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家裡如何做出好吃的燒雞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家裡如何做出好吃的燒雞

發布時間: 2022-07-28 04:57:19

1. 如何做燒雞好吃

主料:文昌雞半隻 菜籽油65g 酒釀100g

輔料:紅燒汁50g 生抽10g 老薑8g 小蔥2棵 干辣椒1根

製作工藝:

1.文昌雞洗凈,瀝干水分,切塊備用
雞腿去骨,用鹽、料酒、黑胡椒粒腌制十分鍾

2.老抽、生抽、耗油、糖,加入少許清水調成汁,備用

3.鍋內放少許油,放入蒜片,薑片,煎出香味

4.放入雞腿肉,雞皮朝下

5.煎出金黃色,翻面繼續煎

6.兩面煎黃後,倒入調好的汁,蓋上鍋蓋

7.小火燜煮,十五分鍾。就好了

2. 怎樣燒雞好吃

燒雞是夏天團寵,可增強體質,正宗的燒雞怎麼做才好吃,我來教您
中國有句古話,「無雞不成宴。」說起燒雞,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從小就感覺,各種古裝電視劇里,見得最多的就是燒雞。

於是就是對燒雞的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這個故事,卻讓人覺得十分生動有意思。

隋朝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攻佔了黎陽倉。李密為保證軍糧供給,就派徐懋功為總管,率兵兩萬鎮守黎陽。消息傳到京城,楊廣大為震驚,馬上派柱國大將軍宇文化及率兵10萬前去爭奪黎陽倉,隋軍一到就把黎陽重重包圍起來。徐懋功隨即下令瓦崗弟兄堅壁高壘,不許任何人出城迎戰。這可把程咬金氣壞了,他去找徐懋功請戰,一進門就吆喝:「三哥,咱瓦崗軍弟兄們,啥時被人這樣欺負過,你莫非怕那個魚尾花雞(宇文化及)不成?」徐懋功趕緊說:「輕舉妄動,兵家所忌,信口開河,有礙軍心,回營待命去吧。」程咬金不服氣,碰了一鼻子灰,憋了一肚子氣回營了。
黎陽倉設有好多雞棚,每個雞棚都喂有幾百隻雞。程咬金聽著雞叫,想著「魚尾花雞」,憋著的氣沒處發,遂下令叫全營弟兄將棚中雞都宰了吃。他讓士兵們先煮著吃,自己最後找鍋煮,卻找來一大鐵盆油,這下他可樂了,急忙用磚把盆支起,把油燒熱後將雞放進油里炸起來,一會兒工夫,那雞就被炸得焦黃,撈起來一嘗,雖說炸熟了,但肉硬嚼著費勁兒,這時,忽聽傳令叫他率兵登城放哨。他順手將炸好的雞放入別人煮過雞的湯鍋里,帶著兵登城去了。等他回來把雞撈出來一嘗,只覺味道鮮美,又嫩又爛。
這時,徐懋功巡營來了,程咬金抬頭一看,趕緊擰下只雞大腿遞給徐懋功。徐懋功一嘗,大贊程咬金手藝。老程一聽誇,便胡謅道:「這是當年俺在山東當響馬時的拿手菜,叫燒雞。是用火先把雞燒得焦黃流油,再下鍋一煮而成。」徐懋公點點頭問:「咋,先用火燒?」「是,用火燒,這可要本事咧,大火小火都有分寸,這是老程的拿手戲。」徐懋功似有所悟,急忙將程咬金拉到一旁輕聲說:「既然賢弟是個燒雞能手,我現在有隻大雞讓你燒燒咋樣?」程咬金隨口說:「三哥只要想吃,不論大雞小雞白雞花雞,我都能燒。」徐懋功跟程咬金耳語了一番。喜得老程口中直叫好。
隋軍接連幾天罵陣,不見瓦崗軍出城迎戰,以為是徐懋功人少怯陣,宇文化及下令叫兵卒四處搜集木料,集中在離城5公里的道口製作雲梯,准備強攻黎陽城。徐懋功知道後,連夜派人從城裡挖地道通到城外隋軍防地。這天夜裡,程咬金率領一群勇士各帶火種、兵器從地道鑽出去,直奔道口。不到一個時辰,只見道口火光沖天,徐懋功帶領將士們殺出城來。這時,還在睡夢中的隋軍被徐懋功、程咬金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瓦崗軍大捷!慶功會上,徐懋公拍著程咬金的肩膀說:「程賢弟不愧是一名燒雞能手,這一手把那『魚尾花雞』燒得夠嗆。」程咬金說:「三哥,不論啥雞,我都能燒,不是吹的!」徐懋功說:「行!頭一功!」遂下令,將城中所有雞棚里的雞都宰了,讓程咬金領著大家做燒雞,慶功擺宴犒賞三軍。

從此,黎陽這個地方做燒雞的手藝就世代流傳下來,這便是燒雞的由來。

燒雞,作為一道中華傳統風味菜餚。其中部分烹飪方法是將塗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後用香料製成的鹵水煮制而成。成品燒雞具有肉鮮味美、肥而不膩和爛而不散特點。

那麼我們家常燒雞如何做法簡單又味道好吃呢?

