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榴槤芯是什麼
詳細內容如下:
一般來說榴槤花芯,是指榴槤開花後,長出像豆芽那麼長的叫花芯,然後掉落滿地的那些花芯可以撿起來,曬干或者是洗干凈炒拿來吃,帶一點酸味,非常好吃也很香,比一般的青菜都要好吃可口。榴槤花芯如下圖所示:
Ⅱ 家裡開了一個榴槤我吃了幾口實在吃不下去了!有什麼辦法可以弄的好吃一點! 請大家幫幫忙!不要開玩笑!
告訴你一個很簡單的吃法,能夠很好的掩蓋榴槤的味道,把榴槤切成小丁,裡面加入一些冰激凌,攪拌一下就好了,注意冰激凌不能是很硬的那種,要稍微化開的,有些稀的那種。
榴槤燉雞,湯是最好不過了。此湯補而不燥,而且性質溫和,還具有多種食療功效,包括補血益氣、滋潤養陰,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飲用,秋冬吃最合適。不過喜歡吃榴槤的人則難免會有點失望,因為這個湯幾乎沒有榴槤味,別嫌它臭 可越吃越香也。
避免榴槤上火的辦法是搭配山竹。山竹素有「水果皇後」這稱,特點是清熱去火,泰國人在吃榴槤後常有吃些山竹的習慣。
將榴槤殼煎淡鹽水服用,可降火解滯。
Ⅲ 我想知道榴槤豆花製作方法
1.魚膠粉用少許涼開水隔水加熱溶解至完全透明備用
2.牛奶小火煮開,加入一小勺白糖調至適合自己口味
3.加入魚膠粉開的溶液,攪拌均勻,放涼至5度左右,榴槤用湯匙攪拌成蓉,倒入牛奶中攪拌均勻
4.把混合的榴槤牛奶裝入保鮮盒中,鋪一層保鮮膜,蓋上蓋子,放冰箱里冷藏
5.2個小後即可取出,看見奶糊已經凝固成豆腐狀,可按自己喜好隨便切成塊,吃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用加,或者加入一些果醬之類的搭配也行
Ⅳ 榴槤玫瑰花蛋糕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食材:
14.多出來的我放進一個4寸膜里烤。預熱160度後,烤盤內加水,烤160度30分鍾後,轉130度40分鍾,烤箱中下層
Ⅳ 榴槤口味爆米花怎麼做
材料
爆玉米兩把,糖10克,油10克
做法
1,准備玉米
2,放入電餅鐺中,先放入油
3,油融化了之後
4,再放入白糖
5,繼續融化後
6,蓋蓋(建議你用一般蒸鍋的蓋子,那個會更嚴實)
7,過幾分鍾,聽不到響,爆好的玉米完成了(是不是特簡單啊?)
Ⅵ 榴槤餡麻花的做法
時間請自行調整,出爐後因為我卷的時候因為有厚有薄不均勻所以有的地方顏色就烤焦了,很脆很甜口感很不錯的。
Ⅶ 榴槤怎樣吃才好吃
對於第一次吃榴槤或者不常吃榴槤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榴槤切成小塊,混著香草冰淇淋里吃,這樣感覺甜甜的,吃起來味道也不重,更好的接受這個味道,最好選擇七成到八成的榴槤這樣的榴槤味道不是很重。
另外一個吃榴槤的好方法就是將剝好的榴槤和切好的西瓜塊放在一個密封盒中,一塊榴槤一塊西瓜隔開放,然後放在冰箱里冷藏。不要冷藏時間太長,等到水果涼了就可以食用了。
為避免吃榴槤上火,可以在吃完榴槤後吃點山竹。
榴槤燉雞,湯是最好不過了。此湯補而不燥,而且性質溫和,還具有多種食療功效,包括補血益氣、滋潤養陰,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飲用,秋冬吃最合適。
Ⅷ 榴槤麻花能用烤箱加熱嗎
麻花冷了加熱的方法:
放在微波爐里直接加熱;加熱平底不粘鍋,平放鍋底需要加熱的麻花,調成小火,蓋上蓋子加熱1分鍾;放入烤箱中,調成170度,用上下火預熱4分鍾,放進去烤1分鍾即可;將麻花放入油中炸2分鍾撈出即可。
Ⅸ 榴槤的外形 顏色 營養成份 種類
水果之王——榴槤
