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肉羹湯的正宗做法,(閩南)肉羹湯怎樣做才好吃的做法
主料
豬肉(肥瘦均勻)250g 番薯粉100g
輔料
姜一塊 蒜兩瓣
油適量 鹽少許
清水適量
(閩南)肉羹湯的做法步驟
6.湯熟後加入蔥頭油和蔥綠和姜絲即可食用!
⑵ 貴州的刨湯飯是怎麼做的
主料
羊肉
150g
西紅柿
400g
圓菇
200g
土豆
100g
麵粉
400g
干紅辣椒
20g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大蒜
適量
姜
適量
雞精
適量
水
適量
香菜
適量
步驟
1.材料;麵粉 土豆 菠菜 鹽 清油 羊肉 蔥 西紅柿 香菜 雞精 姜 干紅辣椒 花椒粉 圓菇
2.麵粉中加適量的鹽與面和成面團,並多揉幾遍至面的表面光滑,上面抹上清油用保鮮袋包裹「醒」面備用
3.將菠菜洗凈切成段;香菜洗凈切成末 蔥切成末 干紅辣椒切碎
西紅柿切成丁、蒜切成碎末,土豆切成小丁,羊肉切片備用
4.鍋內放入清油,燒熱後放入羊肉翻炒;加入蔥、姜、辣子翻炒
5.加西紅柿
6.加土豆圓菇鹽翻炒幾分鍾;
7.在鍋中添適量的清水等鍋開
8.在面板上抹上清油,將「醒」好的面在面板上推成較薄的面餅,也可以用擀麵杖擀成面餅,並用刀割成一指半寬的面條,我這為了方便,就是懶切成特寬的面條
9.等鍋中的水開後將面條用兩手的大拇指往鍋里揪成大小一樣的面片,
10.鍋開後將備用的菠菜放入鍋中
11.再適量放入蒜、香菜末雞精調味即可
12.熱騰騰的湯飯散發著淡淡西紅柿的味道,還有香香的蒜味。口味酸辣,夏天吃消暑清口,冬季暖胃驅寒
⑶ 遵義刨湯肉的做法
刨湯肉:又名殺豬飯,是雲貴川等地每逢春節前(臘月間),家家戶戶都會殺過年豬,迎接春節的到來,每家殺過年豬時,都會邀請親朋好友,鄰里鄉親前來幫忙,然後將剛宰殺的豬肉做成可口的菜餚招待大家,所以這就叫做殺豬飯和刨湯肉,
⑷ 燉肉怎麼做好吃呢
主料:豬肉一份 或 豬排一份
方法/步驟:
1.預備知識一:牛肉、豬肉、羊肉的風味不同,主要就是因為它們的脂肪不同。
每年到了夏季,各地的燒烤攤上,都會出現假羊肉串的,並且幾乎能夠做到真偽難分,就是因為這些制假的不法商販在中間使用了羊肉的脂肪(肥肉)。
燒烤肉串時,羊肉的脂肪溶化後,會融入到假冒的「羊肉」里,使其具有真羊肉的風味。
我們在家裡燉肉時,往往會覺得燉熟的瘦肉吃起來很柴、沒有肉味,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在瘦肉里留下充分的脂肪。
我們要想把肉燉的好吃,就要設法讓瘦肉和脂肪多結合、滲透。這是必須首先明確的。
⑸ 請問刨湯肉的傳單怎麼製作
銅仁城鄉殺年豬時,有邀請親友鄰居共食首餐的傳統,少者二三桌,多者七八桌。主菜一般是割下一大塊豬頸肉,切片拌蘿卜炒一大盆;豬血劃成坨,拌白菜、豆腐煮一大盆;然後炒一大碗瘦肉,一盤豬肝,男女老少聚而食之,甚是熱鬧。現在城鎮餐館中的刨湯肉,系由此演變而來,烹飪方式有些調整。今天小編教大家怎樣製作刨湯肉:
主料:新鮮肥瘦豬肉600克,豬雜400克(腸、肝、心、舌),豬血200克。
輔料:生薑50克,蔥30克,蒜50克,酸辣子250克,胡辣子100克,折耳根10克,芫荽10克,芹菜50克,水豆豉50克。
