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八大名酒八大名煙
1.茅台酒
茅台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麴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2.董酒
董酒產於貴州遵義董公寺鎮,是董香型白酒的代表,以獨特的工藝、典型的風格、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董酒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國評酒會上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
3.汾酒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
4.五糧液
中國濃香型酒中獨樹一幟的品牌,從宋代開始就已經開始成型,採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五糧液在國際上曾經獲得過很多獎項。
5.瀘州老窖
中國最古老的白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是對於瀘州老窖的評價,瀘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粱,用小麥制曲,大麴有特殊的質量標准,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
6.劍南春
中國傳統名酒,產於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況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
7.西鳳酒
古稱秦酒、柳林酒,是產於鳳酒之鄉的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的地方傳統名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有蘇軾詠酒等諸多典故,文化燦爛。
8.古井貢酒
亳州傳統名酒,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麴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被稱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以本地優質高粱作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制曲,沿用陳年老發酵池,繼承了混蒸、連續發酵工藝,並運用現代釀酒方法,加以改進,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釀出了風格獨特的古井貢酒。
香煙:
1.中華
"中華"牌卷煙系烤煙型高檔名優精品,被譽為"國煙",是我國卷煙品牌的傑出代表。中華牌卷煙色金黃,清香純凈,曾榮獲"國家質量金質獎","全國十大馳名商標"。
2.熊貓
作為煙用商標最早使用在煙斗絲上。1956年,中共召開八大,此時,北京食品工業部要上海煙草工業公司趕制一批「特殊」香煙,向八大獻禮,並作為一項「政治任務」。
3.玉溪
玉溪香煙的名字源於紅塔集團所在地——雲南省玉溪市,玉溪卷煙定位於高檔產品,追求品質。玉溪煙葉復烤廠始建於1956年。1958年擴建生產卷煙,1993年以玉溪卷煙廠為主體的雲南紅塔總公司成立。
4.嬌子
嬌子香煙名稱的起源來源於國寶大熊貓。大熊貓「嬌子」出生於1995年。在它8月齡的時候被成都卷煙廠認養,並取名為「嬌子」,希望「天之嬌子」大熊貓能夠生生不息,與人類共存。
5.紅塔山
紅塔山香煙,紅塔山因山體頂部聳立有元代所建白塔而得名,古塔曾經通體潔白,矗立在青山白雲間,原名白塔。1958年將白塔塗為紅色,更名為「紅塔山」,其景亦由「紅塔朝暉」所取代。
6.雲煙
雲煙,顧名思義,來自雲南的貴重煙草。解放前,雲煙奠基人徐天騮博士以30兩黃金為代價購得紅花大金元煙草品種。他傾其一生進行改良,1958年,雲南紙煙廠以其為原料,創造了雲南省第一個高檔香煙品牌「雲煙」
7.芙蓉王
芙蓉是極具優秀品格的花目,客居常德十年之久的唐朝大詩人劉禹錫盛贊芙蓉之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又有李白詩為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芙蓉是湖南的美稱,湖南省常德卷煙廠以前生產的卷煙品牌為「芙蓉」。
8.紅河
紅河香煙的名稱同樣於原產地有關。煙廠位於雲南省東南部,地處素稱紅河州「北大門」的彌勒縣城。
拓展資料
中國八大名酒是茅台酒、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特曲、汾酒、西鳳酒、董酒、古井貢酒。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對白酒共進行過五次的國際級評比,茅台酒、汾酒、瀘州老窖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五糧液、西鳳酒、董酒、古井貢酒在其中四次被評為名酒。
『貳』 西安特產
樓主,你好!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
我覺得還是買點吃的帶回去比較較好
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收藏了漢、魏、唐、宋、元、明、清諸朝代碑碣共 2300餘件,是我國書法名碑的薈萃之地。西安碑石拓片包括顏真卿的《唐多寶塔感應碑》、柳公權的《唐玄秘塔碑》,還有歐陽洵、褚遂良、懷素等大書法家的作品拓本。
彩繪泥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干,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草編
草編以玉米皮為主要原料,主要分為三大類:平編、纏扣、小辨,有 56個品種。其特點為編工精細、品質優良、美觀實用。產品遠銷日本、歐美 10餘個國家。近年來品種、數量成倍增長。
稠酒
西安稠酒是西安特有的古老名酒,釀造歷史悠久。先秦稱「醪醴」,北魏稱「白醪酒」。唐代時釀造工藝得到發展,稠酒質量不斷提高,成為人們喜愛的飲品。相傳「李白斗酒詩百篇」,所飲即為稠酒。
稠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酒液中加入桂花後,即為黃桂稠酒。稠酒是選用糯米,蒸熟加曲子酵而製成的一種原汁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綿甜,醇厚爽口,具有醒腦提神,舒筋活血,健脾開胃等功效。稠酒類型分為三種:加入中葯的苦型稠酒;勾對時加入甜味的甜型稠酒;既無糖、又無葯,原汁原味的單料稠酒。
德懋恭水晶餅
德懋恭水晶餅是古城西安名特風味食品,因其餡晶瑩透亮,猶如水晶而得名。是秦式糕點的代表。水晶餅源於宋代下刲縣,曾與燕窩、銀耳、金華火腿齊名。水晶餅以西安德懋恭生產的最為正宗有名。其成品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膩,糖重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水晶餅面色金黃,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銀幫鼓鼓腔,紅色印章蓋中央」的贊譽,被稱為「秦點之首」。
