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怎麼發才又白又松軟
到底應該如何發面?掌握這幾個技巧,保證蒸出的麵食又白又軟
北方人是喜歡吃麵食的,不論是饅頭餃子還是花捲兒,幾乎是每餐必備。雖然南方人吃麵食較少,但是如果你娶了一個北方人或者嫁給一個北方人的話,那麼你也要學會做麵食。而今天編者就教給大家製作麵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何發面。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發面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加上酵母慢慢等著面發酵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如果在發面時你只添加酵母,那麼你發面的失敗幾率是很大的,如果發面不成功的話,你的面就變成了「死面」,蒸出來的東西會顯得比較黑,而且咬起來特別硬,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發面呢?掌握這幾個技巧,保證蒸出的麵食又白又軟。
第1步便是調制酵母水。取適量的酵母粉,加入30~40度的溫水攪拌均勻,靜止10分鍾。一定要注意水溫,不可以過高更不可以過低,因為最適宜酵母菌發酵的溫度便是30~40度。至於酵母粉的添加數量,則按照每斤麵粉加入5克的酵母來添加。冬天的時候可以少加一些,但也不能低於三克。
當酵母水製作完成之後我們開始和面,和面時記得一定要加一些白糖,而且是先加白糖再加酵母水。這里有個比較專業的名詞叫糖化酶,酵母菌的主要成分便是酶,加上糖之後可以讓酵母菌更充分的發揮作用。白糖的加入量不用很多,是酵母的一倍就可以。如果有豬油也可以加上一勺,這樣做出的麵食更香。
面和好了之後,便是最為關鍵的發面,上面也說過適合酵母菌發揮作用的溫度為30~40度。如果是夏天的話,在常溫情況下發面就可以,但如果是冬天,大家就要想辦法了。一般人會選擇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來發面,比如說爐子邊或者說是暖氣片邊。而今天就大家分享一個不會失敗的發面方法。
拿出家裡的壓力鍋,先把一隻碗倒扣的鍋內,然後添加適量的溫水,水的深度不可以沒過碗底。然後再將我們的面放在壓力鍋里,把壓力鍋蓋扣上,坐等發面成功就可以了。切記不要把壓力鍋的電源打開,我們需要的只是壓力鍋的密閉性和保溫性,並不需要它的加熱能力。只有學會了發面才可以蒸得出好吃的麵食,上面的幾點便是編者為大家帶來的方面的幾個技巧,不知道大家有學會了嗎?
1、准備2個同樣大小的飯碗,碗里都倒入130毫升,30度左右的溫水。因為30度的溫度正適合酵母的發酵反應,能夠使酵母活性更高;而水溫超過40度,酵母會失去活性,也就是俗話說的被燙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酵母就起不到發酵的作用,自然也就無法發面,面團最終成為死面團是肯定的。
2、在其中一個碗里倒入5克酵母(500克麵粉里加5克酵母量剛合適),8克白糖,用筷子攪融化。為什麼要攪成酵母水呢?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出酵母的活性,發出的面更加彭松暄軟又好吃。
3、在溶解的酵母水裡加一勺豬油,如果沒有豬油就用沒有味道的熟油或者玉米油代替,但是沒有豬油香哦。為什麼要加豬油呢?因為加了豬油後,面會變得又光滑又香。繼續用筷子攪勻。
4、在另一個碗里倒入5毫升白醋。為什麼要加白醋,因為加白醋可以使面團更好的膨脹產生小氣泡,這樣可以使面更加的快速發酵起來,節省發面的時間。
5、大碗里倒入500克麵粉,用酵母水和面,水邊倒邊攪,再把白醋水也同樣邊倒邊攪,攪成大棉絮狀,再用手揉成面團。剛開始揉很難揉到光滑,把面團簡單揉好,放在案板上,蓋上碗醒8分鍾。
6、面醒了8分鍾後,就好揉多了,為了面團更有筋性,需要我們拿出體力,多揉一會兒。將面團的「筋」揉出來。
7、面團揉好後,封上保鮮膜,把它放進裝有40度左右溫水的盆里,發酵10分鍾。
8、把發好的面取出,撕去保鮮膜,裡面全是滿滿的蜂窩狀即可。
3. 怎麼發面又松又軟
想要發面又松又軟,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1、首先將麵粉與適量的發酵粉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少量的水以及幾粒白砂糖,白糖可以溶解酵母。
2、盡量用30度左右的溫水來和面,採取少水多加的原則,即少量加水,然後多加幾次,防止因水過多而很稀釋。
3、面團揉好後放在盆里,蓋上濕布讓它醒發大約一小時,建議環境為75%濕度,37度溫度。
發面:
指面團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讓酵母充分繁殖產氣,促使面團膨脹的過程。把面和酵母和水在一定的配比下和勻,然後密封好面料,等待10-30分鍾,等面的中心出現蜂巢狀,面的表面全部漲起,面就算發好了。
發面小技巧:
1、添加少許白糖,可以提高酵母菌活性、縮短發面的時間。
2、添加少許鹽,能縮短發酵時間還能讓成品更松軟。
3、添加少許醪糟,能協助發酵並增添成品香氣。
4、添加少許蜂蜜,可以加速發酵進程。
5、添加少許牛奶,可以提高成品品質。
6、添加少許酸奶,能讓酵母菌開足馬力去幹活。
7、添加少許雞蛋液,能增加營養。
