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剩面條怎麼發面做饅頭
把剩面條搗碎,與白面摻在一起,再加上發酵粉揉成面團等待面發了就可以正常的做饅頭了。
2. 一碗普通的掛面,怎麼做最好吃
主要還是臊子做的好!我介紹一素一葷的臊子。先說素的,一個土豆去皮洗凈切丁,吱扭拐彎的辣椒一個切小片,西紅柿兩個去蒂切丁,蔥姜切碎。蒜苗兩根切碎。花椒面大料(八角)面,在電磁爐上把炒鍋燒熱,加入素油,稍熱加入花椒大料面,有香味溢出加入蔥姜炒出香味,倒入一小勺醬油後再倒入西紅柿,翻炒至西紅柿變成糊狀放入土豆丁、辣椒丁加熱水,等鍋開後十分鍾加蒜苗、鹽,再燒開三分鍾就好了。葷的臊子,平常家裡燉排骨燉雞剩下的湯,放入帶蓋的不銹鋼盆子里放到冰箱冰櫃儲藏,做素臊子時加進肉湯,平時燉好的牛肉雞肉豬肉切成小丁小片放保鮮膜里,等做臊子時放進臊子里。臊子做好,煮好面條澆上臊子就可以開吃了。
3. 簡述如何提升饅頭和掛面
做饅頭最好用老面發面,面要和得硬點,要反復揉面,至少揉半小時以上,時間長點更好,蒸出的饅頭才更筋到。
4. 吃剩的掛面為什麼不能和面蒸饅頭
怎麼蒸好饅頭,有什麼秘方?
(1)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面團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鍾後,面就發開了。
(2)發面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面團揉軟後,蓋濕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面蒸出的饅頭松軟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面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里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發面的時間。
(4)在發酵的面團里,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面團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5)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鍾,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6)蒸饅頭時,在麵粉里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
饅頭的製作方法
饅頭是家庭里常見的主食之一。怎樣把饅頭蒸製得既松軟、又有筋力?竅門如下:
1、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溫水和面,冬季和面、發面應比夏季提前1~2小時。和面時要慎加水。
2、和面要多搓揉幾遍,促使麵粉里的澱粉和蛋白質充分吸收水分,表成的麵筋真心性好。和好的面團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以30℃為宜。
3、當面已漲發時,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如見面團中已呈蜂窩狀,有許多小眼,說明已經發酵好。蜂窩狀面體的眼子越大,說明酵發得越老,甚至要發過頭了。
4、饅頭上籠蒸煮羊,要經過餳面。冬季餳面約15~20他鍾,夏季則短些。饅頭上籠時,鍋內的水必須大開,10分鍾要見大氣。
5、籠屜與鍋口相接處不能漏氣,有漏氣處須用濕布堵嚴。用鋁鍋蒸時鍋蓋要蓋緊。