冬青木烙花筷
烙花筷以年輪合宜、樹干粗壯的冬青木為原料。製作時將其解為細股,裁出筷胚,經刮削、車圓、打磨成木筷素身,然後烙花。烙花是加工的關鍵,執烙筆者以手施烙,用准確利落的腕、指力,烙出雅緻的山花野草,高山流水等花紋。
仿秦兵馬俑
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與展出,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其品種適宜於藝術館、博物館等陳列,也可供家庭陳設、裝飾、饋贈親友。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陝西,遍跡世界。
仿秦銅車馬
秦銅車馬是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東側挖掘出土的兩件大型彩繪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仿秦銅車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亂真,既滿足了中外遊人的購物需求,又充實了我國工藝美術品寶庫。
仿唐三彩
西安美術陶瓷廠、乾縣工藝美術廠等單位,利用西安得天獨厚的條件,仿製了唐三彩。他們以高超技藝,純依古法的製作工藝,使所產三彩形象逼真、人物富有個性,馬和駱駝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和獨特風格,被視為瑰寶。
戶縣農民畫
戶縣農民畫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採用白描形式,想像大膽豐富,講究裝飾性,注重色彩效果,直觀生動,農家生活氣息濃厚。風格特點在於「寫意」,粗獷中有細膩、濃艷中有淡雅、古樸中有技巧。
剪紙
剪紙在陝西農村極為普及,每逢節日、婚娶等喜慶日子,人們總要在門、窗上貼滿剪紙,表示祝賀。剪紙的形式多樣,內容多以吉祥如意的景物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為題材,表達了勞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臨潼火晶柿子
臨潼火晶柿子是臨潼有名的特產,因果實色紅似火,果面光澤如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後質軟,外皮火紅,深秋成熟時掛滿枝頭,如火焰般艷麗,所以又叫「火景」。火晶柿子果實扁圓、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肉豐蜜甜,吃起來涼甜爽口,甜而不膩,味道極佳,且果皮極易剝離。
臨潼石榴
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石榴花火紅艷麗,芬芳宜人,被選為西安市花。臨潼栽培石榴歷史悠久,石榴分酸、甜兩種。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貯存較長時間。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稱。不論是酸或是甜,臨潼石榴均皮紅個大,皮薄籽滿,味美可口。
柳編
柳編為傳統出口工藝美術品。用周灣、長城生長的上等沙柳、霧柳、紅柳為原料,加之工藝精美,深受北歐、日本、法國等國消費者的歡迎。
面花
花饃用麵粉製作,和面、蒸饃火候很有講究,否則不成其形。花饃形象可愛,栩栩如生,再施上紅、綠、黃等鮮艷的食色點綴,更具觀賞價值。其類型有婚壽送禮花饃、喪葬祭奠花饃、嬰兒滿月花饃、節日陳設花饃等。
木版年畫
具有400多年歷史的鳳翔木版年畫,吸取了傳統壁畫的套印手法和特點,格調豪放、刀法簡練概括、線條剛勁有力,是我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之一。近年來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製版印刷上都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開莢斷��狻?/p>
皮影
皮影俗稱「燈影戲」,又有「電影始祖」之美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戲劇之一相傳皮影起源於漢代(公元前 200年),興於隋、唐、宋、十三世紀穿入西方,宋代的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戲的盛況,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陝西是皮影發源地,尤其在關中一帶(西安)十分廣泛,僅傳統戲劇目就有數百本,唱腔就有幾十種之多。此看到的畫面均屬「陝西關中皮影研究所」收藏製作。
秦椒
秦腔臉譜
秦腔臉譜是以秦腔戲劇中的人物為依據而製作的,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規范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如色彩運用上講究紅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徵。秦腔臉譜不僅是一種小巧精緻的工藝品,還是研究秦腔藝術、民俗風情的珍貴資料。
青瓷器
耀州青瓷器再現了宋代耀州青瓷的釉色,紋飾富於變化,圖案以動植物為主,繪畫豐富多彩、新穎雅緻,品種有餐具、茶具、酒具和家庭裝飾用品等,深受中外人士喜愛,為我國傳統工藝製品。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是三原縣傳統名貴食品。蓼花糖原名「僚(關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生產歷史。據說清朝時,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來到西安,對地方官員奉獻給她的僚花糖大加贊賞。她見糖的形狀酷似在草原上見到過的蓼花,便饒有興趣地說了出來。後來人們便選用「僚」的諧音,改稱為蓼花糖。
蓼花糖以糯米為主料,配以黃豆、白砂糖、飴糖和芝麻仁等,經過二十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蓼花糖是圓鼓槌形,個大體輕,金黃的表皮上均勻地沾滿芝麻和砂糖,裡面是雪白的蜂窩狀糖心,吃起來別有風味。
陝北大紅棗
陝北大紅棗主要產於黃河沿岸的宜川、延長、延川、清澗、吳堡、佳縣、神木、府谷等縣,它以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聞名於世。棗果餡、油棗、灘棗、木棗、狗頭棗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農貿市場、主要百貨副食商場選購。
陝西板粟
陝西板粟是一種大眾喜食的果品,與李、杏、桃、棗並列為五果。陝西在周朝就開始栽植粟樹,距今已有 2000多年歷史。陝西板粟主要產於秦嶺地區,尤以長安、鎮安板粟產量大、質量好,素以味美香甜,個大色潤,顆粒飽滿,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和易剝離,耐貯存而著名。
唐壁畫摹本
乾陵出土的唐壁畫,是現存唐人墓室繪畫中的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唐壁畫摹本包括永泰公主墓壁上的《仕女圖》、章懷太子墓壁上的《狩獵出行圖》和《馬球圖》、懿德太子墓壁上的《儀仗圖》等。
陶哨
