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面有多少種方法怎樣才能又松又軟
使面團松軟的方法:
1、發酵粉用溫水泡,水溫最好在35℃左右;
2、用泡發酵粉的溫水和面,揉面團大概15分鍾,然後放在溫暖潮濕的地方發酵。如果室溫低,可以連著裝面團的盆子,一起放進裝有溫水大鍋里,蓋好鍋蓋。發酵時間不少於1.5小時,最好2小時;
3、發酵好的面團比較軟,再摻麵粉揉勻,揉成型,進行2次發酵,就是成型的面團放在考盤或者蒸籠里,不能少於半小時。 夏天一般至少發2個小時,冬天發4個小時。
⑵ 怎麼發面又松又軟
想要發面又松又軟,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1、首先將麵粉與適量的發酵粉混合攪拌均勻,再加入少量的水以及幾粒白砂糖,白糖可以溶解酵母。
⑶ 做麵包怎麼發面才松軟發面的方法
做麵包別錯過一次發酵法,麵包柔軟拉絲,放三天都不硬,上班族輕松做。
自從家裡買了烤箱,我就喜歡自己在家裡做點心,尤其是麵包,蓬鬆柔軟又好吃,深受家人的喜愛。可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說,和面、一次發酵,整形、二次發酵、烘烤,最起碼也得3、4個小時候才能完工,很費時間。
前幾天從一位烘焙老師那裡學來了一個一次發酵的麵包方子,回家立馬試做了一次,相比兩次發酵的麵包,最起碼節省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而且一次發酵的麵包,口感一點也不比經過兩次發酵的麵包差,照樣柔軟拉絲又好吃,放三天都不硬。自從學會了麵包的這個做法,我隔三差五做一回,既可以給孩子當早餐,又可以當零食,好吃又有營養,做法特別簡單,新手一看就會,下面來我把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一起試試吧!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吐司麵包加入了紅薯餡兒,香甜可口,柔軟多層又拉絲,用手撕著吃特別香。
----【紅薯吐司】----
主面團:高筋麵粉500克 牛奶200克 雞蛋2個 白糖60克 酵母6克 鹽4克 黃油40克 紅薯泥60克
餡料:紅薯泥350克 白糖10克 黃油20克
450克吐司模具:2個
1,先把所有材料准備好。提前把紅薯去皮切片蒸熟,壓成泥。
2,把除黃油,酵母以外的所有主面團材料放入麵包桶里,連同麵包桶一起放入冰箱里冷藏2小時降溫,然後放入麵包機里,揉面20分鍾。20分鍾後,再加入40克黃油,6克酵母,繼續揉面20分鍾,揉至面團拉撐能呈現透明的薄膜即可。(雖然現在已經進入秋天了,但是氣溫依然很高,為了防止麵包桶在揉面的過程中升溫,導致面團提前發酵,不容易揉出手套膜,所以在揉面之前,需要先給食材降溫。)
3,取出面團,均分成兩份,揉圓,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鍾。
4,趁著揉面團的時候,先把紅薯餡准備好。不粘鍋里加入黃油,小火炒至融化,加入紅薯泥,白糖,炒至黃油與紅薯泥完全融合,細膩光滑即可盛出晾涼。
5,鬆弛好的面團,擀成一個正方形的薄面片,取一半紅薯餡,均勻地平鋪在面片上,按壓平整。
6,從上往下捲起來,用手掌壓扁。
7,豎著切兩刀,把面團分割成三條,然後用編辮子的手法,把面條編成一個大辮子。切割面朝上,這樣編出來的辮子層次分明,烤出來的麵包好看又好吃噢!
8,然後把編好的大辮子兩頭朝下折疊起來,放入吐司盒中。
9,把吐司盒放入烤箱里,烤箱里放入一碗熱水,關上烤箱門發酵70分鍾,把面團發酵至9分滿,取出來。
10,烤箱180度預熱5分鍾,把吐司盒放入最下層,上下火180度烤45分鍾。烤10分鍾左右,麵包上色,立刻加蓋錫紙,防止顏色過深。
11,麵包烤好後,趁熱取出,端起吐司盒輕輕摔震兩下,脫膜,將麵包側放在網架上晾涼。
12,金黃色的麵包看起來就讓人食慾大開,雖然是一次發酵,但是照樣松軟哦,早餐吃兩三片吐司,再來一杯熱牛奶或者營養豆漿,營養足足的。
13,這款吐司麵包可以切片吃,也可以撕著吃,柔軟拉絲,一口咬下去,超滿足,喜歡的小夥伴快來一起學做起來吧!
