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和面才能蒸出好吃的饅頭
(1)關於發酵,其實做饅頭跟做麵包很類似,如果你做過麵包,那麼恭喜你,做饅頭幾乎是跟麵包是相同的,我做覺得麵包就是西方的饅頭,呵呵~
饅頭一般來說都是要經過一次發酵-整形-二次發酵,再上籠蒸的,但是跟做麵包一樣,也可以僅僅用一次發酵的,縮短了操作時間的同時,風味上稍差一些,但是味覺不敏銳的一般也嘗不出來。
(2)關於饅頭的配方,教給大家一句金科玉律:軟面餃子硬面湯,不軟不硬做干糧。
這句話記住了,那麼你就是中式面點入門了。中式面點包括手擀麵、餃子、包子、饅頭,都有一個最為基本的比例,那就是粉:水=2:1,再以這個為基礎進行調整。
餃子皮當然要稍軟一點好包,那就水稍微多加點,同理包子也是;手擀麵要勁道,水就要少些;饅頭呢,就卡在中間啦,當然有人喜歡稍微喧點的,有人喜歡硬實點的饅頭,除了粉、水比例影響,在底下我們一發結束揉面、嗆粉的時候,也會影響。
(3)關於饅頭要不要加鹼:
特別跟大家解惑,為什麼老人家總是覺得饅頭應該加鹼,因為以前做饅頭都用的老面,然而以前並沒有冰箱冷凍、冷藏這么高科技的東東,控制不好的話,雜菌叢生,不加鹼的饅頭很容易發酸,風味上實在欠佳。
一定不要抵觸用酵母做出來的饅頭,因為真的非常非常棒,在我小的時候我媽媽做饅頭生意大概5年,一直是酵母發酵,饅頭照樣非常暢銷。
(4)關於老面饅頭:
最近流行老面饅頭,大家想想,這是不是跟做麵包用中種法一個道理,嘿嘿~
當然中種法更贊啦,但是直接法做出來的麵包不是一樣棒棒的嘛!
(5)饅頭的形式一般來說,有刀切,有圓形,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來。
比如我家,外貌協會的我就是執著喜好刀切,老一輩的人更偏愛圓形。
㈡ 怎樣做饅頭又軟又好吃
【高梁面饅頭】
食材用料:高粱面70克、普通麵粉(也叫中筋麵粉)210克、水140克、酵母3克
製作過程:
1、首先我們先將水中放入酵母,讓其酵母進行融化,然後放入高粱面,如圖所示。
2、將其先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下手將其混合揉成一下光滑的面團,蓋好蓋子或者保鮮膜讓其進行一下室溫發酵,如圖所示。
3、將其面團發酵至約為原來面團的兩倍大,這是先從外觀上來看一下發酵的狀態,如圖所示。
4、進一步檢測發酵是否到位,可以用手指在其面團中間戳個洞,如果其洞口是不回縮而且也不會塌陷的狀態即可,說明發酵可以了,如圖所示。
5、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先在案板上撒適量一點乾麵粉,將其發酵時所產生的氣體全部都揉出去,揉均勻的面團,將其等分成均等大小的小面團,個頭大小根據自己所喜歡大小來靈活操作即可,如圖所示。
6、取其一個分號的小面團,繼續撒點乾麵粉,將其揉均勻,揉光滑,整理一下成饅頭胚的狀態,如圖所示。
7、依次將其它小面團全部都揉成饅頭胚,依次擺放放到提前放好冷水的蒸鍋中,讓其進行一下醒發,醒發時間天氣熱的話10分鍾左右,天氣冷的話15到20分鍾左右,如圖所示。
8、這是醒發好後的饅頭胚,明顯變得輕盈很多,如圖所示。
9、醒發好後,直接開啟大火將其燒開後,轉為中火繼續蒸制12分鍾,最後關火燜上四五分鍾,再打開鍋蓋即可端上桌開吃嘍。
【小貼士】:
1、面團的發酵要看狀態,不要去糾結時間,必竟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學會觀察面團發酵狀態,先從外觀看一下,基本發酵好的面團是原來揉好面團的兩倍大左右,如果用手指戳個洞,其洞口立馬塌陷,說明發酵過度了,如果其洞口很快就回縮了,則說明面團還沒有發酵到位,繼續發酵即可,也可以拉開一下面團,其內部呈現非常均勻的蜂窩狀態,則也說明發酵可以了。
2、蒸好的饅頭不要急於打開鍋蓋,先讓其燜上四五分鍾 後再打開,以免蒸完直接打開後,熱脹冷縮,讓饅頭表面不光滑了。
3、蒸制時間具體要根據自己所製作饅頭胚大小來靈活操作。
4、有人習慣用熱水來蒸制,這個沒有說絕對不可以,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操作即可,只要成功了,無論是熱水上鍋還是冷水上鍋其實也都並不重要了哈。
㈢ 蒸饅頭麵包怎樣做才松軟綿密
用料
主料
麵粉200克
細砂糖
5克
酵母粉
2克
牛奶
100克
輔料
蒸饅頭的做法
1.
將牛奶倒入碗內,加入酵母和細砂糖,然後拌至酵母溶化,靜至5分鍾
2.
將靜至好的牛奶倒入麵粉內
3.
邊倒邊攪拌,拌至絮狀
4.
再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放室溫發酵
5.
發酵至比原來兩倍大
6.
案板撒乾麵粉,然後將面團揉至光滑
7.
再擀成大片
8.
然後由上至下捲起搓成長條
9.
用刀切成饅頭坯
10.
鍋內加入清水,放上饅頭坯餳15分鍾
11.
然後開大火蒸12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