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炒白面好吃又簡單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炒白面好吃又簡單

發布時間: 2022-08-07 10:44:32

⑴ 怎樣在家做白麵粉炒麵

前提是准備好基本的炒麵工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做炒麵,必須使用大鐵鍋,還得用小火慢熬,木棍不能填在鍋里,一燃起來,火勢不能控制,但脫粒的玉米棒和豆穰兒都行。

還要選擇平底鏟子,平鏟子能方便快速的翻炒麵粉,還能一鏟到底,直觸鍋底,以防麵粉炒熰粘鍋,最關鍵的作用是還能在翻面的過程中壓碎粉疙瘩,使疙瘩重新以麵粉的形式入炒,還能防止麵粉變熰。

用面的時候也有量的講究,鍋是挺大的,但是不能像熬紅薯米湯一樣多加米和紅薯,材料越多,熬出來的粥好喝。在炒麵時,一次最好用一瓢半的面下鍋,這樣的量能保證每粒麵粉都能得到最好的翻炒,都能和熱鍋面有直接的接觸,使得入鍋的麵粉能獲得均等的機會,完成自己蛻變,實現自己的價值,讓喝到的人感到暖暖的幸福。

麵粉入鍋以後,要格外的小心,這是炒麵成功的重要環節。要用平底鏟子不停地翻炒,因為麵粉最怕炒熰,一個不小心,鍋底熰了,整鍋的炒麵也就毀了。此時還需燒火工的配合,要使火苗一直以慢火延續的燃下去,直到炒麵出鍋。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考驗人耐心和燒火技巧的時候,大家都以為燒火很簡單,只要一直填柴火就行,其實不然,需要技巧和感覺。需要一個人和鍋里的飯建立某種微妙的聯系,想像著自己就是鍋里食物的,不用計算時間,也不用藉助其他工具,塞柴火的手停了,食物也燒到了最合適的溫度,也是自己想吃的味道。這道工序完成,炒麵也就完成80%。

判斷炒麵炒好的標准就是看炒麵的顏色。當麵粉由白色變成棕色再到暗紅色,俗稱膠泥色的時候,炒麵就可以出鍋了。把炒麵盛出大鐵鍋的時候也要小心,速度一定要快。不然,顏色就要變了,還有可能糊掉。農家廚房最常用的也是最適合晾曬食物的用高粱莛納的鍋拍就登場了,可以把剛出鍋的炒麵均攤在鍋拍上。

炒麵出鍋以後還不算完,這只是完成了整個過程的90%。還有一個容易遺漏的過程,就是撣面。再小心,也會有因水汽而凝結的炒麵疙瘩。細簺鑼是撣面的御用廚具,最後撣出來的疙瘩可以用擀麵杖給碾碎,還可以服用,至此,炒麵的製作過程也結束了。

等炒麵的溫度冷卻下來,就可以燙炒麵糊塗了。燙炒麵也有技巧,需要先放炒麵後放水,還要求邊倒水邊用筷子攪拌,這樣炒麵的香氣就能溢出來了,這樣燙出來的炒麵才是一碗真正的炒麵,更能勾起你的食慾

⑵ 炒麵粉怎麼炒好吃又簡單

干炒麵粉的用料

中筋麵粉250克 白糖50克

干炒麵粉的做法

步驟1

鍋洗干凈燒熱,小火,放麵粉干炒,用鏟子不斷翻炒,防止糊鍋。

步驟5

盛出放涼。

步驟6

嘗嘗味道如何,碗里放一些炒麵粉,先倒少量涼開水拌勻,再倒一些開水攪拌。直接倒開水容易結塊不好拌勻的。

步驟7

香噴噴的炒麵粉泡好啦!細膩順滑,很好喝喔!喜歡喝厚一點的就少加水,我喜歡這種不稀不厚滴!

步驟8

炒麵粉放涼後裝瓶子里密封保存,一次不要炒太多,時間長了味道就不好啦,早上起來泡一碗很方便的,營養又安全。

干炒麵粉的烹飪技巧

炒麵粉剛開始可能會沖不好,要麼厚了要麼稀了,泡幾次就有經驗啦!對了跟泡芝麻糊差不多。全用涼開水或者溫水泡也可以的,但是沒有用熱水泡的口感細膩。

⑶ 炒麵粉怎麼做好吃

用麵粉做的美食千千萬萬種,但這一種尤其簡單。炒鍋中簡單一翻,早起拿熱水一沖,濃香味撲鼻而來,營養還飽腹,對於時間比較緊迫的上班族來說,這款早餐再合適不過,這就是我們北方特有的美食油茶。

以前覺得做油茶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如今才發現、原材料竟然是麵粉,把麵粉和各種果仁、芝麻、核桃放在一起翻炒,十幾分鍾就能搞定,既能當早餐,又能當下午茶,味道可甜可咸,滾燙的開水一沖、真香!

