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甜芋桿如何腌制
把山芋桿切成段,山芋桿上不能有水,有水需控干再切,段不要超過兩厘米,洗干凈放入沒有水的瓶子里,裝的時候邊裝邊壓,壓緊裝滿瓶,上面可以撒一點鹽,然後密封好,一個星期後拿出來曬一下,曬完後還是繼續裝好,一定要壓緊,第二天或三天可以吃了。
芋頭梗,是芋頭葉子上長長那一段翠綠色的葉梗,健脾開胃,在鄉下是個物美價廉的營養蔬菜。
芋頭品種較多,有些品種嫩的芋頭梗可在採摘清洗後直接炒成菜,有些品種容易讓人過敏,吃後口腔很癢。
而腌制後的芋頭梗一般是不會讓人過敏的,並且酸酸的很開胃,可以炒熟當小菜,也可以用來燉魚燉肉。
用料
芋頭梗 一捆
粗鹽 2袋
腌制食品的容器 1隻
腌制酸芋頭梗的做法
芋頭梗摘回來,簡單洗凈
老的部分剝去外皮,嫩的不用處理腌制一周後,取出適量,在水裡清洗干凈,炒熟即可使用。
加入辣椒一起炒,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2. 腌制芋頭桿怎麼做好吃
1.芋頭桿兒買回來後,用清水清洗干凈備用!
2.准備好一截線繩,一截細鐵絲對折,當做針,把線繩穿進去,也可以用發夾來代替哦!
3.拿起洗干凈的芋頭桿兒,用鐵絲從上面穿過去!
4.把穿好的芋頭桿兒,掛在陽台上通風處3~4天,芋頭桿兒水份晾乾,有點兒蔫兒就可以了!
5.把晾乾水分的芋頭桿兒,抹刀切成小丁備用!
6.切好的芋頭桿兒加入適量的鹽,揉搓均勻後腌制10分鍾左右!
7.把蒜瓣剁碎,生薑削皮剁碎,尖椒用濕布擦拭乾凈後也剁碎備用!
8.把蒜蓉,生薑蓉,尖椒碎倒入腌制好的芋頭桿兒中,翻拌均勻!
9.這就是已經翻拌好的芋頭桿兒,已經聞到香味啦!不過還不可以吃哦!
10.玻璃瓶清洗干凈,擦乾水分,把芋頭桿兒裝進去,壓實,密封保存!
11.一個月後,就可以開壇,吃到美味又下飯的芋頭桿兒啦!一定要腌夠一個月了才可以吃哦,要不然會有麻麻的感覺,很難受的!
12.再淋上一點兒香油,用來下酒,喝粥都很好吃哦
3. 玉米桿如何最有效的處理
玉米是供作飼料為主的糧、經、飼兼用作物,玉米秸稈也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源。作為一種資源,玉米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可利用的化學成分,可用作畜牧業飼料的原料。長期以來,玉米秸稈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飼料的原料之一。有關化驗結果表明,玉米秸稈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質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貯,也可直接飼喂。就食草動物而言,2公斤的玉米秸稈增重凈能相當於1公斤的玉米籽粒,特別是經青貯、黃貯、氨化及糖化等處理後,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將更可觀。據研究分析,玉米秸稈中所含的消化能為2235.8干焦/公斤,且營養豐富,總能量與牧草相當。對玉米秸稈進行精細加工處理,製作成高營養牲畜飼料,不僅有利於發展畜牧業,而且通過秸稈過腹還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玉米秸稈飼料加工技術是採用機械工程、生物和化學等技術手段,完成從玉米秸稈的收獲、飼料加工、貯藏、運輸、飼喂等過程的技術。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秸稈飼料加工新技術也層出不窮。玉米秸稈除了作為飼料直接飼喂外,現在有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多種加工技術在實際中得以推廣應用,實現了集中規模化加工,開拓了飼料利用的新途徑。 1.玉米秸稈青貯加工技術 屬於生物處理技術,將臘熟期玉米通過青貯收獲機械一次性完成秸稈切碎、收集或人工收獲後將青玉米秸稈鍘碎至1~2厘米長,使其含水量為67%~75%,裝貯於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壓實密封貯藏,人為造就一個厭氧的環境,自然利用乳酸菌厭氧發酵,產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於乳酸的不斷積累,最後被自身產生的乳酸控制而停止生長,以保持青秸稈的營養,並使得青貯飼料帶有輕微的果香味,牲畜比較愛吃。 