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雞湯做法
玉米紅蘿卜西蘭花雞湯:首先雞切塊,冷水下鍋,放蔥姜料酒焯水備用。另起鍋燒水,放入雞塊,玉米,紅蘿卜,蔥姜,大料,大火燒開,小火慢燉30分鍾,放西蘭花燉三分鍾分鍾,放雞精味精,鹽調味,放蔥花香菜即可食用。
② 給小孩吃的雞湯怎麼燉好喝又營養呢
我們客家人非常喜歡煲雞湯喝,雞湯可不是隨便煲就能營養又好喝的哦,配料與做法步驟都很講究的,還有下料的先後順序也是有技巧的,如果你也喜歡喝湯,可以試試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一煲雞湯,
第八步:好,煲的差不多了,現在我們把枸杞倒入去,加上點胡椒粉,再加上適量的鹽,再次煮開就可以開喝了,枸杞不需要煲太久哦。
這一道客家清燉老母雞湯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試一下!現在入秋了,應該要補起來了,這道湯簡單營養又好喝,孩子常喝增強免疫力哦。
③ 小孩喝的雞湯怎麼燉最有營養價值
雞肉,燉多久也是雞肉有營養。營養還是在肉中的多。都要吃才最有營養。都吃才最營養 我國南方有煲湯習慣,總認為喝湯最有營養。為了孩子健康,媽媽會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不厭其煩地給孩子煲魚湯、雞湯、鴨湯、肉湯……以為湯里加了雞,加了葯材如淮山、桂圓、芡實等,還煲了2-3個小時,湯就很有營養了。其實,90%的營養還在肉渣里。要孩子獲得營養,還得把肉吃了。如果孩子只喝湯、不吃肉就等於「丟了西瓜揀了芝麻」,把絕大部分營養素都丟失了。 要知道,煲湯時水溫升高,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遇熱後發生蛋白質變性,就凝固在肉里,真正能溶到湯中的是少量蛋白質。有一句俗話叫「肉爛在鍋里」。如果孩子能連湯帶肉一起吃,煲湯不失為一種給孩子做輔食的方法。但孩子胃容量較小,如果大量喝湯就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因此,希望讓孩子通過喝湯獲得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絕大部分蛋白質並沒有在湯里。 另外,煲湯也要講究方法。在用動物性食物做原料時,涼水下鍋,水開後改成微火,長時間地燉湯,之後加鹽等都是避免蛋白質過早凝固在肉里,讓湯營養盡可能豐富的有效措施。 煲湯別超過一個半小時 很多媽媽給寶寶煲湯喝,小火一煲就是一整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其實,這一做法並無科學依據。研究證明,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於營養釋放和吸收,但過長就會對營養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壞了。 一般來說,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類,如果加熱時間過長,氨基酸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同時還會使菜餚失去應有的鮮味。另外,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維生素C,遇熱極易被破壞,煮20分鍾後幾乎所剩無幾。所以,長時間煲湯後,雖然看上去湯很濃,其實隨著湯中水分蒸發,也帶走了豐富營養的精華。 那麼,煲湯到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 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用來煲湯的食物:蹄膀、草雞和老鴨。經過檢測發現:蹄膀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半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45分鍾可達最大值;雞肉和鴨肉湯中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鍾時升至最高。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 對於一般肉類來說,都可以遵循以上的原則。但也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比如魚湯,魚肉比較細嫩,煲湯時間不宜過長,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口味不佳。還有些人喜歡在湯里放人參等滋補葯材,由於參類含有人參皂甙,煮的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鍾。最後,如果湯里要放蔬菜,必須等湯煲好以後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 。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了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④ 燉給寶寶喝的雞湯要怎麼燉才比較補