【油茶】

1.首先,我們准備普通麵粉500克,適量的黑白芝麻、核桃仁和油炸花生米,當然也可以加碧根果、杏仁、巴旦木等堅果。

2.把核桃仁放入石臼中,搗成碎粒後倒在案板上,把花生米也倒進去、搗碎。

3.然後把黑白芝麻和花生、核桃倒在一起用刀軋碎,讓幾種果仁充分融合在一起。

4.把鍋燒熱、不要放油,直接倒入麵粉,開小火快速翻炒,把麵粉中的水氣炒干,麵粉炒香、微微變黃以後就熟了,把它盛出來備用。

5.在鍋底和四周均勻刷上植物油,倒入准備好的果仁粉翻炒幾下,讓果仁粘上油脂。

6.再倒入炒好的麵粉,保持小火繼續翻炒,讓果仁和麵粉均勻融合。大約翻炒2分鍾,聞到果仁的香味以後關火,繼續翻炒一會給油茶降溫,以免產生結塊兒的現象。

7.油茶晾涼以後,盛放在保鮮盒中,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吃的時候,喜歡甜口的加點白糖,喜歡咸口的加點食鹽,再沖入沸水、香味撲鼻。

阿飛有話說:

1.炒麵粉時要全程小火,不停的翻炒,火太大的話容易炒糊。

2.炒好的油茶要快速翻炒降溫,以免結塊。

好了,這道營養美味的油茶麵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趕緊試試吧。

關注阿飛,每天都有簡單又實用的家常菜供您參考,我們下期見!

2028閱讀
搜索
王飽飽麥片29.9元3包
正宗山東炒麵粉做法
什麼人不能吃炒麵粉
炒熟的麵粉的功效
炒白面的做法和功效
白麵糊養胃還是傷胃

⑷ 炒麵粉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

  • 將鐵鍋燒熱 。加入麵粉

⑸ 炒麵粉的做法簡單又好吃

油茶麵又被稱作為油茶 ,是北方的一種營養又可口的早餐,因製作簡單非常受大眾喜愛。開水一沖,立馬香氣四溢,那稠糊糊、甜滋滋、香噴噴、熱乎乎的油茶,喝著真得勁,喝完還捨不得作罷,竟連沾在碗上的余羹,也要舔之以盡。


油茶麵的製作流程

1、准備適量的白芝麻、黑芝麻倒入鍋中,開小火不停煸炒,炒出芝麻的香味,大概5分鍾過後,鍋中芝麻變成黃色就可以盛出晾涼。


2、接下來鍋中倒入適量的麵粉,用鍋鏟不停的翻炒,全過程開小火慢炒,這樣可以使麵粉受熱更加均勻,不容易炒糊鍋。


3、炒制油茶麵的時間,一般是根據麵粉多少來定,大概500克麵粉炒制15分鍾左右。如果大家不確定麵粉的顏色,可以取一碗盛入鍋中少量的麵粉,然後倒入開水攪拌均勻,這時油茶麵顏色是深黃色就可以了。



4、鍋中麵粉由淺黃色變成深黃色盛出晾涼即可,晾涼過後的油茶麵要用鑼過濾下,這樣油茶麵更細膩,鑼里有一些面顆粒用手揉搓碎,再過篩一遍即可。



5、准備一個碗舀入適量油茶麵,加入白糖或者紅糖都可以,再放入一小把炒熟的白黑芝麻,然後再倒入適量開水,攪拌成自己喜歡的濃稠度即可,這樣早餐油茶麵就做好了,味道香甜,濃稠好喝,營養健康。


