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內黃煎灌腸怎樣做才好吃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內黃煎灌腸怎樣做才好吃竅門

發布時間: 2022-10-15 07:16:23

1. 怎麼做內黃燒灌腸

製作方法是:

  1. 先將豬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里,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

  2. 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適量地灌入洗凈的豬腸之中,待其血槳、面汁之混合體在腸內凝固後,即可放入水鍋內用小火溫煮,並要不斷用針剌腸,使之冒出氣泡,以免腸衣崩破。

  3. 一般情況下約一個半小時即可煮熟食用,如再進行加工更好。其加工方法是:用手托腸,以刀剖為適量薄片,根據不同季節和食者愛好,可用蒜汁、香油調拌,稱之為涼調灌腸;

  4. 放入底平煎盤,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塊體由紅變紫黑,腸衣向外津油,用小鐵鏟翻動,即可盛入分盤食用。用小磨香油煎更好。

2. 煎灌腸怎樣做才好吃

小鍋里倒一杯涼水,再倒半杯澱粉。用筷子攪勻。然後放到火上燒。在燒的過程中不停的攪。很快,生澱粉就開始變稠,而且黏在一起了。等差不多的澱粉成個整團時,離火。

2.就著這鍋,倒另半杯乾澱粉。先用筷子,後用手把乾粉都揉進去。最後把面團揉得很漂亮了就捏成個手電筒粗細的腸形。放到蒸鍋里開水下,蒸三十分鍾。看著原來雪白的粉有點透明或發青白了,就熟了。待這粉腸涼透,就可切來煎著吃。
3.煎前先砸蒜。砸好的蒜放涼水和鹽待用。
4.把粉腸切成薄片兒,放在有少量油的平底鍋上煎,煎到兩面脆,裝在個人的小盤里,澆上蒜泥鹽水汁,吃。

3. 煎灌腸的做法,煎灌腸怎麼做好吃,煎灌腸的家常

  1. 把麵粉、蕎麥粉和澱粉混合拌勻。

  2. 把紅甜椒切碎放入料理機攪打成漿。

  3. 然後倒入粉盆用手拌勻搓成碎粒。

  4. 把蔥、姜、八角、小茴香、桂皮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水開後煮5分鍾關火,撈出裡面的香料不要。

  5. 用九成熱的料水倒入粉盆中攪拌,把面燙至半熟即可。

  6. 把面燙好後放到案板上,趁熱沾少量玉米澱粉把粉坨揉勻,然後搓成粗圓形粉坨。

  7. 把搓好的粉坨放在濕屜布上。

  8. 用濕屜布把粉坨卷好包嚴,然後放入蒸籠。

  9. 用涼水開始蒸制,水開後蒸30分鍾取出。

  10. 把蒸好的粉坨取下屜布放在鐵架上晾涼涼透。

  11. 粉坨晾涼後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5小時以上,然後取出切成滾刀片備用。

  12. 把大蒜放入搗蒜罐中撒入適量鹽,然後搗爛成蒜泥。

  13. 把搗好的蒜泥倒入碗中注入適量涼開水拌勻備用。

  14. 把冷藏後的灌腸取出切成滾刀片。

  15. 煎鐺燒熱注入烹調油,油熱放入切好片的灌腸進行煎炸,煎至外皮酥脆顏色焦黃即可。

  16. 把煎好的灌腸盛入盤中。

  17. 上面澆上蒜汁便可食用,吃的時候用長竹簽插著吃即可。

4. 內黃燒灌腸的簡介

內黃燒灌腸發源於河南省內黃縣楚旺鎮,常食具有補血健脾、清肺利腸,清脂等功效,又因其經濟實惠,故老少皆宜,不僅是街頭路邊的隨興小吃,也成為各大飯店的招牌旺菜。
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
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澱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所以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貴,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5. 內黃灌煎血灌腸麵粉和水比例

內黃灌煎血灌腸麵粉和水為3:7的比例。


內黃灌腸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屬於豫菜系,該菜品已納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謂灌腸,就是將豬腸子洗凈,用40%的麵粉、60%的豬血,拌成汁灌入腸內,將腸子兩頭用細繩子扎緊,然後將其放入鍋內煮熟的一種食品。