陶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玩具,產地頗多。我省民間陶哨具有獨特風格,尤其以西安市魚化寨的陶哨更是遠近聞名。由於陶哨用泥捏成,口吹即響,所以又稱泥叫叫。其特點是造型渾朴小巧、洗煉大方,聲調古樸、雄壯、色彩鮮艷。
藤編
藤編產品大體可分為傢具、藤席、藤織件三大類,所用藤條纖維堅韌、富有彈性、色澤明快、防腐性和防水性較強,既可與竹木參雜使用,又可與塑料混合編織。產品輕便、耐用,既是實用的手工產品,又是美觀的工藝裝飾品。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鳳翔縣。鳳翔位於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史書記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洌醇馥」的美名。當地人常說:「東湖柳,柳林酒。」西鳳酒用的是柳林鎮的井水,水質清純甘洌。
西鳳酒一般貯存年才出廠,屬於復合型白酒。酒色透明,清香甘潤,喝了不刺鼻,不嗆喉,餘味綿長。適時飲用,有活血驅寒,提神祛勞之益。
中華獼猴桃
中華獼猴桃是中國特有的藤本果種,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其名」(李時珍《本草綱目》)。國內有些地區稱為毛桃、陽桃或藤梨等。陝西秦巴山區是獼猴桃的主要產區,年產量居全國首位。
『叄』 陝西的西鳳酒怎麼樣,一般價格是多少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鳳翔縣。鳳翔位於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史書記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冽醇馥"的美名。當地人常說:"東湖柳,柳林?quot;。西鳳酒用的是柳林鎮的井水,水質清純甘冽。釀酒用的原料是就近產的高梁,並用60%的大麥和40%的碗豆做曲釀造。在釀造中,採用"多次發醇,多次取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糖和礦物質,還兼有補氣血、潤肺等葯用功能,是人們喜愛的佳品。西鳳酒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現遠銷海內外。
西鳳酒基本上都在中高檔次.
15年西鳳酒200多
25年的要800左右
『肆』 各種名酒特色
茅台酒
尊為中國國酒,以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產於貴州省仁還縣茅台鎮,因產地而得名。該廠位於赤水河畔,有270餘年的歷史。相傳公元1704年,有一賈姓山西鹽商從山西汾陽杏花村請釀酒大師在茅台鎮釀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製法。高粱作料,小麥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釀的醇香美酒風味卻與汾酒不同,故稱「華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設立的榮和酒坊,後為貴州財閥賴永初所有,是為「賴茅」。
【更多】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產於貴州省仁懷縣茅台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獎狀。建國後,茅台酒又多次獲獎,遠銷世界各地,被譽為世界名酒、「祖國之光」。
釀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質好,用這種入口微甜、無溶解雜質的水經過蒸餾釀出的酒特別甘美。故清代詩人曾有「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詠句贊美赤水河。
茅台鎮還具有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它位於貴州高原最低點的盆地,海拔僅440米,遠離高源氣流,終日雲協和密集。夏日持續35-39℃的高溫期長這5個月,一年有大半時間籠罩在悶熱、潮濕的雨霧之中。這種特殊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對於酒料的發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時也部分地對茅台酒中香氣成分的微生物產出、精化、增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如果離開這里的特殊氣候條件,酒中的有些香氣成分就根本無法產出,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這就是為什麼長期以來,茅台鎮周圍地區或全國部分醬香型酒的廠家極力仿製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酒的傳統製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鎮在這塊方圓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這精美絕侖的好酒。
茅台酒的酒窖建設也頗有講究。從窖址選地、窖區走向、空間高度,到窖內溫濕度控制、透氣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術等,都極為嚴格。這些都是關繫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氣純度再提高的關鍵。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檢查,開關透氣孔,控制溫濕度。據說連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須衣著潔凈,人品端正,影響酒的質量。當然,人的一般衣著言行與酒的質量無必須聯系,這只不過反映了們對茅台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勵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願望罷了。
茅台酒的高質量多年保持不談。全國評酒會對貴州茅台酒的風格作了「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概括。它的香氣成分達110多種,飲後的空杯,長時間余香不散。有人贊美它有「風味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十里芳」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艷,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曾長期是全國名白酒中度數最低的。在調配時,從不加工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酒度低而不淡,純潔、微黃、晶瑩,柔綿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頭,飲後令人愉快舒暢,盪氣回腸,且有舒筋活血、促進健康、益壽延年的功效。周恩來總理評價茅台酒「比『伏特加』好喝,具有喉嚨不痛、也不上頭、能消除疲勞、安定精神」等特點。他還說,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上,幫助他成功的有「兩台」:一台是指茅台酒,另一台是指當時在那裡放映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會議期間,周總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參加會議的外國首腦和使團。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盛贊「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譽稱茅台酒是「美酒」。廣大群眾、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僑胞把茅台酒作為饋免疫力親友的佳品,將它視為「國酒」、「外交酒」和禮品酒。
