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燴面片怎麼炒好吃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燴面片怎麼炒好吃竅門

發布時間: 2022-07-31 17:42:06

Ⅰ 炒燴面片怎麼

炒燴面
配料就是羊肉,一點姜,洋蔥一個,番茄一個,青椒兩個。
先是做燴面,麵粉適量,鹽少許,加水和到軟硬適中。蓋濕布醒兩個小時,再揉一會,切成條,包上油,再醒上一個多鍾頭,擀開,中間壓個印。
上鍋燒水,水開了,把面坯拉開,抻長,在外吃燴面經常看到人家拉的,學學樣子,面和好了很好拉的。
等面煮熟了,撈出來放到涼水裡濾下,確保面涼了。
炒菜,放油,炒羊肉,加點姜,不加也行的,肉塊熟了,放蔬菜進去,加點鹽,少許胡椒,醬油,菜熟了就把面加進去翻炒幾下,再加點鹽,放些孜然粉,味精,滴幾滴香油,出鍋~
有幾個小技巧,特意提一下,和面時加鹽很重要,量不能多也不能不加,我和的面大概有夠兩個人吃,做好有七兩的量,用小鐵湯匙加了大概三分之一勺吧,感覺量剛好。第一次活面得多揉一會,不然拉不開。
炒菜時用的蔬菜可以看自己喜好,加點豆角,芹菜啥的味道都不錯,愛吃酸的或者番茄沒味的,出鍋錢滴點醋。

燴面片
原料:麵粉,水,鹽
1,和面,倒入麵粉2碗,鹽化入自來水中半碗左右。左手倒鹽水,右手攪拌面,然後揉面。好了,放一旁。(也可以買作好的成品面片)
菜湯製作:西紅柿,雞蛋,蔥,芹菜,紅羅卜切丁,菠菜等
調料;鹽,花椒粉,醋,味精,
2,開火,倒油,油開依次倒雞蛋,西紅柿,蔥,芹菜,紅羅卜
3,倒半碗水,加入鹽,醋,花椒粉,味精,2分後加水兩碗燒至水開。
4,面擀好,切成片,下入湯中即可

Ⅱ 炒燴面的家常做法

芹菜切小段,切洋蔥絲、番茄丁,燴面放開水鍋中煮熟,撈出過涼水,起鍋燒油,放肉片、蔥、蒜、干辣椒炒香,放豆瓣醬、老抽炒勻,放芹菜、洋蔥絲、番茄、菠菜炒勻,放入燴面、雞粉、少許味精、鹽、白糖、老抽、孜然、辣椒,炒勻出鍋。

Ⅲ 怎樣做燴面片

羊肉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擁有久遠的歷史時間。這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然而有之的傳統式特色小吃,以美味可口,經濟發展性價比高,聞名中華,遍布全國性。

羊肉燴面按調料不一樣可分成:羊肉餄餎,牛羊肉羊肉燴面,三鮮羊肉燴面,五鮮羊肉燴面這些。近年來,隨之老百姓衣食住行水準的日漸提升和大城市工作中節奏感加速,羊肉燴面已變成中部地區贊不絕口的美味,運營羊肉餄餎的餐館紛繁蕪雜,遍及華街冷巷,城鎮、鄉村也接連不斷開啟了許許多多的羊肉燴面館。更有許多家中把羊肉燴面作為正餐,隔三差五來一頓,熱騰騰、熱烘烘,意猶未盡。