⑷ 如何發面才會又松又軟
注意選對發酵劑、注意發酵粉的用量、活化酵母菌、注意水溫、揉光滑等就可以了。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面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面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面團變得松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面的成品松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面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面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面團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面的成功率。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面。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面結果產生一些影響。
四、和面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面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面過程盡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五、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面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面團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團就硬,這樣的面團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面團軟踏踏,成品口感差。
六、面團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面團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面團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七、二次發酵。
從蒸鍋中取出的面團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如果就此結束也不是大錯,但發面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會有所區別。
八、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濕度就不好控制了。
(4)發面如何蓬鬆酥軟好吃視頻擴展閱讀
隔夜發面的注意事項:
1、酵母要放在溫水(不燙手即可)里化開後和面;
2、發面環境溫度要25°以上,1個半小時就發起來了;
3、酵母發面不能過夜,老面肥發面才隔夜呢;
4、發好的麵包包子、作饅頭後,要再在案板上放15分鍾,才能上屜蒸;
5、蒸鍋水開後上屜,定時20分鍾就行了。
⑸ 蒸饅頭怎麼發面松軟好吃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侯,老母親會經常蒸饅頭,她會用「面肥」發面,用自家磨的小麥粉蒸饅頭,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軟,夾上剛炒的線線辣子、辣椒醬或者其它配菜吃,能吃出麥香味,那叫一個香,總也吃不膩。
後來,我自己成家了,也學著蒸饅頭,但每次都不太成功,感覺是按照老母親的方法做的,也加了酵母粉,水溫、發酵時間等也都一樣,但總是蒸不出白胖柔軟的饅頭來。後來,老母親告訴我,除了加酵母,其實還需要加一樣「寶貝」,這樣不僅能加快發酵的速度,而且蒸出的饅頭更加松軟。
今天,我就將這個秘密告訴大家,希望你也能蒸出白胖松軟又香甜的饅頭來。
所需食材:麵粉500g,酵母粉5g,白糖10g
製作方法:
第1步:將備好的酵母粉和白糖放在一個干凈的碗中,加入35-40度左右的溫水將其化開(你可以用手背去感知,感覺和手溫一樣熱就OK啦)。酵母粉和水混合後,要靜置3-5分鍾,使水和酵母完全融合。
第2步:取一個面盆,加入麵粉,將化好的酵母水,分次加入麵粉中,邊加邊用筷子攪拌,直至面呈棉絮狀即可,這時用手將其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揉好的面團蓋上濕布進行發酵。
第3步:發酵面團要放到溫暖濕潤的地方,夏天室溫下即可,如果果秋冬季,室溫較低的情況下,可以取出蒸鍋,將水加熱至50度左右關火,再放入面盆蓋蓋,隔水發酵至2倍大,用手一按不會反彈即可。
第4步:往案板上撒些乾麵粉,將面團轉移至案板上,反復使勁地揉搓面團,揉搓越到位,蒸出來的饅頭會越白越好吃。接著將揉好的面團,搓成長條狀,切成等份的面劑子。
第5步:取一個面劑子,使勁揉搓,直至表面光滑成為饅頭狀,蓋上籠布進行二次醒發,大約需要15-20分鍾。二次發酵特別關鍵,很多人蒸的饅頭不夠宣軟好吃,主要是因為少了這關鍵的一步。
第6步:往蒸鍋中加水,放入蒸屜和饅頭生胚,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蒸15-20分鍾。小一點的饅頭或包子15分鍾即可,大一些的則需要蒸20分鍾左右。時間到了之後關火,但不要著急打開鍋蓋,再燜3-5分鍾,即可出鍋享用了。
製作小技巧:
1、蒸饅頭和面時,需要面團稍微硬一些,這樣經過反復揉搓之後,蒸出的饅頭更白更香更有層次,蒸包子的面團可適當軟一些;2、面團醒發好後,經過揉搓、制坯後,還需要進行二次醒發,這一步萬萬不能省掉;3、蒸好的饅頭,不要著急揭鍋蓋,在關火後要等3-5鍾再開蓋,這樣能防止因為冷空氣進入,使得饅頭表面出現塌陷的情況;4、老母親說,蒸饅頭時,最忌只加酵母粉了,多加一點白糖,不僅能使饅頭口感更佳,而且能加速發酵;5、要記住用溫水和面,水溫一般控制35-40度左右,溫度太高會燙死酵母,太低又會減緩發酵時間,發酵質量也會大大下降。
⑹ 發面怎樣才能又白又軟
1、麵粉的選用:麵粉主要分為高筋、中筋和低筋麵粉,其中,高筋和低筋麵粉一般用於麵包和蛋糕的製作,中筋麵粉適合用來做饅頭包子。超市裡一般沒有標明的散裝麵粉,都是中筋麵粉,可以用來做中式面點。
2、麵粉和水的比例也很關鍵。一般用溫水和面,30、40度左右都可以,冬季水溫可以適當高一點,因為發面的最佳溫度是30度左右。麵粉和水的比例一般為2:1,不同麵粉吸水能力不同,也可以根據面團軟硬適當調整。和面時可以加少量豬油,饅頭會更白更香。冬天和面加點糖,能使面團快速發酵。
⑺ 發面怎樣才能又白又軟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昨天姑姑送來了一大袋子麵粉,自己家種的小麥磨的,沒有任何添加劑,蒸饅頭可好吃了,晚上就用新麵粉蒸鍋饅頭,順便和大家分享下發面小技巧。做麵食最主要的就是發面,面發不好,饅頭肯定不好吃,怎樣才會發得又快又好呢?跟我學起來吧。
發好的面呈蜂窩狀,就和我圖片這樣,這就是發成功了,反之如果沒有蜂窩,就是沒發開,這也是發面最常遇到的問題,明明加了酵母了,怎麼就發不好呢?