茅台酒的釀制技術被稱作「千古一絕」。茅台酒有不同於其他酒的整個生產工藝,生產周期7個月。蒸出的酒入庫貯存4年以上,再與貯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陳釀酒混合勾兌,最後經過化驗、品嘗,再裝瓶出廠銷售。
裝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產的缸瓮,從清朝咸豐年間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質壇形酒瓶,按現在說有裝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號。後曾一度改為微扁長方形酒瓶。1915年以後,改用圓柱形、體小嘴長的黃色陶質釉瓶。建國後,才改為白色陶瓷瓶和現在人們見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實大方。
茅台酒的商標,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個花瓣形的圖案內,書寫「貴州省茅台酒」幾個楷書字樣而已。後來才改為連史紙鉛印。商標定名:成義酒房為「雙德牌」,榮和酒房為「麥穗牌」,恆實酒房為「山鷹牌」。1952年統改為「工農牌」。1954年後,分為內銷和外銷兩種商標:內銷為「金輪牌」(又名「工農牌」),外銷為「飛仙牌」。文革時期曾一度改為「葵花牌」,旋又恢復「金輪牌」、「飛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茅台酒蟬聯五屆國家名酒金獎,實現了國內金獎五連冠,連續榮獲四次國際金獎(包括亞洲之星包裝獎和第三世界廣告一等獎)。產量逐年上升,銷售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汾酒
該酒產於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是我國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我國最負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著十分親近的血緣。汾酒的原料,用產於汾陽一帶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與傳統的釀造工藝。使汾酒清亮透明,氣味芳香,入口綿綿,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為「甘泉佳釀」和「液體寶石」。汾酒釀造有一套獨特的工藝,「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形成了獨特的品質風味。雖為60度高度酒,卻無強烈刺激的感覺,有色、香、味「三絕」的美稱,為我國清香型酒的典範。
【更多】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的大麴清香型汾酒,以清澈干凈、幽雅純正、綿甜味長即色香味三絕著稱於世。杏花村汾酒享譽千載而盛名不衰,是與造酒的水純、工藝巧分不開的。
汾酒釀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唐代以前的黃酒,後來才發展成為白酒——蒸餾酒的。汾酒是古老的名酒之一,為唐以後歷代文人墨客所稱道。唐代大詩人杜牧寫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詩句,膾炙人口,廣為傳頌。本世紀初(清朝末年)杏花村有三家酒坊生產汾酒,以其精湛的釀造技術,獨特的品質風格,在國內商品比賽中曾先後五次獲獎。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一等優勝金質獎章後,汾酒的名聲便傳播於世界。但反動統治的摧殘、日寇的侵略破坡以及長年的戰亂,使汾酒的生產瀕臨絕境,到解放前夕的1947年,在杏花村彌漫千年的酒香終於消失了。
1948年6月汾陽解放,同年9月就恢復了汾酒生產。在古老的杏花村建立了嶄新的杏花村汾酒廠,現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白酒廠之一,其產量、質量不斷創造新的水平。
釀造汾酒是選用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梁」為原料,用大麥、豌豆製成的「青 曲」為糖化發酵劑,採用「清蒸二次清」的獨特釀造工藝。所釀成的酒,酒液瑩澈透明,肖香馥郁,入口香綿、甜潤、醇厚、爽洌。飲後回味悠長,酒力強輕而無刺激性,使人心悅神怡。汾酒純凈、雅郁的清香是中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汾酒在全國評酒會上多次獲名酒稱號、得金獎,低度(38°)汾酒——汾特佳酒1987年在全國低度白酒品評會上榮獲金樽獎。
瀘州老窖特曲
產於四川瀘州,明末清初以「溫永盛」和「天成生」兩家酒廠最為著名。「溫永盛」創於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歷史,築窖時對泥質要求必須粘性好,磷、氮豐富的肥沃土壤,適宜細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採用老窖發酵續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濃。瀘州老窖特曲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的特色,飲後蘋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分為60度和55度兩種。喝時無辛辣感,只覺回腸轉氣、香沁肌骨。
【更多】瀘州老窖特曲酒,是濃香型大麴類酒,產於四川瀘州曲酒廠。位於「天府之國」南部的著名酒城——瀘州,此地依山傍水,氣候溫和,所產老窖特曲、頭曲酒(過去叫瀘州大麴)屬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也是現代的17大名酒(白酒)之一。瀘州老窖特曲酒,酒液無色晶瑩,酒香芬芳濃郁,酒體柔和純正,清洌甘爽,酒味諧調醇濃。飲後余香,盪胸回腸,香沁脾胃,味甜肌膚,令人心曠神怡,妙不可言。無論是善飲者或不常飲酒的人,一經品嘗都能感到風味特殊。
瀘州老窖特曲酒,所以具有獨特的風格,關鍵在於發酵的窖齡長,是真正的老窖。老窖的特點是在建窖時有特殊的結構要求,經過長期使用,泥池出現紅綠彩色,泥性成軟體,並產生奇異的香氣,此時,發酵醅與酒窖泥接觸,蒸餾出的酒也就有濃郁的香氣,這樣的窖就可稱為老窖了。隨著窖齡的增長,釀出的酒其品質也不斷提高。百年老窖釀成的酒才被認為是合乎理想的佳品美酒。據史載,瀘州曲酒廠最老的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窖齡,風貌依舊,令人神往,遊人莫不以一睹為幸。
