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浙江菜有什麼好吃的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浙江菜有什麼好吃的竅門

發布時間: 2022-06-20 02:07:11

Ⅰ 浙江傳統特色菜有那些啊

浙江十大最經典的傳統名菜
1.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是浙江杭州傳統漢族風味名菜,屬浙菜系。傳說是古時嫂嫂給小叔燒過一碗加糖加醋的魚而來的。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裝盤後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有詩雲:"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里上樓台,門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松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後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制傳說。
2.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顧名思義,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蝦仁,是富有浙江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在杭菜中堪稱一絕。相傳當年乾隆來杭州西湖遊玩,時值清明,乾隆到龍井茶鄉時,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步入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拿出新採的龍井,用山泉沏了一杯好茶,招待乾隆。乾隆喝茶後感覺香馥味醇,喜出望外,就想帶一點回去慢慢品嘗,可又不好開口,便趁村姑不注意,悄悄抓了一把,藏在便服內的龍袍里。一會,雨過天晴,乾隆告別村姑,繼續遊山玩水,到了太陽下山了,又餓又渴,便在西湖邊一家小酒店入座,點完菜,忽然想起帶來的龍井茶葉,於是撩起便服,邊取茶葉,邊叫店小二泡茶。店小二接茶葉時,瞥見乾隆便服內穿著龍袍,嚇了一跳,趕緊跑進廚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蝦仁,一聽聖上駕到,心裡一慌,忙中出錯,竟將小二拿進來的龍井茶葉,當成切細的蔥花,撒進了鍋中,蔥花拌蝦仁,變成了茶葉燴蝦仁。這盤菜端到乾隆面前,乾隆聞了下,清香撲鼻,盤子里蝦仁鮮嫩晶瑩,嘗了一口,頓時覺的美味可口,禁不住連聲稱贊,「好菜!好菜!」
3.賽蟹羹
宋嫂魚羹又名宋五嫂魚羹,是杭州傳統名菜之一,原為南宋餚饌,至今已有800 多年的歷史。由於此菜色澤悅目,鮮嫩潤滑,味似蟹羹,故又叫「賽蟹羹」。據傳,北宋人宋五嫂和小叔在西湖捕魚為生。一天,小叔病了,宋嫂用椒、姜、灑、醋等佐料燒了一碗魚羹,小叔喝了魚羹病俞了。偶然機會,宋高宗趙遘品嘗了她做的魚羹,大加贊賞。命名"宋嫂魚羹",她便開店使其名聲大噪。烹調時,先將作主料的鱖魚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及雞湯烹制而成。
4.東坡肉
東坡肉是用新鮮豬五花條肉為主料製作而成,為膾炙人口的杭州傳統名菜,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青睞的佳餚。相傳,老百姓贊頌蘇東坡為地方辦了件好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都不約而同地給他送豬肉,來表示自己的心意。蘇東坡收到那麼多的豬肉,覺得應該同數萬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對,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塊,用他的烹調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冊分送到每家每戶。他的家人在燒制時,把「連酒一起送」領會成「連酒一起燒」結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贊蘇東坡送來的肉燒法別致,可口好吃。眾口贊揚,趣聞傳開,當時向蘇東坡求師就教的人中,除了來學書法的、學寫文章的外,也有人來學燒「東坡肉」。後農歷除夕夜,民間家家戶戶都製作東坡肉。相沿成俗,用來表示對他的懷念之情。現在成為杭州一道傳統名菜。樓外樓菜館效法他的方法烹制這個菜,供應於世,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遂流傳至今。
5.干炸響鈴
干炸響鈴屬浙江名菜,因腐皮薄如蟬翼,成菜食時脆如響鈴,故名。該菜選用豆腐皮捲入精細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色澤黃亮,鮮香味美。1956年,被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一。相傳,有位英雄在一家飯館中專點此菜下酒,但不巧這天原料中所需的油豆皮剛剛用完了,可這位英雄卻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之勢。聽說油豆皮在四鄉定製,便立刻返身出店躍馬揮鞭,把豆腐皮從那裡取了回來。店家為他如此鍾愛此菜所感動,倍加用心烹制,並特意把菜形做成了馬鈴狀。後來此事傳揚開來,成了一段佳話,於是,後人便改稱此菜為「炸響鈴」。
6.西湖蒓菜湯
西湖蒓菜湯又稱雞火蒓菜湯。西湖蒓菜湯是浙江省杭州地區特色傳統風味名菜,屬於浙菜系。杭州西湖種植蒓菜已有悠久的歷史,明代《西湖游覽志》就有記載。相傳清乾隆皇帝巡視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蒓菜調羹進餐。蒓菜湯不僅因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富含膠質秘維生素而被人賞識;而且「蒓羹鱸膾」、「蒓鱸之思」的典故,早在《世說新語》中就已出現,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蒓菜湯又寓意著深厚的思鄉、思國之情,故而近年來,一些國外歸來的僑胞、遠離家鄉的遊子,來到杭州,也常樂意點食這道名菜,寄託自己的情思。用蒓菜作料製成的「西湖蒓菜湯」,蒓菜翠綠,雞白腿紅,色彩鮮艷,滑嫩清香,湯純味美,是浙江杭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
7.冰糖甲魚
冰糖甲魚是浙江寧波地區最著名傳統菜餚。冰糖甲魚的另一別稱為「獨占鰲頭」,則是從甬江狀元樓首創的,是寧波十大名菜之首。此菜是一種滋補品,甲魚與冰糖同燉,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它是以甲魚為主要原料,加以冰糖等佐料,具有色澤黃亮,綿糯潤口,甜酸香咸俱全,滋味鮮美,並由於烹制時用芡汁熱油裹緊甲魚,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碘、鐵質、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份。
8.鍋燒河鰻
鍋燒河鰻是浙江寧波和上海的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此菜呈紫銅色,肉質酥爛,鰻段不碎,口味鮮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等,是一種滋補名菜,佐酒極品。寧波多江河湖泊,所產河鰻甚多。在本地江河湖泊所產者,俗稱「本塘河鰻」,更是鰻中之珍品。製作「鍋燒河鰻」,選料較嚴格,以取用冬季背黑肚白、嘴水、頭大,重約650克左右的河鰻為佳。此菜鰻肉酥爛,含有高蛋白、鈣、磷及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極高。
9.彩熘全黃魚
彩熘黃魚是浙江寧波、舟山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江菜。製作此菜需選新鮮大黃魚一條,洗凈,然後在魚身兩側切十字形細紋刀花若干,撒上精鹽,以黃魚稍漬後拍上干澱粉,入油鍋炸熟,備用。將蝦仁、火腿、香菇、蛋糕丁、雞脯丁以及白糖、蔥、醋等佐料燒煮後,澆於油炸黃魚全身即可上桌。
10.糟燴鞭筍
糟燴鞭筍是浙江杭州的一道漢族傳統菜餚,屬於素菜類。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製作而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

