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炸饊子這種小吃,沒有吃過,炸饊子也是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它是一種油炸食品,但總有些人會擔心油炸食品屬於垃圾食品,會有致癌物,其實,少吃一些是沒有關系的,而且這么美味的食物如果錯過了是很可惜的,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炸饊子怎麼做好吃
麵粉、過濾好的花椒和洋蔥熬制的水(大的洋蔥半個、一勺花椒)、油、沙子糖磨成的粉末、雞蛋一個、鹽一小勺。(和面時面油比例為兩碗面和半碗油、面要平於碗面不能多)
1、把兩碗面放到盆里,將半碗油倒入面中,打一個雞蛋在面里,放鹽一小勺,在放上過濾後的花椒洋蔥水適量,將倒入的東西攪拌然後就可以和面了,和面時用花椒和洋蔥熬制的水,如果水不夠了可以用清水代替,(熬制花椒洋蔥水時等水剩下差不多一碗的時候就可以了),和面時多揉幾次,然後多醒幾次,等面上有小氣泡時就可以了。
2、然後把面揉成多個小饅頭狀,醒一會面,在鍋里倒入半鍋油,把面團中間掏個洞,將其搓成呼拉圈狀,粗細和筷子一樣。
3、將面纏到手上然後用紅柳樹枝做的棍棒托著兩頭下油鍋,用微火炸,先將一頭炸一會,再將另一頭炸一會,然後用棒子托著將中間炸一會,之後折疊成U字母狀就扯掉棒子把饊子放鍋里炸,翻轉下鍋的饊子使之受熱均勻,等饊子成金黃色時就可以用筷子將其取出來了。
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原料以精粉和衛生油為主,每公斤麵粉加0.1公斤食鹽。
饊子的製作環節分和面、泡條、搓條、盤條、纏條、鋪條。先將面和好醒著,每隔30分揉一次,共揉三遍。再切成幾大塊,醒一個小時後,用手搓成如小拇指粗細的面條,盤入有油的面盆醒著。炸饊子的鍋也是專用的平底鍋。等鍋中的衛生油熬沸後,便將醒好的面條在手上一邊抻一邊纏成饊子坯,然後另一個人套在筷子上,放入油鍋中鋪條,扭成花樣,待炸到脆黃時,一盤饊子就做成了。
製作饊子的重點是鋪條。如同綉花一樣,全靠經驗,那做法正如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詩雲:「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② 無油饊子怎麼做
饊子本來就是油炸的呀,油炸食品如果不用油的話,那就不叫饊子了。
1
【食材的准備】
首先准備高筋麵粉500克、雞蛋2個。麵粉為了炸出的饊子有勁道最好用高筋麵粉。
2
【再在麵粉里放入2個雞蛋液,加小半勺鹽】
放雞蛋是為了讓饊子炸出來更加酥香脆,口感會更加好。根據自己的喜好也可以選擇不放,但是放了的話這樣炸出來的饊子更香更好吃哦
3
【揉面團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
揉面團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在盆上蓋上蓋子醒發30分鍾。
4
【面團醒好後搓成粗細一樣的條條】
面團醒好後搓成粗細一樣的條條,搓得越細越好。要是面團發硬搓不動可以先用水潤潤手再搓。
5
【條條搓好後放到油里繼續醒發】
條條搓好後放到油里繼續醒發。注意一定要醒發好,不然醒發得不好就容易拉斷。夏天泡入油里醒發1個小時就可以炸了,冬天要時間長點,最好是早上7點醒發,下午5點炸。注意記得一定要把搓好的條條整個都泡在油裡面。
6
【把手指盡量張最大,然後把醒發好的條條放入手指上圍著繞,每次繞25圈】
注意醒發好的條條在一邊繞時一邊慢慢的拉細,記住不要太用力太快不然很容易拉斷。
7
【把手指上的盤條先用兩根筷子撐起來,盡可能的拉長些再放到鍋裡面炸。】
放入鍋里炸的時候一定要把條條拉直,這樣炸出來才好看。
8
【把兩根筷子抽出來,炸到兩面成為金黃色為炸好】
這里注意一下,炸的速度一定要快點,不然動作慢了形狀就不太好看。
9
【饊子炸好後瀝干油就可以裝盤】
一次吃不完的可以用袋子密封保存,以後想吃時直接拿出來就可以吃了。是不是很容易,大家都試一試吧
③ 家庭饊子的做法和配方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650克、雞蛋適量、鹽適量、溫水適量。
1、首先盆中放入適量的麵粉、雞蛋、鹽、溫水,用手不斷搓揉,揉成面團。
④ 怎麼做饊子
饊子的做法
把用料(麵粉、雞蛋、鹽、溫水)放到盆里揉成軟硬兼施的面團。因在北京氣候比較干我把面揉成軟些的面團。
⑤ 油饊子的做法
油饊子的做法
用料
高筋麵粉 250g
鹽 6g
雞蛋 1個
溫水 130克
黑芝麻(也可以不放) 5克,多少沒關系
饊子的做法
把用料(麵粉、雞蛋、鹽、溫水)放到盆里揉成軟硬兼施的面團。因在北京氣候比較干我把面揉成軟些的面團。
鹽6克。
麵粉250克。我用的是高筋麵粉。普通麵粉也可以(冬天最好用高筋麵粉)
250克麵粉里打一個雞蛋。(500克麵粉里就放2個雞蛋,不放雞蛋也可以,放雞蛋更好可以讓饊子更加酥香脆。
再來點芝麻。根據自己喜歡也可以不放。放入更香。
揉好的面團先醒10分鍾(北方有暖氣可以醒發10分鍾,沒有暖氣可以多醒時間長些,就是多揉多醒)
醒10分鍾後再揉揉,多醒一會也可以,冬天冷醒醒揉揉醒醒揉揉就是多醒多揉,間隔時間自己看著辦,用濕毛巾蓋上再醒30分鍾後開始搓長條。多醒發是為了讓面團糅合的更加光滑(反正是多揉揉會更好)
醒30分鍾後搓成跟筷子一樣粗細的條。能搓細當然更好呢😄。北方天氣比較干。搓不動了可以用濕布察察手。
冬天在北方家裡有暖氣。早上泡晚上炸。這樣醒發的比較好拉。醒發好不容易拉斷。在南方就得多醒發時間了。一般是晚上泡第二天下午在炸。因南方氣候比較冷醒發的比較慢。總之它是跟發面饅頭發面是一個道理。它需要在油里醒發。(註明:夏天泡入油里醒發1個小時就可以炸了,根據各地的氣候哦)
🍎親的問題是要用多少油?