家常燒雞的做法

准備食材:

雞仔 蔥 、姜、蒜、鹽 、味精 、白糖、老抽 、生抽、蚝油、大料、桂皮 、香葉、草果 、小茴香、料酒

製作過程:

1.將雞仔洗凈放鍋煎炸至表面金黃,撈出備用(油里可以加一勺白糖,上色更加均勻,口感更佳)。
2.蔥切段,姜切片,蒜切丁。
3.熱鍋下油,將蔥段、薑片、蒜丁爆香。
4.加入蚝油、大料、花椒、桂皮、香葉、草果、小茴香炒香後添加清水。
5.再倒入老抽、生抽、白糖、味精,大火燒開。
6.放入炸好的雞仔,蓋蓋兒小火燉40分鍾,起鍋即可。
烹飪技巧:

控制油溫,不宜油溫過高,6成熱即可下鍋,否則容易煎糊;放入炸好的雞仔,一定要等鍋里大火燒開,這樣燒出的雞才會肉質鮮美,爛而不散。

做法是不是非常簡單易學,天氣熱,一鍋燒雞讓你家人食慾提升,增強體質,相聚樂開懷。既可以作為一道大菜,又可以成為休閑食品,亦可成為野餐必備,真是隨時餓了都可以來只燒雞的感覺。因此,是一道必學菜品

3. 燒雞的做法大全,燒雞怎麼做好吃

燒雞是中華傳統風味菜餚。將塗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後用香料製成的鹵水煮制而成。香味濃郁,味美可口。以河南道口燒雞、江蘇古沛郭家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山東德州燒雞最為著名。


郭家燒雞

百年老店,中華一絕,世代單傳,人間極品.歷史悠久,品位一流。

配料:

健康一年以上家雞10隻,野生山人參一支,陳皮…10克,八角…10克,辛夷…2克,小茴香…2克,大鹽…50克,飴糖…300克,肉蔻…5克,橘皮…1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山椒…3克

製作工藝:原料雞的選擇→宰殺→加工→造型→過油上色→配料文火煮制

注意事項:健康優質活雞現殺現煮,務求新鮮

產品特點:配方獨特.、肉鮮味美、肥而不膩和爛而不散。具有色香味俱佳.口味純正等等優點.是款待親朋好友外出旅行的上上佳品!老少皆宜,自食送禮,健康時尚。

符離集燒雞配料

活雞…10隻,桂皮…10克,白糖…15克,陳皮…10克,八角…10克,辛萋…2克,小茴香…2克,精鹽…150克,姜…20克,飴糖…200克,肉蔻…3克,山奈片…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花椒…5克,芝麻油…1500克

製作方法

1.選用每隻約重1000克的烽雞10隻,宰殺放盡血水,熱水燙、去毛、洗凈,在靠肩的頸部直開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將肛骨用水洗凈。然後先用刀背敲斷大腿骨,從肛門上邊開口處把兩只腿交叉插入雞腹內;再將右翅膀從宰殺的刀口處穿入,使翅膀尖從雞嘴露出。雞頭彎回別在雞膀下邊,左膀向里別在背上,與右膀成一直線。最後將雞腹內兩只雞爪撐開,頂住雞腹。用以上方法將10隻雞宰殺別好備用。

2.將別好的雞掛在陰涼處,晾乾水分,用毛刷蘸飴糖塗抹雞身。塗勻後入大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撈出。剩油留作別用。

3.大鍋內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裝入一隻紗布袋中,扎緊袋口,放入鍋中,將水燒開,然後加入糖、鹽,調好味,將炸好的雞整齊地放入,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稍煮5分鍾,將鍋中雞上下翻動一次,蓋上鍋蓋,改用文火煮4~6小時,以肉爛脫骨為止。煮雞的鹵汁應妥善收存,以後再用,老鹵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雞煮熟後撈出,下次再煮雞時再放入,一般可用2~3次。若製做1隻雞可用砂鍋,香料用量酌減,也可取些鹵汁使用。

注意

1."別"雞工序不可少,這是為了成批的鹵煮方便,形體完整美觀。

2.當天宰的雞,當天最好不用。像豬肉一樣,雞在宰殺完畢後,需要一個自然排(乳)酸的過程(一般在0°-4°的溫度下,放置4小時以上),排酸完畢後,給雞刷勻飴糖,即可掛起備用。第二天再進行下一步加工。

3.炸雞的油溫要始終保持在七成熱。油溫低,雞不變色。油溫過高,則發黑。為了控制油溫,可採取一次炸1~2隻,炸完後撈出。

4.鹵湯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沒過雞為宜,中間不能再加水。

5.鹵湯用後晾涼,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個星期加熱一次即可。無冰箱,可每天加熱一次??

