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漢的傳統壓軸名菜「黃陂三鮮」,是指的哪三樣
“黃陂三合”也叫“黃陂三鮮”,位置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這是一道傳統漢族名餚,屬於鄂系武漢菜,當地人從記事起,就有這道菜的存在,已經流傳數百年,每當有結婚、祝壽、宴席的場合時,“黃陂三鮮”總會作為一道壓軸菜登場,寓意吉祥如意、順利平安、年年有餘、步步高升的意思,總之在黃坡人的心中,這就是一道吉利菜,如今這道“黃坡三合”,已經躋身於名菜之列,是整個武漢市的熱門菜,它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咱們今天重點來聊一聊,它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是用什麼食材製成。
『貳』 武漢黃鶴樓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四季美湯包、武漢鴨脖、什錦豆腐腦、排骨蓮藕湯、黃陂三鮮都是武漢黃鶴樓附近不錯的美食
1、四季美湯包:四季美湯包可以說是武漢的著名小吃了,他是屬於蘇式湯包,但這里的湯包是在蘇式在面通過不繼的改進形成的,這里的湯包是皮薄、湯多、餡嫩、味鮮很有武漢當地的特色,味道也是多種化的(蝦仁湯包、香菇、蟹黃、雞茸、什錦等新品種)花樣很多,風味獨特,有些人在第一次吃這種湯包的時候,很容易就燙到了嘴。
4、排骨蓮藕湯:如果大家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應該都知道湖北人對藕的偏愛,這也是他們接待客人的必備菜之一,就是拿藕和排骨煨湯,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吃著也是粉嘟嘟的,但又不會失了清脆,再喝上一口熬了幾個小時的湯,真的是香濃清甜,而且裡面營養也是非常的豐富。有補氣補鈣的功效。
5、黃陂三鮮:黃陂三鮮是屬於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特色佳餚,已經上幾百年的歷史了,它同時還有另外的一個稱呼,「黃陂三合」,這里的三鮮其實就是魚圓、肉圓、肉糕。而他們有各自的風味,也有特殊的祝福含義,魚,大家應該都知道代表著「年年有餘」而裡面的糕,也象徵了「步步高升」,而圓就更好理解了,「花好月圓」,每逢年過節時,這道「黃陂三鮮」都是壓軸菜。
『叄』 黃陂三鮮怎麼做
「黃陂三鮮」,這跟它的食材有一定的關系,三鮮是用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技藝比較復雜,合起來就像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在當地的紅白事當中,必須要准備「黃陂三鮮」這道菜,人們對此非常重視,還有「沒有三合不成席」,「沒有三鮮不算好」的說法,一菜三鮮,味道極美,外地人吃一次就會愛上它。
魚丸
條件好一點的會用草魚,再差一點的用白鰱,去鱗脫皮後,先將大塊的魚肉片下來,再用刀刮下一層層魚肉,再用刀剁成魚茸,再准備蛋清、蔥白、薑汁、豬油、澱粉、調味品,按照比例與魚肉混合在一起,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煮上一鍋清水,像汆丸子那樣,將魚丸舀入鍋中,漂起就要撈出,別等水沸騰,丸子煮老會難吃,煮好後的魚丸,放在陰涼處保存。
肉丸
選擇7分瘦3分肥的肉最佳,以瘦肉為主,將肉塊去皮,先切成小塊,再剁成肉泥,加上澱粉、薑末、雞蛋、蔥末等各種調味品,順時針攪勻,汆成肉丸,下鍋炸至色澤金黃,外酥里嫩後撈出,放在陰涼處保存。
肉糕
肉糕的做法是蒸,取自前面兩種餡,魚肉餡和豬肉餡各一半,攪拌均勻後,製成4CM厚度的圓餅狀,放在不銹鋼的籠屜上,用刀將上面抹平,整理美觀,等蒸制7、8成熟時,倒上一層雞蛋液,再繼續蒸至全熟,出鍋後切成片狀,極有彈性,肥而不膩。
三樣菜即可單獨成菜,也可以合燒成雜燴,用雞湯或者大骨湯,加入泡發好的黃花菜、黑木耳、青菜,色香味美,清淡可口,一菜三鮮,味道極美。
『肆』 黃陂三鮮怎麼煮好吃
三鮮的做法材料蝦仁100公克,花枝120公克,海參120公克,洋蔥100公克,青椒20公克,辣椒20公克,薑末5公克,蒜末5公克,鹽1/2小匙,雞粉1/2小匙,糖1/4小匙,烏醋1小匙,香油少許,油2大匙做法1.蝦仁背部劃一刀去腸泥;花枝切片;海參切塊放入沸水中汆燙去腥,撈起瀝干,備用。2.洋蔥、青椒切絲;辣椒切片,備用。3.熱一鍋,放入油、蒜末、薑末爆香,再放入作法2的洋蔥絲,炒數下加入作法1的蝦仁、花枝片、海參塊與作法2的青椒絲,炒至蝦仁變紅。4.最後加入其餘調味料拌炒均勻即可。
『伍』 黃鶴樓附近有什麼本土的美味嗎
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位於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市有名的武昌民主路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幾十年經久不衰。戶部巷漢味風情街位於武昌最繁華的司門口,東靠十里長街(解放路),西臨浩瀚長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合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於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所謂「來武漢必來戶部巷。」
『陸』 黃陂三鮮的簡介
武漢黃陂有一句流行語:「鯿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慶吉祥。」鯿魚,即武昌魚(團頭魴),武昌魚因毛主席在詩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吟詠而聞名;菜薹是過去作為皇室貢品的洪山菜薹;而「黃陂三合」則是當地一道流傳了數百年的民間佳餚。來黃陂木蘭山旅遊,這三樣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