2.玉米秸稈微貯加工技術 這也是生物處理方法,把玉米秸稈切短,長度以養牛5~8厘米、養羊3~5厘米為宜,而養豬需粉碎,這樣易於壓實和提高微貯窖的利用率及保證貯料的製作質量。容器可選用類似青貯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圍鋪一層塑料薄膜,小批量製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稈含水量控制在60%,在秸稈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種,使玉米秸稈發酵後變成帶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飼料。微貯就是利用微生物將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降解並轉化為菌體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後粗纖維利用的趨勢。 3.玉米秸稈黃貯加工技術 這是利用微生物處理玉米干秸稈的方法。將玉米秸鍘碎至2~4厘米,裝入缸中,加適量溫水悶2天即可。干秸稈牲畜不愛吃,利用率不高,經黃貯後,酸、甜、酥、軟,牲畜愛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4.玉米秸稈氨化加工技術 氨化是最為實用的化學處理方法,先將秸稈切成2~3厘米長,秸稈含水量調整在30%左右,按100公斤秸稈用5~6公斤尿素或10~15公斤碳酸氫銨兌25~30公斤水溶化攪拌均勻配製尿素或碳酸銨水溶液,或按每100公斤粗飼料加上15%的氨水12~15公斤。分層壓實,逐層噴灑氨化劑,最後封嚴,在25℃~30℃下經7天氨化即可開封,使氨氣揮發凈後飼喂。氨化秸稈飼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爐法製取。氨化處理的玉米秸稈可提高粗纖維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鹽。胺鹽是牛、羊反芻動物胃微生物的良好營養源,氨本身又是一種鹼化劑,可以提高粗纖維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稈氨化後喂牛、羊等不僅可以降低精飼料的消耗,還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5.玉米秸稈鹼化加工技術 這也是一種化學處理方法,用鹼性化合物對玉米秸稈進行鹼化處理,可以打開其細胞分子中對鹼不穩定的酯鍵,並使纖維膨脹,這樣就便於牲畜胃液滲入,提高家畜對飼料的消化率和採食量。鹼化處理主要包括氫氧化鈉處理、液氮處理、尿素處理和石灰處理等。以來源廣、價格低的石灰處理為例,100公斤水加1公斤生石灰,不斷攪拌待其澄清後,取上清液,按溶液與飼料1∶3的比例在缸中攪拌均勻後稍壓實。夏天溫度高,一般只需30小時即可喂飼,冬天一般需80小時。當前發展的是復合化學處理,綜合了鹼化和氨化兩者的優點。 6.玉米秸稈酸貯加工技術 酸貯,也是化學處理方法,在貯料上噴灑某種酸性物質,或用適量磷酸拌入青飼料貯藏後,再補充少許芒硝,可使飼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於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飼料營養,並抵抗雜菌侵害。該方式簡單易行,能有效抵
4. 干玉米秸稈怎麼發酵
玉米秸稈是非常好的青飼料原料,由於環境的要求,現在很多種植戶都在想辦法處理玉米秸稈來再次利用,對於養殖業來說,這也是個非常好的飼料來源,玉米秸稈可以處理做青飼料,不僅可以喂牛羊等這些反芻動物,同時對於喂豬,喂鵝,也都是非常實用的青飼料。玉米秸稈方便利用做飼料,對於保存我們也早就總結出了很多技術經驗,比如用生物菌來青貯發酵技術,通過生物菌的發酵可以保持玉米秸稈的營養性和新鮮性,使其避免接觸雜菌和細菌,產生發霉變質的情況。
