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串串燒烤怎麼烤才好吃
嗯哼~
燒烤用的調料(瓶子裝的):孜然粉、十三香、食用鹽(可用椒鹽粉加十三香代替)、辣椒粉。這些料都可以混合用。如:孜然粉里可加入十三香。先將食物在燒烤架上烤乾水份,然後刷點油再烤(刷油原因是讓食物不幹枯、色香兩全)待烤到七八成刷點生抽王上色(不要太多會鹹的),熟後就撒以上的調料粉未,最後刷點油以增加光澤。
PS:
肉類要在刷油後先烤好一面然後再烤另一面,不要翻來翻去。九菜(菲菜)烤的時間不要太長會老,烤到七八成熟即可加料上桌~
肉品干濕度為肉串能吸附香料不落,不流水為宜。有水流出就稀了,不易保持風味,幹了耗油,應掌握在手握一把肉覺得濕潤但不出水為佳。
穿串方法:
先將應烤的肉、蔬菜洗凈,然後把肉切成2-4厘米長、寬0.8厘米的方形肉條(也可自定):排骨根據你地市價自定切塊定價;魚打鱗後破開清除肚腸洗凈切成長12厘米的塊或長不限的全魚:藕以穿生藕。然後竹簽穿成串:肉穿成丁字形:魚、茄子等大串每串用兩根簽子。
烤法掌握:
烤肉片:較薄的肉片,大約只需3分鍾就可以熟了,不宜烤太久,否則,肉變硬或焦了,就不好吃了。豬肉必須烹至全熟才可食用,牛肉不宜烤至全熟食用,否則會破壞肉質的鮮嫩。
海鮮食品及魚類:蛤仔及魚片在燒烤時,最好用錫箔紙包起來,這樣不易將魚皮烤焦,也容易儲存鮮美的湯汁。燒烤約2~3分鍾,魚片凸起,即可食用。
甜不辣、熱狗、香腸等:盡量用小火,除了蔬菜以外,最好放在錫箔盒中,用悶燒的方式燒烤,火越旺越好。
木炭使用:
燃料最好的選擇還是木炭,盡量不要用化學炭。炭烤食物的特殊風味來自於木炭高溫時燒烤食物的香味,因此,選擇好木炭是享受美味的基礎。質量好的炭火一般燃燒時間長,火勢好。木炭最好選樹枝部分,不要使用整塊莖,否則不易點著。在點火的時候,以一包火種 5粒而言,一次放進5粒。木炭要等燒到透明紅熱的時候,再把它攤平來烤,木炭的表層還未燒透時,請勿急著烤,這樣容易把食物弄臟,弄黑。
清潔烤架:
在燒烤食物前,先將烤架上刷一層油,以免食物粘在架上。隨時用鐵刷刷掉烤架上的殘渣,保持烤架清潔,才不會影響到食物的風味。
適時翻面:
食物一上烤架,不停地翻來翻去不僅會延長烤熟的時間,還會破壞蛋白質,造成肉質變硬。在翻烤食物時,食物必須受熱到一定程度才容易翻面。如果翻面後,部分食物粘在了網架上,說明蛋白質還沒有完全受熱,硬拉只會撕破蛋白質纖維,若是魚類便會形成脫皮現象。
補充水分:
食物在燒烤過程中,時間越長,水分和油脂的流失越大,口感越干澀。因此在燒烤過程中應在食物上適量刷些燒烤醬,可保持食物濕潤度,但注意不要一次刷得過多,而造成食物過咸。
鹽的使用:
鹽可以用來調味。另外,烤肉過程中,許多含脂肪多的食物加熱後會滴油,這些油滴被炭火燒著會產生很高的火焰,烤焦網架上的食物。如果用水噴灑,只會產生煙灰污染食物,這時只要在火中撒些鹽就可解決問題。
菱形烤痕:
地道的菱形烤痕絕對可以使燒烤技術錦上添花。烤出菱形烤痕並不困難,首先要求炭火溫度要夠熱,然後將食物以30度斜角放在烤架上,當食物充分受熱後將食物轉至反方向30度斜角,就可以形成菱形烤痕了。
以上~
❷ 「串串香」要怎麼吃更入味呢
1、擼串前先墊胃
擼串一般都是麻辣味,所以為了好好對待自己的胃,擼串之前可以先吃點好消化的食物,墊墊胃,這樣對於腸胃的刺激比較小。
5、澱粉多的菜品最後煮
粉絲、土豆、芋頭等澱粉多的菜品最後放,不然容易糊底。
6、油碟、干碟合理用.