6、蒸饅頭時,鍋內須用冷水加熱,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切忌圖快一開始就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因這樣蒸制的饅頭容易夾生。
怎樣自製面肥:
在溫水中加點酒,與適量麵粉拌勻放入瓷盆中蓋好,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地方,5-6小時後即可使用將一小碗麵粉,加水和成較軟的面團,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地方10小時後即可使用;
用蜂蜜代替面肥:
將蜂蜜倒入和面的水中,每500克麵粉加水250克,蜂蜜1.5湯匙,冬季用溫水,其它季節用涼水,(也可把蜂蜜直接加入麵粉內),和成面團,揉勻後置盆內,蓋塊濕布,放在溫暖處2-3小時,待面團脹發到原體積的2倍時即可。
發酵的要訣:
加面肥要適量,用自製的面肥可多加些,每500克麵粉,加面肥80克左右,如用鮮酵母,每500克麵粉加5-10克即可;如用鮮酵母,可將其用溫水溶化,再按比例加入麵粉中和勻,置溫暖處,待其發酵,如用面肥,可分兩步進行,先用小半碗麵粉加面肥揉勻,約3-4小時發起,再將其它麵粉揉入,再發2-3小時即可,如時間有限,可將兩個步驟和二為一; 面肥多,環境溫度高,發酵快,反之,則發酵慢;和面時可加少許鹽,可促使酵母菌更快繁殖,產生二氧化碳更多,蒸出的饅頭松軟有勁,香甜可口,也可加點啤酒,效果更好。
如何鑒別發酵的程度
用手按面團,筋力大,彈性好,說明發酵好,如果切開面團後,面團的孔洞小而又少,酸甜味不明顯,說明面團發酵不足,還需繼續發酵;用力按面團有彈性,略有下陷,有一定筋力,用力拍打時面團「嘭嘭」作響,切開面團看,孔洞較多,有一股酒香味,說明面團發得正好;面發起後,用手摸面團立即下陷,筋力差,切開後,面團象棉絮,孔洞較大又密,酸味重,說明發酵過火,此時要放鹼或重新加些麵粉再和,加面多少視發酵程度而定。
面沒發好怎麼辦
在未發好的面團上挖個坑,加一些白酒,再和一下,即可成形上屜;在沒發好的面團中加少許小蘇打或蘇打片,揉勻後即可;如天冷發面時,在面中放少許白糖,不僅起發快,而且饅頭可口。
怎樣掌握下鹼量
如加多了味多苦,麵食不膨脹,顏色不好看,加少了味酸發硬,一般情況下,每500克麵粉,80克左右的面肥,下鹼4-5克為宜;下鹼量還要根據酵面的老嫩,氣溫等靈活掌握,如天熱溫度高,面肥多,酵母菌易繁殖,可多些;天冷溫度低,面肥少,應少下些;如下鹼後未及時使用,面團中的酵母菌還會繁殖,面團又
顯酸性,還應下鹼中和。
5. 掛面怎麼做最好吃
掛面怎麼做才好吃,個人更喜歡打鹵面,而這個打鹵面和別人做法不一樣,它是爺爺交給我的,每當自己想到打鹵面的時候,也能夠想到最愛自己的爺爺。
不感傷了,現在就教教大家如何做這道打鹵面。
需要的材料:生粉、掛面、食用油、鹽、雞蛋、辣椒醬
製作步驟:
首先將掛面用開水煮熟,這樣可以保證口感更佳,同時不會讓掛面粘在一起,影響外觀和品質。在掛面過水的同時,可以將生粉用水溶解,用筷子讓生粉充分溶解均勻。將雞蛋打入碗中,然後將雞蛋打勻。將煮好的掛面從鍋里撈起來,倒掉煮過面的水,放入清水和煮好的面條。當水熱之後,將生粉溶液倒入水中。等到水沸騰的時候,將打好的雞蛋放入水中。同時,加入辣椒醬和食鹽。等到面條濃稠的時候,倒入碗中,把食用油均勻的面到碗中。一碗香噴噴的打鹵面就做好了。
我再來說說這個打鹵面的特色吧:首先因為用生粉和雞蛋打鹵,讓它有濃稠卻不失有料,而加入辣椒醬給人顏色和味覺上的享受更是不一樣。可以說這樣做出來的打鹵面,面湯相對於一般的湯有更多的食材,而面因為和打鹵向結合,又不會和普通的面一樣顯得太寡。
當然,個人喜歡這樣做面除了本身口感,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寄託。也希望大家能夠有機會嘗試一下這樣作出來的打鹵面,體會到其中的滋味和感情。