我國的畜牧業是一種不合理的耗糧型畜牧業結構,而目前,我國已出現糧食的凈進口現象,出現了糧食的國家安全問題。要改變這一現象,一個最直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展節糧型養殖結構,和大力發展草食性動物的飼養。
一、處理飼喂反芻動物的秸稈飼料處理方法和喂法
拌料:取玉米干秸稈、麥秸稈、稻草、甘蔗秸、油菜秸稈、甜菜渣等可用的農作物秸稈任一種或幾種混合,取500~1000公斤(視其青綠或木質化情況而定用量),粉碎(1~8厘米左右越短越好),加入澱粉質糧(玉米粉,麥子粉,高粱粉,谷粉,或薯乾粉等任一種)25公斤,加入散的食鹽2.5~5公斤,攪拌均勻,加入清水800~1000公斤(含水量最後攪拌後要求是70%以上), 好旺農秸稈發酵劑250克,攪拌均勻,充分吸水。密封起來,進行發酵處理。
注意:處理反芻動物用的秸稈料可以不必粉碎,粉碎反而對反芻動物的反芻和消化不利,飼料太細可能導致反芻減少,與此同時引起唾液分泌不足,而唾液是中和及緩沖瘤胃pH值的重要物質,奶牛每天分泌約150公升pH8.0~8.5的唾液,其中1.5公斤的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作為瘤胃內乳酸和揮發性脂肪酸的天然緩沖劑,故奶牛的第一餐應飼喂粗飼料或TMR飼料(完全混合飼料),對於TMR飼料粗飼料占其比例不應低於50%,以刺激分泌足夠的唾液並預防瘤胃過酸。每天的精料一定要在兩次以上且每次飼喂間隔至少3小時。這樣瘤胃pH值的變化較少而發酵穩定,所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比例較少。
發酵:嚴格用塑料布密封好,也可用塑料袋裝料發酵,密封性也很好,壓緊壓實,不透氣,發酵3~10天左右(冬天要適當延長時間),就可產生醇甜香味,即可使用。
使用:用於喂牛羊時,以牛羊體重的10%確定一天喂量(濕重),再配合一些精料,可達到快速育肥的目的,效果遠優於氨化秸稈。
二、處理飼喂單胃動物的秸稈飼料處理方法和喂法
1.處理黃玉米秸稈
250克好旺農秸稈發酵劑菌液與150公斤粉碎的秸稈、10公斤以上玉米粉(最多可以添加到50公斤),15公斤的豆粕(豆餅、菜籽餅、花生餅、棉籽餅、芝麻餅等油料餅粕任一種或幾種混合,目的是提高蛋白質含量,當然也可以不加這部分蛋白飼料原料,但蛋白質含量較低),食鹽1公斤,300公斤清水(水的重量不是絕對的,手抓一把飼料,輕輕一握,即有水滴出,堆放時水不自動流出,這就是最好的含水量,這個含水量一般是70%。溫度較低時請採用40℃的溫水)、混勻稍微壓實覆蓋或密封即可(建議裝在池、缸、桶中密封發酵),一般僅幾個小時就有明顯的香甜味,如果時間允許,盡量發酵時間長點(24小時以上),或者密封起來保存,只要密封得好,可以保存長期不變質,每次取用後,馬上蓋好,也能長期保存下去。
發酵好的料,可直接用來喂豬,豬非常愛吃,會吃得一干二凈,可節約大量的豬精料,降低養豬成本,用量在30%左右。
本技術處理後的秸稈不論是適口性或營養都是很好的,粗蛋白達到達到15%左右,處理24小時後的秸稈粗纖維在18%以下,消化吸收率較處理前或煮熟飼喂提高3~4倍,檢查動物糞便看不到未消化的秸稈。
飼喂時並取畜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劑(如「添加劑預混料產品」),再配以「生物催肥精」。這樣一來營養價值更加全面,生長速度更快。
2.好旺農秸稈發酵劑處理青綠秸稈的操作技術
青玉米秸的微貯技術:如果青玉米秸的含水量達到了60%以上,則無需另外加水,每噸青貯料只要把250克好旺農秸稈發酵劑加5公斤玉米面混合後,灑入一噸料中,料中另加5公斤散的食鹽。嚴格壓緊壓實即可,並嚴格密封好,進行厭氧發酵,發酵數天(3~10天,視氣溫而定)。
青玉米秸青貯後,可以顯著提高玉米秸的營養價值和消化吸收率,同時可以保存到冬天缺飼料時用於喂牲畜,也可以用來喂豬。
注意事項:青玉米秸的微生物青貯中,把握好原料的含水量是發酵成敗的關鍵,原料含水量以60~70%為好,一般剛割下來的青綠的玉米秸,含水量較高,要涼曬25小時後,再用於發酵處理,青玉米秸青貯,一般是為了把青玉米秸中的營養完好地保存下來,留到冬天喂牲畜使用的目的,同時青貯料的營養價值也有所提高。
5. 玉米桿怎樣做好吃了養豬
玉米秸稈發酵養豬效果差,絕不可多喂,因豬對粗纖維利用率低,喂多了越喂越瘦!
