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炒菜才好吃不辣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炒菜才好吃不辣

發布時間: 2022-12-17 03:18:34

⑴ 炒菜如何解辣

炒菜雖然是很簡單的事情,可是要把菜炒的好吃就非常困難了。很少做菜的夥伴就相當為難,不是太甜就是太咸。那麼做菜時太甜太咸怎麼補救?炒菜放材料的先後順序是什麼?接下來和小編了解下!

靈魂匹配,找到最懂你的Souler
廣告

炒菜太辣了應該怎麼辦

若感覺菜太辣,可以放點醋來解辣味

因為辣椒中的辣味是由辣椒鹼產生的,醋中含有醋酸,能中和掉辣椒中部分辣椒鹼,從而除去一部分辣味。需要提醒的是,做菜時加醋比吃的時候蘸醋,除辣效果更好,因為在酸性環境下加熱,辣椒鹼會損失得更多。

另外對待過於油膩的湯,除了把表面的油撇去外,加點醋也可以讓油膩感減輕。並且做菜放醋,還能有效減少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

如果炒的是干辣椒,要先把辣椒夾出來。如果放的是辣椒油或辣椒醬,可以加些菜、倒些醋或糖,再炒一會兒,能減輕辣味。如果正在炒的菜適合與雞蛋搭配,可以在菜中加一兩個雞蛋同炒,也能減少辣味。

做菜時太甜太咸怎麼補救

炒菜時糖放多了,可以放些醋壓一壓甜味。如果菜里還沒有放鹽,加些鹽也能減弱甜味。

炒菜時鹽放多了,可以放適量的白糖,菜就不咸了。不喜歡吃甜或家中有糖尿病人,可以在菜中加些醋,也會沖淡鹹味。

燒魚的時候鹽放多了,可以放入適量白酒,去咸去腥兼得。燉肉、煮湯時鹽放多了,可以用紗布包一小把大米放在鍋中,讓大米吸附鹹味。加入較厚的土豆片、西紅柿片或豆腐塊,能讓湯味變淡。

做菜時不小心把醬油放多了,可以加點牛奶補救一下,能減輕醬油的鹹味,還能沖淡醬油的顏色。如果還有菜花、土豆、胡蘿卜等配菜,可以放進鍋內一起炒,降低醬油對菜色和味道的影響。

炒菜時醋放多了,可以加少許白糖,多炒一會兒,醋在熱鍋中揮發得比較快,酸味能有效減少。放一點兒食用鹼或酒中和一下,也能減輕酸味。

菜太苦了,比如黃豆醬沒有調好,或者是炒苦瓜,口味很苦,加點白醋或糖都可以除去苦味。

炒菜放材料的先後順序是什麼

炒肉菜,快熟了再放鹽

加入順序:糖、酒、醋、鹽、醬油。炒肉菜,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後加,否則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難揮發出來。而鹽要在肉八成熟的時候加,否則會讓肉質變老。醬油要最後加,以免其中豐富的氨基酸被高溫破壞。如芹菜炒肉絲,先將鍋燒熱,放入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肉絲煸炒至發白,點少許醋,倒入芹菜翻炒,快熟時加入鹽,再放點醬油即可出鍋。

可選調料:糖、酒、醋。炒肉菜時先用糖和少量料酒腌制一下,可以去除腥味,還能讓肉吃起來更嫩。糖一定要在鹽之前放,否則鹽的脫水作用會讓肉變老,甜味不能滲進原料,造成外甜里咸。

忌放: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如果炒肉菜再加入味精,反而會破壞自然的鮮味。

炒素菜,翻炒幾下就放鹽

加入順序:糖、醋、鹽、味精。炒青菜跟炒肉菜不同,炒素菜應該先放鹽。這樣蔬菜熟得更快,因此能保留更多的營養。先把鍋燒熱,放入油燒至五六成熱時,(這時可根據喜好放蔥姜等爆出香味),放入青菜煸炒幾下,下入鹽繼續翻炒,顏色變翠綠即熟,如素炒菠菜、清炒油麥菜等。