炒制油茶麵的注意事項

1、炒制麵粉全過程都要開小火,這樣可以使麵粉受熱均勻,不易炒糊。如果麵粉太多,建議選大一點鍋來炒。

2、不喜歡吃芝麻的,大家可以根據喜歡來添加乾果,但一定要在鍋中炒一下,然後再擀碎即可。

3、炒好的油茶麵用保鮮袋保存起來,這樣更有利於後期食用

⑹ 炒白面怎麼做

圪朵朵(方言圪堆堆)
【原料】 白面、或白面摻入少許高粱面。
【和面】 用搓魚和面方法和面。
【製法】 起始方法同搓魚,將面揪成如大豆或熟黃豆大小的小面團置於手掌心,另一手拇指摁壓滑行,使面呈捲曲形,先置於面案板或盤中,施以撲面,防粘連,抿夠所需用量後入鍋煮熟。
【特點】 易粘調料,口感柔韌,咀嚼有力。
切板板
【原料】 高粱面、白面或兩面相摻
【和面】 高粱面用溫水和起,如摻白面需待面溫涼至室溫;白面以室溫水和起,軟硬適中。
【製法】 將面擀成寬約7-8cm,厚約0.5cm長條片狀,用刀切成薄片狀面條,切時刀距掌握在0.1-0.2cm間,隨切隨拔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出。
【特點】 吃時口感韌勁,調以辣椒西紅柿汁或辣椒炒酸菜,獨具風味。視個人口味,也可配其它菜蔬調料食用。
蘸片子
【原料】 白面。
【和面】 和成手擀麵面團,也可略軟於擀麵面團。
【製法】 將面團擀成薄片,施以撲面,切成寬3cm左右長約10-15cm面片,入鍋煮熟後撈出即可蘸調料汁食用,也可澆以冷水以防粘連。蔬菜可單獨調入食用。調制蘸料以酸、辣為宜,可與切板板調料相似。
【特點】 撈出後蘸以備好的調料汁食用,口感好,易消化。
握溜溜
【原料】 高粱面。
【和面】 熱水和成軟面以手握面不會自動流溢為度。
【製法】 抓取一小塊,將面略用力擠握,使面從五指縫間擠出呈不規則條狀入沸水煮熟。
【特點】 易消化,是低糖、低脂飲食,輔以辣椒汁炒酸菜或西紅柿口感較好。
燜面
【原料】 精白麵粉、豆角或不易吸水的塊莖類硬質蔬菜。
【和面】 將麵粉用室溫水和成擀麵樣面。
【製法】 將面團擀成薄片,切成短面條或斜面條待用。將豆角洗凈抽絲,折斷或切絲然後入鐵鍋內炒,待調料均勻炒粘於蔬菜時,加水到將漫住炒菜,將切好的面條,均勻逐層攤撒到菜上,加蓋後溫水蒸騰。待面、菜同熟,即水剛好用完而菜和面均燜至熟透時,離火拌勻面、菜即可。