有蔬菜的串串,適合蘸油碟,這樣更容易入味,還能降低辣度。如果你特能吃辣,葷菜就蘸干碟,更香更辣。
❸ 說說你眼裡的串串香該怎樣做才好吃,答得好的加分哦
「串串香」又叫「麻辣燙」,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前身或者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隨著時代的變遷,川菜、川酒包括川戲等都早以走出四川,進入全國各個地方,人們早以習慣和喜歡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燙更是以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布於全國眾多城市,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
當然,這與麻辣燙所具備的特殊優勢不無關系:「麻辣燙」除了辣椒外,更有香料葯材和天然植物等配方,把熬制的「香料」放入「鮮香湯」中,直接隨心所欲地放入各種喜歡食材,短短幾秒至幾分鍾後就能食用。既能像燒烤那樣穿成串燙熟,讓人一把把地拿著吃,又能裝成碗或者砂鍋里,大口饕餮,還能像火鍋店一樣,做成迷你火鍋麻辣燙。像碗裝麻辣燙、砂鍋麻辣燙是為單人現點現做的,串簽麻辣燙是即來即食的,火鍋麻辣燙是多人聚會熱鬧的……麻辣燙味道別具一格,奇香四溢,讓人越吃越想吃,久吃不厭。去掉了火鍋涮羊肉等食品中的口味單一、燥辣油膩、易上火等缺點,又體現出麻辣爽口、回味悠長的風采;麻辣燙經營靈活,味道又優勢明顯,價格低廉,更簡便快捷、平易近人,因此在成都,麻辣燙除了被稱作「冒菜」而外,也有「小火鍋」、「小香爐」的說法。
如今,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串串香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那一大把的竹簽把葷的、素的往竹簽上一穿,就構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也穿出了如今火熱了十幾年也沒冷下來的串串香。海帶、土豆、肉片、花菜、萵筍、毛肚、香腸、魷魚、冬瓜、黃臘丁、貢菜、海白菜、魔芋、黃花、藕、空心菜、排骨等等無論葷素,一串五毛一塊的,朋友家人三三兩兩圍著小桌,各拿一大把自己愛吃的串串煮進鍋里,煮菜的空檔,還可以嗑嗑瓜子、喝喝冰鎮啤酒、擺些龍門陣。於是,打赤膊的成都男人喝得滿臉通紅的樣子就成了成都的另外一景。
其實,說起來,串串香的流行和成都的文化以及現實生產力是分不開的,喜歡小打小鬧的盆地意識使精打細算又愛綳面子的成都人在吃串串香時找到了感覺,於是可以在拿菜的時候抓起一大把就走,實際上五毛一塊就一串的東西,在全國都難找;還可以耍盡各種過場,一會兒喊「摻茶!」一會兒喊「加湯!」一會兒喊「打泡子」,一會兒喊「老闆,提五瓶啤酒來!」……十幾二十塊錢的一頓飯硬是要把瘦精精的小工跑斷腿、跑斷氣一樣,讓平日里百般不順的自己在串串香這里嘗夠上帝的味道;還可以在結帳時粗聲粗氣地大吼「老闆,數簽簽!」實際上幾大把簽簽數下來,小工的手都數爪了,也不過二三十塊錢,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噻!難怪串串香經久不衰了。
串串香的種類很多,從海里的海鮮,魚呀,蝦呀,蟹呀,貝類,到家禽,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鵝肉等,還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種,巴蜀人喜歡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還要辣的香~所以鍋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鍋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醬,蔥姜蒜,八角,香葉,黨參,白芷等,有些還是中葯的鍋底,吃了後可以滋補的!