羊肉燴面按是不是帶湯可分成:炒麵和撈面二種。

一、羊肉燴面介紹
洛陽市的水席、開封市的小籠包、鄭州市的羊肉燴面,是河南省並稱的三尺寸吃。羊肉燴面要以高品質高筋粉為原材料,加上大骨湯及多種多樣火鍋配菜,一種相近寬鮮面條的面點。湯好面條,營養成分高。羊肉燴面的面是用高品質精白小麥麵粉,兌以適當鹽土用溫水合成比餃子面還軟的麵糊,反復搓揉,使其筋韌,置放一段時間,再擀成四指寬,二十厘米長的麵皮,外面抹上食用油,一片片碼好,用塑料盒子揉弄預留。湯用到等嫩牛肉、羊骨頭(鋸斷,外露正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鍾頭以上,先加火災猛滾再用文火煲,在其中下七八味中葯材,骨骼油都熬成了,煲出去的湯白白亮亮,宛如牛奶一樣,因此又許多人叫高湯。
輔材以干海帶絲、豆腐絲、紅薯粉條、香萊、雞蛋、海叄、黃花魚等,上菜時再攜帶香萊、油辣子、糖蒜等小碟。
山西刀削麵的製做原材料:
原料:全麥麵粉300克
輔材:牛肉(熟)100克,香萊20克,油性皮膚50克,海帶絲(鮮)30克
調味品:大蔥20克,鹽10克,雞精5克,朝天椒(紅,尖,干)10克
河南省燴面的做法燴面片如何做怎樣做山西刀削麵才美味?
1.揉面,面稍微軟公司一點(面里要加鹽);
2.每半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4次就可以了;
3.醒發最少3個鍾頭以上,要不然面沒勁兒;
4.帶骨牛羊肉,或羊肉燉湯,鮮美的湯里一起只放姜,連東台不必放;
5.肉燉類似爛之後將肉撈起來;
6.將骨骼剔掉,白肉剔掉再次放回鍋里燉;
7.提前准備香萊、香菜、豆油皮絲、干海帶絲預留;
8.在剛開始做以前半小時,將面所有寫出兩公分寬的條形,雙面抹油,再醒半小時;
9.將條形的面甩掉,越來越長,弄成細面條;
10.入鍋中煮開,面塊熟時,將海帶絲、西蘭花放進一起煮開;
11.提前准備海碗,放進切完的肉、香萊、豆油皮絲、香菜、鹽、雞精、朝天椒;
12.將煮開的面盛入,再澆上煮肉的湯就可以。
小帖士-食物相剋:
香萊:服食補品和中葯白術、丹皮時,不適合服食香萊,以防減少補品的功效。

Ⅳ 炒燴面的做法,炒燴面怎麼做好吃,炒燴面的家常做法

材料
主料:洋蔥兩個、西紅柿三個、雞蛋三個、火腿腸三根;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味精適量
炒燴面
1
鍋中放適量油

2
將雞蛋打散

3
等油熱了以後,將雞蛋打入鍋中,小火炒,等雞蛋熟了,盛出來

4
切三根火腿腸備用

5
鍋中倒油,等油熱了之後,再將火腿腸倒入鍋中

6
切兩個洋蔥備用

7
三個西紅柿切小塊兒

8
稍微煎一下火腿腸,然後將准備好的洋蔥倒進去

9
再將西紅柿倒入

10
翻炒以後,加適量鹽(要比平時炒菜多放些鹽,因為稍後還要拌面),再加些開水,等菜熟了之後,將剛才炒熟的雞蛋倒進鍋中,攪拌之後關火

11
鍋里加水

12
等水開之後,把面放入鍋中煮,等面熟了,撈出來瀝干水,然後放入炒好的菜中攪拌均勻

13
最後就可以裝盤啦

小貼士
如果家人喜歡吃辣的話,可以放些青辣椒,賣相也會上升哦
如果喜歡吃青菜,也可以加些菠菜等

Ⅳ 炒燴面的做法是怎樣的

將面先下鍋煮熟,過涼水備用,再下青菜、筍干,放鹽、生抽、料酒一起炒勻,倒入面條和生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下面介紹做法:


主料:燴面150g

輔料:筍干適量、小青菜3棵、雞蛋1個


製作步驟:

1、准備食材:青菜筍干切絲,雞蛋打散備用


注意事項:

1、炒燴面的蔬菜根據自己愛好調配。

2、面不要煮的過久,以免失去勁道的口感。

Ⅵ 燴面片怎麼做

燴面片是大家生活起居中普遍的一款特色美食,它的作法各種各樣,口感也是很多種多樣,老少咸宜,那麼大夥兒了解燴面片的做法嗎?燴面片如何做美味呢?下邊網編就為大夥兒詳細介紹一下燴面片的做法全集吧。