【訣竅】 撒入面條後切不可攪拌。如中間發現水少,可揭蓋將調料水均勻細密撒入面上或順鍋壁輕輕流下。
【特點】 入口香味極濃,營養豐富,炒菜時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少許肉丁或肉片,熟後食用時拌以青辣椒、蔥、蒜研細搗汁的佐料或清炒青辣椒口味更佳。
喔喔飯
【原料】 白面。
【和面】 同擀麵方法同。
【製法】 將所需蔬菜炒至快熟時加開水,撒入擀切好的面條同煮,加鍋蓋。隨著鍋內湯汁減少,蒸氣由鍋底上沖,形成的鍋面氣泡破裂發出喔喔聲響即可食用。
【特點】 面菜同煮,營養較全,調料均勻,別具風味。
連米飯
【原料】 小米 、白面或白面摻入少許高粱面、綠豆面。
【和面】 根據各人愛好和成擀麵或擦圪蚪面。
【製法】 ①將擀好的面切成面條或做成擦圪蚪待用。②鍋中放水加入適量小米熬湯,小米煮開後煮入蔬菜,如白菜、胡蘿卜、菠菜等,等水開時煮入面條或隨手擦入擦圪蚪煮熟,食用油加熱煎入鹽、蔥等,待油熱之際烹入鍋內即成。
【特點】 營養全面,油花滿布湯中,別有風味。
菜飯
【原料】 黑菜、白面。
【加工】 ①黑菜製作:取新鮮干凈的胡蘿卜葉莖(多於秋季收獲時採用),揀選後用水沖干凈,以開水略浸煮,趁熱(未二次污染時)撈出切成碎段。為防止二次污染,入瓮內加涼開水,上壓青石使菜不暴露於水面外,隔離空氣以防霉變。
②白面和成擀麵面團或將面置於器皿中調成稀糊狀。黑菜煮入鍋內,待水開後將擀好的面條或麵糊邊緩慢傾倒入鍋邊,邊攪邊拌勻,煮熟後烹入熱油煎好的佐料。同連米飯烹油方法相同即可。
拉麵
【原料】 精面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法】 ①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中,一手倒水(水溫要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攙和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摸勻,摸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②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③面餳好後,取二分之一面團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拿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入在條案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炷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即成。
【特點】 柔軟、筋韌、光滑。
註:拉麵是山西的名產,為山西省的四大麵食之一。特別是晉中市平遙縣的拉麵最為著名,此麵食適宜澆配打鹵或各種澆頭。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要領,即和面時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防止蹲鍋疙瘩。拉麵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還可製成小拉麵、空心拉麵、夾餡拉麵、龍須面、扁條面、水拉麵等。
刀撥面
【原料】 精面1000克,水500克。
【製法】 將面倒入盆里,用水和起(水溫:冬暖,春夏秋涼),打起穗子,揉勻揉光,稍餳後,擀成1分厚、7-8寸寬的長條,然後撒上面撲(最好是精面撲)疊成六層,放在特製的光滑小木板(俗稱撥面板)上,用特製的兩頭帶把的撥面刀,兩手各執一頭,一刀一刀地往前面撥出,每分鍾90刀,下鍋里煮熟即成。
【特點】 面條呈三棱形。吃著筋滑利口。
註:此面譽稱山西平遙四大麵食之一,晉中平遙人民普遍食用。吃時可配素葷澆頭或打鹵,吃湯面亦可。
刀削麵
【原料】 精粉1000克,水500克左右。
【製法】 將面放入盆中,加水和好,略餳,再揉勻揉光,揉成後頭大、前頭小的圓柱面形,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塊,右手執削麵刀,先從面塊的里端開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上端削出,逐刀上削,削成扁三棱形寬度相等的面條,直接削入開水鍋煮熟即成。操作過程中,要掌握刀口與面塊的角度。
