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肉丸子餡怎麼調好吃
肉丸包子是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道美食,是用豬肉餡和小麥麵粉所製作而成,味道不僅醇香可口,而且營養價值豐富,經常食用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同時也可以補充一些鐵等,可以預防身體貧血,還可以補充人體蛋白質,肉丸包子的做法也很簡單。
肉丸包子的做法
食材
主料豬肉餡300g麵粉400g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小蔥100g生抽6g雞精4g香油4g五香粉適量高湯適量姜3g水210g酵母3g
1、小蔥切碎,姜切末,連同豬肉餡一起放在菜板上用刀剁5分鍾,這樣餡吃起來更加細膩。
2、將剁好的餡中加入生抽,雞精,鹽,香油,五香粉,加入少許高湯
3、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好備用。
4、麵粉中加入酵母,再加入水(水不要一次性加入,要分次加入)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發酵至2倍大,夏天一般發酵2小時就可以了。
5、發酵好的面團取出,面板上撒上一層乾麵粉,將面團揉勻,再揉成長條,分成小劑子
6、在分別揉圓,用手掌按扁,在用擀麵杖擀成圓形,中間厚兩面薄。
7、取適量餡放在擀好的圓麵皮上
8、對折,捏緊口,放在玉米皮上防粘。
9、蒸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放上篦子,放入包子,蓋上蓋子進行2次醒發15-20分鍾。
肉丸包子的做法步驟1010.開大火蒸20分鍾即可
肉丸包子的餡料
做法:
1、准備肉餡。
2、加半碗水。
3、順著一個方向攪拌。
4、准備澱粉。
5、加適量的水。
6、倒入打好水的肉餡中,攪拌。
7、加鹽、味精蔥末攪拌。
注意事項:
1、肉餡中加水時,可一次加足,也可分次加,水的多少取決於,只要是丸子能夠成型就行。
2、主要是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攪上勁後才行,使肉餡完全吸收進水份。
Ⅱ 肉丸子怎麼做最好吃
1:選肉
一般來說,做丸子的肉要肥瘦46開,這樣做出來的丸子不會因為瘦肉太多,吃起來口感發柴,(當然,減肥或者因為身體原因不能攝入過多脂肪的,也可以37開。)
2:初加工
估計大多數人做丸子都是買的機器打好的肉末,或者自己回家剁的。這樣確實比較方便。不過如果要做好的話,這種肉末是不行的。因為機器絞制或者刀剁的話,會破壞瘦肉的肌肉纖維,導致大量的水分與蛋白質的流失(肌肉纖維由73%的水和27%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組成),而水分的流失,也會直接影響到最後成品丸子的口感。
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呀?
那就是買回家去皮後,放入冰箱內急凍一兩個小時,待肉有點硬以後先切片,在切絲,最後切成綠豆大小的粒。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護肉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切記,肉也不能凍的太硬了,這樣切不動,或者切好以後肉質隨著慢慢解凍也會出現脫水現象。
是不是覺得很麻煩呀?哈哈,這就是你們出門吃28塊錢的丸子湯和58的甚至88的丸子湯的區別。一般上點檔次的酒店,酒樓都是人工手動切的肉粒。這也是為什麼賣這么貴的原因之一……
3:選輔料
這個東西就因人而異了,一般的烹任原料都是互通的。所以加什麼全看你的口味了。
不過可以給你們一點建議……
酒店的話一般常用馬蹄(學名:荸薺 [bí qi])可以自行網路一下,因為無色無特殊味道。可以後期加工成各種形式的菜品。
然後呢,也可以加入:香菇末、山葯丁、胡蘿卜丁、藕丁(這種丸子的話就比較適合炸制了),蝦肉,雞脆骨(這種切成小末,加到丸子裡面會有不一樣的口感喲)等等……,就算加青菜葉子,做菜丸子也是可以的……
4製作
先將肉放入一個小盆中。然後調味,加鹽、(雞精,味精這些適量吧!現在有很多人因為一些流言吧,不吃這些。不過味精這些東西怎麼說呢!也並沒有一個定論說不能吃。所以,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吧)白鬍椒粉,一點料酒就行了……
鹽:一定要加多一點,但是也不能咸了。為什麼呢?