可選調料:糖、醋。不需要限糖的人,可以加點糖來增加素菜的鮮味。放糖之後,就沒必要放味精了。炒白菜、土豆絲等蔬菜時,加入一點醋能讓口感脆爽,並保存更多的維生素。但炒青菜的時候都不能放醋,加入醋會將大部分葉綠素破壞,顏色迅速發黃,不但難看,而且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忌放:醬油。醬油味道濃郁,炒蔬菜時加入,不但影響了蔬菜清爽的色澤,濃郁的醬香味還會遮蓋蔬菜的清香。

燉燒菜,先放料酒

加入順序:料酒、醬油、糖、醋、鹽。燒菜往往要突出料酒的香味,並借用酒味來遮蓋腥膻,因此酒應該在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放。紅燒時放醬油主要是為了上色,因此醬油也要先加。另外要記得,糖必須在鹽之前加,否則燒出來的肉就發柴發老。

以紅燒肉為例,先將帶皮五花肉切塊過油,然後另起鍋,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八角、蔥姜塊煸出香味,烹入料酒,放入醬油、白糖燒開,加入湯(或水),大火燒開撇沫,改用小火燒至八成熟時放入鹽。燉的烹飪方法與燒基本相同,只是湯汁多一些。

可選調料:醋。做糖醋魚等醋味很濃的菜時,要在放酒之前放醋。因為這樣的菜餚中不僅要有酸味,還要有揮發出來的醋香味,來遮蓋原料的腥膻味,因此要在鍋內的溫度最高時放入。而燒其他肉菜時,可在加糖之後加點醋,這樣不但能使菜餚更香,還能燉得更爛。

涼拌菜,調料最後一起放

加入順序:都最後放。做涼拌菜一般是把所有的調料混在一起調成味汁,再澆在菜里,拌勻。調料一定要在最後放,現拌現吃,否則菜長期泡在調味汁中,會使菜的味道過咸,營養也會損失。比如涼拌萵筍、涼拌肚絲等,把生料或熟料切成絲、片、塊等,再加上調味料拌勻。

忌放:味精。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冷盤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冷盤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冷盤之中。

⑵ 怎樣做菜才好吃-做菜好吃的技巧

怎樣做菜才好吃-做菜好吃的技巧大全

要想把飯菜做得更好吃,除了要懂得材料搭配、掌握合適的火候,炒菜時的一些小技巧也是必不可少。下面,我為大家講講做菜好吃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開水點菜

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若用一般水點菜,影響脆口。

2.炒菜巧下鹽

如果你用動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鹽,這樣可減少動物油中有機氯的殘餘量,對人體有利。如果用花生油炒菜,也必須在放菜前下鹽,這是因為花生油中可能會含有黃麴黴菌,而鹽中的碘化物,可以除去這種有害物質。為了使炒菜可口,開始可先少放些鹽,菜熟後再調味。如果用豆油、茶油或菜油,應先放菜、後下鹽,這樣可以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損失。美食天下菜譜大全

3.糖醋汁配比

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收到甜酸適度的效果。

4.拔絲糖漿的熬制

在熬制拔絲菜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5.放醋的講究

凡需要加醋的熱菜,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比直接淋上香味更加醇厚濃郁。

6.啤酒調味劑

夏季做各種涼拌菜時,加適量啤酒調拌,可提味增香。

7.葡萄酒做沙拉

葡萄酒開瓶後,若存放過久,就會變成“醋”,具有芳香味,用來做沙拉非常好吃。

8.用鹽洗菜

保潔清洗青菜時,在清水裡撤一些鹽,這樣可把蔬菜里的蟲子清洗出來。

9.洗切蔬菜防營養流失

菠菜、白菜等蔬菜要先洗後切,不要切碎了再洗。否則,營養素會流失太多。

10.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綠

菠菜等青菜的葉,如果有些(輕度)變黃,焯時放一點鹽,顏色能由黃返綠。

11.牛奶菜花更白嫩

炒菜花時,加1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12.涼拌西紅柿宜放鹽

用糖涼拌西紅柿時,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糖比。

13.腌制豆角新法

選擇早晨採摘的新鮮脆嫩的豆角,直接加入適量的鹽,在盛器內輕揉,待手感潮濕之後,再入缸(注意避免破損或蟲蛀的豆角混入),層層壓緊、壓實,並撤上少量鹽,加凈石壓頂層,封口。此法是直接利用豆角本身汁水腌浸,不另加水,避免豆角在水中變腐。成品味正、色澤黃亮、口感鬆脆,可貯存1年以上。