4. 發面怎樣才能又白又軟
1、麵粉的選用:麵粉主要分為高筋、中筋和低筋麵粉,其中,高筋和低筋麵粉一般用於麵包和蛋糕的製作,中筋麵粉適合用來做饅頭包子。超市裡一般沒有標明的散裝麵粉,都是中筋麵粉,可以用來做中式面點。
2、麵粉和水的比例也很關鍵。一般用溫水和面,30、40度左右都可以,冬季水溫可以適當高一點,因為發面的最佳溫度是30度左右。麵粉和水的比例一般為2:1,不同麵粉吸水能力不同,也可以根據面團軟硬適當調整。和面時可以加少量豬油,饅頭會更白更香。冬天和面加點糖,能使面團快速發酵。
5. 如何發面才會又松又軟
注意選對發酵劑、注意發酵粉的用量、活化酵母菌、注意水溫、揉光滑等就可以了。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面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面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面團變得松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面的成品松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面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面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面團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面的成功率。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面。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面結果產生一些影響。
四、和面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面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面過程盡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五、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面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面團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團就硬,這樣的面團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面團軟踏踏,成品口感差。
六、面團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面團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面團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七、二次發酵。
從蒸鍋中取出的面團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如果就此結束也不是大錯,但發面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會有所區別。
八、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濕度就不好控制了。
(5)如何發面發好了又軟又好吃擴展閱讀
隔夜發面的注意事項:
1、酵母要放在溫水(不燙手即可)里化開後和面;
2、發面環境溫度要25°以上,1個半小時就發起來了;
3、酵母發面不能過夜,老面肥發面才隔夜呢;
4、發好的麵包包子、作饅頭後,要再在案板上放15分鍾,才能上屜蒸;
5、蒸鍋水開後上屜,定時20分鍾就行了。
6. 怎麼發面又松又軟
在發面時可加少許鹽,這樣發出的面氣泡多,面就會又松又軟。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准備材料:麵粉:適量、酵母:適量、鹽:少許。
1、酵母放碗內,加入清水溶化靜置5分鍾
7. 如何發面,面能松軟好吃
發面松軟的方法:
1. 一碗清量水加少量糖和一點點鹽。
2. 微波爐加熱至30~40度(一分鍾左右)。
3. 放入一平湯匙的活性乾酵母。
4. 拌勻致酵母溶解。
5. 用該酵母溶液和面,至手感舒服。
6. 放置溫暖地方30~40度(不要超過70度,否則活酵母要變死酵母)。
7. 等15~20分鍾。面發後用手指按下一個洞不會有反彈。
8. 加少許乾麵調整手感
9. 加工成你所要的形狀。如果該過程中面繼續發的速度太快,可以考慮把它放到涼爽的地方,如窗戶口。酵母菌在低溫時停止生長,但不會死掉。
10 如果覺得面發的不夠理想,可以在加工成型後再等片刻,讓酵母繼續生長。
8. 怎樣發面又好吃
食材
麵粉 500克
溫開水 250克
酵母粉 6克
食用小蘇打 10克
首先取500克麵粉用加入6克發酵粉的溫開水慢慢的倒入麵粉中。
注意發面是必須發夠30分鍾以上。
注意和面時必須將溫開水慢慢的倒入麵粉中。
方法/步驟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