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煮豬蹄好吃又簡單竅門
所需食材:豬蹄3個、生抽250克、陳醋100克、蚝油30克、白醋適量
步驟一:首先把豬蹄處理干凈,腳趾處有餘毛的用火燒掉,刀刮凈後沖洗干凈。用刀從中間破開一半備用。
步驟二:鍋內加寬水燒開,加入少許白醋,下入豬蹄進行焯燙。下入白醋的目的可以使豬蹄更干凈,而且煮好後豬蹄有脆的口感。焯煮5分鍾之後,撇去浮沫,撈出豬蹄放入盆中。
步驟三:趁熱將較多的生抽、適量的蚝油、陳醋,加入豬蹄中,翻拌均勻,進行腌制,這一過程要腌制40分鍾,中間需要翻面讓豬蹄吃進味道。
步驟四:鍋內加寬水,加入生抽250克、陳醋100克、蚝油30克,大火燒開,將豬蹄下入轉小火加鍋蓋煮60分鍾,關火之後浸泡20分鍾,上桌即可食用。
這種做法,口感筋道的關鍵在於陳醋,先腌制入味,再加陳醋燉煮,酸味揮發後,醋香味浸入豬蹄中,豬蹄可以一點酸味沒有哦,只有醋的糧食香味。豬蹄軟爛鮮香,肉皮非常有嚼勁,十分筋道好吃,不需要加香料、蔥姜等,也不加食鹽、雞精、味精等,3種調料就夠用,做出的豬蹄原汁原味太好吃。
Ⅱ 手抓羊肉怎麼煮才好吃
手抓羊肉
羊肉買回來之後,如果是新鮮現殺的羊肉,血水很少,只需要簡單的清洗,就可以下鍋煮了。
如果是凍羊肉,可能血水多一些,但也不需要多遍的清洗,洗多了,羊肉湯的鮮味就會大打折扣。這個環節,切忌羊肉不要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而且不放任何佐料。等大火燒開之後,水中會漂浮大量的血沫,這些血沫一定要撇出來,這直接決定了羊肉湯的清澈程度以及腥膻的程度。
當血沫去除完畢之後,往鍋里加入生薑片,三四隻干辣椒以及一小把花椒粒,這三樣東西的目的都是為了去腥去膻,在吃肉和喝湯時,這幾種佐料的味道基本吃不出來,並且能增加肉香。其它任何佐料都是不需要的,而且千萬不要加鹽,目的是鎖住肉內的水分,煮出來的肉才不會柴。
煮肉的過程中,要勤觀察,不要煮的太爛,以免失去口感,如果是羊羔肉,開鍋十五分鍾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一年的羊,大概煮二十分鍾到半小時,一根筷子能插動即可,這時的肉最有嚼頭,而且肉汁豐富。
煮好後,將肉撈出在一個小盆里,然後用碗盛一碗肉湯,往肉湯里多加一些鹽,混成咸湯,將湯臨到肉上,肉蘸了咸湯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Ⅲ 寧夏正宗手抓羊肉秘方
「手抓」是青海高原上有獨特風韻的吃法,在全國也頗有聲譽。手抓羊肉與藏族同胞依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因吃時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凈光而得名。
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膻、色香俱全。
《說文》中說:羊,祥也。《周禮;夏官羊人》記: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飾羔。羊在古時被賦予成為吉祥的象徵和重要的祭祀食品。《本草綱目》中也說,羊肉是大補之物,能比人參、黃芪。手抓羊肉源遠流長,是生活在我國西北的蒙、藏、回、維等民族喜愛的傳統食物。
