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稀飯怎麼做才好吃
姜切絲放入,臘肉切條放入,蘿卜切小顆或條放入,加適量清水,熬煮後加入胡椒粉即可做成稀飯。
原料:大米60克、臘肉100克、白蘿卜60克、四季豆40克、紅蘿卜30克、白鬍椒粉2克、鹽少許、姜3克。
1、臘肉一塊,泡2小時。
注意事項:
豆角換成豇豆更美味。臘肉有鹹味,放鹽時注意用量。
㈡ 怎樣把稀飯煮得很黏稠又好吃
粥這種東西,暖胃又暖心。天氣轉涼的時候,來一碗熱粥,有一種被爸媽摟在懷里的感覺,暖融融的,跟秋冬天的被窩相比,除了溫度,還多了幾分感動。熬粥要熬出溫情的味道,必須要保證黏稠滑口。那麼,怎麼把一鍋粥熬好呢?
米按其黏性分為糯米、粳米和燦米。粳米米粒粗短,口感綿軟,有東北米、珍珠米、水晶米等品種。粳米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健脾養胃、補中益氣、強筋壯骨等功效。其米質脹性較小而黏性較強,煮粥最養人。
熬粥兩大注意事項:
1、煮粥全過程均需加鍋蓋,這樣既可避免水溶性維生素及某些營養成分隨水蒸氣跑掉,又可減少煮粥時間,煮的粥也好喝。
2、如遇到溢鍋現象,可在煮粥時鍋內加幾滴植物油或動物油,能避免米粥外溢的現象,且成品粥色澤鮮亮,入口也別樣鮮滑。
㈢ 稀飯怎麼煮好吃
1、用東北大米熬粥既綿滑粘性又好
㈣ 稀飯怎麼煮好吃煮熟要多長時間
稀飯煮之前可以把大米先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再加入少許油。可以使煮出來的稀飯更軟糯。
其次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入一些其他配菜,增加香味和口感。稀飯喜歡軟糯一些的可以煮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喜歡口感硬一些的可以適當減少時間,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大米、蝦仁、干貝、香菇、玉米粒、豌豆粒、蔥、姜、鹽、白鬍椒粉、香油
製作步驟:
1、大米用水泡1個小時左右,米粒變白後瀝干水,加入少許油拌勻,放入冰箱冷藏
㈤ 稀飯怎麼煮才好吃,才有營養
1,拿適量米、地瓜片放入鍋中。
2,把米和地瓜片用清水洗一下。
3,加入清水,把手指頭伸進去量一下米的高度,加的水超過一個指頭就可以了。
4,然後放在電飯煲裡面開始煮就可以了。煮好了一定不能直接打開蓋,等個10分鍾在把蓋打開。
5,好了稀飯。記住吃的時候配點榨菜、腐乳吃。
㈥ 怎樣熬大米稀飯才好喝
熬大米稀飯的做法
1、淘米。
2、加水:把米加入電飯煲電飯鍋中。加入水。水量為米的6倍左右最為佳,如果您喜歡吃稠一點的,則將水量降低。反之亦然,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增減水量。
3、加熱:好啦,現在坐等粥熟吧!注意要把閘調到加熱的一邊哦!一般的鍋子設計都是紅燈亮了就對了!
4、斷電:當水第一次翻滾的時候,就可以斷電了。這時粥還不能吃哦,米還是硬的。此時關好鍋蓋,利用鍋子本身的熱度,悶上二十分鍾,香甜可口的白粥就做好啦!根據個人口味配上小菜或者小食就是一頓精緻可口的養生減肥餐了!
注意淘米最好用溫水,這樣能充分的保持大米外層的營養層不受破壞。且淘米次數不宜過多,否則亦會降低營養價值,淘米以兩遍最為宜。淘米水不要扔掉,可以留下來洗臉,是天然的美白嫩膚水哦!!!
二、熬大米稀飯注意事項
1、淘米
淘米時,要特別注意小米不可以多次淘洗,容易導致其中的營養元素流失。一般淘洗一到兩次就行,其它的米類洗到沒有雜物即可。
2、水米的比例
熬稀飯時,水和米的比例要調好,想喝稠一些的飯,可以把米放多一些,比如小米、大米、江米等;反之稀一些就少放米。
3、火候
剛開始熬制時,火候要大,要把水和米燒開,然後一定轉入小火,慢慢的熬制稀飯,火候要掌握好了,熬制時切忌大火,否則熬出的稀飯不好喝。
4、熬制時間
熬制稀飯的時間很關鍵,比如小米稀飯,一般一個小時左右為宜,過短或者過長的時間都會破壞小米里的營養物質,因此一定要掌握好。
5、熬制好後再燜一會
熬完稀飯後,再燜一會會更好喝,但是不宜燜的時間過長,十分鍾以內為宜。
㈦ 稀飯怎麼做好吃
喝粥使腸胃得到滋養,卻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也不致導致肥胖。晚間喝粥,還能幫助睡眠,與喝牛奶有異曲同工之妙。涼夜喝粥,當滾燙熱和的粥從口中流到腹中時,全身無數個毛孔有如熨帖過一般,熱烈、暢快淋漓。
02
大米稀飯的煮法如下:
1. 淘米。
03
2. 加水。
把米加入電飯煲電飯鍋中。加入水。水量為米的6倍左右最為佳,如果您喜歡吃稠一點的,則將水量降低。反之亦然,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增減水量。
04
3. 加熱。
好啦,現在坐等粥熟吧!注意要把閘調到加熱的一邊哦!一般的鍋子設計都是紅燈亮了就對了!
05
4. 斷電。
當水第一次翻滾的時候,就可以斷電了。這時粥還不能吃哦,米還是硬的。此時關好鍋蓋,利用鍋子本身的熱度,悶上二十分鍾,香甜可口的白粥就做好啦!根據個人口味配上小菜或者小食就是一頓精緻可口的養生減肥餐了!
06
注意:淘米最好用溫水,這樣能充分的保持大米外層的營養層不受破壞。且淘米次數不宜過多,否則亦會降低營養價值,淘米以兩遍最為宜。悄悄告訴你,淘米水不要扔掉,可以留下來洗臉,是天然的美白嫩膚水哦!
㈧ 怎樣做大米稀飯最好喝
稀飯營養又美味,尤其是作為一份早餐或者是給胃不好的人吃稀粥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日常在煮稀粥的時候總會有溢鍋的風險,很多時候煮粥的時候加了足夠的水,等粥熬好了之後才發現稀飯裡面的水已經所剩不多了,甚至是根本就不成稀飯。
看了以上步驟大家是不是已經學會了煮稀飯不容易溢鍋的小秘訣了呢?其實就是在稀飯當中加入一點點油啦,這樣稀飯好吃又好做是不是很方便啊。
㈨ 怎樣煮稀飯好吃
6招教你熬出美味粥
1.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是熬起粥來節省時間,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熬出的粥酥軟,口感好。
2.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裡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麼呢?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情況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他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鍾。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以間或攪拌是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麼還要攪拌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攪幾下,蓋上鍋蓋,用文火熬煮20分鍾,再開始不停的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鍾,直到粥呈酥稠狀為止。
5.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約十分鍾時點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特別鮮滑。
6.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倒進鍋里,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粥底是粥底,料是料,應分別焯煮,最後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鍾。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將粥底和輔料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