成都的「串串香」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那時重慶火鍋剛進入成都餐飲市場不久,一些城鎮待業人員為了生計,就在一些熱鬧的場所如商場、影劇院、錄相廳等附近擺攤經營「串串香」。以竹簽串豆乾、兔腰,在鹵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邊走邊吃,逍遙自在。風味濃郁、菜品豐富、服務優質,價廉消費而深受大眾青睞,食客絡繹不絕。我還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我家附近的建設路上,長長一條街,幾乎被一家挨一家的串串香攤子擠滿了,好像大家都指望靠這串串香賺錢吃飯了……
創新:串串香
傳統串串香店,對菜品的創新與開發行動一直比較緩慢,並未認真研究市場需求與客人的口味需求,對菜品只注重其外表,如品種多樣、時鮮程度、擺放造型等等,沒有深挖其內在的口味、色澤、營養的健康搭配,更不注重品牌的培養。而今的消費者,對吃串串香已經有了更新的認識和要求。從80年代的「口食」,90年代的「目食」發展到今天「心食」的境界,從色、香、味、型、器的基礎上,上升到聲(聽聲音)、法(做法)、量(份量)、質(質量)、數(點菜量)的層面,而且更注重營養的搭配與吸收及原料的鮮活程度。
為了迎合並滿足市場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一些有遠見的串串香餐飲品牌開始在發展新品上講究兼容並蓄,進行菜系的融合、口味的匯串,傳承傳統製作精髓並與之相結合,創新推出新派串串香,一種能喝湯的串串香!眾所周知,串串香好不好吃,底湯當然是最重要。新派串串香以紅湯(麻辣)、白湯(骨湯)、清湯(鮮香)、海鮮湯4種底湯為特色。底湯以雞骨、豬骨吊鮮,同時加入草果、丁香、砂仁、桂皮等20餘種中草葯。並配以採用現代食品生物技術,以雞骨、豬骨以及蘑菇、干貝等為原料,經低溫粉碎後提取有效成分,製作而成的高純度、高品質調味底料,充分保留原料特有的高蛋白、鈣、肽等的營養元素。不僅涮燙出來的菜品口感好,而且底湯鮮美,且中解辣解燥,不用擔心上火,還可以起到補充鈣質、保養滋補,開胃順氣的功效。
紅湯辣而不燥,香而不膩;白湯香味醇厚、回味綿長;清湯鮮香迷人,怡人爽口;海鮮湯原汁原味,營養清新。
新派串串香,選料豐富,營養全面,新鮮肉類、禽類、水產品、時令蔬菜、干鮮菌果等均可入鍋,一夾一涮,便可食用,食品營養成分不流失。既能吃上鮮嫩可口的食品,又能喝上營養豐富的底湯,真正是更美味、更營養、更健康、更時尚。
製作:串串香
【原料】
四川麻辣火鍋底料25克,老湯500克,米酒20克,白糖25克,味精5克,生抽100克,花椒25克,干辣椒50克,麻油少許。
陳皮、八角、桂皮、草果、丁香等各少許,姜5片,蒜6瓣,牛油250克。
【製作過程】
1、將牛油放入鑊中燒熱,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後放入四川麻辣火鍋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將其餘材料同老湯放入鑊中煲滾,再煮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用火鍋味碟佐食。
其實串串香做法還有很多種,只是鍋底不同,示範舉例自己調味的麻辣紅湯鍋的做法:
按5公斤骨頭湯的比例
1、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
2、干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乾薑(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長的節)250克;香料一袋(茴香、八角、山奈等)150克;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咸);雞精一大勺
炒料火候很關鍵: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後(關火)將干辣椒和花椒略過油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鍾後,便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干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注意事項: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麵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豆瓣最好用《鵑城牌》郫縣豆瓣才是正宗的,別的有很多產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油(即非精煉油如色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精煉油效果好。
串串香常用香料:
1、甘菘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之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