6.此菜產於安徽省宿州市,原名"紅雞,"是聞名全國的特產。量在開始時,此雞並無特色,只是煮熟後抹一層"紅曲"而已。後來吸收了山東"德州五香扒雞"的製作技巧,不斷改進發展成著名的"符離集燒雞"。

7.此菜外觀油潤發亮,肉質雪白,味道鮮美,香氣濃郁,肉爛脫骨,肥而不膩。嚼其骨,有餘香。讓人看了就想流口水,而且趁熱提起雞腿輕抖,雞肉可全部脫落,為菜中上品,冷食熱食均可

巧選燒雞

燒雞

做熟的雞,怎樣證明是不是病雞,從外部色澤已經看不出來,這時就要看雞的眼睛,如果雙眼半睜半閉狀況,則不是病雞。如果雞的眼睛是全部閉著的,同時眼眶下陷,雞冠顯得十分乾巴,就證明這是病死的雞。而無病的雞燒制後眼眶飽滿,有的雞雖然眼睛稍閉,但眼球仍明亮,雞冠濕潤,血線勻細、清晰。

栗子燒雞原料

光雞半隻(約500克),去殼栗子250克,油、精鹽、姜、蔥、醬油、白糖、五香粉適量。

製作

1. 雞斬成塊,姜切片,蔥切碎。

2.鍋內放油少許,油熱,放蔥、姜略炒, 再放入雞塊、栗子煸炒,加入適量醬油、精鹽、五香粉、白糖及水,用大火燒沸,改小火燜透。

要點

雞塊和栗子下鍋煸炒,開始用中火,待醬油、精鹽等佐料下鍋後改用旺火燒沸,再改小火燜透。

熊師傅雞

百年老號,中國一絕,熊師傅產品秉承於一六六一年,清朝順治年間的傳統工藝,採用百年循環老湯,宮廷秘方,經十八道工藝流程,不加任何化學添加劑,佐以二十餘種名貴葯材和香料補品用文火精製而成。具有肉香濃郁,色香味爛,鹹淡適宜,口味純正,久吃不膩,回味無窮等特點,具有益肝健脾,滋陰補腎,強身健體之功效,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美食完美的結合。熊師傅燒雞具有獨具特色的製作手法,使其色、香、味、爛最終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獨特風格。河南省熊熊食業以改善消費者餐桌質量為目標,發揚傳統雞肉的飲食文化習慣為職責,憑借所擁有的現代化生產技術,立志做具有中國特色的雞肉烹飪專家,熊師傅產品精心選料、科學配方、精心製作,色、鮮、味、美、香酥可口、餘味無窮,具有消食化氣,開胃健脾,強筋健骨,養顏美容之功效。外觀靚麗金黃,表層酥脆,肉里嫩滑,鮮香誘人,回味無窮,完全不同於普通的燒雞。獨家的香料配方,及快速入料法,十八種配料及中草葯成分,產品回味悠長,清香迷人。

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產於河南省滑縣道口鎮,河南省中華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馳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食品。

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浚縣志》及《滑縣志》記載,在開始的一百多年時間里,由於技術條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並不興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燒雞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中海的先祖張炳,偶遇清宮御膳房御廚老友劉義,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製作不得法,生意蕭條。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當過御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製,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寓意「友義興張」。

清嘉慶年間,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道口,忽聞奇香而振奮,問左右人道:「何物發出此香?」左右答道:「燒雞」。隨從將燒雞獻上,嘉慶嘗後大喜說道:「色、香、味三絕」。從此以後,道口燒雞成了清廷的貢品。張炳的世代子孫,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藝,使「義興店」燒雞一直保持著他的獨特風味。

產品特點

呈淺紅色,微帶嫩黃,雞體型如元寶,肉絲粉白,有韌勁、鹹淡適中、五香濃郁、可口不膩。其熟爛程度尤為驚人,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離,涼熱食之均可。

產品配方

(按100隻雞為原料計)