【特點】 形為柳葉,三棱兩端尖,標准長度不過25公分,吃時筋、韌、利口。
註:此麵食適於澆各種葷素澆頭、打鹵,亦可炒著吃。削麵刀的鐵片呈圓弧形。削麵時掌握刀與面的角度,否則易削成片狀。速度每分鍾90根。此麵食用比較普遍,各地均有。
剔尖(白面)
【原料】 麵粉1000克、水600克。
【製法】 將面倒入面盆,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春秋溫),再分別將餘下的水扎入面內,雙手揣勻,揣到盆光、手光、面光為止,用凈布蓋上,餳半小時。餳好後取二分之一放入擠滿盤,左手托盤徐徐旋轉,右手拿一根竹尖筷子(長一尺二寸,一頭削成三棱形的特製竹筷)。用筷子貼住盤邊由上而下,撥成兩頭尖、三寸長的魚肚形條,直接撥入開水鍋里煮熟即成。
【特點】 光滑筋軟,易消化。
註:剔尖是山西晉中平遙人民最喜愛吃的一種麵食,口感最佳。吃時配澆生煎豬肉味道最美、也可以配澆其也葷素澆頭或打鹵,炒上亦可。
剔尖(雜面)
【原料】 白面、白面摻加綠豆面或高粱面。
【和面】 將面置盆中或其他器皿中,由干到濕注水調成稀糊狀,調勻。
【製法】 將糊狀調好的面置於碗中,一手持碗略傾斜於鍋上,使麵糊將溢出碗沿,另一手持一稍細、削尖的竹筷(也有專用的鐵桿子),將溢於碗沿的稀面順勢撥入鍋內,煮熟後呈不規則的條狀麵食。
【特點】 易消化,類似於拌湯類麵食。
小拉麵
【製法】 將和好的面,放在案條上,揉勻或搓成長條,雙手提兩端稍晃,但手不須蘸鹼水。然後撒面撲,再搓成長條狀,捏成片形,略餳後用刀橫切成小手指粗,撒勻面撲或抹勻香油,逐根或幾根並拉,拉成細條投入沸水鍋內,煮熟即成。
【特點】 此種製法並不用鹼,味道純正,製法簡單,一般為家庭所用。
揪面
【原料】 精面500克,水250克。
【製法】 將精粉倒入盆內,一手澆水,一手和面(水溫:夏涼、春秋冬暖),打成穗子和成面團,揉勻揉光,稍餳後,放在案板上,擀成約2公分厚的大片,用刀切成1寸左右寬的條,然後左手拿條,右手將面揪成拇指頭肚大的小片,投入開水鍋里煮熟即成。
【特點】 做法簡單,吃著筋滑,適於澆各種葷素澆頭,打鹵,亦可煎炒而食。
註:此面為晉中平遙常吃的一種麵食。
擦圪蚪
【原料】 精面500克,水250克。
【製法】 把面倒入盆里,加入水攪勻,團成面團即可(不能多揉,水溫是冬春熱夏秋暖)。然後將扁眼「擦子」橫架於鍋沿上,左手按住擦子一頭,右手握一塊面,放在擦子上向前方一下一下地推擦,使面擦在開水鍋里煮熟即成。
【特點】 曲花短條,易嚼,好消化,筋滑利口。
註:此面還宜配用高粱面、細玉米面、雜豆面進行擦制,味道和口感別具特色。
貓耳朵
【原料】 精面500克,水250克。
【製法】 ①將面倒入盆里,加入水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打起穗子和成面團,揉勻揉光。
②面團稍餳後上案,再次揉光,擀成約2分厚的面片,撒上面撲,用刀劃成1寸寬的長條。然後左手執面片,面片頭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揪下指頭肚大小的面塊,反方向搓捻(即食指朝下捻,拇指向上搓,一般是連揪帶搓,同時操作),使面塊成為貓耳朵形(凹肚形),使它從手的上端(即臉的前端)翻跳入開水鍋內,煮熟撈出即成。吃時可配各種素葷澆頭,亦可配以素葷佐料製成各種炒麵。
【特點】 形如貓耳,利、滑。
註:貓耳朵吃著筋滑利口,深受群眾歡迎。
豬肉炸醬面
【原料】 肥瘦豬肉250克。
【輔料】 花椒油75克,醬油50克,豆瓣醬50克,蔥、蒜、姜各少許,濕澱粉適量。
【製法】 ①將豬肉剔筋剁成米粒小丁,蔥切成蔥花,蒜切片,姜切成末。
②炒勺上火放入花椒油,待油熱後投入豬肉小丁(或末)進行煸炒,待肉丁(末)水分煸盡即將出油鍋時,加入豆瓣醬、蔥花、蒜片和薑末,再略微煸炒,然後加入醬油、鹽、味精、紹酒和少許高湯略炒,即成豬肉醬。
【特點】 製作容易,香而不膩。
註:豬肉炸醬分干稀兩種,可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隨意選食。如喜吃牛、羊肉者,亦可使用牛、羊肉製作,製法類同。
雞蛋炒飯
【原料】 雞蛋2個,煮熟撥魚150克(約含乾麵量,其他各種麵食亦可)。
【輔料】 食油80克,蒜苔段50克,醬油、花椒、蒜片、薑末、精鹽、蔥花各少許。
【製法】 ①雞蛋磕入碗內,加少許精鹽攪勻。瓢上火放食用油40克,待油熱後,倒入蛋液炒成碎蛋塊,盛入碗內備用。