2、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
3、八角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
5、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葯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
6、砂仁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三奈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靈草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
7、排草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
8、白豆蔻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葯店有寫為百11肉豆蔻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葯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
9、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
炭烤豬肉串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炭烤豬肉串的製作材料:主料:凈豬通脊1000克,蔥頭500克。
輔料:食油50克,精鹽5克,胡椒粉少許 炭烤豬肉串的特色:清香味濃。 教您炭烤豬肉串怎麼做,如何做炭烤豬肉串才好吃
將豬肉洗凈切成20塊約2厘米厚的長方形,蔥頭洗凈切數個蔥頭圈後,切塊放入絞肉機絞成泥;備用。
將豬肉塊、鹽、胡椒粉,蔥頭末放在一起拌勻腌約3個小時,取出豬肉塊除去蔥頭泥,抹上少許食油,串入不銹鋼釺子上,用炭火緩緩烤熟。食用時放上蔥頭圈點綴即可。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的製作材料:主料:瘦羊肉500克
輔料:精鹽15克,胡椒粉5克,芝麻50克,小茴香3克,孜然5克,花椒粉5克,洋蔥末25克,雞蛋1個,麵粉15克,味料(辣椒粉)少許 維吾爾族烤羊肉串的特色:顏色棕黃,肉味濃郁,油膩滑爽,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普遍歡迎。 教您維吾爾族烤羊肉串怎麼做,如何做維吾爾族烤羊肉串才好吃
1.將瘦羊肉去掉筋膜,洗凈血水,切成小塊放入盆中,加精鹽、芝麻、胡椒粉、孜然、小茴香、洋蔥頭、花椒粉、雞蛋(打散)、麵粉和味精,揉搓拌勻,腌漬2小時。
2.將裹勻稠糊狀調味料的小塊羊肉,用手捏扁穿在竹簽上(每串可穿8~10個)。
3.將羊肉串橫架在點燃、煽旺的炭烤爐上,邊煽邊烤,待羊肉串兩面烤至出油時即熟(喜食辣味,可稍灑辣椒粉)。
4.炭烤爐製作:將舊鐵筒剪去筒身,留約20厘米的筒底,鋪入木炭即成。
烤雞肉串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東南亞菜
烤雞肉串的製作材料:主料:雞脯肉三片,印度香料一咖啡匙,檸檬一隻擠汁,鹽一咖啡匙。
烤雞肉串的特色:香味濃郁,肉質酥爛,鮮咸濃醇。 教您烤雞肉串怎麼做,如何做烤雞肉串才好吃1.雞胸脯肉切成小塊,在檸檬汁,印度香料及鹽配製的調料中浸漬過夜。次日取出雞肉,依次插進竹扦,在平底鍋里每面各烤一分鍾。
2.配以辛香類生菜上桌。
烤肉串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微波菜譜
烤肉串的製作材料:主料:裡脊肉300克,長竹簽12根,醬油1湯匙,生粉2湯匙,酒1/2湯匙,味精少許,沙茶醬3湯勺,砂糖1湯匙,水3湯匙。
烤肉串的特色:香嫩甜鮮,金黃油亮。 教您烤肉串怎麼做,如何做烤肉串才好吃把脊肉切薄片,然後用味料腌30分鍾左右後再入沙茶醬、砂糖、水拌勻以竹簽串起置於滴油盤上,以微波爐調高段火力烤3分鍾,翻面後再烤2分鍾即可。
❹ 四川串串底料怎麼做才好吃
涮串串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兔腰50克、毛肚50克、鱔魚50克、豬環喉50克、午餐肉50克、鴨腸30克
素菜:藕片80克、萵筍80克、冬瓜50克、香菌50克、豆腐干50克、白菜80克、花菜50克、青菜頭80克
調料: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製作程序: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餚,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3》麻辣燙
按5公斤骨頭湯的比例:
1、四川產的《鵑城牌》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菜籽油250克