14.腌泡菜除霉花

腌制泡菜時容易生霉花(白膜)。可取干蠶豆250克;炒熟放涼後,用紗布包好放入壇內,第2天取出。這樣,就可缸底除去白膜。蠶豆加工後,還是下酒的好菜。

15.芥末做泡菜

做泡菜時,加上點芥末、芹菜屑和魷魚屑,可使泡菜色、味俱佳。

16.切辣椒、蔥防刺眼

切辣椒和蔥時,眼睛往往被辣得流淚、難受。如果把菜放冰箱冷凍一下再切,或者先將菜刀在涼水裡浸一下再切,也可在菜板旁放一盆涼水,刀邊蘸水邊切,均可有效地減輕辣味的散發,使眼睛不受刺激。

17.炒辣椒減辣味法

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18.鮮姜保存

鮮姜埋在經常保持濕潤的黃沙里,隨用隨取,能保存較長時間不壞。

19.芥末辣味的去除

芥末用水調勻(稠膏狀),盛在容器里,放到火爐上烤,或上籠屜稍蒸一下,可除去部分辣味。

20.麥飯石泡菜易存放

用麥飯石水浸泡蔬菜、瓜果,置於陰涼處,可延長存放時間1倍以上。

21.湯過咸處置三法

如果湯做得太咸,用紗布包一些煮熟了的大米飯放進去,吸收鹽分,減輕鹹味。或切幾塊馬鈴薯片下鍋一起煮,立即撈起,湯就不那麼咸了。或放幾塊豆腐或番茄片同煮,其減咸功效與放土豆同。家常菜做法大全

22.紫菜可除湯中油膩

湯過於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減少油膩感。

23.菜過咸處理三法

菜咸了,可加適量白糖,即可減輕鹽味。或放些醋,鹹味會大大減少。或用摻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顯的去咸效果。

24.牛奶可淡化醬汁

炒菜時,如果調味醬汁放多了,加上少許牛奶,能調和菜的味道。

25.米酒可解酸

醋放多了,可在菜里加一些米酒,可以減輕酸味。

26.腌菜咸辣味的淡化

腌漬小菜,如過咸或過辣時,可將小菜切好後浸在50%的酒水裡,能沖淡鹹味或辣味,且味道更鮮美。

27.去除蔬菜的苦澀味

蘿卜、苦瓜等帶有苦澀味的蔬菜,切好後加少量鹽漬一下,濾出汁水再燒,苦澀味會明顯減少。菠菜在開水中燙後再炒,可去苦澀味和草酸。

28.冰凍“蘿卜干”

把切好的蘿卜先放在冰箱里冷凍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置陽光下曬干,就成了可以久存且風味獨特的:蘿卜干,燒肉時放上一些,味道極好。

29.去除蘿卜異味

蒸吃蘿卜,應該先將其切碎,按300:1的比例放入食醋,再上鍋蒸,就可使異味消失。

30.蘿卜貯藏三法

土坑貯藏法:將新鮮的蘿卜削去項,去毛根,嚴格剔除帶有蟲傷、機械傷、裂口和過小的蘿卜。挖一個l米深,1米見方的土坑,將蘿卜根朝上,頂朝下,斜靠坑壁,按順序碼緊。碼齊一層蘿卜,撤上一層10厘米左右厚的凈土,如此交替碼放,共碼四層。若坑土過干,可適當噴水濕潤。最上一層碼好後,要根據氣候變化逐漸加厚土壤層,天暖少覆土,來強寒流時多覆土,小寒前後覆土完畢,土厚共1米。質量好的蘿卜,入坑前不受熱,入坑後不受凍,能貯存到來年三月上旬。

泥漿貯藏法:把蘿卜削頂,放到黃泥漿中滾一圈,使蘿卜結一層泥殼,堆放到明涼的`地方即可。如果在蘿卜堆外再培一層濕土,效果更好。

水缸外貯藏法:在室內放一水缸,裡面裝滿水,把蘿卜堆放在缸的周圍,上面再培15厘米厚的濕土即可。

31.去皮蘿卜的保鮮

去皮的胡蘿卜,最好放在乾燥的器皿中,上蓋濕布,但保存時間不要超過3個小時。

32.食品袋貯藏大白菜

若沒有菜窖,冬天貯菜採用無毒塑料袋保存,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可把食品袋從蔬菜的根部套上去,然後把上口紮上。如果溫度在零度以上,可從白菜葉上套上塑料袋,口不用扎,根朝下戳在地上即可。