種草喂豬:只有魯梅克斯、串葉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莧、苦蕒菜、菊苣、牛皮菜等都適宜喂豬。如魯梅克斯和串葉松香草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對種植地域適應性極強,根深葉茂,再生力強,不與糧食和經濟作物爭地,消化率高,適於豬等單胃動物。當植株長到70—90厘米高時收割,年收3—4次,可將整個葉片喂豬,也可將其切成2—3厘米的小段,按2:1比例與精料混喂,達到營養的優勢互補,但不論哪種喂法,喂量不可過多,以防影響精飼料的攝入量,降低生長速度。
6. 干玉米桿發酵配方
干玉米稈發酵配方:
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而定,玉米桿發酵分糞水自然發酵和尿素麥麩發酵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在我們南方人家都餵了豬就有糞池,糞池裡就是豬屎尿的混合物,還加了水經過了長時間浸泡而成的糞水。把這樣的糞水澆在經過鍘碎的玉米稈上,充分的攪拌均勻再堆放,堆成一米以內的高度就可以了,然後把它壓實用泥土薄薄的覆蓋,讓其自然發酵。這樣要經過五個月的時間,來年開春播種就可以用做底肥了
另外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沒有糞水而用麥麩尿素快速發酵。這種方法相對來說要麻煩點。做法是每1000公斤玉米稈段,用1公斤的發酵劑,麥麩5公斤,尿素3公斤。先把尿素稀釋成百分之三的水溶液待用。玉米稈段堆放時每20公分厚撒或噴以上准備的附加物,再澆透水,用厚一點的塑料薄膜覆蓋。這樣每隔15天要翻一次堆,翻動的時候要不停的灑水。經過三次的翻動發酵基本完成。如果不及時的用由它繼續的堆放,越久越好。
7. 玉米桿怎麼發酵
玉米桿發酵
1、准備微貯設施:製作微貯秸稈大多利用微貯窖進行。微貯窖可以是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的,應選在土質堅硬,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距畜舍近,取用方便的地點。
2、准備秸稈:選取新鮮無霉變的秸稈,微貯前必須切短,以便壓實,保證微貯飼料的質量,一般玉米秸切成2—3厘米長。
3、准備菌液
(1)菌種活化。將每袋120克的秸稈發酵劑倒入10公斤低於40℃、1%的紅糖溶液中,經充分溶解後,發酵一星期左右。活化的菌種的用量,應根據當天能處理秸稈的數量來確定。
(2)菌液配製。把已經活化好的菌液按照1比200的稀釋,以備噴灑。
4、裝署
將切短的秸稈裝入微貯窖中,每裝20—30厘米厚,噴灑一遍菌液,要求噴灑均勻,使菌液與秸稈充分接觸。用腳踩實或用機械壓實。然後繼續裝入秸稈,裝20—30厘米厚後,再進行噴灑和踩壓。
5、封窖
秸稈裝好後,用較厚的塑料薄膜蓋好,塑料薄膜應比窖口要稍大,以便保持窖內密封。蓋好後排除窖內的空氣,然後封嚴,再在塑料布上加蓋一層乾草,以便保溫。然後用泥土封閉壓實。
封窖後要及時進行檢查,防止踩壓,防止深陷。在微貯過程中,更應防止漏水,一旦漏水,秸稈易腐爛變質。一般10—40℃的氣溫條件下,經10—15天就可完成微貯發酵。
6、開窖利用
微貯發酵好後,即可開窖取用。開窖時,應從窖的一端開始,揭開塑料薄膜,由上至下逐段垂直取用。用完後用塑料薄膜封蓋好,切忌全部揭開塑料薄膜,否則,會有大量的空氣進入窖內,容易引起二次發酵,使秸稈發生腐爛變質。
8. 玉子桿桿怎麼煮好吃
方法一、煮玉米棒
1.把一大鍋水燒開。燒開水的時候,把玉米棒的皮和須去掉。
所需水的量跟玉米棒的大小有關。確保水足以完全淹過玉米棒。
如果願意,可以在水中加1茶匙(5mL)鹽,但鹽不是必須的。
用手把玉米殼去掉,把莖撇斷。把還附在玉米上的殼沿莖的方向扯掉。再用手指把殘留的殼剝掉。
把去了殼的玉米放在流水下沖洗。用手搓以去除上面的玉米須。
2.把玉米放進開水裡,蓋上蓋煮。
用夾子把玉米棒沒入水中。不要用手直接去拿玉米,否則會燙傷手。
如果當你把玉米放進鍋里後,水就不怎麼沸騰或完全不沸騰了,就等到水再次沸騰時開始計時。
3.煮三到八分鍾,這個時候應該是脆嫩的。
「脆嫩」的意思就是玉米軟而不爛。
煮的時間取決於玉米的品種和成熟程度。新鮮玉米和甜玉米通常熟的最快。
4.取出來上桌。
把玉米棒取出來放在一層干凈的廚用紙巾上,在上桌前使其控水30到60秒。
玉米會很燙,在吃之前先涼幾分鍾。
吃玉米如果有配以黃油味道最佳。
方法二、微波玉米棒
1.把一根玉米棒放入可微波的盤子里。
每次微波一根玉米,微波每根玉米的方法都一樣。
不要把玉米殼去掉。用微波方法的話把玉米殼留在上面做出來的玉米味道更好。
2.微波5分鍾
微波爐需要開到高火或最大的功率。
微波好之後,讓其在微波爐中待1到2分鍾,以免被蒸汽燙傷。
3.把玉米棒轉移到砧板上。
用鋒利的刀切掉莖。
用微波爐手套或帕子把玉米從微波爐中取出。
在切的時候,應該把第一排的玉米粒切掉。確保把殼完全切穿了。
4.把玉米殼剝下後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