榴槤(Durian),又名韶子、麝香貓果,台灣地區俗稱「金枕頭」。屬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樹高15-20米,一般認為東印度和馬來西亞是榴槤的原產地,以後傳入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和緬甸等國,中國海南也有少量栽種。榴槤葉片長圓,頂端較尖,聚傘花序,花色淡黃,果實足球大小,果皮堅實,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種皮的肉包組成,肉色淡黃,粘性多汁,頭一次食用榴槤時,那種異常的氣味可使許多人「望而卻步」,但是,也有許多人自從吃了第一口以後,就會被榴槤那種特殊的回味和質感所吸引,其中還會在一部分人中產生「流連忘返」的感覺,這種奇特的水果由此得名「榴槤」。榴槤果肉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香味獨特,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稱。
[編輯本段]簡介
種中文名:榴槤
種拉丁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科中文名:木棉科
科拉丁名:Bombacaceae
屬中文名:榴槤屬
屬拉丁名:Durio
國內分布:廣東海南栽培
國外分布:原產印度尼西亞
【性味】:果肉部分性質熱而滯,用於虛寒進補
癌症或康復者、皮膚病或陰虛肝熱者戒口
體質虛寒者吃可壯陽助火。
產後虛寒者可做補品。
吃過量可立即吃幾個山竹化解
《本草綱目》中記載,榴槤「可供葯用,味甘溫,無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氣」。
【葯名】:榴槤
【拼音】:liú lián
【來源】:為木棉科植物榴槤的全草。
【功效】:滋陰強壯、疏風清熱、利膽退黃、殺蟲止癢。
【主治】:可用於精血虧虛須發早白、衰老等症。可用於風熱等症。可用治黃疸。可用治疥癬、皮膚瘙癢等症。
【性味歸經】:辛、甘,寒(應該指的是非果肉的入葯部分,可能是榴槤花,因其功能與主治與性味符合,絕非指性熱而滯的果肉部分,未得考證暫勿瞎改)。入肝、腎、肺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9克,煎服。外用:煎水洗或入浴。
【別名】:流蓮(台灣)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產馬來群島,台灣、廣東、雲南有少量引進栽培。
【拉丁名】:原植物榴槤Durio zibethinus murr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葯化學成分】:果實香味成分有硫化氫、乙基氫化二硫化物(ethylhydrodisulfide)、幾種二烷基多硫化物(di-alkylpolysulfido)、乙酸乙酯、1,1一二乙氧基乙烷(1,1一diethoxyethane)和乙基一2一甲基丁酮酸酯(ethyl一2一methylbutanonate)。果實(包括果皮、果肉和種子)的脂肪酸成分有:棕櫚酸、花生酸(arachidicacid)、棕櫚炔酸。
榴槤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它氣味濃烈、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因而,旅館、火車、飛機和公共場所是不準帶進的。泰國人特別喜愛榴槤,常常被它的特異香味所吸引,泰國流行「典紗籠,買榴槤,榴槤紅,衣箱空」,以及「當了老婆吃榴槤」的諺語,說明泰國人喜愛榴槤的程度。中國文學家郁達夫在《南洋游記》中寫道「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但是從未吃過榴槤的人只要首次大膽嘗試第一口後,甜美沁心的食味卻會叫你越吃越想吃。許多觀光客在嘗到過榴槤的美味後,都會回味無窮,甚至上癮,因此現在每年泰國榴槤銷到世界各地,特別是香港、台灣、日本和歐美等國或地區,現在也開始銷往中國。
榴槤為卵圓球形,一般重約二公斤,外面是木質狀硬殼,內分數房,每房有三、四粒如蛋黃大小的種子,共有十至十五枚,種子外面裹一層軟膏就是果肉,為乳黃色。味道甜而噴香。
品種名貴的榴槤,每個價值達三、四百銖,一般品種也需一百銖左右。從表皮可認識榴槤的優劣,凡錐形刺粗大而疏者,一般都發育良好,果粒多,果肉厚而細膩;如刺尖細而密,則果粒,果肉薄而肉質粗。