小孩子喝的雞湯放點紅棗或淮山或山楂就行了,否則太補對小孩子不好
⑤ 寶寶喝的雞湯怎麼燉好喝又營養
一、寶寶雞湯怎麼燉最有營養
1.首先准備好材料雞肉,紅棗,枸杞,紅參,當歸,桂圓,料酒,鹽,蔥,姜。
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將雞肉塊放進去,鍋中放入料酒,焯一下,然後撈出來瀝干。將雞肉放進高壓鍋中,鍋中放入紅棗,枸杞,紅參,當歸,桂圓,蔥,姜,然後少加一點點鹽。高壓鍋壓30分鍾後即可完成。這樣的雞湯保持原汁原味,非常適合寶寶食用。
2.首先准備好要用的雞肉。八角,桂圓,蔥,姜,紅棗,鹽,醬油。
雞洗干凈後,可以放入淘米水中浸泡十幾分鍾。這樣可以保持雞肉的新鮮口感。鍋中放水,八角,桂圓,蔥,姜,紅棗,雞肉,煮十分鍾左右,下入鹽和醬油。由於是寶寶吃的,所以一定要少放。大火煮一個小時即可出鍋。
二、怎麼選雞肉
1.我們在買雞肉的時候最好買活雞。回來洗干凈之後,放到冰箱冷凍一下午再拿出來煮湯,這樣的雞肉肉質才是最鮮嫩的。
2.我們在買雞肉的時候最好選擇烏雞,因為烏雞營養比較高。而且味道比普通雞肉更嫩,口感也比較好。
3.熬雞湯更適合買童子雞,因為童子雞的肉質更加緊實,蛋白質也多。而且童子雞肉質燉起來更爛一點,小孩子腸胃比較脆弱,更容易消化一點。所以童子雞更適合給寶寶煲湯喝。
⑥ 幼兒園食譜雞湯怎麼做
冬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喜歡做一些湯湯水水給孩子喝,喝起來既能讓胃暖暖的,而且還很有營養,最重要的是比較容易消化,其實對於孩子的做湯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一般簡單的搭配就可以,但是必須要保證湯的營養,下面針對很多不會做湯的女性,介紹幾種兒童營養湯的做法。
①豬肝青菜湯豬肝300g,青菜400g,鹽,芡粉,料酒,姜絲做法1.豬肝洗凈切薄片2.去一大碗放入豬肝,加芡粉一勺,料酒一勺,姜絲,鹽攪拌均勻,靜置20分鍾3.湯鍋加水燒開,放入豬肝燒開撇去浮沫,加入洗凈的青菜燒開加鹽調味即可。
②紫菜蝦米湯蝦皮25g,紫菜(干)5g,醋2g,香油1g1.取開水一碗,放蝦皮,入微波爐加熱1分鍾。2.取出加熱的蝦皮湯,放入紫菜,攪勻,再入轉微波爐半分鍾。3.取出後,加醋,香油調味即可。
③蘑菇肉片湯豬肉200g,蘑菇,200g,花生油適量,精鹽一勺,生粉一勺,料酒一勺,蔥姜蒜適量肉切片,加鹽,生粉,料酒腌一會。鍋里加水放入姜絲和油,水開後放入洗凈的蘑菇。煮兩分鍾加入肉片。出鍋時,把蔥花撒上即可。
④山楂瘦肉湯干山楂20g,瘦肉150g,菜心50g,生薑10g,植物油10g,鹽5g1.瘦肉切成小塊,用開水焯燙;2.鍋內倒適量清水,加焯好的瘦肉、山楂、蜜棗、一小塊姜和適量的鹽,煮滾後改小火煲2個小時;最後撒上適量的鹽即可。
⑤黃豆排骨湯黃豆100g,豬排骨250g,精鹽適量1.排骨切成小塊,用開水焯燙;2.鍋內倒適量的清水,加入排骨、黃豆、1小塊姜和一點鹽,煮滾後改小火煲2個小時;最後撒適量鹽調味即可。
⑥香菇雞湯雞500g,香菇12~15朵1.將12隻雞(約500克)剁成塊,汆燙去血水,撈起洗凈備用;將12~15朵香菇泡軟、洗凈瀝干去蒂再對切;2.將洗好的雞塊放入燉鍋內,加入適量水及蔥、姜、料酒等調料,蓋上鍋蓋燉40分鍾,40分鍾後再放入香菇和適量食鹽,繼續燉20分鍾後,調入味精,即可食用。
⑦番茄豬肝湯豬肝250g,蝦仁25g,蘑菇40g,雞蛋1隻,番茄150g,黃酒、蔥段、薑片、胡椒粉、精鹽適量。將豬肝切去筋膜洗凈,切丁後加上酒、薑汁、蛋液、鹽、胡椒粉,攪打成漿。用旺火蒸10-15分鍾至結膏。清水加蝦仁、黃酒沸煮5分鍾後倒入蘑菇、番茄丁和肝膏,再煮沸,調味即可。
⑧花菜萵筍湯菜花、萵筍、雞胸肉。將菜花洗干凈,掰成小塊,萵筍去批和黃葉,洗凈,葉子切成小段。萵筍莖切片雞胸肉洗凈,切薄片,用水澱粉和料酒抓均勻,鍋放置火上,用水煮沸,放入薑末雞肉煮沸倒入萵筍和菜花煮3分鍾,用鹽和雞精調味,灑上香油即可。
⑦ 雞湯怎麼燉才好喝
俗話說「無席無雞」,這說明雞肉是人們餐桌上食用率高的菜。雞有多種方法,它們在烹飪,煎炸和燉制中非常流行,特別是對於弱者而言,並且需要養育身體的老年人,兒童和孕婦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通常吃白切碎的雞肉,因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適合上班族,但是到了春天,江南人會用竹筍和培根燉一鍋雞湯,非常好吃。根據老年人的說法,培根和新鮮的食材一起燉,稱為文武燉,這使湯很新鮮。
【提示】:
1.燉的時間取決於雞肉的嫩度。如果是老母雞,可以燉更長的時間。
2.湯中的配菜可以隨意擺放,但培根除外。
3.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鹽,因為培根本身已經調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