②瓢重新上火放食油40克和少許花椒,油熱後,撈出花椒,投入蔥、姜、蒜、蒜苔段及撥魚翻炒,隨後加入醬油、雞蛋塊,翻炒片刻,盛入碗內即成。
【特點】 香醇不膩,軟嫩適口,富有營養。
什錦炸醬面
【原料】 春筍、香菇、水發腐竹、油豆腐、豆腐乾、油麵筋、黃瓜、鮮蘑菇各50克,雞蛋2個、豆瓣醬50克。
【輔料】 花椒油100克,蔥花、薑末、蒜片、精鹽、味精、濕澱粉、香油各少許。
【製法】 ①將春筍、香菇、鮮蘑菇、腐竹、腐乾、油豆腐、黃瓜等切成筷頭丁。雞蛋磕開加入少許味精入油鍋炒熟,撥散(或切成小塊)。
②鍋上放入花生油,油熱後,放入豆瓣醬煸炒一下,郁後投入蔥花、薑末、蒜片略炒,然後再放入切好的什錦菜丁煸炒,加入食鹽、味精翻炒,再加入炒熟的雞蛋及高湯200克左右,勾少許粉芡,淋入少許香油即成。
【特點】 味鮮清素,一般為素食者所用。亦可添加或更換為肉丁、火腿丁、蝦丁、海參丁、魷魚丁等,烹成葷什錦炸醬,製法相同。
羊肉水餅
【原料】 白面500克,羊肉250克。
【輔料】 花椒水150克,醬油50克,胡蘿卜500克,大蔥100克,香油50克,薑末少許,味精、精鹽適量。
【製法】 ①將胡蘿卜剁爛,壓出水分(注意勿擠得太干)。②羊肉、大蔥分別剁碎。③先把羊肉放在盆里,加上醬油、味精、花椒水、薑末和精鹽,反復一順攪起,再將胡蘿卜、大蔥末倒入一起拌勻。③把面和好,揉光稍餳後上案搓成長條,揪成60個小劑子,按扁,擀成小圓片。④一手托麵皮,一手用筷子將餡放在皮上,然後用雙手大拇指和食指將皮捏住。⑤下入開水鍋煮10分鍾左右即成。
【特點】 餡嫩,滋味醇香。
糖餅子
【原料】 白面五斤。
【輔料】 油一斤、鹼子少許,糖面,酥子(面:油=3:7)。
【製法】 從五斤面內取出七兩,再取三兩油拌成酥子。再取出半斤面蒸熟,和糖配在一起,把一兩油加入拌勻。把剩下的面用溫開水和起,擀開,把酥子擦上捲起來,成細條,撕成50個小塊,捏成皮,包上糖面,壓扁,十字擀兩下。等鏊子燙手時,面向下齊放入周圍,燙住皮後,再把背面向下,在烤箱內烤熟即成。
【特點】 外酥里甜。
油旋子
【原料】 白面10斤。
【輔料】 油2斤,食鹽,鹼面少許,底油。
【製法】 從十斤面中取出七兩,再用油三兩和食鹽拌成酥子。再用1.8斤面起成起面,和剩餘的白面用溫開水和在一起,撒上少許鹼子揉勻,撕成50塊,一隻手拿面一塊,把面推開,將酥子抹一點,捲起來,用刀從中切開,兩塊並在一起,再盤成圓卷,按開擀開,翻過來把面上抹上少許油,鏊子燙起手時放上,燙住面,烤到八成時,翻過來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入口綿香。
半圪塔酥餅子
【原料】 白面十斤。
【輔料】 油二斤、食鹽三兩、鹼面少許。
【製法】 從十斤面中取出三兩,和食鹽、油拌成稀酥子,再用1.7斤起成起面,剩下的面用溫開水和得稍硬些,加入起面和勻,撒上鹼揉勻,滾成細條,撕成25塊,每手各拿一塊推開,把酥子抹上捲起來,用手包成圓形,用刀把周圍旋開,按扁擀成圓形,鏊子燙起手時,放在周圍,燙住皮後,用刀從中切開,翻轉再燙一會兒,面向里下爐烤到五成熟,翻轉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外焦里嫩,美味適口。
半圪塔油旋
【原料】 白面十斤。
【輔料】 油二斤、食鹽二兩、鹼面少許。
【製法】 用白面七兩、油三兩和食鹽拌成酥子,再用1.8斤面起成起面,和剩餘的八斤用溫開水和在一起,撒上少許鹼子揉勻,做成細條,撕成25塊,一隻手拿一塊,把面推開,把酥子抹上捲起來,並再次卷回來,按開擀開,翻轉把面上抹上油,鏊子燙起手放上,燙住皮從中切成兩半,面子向里烤到八成時,翻轉,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入口綿虛。
烤格扭子
【原料】 白面十斤。
【製法】 用三兩白面和食鹽、油拌成稀酥子,再取出1.7斤起成起面,用溫開水和的稍硬些,加入起面和起,撒上鹼子揉勻,滾成細條,撕成50塊,把塊推開,抹上酥子,分開拆迭成塊,按扁,扭住,鏊子燙起手時放入,燙住皮時,下爐面向上平烤到對稱,翻轉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外焦里脆,入口甜香。
牛舌頭
【原料】 白面十斤。
【輔料】 小豆1.3斤,白糖、紅糖各一斤,玫瑰一兩,香油三斤半(麻油也行),水粞二兩,鹼面五錢。