榴槤的營養價值很高,除含有很高的糖份外,含澱粉11%,糖分13%,蛋白質3%,還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鈣,鐵和磷等。榴槤屬熱性水果,因而吃過榴槤後九個小時內禁忌喝酒。榴槤全身都是寶,果核可煮和烤著吃,味道象煮得半熟的甜薯,煮榴槤的水能治療皮膚敏感性的瘡癢。榴槤殼與其他化學物可合成肥皂,還能用作皮膚病葯材。
榴槤是木柿科植物,為熱帶最高大的果樹,樹干高達二十五米至四十米。一棵樹每年可產八十個榴槤。榴槤從樹上摘下來後,十天就可成熟。泰國榴槤有二百個品種,目前普遍種植的有六十至八十種。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種:輕型種有伊鑾、膠倫通、春富詩、金枕和差尼、四、五年後結果;中型種有長柄和谷,六至八年結果;重型種有甘邦和伊納,八年結果。它們每年結實一次,成熟時間先後相差一、二個月。
其中為人們比較熟悉的有(1)「金枕頭」,(蒙通),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肉多且甜,果肉呈金黃色,經常其中有一瓣比較大,稱為「主肉」,因為氣味不太濃,很適合初嘗者「入門」吃這種又臭又香的水果。現在金枕頭一年四季都可吃到,可是隨季節價格不一,旺季時價格最便宜,也是最好吃的時候;
(2)「差尼」,以其中葉子小個頭小,肉多,核小的較受歡迎,價格上比金枕頭要便宜,果肉以深黃色為佳;
(3)長柄:因為此種榴槤的果柄比其他品種要長而得名,此品種柄長且圓,整顆榴槤也以圓形為主,果肉、果核也呈圓狀,皮青綠色,刺多而密,果核大,果肉少但細膩而味濃;
(4)谷夜套:肉特別細膩,其甜如蜜,核尖小為「食家」所歡迎,為價最高的一種榴槤。泰國榴槤的產地廣闊,從中部暖武里府至動部羅勇府,巴真武里府的榴槤曾獲得冠軍。泰國南部榴槤叫中部和東部的遜色,核大肉小,但因成熟較遲,在其它榴槤盛季過後,便以「物稀為貴」。
選購榴槤也是一種學問。一個榴槤是否可口,除關繫到品種、產地、氣候、施肥及摘采時間外,適時剖開取食也極為重要。
因為尚未成熟即剖食,榴槤肉硬而淡,味同嚼蠟,便不會好吃。所以購買時,不妨多請教小販,他們會用小竹條輕敲榴槤,聽其聲音,以辨別成熟程度,同時以嗅聞的方法決定是否可以剖開,或者可在水果攤或超市挑選已剖開去皮,只賣肉的,這樣可用肉眼和手指按壓看出和感覺出是否已熟,同時一個人一次要一個榴槤,也吃不下,一次買其中一部分吃也是一個好辦法。
關於泰國榴槤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槤為「徒良」,泰語至今也是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槤」。另一種說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
對此也有兩種傳說,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於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飢,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槤。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後,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後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槤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
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後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槤樹,由於一八七一和一九四二年先後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槤樹死亡殆盡。其二是說由往返與泰緬之間的商船傳入泰國南部,後來從素叻他尼府傳到曼谷等地。
≮功效≯
榴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是良好的果品類營養來源。
