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荔枝殼如何煮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荔枝殼如何煮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7-11 23:11:23

❶ 荔枝殼能吃嗎 荔枝殼的用處有哪些

1、荔枝殼能吃
荔枝殼能吃,卻不能直接吃,它平時可以加清水煮制以後服用煮出的水,能治療人類的多種疾病,它煮出的水也可以外用,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癢。
2、荔枝殼能治痢疾
荔枝殼能治療人類的痢疾,特別是對人類的赤白痢有很出色的治療作用,平時治療時可以取荔枝皮和石榴皮以及甘草和橡實殼各適量,然後把它們一起研成細末,每次取半兩加清水一碗,煎制,煎好以後去渣服用就可以。
3、荔枝殼還能治血崩
生活中有些女性在生產以後,會出現血崩的情況,這時就可以用荔枝殼進行治療,治療時可以把荔枝皮燒制存性,然後研成細末,用白酒空心調服,每次服用二錢,每天一次,也可以用用荔枝皮三十克直接煎水喝,都能讓很快止血。

❷ 荔枝的果肉又大又甜,而且果汁充足,荔枝怎麼吃有營養呢

荔枝分布於中國的南方,以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其營養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C等,還含有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種營養素。

荔枝果實不但爽口美味,同時里邊帶有豐富多彩的營養元素,可以迅速的填補身體的身上所必須的營養成分,並且吃荔枝促進睡眠,讓大腦放鬆具有滋補的功效,那樣的話能夠做到最後的益智類健腦的實際效果,但是荔枝也不能吃太多,不管什麼物品有益也有弊。荔枝果實里邊還富含充足的維他命C和蛋白,維他命C構造相近葡萄糖水,又被稱為抗壞血酸,有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的作用,而蛋白質是構成身體一切組織細胞的關鍵有效成分,這兩個成分可以這么說達到了相補的功效,有益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提升抵抗工作能力。

❸ 荔枝皮煮水有什麼功效

荔枝皮煮水功效:去火。雖然荔枝果肉是熱性的,但荔枝皮是涼性的,洗凈後煮水可以起到去火的功效,這一點與生薑相似,姜本身是溫性的,但姜皮是涼性的,所以吃薑時帶著皮可以緩解部分人因吃薑出現上火。

荔枝殼味苦性寒,入心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解荔枝熱,浸水飲」,《廣西中葯志》也有記載荔枝殼可外用洗濕疹。現代研究表明,其富含黃烷醇類和水溶性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用荔枝殼煮水的去火功效,並不僅限於「荔枝病」,對其他原因引起的熱氣也有作用。其除煩止渴功效顯著,可用於產後口渴等不適;外用還可治療新生兒濕疹等。用它煮水不寒不燥,任何體質皆可食用。

(3)荔枝殼如何煮才好吃擴展閱讀:

荔枝適合脾胃虛弱、寒性體質的人群食用。荔枝含糖量約為16.6%,且大部分為果糖,在含糖量相同的情況下,果糖比例高的水果會更甜,這也是許多人愛吃荔枝的原因之一。但果糖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有可能引發低血糖反應,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眩暈、昏厥等低血糖症狀。

因此,空腹時不宜大量吃荔枝,選擇在兩餐之間吃更安全。另外,中醫認為,荔枝性溫,多吃易「上火」,因此陰虛火旺者最好少吃,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咽喉干疼、牙齦腫痛、便秘或患有急性炎症的人最好別吃。

防止荔枝上火的方法:可將荔枝連皮浸入淡鹽水中,取出後再放入冰櫃里,冷凍後食用,不僅不上火,還能解滯、增加食慾;或吃時搭配綠茶或山竹,可以中和熱氣。糖尿病患者及偏熱體質的人少吃荔枝為宜。

❹ 荔枝殼煮水可以去荔枝火,是真的嗎

當地的人民都會跟買荔枝的遊客說,荔枝殼可以去荔枝火。先關醫學專家是這么說的:「荔枝殼煮水可以降火,這個是真的。在《本草綱目》等中醫文獻中早有記載」。我們再一起看看怎麼做這一杯簡單的降火荔枝水吧。

首先,將新鮮的荔枝殼曬干成咖啡色以便下次使用。先用清水把荔枝殼泡幾分鍾,泡軟後再清洗一下。然後直接把水倒干,放入到水裡面煮,大概三碗水的分量配上8-10個荔枝殼。大火將荔枝水煮開,然後關小火燜10分鍾左右,讓荔枝水變成淡淡的琥珀色就可以了。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呢?大家一起動手做一下吧