因為肉末或者肉粒都是一粒一粒的。必須要通過順時針攪動,摔打。同時還要加入少量的清水,而只有足夠的鹽可以在原料的表面形成濃度較高的電解質溶液,將肌肉破損處的肌肉蛋白提取出來,形成一種黏性較大的蛋白質溶液,使肌肉更加飽滿細嫩,口感更好。攪打至上勁後,再加入自行搭配的輔料。最後再加入雞蛋清,澱粉(廚房一般都會用生粉,白色的玉米粉,或者打成粉狀的紅薯粉吧!紅薯粉一般都會有細小的硬顆粒,所以都不會直接使用,要不加水泡透,要不就是用粉碎機徹底打成粉末)即可。做好的丸子餡就和面團似的,有勁道,吃起來就會脆嫩的感覺……
5:下鍋
不能開水下鍋,要八九十度左右的燙水擠成丸子下鍋,因為丸子中加入了澱粉,而一般澱粉都會在60多度的水溫中慢慢糊化。從而形成一種保護膜效應,防止丸子的內部水分流失。慢慢浸熟即可。時間的話就要看你擠的丸子大小了,建議不要太大,小一點口感更好……
最後這樣做出來的丸子呢,口感脆嫩,有嚼勁,外表光滑……
Ⅲ 怎麼做肉丸子更好吃
肉丸泛指以切碎了的肉類為主而做成的球形食品,通常由薄皮包裹肉質餡料通過蒸煮烹制而成,通過薄皮包裹,更好地鎖住肉質營養和美味,讓肉質更加鮮嫩可口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朋友都會選擇去吃火鍋,那自然少不了營養美味的肉丸子,外面賣的丸子一般都少不了放些添加劑,自己做的吃起來更放心,今天就教大家在家自己做肉丸。
好了,到這里,自製火鍋肉丸子就做好了,你學會了嗎?喜歡美食的朋友趕快試試吧,學會了就不用去超市買了,自己做的吃起來更健康,營養又美味。
Ⅳ 怎樣做肉丸子好吃又松軟
肉丸子好吃又松軟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雞胸肉半塊、老豆腐半塊、萵筍半根、胡蘿卜半根、姜適量、香油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蝦皮適量
製作步驟:
1、雞胸肉洗凈,瀝干水分,剁碎備用;
2、老豆腐洗凈,瀝干水分,用菜刀碾碎;
3、雞肉和豆腐混合,調入適量鹽、料酒、胡椒粉、香油;
4、混合均勻,攪打上勁備用;
5、萵筍、胡蘿卜去皮,洗凈;
6、胡蘿卜切成四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
7、把正方體的菱角切掉,盡量切成球體;
8、萵筍用同樣的方法,切成萵筍丸子;
9、鍋里倒入清水,放入拍散的老薑;
10、放入蝦皮,調入鹽煮開;
11、放入蔬菜丸子;
12、豆腐雞肉丸子,團成大小相等的丸子,放入鍋里,不要攪動鍋;
13、丸子煮至浮起時,就好了。
Ⅳ 豬肉丸子怎麼做好吃
相信很多人會喜歡吃肉丸子,色澤紅郁,鮮香Q彈,下飯也解饞,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吃,豬肉丸不僅味道好吃,而且營養豐富。
以上就是做豬肉丸又好吃又彈的製作秘訣,其實丸子的做法多種多樣,例如其它的糯米丸子,糖醋丸子,紅燒丸子,焦溜丸子,南煎丸子,干炸丸子,骨渣丸子,四喜丸子,味道都很好吃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Ⅵ 怎樣做肉丸子好吃
蘿卜豬肉丸
材料:白蘿卜(1根半,300克)、豬絞肉(1斤)、蔥(1根)、薑末(1/2湯匙)、紅尖椒(1隻)腌料:油(3湯匙)、醬油(3湯匙)、料酒(1湯匙)、生粉(2湯匙)、雞粉(1/3湯匙)芡汁:濃縮雞汁(4湯匙)、生粉(1湯匙)、鹽(1/4湯匙)、水(半碗)調料:白鬍椒粉(1/3湯匙)、鹽(1/3湯匙)、油(1湯匙油)工具:刨絲器(1個)
做法
1、在豬絞肉里添入3湯匙油、3湯匙醬油、1湯匙料酒、2湯匙生粉、1/3湯匙雞粉和薑末拌勻,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打至肉餡起膠。