Ⅱ 哪些菜品是屬於浙江菜有沒有簡單好吃的浙江菜菜譜可以分享的

梭子蟹炒年糕是浙江菜,而且是標準的浙江菜,非常的簡單,吃起來也比較美味,所以可以了解一下菜譜,自己在家裡製作是比較簡單的。

將年糕和梭子蟹反復翻炒,用火燜至10分鍾就可以了,在最後的關鍵時刻放入蔥花就能感覺到香味,可以出鍋了。除了這道美食之外還有一道美食叫做絲瓜,毛豆,油麵筋也是江浙菜,吃起來非常的美味,而且被很多人稱贊過。製作這道美食的時候,需要准備一些毛豆以及絲瓜,蔥姜蒜適量的鹽,糖需要一些提前將毛豆清洗干凈煮熟包出來,放在一旁備用。把絲瓜也提前去皮,切成滾刀塊,接下來把麵筋對半,切蒜要提前切碎,然後起鍋燒油一定要用熱鍋,冷油將蔥姜蒜爆香,再加入絲瓜,放入適量的清水,繼續翻炒。將麵筋兒也放入鍋中燜制5分鍾就可以出鍋了,所以這道菜也非常的簡單,吃起來特別的有營養,是一道家常菜。

Ⅲ 江浙人口味清淡,喜好甜食,江浙有什麼名菜

浙江菜和江蘇菜都屬於我國八大菜系之中。蘇菜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注重火候;而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流派組成,烹飪手法多達30餘種,以炒、炸、燴、熘、蒸、燒6類為主。雖然烹飪技巧和菜式略有差別,但整體而言,都選材講究,注重原汁原味。

