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水豆腐這樣做,做法簡單又好吃,但是得控制量
愛吃豆腐的寶寶,知道豆腐是從何而來的嗎?可能很多大人都不知道的吧!今天我來帶大家認識一下豆腐!
相傳在公元前164年,豆腐是由淮南王劉安發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劉安是誰!但是劉邦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
相傳,當時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在煉丹的時候,他偶然間用石膏點了下豆汁,因為專注煉丹開始他並未在意。後來想起要倒掉豆汁的時候,發現豆汁凝固還挺好吃,從而發明了水豆腐。
當然,現在豆腐也仍然用傳統工藝製作,用石膏或者鹵水點豆腐!
為什麼都說"吃豆腐補鈣"?
很多媽媽都願意給寶寶吃豆腐補鈣,小孩子成長離不開鈣,尤其快到春季的時候,正直快速長身體的時候。媽媽們會搜集很多補鈣食物!
老話不是說,"什麼補,都不如食補"
可是是所有的豆製品,都會有補鈣的作用嗎?
⑴ 有的說法是:豆腐之所以補鈣是因為水豆腐在凝固的過程中,加了大量的鈣劑,所以吃水豆腐才會補鈣。
照這樣的說法,如果是喝同樣多的豆漿,就沒有那麼好的補鈣的作用了!
⑵ 可是我在網上查,豆類中鈣的含量也是很高的。
所以,不論是豆腐、還是豆漿,鈣含量應該都是一樣的。
那麼,按這種說法,媽媽是給寶寶吃豆腐,還是給寶寶喝豆漿,都是一樣可以補鈣的。
不論哪種說法,豆腐可以補鈣是被大家認同的。
水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之所以被大家喜愛,其中一個原因是:水豆腐好消化,它被人體的吸收率可以高達95%以上。
因為鈣含量高,豆腐已經成為老人和孩子的最佳健康"營養品"。
吃豆腐的壞處
雖然豆腐是個對人體有益處的食物,但是好東西如果不被截止,就有可能成為損害人體健康的壞東西。
豆腐也是一樣!
豆腐可以被人體的吸收率很高,但是過量食用豆腐會使人消化不良。
寶寶一天適合吃多少豆腐呢?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2016》中介紹,成人一天攝入豆製品和堅果的量,每天不超過25-35g。
孩子每天攝入的豆製品也不得超過20g。
2-3歲的孩子,更是要控制在15g以內!
對於2歲之內的寶寶,豆類並不是每天都要補充的食物。如果添加的話,一天的量也不要超過5g吧。
所以,偶爾吃一次,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現象。讓寶寶腸胃逐漸適應消化豆製品,讓寶寶的身體逐漸適應代謝,因吃豆腐而在體內產生的一些物質。
豆腐的常見輔食做法
說到豆腐,我們的家常做法就是麻婆豆腐,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吃不了辣的呀!
那麼,豆腐還有哪些做法,適合孩子呢?
1.豆腐餅
在做豆腐餅的時候,材料大家可以隨意搭配。
比方說:胡蘿卜、西蘭花碎、蝦肉、香菇碎、等等,和豆腐搭配起來都很好吃!
食材:豆腐、雞蛋液適量、澱粉適量、蔥花、菜碎
方法:把蔬菜切碎、然後所有食材攪拌均勻
攪拌方法:用手抓得更香!(個人感覺哈)
烹飪方法:小火煎
2.溜豆腐
因為給寶寶吃,所以把豆腐切成小塊。
食材:豆腐、蔥花、薑片、水澱粉、醬油(如果沒加鹽的寶寶,可以用香菇粉代替)
方法:
①把蔥姜少油爆鍋
②出香味後加少量開水(比豆腐稍微多些,水太多就做成豆腐湯了)
③水開後,加入豆腐丁,大火煮2-3分鍾
④水略多餘豆腐的時候,加入少量醬油(小半碗豆腐,大概也就加寶寶勺的半勺醬油)
⑤然後加水澱粉勾芡,湯汁變粘稠出鍋
3.肉沫豆腐
這個也是家裡的家常菜,因為寶寶小,用的調料有限,所以想要做好吃,還希望少鹽,寶媽可以藉助澱粉!
食材:豆腐、肉、蔥姜、澱粉
方法:
①把豆腐切成小丁
②把瘦肉剁成肉泥
③備上蔥薑末
④把澱粉里,放入少量的鹽或者醬油,倒入適量水備用
⑤少油,炒下肉泥,肉炒變色後,加入蔥薑末,炒出香味,加入適量熱水
⑥水開加入豆腐塊,煮2-3分鍾,水變少後,倒入澱粉勾芡,讓芡汁裹住豆腐和肉泥!
這樣不論怎麼吃,都會有淡淡的鹹味!
4.豆腐丸子湯
食材:豆腐、肉(豬、雞、牛肉,哪種都可以!)、蔥姜
方法:
①把肉剁成泥,加入蔥姜調味,加入適量豆腐,最好用手,把豆腐抓的越碎越好
②把肉餡團成丸子備用③可以蔥姜爆鍋後加水,也可以清水,燒開後,下丸子
④丸子飄起來後,滴入適量醬油、香油,出鍋!
5.拌豆腐
不是有句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嘛!這小蔥拌豆腐,真的是好吃!
其秘訣就在於
①"不要加醬油"!
②加香油和寶寶可以食用的其他油調味!(注意不要加太多油哦,適量就好)
③可以少鹽
④豆腐在拌之前,可以先用水焯2-3分鍾
2. 水豆腐怎樣做好吃又簡單
水豆腐怎樣做好吃呢?水豆腐應該用水焯一下,切成小塊,然後鍋內放入郫縣豆瓣醬啊,辣椒啊,麻椒啊,能做成麻辣豆腐,非常好吃,也可以放入土豆燉豆腐,白菜燉豆腐等等,做飯很多都非常不錯,好吃
3. 豆腐和什麼菜一起炒會好吃
豆腐可以搭配的蔬菜有:
1、豆腐配白菜,白菜富含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C,能彌補豆腐膳食纖維不足的缺陷。白菜炒豆腐、白菜燉豆腐都是不錯的選擇;
2、豆腐配蘿卜,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白蘿卜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的吸收。豆腐含有豐富的鈣,白蘿卜不含草酸,不會阻礙鈣的吸收;
3、豆腐配紫菜或者海帶,豆腐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同時皂甙卻帶來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3)水豆腐炒什麼好吃竅門擴展閱讀:
豆腐含鈣量很高,如果常和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一起吃,會生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鈣,可能生成結石。解決辦法:吃豆腐如果要搭配菠菜、空心菜、紅莧菜、茭白等草酸高的蔬菜,一定要把蔬菜焯一下,減少其中的草酸含量。
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讓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吸收。
4. 水豆腐怎樣炒才好吃
水豆腐炒雞蛋:
雞蛋炒熟,打散,放入水豆腐,用筷子快速劃散,放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