2、洗凈蘿卜削去外皮,放在刨絲器上刨成細絲。洗凈紅尖椒和蔥切成末。
3、在蘿卜絲里,加入1/3湯匙白鬍椒粉和1/3湯匙鹽,攪拌均勻腌10分鍾。
4、洗凈雙手,抓一些豬肉餡搓成雞蛋大小的丸子,直至將所有肉餡都搓成丸子。
5、給所有丸子都裹上一層蘿卜絲,放入碟中待用。
6、燒開鍋內的水,放入蘿卜豬肉丸,加蓋中火隔水清蒸25~30分鍾,直至丸子蒸熟。
Ⅶ 肉丸子怎麼做又滑又嫩
肉丸子怎麼做又滑又嫩?需注意這幾點:肉要選擇對、肉要剁成均勻的小肉末、肉泥要多攪拌直至上勁、攪拌過程中要加水、煮丸子時控制好水溫,主要是這幾個核心的點,這樣做出來的肉丸子,筋道爽滑,Q彈有嚼勁,鮮香美味。
丸子可謂是中國一道非常經典的美食,基本上有肉丸子與素丸子,不過多大數人最喜歡的是肉丸子,肉丸子也分很多種類,比如牛肉丸子、豬肉丸子、魚肉丸子等等,我家隔三差五也會製作一些來吃,下面我來詳細說說如何做出又滑又嫩的肉丸子
4、燒開水,水燒到快沸但未沸的狀態,一個個擠入鍋中,煮熟即可。
製作好的肉丸子,可以直接煮湯吃,也可以火鍋吃,也可以炸著吃,都是非常美味的。
Ⅷ 肉丸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肉丸要想做得好吃,首先原料的選擇;肉餡不能太瘦,太瘦不香,要選用7分瘦,3分肥的新鮮的肉,這樣炸出的丸子才會油潤酥香。
肉剁得不要太細,一般呈米粒碎狀即可。油潤 丸子好吃蔥姜水是關鍵:調肉餡要用蔥花水,不能用蔥花如果直接將蔥花混合在丸子里,那麼在油鍋里炸丸子時,蔥花受熱後容易變黑發糊,影響整個丸子的美觀和味道。
冷凍以後再吃會有臭蔥味。用泡發後擠去水分的剩饅頭來代替生粉,可以使丸子更加酥鬆。丸子炸好後不會收縮。丸子中添加荸薺吃起來口感更豐富,還可以去火。喜歡香菇的也可以添加香菇碎丁。如果沒有馬蹄也可以用蓮藕代替。
調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添加,我家一般用 五香粉,香油,醬油,鹽,雞精 蔥姜 料酒來調制肉餡。為了讓肉餡更加入味,加入醬油後腌制20分鍾,在加蔥姜水攪打。也可以用醬來代替醬油。
將蔥姜水一點點添加,順著一個方向攪打上勁。這樣丸子的肉質更加有勁,口感才會好。加入饅頭和荸薺碎以後,攪拌均勻。讓肉餡和調料饅頭 荸薺完全融合。
可以用手摔反復摔打,是讓肉餡中的饅頭和荸薺迅速均勻地融入丸子當中,炸的時候不易開裂。加入饅頭和荸薺碎以後,攪拌均勻。
讓肉餡和調料饅頭 荸薺完全融合。可以用手摔反復摔打,是讓肉餡中的饅頭和荸薺迅速均勻地融入丸子當中,炸的時候不易開裂。炸大丸子。
油溫要60度左右,下入丸子只要炸製表皮金黃定型就ok了。這時候的丸子大概有8成熟,晾涼後就可以冷凍了,吃的時候再進行加工。紅燒,清蒸隨你。小丸子油溫要控制在60-70度左右,過熱,丸子外皮糊了,裡面沒熟,過涼丸子不好成型油溫6成熱的時候將的丸子都放入鍋中,炸到定型,撈出後再次加熱鍋中的油,7成熱時,再把丸子全部倒入鍋中復炸。
炸成棗紅色撈出瀝油。趁熱吃上2個可香了。
晾涼後就可以冷凍起來,隨吃隨取。叨嘮;家裡的剩饅頭可以使丸子更加酥鬆,用饅頭代替生粉,炸出的四喜丸子更加細膩松軟。丸子中添加荸薺吃起來口感更豐富,還可以去火喜歡香菇的也可以添加香菇碎丁。如果沒有馬蹄也可以用蓮藕代替。
Ⅸ 怎麼做豬肉丸子最好吃
豬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和膽固醇含量高,富含維生素B1和鋅。
四喜肉丸是中國新年和節日里的一道流行菜。無論男女老幼,這也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味佳餚。把豬肉切成肉餡,再切成肉丸,看上去很開胃,醇厚的肉汁香氣撲鼻,吃一口鮮嫩多汁,肉香四溢,令人陶醉!
