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炒菜最好吃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炒菜最好吃竅門

發布時間: 2022-08-10 19:16:00

『壹』 怎麼炒菜好吃又簡單竅門竅門

個人分享,多看看別人是怎麼炒菜的,俗話說得好,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所以多看看自己多多少少都會有所領悟,主要的還是把握火候時間,青菜這些翻炒的時間不需要那麼多,而肉類的食物翻炒的時間就需要多一點。你覺得差不多了的時候,放鹽,記住這里的鹽一定不要放多了,不然咸了就沒法彌補了,而淡了可以在嘗了味道之後再加鹽,如果味道差不多了的話,翻炒幾下關火放味精就可以了,反之如果淡了的話,再加鹽然後加味精起鍋

『貳』 怎樣炒菜才好吃又香呢竅門

1、炒菜時應先把鍋燒熱,再倒入食油,然後再放菜。
2、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
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3、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
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4、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5、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
少油膩感。

6、煮鹹肉:用十幾個鑽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7、將綠豆在鐵鍋中炒 10 分鍾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時水裡加點醋可防蛋殼裂開,事先加點鹽也可。
9、煮海帶時加幾滴醋易爛;放幾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將火腿皮上塗些白糖,容易煮爛,味道更鮮美。
11、煮水餃時,在水裡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後加點鹽,再放餃子,餃
子味道鮮美不粘連;在和面時,每 500 克麵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
挺刮不粘連。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3、煮麵條時加一小湯匙食油,面條不會沾連,並可防止面湯起泡沫、
溢出鍋外。
14、煮麵條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煮出的面條不易爛糊。
15、熬粥或煮豆時不要放鹼,否則會破壞米、豆中的營養物質。
16、用開水煮新筍容易熟,且鬆脆可口;要使筍煮後不縮小,可加幾
片薄荷葉或鹽。
17、豬肚煮熟後,切成長塊,放在碗內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
便會加厚一倍。
18、煮豬肚時,千萬不能先放鹽,等煮熟後吃時再放鹽,否則豬肚會
縮得象牛筋一樣硬。
19、燉肉時,在鍋里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並增加湯的鮮味。

『叄』 炒菜的秘訣有哪些該如何炒好一道菜

炒菜很簡單,但是炒菜要有訣竅,炒出來的好不好吃,同樣是那些調料,同樣是那些菜,不同的烹飪手法不同的時間掌握,那做出來的菜味道會完全不一樣。所以大家會明顯的感覺到有人做菜就很好吃,有人做菜就難以下咽。

剩下的那就是調味的問題了,最基本要知道放鹽放多少一道菜正常,我們吃飯用的湯勺來有食用鹽的話應該是2/3,口味比較重的,平平一勺再多不能再多了,因為再多就不好吃了,拍降龍降世,料酒蚝油這些東西就一個人口味逐步添加,畢竟做菜這個東西不同人做出來的味道就是不一樣,這沒有辦法完全相同的去教。大家只能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後自己慢慢做,有經驗了就知道怎麼做好吃的。

『肆』 炒菜好吃的秘訣竅門

很多人都喜歡下廚做菜,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沒時間去學習烹飪。都是自己摸索琢磨,或者看看菜譜。其實只要掌握了一些小技巧,就可以讓飯菜變得更好吃。下面就給大家分享10個做菜好吃的技巧,個個簡單實用,讓你輕松提高廚藝。
1、煮雞蛋。冷水下鍋,煮8-10分鍾,再關火燜3-5分鍾,然後撈出放入涼水裡降溫。這樣雞蛋鮮嫩好吃,還容易剝皮。如果開水下鍋煮雞蛋,容易破殼蛋白流失,而且蛋黃的表面也會發褐綠色,影響消化和吸收。
2、炒土豆絲。要選荷蘭土豆,切開果肉顏色發黃的那種,它的澱粉含量低,糖類和水分含量高,適合炒菜。土豆切細絲以後,放入清水沖洗2-3次,洗掉澱粉,然後下鍋炒。油溫稍微高點,大火急炒,出鍋前淋入少許明油,這樣口感清脆,賣相也好。
3、蓮藕。切好以後,泡入冷水裡,炒的時候,倒入少許白醋。這樣藕片的顏色不發黑,口感脆嫩好吃。炒茄子也是一樣的技巧,用淡鹽水浸泡片刻,大火快炒,短時間就出鍋,這樣不吸油、不發黑,好看又好吃。
4、燉骨湯。2斤大棒子骨+1隻雞架子,或者2兩火腿肉(不是火腿腸)。焯水後,直接加滿水,用中火一直燉的話,出來的是白湯。如果用小火燉的話,出來的是清湯。但是不論哪一種做法,都要燉好以後再放鹽,否則味道不鮮,營養也不好。
5、豆腐。不論是炒豆腐,還是燉豆腐。先下鍋用淡鹽水煮2-3分鍾,這樣可以去除豆腥味,還能讓豆腐更緊實,不容易散碎,還入了的底味。後面做菜的時候,不易碎,而且口感很嫩,味道更好吃。

