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裹涼皮是怎麼做的
1.取高筋小麥麵粉(未加麵粉增白劑的麵粉做出的涼皮最筋道)10斤加溫水5斤左右和成軟面團,靜止醒發30分鍾,然後在清水中揉洗出麵筋,其餘水糊用紗布過濾後靜止沉澱5-8小時(夏天最好放入冰箱冷藏室)。
4.蒸麵筋:洗出的麵筋加點膨發粉上籠蒸熟,降溫後切塊備用。
⑵ 自己在家可以做蛋撻嗎。。怎麼做需要那些材料啊。。要做的好吃一點的。。求教大俠們了。。
一、准備 1、撻皮:製成蛋撻外面酥皮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家庭中製作可以選用普通的中筋麵粉,例如「富強粉」、「餃子粉」等。在和面時,加入少許的黃油可以令面團既光潔又不黏手。制皮時,包入的大量黃油可以令蛋撻外皮酥脆多層。
2、撻水:蛋黃、淡奶油、白砂糖、全脂牛奶是製作蛋撻內餡必不可少的原料,這樣烤出的蛋撻味道才會軟嫩細膩、蛋香飄萬里。
3、工具:烹調所用的烤箱需要有上、下賜教加熱烘烤的功能,只有單獨上端或下端1組加熱管的烤箱都不適合用來製作蛋撻。西式滾輪型的擀麵杖與普通的擀麵杖相比,操作更加方便,手掌上的力量可以均勻地壓落在面團上,令擀成的面片薄厚均勻。使用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在捏制撻皮時不會變形,非常方便操作,而且還可多次重復使用。此外,製作蛋撻時還會用到保鮮膜、烤盤、量杯、小秤和隔熱手套等工具。
二、和面 1、預先取250g黃油,用保鮮膜包裹好,入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軟化。
2、用小秤稱出300g中筋麵粉,倒在案板上,將中間的麵粉堆向四周,使麵粉堆成類似火山口的形狀。
3、用量杯取150ml冷水,徐徐地倒入中空的麵粉中,並不停地將麵粉與冷水混合。
4、最後將麵粉與冷水完全混合均勻,和成一個完整的面團。
5、取20g自然軟化的黃油放入面團中,用手不停地按壓揉搓,直到黃油完全滲透入面團中(起初用水和好的面團質地較硬,但均勻揉入黃油後就會變得綿軟而不黏手)。
6、取少許和好的面團放在手中,按成小餅狀,再用雙手拉開,如果小面餅可以抻得很薄、很長而且不破,面團就算和好了。
三、擀皮 1、將和好的面團按成餅狀,再將餘下的自然軟化黃油(230g)放在面餅中間,並用保鮮膜將黃油表面按壓平呈餅狀。
2、將保鮮膜揭下,再用底下的面餅將中間的黃油完全包裹住,並將上口封嚴。
3、把包好黃油的面團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10分鍾。
4、在案板上撒少許薄面,將冷藏過的面團用手小心地按成餅狀,注意不要將麵皮按破,使中間的黃油露出來。
5、用擀麵杖將面餅擀開擀薄,製成1張厚約1cm的長圓形麵皮。
6、將擀好的長圓開薄餅均分成3折,再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接著用手輕輕壓實。
7、繼續將面餅擀壓開,擀成1張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麵皮,注意適時地在麵皮上撒些薄面,避免案板或擀麵杖與麵皮粘黏。
8、接著將長方形麵皮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並用手輕輕壓實,將面片疊成一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9、將疊好的長方形面餅用保鮮包裹好,放入冰箱中冷藏30分鍾。
10、將面餅從冰箱中取出,揭去保鮮膜,再次用擀麵杖擀壓開,擀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麵皮,並再次均分成3折,繼續將左右兩段向內折疊,疊成一個薄厚均勻的長方形面餅。
11、最後將長方形面餅擀成厚約1cm的長方形麵皮,再從較窄的一邊開始捲起,注意一定要將麵皮卷緊實。
12、待將面卷直徑卷至約5cm時,用刀將麵皮斜切斷,再將麵皮邊緣壓實,並用保鮮膜將面卷包裹好,再放入冰箱中冷凍1小時。
13、然後繼續將餘下的麵皮用同樣的方法捲成面卷,放入冰箱冷凍。