2、干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乾薑(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節)250克;副食品店出售的150克大料一袋(回香八角山奈等);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咸);雞精一大勺
炒料火侯很關鍵:
1、熱鍋下油,油熟後將干辣椒和花椒略過油(即關火)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炒的過程中可視情況開一點小火,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鍾後即可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干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注意事項: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麵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豆瓣必須用《鵑城牌》郫縣豆瓣才是正宗的,別的有很多產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原油(即非精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色拉油等精煉油效果好些
一般麻辣燙或魚鍋湯料不須用牛油,如改做火鍋底料可換做牛油200克和100克菜籽油同炒(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其餘過程不變)。
4》麻辣燙
其實正宗的成都麻辣燙要很多種料炒,當初媽媽做的時候還拜託人開了張清單,我瞟了眼,可能有十多二十種吧。把料選好磨粉,用植物油加鹵油(就是煮四川的鹵菜的湯,因鹵菜都是肉食,煮了之後湯上面漂的油就是鹵油,很香的)炒,有的還要加牛油。然後加高湯和一些配料燒開就可以涮了。
我現在也在外地吃不成正宗的麻辣燙,給你講一種我自創的吧,我自己覺得還是滿過隱的。
因為自己做料不可能齊全就做雞火鍋
備料:
雞、陴縣豆瓣(多少根據個人喜好)、干辣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花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我是覺的多才過癮)、胡椒、大料少量、茴香少量、姜、蔥、香菜、鹽、雞精、油、各種要涮的菜。
做法:
1、雞剁塊,下鍋(不需加油)炒干水分
2、鍋里燒油(可多點),油開後放豆瓣、辣椒、花椒、姜,炒一下,倒入雞塊、辣椒炒,加鹽
3、炒香後加入水煮,放入胡椒、大料、茴香、蔥、雞精,開後即可涮啦!
4、碟子:香菜切細末,加雞精,根據個人口味加鹽,喜歡辣就要湯鍋上漂的油,不喜辣就要鍋里的湯,拌好,就開動啦!
5》麻竦燙鍋底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❺ 成都串串香怎麼做好吃
主料
玉米1根午餐肉1罐兔子肉200克花菜1個藕1個豆乾1袋金針菇100克耳子30克土豆1個
輔料
油150克鹽1點生抽1勺香果1個草果1個白芷2個八角2個大料2個花椒10粒干辣椒15粒
新鮮辣椒6粒郫縣豆瓣2勺芝麻1勺姜2個蒜2個桂皮1節茴香10克
步驟
1.備好食材
2.牙簽用開水煮消毒
3.把食材切好用竹簽穿好作料備好
4.鍋中到油多些炒新鮮辣椒姜蒜
5.加入香料桂皮香果等炒
6.加郫縣豆瓣炒出紅油
7.另外砂鍋燒水把炒好的作料倒入砂鍋里煮開大火煮15分鍾熬成香味
8.然後先煮不容易熟的玉米兔子肉
9.煮是翻轉一下讓所有的煮熟
10.在依次煮入花菜土豆耳子等
11.所有煮好後撒點芝麻出鍋
12.開吃
小貼士
串串香就是類似於麻辣燙那種,只是用竹簽串起來吃,又是一種感覺。食材隨意搭配想吃什麼都可以麻辣味自己掌握。
❻ 川味肉串串的腌制方法
美味肉串的做法
美味肉串的製作材料:
主料:豬裡脊肉250克
輔料:洋蔥(白皮)100克,青椒100克,柿子椒100克
調料:香菜2克,茴香籽[小茴香籽]2克,沙姜2克,鹽4克,白砂糖2克,醬油10克,料酒15克,姜5克,大蔥5克,大蒜(白皮)2克,辣椒油5克,豬油(煉制)100克
美味肉串的特色:色澤亮麗,美味宜人。
教您美味肉串怎麼做,如何做美味肉串才好吃
1. 將豬肉切成片;
2. 蔥、姜、蒜洗凈切成末;
3. 洋蔥、紅綠青椒洗凈切成片;
4. 將豬肉片、香菜籽粉、小茴香粉、沙姜粉、精鹽、料酒、醬油、蔥姜蒜末加入少許油腌制2個小時;
5. 取竹簽將一片肉穿在上面,再穿一片洋蔥和一片紅綠青椒,按順序穿滿竹簽;
6. 坐鍋點倒油,油溫至七成熱時,放入肉串反復炸兩遍,用油測抹上紅辣椒油即可食用;
美味肉串的製作要訣:
1. 本品有油炸過程,需備豬油約500克;
2. 小茴香粉常用於烹調臊味較重的原料,也有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小茴香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和胃理氣的功效。