6. 小籠包正宗發面方法是什麼
1.把買回來的發酵粉的扁勺放在半碗溫水裡,攪拌均勻,直到看起來像「泥巴湯」。
2.將面條與這種「泥巴湯」混合,直到感覺舒服為止。(和面的程度是「三光」,即面光、手光、盆光。)
3.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過了一段時間,就可以抓一塊面團看了。如果面團已經變成蜂窩狀,有很多小孔,就說明已經做好了。
4.此時,已經送來的面條就可以用來做你需要的糕點了。
做饅頭的話,如果把面團揉成饅頭,繼續發酵一段時間,味道會更好。這時候的判斷方法就是稱一個饅頭。如果它變輕了,它就准備好了。現在可以蒸了。反之,則需要持續發酵。
怎麼樣?是不是很簡單?如果你還是不明白,可以看看下面詳細的製作過程:1。在一碗清水中加入少量糖和少許鹽;2.用微波爐加熱到30~40度(一分鍾左右);3.加入一扁勺活性乾酵母(超市有售);4.攪拌均勻使酵母溶解(看起來有點像泥巴湯);5.將面團和泥湯混合,直到感覺舒服為止。6.放在溫暖的地方30~40度(不要超過70度,不然活酵母會變成死酵母)7。等待15~20分鍾。頭發後用手指壓一個洞,不會有反彈。8.加一點掛面調整手感。9.加工成你想要的形狀。如果面團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增長過快,可以考慮把它放在陰涼的地方,比如窗戶。酵母在低溫下停止生長,但不會死亡。9.5如果覺得面團不夠理想,可以在加工成型後再等一會兒,讓酵母繼續生長。
三種方法:1。用發酵粉和面,加入一些白糖,可以縮短發酵時間,效果不錯。2.和面時,如果摻一點鹽水,可以縮短發酵時間,饅頭更軟更好吃。3.揉面時在麵粉中加入一些啤酒(一半啤酒一半水),這樣饅頭就格外松軟。面團的最適溫度:面團的最適溫度為27 ~ 30度。在此溫度下,面團可在2 ~ 3小時內發酵成功。為了達到這個溫度,根據氣候變化,可以適當調整製作面團的水的溫度:夏天用冷水;春秋用40度左右的溫水;冬天可以用60 ~ 70℃的熱水做面條,蓋上濕布,放在比較暖和的地方。面團含鹼過多怎麼辦:如果發酵好的面團含鹼過多,可以加入白醋和鹼中和。上屜蒸到七八分熟,發現鹼太多。在成品上撒些明礬水,或者在下抽屜後塗些淡醋水。快速和面:我想吃饅頭,但是我沒有和面。我該怎麼辦?有一個辦法可以試試:按照500克麵粉加50毫升醋和350毫升溫水的比例,把面條混合,小火燉10分鍾,加入5克小蘇打或鹼性面條,用力揉搓,直到沒有酸味,這樣饅頭還是軟的。如何判斷發酵好的面團:當面團膨脹到一定程度時,用手指輕輕按壓面團頂部。你的手指移開後,如果壓出來的面塊不能恢復原狀,面團微微下沉,說明面團是好的;如果被壓的部分能很快恢復原狀,說明表面不好。你也可以抓一塊面團來看看。如果面團呈蜂窩狀,有很多小孔,說明已經做好了。蜂窩越大,發酵越老,如豆腐渣,說明已經過火了。發酵面做過頭了,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掛面。用量取決於過度發酵的程度。可用蜂蜜代替膨鬆劑製作面團:按照每500g麵粉加250ml水和1.5湯匙蜂蜜的比例,將蜂蜜倒入面團水中製成面團,將面團揉勻,放入盆中,蓋上濕布,發酵4 ~ 6小時。當面團膨脹到原來體積的兩倍時,就可以使用了。如果你聞到面團發酸,你可以加入一些鹼水,使用前揉好。
7. 做掛面怎麼坐面才有勁道
第一種方法就是很多人都說的:「往麵粉里加雞蛋啊」,但是都是只知道麵粉中加雞蛋能夠增加面團勁道,但卻不知道原因,我們知道麵粉分為低筋粉、中筋粉、高筋粉,而區分它們的標准就是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