肉桂 90g 砂仁 15g

良姜 90g 丁香 5g

白芷 90g肉豆蔻15g

草果 30g 硝酸鈉 10g~15g

陳皮 30g 食鹽 2Kg~3Kg

工藝流程

原料雞的選擇→屠宰加工→造型→上色與油炸→配料煮制

操作要點

1、原料雞的選擇

選擇無病健康活雞,體重約1.5kg左右,雞齡1年左右,雞齡太長則肉質粗老,太短則肉風味欠佳。一般不用肉用雞做原料。

2、屠宰加工

宰前准備:雞在宰殺前需停食15h左右,同時給予充足飲水,以利於消化道內容物排出,便於操作,減少污染,提高肉的品質。

刺殺放血:在頭頸交界處下面切斷三管放血,刀口不宜大,注意不要頸骨切斷,淋血5min左右,放血要充分。

浸燙退毛:先准備好熱水,然後把放血後的雞放入水中,使雞淹沒於熱水中,水溫保持 在62℃左右。隨時用木棒上下翻動雞體,以利浸燙均勻,約經1min,用手向上提翅部長毛,一提便脫說明浸燙良好。立即把雞撈出,那迅速退毛,切勿繼續浸泡在熱水中,否則浸燙太過皮脆易爛。退毛時,順毛流方向拔、推、捋相結合,迅速將毛退凈。同時要除去角質喙和腳爪質層。整個操作過程要小心,不要弄爛皮膚,以免造成次品。最後把雞浸泡在清水中,拔去殘毛,洗凈後准備開膛。

開膛取內臟:把退毛光雞置於案子上,先在頸部左側皮膚剪開約1cm小口,小心分離出嗉囊,同時拉出食管、氣管,然後用剪刀圍繞肛門周圍剪開腹壁,成一環形切口,分離出肛門,暴露出腹腔內臟器官。左手穩住雞體,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腹腔,緩緩地拉出肝臟、腸、雞肫、腺胃、母雞的卵巢與輸卵管等內臟器官。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h左右,取出瀝干水分。

3、造型:燒雞造型的好壞關繫到顧客購買的興趣,故燒雞歷來重視造型的的繼承和發展。道口燒雞的造型似三角形(或元寶形),美觀別致。

先將兩後肢從跗關節處割除腳爪,然後背向下腹向上,頭向外尾向里放在案子上。用剪刀從開膛切口前緣向兩大腿內側呈弧形擴開腹壁(也可在屠宰加工開膛時,採用從肛門前邊向兩大腿內側弧形切開腹壁的方法,去內臟後切除肛門),並在腹壁後緣中間切一小孔,長約0.5cm。用解剖刀從開膛處切口介入體腔,分別置於脊柱兩側根部,刀刃向著肋骨,用力壓刀背,切斷肋骨,注意切勿用力太大切透皮膚。再把雞體翻轉側卧,用手掌按壓胸部,壓倒肋骨,,將胸部壓扁。把兩翅肘關節角內皮膚切開,以便翅部伸長。取長約15cm、直徑約1.8cm的竹棍一要,兩端削成雙叉型,一端雙叉卡住腰部脊柱,另一端將胸脯撐開,將兩後肢斷端穿入腹壁後緣的小孔。把兩翅在頸後交叉,使頭頸向脊背折抑,翅尖繞至頸腹側放血刀口處,將兩翅從刀口向口腔穿出。造型後,外形似三角形,美觀別致。

造型後,雞體表面用清水洗凈,晾乾水分。

4、打糖

把飴糖或蜂蜜與水按3:7之比混合,加熱溶解後,均勻塗擦於造型後的雞外表。打糖均勻與否直接影響油炸上色的效果,如打糖不勻,造成油炸上色不勻,影響美觀,打糖後要將雞掛起晾乾表面水分。

5、油炸

炸雞用油,要選用植物油或雞油,不能和其他動物油。油量以能淹沒雞體為度,先將油加熱至170℃~180℃,將打糖後晾乾水分的雞放入油中炸制,其目的主要是使表面糖發生焦化,產生焦糖色素,而使體表上色。約經半分鍾,等雞體表面呈柿黃色時,立即撈出。由於油炸時色澤變化迅速,操作時要快速敏捷。炸制時要防止油溫波動太大,影響油炸上色效果。雞炸後放置時間不宜長,特別是夏季應盡快煮制,以防變質。