33.蒜黃、韭菜的保鮮

買來的蒜黃、青韭、青蒜等青菜,一時吃不完,可用帶幫的大白菜葉子把它包捆好,放在陰涼處,不要著水,能保存一段時間不壞。

34.凍洋蔥復鮮

把冷凍過的洋蔥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使洋蔥復鮮

35.炒洋蔥宜放麵粉、葡萄酒

切好的洋蔥蘸點乾麵粉,炒熟後色澤金黃;質地脆嫩,味美可口。炒洋蔥時,加少許白葡萄酒,則不易炒焦。

36.加工芋頭防刺激皮膚

剝刮芋頭皮時,易使手部皮膚發癢,若將手放在爐火上烘烤一下,或在水中加幾滴醋洗一下,即可消癢。搽一點風油精也有效果。

37.清水抄藕潔白

炒藕絲時,往往會變黑,如能邊炒邊加些清水,就會保持成品潔白。

38.加工茄子防氧化

茄子切開後,應立即浸入水中,否則茄子會被氧化成褐色。

39.新土豆去皮法

把新土豆放入熱水浸泡一下,再倒入冷水中,很容易去皮。

40.土豆去皮越薄越好

土豆皮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去皮不宜厚。土豆一旦去皮,要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幾滴醋;可使土豆潔白。

41.做土豆放奶味道好

白水煮土豆時,加一點牛奶,不但味道好,也可防止土豆肉質發黃。

42.燒土豆要後加鹽再升溫

燒土豆時,待變色後再加鹽升溫。否則,土豆會形成硬皮的汁液與油混在一起,成菜易碎,影響色香味。

43.凍土豆怪味的去除

先將凍土豆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加有1湯匙食醋的沸水中,慢慢冷卻後,再行制菜。這樣燒出的土豆就沒有怪味了。

44.土豆戒紅薯

土豆不能與紅薯存放在一起。否則,不是紅薯僵心,便是土豆發芽。

45.淘米水發乾菜效果好

用淘米水泡發海帶、乾菜等干貨,易發漲,烹制時易爛。

46.干海帶蒸後再烹好

把干海帶上鍋蒸半個小時,取出後用鹼面搓一遍,用清水泡2—3小時再烹制,無論做菜煮湯,都脆嫩可口,且沒有海腥味。

47.煮海帶易爛法

煮海帶時,適當加點鹼或小蘇打,或者在鍋里放適量食醋,易使海帶變軟;若放幾棵菠菜,海帶易爛。

48.泡發木耳二法

用燒開的米湯泡發木耳,能使木耳肥大,松軟,味道鮮美。用涼水泡發木耳,可使其脆嫩爽口。

49.木耳泥沙的清洗

黑木耳易粘上木渣和泥沙,可用鹽水洗,輕輕揉勻,待水變渾,即可用清水淘洗。

50.巧漬蘑菇

在1公斤的溫水中,加糖25克,把洗凈的蘑菇切好浸入泡12個小時。泡蘑菇加糖,既能使蘑菇吃水快,保持香味,又因蘑菇中浸入了糖液,燒好後味道更加鮮美。

51.蘑菇挑選法

有毒蘑菇的特徵是,色澤鮮艷好看,採回後容易變色,擠出的漿汁混濁如牛奶。無毒蘑菇多為白色、淺棕色、舊紙色,擠出的漿汁清澈如水。

52.黃花菜的烹前加工

鮮黃花菜(金針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在人體內被氧化成為二秋水仙鹼,有劇毒。因此,要用開水燙後浸泡,除去汁水,徹底炒熟才能吃

53.筍乾的漲發

先將筍干放在鐵鍋內,加滿水煮沸30分鍾,再轉小火燜煮,撈出,切除老根,洗凈。然後浸泡在淘米水或石灰水中待用,隔2—3天換1次水,烹調前切成片狀,食之鮮嫩味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