都知道發面要加酵母,卻不知道還可以加其它食材來提高發面速度,並且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暄軟。盆中加適量麵粉,一般500克麵粉加5克酵母粉,多數人都是直接把酵母粉加入麵粉中,這樣是不對的,正確做法是,把酵母粉倒入碗中,用溫水融化開,靜置10分鍾左右,再倒入麵粉中,溫水能最大程度的激活酵母,發酵效果自然就好。
蒸饅頭發面時,只加酵母是大忌,多加這兩樣,分分鍾溢滿盆。除了加酵母,還可以加牛奶和小蘇打,這就是今天要講的重點,多加的兩樣就是指這兩樣。牛奶和面會讓饅頭白得發亮,口感也更香,小蘇打有促進發酵的作用,會提高發面速度,讓饅頭更加暄軟,小蘇打不要加太多,一小勺即可,並且加了這兩樣,分分鍾溢滿盆。
面發好以後,放到案板上揉出氣泡揉至光滑,時間充足,一定要多揉一會兒,揉的時間越長面團越筋道,饅頭就越好吃。手工饅頭是機器製作無法比的,口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吃過自己做的饅頭,再也不想買著吃了。
香噴噴的大饅頭出鍋了,又白又香又暄軟,不用就著菜都能吃上一個,比吃肉還要香。發面小技巧就分享到這里了,喜歡就轉發給親朋好友收藏吧,如果您也有發面小技巧,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更多朋友學習受益吧。
3.1萬閱讀
搜索
饅頭幫助發面的方法
沒發酵的饅頭蒸多久好
500克麵粉做饅頭配方
饅頭配方比例500麵粉
家常發面的方法
做饅頭要小蘇打還是鹼
⑻ 面怎麼發才又白又松軟
到底應該如何發面?掌握這幾個技巧,保證蒸出的麵食又白又軟
北方人是喜歡吃麵食的,不論是饅頭餃子還是花捲兒,幾乎是每餐必備。雖然南方人吃麵食較少,但是如果你娶了一個北方人或者嫁給一個北方人的話,那麼你也要學會做麵食。而今天編者就教給大家製作麵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何發面。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發面是個非常簡單的事情,加上酵母慢慢等著面發酵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如果在發面時你只添加酵母,那麼你發面的失敗幾率是很大的,如果發面不成功的話,你的面就變成了「死面」,蒸出來的東西會顯得比較黑,而且咬起來特別硬,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發面呢?掌握這幾個技巧,保證蒸出的麵食又白又軟。
第1步便是調制酵母水。取適量的酵母粉,加入30~40度的溫水攪拌均勻,靜止10分鍾。一定要注意水溫,不可以過高更不可以過低,因為最適宜酵母菌發酵的溫度便是30~40度。至於酵母粉的添加數量,則按照每斤麵粉加入5克的酵母來添加。冬天的時候可以少加一些,但也不能低於三克。
當酵母水製作完成之後我們開始和面,和面時記得一定要加一些白糖,而且是先加白糖再加酵母水。這里有個比較專業的名詞叫糖化酶,酵母菌的主要成分便是酶,加上糖之後可以讓酵母菌更充分的發揮作用。白糖的加入量不用很多,是酵母的一倍就可以。如果有豬油也可以加上一勺,這樣做出的麵食更香。
面和好了之後,便是最為關鍵的發面,上面也說過適合酵母菌發揮作用的溫度為30~40度。如果是夏天的話,在常溫情況下發面就可以,但如果是冬天,大家就要想辦法了。一般人會選擇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來發面,比如說爐子邊或者說是暖氣片邊。而今天就大家分享一個不會失敗的發面方法。
拿出家裡的壓力鍋,先把一隻碗倒扣的鍋內,然後添加適量的溫水,水的深度不可以沒過碗底。然後再將我們的面放在壓力鍋里,把壓力鍋蓋扣上,坐等發面成功就可以了。切記不要把壓力鍋的電源打開,我們需要的只是壓力鍋的密閉性和保溫性,並不需要它的加熱能力。只有學會了發面才可以蒸得出好吃的麵食,上面的幾點便是編者為大家帶來的方面的幾個技巧,不知道大家有學會了嗎?