榴槤有特殊的氣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認為其臭如貓屎,有的人認為香氣馥郁。榴槤的這種氣味有開胃、促進食慾之功效,其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
≮適用人群≯
一般健康人都可食用。
病後及婦女產後可用之來補養虛寒性身體。
≮適用量≯
每天不超過100克。
≮食用禁忌≯
廣東人稱:「一隻榴槤三隻雞」。《辭海》和《本草綱目》中都說,其「可供葯用,味甘溫,無毒,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氣。」但一次不可多吃,因其豐富的營養,您腸胃無法完全吸收時會上火。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食用甚至會引起猝死。泰國衛生部勸告公眾一天不要食用超過兩瓣榴槤。
如不慎榴槤吃過量,以致熱痰內困,呼吸困難、面紅、胃脹,應立即吃幾個山竹化解,因為山竹屬至寒之物,可克制榴槤之熱。只有水果王後才能降服水果之王。也可用榴槤皮+鹽水煎服。
榴槤雖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
癌病患者或康復者便更須小心,免得貪一時口福而招致病情惡化。
從醫理上去分析,患癌之人無論身體多麼虛弱,始終帶點熱毒。同一道理,患皮膚病或陰虛肝熱者,亦最好戒吃榴槤,免招煩惱。
1、榴槤不可與酒一起食用:因為酒與榴槤皆屬熱燥之物,如糖尿病患者兩者同吃,會導致血管阻塞,嚴重的會有爆血管、中風情況出現,不宜食用。
2、熱氣體質、喉痛咳嗽、患感冒、陰虛體質、氣管敏感者吃榴槤會令病情惡化,對身體無益,不宜食用。
3、中醫認為:榴槤性質溫熱,若吃得太多,會令燥火上升,及出現濕毒的症狀。想緩解不適,就要飲海帶綠豆湯或夏枯草湯。
4、榴槤含有的熱量及糖分較高,因此肥胖人士宜少食。
5、榴槤含有較高鉀質,故腎病及心臟病人,宜少食。
6、榴槤一次不宜多吃,若聞到已熟的榴槤帶有酒精味,則表示已變質不能吃。
此外,在吃完榴槤後多喝些水,或多吃些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也能解除燥熱,其中梨、西瓜就是很好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榴槤和山竹同時吃能避免上火,但卻有可能引起便秘。因為這兩種水果都富含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
≮主要營養素≯
每100克榴槤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 (147.00千卡) ·維生素B6 (0.14毫克) ·蛋白質 (2.60克) ·脂肪 (3.30克) ·碳水化合物 (28.30克) ·葉酸 (116.90微克) ·膳食纖維 (1.70克) ·維生素A (3.00微克) ·胡蘿卜素 (20.00微克) ·硫胺素 (0.20毫克) ·核黃素 (0.13毫克) ·尼克酸 (1.19毫克) ·維生素C (2.80毫克) ·維生素E (2.28毫克) ·鈣 (4.00毫克) ·磷 (38.00毫克) ·鉀 (261.00毫克) ·鈉 (2.90毫克) ·碘 (5.60微克) ·鎂 (27.00毫克) ·鐵 (0.30毫克) ·鋅 (0.16毫克) ·硒 (3.26微克) ·銅 (0.12毫克) ·錳 (0.22毫克)
新品種
泰國農業部的專家經過十年的研究,於2007年成功開發出沒有特殊臭味的榴槤,並將這種榴槤命名為「尖竹汶1號」。(註:尖竹汶府是泰國榴槤的主要產區。)
[編輯本段]榴槤皮的妙用
榴槤若吃過量,會因熱補而流鼻血,最好將其殼煎淡鹽水服用,可降火解滯;
用榴槤皮內肉煮雞湯喝,可作婦女滋補湯,能去胃寒。
榴槤皮的食用是只食用裡面白色的部分,用榴槤的白色的皮肉加點瘦肉或者是雞一起來煲湯,味道十分的鮮甜,而且很清熱,在炎炎的夏天能起到降火的作用,具有補血益氣、滋潤養陰等的作用。下面介紹一下其中的做法:做法如下:原料:榴槤皮(半隻),雞1隻(約重700克),薑片,核桃仁50克,紅棗50克,清水約用1500克,鹽少許。同時放進煲裡面去煲,煲好後裡面的湯和料都能吃。所以,你看了這篇文章,記得榴槤一身都是寶,不要再把榴槤皮給丟掉了[1]。