調料:精鹽5克,醬油2克,豆瓣10克,醋5克,甜酒10克,胡椒粉5克,味精2克。
製作過程:
1.豬肉、豬雜刮洗干凈,煮熟切成片。豬血過水,切成片。酸辣子、芹菜切節。姜、蒜切片。折耳根、芫荽、蔥切顆粒。
2.炒鍋上火,肥肉炒出油,加入瘦肉、豬雜和輔料炒香,加入肉湯、豬血燒進味,撒上蔥、芹菜、蒜苗炒勻,盛入火鍋即可。
3.將煳辣子、折耳根、芫荽、水豆豉和調料拌均勻,做成蘸水碟,每人一份。另備白菜、豆腐、黃豆芽、酸蘿卜等作配菜。
特點:酸辣可口,鮮香細嫩。
技術要領:注意用料搭配和原料的新鮮度。
⑹ 貴州刨湯肉的做法大全竅門
我中午做湯做法大全有師傅蕾蕾做的,是開店的師傅,他都會做,叫他來做都好著
⑺ 刨湯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要說是吃刨湯
許多地方都有殺年豬請客的習俗,可是稱作「刨湯」的地方並不很多,涼山境內的西昌市就未聽說有此稱呼,而在德昌、會理、寧南、鹽源等地「刨湯」稱呼很響亮。
前不久我們一幫搞新聞多年的朋友間還在爭論到底是 「刨湯」還是「庖湯」, 最後按意理解寫成了「庖湯」。這次經采訪和查資料,我發現應是「刨湯」。鄉里的老人們說「刨湯」是指從剛殺的,已燙好、刨好的豬身上割下來現弄現吃的肉。 這種習俗應該比較古老,在古代「湯「是熱水的意思,這里指燙豬用的熱水;而殺豬用鐵刮颳去毛的過程在民間稱為「刨」。在網上搜索「刨湯」一詞,發現很多條注釋,證明吃「刨湯」這種民俗在國內許多地方存在著,解釋也大同小異。現主要分布於四川東部地區,及重慶、貴州等地的漢族地區,貴州的苗族地區也稱此俗為「刨湯」。涼山地區在明清時有大量的漢族遷入,或許「刨湯」之習便隨之傳入。
形成此俗的原因可能是以前養豬不容易,而豬是農家財富的象徵,由於物質生活匱乏,殺年豬當然要讓親朋好友一起分享。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了吃「刨湯」,大人們囑咐幼時的我一定早早把肚子騰空了去吃「刨湯」。吃「刨湯」在當時真是極大的享受。現在,時代變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刨湯」已不再如舊時那麼激動人心。
「刨湯」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殺豬要請人擇吉日進行,請吃「刨湯」則一般在殺豬當天或第二天。「刨湯」之菜餚主要是取豬身上的肉和內臟,蔬菜多以自種的為主,現在也有殺雞的。農家自己喂的豬很少用飼料,蔬菜也少用化肥,因而即便沒有上好的廚師,桌上的菜卻非常味美。酒以村裡作坊釀制的居多,不過現在啤酒上桌的不少,買瓶裝白酒的也多起來了。請客范圍通常較小,有殺豬匠,更多的是親朋好友,一般少的幾桌,多則十幾桌。因相互宴清不欠人情,村中客人不送禮金。而城裡人到鄉下吃「刨湯」一般要送些糖、酒和水果等禮物。
「刨湯」,農家「轉轉飯」
現在請吃「刨湯」的規格越來越高,城裡親戚來了還要送一些肉或香腸,有時剛殺的年豬也所剩幾無。曾有地方移風易俗,改「吃」為「送」,為請吃刨湯的人家分別送上一塊肉,可最終還是因主流的習俗是「吃」,不「吃」讓村民瞧不起,而返回「刨湯」宴。