杭州東坡肉

雪花蟹斗是在「芙蓉蟹」的基礎上創造的一款名菜。蘇州廚師擅長出蟹粉,將蟹肉和蟹黃合炒成蟹粉,以蟹殼作為容器,再以火腿等配料點綴,精巧鮮艷。

食材:毛蟹,雞蛋,香菜,生粉,鹽,糖,料酒

做法:

1、將蟹洗干凈,蒸熟,拆開蟹殼,備用;

2、將蟹上的蟹粉挖凈備用,一分為二;

3、將拆下的蟹粉取一份,用油炒和,加調料調味勾芡後,裝入蟹殼中備用;

4、將雞蛋分成蛋清,蛋黃,只取蛋清,打發為硬式發泡,加入少許生粉,均勻攪拌,備用;

6、將蛋白均勻裹上蛋殼上,在表面再放上少許蟹粉點綴備用;

7、將裹好的蟹殼上蒸架蒸50秒,再將香菜放至蛋白上,呈盤即可。



Ⅳ 浙江家常菜有哪些以及浙江家常菜的做法.

西湖醋魚的做法詳細介紹菜系及功效:浙菜
西湖醋魚的製作材料:主料:草魚1條約900克,姜300克,蔥2條,酒1茶匙,糖3大匙,黑醋2大匙,醬油2大匙,胡椒粉,生粉,香油各適量。
教您西湖醋魚怎麼做,如何做西湖醋魚才好吃①將蔥洗凈切段分成2份。姜半份拍裂,半份切絲。②將草魚剖凈,由魚肚剖為兩片(注意不可切斷),放進鍋中,注滿清水,加蔥1份、拍裂的姜、酒,煮滾後,用小火燜10分鍾,撈起,盛入碟中,將姜絲遍濾魚身。③燒熱油鍋,放蔥爆香,然後把蔥去掉,將蔥油倒入碗中。注2杯清水入鍋中,加糖、鹽、黑醋、醬油、胡椒粉料煮滾,用生粉水勾芡,再注入蔥油,盛起淋在魚上,灑上香油即可。
東坡肉的做法詳細介紹菜系及功效:浙菜
東坡肉的製作材料:主料:豬五花肉,生薑,小蔥,醬油,紹興黃酒,白糖等。
東坡肉的特色:傳說:宋元佑年間,蘇東坡任職杭州,發動民工疏浚西湖,大工告成,西湖多了一座長堤,既為百姓帶來水利
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百姓為了感謝他為地方辦了這件好事,就給他送豬肉,送黃酒。蘇東坡覺得西湖是
民工疏浚的。即命廚師按照他特有的燒肉經驗「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方法,烹製成佳餚慰勞
民工。由於送來的肉燒法獨特,酥而不爛,油而不膩,味美異常,故「東坡肉」一時傳為佳話與美食。教您東坡肉怎麼做,如何做東坡肉才好吃五花肉煮熟之後切成方塊,沙鍋內放入蔥,姜塊墊底,五花肉皮朝下放在蔥姜上,加入醬油,白糖,黃
酒,蔥結,加蓋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微火燜2小時,再將肉塊裝入陶罐,加蓋,以桃花紙密封,上籠蒸透即成。</p>
糖醋魚的做法詳細介紹菜系及功效:浙菜
糖醋魚的製作材料:主料:黃魚(也可用草魚,鯉魚等)1尾(重約750克),白糖125克,醋50克
輔料:金糕,青梅各5克,蔥10克,姜10克
調料:鹽3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油,澱粉,薑汁各適量
教您糖醋魚怎麼做,如何做糖醋魚才好吃1。將魚去鱗、鰭、腮,內臟洗凈,魚身兩側每隔2厘米切一刀至魚骨,然後順骨切1.5厘米,使魚肉翻起;2。金糕、青梅切小丁用開水略燙;起鍋放油燒7-8成熱,投入掛澱粉的魚微火炸透,撈廚房盤中;3。鍋留底油燒熱,加入蔥、薑末爆香,蔥、薑末撈出,放入醬油、白糖,鹽,料酒,醋,薑汁,燒開淋水澱粉製成糖醋汁,澆在炸好的魚上,在撒青梅,金糕丁即可。</p>