瀘州大麴的第一個有名的釀酒作坊——舒聚源糟房正式開業於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8年)前後,大約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8年)前後,其產品已銷售於四川全省。至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瀘州大麴酒年產量已達10噸左右,名聲傳播全國。1917年,瀘州大麴酒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金質獎章和獎狀,從而獲得了國際的聲譽。但在漫長的舊中國,瀘州大麴酒的生產並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
新中國建立後,分散的小糟坊組織起來成為今天的瀘州老窖特曲酒廠,產量和質量蒸蒸日上。老窖特曲酒1953年即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之一,在全國五屆評酒會上蟬聯國家名酒的稱號,並獲得金質獎章。
瀘州老窖特曲酒不僅為國內廣大群眾所喜愛,而且暢銷於歐、亞諸葛亮國,受到普遍歡迎,特別為東南亞各國人民和僑胞所欣賞,在國際市場上成為質量穩定的名酒,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五糧液
產於四川宜賓市五糧液酒廠,因以五種糧食(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泯江江心,質地純凈,發酵劑用純小麥制的「包包曲」,香氣獨特。五糧液酒液清澈透明,開瓶時噴香突起,濃郁撲鼻。飲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凈。風格獨特。
【更多】四川省有5種白酒被評為全國名酒,被譽為「五朵金花」,而其中宜賓釀制的五糧液酒則是群芳之首。宜賓的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1984年在宜賓境內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銅爵(古代的飲酒器),其形狀和紋飾都與中原地區的不同,顯然是當時居住在宜賓地區的少數民族 人所造。五糧液酒的發展歷史也可以追溯至唐代,當然,那時並不叫五糧液,酒的成分、質量也非今日的五糧液。到了大約150年前,宜賓釀造出以五種糧食(高梁、大米、酒米、蕎麥、玉米)為原料的酒,當時叫「雜糧酒」,直到本世紀20年代末才改稱五糧液。現今五糧液酒廠原有的發酵酒窖,還是明清兩代所建,足見其歷史久遠。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對五糧液酒的生產非常重視。宜賓五糧液酒廠在繼承傳統操作的基礎上,對生產工藝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對「秘方」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作了改變,將蕎麥換成小麥,反復調整配方比例,從而使成品酒基本上去掉了殘留的苦、澀和糙味,進一步達到了酒質芳香、醇和、甘美、清爽,特別是突出了噴香,風味日趨勢完善。在1956年輕工業部舉辦的全國名曲酒質量鑒定會上,與會者認為五糧液酒調和清香味一體,品質優異,風味獨特,受到與會者的稱贊。在這次會上,五糧液酒獨占鰲頭,一舉奪得濃香型酒的第一名。以後,五糧液酒曾多次獲國家名酒稱號、獲金質獎章以及國際金獎。70年代又釀造出低度(39°)五糧液酒。
國內評酒專家對五糧液酒的評價是:香氣悠久,酒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
洋河大麴
現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清初已聞名於世。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麴酒度分64度和62度和55度。酒液無色透明,醇香濃郁,餘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麴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
【更多】古語雲「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故「名酒產地必有佳泉」的論斷是有科學根據的。名酒「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陽縣,就是用當地「美人泉」的水釀制而成的。詩人稱贊「洋河美人泉,佳釀醉神州。」
據說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途中,曾為洋河酒特地在附近的宿遷宮停留。他品嘗洋河大麴,贊不絕口,竟為此一住七天之久,留下御筆:「洋河大麴,酒味香醇,真佳酒也」,並指定其為向皇室的貢品。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撥出專款,在幾家私營釀酒作坊的基礎上,建立了國營洋河酒廠。幾十年來,洋河酒廠幾經改造、擴建,現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名酒廠家。洋河大麴酒具有色、香、鮮、濃、醇五種獨特的風格,以其「入口甜、落口綿、酒性軟、尾爽凈、回味香」的特點,聞名中外,蟬聯國家名酒三連冠。
劍南春
現產於四川省綿竹縣酒廠,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綿竹是當年劍南道上一大縣,由此得名。相傳唐代李白曾在綿竹「解貂續酒」,有「士解金貂,價重洛陽」的佳話。以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穀物為原料,經精心釀制而成,屬濃香型。酒度有62度和52度兩種。特點為芳香濃郁,醇和回甜,清洌凈爽,余香悠長。
【更多】綿竹劍南春酒,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四川的綿竹縣素有「酒鄉」之稱,綿竹縣因產竹產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產聞名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況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贊這中蜜酒「三日開瓮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
今日,四川省綿竹縣劍南春廠生產的「老酒」(劍南春牌劍南春),因為它芬芳如玫瑰,故又有「玫瑰老酒」的美稱。它精選小麥、高粱、糯米為原料精製而成,具有「無色透明、芳香濃郁、醇和回甜,甘洌爽凈,餘味悠長」的特點。是我國酒壇上一朵芬芳葉艷的鮮花,在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劍南春又獲國家金質獎章,1985年獲全國商業系統酒類評比金爵獎。該廠生產的綿竹牌綿竹大麴、春沙牌春沙酒,均被評為1985年四川省優質產品。
古井貢酒
