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粽子怎麼做好吃 包粽子的做法
Ⅱ 粽子怎麼包好吃 包粽子小竅門
1、粽葉的選用 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2、粽餡的調味 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3、粽子的捆紮 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4、粽的烹煮 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 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Ⅲ 怎麼包粽子更好吃常見的粽子餡料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也是吃粽子的最佳時刻,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每次我家都是早早的准備好材料,准備包餃子,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吃甜粽比較多,但是在今天我多發布一些粽子總類,今天我就教大家5種粽子的餡料搭配和做法,希望能有大家喜歡吃的口味。
1.紅豆粽子
肉粽
餡料搭配:糯米200克、豬大腿肉100克、食鹽1克、白糖2克、味精2克、白酒2ml、醬油20ml.
做法:糯米浸泡4-6小時,洗凈備用,豬大腿肉洗凈,切成條,然後用食鹽、味精、白糖、白酒反復揉到豬肉表面出現白泡為止,然後在包粽子時,肉在醬油中蘸一下,再放到粽子中間即可。
Ⅳ 怎樣包粽子好吃 包粽子的技巧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來了,而大家都在准備包粽子,這個粽子說起來很簡單,不過做起來並不一定可以做好,包粽子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只要你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之後,那麼就好學了,好吃的粽子主要是在粽餡的味道上和它蒸出來的粘度上,那麼怎樣包粽子好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包粽子的技巧吧。 包粽子的技巧1、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採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採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包粽子的技巧2、粽餡的調味: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包粽子的技巧3、粽子的捆紮: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包粽子的技巧4、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 包粽子的技巧5、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吃時解開棉繩,撥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怎樣包粽子好吃?你要掌握住這個粽子在包法上的五大技巧,特別是在調粽餡上要調好,而且在包粽子的方法上也要做好,這樣就可以包出好吃的粽子了。
Ⅳ 怎麼包粽子才更好吃
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裡有速凍的粽子,但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還是自己動手包粽子,想吃什麼口味全憑自己作主,也許一代名粽就會在你的手上誕生。 1.原料的預加工1.糯米、綠豆、花生米的泡製: 將純糯米淘洗後,用60℃的水浸泡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 綠豆淘洗後,加滾水浸泡3.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後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滾水浸泡3小時,或冷水浸泡5小時後去皮。 2.蔥姜油的製作方法:把蔥末、薑末、精鹽少許放在25克豬油中炒成金黃色,出香味後,撿去蔥薑末,即成蔥姜油。 3.糯米綠豆瓣:將泡好的糯米、綠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勻後,加點鹼(3公斤糯米,10克鹼),再拌入蔥姜油,即成糯米綠豆瓣。 4.陳皮鹹肉的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少許鹽1湯匙蔥白適量姜絲20根陳皮2塊切絲料酒少許。 製法:把肉洗凈,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鹽、料酒調好,搓在肉條上,然後放入蔥絲、姜絲、陳皮絲拌勻。腌漬10小時後,撿去蔥絲、姜絲。 5.腐乳鹹肉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1湯匙蔥結、姜絲適量料酒少許。 製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料酒、蔥結、姜絲調好,搓在肉條上,腌漬10小時,撿去蔥、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漬肉條的味料,再腌漬1小時即可。 6.陳皮牛肉製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湯匙醬油100克蔥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許小茴香30粒(以紗布包好)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 製法:將洗凈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用小蘇打搓勻,放入適量滾開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蔥、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會兒即放醬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臘肉的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500克甜面醬250克料酒少許蔥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繩毛頭紙(窗戶紙)。 