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叉尾魚怎麼做好吃
麵筋燜鉗魚的做法:
主料:梭邊魚400g、麵筋5個。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大蒜適量、生抽適量。
1、食材:鉗魚,麵筋,大蒜 調料:油,鹽,生抽,胡椒粉 鉗魚買時讓代切片。
Ⅱ 叉尾斗魚幼仔如何喂養
放養密度:
仔魚期個體較小,為了管理的方便,水族箱中仔魚的數目可相應地多一些,以不擁擠的感覺為好。當仔魚可以吞吃小型魚蟲後,其身體發育速度明顯加快,原本並不擁擠的缸因個體增長的緣故,使有限的空間出現擁擠的感覺,這時放養密度略顯偏高。如果可以吞吃個體較大的魚蟲時,仔魚生長速度更快,從此就進入了幼魚期的管理。
針對幼魚生長發育迅速的特點,在幼魚生長的不同階段,單缸放養的密度也應根據幼魚個體生長的速度來及時地調整。
一般5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水族箱中,以神仙魚為例,起初可放養仔魚500~1000尾。若選用100厘米×50厘米×45厘米的水族箱,可放養幼魚500~800尾。若放養1000尾以上,往往由於個體間的擁擠,魚體攝食不均,會出現個體發育的不均衡,或使幼魚各鰭損傷,殘缺不全。
放養密度過高時,幼魚經常常會出現因缺氧而浮頭,幼魚因攝食不均導致魚群中個體大小層次不齊現象,飼水極易混濁,水質透明度下降,魚體發育速度放慢等。水族箱中幼魚放養密度過低時,幼魚生長迅速,對魚體的發育並無不良影響,但單缸產值略低,經濟效益較差。
催肥:
幼魚期魚體骨骼生長發育迅速,活動量和食慾量都很大,對餌料的日需求量也明顯增加。幼魚投餌量的標准應以每次投喂的魚蟲能在10~20分鍾內吃完。投餌次數每天控制在2~3次左右,每次投餌量保持魚群個體吃飽為准。幼魚以魚蟲為主食,飽食後的幼魚,糞便顏色若是黑或淡灰,表明消化正常。若糞便呈乳白色,表明魚消化不良,此時就應減少投餌量。幼魚的食慾也會部分地受到水體環境的影響,如水溫、水質、水溶氧等。因此,每天的投餌量也應有微小變化。此外,幼魚的投餌量還與水族箱中的放養密度有關,放養密度越高,單次投餌量也相應增多。
熱帶魚品種不同,親魚的個體大小也不同,表現在幼魚上有生長速度的快慢差異。同是一月齡的幼魚,其個體大小明顯有差異,有些小型品種的幼魚一月齡時只可吃小型魚蟲,而大型品種的幼魚卻早已可吃大個體的魚蟲。因此,幼魚的餌料也可用不同網目的網具將其按大小分類,然後分別投喂不同大小的幼魚,滿足幼魚餌料的可口性,且投喂量要充足,不能斷食。
用水:
幼魚期的熱帶魚因食慾旺盛,代謝產物也隨之增多,數日下來,水族箱底出現的許多殘餌、糞便等有機物消耗水中氧氣,極易敗壞水質。如果餌料剩餘過多,水族箱底部會看到一層死魚蟲呈棉絮狀分布,水呈乳白色,因此,有必要定期更換水族箱中的飼水。更換新水採用兌水的方法,用口徑3~4厘米的橡皮管或塑料管,輕輕地在一端套入一個短玻璃或金屬管,將其伸入水族箱底部沿著缸底慢慢移動,利用缸吸原理,就可將缸底污物全部吸出,然後選用同溫度同性質的新水,沿缸壁慢慢注入。
幼魚期的飼水一般每隔2~3天要定期進行部分更換。幼魚生長後期或幼魚攝食過多時也可每天更換部分飼水。換水的目的就是保持飼水水質的穩定和水色清澈透明,同時刺激幼魚的新陳代謝活動,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當水質變壞時,也可考慮更換全部飼水。這時新水中可放1~2片土黴素,預防幼魚因換水不適而引起的疾病。幼魚全部換水的方法與仔魚相同。
調溫:
幼魚期的叉尾斗魚、特別是幼魚生長後期的個體,日常飼養水溫與成年魚基本相同。熱帶魚的恆溫是相對的,大多數熱帶魚的日常飼養水溫可控制在25℃左右,單日溫差的變化最大不超過2℃,這一變化應緩慢進行,如短時間內發生1~2℃的變化,幼魚極易患病。所以,幼魚水溫的變化應防止忽冷忽熱。幼魚的生長除注意水溫的調控外,還需定期更換飼水。
Ⅲ 叉尾鮰魚怎麼做好吃
一、材料
鮰魚1條、蓮藕1節、紅薯1個、四季豆200克、甜面醬10克、海鮮醬10克、蚝油5克、番茄醬10克、醬油5克、白10克、姜5克、大蔥10克、油20克、鹽5克
二、做法
1. 將甜面醬、 番茄醬、海鮮醬、蚝油、 醬油和少許糖調和成濃郁的醬汁;
2. 鮰魚切成片, 加入薑片和大蔥, 加入一半醬汁;
3. 帶上一次性手套, 抓勻後蓋上保鮮膜腌制二個小時;
4. 准備其他的原材料:四季豆、薯條和藕條;
5. 煲中放入適量的油, 將腌制過魚里的薑片和大蔥段撈出放在裡面煸炒;
6. 煸炒出香味後下入准好的藕條、薯條和四季豆一起翻炒;
7. 翻炒以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8. 蓋上鍋蓋後燜上五分鍾;
9. 揭開蓋, 將腌制好的魚塊碼放在菜的表面上;
10. 將腌制的汁和剩餘的一半調料汁都澆淋在魚的表面;