產於安徽亳縣古井貢酒廠。廠內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歷史。當地多鹽鹼,水味苦澀。獨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釀酒,酒香濃郁,甘美醇和,該井被稱為「天下名井」。自明萬曆年間就為進貢之酒。古井貢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蘭,粘綢掛杯,余香悠長。屬濃香型酒。其酒度為60~62度。
【更多】古井貢酒為濃香型大麴類酒,產於我國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亳縣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古老都邑,古稱亳州、譙陵,是東漢曹操和華佗的家鄉,也是我國著名的酒鄉。其釀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魏武帝集》記載: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曾向漢獻帝劉協上書說,亳州是古老的產好酒的地方,並上表了「九醞酒法」。可見早在東漢時期,亳州酒已聞名於世了。
釀古井貢酒用水的井位於亳州縣西北20公里的「減店集」,井水呈乳白色,水質清澈甜美。此井是南北朝時代的遺跡,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歷史,稱之為古井的確名副其實。當初用這井水釀出的酒叫「減酒」。
明朝萬曆年間明神宗喝減酒後大加贊賞,將其列為貢酒。此後在明清兩代的三四百年間,古井酒一直為皇室的貢品。古井貢酒由此而得名。可惜自清末以來,災害屢起,民不聊生,使盛極一時的古井酒釀造業日趨勢衰落,最後便絕產了。
新中國建立後,恢復了古井貢酒的生產。原料選用淮北平原生產的上等高梁,以小麥、大麥、豌豆為曲,採用「老五甑」傳統工藝,吸取了現代科學的釀酒技術,使古井貢酒液清澈透明如水晶,注入杯中粘稠掛杯,香氣純凈如幽蘭之美,入口醇和,濃郁甘潤,回味和余香悠長,具有濃香型白酒的獨特風韻。適當飲用有健胃、祛勞活血、煥神的功效。在全國第二屆及以後各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全國名酒,連續奪得第三、四、五屆評酒會的金牌。
董酒
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酒度60度,因廠址座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是我國白酒中釀造工藝最為特殊的一種酒品。它採用優質粘高糧為原料,以「水口寺」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串燒而成。風格即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回甜,還有淡雅舒適的葯香和爽口的微酸。
【更多】遵義董酒,是我國獨樹一貼的國家名酒,產於貴州省遵義董公寺一帶(董酒亦因始創於董公寺一帶而得名)。
董酒以「酒液晶瑩透明,香氣幽雅舒適,入口醇和濃郁,飲後甘爽味長」為其特點,並有祛寒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寬胸順氣等功能。它曾四次榮獲全國名酒稱號(在全國第二、第三屆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全國十八大名酒之一),1984年又獲輕工部金杯獎,已經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地,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董公寺一帶釀酒,雖然始於南北朝時代,但一直到本世紀20年代初期,釀酒人程氏後代程明坤,結合當地水土、氣候條件,認真鑽研,開始創釀董酒,才使之成為遵義的名產。但酒坊為程明坤經營,對其生產工藝秘不外傳。到解放前夕,隨著程氏釀酒的小作坊關閉,董酒在市場上亦消失。後來,其子程正奎應招進廠,與他人攻關,在1957年終於成功,使這一名酒又重新問世。
酒有一大套精湛的釀造技藝,它以優質主粱為訂原料,配以小麥、大米及多味名貴中葯材,製成大麴(又稱麥曲、產香曲)、小曲(又稱米曲);以固體發酵,小曲酒工藝製取酒醅,串蒸經大麴發酵所取得的香醅;酒醅和香醅一次串蒸而得酒;再分段摘酒,分級貯存(2—3年),精心勾兌,精心包裝而成。這種獨特的精湛的傳統工藝使董事長酒將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和小曲酒的綿柔醇和、回甜,和諧地融為一體,而又微帶舒適葯香,自成一格,成為董酒的獨特風格。
董酒色純葉美,香而不辣,遠近飄香,為人所愛。婁當年程氏酒坊年產不過5—7噸。而今貴州遵義董事長酒廠生產董牌董酒產量猛增,1984年產董酒500噸,1985年達1000噸,但仍滿足不了國內外的
中國八大名酒茅台酒 尊為中國國酒,以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產於貴州省仁還縣茅台鎮,因產地而得名。該廠位於赤水河畔,有270餘年的歷史。相傳公元1704年,有一賈姓山西鹽商從山西汾陽杏花村請釀酒大師在茅台鎮釀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製法。高粱作料,小麥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釀的醇香美酒風味卻與汾酒不同,故稱「華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設立的榮和酒坊,後為貴州財閥賴永初所有,是為「賴茅」。
汾酒
該酒產於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是我國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我國最負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著十分親近的血緣。汾酒的原料,用產於汾陽一帶晉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與傳統的釀造工藝。使汾酒清亮透明,氣味芳香,入口綿綿,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為「甘泉佳釀」和「液體寶石」。汾酒釀造有一套獨特的工藝,「人必得其精,糧必得其實,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形成了獨特的品質風味。雖為60度高度酒,卻無強烈刺激的感覺,有色、香、味「三絕」的美稱,為我國清香型酒的典範。
瀘州老窖特曲
產於四川瀘州,明末清初以「溫永盛」和「天成生」兩家酒廠最為著名。「溫永盛」創於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歷史,築窖時對泥質要求必須粘性好,磷、氮豐富的肥沃土壤,適宜細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採用老窖發酵續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濃。瀘州老窖特曲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 的特色,飲後蘋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分為60度和55度兩種。喝時無辛辣感,只覺回腸轉氣、香沁肌骨。
五糧液