製法:將肉洗凈,切33厘米左右長、3.3厘米寬、3.3厘米厚的條。將料酒、蔥花、薑末放甜面醬中拌勻。把肉條放甜面醬中浸2小時。用窗戶紙分別把每一條肉包嚴,用繩紮好,掛在陰涼處風干,約10天左右即好。 8.臘腸的製法: 用料:豬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腸匙白砂糖3湯匙精鹽1湯匙蔥2根姜25克腸衣3條喜歡陳皮味的,可放些陳皮絲腌漬,或放味精也可。 製法:將豬肉切1厘米見方的丁,用上述調味料腌漬10小時。用50℃的水將腸衣泡5~6小時即軟,再用水灌進腸內輸通備用。將肉丁(撿去陳皮絲、蔥姜)用漏斗灌入腸衣,邊灌邊分節,掛在陰涼處陰干,約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燒肉的製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豬肉500克五香粉1湯匙料酒半湯匙白糖50克蔥絲和鮮姜絲少許,高級醬油100克油適量。 製作:把豬肉切成3.3厘米寬、6.7厘米長、2.7厘米厚的長條,用上述調味料腌制24小時,將肉條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製法: 將煮爛的豆子,放在小竹篩中,篩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篩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篩入水盆中,將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擠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類粽子的具體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製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豬肉末50克精製澱粉10克麻油5克豬油25克蔥末、薑末、精鹽適量白糖1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用豬油將蔥末、薑末炒黃,除去蔥薑末後,依次放放火腿肉丁、豬肉末、冬菇丁白糖、鹽炒30秒鍾,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餡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料夾在糯米中間,上面蓋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蒸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便。煮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即好。若用壓力鍋,煮25分鍾,離火再燜5分鍾即好。 如沒有竹葉,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葦葉,折成斗形。 陳皮鹹肉粽用料:泡製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鹹肉條250克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改用陳皮鹹肉條。 腐乳鹹肉粽用料及製法、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換成陳皮牛肉。 咸鴨蛋粽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鴨蛋黃5個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鍋煮1小時後,移文火煮10分鍾即好。 臘肉粽子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臘肉丁250克白砂糖2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餡心改為臘肉即可。 臘腸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時間均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將餡心換成臘腸丁即可。 叉燒肉粽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叉燒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豬油25克白糖1湯匙精製澱粉10克麻油5克馬啼丁50克蔥結、薑片適量。 製法:用豬油把蔥結、薑片炒香,除去蔥姜,依次放入叉燒肉丁、冬菇丁、馬蹄丁、白糖、適量腌叉燒肉的醬油,炒30秒鍾,勾芡,淋上訂油、即成粽餡。將兩片竹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夾在糯米綠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鍋碼緊,放冷水與粽齊,煮1小時後,再用文火煮30分鍾即可。若用高壓鍋,煮25分鍾,離火再燜5分鍾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鮮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豬肉末100克嫩筍絲25克精製澱粉1湯匙蔥花、薑末、白鬍椒粉少許豬油(或素油)、精鹽、白砂糖適量。 製法:用豬油煸炒豬肉末,出香味時放入小蚝、蔥花、薑末、白糖、精鹽、炒1分鍾,放白鬍椒粉,炒勻後,勾芡,即成粽餡。 包法與煮制時間與叉燒肉粽相同。干小蚝須用冷水發3小時左右。 以上的9種咸粽,吃時可蘸紅醬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製過的糯米1公斤綠豆沙或烏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250克精鹽、糖桂花適量。 製法:將豆沙用豬油炒勻炒透,加糖(綠豆沙加白砂糖,烏豆沙加土製紅糖,亦叫板糖),出鍋後放點糖桂花。將兩片葦葉折成斗形,填進糯米,豆沙餡,上面再蓋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裝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宜。煮50分鍾,離火燜4分鍾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開2/3)生豬油100克白砂糖250克鹽少許糖桂花50克精製澱粉1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把白糖、鹽、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勻,拌入生豬油中(撿出豬油中的絲狀物),邊拌邊倒濕澱粉,最後放入糖桂花,拌勻後即成餡。 包制與煮制時間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製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與煮制時間同果仁桂花粽。