❺ 荔枝肉要怎麼做才好吃

1 福州傳統名菜,起自清初。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製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後卷縮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
2荔枝肉的製法,先將豬瘦肉切成大約長三寸,寬一寸六分,厚四分的肉片,在每片肉面上制一分寬三分深的斜十字花刀,然後把剞上刀花的肉片切成長八分,寬五分,厚四分的斜形塊,用紅曲粉,濕澱粉抓勻,放在旺火中炸,待肉片現出似荔枝形狀時,倒入漏勺瀝去油。炒鍋留余油,先下蒜米再下蔥段、白糖、香醇、醬油,濕澱粉調稀勾芡,翻炒幾下即成.荔枝肉色澤帶紅,形似荔枝,質地脆嫩,酸香味佳,酸甜可口。
荔 枝 肉
主料:豬肉(瘦) 300克
輔料:荸薺 100克 土豆50克
調料:大蔥 15克 紅糟 50克 白醋 10克 醬油 10克 白砂糖 15克 大蒜 5克 澱粉(蠶豆) 10克 味精 3克 香油 5克 花生油 5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精肉洗凈,切成10×5×1 厘米的厚片,再剖上十字花刀,然後再切為3片;
2.馬蹄(荸薺)切小塊,每粒2~3 塊;
3.馬蹄塊與肉片一起用濕澱粉和剁細的紅糟抓勻;
4.蔥去根須,洗凈,取蔥白切馬蹄蔥;
5.醬油、白醋、白糖、味精、上湯、濕澱粉調鹵汁待用;
6.鍋置旺火上,下花生油八成熱時倒入上漿的肉片和馬蹄,用勺扒散,待肉剖花成荔枝狀時,用漏勺撈起,瀝干油;
7.鍋留余油,先下蒜末、蔥白,煸一下再入鹵汁燒沸,隨即倒入荔枝肉和馬蹄塊翻炒幾下即成。
做法2 荔枝肉,為無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果實,略似龍眼肉而稍大,長20~25mm,寬25~50mm,厚約1.5mm。棕褐至黑褐色,不透明,一面皺縮不平;另一面較光亮,縱皺紋較寬。柔潤感差又干硬。氣微香,味甜微酸。假種皮外表面表面觀:細胞里長方形或長條形,徑約25μm,細胞壁平直或略彎曲。內表面表面觀細胞呈長方形或長條形,直徑約15μm,細胞壁增厚較均勻略呈連珠狀,表面可見細密波狀紋理。主產於兩廣、福建、四川等地。荔枝香甜適口,營養豐富。中醫認為,荔枝性溫,味甘、酸,入脾、心、肝經,有健脾益氣、養肝補血、理氣止痛、養心安神之功。《本草綱目》言其「性平無毒,發小兒痘瘡」。荔枝不宜多食,以免發生「荔枝病」。荔枝病實際上是低血糖反應,輕則惡心,四肢無力,重則頭暈,心悸,出冷汗。出現這種現象時,可用荔枝殼水煎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等。若經上述治療病情仍不見緩解時,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荔枝肉粥:荔枝肉10g,大米100g,白糖少許。將荔枝去殼取肉,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健脾益氣,養肝補血,理氣止痛,養心安神。適用於脾胃虧虛所致的飲食減少、久瀉不止、頭目昏花、血虛崩漏、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做法3 【原料】 豬瘦肉約300克、凈荸薺片100克、3克蒜末、15克蔥段、50克番茄汁 【做法】 1、豬瘦肉切塊,剞斜十字花刀,再切成斜形塊,與荸薺片用濕澱粉抓勻。 2、清湯加調料調成鹵汁。肉塊與荸薺下鍋炸2分鍾,呈荔枝狀撈出。 3、蒜末、蔥段下鍋煸炒,倒入鹵汁,再放入荔枝肉、荸薺片翻炒,裝盤即成。 做法4 原料: 新鮮荔枝400克、鮮檸檬一個、豬肉末50克、青紅椒各20克、水發木耳10克、姜5克。 調料: 橄欖油1湯匙、糖1茶匙、鹽1/3茶匙、雞粉1/2茶匙、土豆澱粉1茶匙。 做法: 1、把鮮荔枝去皮、核取肉,姜切末; 2、青紅椒切成三角片、木耳撕成片; 3、豬肉末和薑末拌勻,加一半鹽和雞粉調味,放少許澱粉摔打、抓勻後用小勺慢慢塞到荔枝中間,外表抹勻、檸檬擠汁備用; 3、鍋中放入橄欖油,煸炒青紅椒,放湯一勺,加糖和剩下的鹽調味; 4、放入荔枝肉和木耳燒1分鍾,淋入檸檬汁勾芡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