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菜比較好吃
如何做菜比較好吃呢。炒菜一般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在炒素菜的時候,應該先放鹽。在炒肉菜的時候,最後放鹽。這樣味道比較好。
Ⅱ 最近正在學做菜,發現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把肉做的又熟又好吃,怎麼判斷是否熟了,比方說芹菜炒肉絲
肉絲切好後用清水漂洗一下
瀝干水分後加入鹽味精蔥姜酒
拌入蛋清和生粉(這個叫上漿,是給肉絲穿一件保護衣,防止肉絲里水分流失後肉質變老)
鍋子放油燒到100度左右
把漿好的肉絲倒入油鍋劃散(這個叫劃油)
肉絲變白後即可撈出瀝油備用
判斷肉絲是否熟可以掐斷看有沒血水流出,清水則熟,血水則生
輔料(芹菜、茭白、萵筍、土豆、青椒,喜歡啥配啥)單獨炒熟調味後把劃過油的肉絲拌勻就行啦
Ⅲ 如何做菜好吃
溫油,三四成熱,溫度在 90°C - 130°C 之間,油的表面平靜,沒有任何的聲響。把手放到油上方,能感受到明顯熱意。把食材丟進油里,會冒出少量的細小氣泡。這種溫度下,適合烹飪一些質地軟嫩的食材,例如炒蝦仁、炒裡脊…熱油,五六成熱,溫度在 140°C - 180°C 之間,油的表面不停在翻動,此時有油煙產生。這時候把食材放進去基本不會下沉,而且周圍還會布滿密集氣泡。熱油最適合用來炒青菜,顏色會很漂亮。除此之外,煎或者炸一些低水分的食材時,也要選擇在油溫五六成熱時最好,例如炸裡脊。讓炸物保持外酥里嫩的小技巧就是:在五六成油溫下,將食材進行初次炸制後撈出,等油溫再高些時,丟進去復炸一遍。三色雞魚丸
製作原料: 雞阿150克、魚肉150克。 番茄醬30克、雞蛋清25克、雞蛋黃25克、冬筍20克、菠菜心10克。精鹽5克、濕澱粉50克、薑末10克、紹酒15克、清湯100克蔥油25克。
三色雞魚丸的做法:
三色雞魚丸
1、雞脯肉、魚肉洗凈,剔去脂皮,用刀背砸成細泥,放入碗內,加雞蛋清、精鹽、濕澱粉、薑末、紹酒,分三等分裝入三個碗內,一碗加雞蛋黃攪勻成黃色,一碗加番茄醬攪勻成紅色,一碗呈白色。
2、冬筍切成片;湯鍋內放清水1000克,旺火燒至六成熱(約60℃)時,將三種顏色的雞、魚肉泥擠成直徑1.6厘米的丸子,下入鍋內,燒沸撇去浮沫,熟透撈出,擺入盤內。
3、炒鍋加清湯、精鹽、冬筍、菠菜心、紹酒、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用濕澱粉勾芡,蔥油調勻,澆入雞魚丸上即成。
Ⅳ 怎樣做菜才更好吃
通常放油若干,加入佐料,再將菜品放入鍋中,用中旺火在較短時間內加熱成熟,中間使用特製工具「鍋鏟」不斷翻動,直到菜被炒熟!鍋鏟的翻動過程也正是炒的過程,翻動的目的是使菜品受熱、佐料以及各種菜品在炒制過程中析出的汁水在整鍋菜中均勻分布。炒雞米
製作原料: 雞脯肉750克、蛋清25克、冬筍20克、荸薺20克、菠菜梗20克。 紹酒20克、精鹽4克、味精1克、濕澱粉15克、蔥10克、姜10克、豬油150克。
炒雞米的做法:
炒雞米
1、雞脯肉剔去筋膜,切成0.4厘米見方的肉米,加蛋清、紹酒、精鹽、味精、濕澱粉拌勻入味。
2、冬筍、荸薺、菠菜梗切成0.4厘米見方的丁,放開水焯過,撈出。
3、將紹酒、精鹽、味精、濕澱粉放入碗內,勾成芡汁。
4、炒鍋內放入油中滑出備用。鍋內留少許油,燒熱後放入蔥、薑末、烹出香味,迅速放入雞肉末及配料,倒入芡汁顛翻,淋雞油出鍋即成。
Ⅳ 怎麼做菜就好吃啊
用心啊,比如你吃到一道味道好的菜,那麼問問做菜的人,用的什麼作料,火候什麼的,然後回家後就實踐,真的,一定要實踐,很多網上菜譜那些,配著圖片很好看,其實不靠譜的,我的嘴巴就很挑剔,呵呵,我就是這樣乾的,問了以後自己回家就試著做,還有就是不要怕油煙,不要討厭做菜,把它當做一個愛好就簡單了,家務事我就只做菜,哇哈哈。友情提醒,材料一定買優質的,我家就醬油類就有幾種,嘿嘿,當然,做菜的心情跟吃菜的人很是掛鉤的,比如為了心愛的人做,那麼就更有心了。
Ⅵ 怎麼做菜才好吃