燴面片如何做美味呢?假如想學習培訓製做燴面片,何不和網編一起來看一下下列這種簡易又美味可口的燴面片作法吧。

作法一

原材料

羊骨頭,小麥麵粉,紅薯粉條,黑木耳,金針菜,牛肉

作法

1、羊骨頭自來水侵泡流血水。

2、隨後揉面600克小麥麵粉2個手指頭捏鹼面,三個手指頭捏鹽千萬不要加多了喲,加多了就拉不動了,面案抹油,把腥好的面擀成才條,再切割成窄片擀薄正中間輕劃一刀。

3、清水煮羊骨頭,拉羊肉燴面,煮麵條放進紅薯粉條、黑木耳、金針菜、牛肉。

4、面煮好加鹽、雞精、香萊,喜愛辣的能夠 再放一勺炸好的朝天椒。



作法二

原材料

大茂黑瓜1/2罐,臘腸1/2條,胡蘿卜丁1大匙,四季豆丁1大匙,太白粉1/2匙,水1/3杯,方便麵鮮面條1包,方便麵海鮮醬油包1包,方便麵蔬菜水果包1包。

作法

1、將方便麵鮮面條用開水沖泡3分鍾後瀝干放進餐具中,將海鮮醬油包淋在鮮面條上,將胡蘿卜丁、四季豆丁川燙預留。

2、將大茂黑瓜(連汁)倒進鍋中煮熱,添加胡蘿卜丁、四季豆丁及蔬菜水果包同煮,用太白粉水芶芡。

3、在臘腸上放木簽戳好多個小孔,放進燒好滾油的炒菜鍋中,煎至爛熟。

4、將煮好的黑瓜醬淋在泡表面,添加煎好的切開臘腸就可以。

作法三

原材料

麥子鮮面條,牛肉,香萊,海帶絲,羊骨頭,鹽6克,雞精4克,辣椒面15克,玉脂20克,食用油20克,八角5克,芝麻油30克。

麥子鮮面條,牛肉,香萊,海帶絲,羊骨頭,鹽6克



作法

1、將牛肉清洗,剔骨後放進火鍋,放入玉脂、八角,煮開撈起來,切割成約1公分厚為的塊。

2、將紅薯粉條放進開水中煮透,放進冷水清洗至涼。

Ⅶ 陝西燴面片的家常做法

陝西燴面片的家常做法
材料
羊肉,豬腿骨,雞架子,麵粉,食用鹼,鹽,海帶,羊肉,鹽,雞精,香菜,辣椒油

做法
1.燉湯:羊肉、豬腿骨、雞架子用清水浸泡20分鍾,放入冷水鍋中加熱至沸,撈出,將浸泡羊肉、腿骨和雞架子的血水倒入鍋中,再加熱至沸,將浮沫去凈,繼續將羊肉、腿骨、雞架子放入用小火燉2小時。

2.和面 傳統的面是用麵粉加食用鹼、精鹽、水和成的。黃河今天是從超市買的燴面坯

3.煮麵 將燉好的湯放鍋中,湯沸,把拉好的面下入,加海帶、羊肉(還可以加一些粉條、黃花菜、千張絲)、鹽、雞精,煮5分鍾

4.最後撒香菜、淋辣椒油。ok
面條的經典健康吃法

面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的「煮餅」、魏晉的「湯餅」都是面條最初的叫法。面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錄,很多達官貴人均喜吃面,並以麵食招待貴賓。面條如此受歡迎,到底是什麼原因?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主任營養師孫孟里和北京食品協會高級工程師劉方成。
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變成400克。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 50%的食品。面條就是這種有益的原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於消化吸收。中午吃面才符合中國俗語說的「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
每150克煮熟的面條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質、40克碳水化合物,熱量是180千卡,相對於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來說,它不是脂肪性食物,但它特別能給人飽腹感。因為許多研究表明,緩慢發揮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飽腹感, 所以,每天攝入適當量的面條並不會有發胖的風險。
由於小麥粉的不一樣,製作出來的面條的口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吃起來比較筋道的面含有的蛋白質會更多,更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當然,製作工藝也會導致面條口感的差異。比如,北方的面為了使面更筋道,會加一些鹽來「醒面」,劉方成表示,加些鹽來促進面的筋道,並不會破壞面的營養,所以不必擔心。
面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但孫孟里建議,不應為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面、水餃或元宵後,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李佩文說,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攝氏度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中國中醫研究院楊力教授和北京中醫葯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均表示,吃面不能受習慣影響,在北京就吃炸醬面,在四川就吃擔擔面,而是要根據季節、體質的不同來吃面,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證健康。以下介紹的幾種風味面,都有其適合的人群和時節,可以指導人們更加合理更為健康地吃面。