Ⅵ 怎樣包粽子怎樣做好吃
包粽子
口味:家常味 難度:高級 烹飪時間:2小時
用料
五花肉糯米五穀雜糧紅棗粽葉步驟 1
如今,超市已經沒有太大的地域區分,粽葉在超市裡已經十分普遍。兩三塊錢能買幾十張
步驟 2
拆開
步驟 3
進行清洗
步驟 4
雙面都要洗干凈
步驟 5
通常是泡一夜水,我懶得泡那麼久,就用開水煮軟了,泡在那裡,備用
步驟 6
粽葉有點水的話包起來容易
步驟 7
紅棗泡水,泡到鼓。幾個小時吧
步驟 8
糯米提前泡上,泡一夜最好,不想太糯,所以加了些有的沒的,隨便加的,你也可以把家裡的一些邊角料什麼的加進來吧,但總量不能超過糯米哦~
步驟 9
五花肉切成塊
步驟 10
加生抽、老抽、鹽和料酒腌制入味,能多腌幾個小時更好
步驟 11
取一片粽葉,嫌小的可以取兩片。如圖所示,從中間的位置小折個口
步驟 12
捲成漏斗狀
步驟 13
壓扁裡面的小折
步驟 14
塞米
步驟 15
肉粽的另外加了點醬油。紅棗粽的不需要
步驟 16
塞肉
步驟 17
再一層米
步驟 18
用大拇指,把矮的這面折過去
步驟 19
然後高的那邊左邊的先折過來
步驟 20
右邊的再折過來
步驟 21
捲起來
步驟 22
檢查下有沒有破口
步驟 23
繩子捆綁住,隨便捆啊,五花大綁好了
步驟 24
五花肉款
步驟 25
普通鍋子開鍋後煮一兩個小時最好,我用的電壓力鍋,按了煲湯鍵35分鍾,然後就睡覺了,保溫了一夜,早上吃,哇哈哈,現在是4:33,我昨天趁夜又包了一鍋,一共近四十個,包得十分上癮,剛才吃了一個,分層鮮明的五花肉果然是肥肉遇熱就融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內里的五花肉已經晶瑩剔透,軟嫩多汁,十分入味,很有嘉興高速休息區賣的那款肉粽的風味了,今天趕緊分掉去,哈~
Ⅶ 怎樣包粽子好吃
食材明細
糯米看個人情況
蜜棗甜食
綠豆清淡味
粽子葉適量
棕繩適量
白鹼半勺
原味口味
煮工藝
半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包粽子的做法步驟
1
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鹼
2
用溫水將糯米浸泡,放入白鹼浸泡,溫水泡的話只用半個小時即可,粽葉 棕繩用水漂干凈
3
將蜜棗對半切,你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後,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
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你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
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成漏斗狀 繼續旋轉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動葉頭,這樣枝幹比較硬的頭就在裡面,這樣綁的更結實)
6
裝好米後 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
成品一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8
花樣兒:扁式粽子:固定葉頭,旋轉葉尾,葉頭葉尾重疊,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發現,扁式的僅僅只用旋轉90度重疊,而尖端時的是需要180重疊的,裝好米之後,只用將葉子蓋好,不側漏即可綁好
9
大火開始煮,因為之前用白鹼泡過米,所以現在開水裡面加白鹼的話不宜過多,水變黃了就行,多了會苦澀,適宜的話,會很香的,半個小時,中途可以用筷子攪動一下
10
起鍋的,沒有散掉喔
11
嘿嘿,美食與你同在,天天好心情
小竅門
白鹼要加,適量
糯米需浸泡,為了煮的更爛
Ⅷ 怎樣包粽子好吃
材料
豆沙,棕櫚葉,箬皮,糯米
做法
1.(准備箬皮和棕繩):把箬皮在沸水裡煮一分鍾,放在冷水裡浸涼,抹乾凈,剪除老硬的葉端。
2.用小刀順棕櫚葉的分枝口把棕櫚葉分成小枝,把其中小枝葉中間的硬莖撕去(動作要快)。
3.一張2厘米寬的小枝葉分開成了兩半,把枝葉尖對接。
4.像打繩結一樣打個死結,拉緊成了一根兩尺多長的棕葉繩。
5.把所有的棕葉繩攤開,放在陽光底下曬3、4個小時,就縮成了柔軟的棕繩,可以伸縮自如地綁棕子了。
6.(包粽子):以豆沙甜餡為例,為便於包可把豆沙餡先切成塊。挑兩張一大一小的箬皮葉,光滑葉正面朝上,小葉疊放在大葉上。
7.把兩張葉做成漏斗狀,中間先放一層糯米。
8.放入一塊豆沙再鋪一層糯米(最上層糯米不能滲入到豆沙里,否則煮不熟),包豆沙粽不能太用力擠壓。
9.把漏斗另一端的箬皮葉折疊過來再翻轉,手捏緊旁邊的箬皮葉。
10.把最後多餘的箬皮葉再次翻過來包住粽角,最後用棕繩繞緊。包好的粽子裝入高壓鍋內注入水(水把粽子浸到就行,千萬不能讓粽子浮在水面上)壓40分鍾左右就可以(時間太長,粽香會跑掉)
Ⅸ 包粽子技巧竅門 包粽子的3個小竅門
1、粽子葉要煮一下。相信很多人在包粽子的時候只是用清水清洗一下就開始包,但是想要粽子包好了之後不會散就要先將粽子葉煮一下,煮好了之後再用清水將粽子葉清洗干凈包粽子,這樣粽子包的會更加牢固,粽子煮好了之後就不容易散了。如果大家用兩片或者兩片以上的粽子葉一起包粽子的話,在包粽子之前一定要用水泡一下,讓兩片粽子葉被水黏在一起之後就不會容易包散了。
2、包粽子時米不要加太多。以前每一次包粽子都要把米裝的滿滿的,這樣每一次都會被家裡的長輩說要少裝一點米,其實很多新手包粽子的時候都習慣多裝米,大家覺得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大,但是卻沒有想過粽子在煮了之後裡面的米會膨脹一些,如果米裝太滿當然會讓粽子散掉了。正確的做法是在裝米之後用少許的水沖一下,這樣粽子裡面的米就不會太滿了,粽子煮好了之後也會更軟糯一些。
3、用重物壓一下。想要粽子不散除了在包粽子的時候要注意米不要太多之外還要在煮粽子的時候多多注意才行,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家裡面長輩在煮粽子的時候用一個比較重的東西壓一下,這樣就是為了讓粽子全部都浸泡在水裡面煮,粽子受熱也會更加均勻了,這樣不僅讓粽子可以更快被煮熟,而且還不容易煮爛,煮出來的粽子也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