「黃陂三鮮」也稱「黃陂三合」,由魚丸、肉丸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魚丸一般選用新鮮的鰱魚(或草魚、鱤魚),剖鱗剝皮去鰓剔骨,然後剁成泥,拌入雞蛋清、薑汁、香蔥、精鹽、豬油、澱粉、味精和清水,攪勻,用大拇指和食指擠成一個個圓圓的丸子,逐個下鍋,在水中煮至浮起,撈起備用。肉丸一般選用豬前夾肉剁成餡狀,配上少許魚泥(魚紅,做魚丸後的材料)和各種調料,用湯匙弄成肉丸,在油鍋中炸熟。肉糕跟肉丸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藝復雜一些,要在蒸籠里鋪上煎好的豆腐皮(千張皮),將魚肉糊攤平在上面,蒸熟後切成幾大塊,抹上蛋黃,再蒸半小時後出籠,攤涼後切成長條狀。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食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
黃陂素有「沒有三合不成席」之說。逢年過節的家宴,結婚、祝壽的宴席上,「黃陂三合」是壓軸菜。這道菜具有吉祥喜慶的寓意,觀其名,「魚」與「余」諧音,蘊涵了「年年有餘」的美好嚮往;「糕」與「高」諧音,象徵著「步步高升」;「丸(黃陂話念圓)」字更簡單,意寓「花好月圓」、「團團圓圓」。將「三合」連起來,則充滿了年年有餘、合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吉慶色彩。如今,「黃陂三合」已躋身於漢派名菜之列。 也叫「黃陂三合」因為三種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
1941年黃陂人在漢口打銅街開設黃陂合記餐館,把黃陂三合傳到武漢Yeah2,把鄉土菜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使得魚丸滑嫩、肉丸松泡、肉糕軟柔,頗受歡迎。
黃陂三鮮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在當地過年或紅白喜事,都會有這樣的菜上席:有「沒有三鮮不稱席,三鮮不鮮不算好「之說。三鮮各有其製作傳統技藝。崇禎年間,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取了黃陂城,捉了縣官。當地百姓拿出過節才用的魚丸肉丸肉糕招待起義軍,並將其合燒,一菜三鮮,味道極美,深受喜愛。此後黃陂三鮮盛名遠揚。
『柒』 武漢必吃的12大美食分別是
武漢必吃的12大美食有:熱乾麵、武昌魚、豆皮、鴨脖,武漢油燜大蝦、鮮魚糊湯粉、面窩、湯包、八卦湯、煨湯、魚圓、黃陂三鮮。
1、熱乾麵
最有名的是潛江五七油燜大蝦,如今已經傳遍全國。辣、油厚、口味重是它的特點。到了夏季,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賣油燜大蝦的招牌,武漢人對此也十分熱衷,消費量逐年增長,價格也不斷攀升。
『捌』 黃陂有哪些小吃
黃陂美食:黃陂三鮮,六指北湖蓮籽、黃陂糖蒸肉、油麵、蝦鮓、糍粑魚、糯米圓子、炸藕夾、肉糕、陰米、武湖銀魚、黃陂豆絲,黃陂曾集,汽水肉,仟吉西餅等。
黃陂過早文化:糊湯粉泡油條、豆皮,熱乾麵,烘糕、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蛋酒、東坡餅、鍋巴粥、豆腐腦,牛肉炒豆絲,麻元等。
黃陂三大特產:黃陂三鮮、豆絲、糍粑。黃陂三鮮也叫「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的統稱。由於三菜中有魚、丸、糕三字,魚與余諧音,丸在黃陂話為圓,糕與高同音,人們便賦三鮮以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
荊花蜜作為四大名蜜之一,黃陂荊蜜源自武漢市黃陂區主要野生植物荊條花,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此處荊花花期達36天左右,比其他地區長約15天,荊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黃陂荊蜜為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油麵是湖北東部地區特產。純手工製作,無需油炸。
脈地灣蘿卜從明朝開始被列為皇室貢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較其他蘿卜充足得多。品質最好的栽種「核心區」共約300畝土地,畝產1500公斤左右。這種蘿卜價格是一般蘿卜的數倍。脈地灣蘿卜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黃陂豆絲由主料大米黃豆配上綠豆、葛粉、山葯、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沒有任何污染源,實屬天然綠色食品。
『玖』 湖北人喜歡吃什麼
1、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其採用鹼水面,並以食油、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紅油,細香蔥、大蒜子、蘿卜丁、酸豆角、鹵水汁、生抽、醋等為輔助材料。熱乾麵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
『拾』 黃陂三鮮的家常吃法
主料:
豬腿肉2000g
草魚1000g
輔料:
生薑100g
鹽適量
香蔥100g
胡椒粉20g
澱粉40g
雞蛋38g
11.蒸10分鍾,再刷一遍蛋液。 最後再蒸12分鍾,至肉糕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