『伍』 炒菜的秘訣有哪些

說起炒菜,可以說人人都會炒,然而炒出來的效果差別也是很大的,這也就是專業廚師與我們普通人的區別了,看似簡單,其實裡面隱藏著很多技巧,若你不知道,炒出來的菜肯定很難吃。

在我國,烹飪手法有非常多,不同的食材,不同美食製作,不同的做法,單單這個炒菜就有滑炒、爆炒、煸炒、生炒、清炒等十幾種,不得不說中國的美食文化非常講究,非常豐富。下面就針對這幾種不同的炒法,給大家做一個剖析

3、炒菜時分兩次放,中途放一些,結束再放一些,特別是肉類,若提前放很多,肉不容易熟,影響口感。

4、炒的菜需要放醋時,醋一定要出鍋時再加,加的過早醋味道容易揮發而失去酸味。

5、家庭炒菜,想讓更好吃,麻辣要多放,比如辣椒、花椒、蚝油、五香粉、雞精等

6、根據實際情況,有些菜比較硬,可以先焯下水,或者先油炸一下,再炒,會更加好吃

7、不管炒任何菜,起鍋燒油,之後即可放入蔥姜蒜末與干辣椒,這四樣是經典的炒菜四件套,炒出來都比較有味道。

8、熱鍋涼油的運用非常重要,熱鍋涼油就是鍋是熱的油是涼的,這樣不僅炒出的菜對身體更健康,而且營養不易流失、口感更好、不易糊鍋等優勢,可以適當多用這個技巧。

『陸』 炒菜好吃的最關鍵訣竅是什麼

1.將要炒的青菜浸泡十分鍾,然後洗凈。可以選擇切小一點。2.准備好乾凈額炒鍋,如果鍋里有水,要先熱鍋讓水分蒸發,不然會噴油。3.倒入些許油,油的量大概覆蓋鍋的平底即可,熱油。4.等到鍋內冒煙的時候也就是油熱了,倒入青菜。5.用鍋鏟翻炒青菜,使所有的青菜都沾到油,這時候電磁爐的功率大概1200~1400即可。八仙過海鬧羅漢

功效特色:原料多樣,湯汁濃鮮,色澤美觀,形如八仙與羅漢。

八仙過海鬧羅漢的做法

製作原料:

雞脯肉300克,水發魚翅、海參、鮑魚、魚骨(明骨)、魚肚、活青蝦、火腿各100克,蘆筍50克,白魚肉250克,紹酒50克,雞湯、精鹽、薑片、味精各適量,青菜葉、熟豬油各少許。

做法:

1、取雞脯肉15Q克斬成雞泥,用其中一部分鑲在碗底上,做成羅漢錢狀。白魚肉切成條,用刀劃開夾入魚骨。其餘雞脯肉切成長條。活青蝦做成蝦環。將魚翅與剩下的雞泥做成菊花魚翅形。海參做成蝴蝶形。鮑魚切成片。魚肚切成片。蘆筍發好後選取八根。

2、將上述食物用精鹽、味精、紹酒調好口味,上籠蒸熟取出,分別放人磁罐,擺成八方,中間放羅漢雞,上面撒火腿片、薑片及余好的青菜葉,將燒開的雞湯和少許熟豬油澆上即成。

『柒』 怎麼樣做菜才能做得好吃

怎麼做菜好吃,需要看你做什麼菜,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技巧,下面介紹集中家常菜好吃的做法技巧:
1. 黃花菜的烹前加工。鮮黃花菜(金針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在人體內被氧化成為二秋水仙鹼,因此,要用開水燙後浸泡,除去汁水,徹底炒熟才能吃
2. 筍乾的漲發。先將筍干放在鐵鍋內,加滿水煮沸分鍾,再轉小火燜煮,撈出,切除老根,洗凈。然後浸泡在淘米水或石灰水中待用,隔—天換次水,烹調前切成片狀,食之鮮嫩味美。
3. 土豆去皮越薄越好。土豆皮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去皮不宜厚。土豆一旦去皮,要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幾滴醋;可使土豆潔白。
4. 做土豆放奶味道好。白水煮土豆時,加一點牛奶,不但味道好,也可防止土豆肉質發黃。
5. 燒土豆要後加鹽再升溫。燒土豆時,待變色後再加鹽升溫。否則,土豆會形成硬皮的汁液與油混在一起,成菜易碎,影響色香味。
6. 凍土豆怪味的去除。先將凍土豆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加有湯匙食醋的沸水中,慢慢冷卻後,再行制菜。這樣燒出的土豆就沒有怪味了。
7. 土豆戒紅薯。土豆不能與紅薯存放在一起。否則,不是紅薯僵心,便是土豆發芽。
8. 開水點菜。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若用一般水點菜,影響脆口。
9. 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10. 加工芋頭防刺激皮膚。剝刮芋頭皮時,易使手部皮膚發癢,若將手放在爐火上烘烤一下,或在水中加幾滴醋洗一下,即可消癢。搽一點風油精也有效果。