在漫長的歲月中,手抓羊肉原本只在西北少數民族聚居的高原和草原的帳篷間被牧民們食用,城市裡極少見,名流視之為難登大雅之堂,不屑一顧。仲夏到初冬是草茂羊肥的黃金季節,也是吃最鮮嫩可口的手抓羊肉的好時機。此時,倘有貴客來到,喝過奶茶之後,熱情好客的牧人便到羊群里挑選出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殺,扒皮入鍋,只需喝三碗奶茶的寒暄功夫,一大盤層層疊疊、熱氣騰騰的手抓羊肉就端在你面前了。羊肉上還插著幾把鋒利的藏刀。這一盤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澤誘人,用刀割吃,雖然吃得嘴油的手滑,但仔細品味,爽而不膩,油潤肉酥,質嫩滑軟,滋味不凡。草原牧民煮手抓羊肉有獨到之處。烹調操作簡單明快,只加一小把鹽(也有的不加鹽,吃時蘸鹽),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來又鮮又嫩,十分可口。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獷、豪放、熱情、虔誠和好客的性格;青海各族人民,無論是回、漢、蒙古、撒拉,都用手抓羊肉作為敬客的上好食品。近年來旅遊事業大發展,青海各地賓館已把手抓羊肉列為青海風味名菜之一。
我依然記得,我第一次到新家,看到儲物間里那十來只冰凍的整羊,80 年代中期,能不限量敞開了吃肉,這樣的震撼場面令我終生難忘。從那時到上初中之前,這樣的無限量吃牛羊肉的日子就沒斷過,每年的三四月份,當冰雪融化,家裡最犯難的就是冬天沒吃完的肉怎麼保存的問題。那時,吃羊肉也沒太多講究,甚至也沒感覺好吃,因為在牧區,牛羊肉就像農業地區的蔬菜一樣,都是大自然最直接的奉送,太自然而然了。吃羊肉極其的簡單,最講究的就是現殺,新鮮,剛殺好的羊甚至都不用清洗,直接下鍋煮,水開後即撈出來食用,煮羊肉用的燃料就是撿來的干牛糞,好一個原汁原味。煮熟的羊肉,因為是開鍋肉,還不太爛,但很有嚼頭,一手持刀,一手抓肉,一大塊羊骨頭在嫻熟的刀法下很快就變成了非常干凈的骨架。
可能是從小到現在吃肉太多的緣故,從 18 歲起,身高和體重就牢牢的建立了 1:1 的黃金比例關系,好在直到 30 多歲,這個比例還堅不可破,因此雖然自己身材不咋地,但我依然非常自信,畢竟還沒有變成重度肥胖人士,直到前兩年體檢看到那一堆各種向上的箭頭。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走進健身房,還請了一個私人教練。從第一次上私教課程開始,教練就叮囑我一定要多多攝入蛋白質,促進肌肉生長以及一大堆我聽懂聽不懂的各種原理。但不管他怎麼解釋,我每每聽之,都會心中竊喜,我又為我大快朵頤找到了理論依據。
健身的過程雖然也挺辛苦,甚至有時還很痛苦,但每次想到我已經建立了「增肌 - 吃肉 - 增肌」的正向循環,我就以更大的決心走進健身房。幸運的是,半年下來,我已減掉了 10 多斤的體重,效果還算不錯,當然肉也沒少吃,而且心安理得的吃。
作為吃肉愛好者,對廚藝我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做肉類的菜餚。其實,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做肉,尤其是牛羊肉的製作,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充分鎖住肉內的汁水,所謂」鮮嫩多汁」,這是任何廚師在進行牛羊肉製作時都追求的基本出發點。所以,牛排這種食物,其美味也在於肉汁,如果一位食客去吃上好的牛排,當被問到幾分熟時,如果回答八分熟,那接單的廚師心裡一定會認為這位食客是在暴殄天物。因此,下次去吃牛排,尤其是高檔的進口牛排時,建議嘗試一下 4 分熟,也就是 medium rare,只要吃到嘴裡,其豐富的汁水一定會讓人忘記 8 分熟的皮條牛肉。