我們在面袋子上就能看到這些不同麵粉中,蛋白質的含量所佔的比例也不同,蛋白質含量越高的麵粉,筋度就越高。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也是很高的,那麼把雞蛋打入到麵粉中,和成的面團,自然蛋白質含量就更高了,顯然面團的筋度也就隨之變得更高了,做出來的面條自然也就更有勁道了。
我們平常買到的麵粉大多是中筋粉,所以我們在挑選麵粉的時候,要選擇面袋兒上標的蛋白質含量高於百分之十二的麵粉,蛋白質含量差不多的麵粉貴些的是麵粉要白一些,這個就看個人需求了,如果就是做面條吃,麵粉白不白無所謂,如果是蒸饅頭或者做包子可以選擇白一些的麵粉。
第二種可以使做出來的面條更有勁道的方法就是添加食用鹼,但是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商用,像我們在外面買的掛面或者擔擔面等面條,吃起來也很有勁道,但是商家如果往麵粉里加雞蛋,成本就會變得很高,不劃算,所以就會選擇用食用鹼。
我以前用機器壓制擔擔面時,因為都是提前一天製作,十斤麵粉里會放一兩食用鹼,做出來的面特別有勁道,但是面煮出來是黃顏色的,剛煮出來的面條不能吃,太硬了,嚼的腮幫子都累,所以需要放置一晚上,第二天食用就正好,如果當下就吃可以適當的少放一些食用鹼,這樣吃起來就很有勁道。
我們知道蘭州拉麵勁道爽滑,其麵粉中添加的就是蓬灰,蓬灰也是鹼性很強的一種添加劑,和食用鹼的效果差不多,食用鹼的作用就是可以縮小蛋白質和麵筋之間的距離,使面團更為緊密,所以面吃起來就顯得更有勁道了。
第三種方法就是用冷水和面,我們知道用開水和的面特別軟,也稱燙面,像平時我們吃烙餅就會用到燙面,做出來的烙餅松軟可口。
但是做面條我們要吃的勁道,就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冷水和面。當用冷水和面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面團比較難揉,和起來很費勁,這就是因為冷水可以提高麵筋的質量,所以冷水和面做出來的面條也十分勁道。
第四種方法是多揉面,面團就是越揉越起勁,醒好的面揉一揉就馬上變得有勁道了,機器壓制的面勁道就比手工擀麵勁道足,這就是因為機器壓面會把面團反復的壓制,把麵筋壓到更加的緊密,但是也不能時間太長,時間過長的話麵筋就會斷裂,反而影響效果。
所以我們和面的時候可以先把面團活好,然後醒發半小時,反復多揉幾次,再用拳頭按壓幾次面再揉,揉到感覺面團上勁了就可以了。
第五種方法就是麵粉中加鹽,俗話說「鹽是筋,鹼是骨」,麵粉中加入食鹽也可以提高麵粉的韌勁,麵筋在面團中是呈一個網狀結構的,加入鹽之後,網狀結構就會變得更加緊密,就像蜘蛛網那樣,越緊密彈性就越大,韌性就越強,煮麵的時候往鍋里加上少許鹽也是有效果的。
8. 蒸饅頭的面有軟有硬,你覺得哪種面蒸出來的饅頭好吃
蒸饅頭的面有軟有硬,你覺得哪種面蒸出來的饅頭好吃?
首先小麥粉一定要用中高筋粉。 蛋白質含量在15%到20%之間。 再貴的是做麵包的麵粉。 水在夏天常溫下就可以了。 冬天一定要用熱水。 做面的時候要一點一點地加水,不能一下子倒進去。 因為小麥粉的製造商不同,所以吸水性會根據溫度、濕度環境而不同。 面一定要攪拌,最後加入3克豬油,然後繼續。和面溶解後直接將葯劑分開,做成包子,在30下發酵20分鍾,開水燒開後放入鍋中蒸,15分鍾後調至最小火,停火蒸1分鍾也可以。 這個方法的特點是節約時間,面條和做好後直接將劑分開再發酵,從而節約發酵面團的時間。至於面和軟的好還是硬的好,軟硬正好。 太硬了,不容易發酵。 變軟後,饅頭容易變形。 另外,伸得很大,使人無力。
9. 做面條跟蒸饅頭的面怎麼做
1、洗凈雙手與和面盆。
2、在和面盆中放入二至三小碗水,根據需要可適量增減。
3、在和面盆中放入適量酵母粉,用手攪拌均勻。
4、用瓢挖一大瓢白面,也可添加少許玉米面,一邊倒入面盆中,一邊用另一隻手攪拌成面穗狀。
5、手用力扶面盆邊沿,一隻手用手背發力蹭盆子的邊沿,直到盆邊無粘著的面為止。