『捌』 炒菜的秘訣方法有那些

首先炒菜時要等油熱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把菜倒入鍋中翻炒,其次對於一些水分不多的菜而言加入適量的水才會炒得更好吃,同時我們放鹽的時機應選在快出鍋的時候,最後還要根據反復的練習來增進對火候的掌握。

很多人不擅長炒菜的人對炒菜的認知可能僅僅只有把菜倒入鍋中炒熟,然後放入調味料這種程度。

其實大部分普通的家常菜的炒法都很簡單,我們只要掌握相應的竅門就可以了。

首先炒菜時候的油溫非常的重要,我們在炒菜的時候不應該在油還沒有燒熱的時候就急忙把菜倒入鍋中,很多菜都需要在油溫比較高的時候下鍋炒才好吃。

其次就是適量的加水,像土豆這類水分不多的菜在炒的時候適當的加水就會更美味,以及我們往鍋中加食鹽調味的時候,最好要在菜快出鍋時投放。

最後,不同的菜餚也應該使用不同的火候,我們可以在反復的練習中增進對火候的掌握。

『玖』 怎樣炒菜才好吃又香呢竅門

1、要材料齊全

尤其是一些調味用的小材料。這一點一般家庭常常不大注意。家庭常用的調料不外平成、甜、酸、辣、苦、香、鮮幾種。咸有鹽、醬油;甜有糖、果醬等;酸有醋、番茄汁;辣有辣椒、胡椒、蔥、姜、蒜、芥末;苦味有杏仁、陳皮;香味有料酒、香油、八角;鮮味有味精、蝦皮等。此外,還應備一點粉面和花椒粒(可泡水用)。炒菜講究一點的,一般不用花椒面,這樣會影響萊的色澤和味道。炒菜出鍋時若用少許粉面收芡,一則可以保護萊的營養,二則可使萊和佐料味融為一體,三則可增加菜的色澤。如炒蒜薹、瓜片、青椒、木耳等最好都要用粉面收芡。

2、要講究刀工

在家做菜雖不像飯店那樣嚴格,但起碼也應懂得切肉要橫絲切,否則炒出的肉就不易爛。切青菜時要薄厚均勻,不然炒出的菜生熟、軟硬就難以掌握。

3、要掌握好火候

一般來說,炒菜應該用急火快炒,動作應干凈利落,這就要求准備工作充分,切不可上灶時丟三落四。紅燒的萊則要用文火慢燉,不要掀鍋蓋。

4、要注意配菜

配萊主要是講究配色,如黑白(木耳和肥肉)、白綠(青椒和土豆)等顏色的搭配。配型:如丁、塊、片、絲要歸類,炒蒜薹要配肉絲,炒木耳要配肉片,炒青豆要配肉丁。

5、醬油使用

一般家庭做萊常常離不開醬油,其實放醬油也應掌握分寸,不是什麼菜都可以放醬油的。醬油的作用是起提味調色的,紅燒的萊可多放一些醬油,但別忘了加點糖。炒青菜則應少放或不放醬油,要放也一定要和肉一同下鍋,切不可下了青菜再放醬油。做湯一般可不放醬油,因為湯以清淡為主,尤其是燒冬瓜湯若放上醬油,冬瓜就會有一股苦味。

注意事項

有些人對蔥、姜、蒜、醋、糖等的用法也不大了解。一般來說,做菜炸鍋時都離不開蔥、姜,放蒜則要有所區別,做茄子、燉芸豆、燒魚,以及做一些「水貨」如心、肝、肺、腸、肚等離不開蒜,但要後放,它能起到解腥去膻的作用。炒土豆絲時,你若放點蒜和醋,菜餚就會色味齊備。做魚和「下水貨」時,同樣也離不開醋。炒肉時,若能放幾滴醋或酒,那麼,肉則會炒得嫩而香。糖,也能起提鮮去腥作用,還能抑制原料的苦味。

怎麼炒菜好吃,這個問題得以解決,那就是給自己的生活添加更加濃厚的色彩,讓生活充滿滋味,人們都說人的一生吃的食物是定量的,我們一輩子也就僅僅只能吃個定數的飯菜,所以讓自己行動起來,每日好好地犒勞犒勞自己的胃,人生也充滿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