街頭賣的另一種是將灌腸切成片煎著吃,叫煎灌腸,用豬油煎出來的灌腸是最好吃的,只見一片片灌腸煎成了金黃色,讓人看上去很有食慾,吃起來外焦里嫩,香味撲鼻,煎灌腸在內黃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小吃。

6. 內黃灌腸的簡介

所謂灌腸,就是將豬腸子洗凈,用40%的麵粉、60%的豬血,拌成汁灌入腸內,將腸子兩頭用細繩子扎緊,然後將其放入鍋內煮熟的一種食品。煮腸子時最關鍵的是要邊煮邊用錐子扎腸子排氣,這樣腸衣就不會被煮裂。把煮好的灌腸放在保溫桶里擺攤賣,這種灌腸叫筲灌腸。筲灌腸只需把剝好的蒜加上少許鹽搗成蒜汁,把灌腸切成片,澆上蒜汁就可以吃了。筲灌腸要趁熱吃,吃起來感覺入口光滑、軟而爛,且辣中帶香、香而不膩。內黃人為什麼把盛在保溫桶中的灌腸稱作「筲灌腸」呢?據說,以前賣灌腸的人,把灌腸煮好以後放在筲(一種用竹子或木頭製成的桶)里,擔著沿街去賣,所以叫做筲灌腸。現在,社會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就把筲換成了保溫桶,可仍管它叫筲灌腸。筲灌腸是內黃現在最流行的小吃,無論早、中、晚,無論春夏秋冬,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擺小攤賣灌腸的。看那些灌腸攤前,一個個吃灌腸的人的吃相,就是不餓也會忍不住前去來一碗!「老闆,來一碗肥點類。」一口地道的內黃話加一碗熱騰騰的筲灌腸就是一個內黃人典型的形象!
街頭賣的另一種是將灌腸切成片煎著吃,叫煎灌腸。用豬油煎出來的灌腸是最好吃的,只見一片片灌腸煎成了金黃色,讓人看上去很有食慾,吃起來外焦里嫩,香味撲鼻。煎灌腸在內黃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小吃。煎灌腸的起源要比筲灌腸早,在內黃的鄉村比較流行,在縣城比較少,如果去鄉下趕廟會,就能吃到純正的煎灌腸了。
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澱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所以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貴,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7. 誰知道河南內黃的豬血灌腸是怎麼做的

內黃灌腸是該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清咸豐年間,由縣城邱姓屠戶發明,流傳至今。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其中的筲灌腸堪稱一絕內黃灌腸:豬血灌到豬大腸內。加鹽凝固。切圓片。油煎,沾蒜汁吃。不錯。還有不油煎煮熟的不好吃。用料:澱粉(co

8. 老醋煎灌腸怎麼做好吃

主料灌腸一斤蒜幾瓣醬油少許醋少許香油少許鹽少許料酒少許雞精少許
步驟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11.把灌腸切成一片一片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22.上平底鍋加油,大火燒熱,改小火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33.放入灌腸,煎的時候不停翻動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44.把蒜弄碎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55.加入自己喜歡的口味兒的調味料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66.根據自己的喜好煎到一定程度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77.盛盤,蘸著調制好的蒜汁開吃吧!
煎灌腸的做法步驟88.或者把蒜汁澆上去

9. 內黃燴灌腸的做法

殺一頭豬取全部的血,把血倒入鹽水中攪拌使它不至於凝固然後在和以4:1的比例倒入面水中然後把火點燃,說開水,把灌的豬腸扎緊放入蒸鍋里蒸還要不斷的用針給豬腸扎空以防爆破,蒸上個半個多小時就可以了。最簡便的吃飯就是把蒸好的豬腸切成小段,用調好的蒜汁調吃,最好是熱著吃,涼了不好吃,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煎著吃,切好薄薄的段後,把油放入煎板鍋里加熱,把豬腸放入裡面煎至焦黃色最好吃,臨端鍋前把鹽均勻的灑在上面就可以了,夾在燒餅里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