榴槤果核
溫和補腎
榴槤核也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民間就有用榴槤核煲湯的做法。相對榴槤果肉,榴槤的核質較溫和,曬干煮湯有補腎、健脾的作用。
食療:15克榴槤核、2兩瘦肉、適量桂圓肉,加水煮,可溫補腎。
[編輯本段]相關掌故
榴槤產自熱帶地區,含有多種營養素,被當地人視為「熱帶果王」。泰國曾有這樣一句民諺:「榴槤出,沙籠脫。」意思是姑娘們寧願脫下裙子賣掉也要飽嘗一頓榴槤。
據傳,明朝三寶太監鄭和率船隊三下南洋,由於出海時間太長,許多船員都歸心似箭,有一天,鄭和在岸上發現一堆奇果,他拾得數個同大夥一起品嘗,豈料多數船員稱贊不已,竟把思家的念頭一時淡化了,有人問鄭和,「這種果叫什麼名字」,他隨口答到:「流連」。以後人們將它轉化為「榴槤」。
[編輯本段]如何榴槤判斷是否熟了
一、選榴槤先看它的外觀,黃色就是熟的表現,青的還是生的。
二、用兩手指在榴槤的刺往內擠一下,如果手感有彈性,兩棵刺能往裡靠的話,那榴槤也就差不多是熟的了。
三、用手往下按榴槤的皮,有彈性就說明皮薄,就好,皮厚的按不動。
四、眼看榴槤尖尖,如果有細裂縫的最好,這是榴槤熟了的標志。如果榴槤是生的,就是用菜刀也砍不動。
五、選榴槤外形要圓,每一個鼓包凸出得多最好。
六、用鼻子嗅一下,熟了的榴槤嗅起來很香,(吃得來的是香,吃不來的嗅起來是臭)。如果嗅起來有酒的味道那就是熟過頭了,這種不好吃。
七、榴槤屬於熱帶水果,營養非常豐富,很容易上火。也容易讓人發胖。減肥的人最好別吃,也最好晚上9點以後也不要吃榴槤。
八、開榴槤的方法,用菜刀尖部朝榴槤的尖尖開裂縫的地方輕輕一瓣就開了,一次不要全取出,吃多少就開多少,一芽一芽的開,放在外面不會壞,但是最好用保鮮膜包好,因為很招一種小蟲蟲來盯。不要放冰箱,因為味太重。(飛機上都標明不準帶榴槤上機)。
小竅門
1未開口的榴槤,不成熟的有一股青草味,成熟的散發出榴槤固有的香氣。當購買未成熟的榴槤,回家用報紙包住,點燃報紙,待燃完後再另用報紙包好,放在溫曖處,一兩天後能聞到香味證明已經成熟,想吃時提起來在地上輕摔,摔出裂口,從襲口處撬開即可食用。
2榴槤食用完後手上會有一股臭味,該怎麼辦呢?據說用榴槤外殼裝水清洗,就可去除。
3初學吃者買榴槤以七八成熟為佳,吃起來臭味不很重,較易接受
[編輯本段]榴槤的栽培技術
榴槤是木棉科榴槤屬果樹,一般認為原產東印度、馬來半島一帶,是亞洲熱帶雨林樹種。從原產地首先傳到鄰近的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緬甸及印度等地,因其果形巨大,果肉具有特殊的濃郁香味,吃過之後留香唇齒之間,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有「果中之王」之稱,成為有名的熱帶水果。我國海南省有零星種植,在海南省東南部的興隆農場和南部的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有大樹,個別年份能開花結果。
(一)生物學特性大喬木,樹高15-20米,主幹明顯,枝條脆弱,易遭強風為害。葉片互生、革質,長橢圓形,葉面光滑青綠色,葉背具銀白色細粒狀鱗片毛茸,全緣。花大,每年都可進行播種,以春季為好。播種株行距以20厘米x20厘米為宜。在幼苗生長期,應注意除草,並結合施肥,以促進幼苗生長。優良母株可用空中壓條繁殖,極易生根,從圈枝至成苗,只需60-70天。
3.定植苗高30-40厘米時可定植,株行距3米x5米為宜,施入有機肥、土雜肥和
適量石灰作基肥。全年均可定植,以帶土種植為佳。
4.施肥管理結果樹每年要重點施1次肥,即春季抽蕾肥、夏季果實膨大肥和采果前肥,尤其要施好果實膨大肥。采果後深施一次有機肥。
5.整形修剪因萌芽力很強,種植後1-2年要注意整形,采果後及時修剪,以保持良好的樹型。
6.採收果實轉橙黃色或橙紅色時即為成熟,可採收。採收後果實不能直接鮮食,需經4-7天後熟期待果肉鬆軟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