Ⅳ 浙江菜式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著名的地方菜種。浙菜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經越國先民的開拓積累,漢唐時期的成熟定型,宋元時期的繁榮和明清時期的發展,浙江菜的基本風格已經形成。
浙菜中許多菜餚都富有美麗的傳說,文化色彩濃郁是浙江菜一大特色。
其中的「西湖醋魚」是杭州傳統名菜,相傳宋朝時西湖附近有位姓宋的青年,平日里以打魚為生。有次生病時,他嫂嫂親自到湖裡打魚,用醋加糖燒成菜給他吃,吃後病就好了。後來此菜名即成「西湖醋魚」,杭州地區各家菜館均有供應。過去孤山樓外樓牆壁上曾留有「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的詩句,慕名而來品嘗的日益見多。清康熙皇帝南巡時,也指明要品嘗西湖醋魚,可見此菜在清朝初期即名揚全國。
「新風鰻鯗」是浙江寧波地區的風味名菜,魚鯗是東南沿海漁民最喜歡食用的佳品,用黃魚製作的叫「黃魚鯗」,用鰻魚製作的「鰻鯗」。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帶兵攻陷越地鄞邑,即現在的寧波地區,御廚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取當地的鰻鯗,代替鮮魚作菜。吳王食後,覺得此魚香濃味美,與往日宮中所吃的鯉魚、鯽魚不同。待到回宮,雖餐有魚餚,但總覺其味不如鄞邑的可口。後來他差人到鄞縣海邊抓來一位老漁民,專為他製作魚餚。用鰻鯗加調味品後蒸熟,夫差吃後贊不絕口,鰻鯗從此身價百倍。清代鰻鯗也在民間流行,當時浙江台州溫嶺縣松門地區出產的「台鯗」,聞名全國。袁枚在《隨園食單》上曾提到「台鯗好醜不一。出台州松門者為佳,肉軟而鮮肥。生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用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鯗,否則鯗消化不見矣。凍之則為鯗凍。紹興人法也。」寧波當地每當冬令及過春節時製作的「新風鰻鯗」,略微風干,即可食用。「乾菜燜肉」是紹興名餚,是用紹興特有的霉乾菜和五花肉同煮,燜至酥爛時為佳。同時,肉油滲入霉乾菜,霉乾菜香味透人肉中,相得益彰,酥香糯軟,鮮美可口。
浙菜體系,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菜式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流派所組成,各自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浙菜系與眾不同的是因時因地而異。如杭州是全國著名風景區,宋室南渡後,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游覽杭州風景者日益增多,飲食業應運而生。其製作精細,變化多樣,並喜歡以風景名勝來命名菜餚,烹調方法以爆、炒、燴、炸為主,清鮮爽脆。寧波地處沿海,特點是「咸鮮合一」,口味「咸、鮮、臭」,以蒸、紅燒、燉制海鮮見長,講求鮮嫩軟滑,注重大湯大水,保持原汁原味。紹興菜擅長烹飪河鮮、家禽,入口香酥綿糯,富有鄉村風味。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魚」、「東坡肉」、「賽蟹羹」、「家鄉南肉」、「干炸響鈴」、「荷葉粉蒸肉」、「西湖蒓菜湯」、「龍井蝦仁」、「杭州煨雞」、「虎跑素火煺」、「乾菜燜肉」、「蛤蜊黃魚羹」等數百種。
浙菜基於以上四大流派,就整體而言,有比較明顯的特色風格,又具有共同的四個特點:選料講究,烹飪獨到,注重本味。製作精細。

Ⅵ 浙江菜烹調方法上以南菜北烹見長,口味上以什麼為特色呢

浙江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烹調方法南菜北烹,其實浙江菜擅長用炒炸燴,而且製作的非常的精細,口味上以“鮮”“香”“嫩”為特色,也備受大家的喜歡,那麼浙江菜都有哪些代表名菜呢?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一 東坡肉

東坡肉是非常有代表的一道浙菜了,用的五花肉去製作的,肥而不膩,而且一份好的五花肉色澤非常的濃郁漂亮,看上去紅色的醬汁還有一點晶瑩剔透,輕輕的夾開一小塊,入嘴即化,醬香味特別的濃郁,口感有一點點的甜,五花肉軟爛吸飽了湯汁,完全不會覺得油膩,而且一般餐廳都只會上一小塊,這樣的一塊非常的精緻,量也剛剛好,吃完就開始回味。

以上是浙江菜的經典菜品了,大家都吃過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