6、配料煮制

不同品種的燒雞風味各有差異,關鍵在於配料不同。配料的選擇和使用是燒雞加工中的重要工序,關繫到燒雞口味的調和和質量的優劣以及營養的互補。

煮制時,要依白條雞的重量按比例稱取配料。香辛料須用紗布包好入在鍋下面。把油炸後的雞逐層排放入鍋內,大雞和老雞放在鍋下層,小雞和幼齡雞放在上層。上面用竹箅壓住,再把食鹽、糖、醬油加入鍋中。然後加老湯使雞淹沒入液面之下,先用旺火燒開,把硝酸鈉用少量湯液溶解後灑入鍋中。改為微火燒煮,鍋內湯液能徐徐起泡即可,切不可大沸,煮至雞肉酥軟熟透為止。從鍋人湯液沸騰開始計時,煮制時間,一年左右雞約1.5h,兩年左右的雞約3h。煮好出鍋即為成品。煮制時若無老湯可用清水,注意配料適當增加。

7、保藏將鹵制好的雞靜置冷卻,既可鮮銷,也可真空包裝,冷藏保存。

汝州燒雞

河南省汝州市的特色名食。汝州的燒雞.以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良姜為佐料的老鹵燒煮,火候講究。其色澤金黃、鹹淡適口、肥而不膩。食用不需要刀切,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六七十年代,汝州還有專門製作燒雞的街道集體單位「燒雞組」,都是由掌握傳統秘方的家庭製作經營,有名的幾家燒雞店分布在廣育路中段、廣育路南口、望嵩路中段、南關橋頭等地。

長武燒雞

長武燒雞色澤鮮亮,肉質細爛,味道香美,為長武名吃,深受人們的歡迎。地道的長武燒雞需宰鮮嫩肥雞,以陳年原汁雞湯鹵煮,及時下醬上油而成,雞形完整,金黃絳紅,油明發亮,肉爛骨離,為長武設宴擺席時的佳餚,走朋訪友時的佳品,風味獨特,遠近聞名,供不應求。

淮陽燒雞

方布袋燒雞,是周口的名優清真食品,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特色珍品。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與元軍作戰,敗退到陳州(今淮陽),在伏羲廟躲過元軍的追殺,人困馬乏,昏倒在地,被一好心的方姓老農救起。老農把家中僅有的一隻老母雞做成燒雞,呈給朱元璋。朱元璋吃後精神大振,贊嘆不已,稱帝後,把老農召入宮中,專司燒雞的御膳製作。後來,老農告老還鄉,在陳州城開了家燒雞店。

歲月滄桑,斗轉星移,方家燒雞製作工藝不斷改進,世代相傳,到方布袋這一代才正式命名為「方布袋燒雞」。方布袋燒雞製作精細,配料合理,經過十數道工序,選用三十多味純天然名貴佐料,輔之以循環使用的陳年老湯,做出的燒雞色澤誘人、雞味鮮美、鹹淡適中、可口不膩,其熟爛程度尤為驚人,常食可調氣健神、驅寒止濕、延年益壽。此外,在雞湯中煮出的豆腐皮更是讓人一吃忘不了,享譽中原。

蘇義忠燒雞

淮陽北關的蘇義忠燒雞店是以經營燒雞為主,兼營羊頭、羊肉、豆腐皮的清真熟食店。數十年來,蘇義忠先生潛心鑽研,廣取各地名吃之長,創造出了獨門秘方,使蘇家燒雞享譽豫東。蘇義忠燒雞以製作獨特、形色美觀、肉爛脫骨、營養豐富而聞名豫東大地,倍受各界人士的青睞,凡品嘗者無不拍手稱絕。知名畫家藍天野(《封神榜》中姜子牙的扮演者)品嘗後稱贊不已,說蘇義忠燒雞肉鮮味美,陳州一絕。歷年龍都朝祖會期間,海內外來淮作家、書畫家都點名要蘇義忠燒雞,並感嘆其五味俱佳,欣然命筆題字作畫,使得蘇義忠燒雞聲名遠揚。2006年,蘇義忠先生被河南電視台「廚王爭霸」大賽組委會聘為清真名吃顧問,2007年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唯一一家榮獲市級「文明誠信商戶」的餐飲店。

蘇義忠先生繼承傳統工藝精髓,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經驗。他選雞嚴格,選用兩年以內的柴雞,以保證雞肉質量;加配多種名貴調料, 經素油烹炸、精工製作而成的燒雞,富含蛋白質,具有五味俱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香氣撲鼻、肉白細嫩的特點。

幾十年來, 蘇義忠燒雞始終堅持傳統操作規程, 故而群眾對其燒雞有著「出門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贊譽;經常食用能收到開胃健脾、溫中益氣、通絡提神的功效。今日的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人探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更成為海內外遊客蒞臨淮陽的名吃首選。

沈丘燒雞

王蘭燒雞是沈丘特色地方名吃,總店位於沈丘縣永基新城,由王蘭女士歷經三十餘年在祖傳秘制基礎上潛心研究發展而成,其所創制燒雞色澤鮮艷,香軟爛松。原料採用上等柴雞輔以幾十種名貴中葯秘制而成,口味獨特,熟爛程度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又發展推出真空包裝系列,提高了存放時間。其燒雞也是沈丘縣政府接待指定地方特產。