提示:
1油炸肉丸時,應注意油溫和油溫,並採用浸泡式油炸的方法,煎炸時間不宜過長。
2為了讓肉丸更柔軟、更美味,你需要選擇瘦七分、脂肪三分的肉。肉最好自己切碎,切得仔細、粗糙,大小要像米飯一樣大,不要太薄,這樣肉才能含汁。
三。豬肉宜與白蘿卜同食,白蘿卜可消食、消腫、通便;豬肉宜吃花椰菜,可美白皮膚、消除疲勞;豬肉宜吃生菜,生菜可促進食慾,健脾益氣;豬肉宜吃芋頭,可滋陰、潤燥、養胃益氣;豬肉應該一起吃茄子,這樣可以減少豬肉對膽固醇的吸收。
4豬肉不宜吃蝸牛,容易傷胃;豬肉不宜吃鯽魚,會降低鯽魚的利尿作用;豬肉不宜吃鴿,容易使人停滯;豬肉不宜吃驢肉,容易引起腹瀉;豬肉不宜一起喝茶,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痛。
Ⅹ 肉丸子怎麼做口感最好
加小粉和雞蛋,肉餡不要太干。外面裹麵包渣或乾麵粉都能起到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炸的時候要炸2次,第一次定型,第二次成熟上色。
一、選料
為了保證丸子菜餚的質量,選料是很重要的。魚要選擇新鮮、出肉率高、吸水性較強的品種,如烏魚、巴魚、牙片魚、岩鯉等;蝦要選擇雪白的蝦仁,或是新鮮的對蝦肉;畜類瘦肉要選無筋膜的精肉,肥肉要選厚實無血污的肥膘肉;雞蛋、蔬菜等一些原料則必須新鮮。
二、初加工
1、魚肉的初加工:是將魚治凈後,由魚脊背處進刀,從頭至尾取下兩片完整的凈魚肉,然後帶皮平放在菜墩上,先用刀背在魚肉上排斬,再用刀尖順著魚肉的紋路輕輕刮下魚肉。注重:刮到顯血筋時為止,然後再仔細斬剁。斬剁時下刀要輕,且剁得越細越好,剁至魚肉轉白起粘性時為止。
2、凈瘦豬肉、凈雞脯肉、凈蝦仁及羊肉的初加工:在加工這些肉類時,要採取粗切細斬的方法。當這類肉的肌肉纖維被破壞以後,所含蛋白質就會釋出,從而形成一種粘性較強的溶膠,這種溶膠最易吸收水分。但有些丸子菜餚的初加工就不需要太細膩,如製作炸丸子、四喜丸子、揚州獅子頭等,過細反而口感欠佳。
3、對一些肌肉纖維較粗且肉質較老的原料,如牛肉,通過仔細斬剁後製成丸子菜餚,不但入口細嫩,而且由於在製作時斬剁斷了肌肉纖維,擴大了受熱面,還會縮短烹調時間。
4、青菜及素菜丸子的斬剁,就不需那麼復雜,只需根據菜餚的成菜特點,將其斬剁均勻就可以了。
5、還有一些製作丸子菜餚的原料,卻不需要進行斬剁,如山葯、土豆、豆腐等,只需先制熟再用刀壓成泥即可。
三、丸子的半成品——泥子
泥子:即茸泥,是製作丸子菜餚的半成品。它可分為軟泥子、硬泥子和粗泥子三種。下面分別談談三種泥子的調制技術。
1、軟泥子的調制
軟泥子的上漿技術要求較高。漿前與漿後的泥子是截然不同的。上漿後的泥子呈乳白色,粘稠性強且質地細膩,而且上過漿的泥子比未上漿的泥子膨脹許多。如200克魚泥,就可擠出比乒乓球小一點的丸子40多個。這里的奧妙就在攪拌上漿之中。在攪拌上漿時,應使泥子順一個方向進行機械運動,這是強迫泥子吃水。由於水分子的排列是有方向的,故攪拌時也要朝一個方向,切不可往返攪拌或攪攪停停,一定要一氣呵成。
科學地加水、鹽、油和雞蛋清,是保證軟泥子質量的要害。你必須根據泥子的質量和菜餚的標准來決定用水量的多少。以500克魚泥子為例,一般吃水在400克左右。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視魚的品種和氣溫及魚肉斬剁的情況而定。而鹽的加入需要與水配合。我的經驗是,水鹽混合上漿是比較科學的攪拌上漿法。鹽與水混合上漿,能由表及裡地循序漸進,並伴隨泥子的吃水量定漿成形。一般每500克泥子的用鹽量可在3~4克之間。當泥子充分攪打上勁後,再放入打好的蛋泡糊和白油攪勻即可。