【製法】 將小豆煮熟,在鍋里炒出來涼干磨成細面,用小籮籮出來,把紅糖、白糖、玫瑰和豆面攪勻,用半斤油和起,再從十斤面中取出二斤,用一斤油把二斤面和起。把剩餘的八斤面和二斤油、水粞、鹼面,用溫開水和成掐圪瘩面,擀開把酥子擦在面上捲起來,滾成細條,撕成100小塊,把每小塊按開,把配好的澄沙餡包入面內,按扁擀成長方形,折回來用小擀杖當中輕輕擀一下,成為牛舌頭,上面抹少許油,鏊子熱了時放入,來回轉動,面向里放入爐內,烤到五成熟,翻轉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酥甜美味。
起面餅子
【原料】 白面十斤(製成品50個)。
【輔料】 油一斤、食鹽三兩、鹼子半兩。
【製法】 先從十斤面中取出二斤面起上,再取出三兩面和食鹽、油拌成糊狀,剩餘的面加入鹼子,用溫開水和成比掐圪瘩面硬些,滾成細條,撕成50塊,一塊一塊擀開,抹上酥子捲住,扭住,按扁擀開,放入鏊子上,烤的燙住皮,面向里下爐,熟到五成時翻轉,再烤一會兒即成。
【特點】 外焦里虛。
烙餅
【原料】 白面一斤(製成品六個)。
【輔料】 油一兩、食鹽少許。
【製法】 將面用溫開水和起,擀開,把一半油與食鹽抹上,捲起來,撕成小塊,擀開抹上油,上鏊子兩面燙成金黃色,熟了為止。
【特點】 美味可口。
蔥花烙餅
【原料】 白面一斤(製成品六個)
【輔料】 油一兩、食鹽少許、蔥花一兩
【製法】 把面用溫開水和起,擀開,把蔥花一兩、一半食油、鹽拌起,抹在面上捲起來,撕成小塊擀開,抹點油,在熬子上烤到五成左右,成為金黃色即成。
【特點】 外焦里嫩,乾巴脆。
香豬油烙餅
【原料】 白面一斤(製成品六個)。
【輔料】 香豬油二兩,蔥花一兩,五香粉一袋、生薑米、食鹽少許。
【製法】 將面用熱水和起擀開,再把香豬油剁碎,把蔥花、生薑米、料面、食鹽加進去剁成餡子抹在面上,捲起來撕成小塊,擀開扭住再擀成圓形,在鏊子上兩面燙到五成左右,成為金黃色即成。
【特點】 葷素美味。
南瓜糊塌
【原料】 白面一斤(製成品十個)。
【輔料】 南瓜半斤,料面、食鹽、蔥花少許,油半兩。
【製法】
把南瓜擦成絲,和面拌起(軟一點),再和輔料拌勻,鏊子熱了淋少許油,把面用小鐵勺放在熬子上,攤平(圓形),兩面烤焦即成。
【特點】 美味可口。
茭瓜(西葫蘆)糊塌
【原料】 白面一斤。
【輔料】 茭瓜半斤(輔料同上)。
【製法】 (同南瓜糊塌一樣)。
餃子
【原料】 白面一斤、羊肉半斤。
【輔料】 胡蘿卜一斤、大蔥半斤、生薑二錢、海鹽一兩、胡麻油一兩、香。油五錢、五香粉一錢。
【製法】 用溫開水和起面,先把羊肉、大蔥、生薑剁在一起,胡蘿卜削了皮剁碎,然後和肉餡放在一起,製成餡捏起來,一斤面做三十個,上籠蒸半小時即熟。
【特點】 味美好吃。
蒸包子
【原料】 白面一斤、羊肉半斤。
【輔料】 胡蘿卜一斤、大蔥半斤、生薑二錢、胡麻油一兩、香油五錢、五香粉一錢、鹼面二錢。
【製法】 把白面起了,用鹼水放正,先把大蔥、羊肉、生薑剁在一起。胡蘿卜去皮,洗凈擦下,剁碎,然後和輔料剁在一起,一斤面做二十個,上籠蒸半小時即熟。
【特點】 外焦里綿,味道很好。
生炸油糕
【原料】 軟米一斤、紅小豆(芸豆)三兩。
【輔料】 紅糖六兩、桂花醬少許。
【製法】 把軟米泡上一夜,再用清水沖兩次,碾成細面。把小豆煮熟,放在篩子里拿木勺抿爛,再拿布包澄出來炒一下。把紅糖、桂花醬放在一起成餡,再用溫水把糕面和起成面席,揪成小劑,把小劑捏成皮,包入餡子,捏好。過油炸出來即成。
【特點】 外焦里綿,香甜好吃。
棗糕
【原料】 軟大米一斤、紅棗6.5兩。
【輔料】 胡麻油二錢。
【製法】 將米泡上一夜,用清水沖上兩次,碾成細面,把紅棗蒸熟,用專制蒸籠連鍋坐在火爐上,放一層面,加一層棗,五六層時加蓋蒸二十分鍾後,下籠晾涼,用刀切開食用。
【特點】 又軟、又甜、又好吃。
棗兒油炸糕
【原料】 軟米一斤、豇豆四兩、紅棗八兩。
【輔料】 胡麻油四兩。
【製法】 軟米泡上一夜,用清水沖上兩次,碾成細面,上籠蒸成面席,把豇豆、紅棗蒸熟,用勺子擦爛,一斤做三十個,過油炸出來即成。
【特點】 外焦里綿,香甜好吃。
雲子糕 【原料】 軟米一斤、紅棗六兩。
【輔料】 胡麻油二兩。
【製法】 把軟米泡上一夜,用清水沖上兩次,碾成細面,用籠蒸成面席,把紅棗蒸熟,把糕面擀開,將紅棗包在里頭,捲住,用刀切成小塊,過油炸出來即成。
【特點】 味美好吃。
紫色糕
【原料】 軟大米六兩。
【輔料】 核桃仁、甜杏仁、瓜籽仁、花生仁、桃仁各二錢,白糖四兩,熟白面四兩,油四兩,芝麻、青絲、紅絲、桂花醬、玫瑰各少許。
【製法】 將軟大米洗凈,用冷水浸泡一二個小時,換水洗凈,放在碗內,加適當的水上籠蒸熟。把白糖三兩、熟白面、五仁(把五仁剁碎),少量油、水、芝麻、青絲、紅絲、桂花醬、玫瑰和成餡子,把蒸熟的軟大米揉好,用手做成十二個小圓形片,把餡加入做成板糕,下油鍋炸熟後,夾入盤內,灑上青紅絲和白糖即成。