芋頭燒雞

燒雞的做法

原料: 芋頭燒雞

一隻三黃雞、一個芋頭、蔥半根、姜4大片、大蒜5瓣、辣椒3顆、八角2個、橄欖油1勺、老抽1大勺、料酒2大勺、鹽1小勺、冰糖依據個人口味添加。

做法:

1、三黃雞切塊,洗凈。雞胗、雞心和雞肝不要丟棄,待會兒也可以一起燉。在市場買雞的時候可以讓攤主忙幫清理內臟剁成塊。

2、做鍋開水,把雞塊放入,撇去血沫後撈出備用。

3、在鍋里倒入橄欖油放入蔥段、薑片、拍松的蒜瓣、八角和辣椒,煸炒出香味。

4、放入焯好雞塊翻炒兩三分鍾。

5、倒入老抽上色調味。

6、倒入料酒。

7、倒入開水淹過雞塊,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半小時。

8、湯汁收到一半的時候放入兩塊冰糖。

9、放入芋頭塊再燉十五分鍾。

網油包雞

原料:母雞1隻,網油250克,四種芽菜100克,豬肉200克,泡辣椒2個,雞蛋2個。調料花生油800克,香油10克,蔥30克,姜20克,鹽10克,料酒30克。濕澱粉30克,味精5克,椒鹽3克,醬油15克。

製作:(1) 雞洗凈剁去爪、翅尖,掏除內臟,剔除腿骨下段。芽菜剁碎。豬肉切成絲。姜一半切片另半切絲。泡辣椒切絲。網油洗凈控水。雞用料酒、味精和鹽揉擦一遍,再放上蔥、薑片腌上入味。用鹽與雞蛋清、濕澱粉調成糊。 (2) 將肉絲倒入熱油炒勺中炒散後隨下芽菜、泡辣椒絲、蔥、姜絲,再調入味精、醬油、料酒等炒好裝入雞腹中。把雞用網油(擦去水分,抹上蛋糊)包上。 (3) 把包好的雞上香油。把包在外面的網油皮剝下,切為長方塊放在盤四周,再把雞腹中的餡掏出墊入盤底,將雞肉剁成條形放於餡上邊。椒鹽另裝碟隨雞上桌即成。

燒雞製作工藝配方

配方:凈雞50,砂仁0.02,豆蔻0.05,丁香0.02,草果0.05,肉蔻0.05,良姜0.07,陳皮0.02,白芷0.08,食鹽4.5,飴糖0.5,味精0.02,蔥0.8,姜1,菜油20。

1、原料雞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生長一年內,體重1—1.5㎏的健康母雞為佳。宰殺凈膛後用清水將雞體內外漂洗干凈。

2、腌制

將配方中的香辛料搗碎,用紗布包好入鍋,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1小時,然後在料液中加入食鹽,使其濃度達到13°Bé,然後把漂洗好的雞放入鹵水中腌制,腌制時間30-40min,中間翻動1-2次。有老鹵液的,在腌制時要加老鹵液,腌浸完後,鹵液要及時處理,即把鹵液煮沸殺菌後加食鹽保存。保存期間每隔10-15天要煮沸一次。

3、整形

將腌制好的雞取出,將其外表沖洗干凈,把雞放在加工台上,腹部朝上,左手穩住雞身,將兩角爪從腹部開口處插入雞的腹腔中,然後將雞腿的膝關節卡入另一雞腿的膝關節內側,然後使其背部朝上,把雞右翅膀從頸部開口處插入雞的口腔,另一翅膀尖後轉緊靠翅根。整形後雞似半月形,最後用清水漂洗一次,並晾乾水分。

4、燙皮塗糖

將整形後的雞用鐵鉤,鉤著雞頸,用沸水燙淋2-4次,待雞水分晾乾後再塗糖液。糖液配置是一份飴糖加60度的熱水3份調配成上色液。糖液配置好後,用刷子將糖液在雞全身刷3-4次,刷糖液時,每刷一次要等晾乾後再刷第二次。

5、油炸上色

將塗好糖液的雞放入加熱到170度—180度的植物油中,使雞體呈均勻的桔黃色時,即可撈出。油炸時,動作要輕,不要把雞皮搞破。油炸過程中油溫控制在160-170度為宜。

6、煮制

將原先配好的香辛料再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加鹽使其具有較濃的鹹味。然後加入適量的味精、生薑、蔥,把雞放入,用文火慢慢的煮2-5小時,使其溫度控制在75-85度范圍內,等熟後,撈雞出鍋。出鍋時要眼疾手快,穩而准,確保雞形完整,不破不裂。