回到手抓肉這個話題,最關鍵的,還是在於「鎖住汁水」,其次才是去腥去膻,這是做羊肉的基本兩個出發點。手抓的製作方法。
手抓肉是羊肉最原汁原味的吃法,所以一定要非常注重原材料,從原料上來講,手抓肉一定要選用高原地區自由放牧的綿羊,而不能選擇中原地帶普遍喜愛食用的山羊,更不能用南方地區的帶皮羊肉,這兩種羊肉的腥膻氣完全不適合手抓,只能重味悶制,比如廣東人喜愛的南乳悶羊腩之類的吃法。話說,當年我第一次來南方見到帶皮羊肉後,我都驚呆了,這玩意兒是羊肉嗎?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 :) 直至後來習慣這種吃法後,還挺喜歡的,可能是骨子裡帶來的肉食基因的緣故吧。
手抓肉必須選用綿羊,最好的是自由放牧的綿羊,比如新疆、青海、甘肅西南部、寧夏等地的綿羊,如果是經過閹割的公羊,也就是羯羊,則是更上佳的原料,這種羊肥瘦均勻,沒有膻氣,肉質細膩,非常適合手抓肉。前不久差點兒沒獨立成的大蘇格蘭,那裡的羊肉更好,蘇格蘭豐富的草場和湖泊,以及高緯度地區的氣候,非常適合羊的生長,可惜,習慣了黑暗料理的英國人,還不懂得我大中華文明下的美食文化。咳,可惜了。
從部位上來說,羊排,羊脖子是最適合吃肉抓肉的部位,羊排肥瘦相間,羊脖子經常活動,肉多骨少,這兩個部位很適合手抓。而羊腿瘦肉太多,而且煮熟後汁水不夠豐富,因此羊腿不是太適合手抓食用。
這次就已青海的羯羊的羊排為例,來講講手抓肉。
羊肉買回來之後,如果是新鮮現殺的羊肉,血水很少,只需要簡單的清洗,就可以下鍋煮了。如果是凍羊肉,可能血水多一些,但也不需要多遍的清洗,洗多了,羊肉湯的鮮味就會大打折扣。
這個環節,切忌羊肉不要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而且不放任何佐料。
等大火燒開之後,水中會漂浮大量的血沫,這些血沫一定要撇出來,這直接決定了羊肉湯的清澈程度以及腥膻的程度。
當血沫去除完畢之後,往鍋里加入生薑片,三四隻干辣椒以及一小把花椒粒,這三樣東西的目的都是為了去腥去膻,在吃肉和喝湯時,這幾種佐料的味道基本吃不出來,並且能增加肉香。其它任何佐料都是不需要的,而且千萬不要加鹽,目的是鎖住肉內的水分,煮出來的肉才不會柴。
煮肉的過程中,要勤觀察,不要煮的太爛,以免失去口感,如果是羊羔肉,開鍋十五分鍾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一年的羊,大概煮二十分鍾到半小時,一根筷子能插動即可,這時的肉最有嚼頭,而且肉汁豐富。
煮好後,將肉撈出在一個小盆里,然後用碗盛一碗肉湯,往肉湯里多加一些鹽,混成咸湯,將湯臨到肉上,肉蘸了咸湯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Ⅳ 手抓羊肉怎麼煮才好吃
手抓羊肉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
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膻、色香俱全。
折疊做法一
食材准備
主料:帶骨的羊腰窩肉1000g。
調料:香菜25g,蔥25g,姜絲15g,蒜末10g,大料1g,花椒1g,桂皮1g,小茴香1g,胡椒粉1g,醋60g,紹酒5g,味精1g,精鹽5g,芝麻油1g,辣椒油50g。
製作步驟
1、將羊腰窩肉剁成二寸長、五分寬的塊,用水洗凈。香菜去根洗凈消毒,切成二分長的段。蔥,三錢切成一寸長的段、二錢切末;