不過,吃「刨湯」讓人們有了一次次地聚會,親朋貴客在豐年足食的喜慶氣氛中圍聚一堂,共話豐收,共祝來年風調雨順。吃「刨湯」已不僅僅局限於「吃」,更成為增進親情與友情具有高度精神享受的民俗活動,所以「刨湯」之名未變,內容卻與時俱進地發生著轉變。
在有「刨湯」宴的農村,過年,從吃不完的「刨湯」開始。
⑻ 肉怎樣做才好吃
一、糖醋裡脊
【食材】:裡脊肉220g、澱粉適量、鹽1勺、料酒1勺、雞蛋1個、色拉油適量、番茄醬2勺、糖2勺。步驟如下:
1、首先我們把豬裡脊肉洗干凈,然後切成長條,橫著紋理切條。
2、然後在裡脊肉中加入雞蛋,鹽和料酒抓勻,然後腌制30分鍾。
3、准備好澱粉,把腌好的裡脊肉均勻的鍋中澱粉,待用。
4、鍋中燒熱油,下入豬裡脊肉,大火油炸至金黃撈出,再次下鍋炸一遍,撈出待用。
5、准備一個小碗,調入番茄醬、鹽、白糖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調成料汁,待用。
6、另起一鍋,倒入調好的料汁燒開,然後下入炸好的裡脊肉翻炒均勻。
7、最後倒入適量水澱粉勾芡,燒入味之後就關火,盛出即可。
二、醬爆裡脊肉
【食材】:裡脊肉300g、甜面醬30g、豆瓣醬20g、糖30g、蔥姜水100g、雞蛋1個、玉米澱粉10g、料酒5ml、千張1張、黃瓜1根、鹽適量、油適量。步驟如下:
1、將豬裡脊肉洗干凈,然後切成絲,加入雞蛋清、料酒和玉米澱粉抓勻,腌制30分鍾。
2、把蔥和姜切了,放入100ml開水中泡5分鍾,然後撈出蔥姜,冷卻待用。
3、把甜面醬和豆瓣醬一起放入空碗中,再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待用。
4、將千張洗一下,切了,弄幾個花朵形狀裝飾,然後將千張下鍋炒熟,撈出待用。
5、將黃瓜切成薄片,炒熟撈出,擺盤,再放上千張擺盤。把蔥切絲待用。
6、鍋中倒入油,下入蔥絲煸香,再下入醬料翻炒,接著倒入蔥姜水燒開。
7、然後下入裡脊肉絲翻炒,開大火收汁,下入調味調味,最後淋上水澱粉勾芡,出鍋裝盤即可。
三、菠蘿咕嚕肉
【食材】:菠蘿半個、裡脊肉300g、紅椒半個、青椒半個、生抽1勺、米醋1勺、油適量、番茄醬適量、鹽適量、澱粉適量、香油適量、料酒適量、雞蛋1個。步驟如下:
1、准備好所有食材,將菠蘿削皮切開,放在鹽水裡浸泡一段時間。
2、把豬裡脊肉洗干凈切成塊,加入料酒和鹽腌制10多分鍾。
3、准備一個小碗,加入番茄醬、生抽、米醋和適量食鹽攪拌均勻。
4、把青紅椒洗干凈切塊,菠蘿浸泡好也切塊,打一個雞蛋再裡脊肉中。
5、將雞蛋和裡脊肉攪拌均勻,然後倒入澱粉中,讓裡脊肉均勻裹上澱粉。
6、鍋中倒入油燒熱,下入裡脊肉油炸金黃撈出,再次下鍋反復炸一次,撈出待用。
7、另起一鍋,倒入適量油燒熱,下入青紅椒翻炒1分鍾盛出,再下入蒜末煸香。
8、接著倒入調好的料汁,大火燒開,再加入菠蘿翻炒,接著下入青紅椒,最後下入裡脊肉。
9、淋入香油,翻炒入味,然後關火盛出即即可。
以上這三道裡脊肉的做法你學會了嗎?做法都很簡單,味道都很棒,家常做給家裡人食用,特別下飯。豬肉相比牛肉和羊肉價格便宜多,這樣的做法比牛羊肉都要好吃哦。
小貼士:
豬裡脊肉都是瘦肉,製作豬瘦肉的時候,首先要腌制入味。還需要添加澱粉或者生粉,可以鎖住豬肉中的水分,這樣烹飪的時候豬肉就不會變柴,做出來的豬肉很嫩,一點都不塞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