6、搓雙手,至雙手無粘著面為止。
7、雙手用壓手腕的力量擠壓面塊,反復倒騰,至面塊柔軟光滑。
8、蓋好和面盆,防止上面的面乾燥。
9、放置向陽的或溫暖的地方三四個小時待用,以後的時間可以做其它的家務。(以上是和面工序,注意三光:盆光、手光、面光,15分鍾可搞定。)
10、整理面板,平整,干凈乾燥,放面撲,也就是案子上的底面。
11、把發好的面連同面盆一起端上面板,把面倒在案子上,用手抓少量乾麵蹭面盆內底至干凈為止,蹭下來的面與大塊面放在一起。
12、把面揉成長條狀,左手把面塊右頭,以手四個指頭並擾的寬度為准,左手左移,剁下一塊,依次左移,不要傷著手。
13、碼好一塊塊面塊,這時已成饅頭的樣子,注意用布蓋好,放置兩三分鍾。
14、在醒饅頭的同時,可做鍋的整理。如在鍋里放入適量的冷水,投篳子或溜布,溜布平整放在篳子上等。
15、把饅頭放入整理好的篳子上,蓋好鍋蓋。
16、上火燒,根據饅頭個的大小,掌握時間25分鍾或30分鍾。
17、關火,等待一小會,可以開鍋了。
饅頭好吃,但做的麻煩。我怕手粘面,常去老媽那裡提過來吃現成的。
我不是面點師呀。
蒸饅頭怎樣知生熟
蒸饅頭判斷生熟有以下幾種方法:
(1) 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 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 手指輕按饅頭後,凹坑很快平復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做饅頭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面要和好,酵母粉與麵粉的比例要按照說明書上的去做,最好是買一塊做火燒的面做酵母。二是發面的時間要夠長。酵母粉和的面要醒上2個小時以上。濕酵母和的面要醒上4個小時以上。三是上鍋蒸的火候。發好的面要等到水開後再蒸。未發好的面要用涼水蒸。四是蒸的時間要把握好。一般要30分鍾以上。中間不能打開鍋蓋。饃爭一口氣,氣跑掉了不容易使饃成熟。
10. 掛面園子如何做
真正的意思是掛面圓子肉香綿軟,滑爽潤喉,口感很Q,激活你倦怠的食慾。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在夏天做這道菜,我們經常吃到盤子見底,冰箱里的果啤也空的更快了。今天介紹最正宗的掛面圓子做法,以及製作掛面圓子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讓大家都有品嘗到掛面圓子的美味。
原料:掛面、鮮肉、蔥蒜姜、鹽、雞精、干澱粉各適量。
准備:
1、把掛面下入開水鍋里,燒開後即撈出面條,放入冷水中浸泡起來。等掛面完全冷卻,撈出瀝干再剁成碎末待用。
2、選取適量肥瘦兼有的鮮肉,去皮剔筋後剁成肉末,剁的時候放蔥蒜姜一起剁,剁好以後加鹽和雞精拌勻待用。
掛面圓子的做法與步驟:
1、把剁好的掛面和肉餡放在一起,拌勻,做成比雞蛋稍小的圓子。
2、把圓子放入干澱粉中晃動,讓圓子均勻地滾上一層干澱粉。
3、起油鍋燒7到8成熱,放圓子用中火炸成金黃,出鍋瀝油即可。
其實做好的圓子除了油炸外,還可以用水氽一下再蒸熟,就是把滾上干澱粉的圓子放入開水裡氽至浮起,然後冷水放入蒸鍋,圓子下面鋪上菜葉或千張,大火蒸20分鍾左右的時間,中間要潑灑少許水。
補充說明:
1、干澱粉以選用綠豆澱粉為最佳,土豆或紅薯澱粉也可以用,但盡量不要使用玉米澱粉。
2、掛面圓子可以用油炸熟,也可以用水蒸熟,兩種做法各有其特色,油炸的外焦內軟且味道香濃,水蒸的則鮮嫩清淡。
3、肉餡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加或減少一些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