酒後來一碗
陽春面原指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湯面,稱「清湯光面」,是舊時上海最大眾化的面點之一。後因商賈人等忌諱「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改稱為「陽春面」。上海當時小有名氣的館子如「老半齋」、「四如春」等都是吃陽春面的佳處。陽春面製法簡單,在湯碗里盛上滾燙的面條,綴上碧綠的點點蔥花即可。但陽春面的「面」,大有講究。有的用龍須面,有的用細面,有的用小闊面,最普遍的是呈方形的中粗面,名稱都叫陽春面。不過現在的陽春面多以蛋面為主,面質爽口彈牙。
陽春面雖沒澆頭,在面湯製作上卻很講究。有的用純雞汁,有的用鱔骨或小鯽魚經油炸後加蔥姜等各種調味熬製成鮮湯,有的用肉骨湯,有的僅用精鹽、味精、蔥末、熟豬油以沸水沖制。陽春面的面湯是幾種風味面中最營養最值得一喝的。
而且,劉方成建議,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面。酒後吃碗陽春面,不僅有解酒的作用,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而且由於陽春面口味清淡,老年人和兒童都適合吃。
西
冬天吃
在麵食中筆者對蘭州拉麵情有獨鍾。具有「筋、韌、滑、嫩」的特點,面條補氣虛、厚腸胃、強氣力;牛肉甘溫、安中益氣、養脾胃,另外香草、蒜苗、蔥花也都含有各種維生素,加之迅速煮熟能完好地保留麵筋蛋白,加入辣油又可提高胡蘿卜素的營養價值。清代詩人張澍曾這樣贊美「牛肉麵」:「日出念真經,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嘆息,只盼牛肉麵」。
牛肉拉麵的優劣取決於清湯。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
蘭州清湯牛肉麵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五大特點。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卜片潔白;辣椒油鮮紅;香菜、蒜苗翠綠;面條則柔滑透黃。蘭州牛肉拉麵的辣椒也是很有講究的。要保持湯清,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則辣椒面會將湯染紅,就不成清湯了。辣椒必須佐以芝麻和幾種香料先用溫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紅油,澆入湯中。
蘭州拉麵的做法有其地域性的原因,牛肉補氣,有驅風寒之功能,又佐以生蔥、生蒜、香菜等調味,味重油多,所以有滋陰補腎、強身壯體之功效,比較適合體弱、氣喘的人食用,能起到抗疲勞的作用。楊力提示,冬天是吃蘭州拉麵最好的季節。

配紫菜湯
熱乾麵是武漢人的首選小吃。對武漢人來說,它不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熱乾麵的來歷其實簡單:一個為賣湯面為生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餿變質,便把面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其上。第二天,他將這些面條燙幾下,放在碗里,加上蔥花等佐料後,結果味道十分鮮美。就是這個無意之作,被廣大武漢人所喜歡,幾乎有攤點的地方就有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開,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再加入芝麻醬和香油調和的醬料。張湖德建議,熱乾麵由於過油,熱性較大,所以易上火的人應該少吃。比較適合體力消耗較大的人吃。吃的時候最好搭配蔬菜湯,最好是紫菜蛋花湯或者海帶蛋花湯,紫菜和海帶都是補鈣的佳品,可以平衡吃熱乾麵造成的營養失衡。

營養最全面
炸醬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楊力教授認為,炸醬面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
傳統的北京炸醬面通常用黃醬為主料,用肥瘦肉丁作為配料。黃醬蛋白質含量較高,B維生素含量相當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煮麵條時的維生素損失。它的主要缺點是鹹度往往過高。炸醬的內容,其實也可以更加豐富。少用黃醬,多配合一些甜面醬和純大豆製作的大醬,味道就會更加鮮美,而且不那麼咸。如果能夠加入一點沙茶醬,會增加海鮮風味。從中醫上講,炸醬的豬肉丁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所以炸醬面特別適合秋冬季作為潤燥的食物來食用,但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菜碼是保證炸醬面營養品質的關鍵所在。候選的材料包括青豆、黃瓜絲、蘿卜絲、胡蘿卜絲、豆腐絲等。只要加入足夠多的菜碼和面條相配,就等於吃到了不少新鮮蔬菜,輕松實現食物的多樣化,維生素C和鉀都可得到充分供應。加入豆腐絲尤其重要,因為它可以補充醬和面條里都比較缺乏的鈣元素。如果,炸醬面的菜碼較少,吃時可以搭配小冷盤,增加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纖維的攝入量。