11. 再蓋上蓋,燜上十分鍾關火;
12. 直接端上桌, 表面上撒些小蔥即可。
Ⅳ 叉尾斗魚 喂什麼食物
幼年期你可以喂豐年蝦。長到1~2cm你可以喂紅蟲之類的3~5cm你可以喂切碎的肉末,小魚,某些軟體動物。建議不要喂蚯蚓。吃不完很臟!如果你覺得麻煩你可以買金魚吃的飼料。不過過幾天換一種飼料不然他們會吃膩的。影響生長叉尾斗魚偏愛肉食。不過也會吃米飯,葡萄=東西
Ⅳ 叉尾魚怎麼做好吃
清蒸叉尾魚
清蒸叉尾魚的用料
叉尾魚1條 蒜蓉50克
豆豉20克 生薑適量
蒸魚豉油適量 雞粉適量
油適量 鹽適量
蔥花少許
清蒸叉尾魚的做法
步驟1
叉尾魚連骨不切斷,背後均勻劃開
步驟2
豆豉,蒜和生薑一齊剁碎,均勻鋪在叉尾魚上
步驟3
第二步驟做好了,就加入適量的油鹽和雞粉,下鍋蒸,水沸後再蒸15分鍾,出鍋放蔥花裝飾完全
Ⅵ 剛出生小叉尾斗魚吃什麼 直接說幾種能吃的就行了,別復制一大段過來。謝謝...
中國斗魚,又名:叉尾斗魚、兔子魚、天堂魚等等,龍岩人叫「呯朋」,也叫「三斑」。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布地帶屬於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斗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現在因水質污染,幾乎滅絕,難得一見。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斗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中國斗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野生的中國斗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眼眶為金黃色,體色呈咖啡色夾雜部份紅色豎條紋,額頭部分有黑色條紋,兩側鰓蓋後方邊緣各有一塊綠色斑塊。背鰭和臀鰭都有藍色鑲邊,鰭上有深色斑點,背鰭、臀鰭均呈尖形,尾鰭基本呈紅色深叉形。 和其他斗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斗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斗魚以其艷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斗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斗魚與體型較小而游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斗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中國斗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愛好者的喜愛。
Ⅶ 叉尾斗魚(成魚)吃什麼
顆粒的魚糧也是吃的,不吃可以多餓幾頓,一般最愛吃,蹦蹦蟲,和線蟲魚市都有賣的
Ⅷ 斗魚要怎麼喂養
斗魚
中國斗魚雄魚具有斗性,但仍然可以群養,不過如果想要培養表現力良好的個體,則最好選優秀的年輕公魚進行單養。單養要注意給足夠的水量,水妖精過濾並定時換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潔,浸泡過曬乾的枇杷葉(欖仁葉)的老水對斗魚飼養有一定幫助。最好有暗色底砂並適量種植莫絲和漂浮性水草,光照不宜過強。為了培養斗魚斗性,應該每天進行2-3次,每次5—10分鍾的照鏡子訓練,讓斗魚與鏡子中的自己炫耀搏鬥,改善體色與鰭的表現力。剛開始進行單養的兩至三天內不要餵食,隨後每日少量多次投喂血蟲、漢堡等飼料,量以5分鍾內吃完為准,多餘飼料及魚糞便要及時清除。
三、斗魚分類
斗魚分為很多種大概有70多種但是每種的區別不是很大,就像人類一樣分為黃種人,黑人,白人等等。下面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斗魚。叉尾斗魚:叉尾斗魚又稱為中國斗魚、菩薩魚、天堂魚等。原產地是中國南方。眼眶為金黃色,鰓蓋後面邊緣有一綠色版塊,體色呈紅、藍、綠三色,體側有11條藍色和紅色橫向條紋。體長最多可以達到8厘米。
斗魚的養殖並不是很難,它對於水質和食物的要求不高,但是有些養殖者會誤以為惡劣的環境對於斗魚沒什麼大不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養殖斗魚對於水質、水溫等等還是會有一定的要求的,只不過不像其他魚類那麼要求高罷了。
Ⅸ 小密斗魚的家常做法的做法
蜜斗魚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