加入蛋泡糊主要是利用蛋清受熱即變性成固體的性質,去有意識地增加泥子的粘度,並使泥子變得雪白、松軟。此外,最後加入白油能使丸子入口軟嫩,並且具有增香的作用。
2、硬泥子的調制
硬泥子,即通常用來煎、炸、燒、燴的丸子菜餚的初加工原料,它的初加工方法不同於軟泥子。因為硬泥子製作出的丸子菜餚具有干香酥脆、外焦里嫩等特點,所以在調制硬泥子時,不要調入過多的水。假如調水過多,炸制時就會膨鬆脹大,但離油晾涼後又會收縮回軟。硬泥子中肥瘦肉的比例要適度,切不可不放肥肉。因為肥肉在炸制過程中可以使丸子松軟並有著增香的作用。
以上方法同樣適用於牛肉、雞肉等硬泥子製作,但對以魚蝦為原料的硬泥子,其製作方法則略有區別。
首先,為了避免丸子吃口發死,魚蝦硬泥子中可加入適量的雞蛋清和麵包渣,因這樣能對丸子起到膨化定形的作用。其次,由於魚蝦硬泥子不需要過多地吃水,因此澱粉的用量一定要把握正確。因澱粉的吸水力較強,如澱粉加入過多,丸子在加熱後外部會形成堅硬的殼,而內部則會變得粘糊糊的,這樣會影響到丸子的口感。當然澱粉加少了也不行,那樣會使丸子鬆散走形,失去應有的風味。
3、粗泥子的調制
粗泥子在丸子菜餚中用得較為普遍,也是比較好調制的一種。粗泥子一般是由時令青菜斬剁成餡,再加入麵粉、豆腐、粉條以及調味品調制而成的。用粗泥子炸制的丸子既可單獨成菜,又可搭配成菜,如:炸白菜丸子、蘿卜丸子、粉條豆腐丸子等。它們均可與其它原料搭配成菜,或燴、或燒、或炸,適用面很廣。這里要強調的是,粗泥子斬剁時不必斬得太細,用水也不能太多。
四、丸子的成形
制丸子無論是採用那種烹調方法,都應該先用手去成形。有的人不會用手擠丸子,而採用湯勺舀,或是用手揪,這樣製作出來的丸子大小不一、外形不美觀不說,而且表面也不光滑。其實,用手製作丸子也沒有什麼太難的。簡單的方法是:用左手抓一把攪好的泥子,將泥子從食指與拇指之間擠出來。擠時手勁不要用死,要既有虛勁又有實勁。而且食指彎曲,拇指前後滑動,以使丸子光滑,當然另外三個手指也要配合,以讓泥子擠出,並趁勢用手勺將擠出的泥子舀入微沸水鍋或油鍋內。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丸子都是用手擠出來的,如揚州獅子頭,便是用團的手法製成。也就是用左右手將泥子團來團去,使其變圓變光滑而成形。此外,丸子還可以擠成橢圓形、桔瓣形、玉墜形等。
五、烹制丸子的火候及色澤把握
烹制丸子時,採用的加熱方法很多,但經常採用的只是汆和炸兩種。應當知道,任何一種烹調方法都有最佳火候,當然這也要隨著原料的變化而變化。以汆制魚丸為例,我覺得用響邊水來汆魚丸為最佳火候。假如用冷水鍋汆制魚丸,丸子入鍋後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平衡,加熱後,魚丸內部的水分及營養成分會向外運動,由於水是逐漸加熱,外部受熱的壓力會將魚丸內部的鮮味換出並溶於水中使魚丸失去鮮味。但用沸水鍋下入魚丸也不行,由於魚丸細嫩,經不起沸水的沖擊,會影響魚丸的成形。從營養的角度看,加熱的目的是使魚丸成熟,營養變性分解,而有利於人體的吸收。而魚丸下鍋時遇熱會立即收縮,內部的營養成分就不易流失到湯汁中。汆制魚丸時,湯鍋如有沸騰現象,應及時加入一點冷水,使水不能沸騰,待魚丸全部下完後且浮出水面,再將其撈出放入冷水中,即可用於烹製成菜。汆制其它原料所制的丸子,也可用以上的方法。
炸制丸子主要是把握好油鍋的溫度,另外還須注重炸制用油的色澤和丸子本身的色澤。丸子菜餚的火候和色澤需要廚師有意識地控制。如巴魚加工成丸子後,成菜的色澤可通過改變烹調方法而使其發生變化。
丸子菜雖然變化很大,不過一旦把握了其製作奧妙,就可以舉一反三,創制出更多更好的丸子菜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