產於四川宜賓市五糧液酒廠,因以五種糧食(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泯江江心,質地純凈,發酵劑用純小麥制的「包包曲」,香氣獨特。五糧液酒液清澈透明,開瓶時噴香突起,濃郁撲鼻。飲後余香不盡,屬濃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凈。風格獨特。
洋河大麴 現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清初已聞名於世。
「聞香下馬,知味停車;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入水,游魚得味成龍;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麴酒度分64度和62度和55度。酒液無色透明,醇香濃郁,餘味爽凈,回味悠長,是濃香型大麴酒,有「色、香、鮮、濃、醇」的獨特風格。
劍南春
現產於四川省綿竹縣酒廠,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綿竹是當年劍南道上一大縣,由此得名。相傳唐代李白曾在綿竹「解貂續酒」,有「士解金貂,價重洛陽」的佳話。以高糧、大米、糯米、玉米、小麥五種穀物為原料,經精心釀制而成,屬濃香型。酒度有62度和52度兩種。特點為芳香濃郁,醇和回甜,清洌凈爽,余香悠長。
古井貢酒
產於安徽亳縣古井貢酒廠。廠內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歷史。當地多鹽鹼,水味苦澀。獨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釀酒,酒香濃郁,甘美醇和,該井被稱為「天下名井」。自明萬曆年間就為進貢之酒。古井貢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蘭,粘綢掛杯,余香悠長。屬濃香型酒。其酒度為60~62度。
董酒
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酒度60度,因廠址座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是我國白酒中釀造工藝最為特殊的一種酒品。它採用優質粘高糧為原料,以 「水口寺」地下泉水為釀造用水,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酒醅香醅串燒而成。風格即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回甜,還有淡雅舒適的葯香和爽口的微酸。
『伍』 中國十大名酒品名及產地分別是中國十大名茶品名及產地分別是
中國十大名酒-茅台酒
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甘美之」的褒獎到1704年後清代大儒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贊譽,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到1996年榮獲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茅台酒系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准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中國十大名酒-五糧液
天下三千年,五糧成玉液。五糧液酒是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靈氣,採用傳統工藝,精選優質高粱、糯米、大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糧食釀制而成。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獨特風格,是當今酒類產品中出類拔萃的精品。
五糧液酒歷次蟬聯「國家名酒」金獎,九一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繼1915年獲巴拿馬獎八十年之後,1995年又獲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酒類唯一金獎。至此,五糧液酒共獲國際金獎三十二枚。
中國十大名酒-洋河
洋河牌洋河大麴,已有400多年歷史。該酒屬濃香型大麴酒,系以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小麥、大麥、豌豆製作的高溫火曲為發酵劑,輔以聞名遐邇的「美人泉」水精工釀制而成。沿用傳統工藝「老五甑續渣法」,同時採用「人工培養老窖,低溫緩慢發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餾」、「分等貯存、精心勾兌」等新工藝和新技術,形成了「甜、綿、軟、凈、香」 的獨特風格
中國十大名酒-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酒的釀造,鍾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貫華夏之慧根,釀人間之瓊漿。其施曲蒸釀,貯存醇化之工藝,不僅開中國濃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國釀酒歷史文化的豐碑。瀘州牌、麥穗牌瀘州老窖特曲又稱瀘州老窖大麴酒,是四川省滬州老窖酒廠的產品。1985年、1988年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及金爵獎、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一、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五屆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87年在泰國曼谷第二屆國際飲料食品展覽會上獲金鷹金杯獎。1988年獲香港第六屆國際食品展金鼎獎,1990年獲法國巴黎第41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匈牙利布達佩斯和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名酒展覽會特別金獎及金獎。
中國十大名酒-汾酒
汾酒中國四大名酒之一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詩吟出千古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為國爭光,成為中國釀酒行業的佼佼者
中國十大名酒-郎酒
郎酒產地二郎灘是一方神韻十足的風水寶地。發源於雲貴高原的赤水河,綿延千餘公里,其流域千溝萬壑海拔都有在1000米以上,而流經二郎灘,卻陡然降至400餘米。千百年來,在郎酒生產基地一帶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圈。科學工作者發現,在郎酒成品中的微生物多達400多種,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組合,替郎酒催生110多種芳香成份,自然形成了郎酒的獨特品位。郎酒的整個釀制工藝,艱難曲折,一唱三嘆,細致周密,精湛考究,概括起來大致有這樣一些環節:「高溫制曲」、「兩次投糧」、「涼堂堆積」、「回沙發酵」、「九次蒸釀」、「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年洞藏」和「盤勾勾兌」。其中郎酒生產「回沙方式」是其他香型白酒廠家無法效仿的,也是所有白酒生產釀造周期最長的。