適合年輕人
刀削麵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條,堪稱天下一絕,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入口外滑內筋,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的歡迎。
山西高手們削出的面條,每條長21厘米左右,厚0.2―0.4厘米。每分鍾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00克麵粉揉成的濕面團,有順口溜贊:「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綠豆芽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劉方成解釋,刀削麵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而且吃的時候,可以不採取傳統的醬料,加一些雞絲、肉絲,還有青椒絲和胡蘿卜絲,會均衡營養。秋冬季也可放些黃瓜絲和蘿卜絲,黃瓜有敗火功效,而蘿卜可止咳平喘,緩解秋燥。

Ⅷ 燴面片怎麼做好吃

一碗燴面想要好吃,最首要的就是柔軟且有韌性,拉起來像皮筋、甩起來像綵帶的燴面片。今天,我就把燴面基礎之和面技巧和配方分享給大家,正宗河南做法,讓你在家也能吃到地道河南味。

【燴面】

第一步:和面

做燴面要用到高筋麵粉,或者是燴面專用麵粉。把麵粉倒入盆中,加入一小撮的食鹽,不要加那麼多,一點點即可。

第二步:揉面

用溫水和面,我們慢慢的先攪成面絮,面絮抓在手裡邊能成團即可。

然後把面絮揉成面團。面團要分幾次揉,揉幾分鍾、醒面幾分鍾,再揉幾分鍾、再醒面幾分鍾,反復操作三次,這稱為三揉三醒,用這個方法揉面,面團比較緻密緊實,口感也會更加勁道。

第三步:制坯

把揉好的面團醒上幾分鍾、再搓成長條,然後再用手揪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把面劑子全部搓成長條。

然後把長條按壓一下,擀成長方形的面片,最後用擀麵杖在面片的中間按壓一下,方便後期拉麵。

取一個平的不銹鋼盤用來裝燴面,盤底上刷上植物油,避免燴面沾在盤底。我們把剛才擀好的面片,用手拉伸整理一下平放在不銹鋼盤中。最後在面片上刷一層植物油,一定要刷均勻,避免面片之間粘連或是風干起皮。

第四步:餳面

把所有的面片都按照這個方法做好,最後用保鮮膜蓋嚴實,醒面兩個小時以上。

第五步:拉麵

兩個小時以後,把餳好的面片取出來,用手捏著面片的兩端,小拇指頂著面片,先從中間拉開,然後把勁向兩端延伸,這樣才能薄厚一致。就這樣甩開,喜歡吃薄的就多甩幾下。

面片拉開以後,我們看一下,當初在做面片的時候,我們在面片的中間摁壓一下,現在就從按壓的這個地方撕開,很容易的就能撕成長條。

第六步:煮麵

我們做的面片比較大,兩片面片就能做一碗,一般情況下煮一分多鍾就可以了。面片在鍋中煮成接近透明,面片的中間稍微有一點點的硬心,我們就可以撈出了。

吃的時候放入一點煮過的豆腐皮、青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粉絲、海帶之類,最後澆上羊肉湯,即成地道的河南燴面。

Ⅸ 炒燴面怎麼炒

樓主你好~跟你說下炒燴面的簡單做法哈!很家常~簡單方便~~
現在來簡單說下做法
配料就是羊肉,一點姜,洋蔥一個,番茄一個,青椒兩個。
先是做燴面,麵粉適量,鹽少許,加水和到軟硬適中。蓋濕布醒兩個小時,再揉一會,切成條,包上油,再醒上一個多鍾頭,擀開,中間壓個印。
上鍋燒水,水開了,把面坯拉開,抻長,在外吃燴面經常看到人家拉的,學學樣子,面和好了很好拉的。
等面煮熟了,撈出來放到涼水裡濾下,確保面涼了。
炒菜,放油,炒羊肉,加點姜,不加也行的,肉塊熟了,放蔬菜進去,加點鹽,少許胡椒,醬油,菜熟了就把面加進去翻炒幾下,再加點鹽,放些孜然粉,味精,滴幾滴香油,出鍋~
有幾個小技巧,特意提一下,和面時加鹽很重要,量不能多也不能不加,我和的面大概有夠兩個人吃,做好有七兩的量,用小鐵湯匙加了大概三分之一勺吧,感覺量剛好。第一次活面得多揉一會,不然拉不開。
炒菜時用的蔬菜可以看自己喜好,加點豆角,芹菜啥的味道都不錯,愛吃酸的或者番茄沒味的,出鍋錢滴點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