1.做菜是需要用心的,不僅要有齊全的材料,還要融入自己的心思。例如你為自己最愛的人做,你肯定會用心做,細心的研究怎樣做味道會更好,做出的東西自然也會特別好吃,因為菜里會融入你對那個人的愛,所以會更好吃。做菜時不是只想著什麼時候要什麼火候要放什麼調味料,那樣做出的菜當然只是普普通通的。
2.大蝦剪去蝦須蝦腳蝦尖,從蝦背第二節處用牙簽挑出蝦腸。
3.鍋里倒入適量油,大蝦放進去半煎半炸到變色捲起,盛出待用。
4.鍋中留油,加番茄醬炒開。
5.加入薑末和煎好的蝦翻炒至每一隻蝦都裹上番茄醬。
6.加入料酒、糖、生抽和鹽適量炒勻,再加小半碗熱水加蓋燜煮3分鍾。
Ⅶ 怎麼做菜好吃呢
首先炒菜之前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蔬菜和佐料,這樣能保證菜品的色彩和清新的味道,像發黃的菜,營養也會流失很多呢。
食用油。炒菜的香味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油的質量,一般我們都要選擇名牌油或者到油坊打現榨的真油,一定不要貪圖便宜買小路的油,很容易假的。
作料要齊全。炒菜時會根據不同的菜種選用不同的作料,一定要備足種類和分量,正確使用調味作料,這樣才能炒出好味道。
火要大。一般在飯店裡炒的菜都會比家裡的香氣更大一些,主要原因就是家裡火力不夠猛,因此炒菜時盡量放大火,最好買一個具有猛火的燃氣灶。
Ⅷ 怎樣做菜才好吃
如果炒肉,肉有很多種方法炒,可以爆炒,也可以燉肉,炒肉片或炒肉絲的時候,都可以下鍋放少許水翻炒,這樣可以控制和彌補爆炒肉時水分損失,口感還比起不加水炒更鮮嫩,因此,無論炒肉,燉肉,還是用來煲湯,中間加水應該首先熱水。
炒青菜,最好是不要放水,直接可以把切好的菜放在鍋內大火炒,用青菜自身水分做熱傳遞,假如中途確時需要加水,最好也不要假如涼水,影響口感,因為放涼水容易把鍋內的溫度突然下降,在這樣是青菜在鍋里炒的時間延長,會讓菜口感變老,吃起來不好吃,像這種情況,應該加少量開水,這樣也不至於過多影響烹飪溫度,炒出來的菜會比較脆。
冬天是吃藕得人好時期自己季節,蓮藕應該邊炒邊加水,預防變黑,炒藕方法就是把藕切成片再在浸泡,撈出來淋干放入鍋中在滾燙的水過一下,在撈出再用涼水沖,然後再放進鍋里讓中火炒,一邊抄一邊假入開水。
煎蛋如果生活中炒雞蛋,可以在雞蛋清里放少量的清水把它打勻,然後放入鍋里的小伙慢炒,這樣雞蛋口感特別滑松軟,在煎蛋荷包蛋的時候,煎蛋快好的時候,再加入少量涼水,可以讓雞蛋黃顏色更好看,看起來更鮮亮,而且口感也會非常好吃。
生活中煮魚,煮魚加熱水或是涼水都是可以的,但是不同的水煮出來效果不同,如果和魚湯,先把魚放在涼水裡,大火煮開再用小火頓,這樣才可以讓魚的鮮香味住進湯里,假如試吃魚肉則要熱水下鍋預防冷水會破壞。
Ⅸ 怎麼做菜才好吃
按以下方法做菜好吃
1、要材料齊全
尤其是一些調味用的小材料。這一點一般家庭常常不大注意。家庭常用的調料不外平成、甜、酸、辣、苦、香、鮮幾種。咸有鹽、醬油;甜有糖、果醬等;酸有醋、番茄汁;辣有辣椒、胡椒、蔥、姜、蒜、芥末;苦味有杏仁、陳皮;香味有料酒、香油、八角;鮮味有味精、蝦皮等。此外,還應備一點粉面和花椒粒(可泡水用)。炒菜講究一點的,一般不用花椒面,這樣會影響萊的色澤和味道。炒菜出鍋時若用少許粉面收芡,一則可以保護萊的營養,二則可使萊和佐料味融為一體,三則可增加菜的色澤。如炒蒜薹、瓜片、青椒、木耳等最好都要用粉面收芡。
2、要講究刀工
在家做菜雖不像飯店那樣嚴格,但起碼也應懂得切肉要橫絲切,否則炒出的肉就不易爛。切青菜時要薄厚均勻,不然炒出的菜生熟、軟硬就難以掌握。
3、要掌握好火候
一般來說,炒菜應該用急火快炒,動作應干凈利落,這就要求准備工作充分,切不可上灶時丟三落四。紅燒的萊則要用文火慢燉,不要掀鍋蓋。
4、要注意配菜
配萊主要是講究配色,如黑白(木耳和肥肉)、白綠(青椒和土豆)等顏色的搭配。配型:如丁、塊、片、絲要歸類,炒蒜薹要配肉絲,炒木耳要配肉片,炒青豆要配肉丁。
5、放各類調料有分寸
鹽後放為宜,碘鹽受熱揮發起不到膳食補碘作用。一般中餐做法調料投放順序:鍋熱粉底油-蔥姜蒜出香味-肉類炒出水分-料酒去腥-醬油上色-加點湯或水-略炒或略燜-放味精或雞精和鹽-勾芡-出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