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鮮的艾草能食用嗎怎麼吃
艾葉草可以直接吃,從葯用價值來看,新鮮艾葉和干艾葉兩個治療的效果是一樣的。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葯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葯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葯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草泡腳可溫肺:取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腳,用艾草泡腳期間應當注意,同時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發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而且用艾草泡腳每周三次即可,不宜過於頻繁。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葯。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於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葉草功效
1·艾葉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
2·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
3·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灸治百病。
1. 沖任虛寒,月經不調,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養血調經。
2. 產後感寒腹痛或老人臍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於臍部。
3. 寒濕瀉痢不止者,可與乾薑同煎。
4. 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則須與黃連、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
陰虛血熱者食用艾葉的時候要慎重。艾葉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Ⅱ 艾葉餅怎麼做竅門
所謂的艾餅就是利用艾葉來製作的一種麵食,艾餅有很好的食療的功效,它具有理氣止痛,調經止血的作用,對於女性來說,有一定的預防月經不調的效果,孕期的女性也可以適當的吃一些,艾餅的做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准備適量的艾葉,准備適量的麵粉,就可以進行製作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艾餅的做法。
艾餅的做法大全
材料艾葉,麵粉,片糖,大芭蕉葉做法採集艾葉,大芭蕉葉。將艾葉洗干凈,放進去煮2分鍾。同時煲糖水。.煮熟艾葉,加麵粉和面板。做成小餅。放進去蒸20分鍾即可。小訣竅艾葉具有很好的功效,偶爾吃吃天然又健康。
做法二
材料艾葉5小把,糯米粉500克,清水250克,小蘇打3克,椰絲,黑芝麻,白糖,蔓越莓干,大杏仁,干桂花,粽葉做法1.艾葉摘取頂部嫩葉2.用清水洗凈3.放到水裡淖去苦味4.加清水攪拌成泥5.加小蘇點再次煮開6.趁熱倒入糯米粉中7.和成面團8.取一小塊面團煮熟9.粽葉切小片10.洗凈11.放到水裡煮一下,備用12.餡料也准備好13.煮好的糯米面團趁熱加入生面團中14.使勁的揉,過程很痛苦,雙手都很粘,別急,慢慢揉,中途可以加少許糯米粉進行調整干濕度15.分小份,取一小份壓扁16.包好餡料17.揉成團18.放入粽葉中,刷層油19.火開後大火蒸6-8分鍾
做法三
客家煎艾餅的原材料:艾味200克、糯米粉500克、熟豬油50克、食油30克客家煎艾餅的製作方法:一、將艾味洗凈,過沸水後切碎;二、將碎艾葉、糯米粉和豬油放在一起,加入適量清水,用力攪拌均勻後,用手捏成餅狀,入鍋蒸熟;三、鍋上火,倒入油燒熱,放入蒸熟的艾味餅,煎至兩面皆呈金黃色時取出即可。
Ⅲ 艾草怎麼吃
艾草又叫艾蒿、香艾、灸草,是一種具有特殊濃烈香氣的植物,我印象中最喜歡的品嘗艾草的方式好像是馬上就到了的清明節會吃的艾草粑粑(青團)。艾草有很好的葯用價值,全草都有葯性,可以祛濕散寒、止咳平喘、消炎止血、抗過敏等等。現在這個時候也正是採摘艾草的好時節,小時候物質匱乏,每到這個時期艾草也就變成了餐桌上的一種時令調劑。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艾草食用的方式,都還挺家常的,有條件的話周末或者清明節休息就可以去郊外采一些,自己試試。
但是艾草雖然很清香,可是也不要集中一次吃太多,是葯三分毒嘛。艾草如果食用過量還是會導致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一些中毒症狀,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嘗個鮮就好了,意猶未盡有時候是更美好的體驗。
Ⅳ 清明節前後適當吃點艾草,艾草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清明節快到,又是吃艾糍的季節啦,這個時候雨水充足,艾長得最好,最香嫩。用艾做成糍巴,也就是青團,美味又健康艾草性溫,暖胃,對女人好處多多。其實,在我們湖州練市,清明的這段時間大家更愛吃麥芽塌餅,它是糯米餅。春季,佛耳草開始生長,老人們便開始一步步准備製作麥芽塌餅。糯米麥芽磨成粉,佛耳草洗凈曬干,與粉捏成面團。餡兒有豆沙或黃豆沙
還有艾草洗凈,鍋中放水,水開後放入艾草(加點鹼水,艾草做出來會更綠,顏色 更好看),再大火把艾草煮開,然後撈起來泡一下凈水 ,再瀝干水(艾草煮為的是去苦味)。然後放到料理機打碎,這樣做出來的青團會很光滑,沒有料理機的話只能剁剁剁剁剁我是湖北人,我們那邊的是用粘米粉做的,艾絨剁成末,和進粘米粉,用熱水和,裡麵包豆腐乾,肉末粉條,藕丁,喜歡吃辣的,加點,包起蒸,熟了就可以吃了
Ⅳ 艾葉豆腐的做法步驟圖,艾葉豆腐怎麼做好吃
原料:
艾葉、 豆腐、水、紅糖
艾葉豆腐的做法步驟:
1、艾葉放入水中稍微煮一下。
2、豆腐切塊放入,切的稍大點。一起煮,煮久點,豆腐裡面會有蜂窩狀。
3、一般都是雞蛋和豆腐一起煮,比較方便。
4、豆腐撈出來,撒上紅糖。如果覺得苦味能接受,那就不用加紅糖。
Ⅵ 艾葉怎麼做好吃呢
艾葉紅棗煮蛋—艾葉(干品)20克、大棗5枚、生薑3片、雞蛋1隻。將艾葉、大棗、雞蛋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沸,雞蛋煮熟後去蛋殼再放入鍋中煮5~10分鍾,加入紅糖即可。此湯可溫經散寒、益氣養血,尤其適用於婦女痛經及體質虛寒的人群。
Ⅶ 釀豆腐的做法
家裡永遠離不了百搭的醬料,最近迷上仲景的香菇醬,真的是太好吃了。我喜歡豆腐,周末就用香菇醬做了個豆腐釀,很好吃。
釀豆腐的做法
工藝燒
口味家常味
時間30分鍾
難度初級入門
主料main
香菇醬2勺豆腐300克豬肉(瘦)50克蘑菇2朵
輔料others
蔥末適量薑末適量色拉油15毫升蚝油1大勺香菜1小棵
步驟step
1
Ⅷ 新鮮艾草怎麼吃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做好了的艾葉餅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