產品特點

形體別致,呈半月形,雞形完整:肉色醬黃帶紅,味香肉爛,肥而不膩,有濃郁的五香佳味。雞的出品率要求在60—66%之間。

德州燒雞

德州有三寶:扒雞、西瓜、棗。德州扒雞是經典漢族名菜之一,屬魯菜系。古城德州(山東省),九達天衢京杭大運河貫穿州城南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倍受中外人士的青睞,凡品嘗者無不拍手稱絕,康熙皇帝賜「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的特點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卧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山東的德州燒雞(也叫「德州扒雞」),派生於河南滑縣道口燒雞。不但在海內馳名,更獲得國際間的贊賞,美國的炸雞,是望塵莫及的。日本在三四十年前就派人專門去德州學扒雞的做法。德州雞並不是出源於德州,正像金華火腿不出於金華,而出於東陽,良多栗子不出於良多,而出於房山一樣,得地利有很大的關系。德州扒雞的真正出處山東禹城縣,距德州南一百里地,同在津浦鐵路線上(天津至浦口),德州在冀魯交界,是兩省的交通樞紐,同時德州還盛產三白瓜(德州西瓜,瓤白、皮白、子白,所以叫「三白」),商務繁盛,禹城的燒雞在德州有大市場,於是本地人也仿效經營起來了,相沿有三百年的歷史,銷路打開了,名聲出去了,人們也就只認德州燒雞了。生意擴張,改進的條件多了,加工配料精益求精,真是「錦上添花」,作為一種特產,銷售始終不衰。

德州雞的加工,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內行人歸納為「選料好,用料准,加工細,手藝高」幾點都要做到。還有配料中要用中草葯四五種(有人說要十來種),砂仁、豆寇、桂皮等,都算比較珍貴的。至於花椒、菌香等大料用得更多。具體做法,生雞選用兩斤左右的,從脖子下開口取出內臟洗凈後,把兩只翅膀編插進去,稍稍脫水便進油鍋炸一炸,拿出來用葯材熏擱了。廚司說這一工序是關鍵,時間、用料都得恰合分寸。這樣熏出的雞,中葯補益的葯性透雞體,而中葯苦辛的葯味卻不能存在。然後再加香料上大鍋蒸透,做到肉香四溢,骨松肉嫩。手藝好的,燒雞提起一抖,雞骨自然脫落,皮肉保持完整,被稱為「脫骨扒雞」,才是上等的。

4. 如何做燒雞比較好吃

做燒雞比較好吃的做法是四季豆燒雞,以雞肉為原料,加入植物油、料酒等即可製作完成。

主料:雞肉500克、四季豆200克

輔料:植物油0.5勺、姜1塊、蒜頭1塊、料酒1勺、醬油1勺

1、雞肉切塊洗凈,加入姜絲蒜頭料酒和醬油腌15分鍾。

注意事項:

雞肉在肉類食品中是比較容易變質的,所以購買之後要馬上放進冰箱里,可以在稍微遲一些的時候或第二天食用。剩下的雞肉不要生著保存,應該煮熟之後保存。雞肉可單獨燉、蒸、煮熟後食用,或與其他蔬菜、肉一起炒、燉、炸後食用。

5. 家常燒雞怎麼做好吃

健康的飲食能延長人的壽命,那麼,如何利用「吃」來延壽呢?還是得靠自己親手去實現。而現在,小編就先來介紹一下關於燒雞的做法。

1.1把雞洗凈放開水鍋沸水煮5分鍾,撈出,洗凈血沫

2.2嫩光雞一隻,用的是肉用雞。土雞煲湯好吃,但是做燒雞不合適。可以事先用少量鹽抹遍雞身,給它做個全身按摩,使其入味

3.1鍋內留少量的鹵汁,把雞放在鍋里,開小火,把鹵汁不停的往雞身上澆。看到鍋邊糊的鹵汁了嗎?不要去管它,只要不碰到下面的鹵汁,就不會有什麼影響,盡量不把鍋邊的鹵汁弄到下面的鹵汁里,因為鍋邊的鹵汁會有糊的苦味。所以只管用下面的鹵汁澆雞身,直到鹵汁粘稠沒有了為止。這樣做能使雞更入味及上色

4.2洗凈的雞放老鹵里鹵制。直至雞熟透為止。肉用雞很好熟的,煮30-40分鍾即可。也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老鹵的製作很簡單,超市或小菜場能買到的香料和鹽醬油料酒製成。香料包括茴香、八角、草果、砂仁、肉蔻、桂皮、沙姜、丁香、花椒、香葉、川穹、陳皮等,把材料放紗布或鹵包里,放入醬油料酒和水鹵制,每次鹵過後,都過濾去殘渣,裝入容器,短期要使用放冷藏室保存,長期不用放冷凍室保存。)