2、把蔥末,蒜末,香菜。醬油,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辣椒油等對成調料汁;
3、鍋內倒入清水二斤,放入羊肉在旺火上燒開後,撇去浮沫,把肉撈出洗凈。接著,再換清水三斤燒開,放入羊肉、大料、花椒、小茴香、桂皮、蔥段、薑片、紹酒和精鹽。待湯再燒開後,蓋上鍋蓋,移在微火上煮到肉爛為止。將肉撈出,盛在盤內,蘸著調料汁吃。
折疊做法二
食材准備
主料 魯西南青山羊
配料 青紅椒
調料 醬油、蔥末、蒜泥、香油
製作步驟
1、青山羊肉剁成大塊下入鍋中煮熟,裝盤;
2、青紅椒切碎丁,與蔥末、蒜泥放入碗中,加入醬油調均,再放入香油;
3、上桌時,帶沾汁上即可。
折疊做法三
食材准備
主料:羊肉(瘦) 500克
配料:花椒 3克 八角 3克大蔥25克 姜 10克 醬油 25克 鹽 3克 香菜 10克辣椒粉1克 各適量
製作步驟
1.將肥羊肉窩切成4.3厘米,寬3.3厘米的長方塊。
2.將切好的羊肉窩方塊放勺內,加水,加花椒,大料,蔥薑片,鹽,上火煮二三個小時。
3.撈出,放碗里,上屜蒸10分鍾左右,取出扣在盤里。
4.碗內放醬油,蔥,薑末,香菜末,辣椒末兌成汁。
5.吃時將盤里的羊腰窩肉蘸汁。
Ⅳ 扣肉和什麼煮好吃竅門
1、首先准備普通豬肉或五花肉(需帶皮),切成方塊或長方塊每塊一斤到一斤半左右。2、把切好的肉塊放到高壓鍋(煲)燉,燉到皮嫩為止,一般在完全沸騰的情況下煲五到十分鍾就可以了。不能煲的太久太嫩,不然炸得皮會脫掉.好了之後把肉塊上的水滴干備用。3、最重要的一點:下油鍋,把准備好的花生油、大豆油均可,一斤半左右(多點也沒關系)倒入干鍋中加熱,最最關鍵就是控制火候。剛開始加熱可用中大火,直到油麵冒煙看起來很燙的樣子,這時候放入已處理好的肉塊蓋上蓋子,記得帶皮面的朝下還要墊上鍋鏟或其它器具不能讓它粘住鍋底否則會燒焦。放下肉塊的同時,應該有小爆的響啵啵響,待響聲停下(估計十五秒以下)就馬上轉用小火炸,像人家炸油條的火候。炸到豬皮發黃發硬,敲打能聽到響聲即可。最後沒有皮的那面也要炸幾下。
Ⅵ 新疆手抓肉怎麼做好吃
主料
羊排羊骨頭 :500恰瑪古 :300
輔料
精鹽 :適量花椒粒 :適量洋蔥 :小半個生薑 :一小塊
具體步驟
第一步
第一步
1.准備工作,將羊排用涼水洗幾遍,一是為了清理干凈,二是可以把血水也沖掉。那四個看起來像蘿卜的就是恰瑪古了。把洋蔥切絲,生薑切片(我用了圖上生薑的一半量)
第二步
第二步
2.鍋里添涼水,肉涼水下鍋,放入薑片。橘皮可以祛羊膻味,沒有可以不放(用大火)
第三步
第三步
3.在水開之前會看到浮起沫子,用勺將沫子撇干凈
第四步
第四步
4.放入花椒粒,然後就可以換小火慢燉了。
第五步
第五步
5.鍋小火燉上了,接著就准備恰瑪古,將它削皮,切塊,備用
第六步
第六步
6.煮到差不多橘子皮煮透了,記得把橘子皮撈出來。
第七步
第七步
7.燉大約一個小時,用筷子戳肉,肉能被筷子戳透,這樣就熟了。這時候加鹽,放入洋蔥和恰瑪古,等恰瑪古煮熟軟綿。
烹飪技巧
1.如果想放胡蘿卜塊,最好把肉熟了,撈出來,再煮。胡蘿卜發甜味,會影響肉的味道。2.橘子皮可以不放,是為了祛除羊膻味,如果覺得羊膻味還沒祛除,可以繼續放,只要等橘子皮煮透了撈出來就好了。3.肉湯想要煮出奶白濃湯,就要時間燉長一點。4新疆回族將「清燉羊肉」和「粉塊」兩種菜的烹飪技術及原料的合成。用大湯盆裝,就被稱為「新疆盆盆肉」了。5.家裡有人對香菜過敏,我只好切了點別的綠葉菜做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