⑼ 如何把饅頭蒸的松軟蓬鬆好吃
面里放適量酵母粉,適量白糖,合成光滑面團用保鮮膜包好醒兩個小時,然後揉面排氣,在醒睡分鍾上鍋蒸三十分鍾,出鍋饅頭蓬鬆好吃
⑽ 發饅頭怎樣可以很蓬鬆
蒸饅頭,很容易出現剛出鍋饅頭還是軟的,但一放涼就發硬的情況,其實這還是跟製作的過程沒有用對方法有關,蒸饅頭可以說是各種主食的製作中最為復雜的一種,每一步都很關鍵,作為北方人,我家便離不開饅頭,因此我專門向面點師傅請教了方法,原來只要掌握好3招技巧,饅頭松軟香,而且放冷了也不會硬,這樣的饅頭一出鍋便能聞到陣陣的麥香味,炒一盤土豆絲就能吃得特別過癮,喜歡吃饅頭別總是在外面買了,自己親手做也能搞定香軟蓬鬆的饅頭。
饅頭的做法:
備用食材:麵粉400克,酵母粉4克,水200克,白糖10克;
製作過程:第一步,麵粉秤好需要的量,在中間挖個洞,放入酵母粉,再將白糖放在麵粉的周邊,水燒熱,差不多35度左右;
第二步,開始和面,無需多揉,成團即可,蓋上一張保鮮膜,靜置發酵2個小時,面團發酵好了,可以看到全是小氣孔;
第三步,接下來將面團分成三份,先取一份反復揉搓,直到看不到裡面的氣孔,將面團揉搓光滑,然後整理成成條,分成小面劑子;
第四步,分別搓成小圓球,整理成饅頭胚子,將其他2份面團也這樣揉搓整理成饅頭,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20分鍾;
第五步,蒸鍋添水,上汽後再隔水放入饅頭,小火蒸25分鍾,不要當時就打開鍋蓋,燜5分鍾,饅頭出鍋了,趁熱吃一個,特別的暄軟好吃。
小編總結:蒸饅頭,有的人喜歡加牛奶,但個人總覺得添加牛奶的饅頭吃著有些怪怪的,因此沒有放,但喜歡的便可將備用食材中的水全部換成牛奶,或者是用水和牛奶混合著用,蒸饅頭用普通的小麥粉便可,無需高筋麵粉或者是低筋麵粉,南北方的飲食有差異,南方人大多習慣主食吃大米,不過也可以偶爾蒸一次饅頭,換換口味也是很好的,蒸饅頭大家只要用對了方法,掌握了技巧,饅頭便能輕松做好,而且還不輸外面買的,因為這個方子本就是一位常年做面點的師傅分享給我的,方子當然會特別實用,喜歡的也可以學習了。
烹飪小技巧:
1、之所以將酵母粉和白糖分開來放,便是因為擔心這兩者混合在一起,會阻礙各自發揮的作用,不管是用牛奶還是水,都最好用35度左右的溫度,酵母菌會更加容易發揮活性,尤其是在冬天比較冷,更是要用溫水,不能用冷水或者是太熱的水;
2、將麵粉加水揉成面團是第一次開始發酵,而饅頭胚子做好的靜置是第二次發酵,這兩次都需要做好,饅頭想要暄軟,發酵便是非常重要的;
3、想要饅頭松軟但不是勁道,揉面的過程很重要,和面的時候無需過度揉,但第一次發酵好要做饅頭胚子的時候一定要反復多揉面,這樣的饅頭才會更加有韌性,口感更好,蒸饅頭時間自行掌握,但記得關火後要燜一會才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