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拉麵的湯怎麼做好吃
拉麵正宗不正宗,關鍵是湯味。如果你到蘭州去,可以看到許多拉麵鋪的門口都有一個大爐子,燒著一口大鍋,裡面煮著牛肉。這就是幌子,它告訴路人和食客:這里的拉麵是真正的牛肉湯面。牛肉麵光有牛肉湯還不成蘭州拉麵。在西北地區形成的蘭州拉麵本質上屬於清真食品,我國的清真菜受川菜影響較大,在口味上,多佐五香料。蘭州拉麵的湯里也有較濃重的香料,配方十分講究,在蘭州有些名牌拉麵鋪的香料配方是祖傳的,對外人絕對保密。但共同的特點是:拉麵湯汁麻、辣、香,而且鹹味較重。
蘭州拉麵(湯)做法:
主料:牛腱子500克
輔料:香菜200克、蒜苗500克、
調料:鹽、雞精、姜、八角、花椒、干辣椒、小蔥、草果、胡椒粉
做法:
1.牛肉洗凈,把肉里的血水,血絲清除干凈
2.鍋里放冷水,牛肉切成十公分見方塊狀,一起下鍋煮
3.水開,收小火,撇血沫子,同時翻攪肉塊,再撇沫子,大約5-10分鍾
4.放佐料:姜、蔥、草果、大料、桂皮、參,冰糖,肉寇、胡椒粒,紅辣椒干,丁香3-4顆
5.小火40分鍾。用筷子試一試,肉爛即可,放鹽,再煮10分鍾
6.綠蘿卜切成片,另起一鍋,放一半剛做好的原湯,一半水,蘿卜片放入。放花椒粉,雞精,味精,鹽,開始煮。湯開,滴香油
7.煮麵撈出鍋,加蘿卜湯,香菜,蒜苗末,牛肉,辣椒油。
㈡ 拉麵湯的做法和配方是什麼
主料:牛肉500g、牛骨500g、麵粉500g。
輔料:雞精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蔥適量、姜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肉蔻適量、草果適量、丁香適量、小茴香適量、香葉適量、花椒適量、辣椒適量、紅油適量、香菜香菜。
蘭州牛肉拉麵的做法
1、准備好牛肉和牛骨。
㈢ 面湯的做法與配方拉麵湯料配方
一、面湯做法:
食材清單
麵粉適量
水適量
烹飪步驟:
1、用溫水將麵粉攪成糊狀,水溫不能太高,暖手就好。麵糊不要太稀,也不能太稠,否則不容易挑。
二、拉麵湯料配方
蘭州拉麵湯料配方:八角,小茴香,草果,香葉,白芷,花生,芝麻,肉果,丁香,桂皮,豆蔻,砂仁,牛肉丁、香菜末、小蔥末。
(3)好吃的拉麵湯有幾種做法竅門擴展閱讀
拉麵製作方法: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面團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
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特點:柔軟、筋韌、光滑。
㈣ 拉麵湯底怎麼做
日本料理店常用拉麵湯底全功略
面有好多種類,蕎麥面、烏冬面,味增面是比較常見的,而豚骨拉麵則是這些面條中極品中的極品。
招牌拉麵【博多一風堂】以精燉的豚骨湯為基底,濃郁香純,並加入起司及奶油,增添多層次風味,面體彈性十足,叉燒肉片厚實有咬勁;木耳絲、醬筍、魚板等配料豐富實在,是店內點菜率最高的料理。
【橫濱六角家海鮮】以精燉的黑鮪魚骨湯和豚骨湯融合,搭配墨魚、花椰菜、青蔥等配料,湯頭味甘鮮甜,蛤蜊碩大飽滿;但湯頭冷後有稍重的魚腥味,建議趁熱食用。
【東京勝丸醬油】以日本進口陳年醬油為底,暗褐色湯頭微咸甘醇,醬筍酸脆多汁,叉燒肉經過炸、鹵、煎、烤四個部驟,肉質飽滿厚實不澀。
喜好重口味的人可以嘗試【九州地獄口水】,在豚骨湯中加入日本進口的地獄醬一同熬煮,淡黃色湯頭漂浮著火紅辣油,濃郁香辣,後勁十足,搭配同以地獄醬鹵制的鴨血和凍豆腐,滋味更佳。
如果以地理來說,大抵來說可分成北、中、南三大地理區:
1.北海道味噌拉麵
以重口味的味噌拉麵為特色。特色即在於甘醇香濃,並蘊含大豆強烈的口感,湯頭混合了豬骨及雞骨的精華,面條則是寒帶特有的粗獷面條,而油脂豐富是其最大特色。另外涵館地區以鹽味拉麵的風味為主軸。
2.關東風味的東京正油味拉麵
是以清淡的醬油拉麵聞名。日本拉麵的始祖,湯頭是以雞骨為主原料,配以昆布去除肉腥味,再加上和風鰹節一起熬制,並以塊狀海苔吸收湯脂,整體的口味較為清淡不油膩。
3.九州豚骨拉麵
九州則以濃醇的豚骨拉麵為主。出產於日本的南部(九州、博多)一帶,除了必須的配料外,還增加了香醇的特製辣汁和加上芝麻及少許味噌。 另外也有麻辣地獄拉麵。
好吃的拉麵必須包含湯、面、具(配料) 等三大重點:
一、手工制面
正統的拉麵是以手工將麵粉揉成面團後碾平,再將麵皮摺疊以刀切成細條。每家拉麵店都會有自己的制面秘方,面條均均,寬度和厚度都要恰當,當然吃起來也會特別有味。這些獨特的配料不僅增加面條的味道,還有增加韌度的功能。
二、湯頭
拉麵的湯頭主要有兩種,豚骨湯和雞骨湯
豬骨湯(又稱大骨湯)—豚骨湯至少要熬二十四小時以上,將骨髓和膠質熬進湯中,待湯呈現淺淺的乳白色,散發淡淡的奶香味時才算完成。豬骨湯味道較重,田舍風、鹽味等口味偏重的拉麵均以其為湯底。
雞骨湯—熬制雞骨湯則較省事,四個鍾頭左右既可。雞骨湯味道則較清淡,適合做為正油等味道較淡的拉麵湯底。