5.把白糖10-15克放入錫紙,放在炒鍋里

6.上面放上蒸鍋的簾子,再放入鹵好的雞

7.鍋蓋上蓋子開中火,燒焦白糖,使煙薰上來,大概薰2-3分鍾,或根據個人喜好,不要薰的時間太長,以免有苦味

8.把薰好的雞塗抹上香油即可
有時候家庭聚會,總是被自己的親人抱怨,不會做菜,大家沒有口福。現在不用擔心,看著上面的步驟,自己趕緊學習做一下燒雞

6. 怎麼做燒雞好吃竅門

  • 雞仔細去除表面的絨毛,沖洗干凈,放入燒開水的鍋中汆燙至表 ...

  • 准備好蜂蜜和刷子

  • 將雞表皮仔細的刷一層蜂蜜,然後晾乾表面

  • 蔥姜切片,將八角、花椒、小茴香、香葉、桂皮、丁香、干山楂 ...

  • 鍋中倒入花生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雞炸至表皮金黃

  • 撈出瀝油

  • 另起一鍋加少許油,將白砂糖倒入快速翻炒至融化,出來糖色

  • 倒入一鍋水,大火燒開

  • 將雞放入,加入蔥姜,放入料包,倒入醬油、料酒和鹽

  • 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然後轉小火燉煮三到四個小時即可

7. 燒雞的製作過程是什麼怎麼做才好吃

燒雞怎樣做才好吃?

想要製作味道好、色澤紅艷的燒雞下面的步驟少不了。

【雞的選擇講究】—— 選擇養殖150天的走地清遠雞,體重控制在3斤左右,且最好帶有一定的油脂,這樣烤出來的燒雞味道才香。

7.最後烤出來的燒雞如果想色澤更有光澤可以用100°的熱油澆淋一遍,這樣做出來的燒雞又紅又艷,贊!

這樣的燒雞你吃過嗎?

結語

製作燒雞除了腌料重要外,火候的控制才是上色的關鍵,烤的時間過長肉質的水分會被蒸干,吃起來沒有口感。按照以步驟,多操作,你也可以烤出美味的燒雞。

8. 燒雞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食材明細
主料
三黃雞
一隻
輔料

一根

一塊
配料
料酒
5克

5克
醬油
5克

10克
花椒
適量
八角
適量
桂皮
適量
原味
口味

工藝
一小時
耗時
簡單
難度
燒雞的做法步驟
1三黃雞洗干凈。(為了好看也為了省地,可以把頭向下折塞進腹中,雞爪交叉塞入腹中。)
2砂鍋或搪瓷鍋中加半鍋水,放入所有調料,攪拌均勻後把雞放進去(水最好沒過雞身)
3浸泡半天以上。
4大火燒開,去浮沫,小火煮1小時。
5撈出晾涼。
小竅門
1浸泡的時間可以長一些,一般我都泡一天以上,熱天放在冰箱里。煮的時間可長可短,時間長一些會更入味,更軟爛。俺沒有高壓鍋,如果用高壓鍋時間短還可以脫骨。

2煮之前雞的下面最好墊一個小竹墊,以免粘掉皮。

3煮剩的湯湯可以短途燉土豆吃,味道絕不遜於燒雞。

4不用整隻雞,雞腿也行。

9. 燒雞怎樣做才好吃

燒雞好吃但是不好做,因為我們沒有一款適合的香料配伍,走訪了在我們這做了30年的燒雞的老師傅,它做的燒雞成品肉質細嫩香味濃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今天我說明來意,老師傅欣然的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了他做燒雞的配方及製作流程,喜歡的朋友一定收藏啊!

【第一步驟】香料精確配比:白芷20克,砂仁10克,肉桂10克,八角10克,香果10克,香葉5克,良姜10克,丁香5克。以上全部香料倒入料理機打碎取製成香料包。

【第二步驟】原料處理:

走地雞兩只宰殺洗凈,去除內臟(每隻凈重大約在1200克左右),放到清水裡浸泡30分鍾去除血水,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第三步驟】上色配製:

1.取同量的草菇老抽:蜂蜜:清水倒入容器里攪拌均勻。把瀝干水分的小公雞放入盆中,然後用攪拌均勻的汁均勻的塗抹到雞的表皮。然後掛到陰涼通風處晾乾。

2.凈鍋上火倒入色拉油中火燒制160度左右,然後把晾乾的小公雞放到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小公雞表皮色澤金黃紅亮即可撈出,然後瀝干油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