四、捏皮 1、將凍硬的面卷從冰箱中取出,在室溫下使其自然解凍,用手輕捏面卷,感覺面卷回軟,可以捏動即可。把面卷外的保鮮膜揭開,用刀切成長約4cm的小段,每段約25g。(因金屬材質的蛋撻模大小型號略有不同,所以在製作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面卷小段的大小,一般每段掌握在25g-30g左右比較適宜。)
2、將面卷小段立放在蛋撻模中,用大拇指向四周捻按開。
3、再用大拇指將面卷的邊緣抹壓在蛋撻模內壁上,不要留有空隙。
4、一隻手握住蛋撻模慢慢轉動,用另外一隻手的大拇指從面卷中心向外圈捻壓。直至將蛋撻模中的面卷捻成一個與蛋撻模形狀類似的碗狀撻皮。
5、接著慢慢轉動蛋撻模,將撻皮邊緣向上捻起至略高於蛋撻模邊緣。將將所有的面卷小段用同樣方 法捏好,再放入冰箱中冷藏10分鍾。
五、制餡 1、取120ml全脂牛奶倒入大碗中,再加入80g白砂糖,用打蛋器輕輕攪動,使白砂糖充分溶化在牛奶中。如家中有攪拌機,可先將白砂糖攪打成較細的白砂糖顆粒,這樣更加容易溶解。
2、在混合好的砂糖牛奶中加入100ml淡奶油和5個蛋黃(約80g)。
3、再用打蛋器輕輕地混合均勻,注意不要猛烈攪打,以免將淡奶油打至發泡。
4、用細篩網將混合好的撻水過濾一次,以便去除其中的雜質。
六、烤制 1、將烤箱溫度設定為250度,選用下下同時烘烤檔,時間設定為25分鍾,將烤箱提前預熱。
2、將蛋撻模從冰箱中取出,整齊地碼放入烤盤中,再將混合好的撻水倒入蛋撻模中,約倒至蛋撻模高度的2/3處即可。
3、待10分鍾後,烤箱預熱至250度時,將烤盤小心地移入烤箱中,注意不要將蛋撻模中的撻水灑出來,用250度的溫度烤制15分鍾。
4、戴上隔熱手套,將烤盤小心地取出,蛋撻的餡會像小山一樣高高鼓著,表面有自然的黑色斑點。數分鍾後待蛋撻變至溫熱,中間的蛋撻餡就會像外面買到的蛋撻一樣,向下凹陷。
5、待蛋撻模不燙手時,再將裡面的蛋撻小心地取出;
⑶ 涼皮的調料怎麼做
涼皮的做法 涼皮的正宗吃法(好吃極了,適合家庭,絕對環保,無污染,又正宗) -涼皮的做法 1、適量高筋粉加水和成面團。 2、然後把和好的面團放進清水中反復清晰,洗出麵粉中的澱粉,洗到出了麵筋為止。 3、把洗好的麵粉水放入冰箱冷藏室,我一般是放一個晚上,反正時間越長越好。 4、第二天,取出沉澱好的澱粉水,把上面的清水倒去,剩下澱粉湖。稀綢可以自己掌握。 5、燒開水,放好籠屜,放入一個小的托盤,托盤上抹上稍許食用油,然後倒入2-3毫米的澱粉湖,大火蒸5分鍾即可。如果要厚一些可自己掌握,不過皮子薄了更好吃。 6、把蒸好的皮子放到涼水中,用手輕輕揭下,放到盤中。每層涼皮中間要抹上適量的食用油,一是以防粘連,二是色澤好看。 二、調料水的做法: 1、小鍋中倒入一碗水,放入少許花椒、大料有2-3粒即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放幾粒茴香籽和孜然籽。沒有結不用放。花椒、大料就可以了)把這些料煮開入味即可。倒出放涼備用。 三、辣椒油的做法。 平鍋中放入一些小紅干辣椒、花椒在鍋中炒香,倒入容器中搗碎,鍋中再入油,把搗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的末倒入油種,再放入白芝麻,加入少量食鹽,炒香即可。這種辣椒油味道好極了,放在一個容器中可以吃好長時間、絕對不含蘇丹紅。放心食用吧! 四、調涼皮了 、涼皮切絲,黃瓜切絲,加入醋、鹽、味精、麻汁、麻油、辣椒油、調料水。這7種材料缺一不可。絕對是正宗的陝西涼皮。愛挑剔的、好吃的朋友,辣椒油和調料水一定要自己做。 還有一種方法: 1。在麵粉里加少量鹽,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醒30分鍾左右 2。將上述所得面團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適量水,開始洗麵筋, 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團,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時,將其用濾網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重復重復再重復,直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麵筋啦, 在麵筋里加點Backpulver抓勻,上蒸屜,足氣蒸20分鍾,晾涼後切片 (PS: 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後炒著吃,味道也不錯) 4。