⑺ 自己在家怎麼炒麵粉

炒麵粉,顧名思義,就是用鍋炒制麵粉。麵粉是一種由小麥磨成的粉末。炒麵粉,安徽當地一些農村的一種小吃,當然,也可以做主食吃。安徽主食以小麥加工產品為主。

  • 炒麵粉的材料:麵粉若干,白砂糖若干(可根據個人甜味喜愛適當加量)

  • 炒麵粉的做法:

1、鐵鍋洗凈,燒干。

  • 食用價值:

麵粉富含蛋白質,一般含量在10%-13%,高於稻米。但小麥蛋白質中,我們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蛋氨酸含量比較低。中醫認為,麵粉性味甘涼,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所以,我們在食用麵食的時候,要補充這些營養成分含量高的食物,以達到營養互補、保證健康的膳食原則。

⑻ 炒白麵粉的做法大全集

用料  
麵粉 300克
花生 100克
核桃 100克
黑芝麻 50克
白芝麻 50克
花生油 50克
炒麵粉的做法  
花生米倒入烤盤里上下火150度烤十分鍾,烤好之後拿出來自然冷卻。
核桃倒入烤盤上下火140烤8分鍾,烤好以後倒出來自然冷卻。
我把黑芝麻和白芝麻一起倒入烤盤了,上下火140烤五分鍾,烤好之後倒出來自然冷卻。烤箱不同時間和溫度也不同,花生核桃芝麻都可根據自己的烤箱調整時間和溫度,如果第一次做就看著不行了再烤,可千萬別一次烤糊了哦。
花生,芝麻,核桃一起放入料理機打成花生碎,這些東西會出油不好打碎,也可用自己的辦法把這些東西弄成碎的就行。
開火倒入麵粉,炒麵粉一定要有耐心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一定要小火不停的攪動麵粉防止糊底,麵粉炒至發黃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記住一定要有耐心哦😜
麵粉炒好之後加入之前的花生核桃芝麻碎再炒五分鍾,這個炒的過程還是要不停的攪動不要炒糊了。
把面往一邊扒拉一下,在炒鍋了加入之前准備的花生油,油要一點一點的加入進去再炒五分鍾就可以出鍋了。
喝的時候可以加入白糖,喜歡吃蔓越莓或者葡萄乾會很好喝哦🤤但是沖調一定要用開水不停的攪拌至光滑粘稠就可以喝了。溫馨提示一下,這個根據個人口味如果喜歡喝鹹的就加入適量鹽,我個人覺得甜的好喝。

⑼ 炒白面怎麼炒 炒白面如何炒

1、用料:麵粉200克、白糖適量。

2、取麵粉放熱鍋里翻炒。

3、剛開始水分蒸發的時候會有顆粒,不用管,反復炒。

4、水分差不多沒了,顆粒就少了

5、等水分完全蒸發了,再翻炒,就開始上色了。

6、一直不停翻炒,直到全部顏色跟小麥色一樣即可,盡量把顆粒碾碎。

7、關火不離火,繼續翻炒。

8、顆粒幾乎沒有了,放一邊涼透。

9、涼透的麵粉放白糖。

10、放溫水。

11、煮開鍋。

12、裝盤。

⑽ 怎樣做炒白面

1、清鍋炒麵,重點是總是翻炒,炒的均勻為上,用面鏟將面球打散。先大火後小火。
2、等面炒熟的時候,倒到面板上,用擀麵杖把面再擀一下,為了把細小的面球擀成面喲。
3、鍋內放油(牛油,雞油,黃油,豆油都可以)油七成熟時將面放進油中,翻炒,至油溶於面中出鍋。
4、將油茶麵平攤於干凈的面板上,盡量攤薄,使其散熱,如堆在一起
面可能會因余熱變糊。
5、另炒香芝麻(也可以加其它的堅果類,如花生碎,核桃碎,葵花籽等)拌在炒麵里。
6、吃的時候可以加糖喝甜味油茶,也可以加入適量調料及食鹽喝鹹味油茶,依據個人口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