2. 糖尿病患者若按照該食譜製作菜餚,請將調料中的糖去掉。
❼ 串串的做法
串串香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起源於四川成都[1]。它不僅是四川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 「串串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是一種以竹簽串上各種菜,將其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著吃的小吃。串串香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布於全國眾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串串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
菜品做法
做法一
食材准備
火鍋底料25克,老湯500克,米酒20克,白糖25克,味精5克,生抽100克,花椒25克,干辣椒50克,麻油少許。陳皮、八角、桂皮、草果、丁香等各少許,姜5片,蒜6瓣,牛油250克。
製作步驟
1、將牛油放入鑊中燒熱,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後放入火鍋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
2、將其餘材料同老湯放入鑊中煲滾,再煮上自己喜歡的食物用火鍋味碟佐食。
做法二
食材准備
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牛油200克,菜籽油100克、干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白糖3大勺;乾薑(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長的節)250克;香料一袋(茴香、八角、山奈等)150克;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咸);雞精一大勺
製作步驟
1、熱鍋下菜油,待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牛油融化後(關火)將干辣椒和花椒略過油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開小火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倒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鍾後,便可按自己的喜好燙食菜品了。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干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❽ 串串香蘸料怎麼配好吃
串串香是一種起源於四川地區,如今風靡於全國的一種小吃。而對於串串香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蘸料,如果蘸料不好吃的話,那麼串串香也將會是食之無味的。串串香的蘸料製作方法有很多種,也可以用不同的作料調配。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幾種串串香蘸料的製作方法!
一、特色沙茶小料
1.先將10千克的色拉油上火,加入1千克的凈芫荽段,浸炸至芫荽無水分時撈出;
2.再將油離火,逐一加入蔥白蓉和蒜蓉各300克,薑蓉100克(注意:此三蓉應用榨汁機攪打要達到蓉泥狀效果更好)轉小火慢慢熬至出香味)
3.依次加300克的豬肉鬆、3千克的焙香椰蓉、65克的干辣椒粉以及1千克的果仁蓉,用慢火熬約15分鍾。
4.再加入2千克的特製味汁、200克的龍井茶汁,70克的片糖,熬約30分鍾離火,最後加入100克的四海雞精、85克的精鹽攪勻即可。
二、特製味汁
味汁是多種小料(蘸料)裡面的基礎底料,主要來展現小料鮮美、清爽以及甘甜的特點。
特製味汁的原料:干瑤柱500克、干海米350克、鴨梨.國光蘋果各1千克、西芹、胡蘿卜各450克、圓蔥350克、干香菇50克
香料:八角和香果各15克,白蔻、陳皮和白鬍椒各10克、甘草6克、山奈8克、香草、草果和香葉各12克
特製味汁的製作:
1.先將瑤柱和海米沖洗浸泡一下;鴨梨和蘋果洗凈切塊;西芹、胡蘿卜以及圓蔥同樣治凈切塊:干香菇浸泡洗凈備用;香料先用水浸泡半小時,沖洗凈包裹備用。
2.取一大鹵桶,裡面20千克的加水上火,加入上述處理過的原料用大火燒開,轉中火熬2小時離火打去料渣,然後清去沉澱及底料,即為味汁。
三、果仁蓉
果仁蓉的原料:腰果1.5千克、去皮花生2.5千克、白芝麻1千克
果仁蓉的製作:
1.花生和腰果分別用溫油炸酥香;
2.芝麻用凈鍋小火焙香,然後將處理好的果仁混合用絞肉機攪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