
⑩ 包子要想好吃,調餡是關鍵,要掌握哪些小訣竅個個鮮嫩多汁又美味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意思就是說饅頭沒有餡兒,包子有餡兒)。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常用餡心為豬肉、羊肉、牛肉、粉條、香菇、豆沙、芹菜、包菜、韭菜、豆腐、木耳、乾菜肉、蛋黃、芝麻等,出名的有揚州富春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開燈小籠包、開封灌湯包、商丘永城薛湖牛肉水煎包、廣東叉燒包、杭州小籠包,上海灌湯包、土包子等。
包子是發酵食品,多吃發酵食品對人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傳統發酵食品的原料來源很廣,發酵採用的微生物種類多樣,其發酵形式主要有液態或固態發酵和自然或純種發酵.傳統發酵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強大的保健功能。
同樣是麵食,可發酵後的饅頭、麵包就比大餅、面條等沒有發酵的食品營養更豐富。研究證明,酵母不僅改變了面團的結構,讓它們變得更松軟好吃,還大大地增加了饅頭、麵包的營養價值。
基本做法如下:
一、發面
發面常用的有兩種方法:
1、大鹼發面(面肥發面)
把面肥用水先泡開然後把麵粉倒進去合勻,醒8小時待面發起是原來的1倍,然後對鹼當面沒有酸味,稍微有一點點鹼味,再醒半小時既可,蒸時鍋內放點醋以免蒸出的包子皮有花點, 一定要用涼水把包子放進去再通電。
2、酵母發面
配料:麵粉500克,乾酵母3克泡打粉5克,豆油1兩,溫水(250克--300克)根據麵粉的吃水量,糖20克。
做法:(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乾酵母,泡打粉,糖,拌合均勻,扒坑。
(2)在坑內加入溫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面團稍醒。大約1小時左右。
(3)待面醒好後,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
(4)把做好的生坯擺入屜內,鍋內放入冷水,再插電蒸13分鍾既可。(如果蒸饅頭大約在30分--40分如果蒸花捲17分鍾)
二、製作包子餡
包子餡有兩種做法:
1、肉包子餡
買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1塊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味精(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麵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仁5-6個(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白菜心適量(2兩),香菇 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面一小時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 肉末一起拌勻後加鹽,再拌勻加入炒好的雞蛋,把白菜心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15-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