然後就是所得麵糊啦,讓其靜置分層,一般至少要沉澱3小時, 偶是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麵糊沉澱的時間越長,做出的涼皮兒越筋道 5。沉澱完成後,把上面的清水倒掉,用勺子把下面的沉澱攪勻,就可以蒸了。 6。鍋上火入水,待水沸,往模型(有專門蒸涼皮的模子,偶用的是曲奇餅乾的盒蓋,效果還可以) 里刷少許油,舀一勺麵糊倒入,麵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 反之則少一些,把模型里的麵糊盪勻,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麵糊。然後把模型放入開水鍋中, 蓋上鍋蓋。火要一直保持大火,蒸大約5-6分鍾,鍋里的涼皮兒會慢慢的鼓起大泡就好啦 7。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也可以把模子倒置,用冷水直接沖其底部, 這樣效果 要好些, 等涼皮兒完全涼透,表面刷一些油,就可以慢慢剝下了, 按自己喜好切成條就好了。 再來就是調料: 大蒜水,辣椒油,糖少許,醋,香麻油(可根據個人口味),黃瓜(綠豆芽燙過水也可以) 大蒜水:撥一兩瓣大蒜,加少許水,用攪拌器打碎,然後加入少許鹽和味精,攪拌使其溶化 辣椒油的製作: 先把500克油燒熱,同時在一個大碗里放1杯辣椒面,1~2大匙胡椒粉, 一小撮白糖(千萬別多),1大匙白芝麻,不要攪,就按順利這么放著。 等油冒煙之後關火,稍微晾晾,大概有個七八成熱的時候就可以倒入辣椒了。 先倒一半,用勺子攪勻,放2~3大匙花椒粉(或者是花椒粒),再用勺子攪勻, 然後另取一個小勺舀一點點涼水(也是千萬不能多)倒入辣椒碗,攪勻, 這個時候你會看見碗里象水開鍋一樣,但因為水很少,所以不會濺出來。 攪勻後,再把剩下的油倒入,放涼即可。 還有: 材料 1.麵粉、涼水、鹽 1小匙 2.醋,蒜,鹽,味精 做法: 1.把麵粉和鹽,一點點的加入水攪成麵糊。一定要攪勻,不能有免塊,不能太稠不能太稀。 2.較好的麵糊冷藏3小時以上,最好隔夜。 3.蒸涼皮的器具,不銹鋼或鋁制平低容器,實在不知道用啥,不銹鋼飯盒就行。 4.油碗和刷子,實在沒有刷子,不先燙的話用手代替也行。 5. 控干容器中的水,刷上少量的油,倒入麵糊,薄厚自己掌握。 6. 放入鍋中大火蒸10分鍾左右。(會蒸吧? 別忘了放水) 7.看到麵皮氣泡室基本就算蒸好了。 8.戴棉手套把蒸好的模型取出放在涼水中冰涼(冰第一張的時候把第二張放入鍋中繼續蒸) ,做法有兩種選擇。第一,把模型倒扣著放在涼水管下沖;第二,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但效果沒有第一種好。 9.用刷子在蒸好的涼皮兒表面刷一層油,慢慢把涼皮兒剝下即可。 10. 把蒸好的的涼皮兒兩面都刷上油,刀子蘸一下涼水,再把涼皮兒切成喜歡的寬度即可, 拌入可口的調料。 調料: 蒜拍碎切碎加鹽加味精加熱水,晾涼後加醋,有油潑辣子更好。
⑷ 製作麵皮的方法和步驟
麵皮因原料不同可分為:麵皮、米皮、黑米皮、魔芋皮、醋粉皮等多種。因製作方法不同又分為蒸麵皮、擀麵皮、烙麵皮等。涼皮吃法多樣,可涼拌、可熱調、還可如炒麵般炒著吃,但主要還是涼拌著吃。涼皮初時屬夏令食品,但已經變為四季咸宜。
麵皮做法如下:
一、和面
1、麵粉加溫水攪拌均勻成雪花狀。
2、再加適量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3、再揉成團。
4、再揉一會就自然會吸收了全部水份,面光,盆光,手光。面和好了,加蓋或覆保鮮膜醒30分鍾。
二、洗面
1、給放面的盆中加涼水。
2、在水中揉,直至將面中的澱粉全洗出來,另准備一大盆,將洗出來的麵粉水倒入大盆。
3、洗到這樣的程度,再洗兩遍,將最後洗的水倒掉,不要。
4、洗好的麵筋,放入涼水中浸泡著。
5、洗出來麵粉水,放到一個不礙事的地方,不要動,讓其沉澱至少五到六個小時。
6、沉澱好之後,慢慢倒掉上面的清水,剩下的部分就可以用來做麵皮了。
三、做麵皮
1、平底鍋燒熱,刷一點點油,倒一勺麵粉水,轉勻,等它起泡,邊緣稍捲起,出鍋。
2、重復上面的動作,烙完所有的麵粉水
3、重疊起來放好,再放蒸鍋大火蒸10分鍾,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