要把搓好的條整個都泡在油里才好。
醒發好後先放入手指上盤條,盡量盤大些20圈就可以呢。一邊繞一邊慢慢的拉細。不要太用力不然容易拉斷的哦。
放入手指上盤條後在再用兩根筷子撐起來,稍微輕輕的拉長一下再放入鍋里炸。
放入鍋里炸的時候拉直定下型。
放入鍋里炸拉直定型,再抬起再放入鍋里抖抖,再拉直定型抽出兩根筷子,正反面翻翻直到炸好(速度得快點,動作慢了就炸成型了影響美觀),
香、脆、酥饊子就這么地道好吃。
這些是用500克的麵粉做的,好大一盆吧。500克的麵粉用料得翻一倍,鹽就是12克也可以用10克(因少吃鹽比較好)
⑥ 饊子怎麼做好吃
用料
主料麵粉500克
調料食鹽7克植物油1.5公斤水(涼)250克
饊子的做法
1.取麵粉500克,加入鹽7克、涼水250克,調製成面團,反復搋揉
2.餳一會兒,切成10小塊,再分別揉成面團備用
3.鍋中放植物油1.5公斤(實耗半斤左右)燒至八成熱,取面團一塊,壓成圓餅,從中用手指捅一個洞,先拉長,然後搓成筷子粗細的圓長條,再盤成數層,拉細,將長筷子掛好撐開,一端入油稍炸,起小泡後提起4.再將另一端入油炸至起小泡,然後將中段入,手持筷子來回擺動,稍炸,再全部入油,將兩根筷子錯開合並起來,抽出筷子,用筷子攏住使之不分開,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擺在大圓盤中,圍擺成多層圓柱形。其特點是色澤黃亮,形狀美觀,香脆味咸
菜品特色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⑦ 饊子怎麼做
零失敗🔥炸酥脆的饊子的做法
准備好食材
⑧ 如何自製饊子,5種饊子的不同做法分享
綉球饊子一
雞蛋一隻、麵粉440g
水150g、聖女果小粒若干
黃油300g鹽7g、香油500g。
1.麵粉、水、鹽、蛋全部混在一起。
2.反復揉成光滑面團後醒發30分鍾。把醒好後的面團擀成1.5cm厚1.5cm寬的面劑子,再蓋上濕布醒30分鍾。

⑨ 饊子怎麼做好吃
麵粉加入雞蛋,鹽,芝麻和少許食用油和成硬面團,醒上30分鍾(也可以加糖)
2
將面團擀成2毫米左右厚的面片
3
再將面餅盡可能切成大的長方形
4
將方形面餅切成長不限,款12厘米左右的面片,切好的面片上下對折
5
用刀從兩層面片連著的那一端切成細條,注意不要切斷,離開口處0.5-1厘米處停下,面片切成8-10厘米左右為一個饊子的寬度
6
把切好的饊子段拉開,中間是切好的小細條
7
先把對角捏在一起
8
再把兩端的角往中間捏,捏成扇形,將饊子條抖散,不要有連刀
9
饊子全部捏好
10
冷鍋放入油,中小火油溫達到五成熱,將饊子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敲饊子,使饊子更蓬鬆,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11
又香又酥的饊子就就炸好了
⑩ 徐州的饊子是怎麼做的
饊子是徐州的特色小吃金黃酥脆還不貴,現在我給大家介紹兩種口味的饊子的做法。分別是咸口和甜口。
1鹹味饊子的做法:准備配料有麵粉250克,雞蛋四個,精鹽適量,蔥,植物油。
首先將麵粉放入盆中,然後打入雞蛋,放入精鹽,蔥花。將麵粉攪拌均勻後,不斷揉搓,記住麵粉多干也不要放水,這樣才能保持它炸出來的脆脆的口感。大約揉10分鍾,將麵粉揉成團狀,且沒有任何麵粉顆粒狀,表面光滑這便是完成了第一步。
油鍋中放入油,加熱到一定程度後,將切好的面條套在四根手指上,由里到外繞三圈,然後放入鍋中炸至金黃,這期間要用筷子一直翻著饊子,防止其炸焦。
2甜味饊子的做法:准備配料250克麵粉,四個雞蛋,白糖適量,芝麻,植物油。
首先將麵粉倒入盆中,依次放入白糖,雞蛋,然後微量植物油,用筷子攪拌,然後揉成團狀。這之間的步驟和做鹹味饊子是差不多的。最後一步將饊子套在手指上定型之後,粘上芝麻,再放入鍋中煎炸至金黃色。這樣美味的甜味饊子也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