三、配料
叉燒、筍乾和青菜是拉麵不可缺少的配料。五花肉必須經過蒸、煮和鹵的程序,筍絲和青菜也都是經過細心挑選,纖維細致又新鮮者才有機會加入拉麵的行列 。
綜合以上拉麵的基本的原料後,好戲也才正開場,先將青菜炒熟,高湯倒入鍋,湯頭因此添加了幾分青菜的香味;將湯與青菜分離後,事先煮熟的拉麵再置入湯里;將拉麵與湯攪拌均勻,鋪上青菜、叉燒、筍乾等配料,經過如此繁復的手續,一碗拉麵才算真正完成。
㈤ 拉麵湯料怎麼做好吃
1,煮肉時調料配方為:乾薑片20%,花椒18%,小茴香12%,草果、肉桂各10%,胡椒9%,三奈、肉蔻5%,良姜、香茅草各4%,蓽撥3%。其中煮肉料與湯的投放比例約為0.5-0.7%。
2,調湯料的配比為:乾薑粉28%,花椒粉25%,胡椒粉20%,草果粉15%,桂子粉12%。其中調湯料與湯的投放比例約為0.3-0.4%。
3,鹽與湯的比例為:1.4—1.5%。
4,鮮薑汁、大蒜汁與湯的比例投放比例為:0.1-0.2%。在調好的湯中加入鮮薑汁和大蒜汁(兩者各佔50%)味道更加鮮美。
㈥ 拉麵湯的做法
日本拉麵湯的做法
拉麵的湯底大多有基本的調味材料,再添加不同的額外材料,成為各式各樣的湯頭。此外使用各地區不同的食材,也產生當地獨特的口味,使拉麵成為深入日本各地的普遍食物。
湯底的常見原料包括:雞肉、豬骨、牛骨、柴魚干(鰹節)、青花魚干、小魚干、海帶、炒黃豆
、香菇、洋蔥、蔥等等。拉麵湯通常需要連續燉煮數小時甚至數天。有些拉麵店使用或混用成桶買進的商業拉麵湯,這種做法方便且可以降低成本,但專門的拉麵饕客可以吃出其中的區別。
湯底的口味一般來說可分為醬油味、豚骨(豬骨)味、鹽味、味噌味。
此外,也有像擔擔面一般使用唐辛子(一種辣椒調味)的辣味和芝麻口味的湯底、類似生馬麺(日本一種地方麵食)的醋味湯底,以及歐式風味的番茄湯底,甚至也有咖哩的口味。
拉麵的湯底營養成份也十分豐富,從其使用的材料中釋放出了包括氨基酸、核酸、礦物質等。但缺點是大部分都含有過量的鹽份。
醬油味\
??鏡山曉月
--
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論壇
DAPgB
本州最主流的風味,使用日本醬油、雞肉和蔬菜。可隨個人喜好加入油辣和胡椒。
豚骨味=
??鏡山曉月
--
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論壇
m
最早發源自九州,使用豬骨長期熬燉出白色的濃湯。也可加醬油成為「豚骨醬油味」。|"
;
鹽味
面湯清澈,源於大正時期的北海道函館,因此又被稱為「函館拉麵」。和其他風味相比,更能突出湯底材料本身的味道。
使用雞肉熬制湯底,再以日本傳統的味噌醬調味。
㈦ 拉麵湯的做法
拉麵湯之所以好喝是因為他是用牛肝經十多種調料煮制而成的!
成熟後非常鮮美!
下面是拉麵湯的配料和製作方法!
配料:
牛肝3斤、白蘿卜10斤。調料:花椒7兩、草果1兩、桂子5錢、姜皮1兩、清油0.5斤、味精3分、食鹽1斤、醬油4斤、胡椒粉3錢、香萊、蒜苗、蔥花、各半斤,灰水7兩、辣子油酌量。
製作方法:
1、先把牛肉及骨頭用清水洗凈,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血水留下另用),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加入鹽4兩,草果5錢,姜皮5錢及花椒2錢用紗布包成調料包清水淘洗去塵後,也放入鍋里,小火燉五小時即熟,撈出稍涼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里煮熟後澄清備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溫火炒烘乾碾成粉末,蘿卜洗凈切成片煮熟。蒜苗、蔥花切未、香萊切小節待用。
3、將肉湯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開的肉湯鍋里,待開後撇沫澄清,加入各種調料粉,再將清澄的牛肝湯倒入水少許,燒開除沫,再加入鹽、胡椒粉、味精、熟蘿卜片和撇出的浮油。
4、麵粉30斤加水18斤擀也面索,再揉和均勻,用灰水7兩(如果灰水溶則少加,灰水淡則多加)撬和揉勻。案子上擦抹清油,將面搓成條,揪為重五兩的條,上面蓋上濕條布,然後根據每個人善食的愛好,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欏(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面條下鍋,面熟後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卜、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面條上即成。並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