中國十大名酒-古井貢
古井貢酒作為中國的老八大名酒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淵源始於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晉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一直作為皇室貢品。它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四次蟬聯全國白酒評比金獎,是巴黎第十三屆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唯一獲金獎的中國名酒,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榮譽,被世人譽為"酒中牡丹"。
中國十大名酒-西鳳酒
西鳳酒是中國四大名酒之一,原產於陝西省鳳翔、寶雞、岐山、眉縣一帶,唯以鳳翔城西柳鎮所生產的酒為最佳,聲譽最高。在唐朝西鳳酒就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而聞名於世。在1867年(清光緒二年)舉行的南洋賽酒會上,榮獲二等獎,遂蜚聲國外。在第一、二屆中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名酒。除供應中國國內需要外,還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集清香、濃香之優點融於一體,幽雅、諸味諧調,回味舒暢,風格獨特。被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頭」。
中國十大名酒-董酒
董酒產於貴州遵義董酒廠 ,屬大麴其他香型優質白酒;它以其獨特的工藝、典型的風格,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董牌董酒是貴州省遵義董酒廠的產品。1963年被命名為貴州省名酒,1986年獲貴州省名酒金樽獎,1984年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1988年獲輕工業部優秀出口產品金獎,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991年在日本東京第三屆國際酒、飲料酒博覽會上獲金牌獎;1992年在美國洛杉磯國際酒類展評交流會上獲華盛頓金杯獎。
中國十大名酒-劍南春
綿竹劍南春酒,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四川的綿竹縣素有「酒鄉」之稱,綿竹縣因產竹產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產名聞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竟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贊這種蜜酒「三日開瓮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
十大名茶
1、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萬-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捲曲形,葉為捲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3、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捲曲形,葉片發黃。
4、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清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5、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6、黃山毛峰,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7、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祁門縣。茶顏色為棕紅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8、都勻毛尖,產於貴州都勻縣。茶葉嫩綠勻齊,細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一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捲曲,毫毛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嫩、新鮮、回甜,水色清澈,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9、鐵觀音,產於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10、武夷岩茶,產於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晴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陸』 西安特色禮品有哪些
1、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陝西民間的傳統手工藝珍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選用黏土和紙漿為主要原料,經過制摸,翻胎胚,最後上底色,塗色彩,一座彩塑即成。
鳳翔彩塑圖文樣式豐富多樣,取材立意極為廣泛,現在陝西大部分的泥塑都是空心圓塑體,既可以當掛件,也適合玩耍,已經成為了陝西旅遊紀念品的標志,如果到了西安,記得買一座鳳翔彩塑帶回家,送給親友好友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柒』 西安的特產(吃的)
獼猴桃 陝西板栗 商洛核桃 西鳳酒 西安稠酒 臨潼石榴 臨潼火晶柿子 德懋恭水晶餅 陝北紅棗 兵馬俑(小仿) 剪紙 刺綉 碑拓 皮影 西鳳酒 西安稠酒 秦椒 臨潼石榴 臨潼火晶柿子 德懋恭水晶餅 陝西黨參 陝西青茶 商洛核桃 天麻 洋縣黑米 西安藍田玉
鼓樓後面的回民街(主要是果脯和點心),書院門(字畫,小玩藝)
西安特產
藍田玉雕
藍田玉有著悠久的歷史,曾被許多文人墨客賦詩贊譽。遠在秦漢時期,陝西玉雕工藝就十分發達。從咸陽出土的"漢白玉馬"、渭南發現的"玉牛",以及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唐鑲金瑪瑙牛首杯"、"鑲金手鐲"等都說明了陝西玉雕工藝的精湛。現西安市玉石雕刻廠和藍田縣玉器廠利用藍田玉琢磨的各種工藝品,造型優美,玲瓏剔透,漢澤晶瑩,特別是玉碗、玉鐲、酒具等體現了秦藝的特色。
玉石雕麝香在我國可追溯到四五千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唐宋時期有了新的發展和創造,金玉結合,玉雕工藝日趨完美,被世界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玉雕選料考究。人物作品,多用岫玉、芙蓉石、南玉、紫晶、白玉、碧玉、翡翠、珊瑚和瑪瑙等,出的人物以情動人,神形兼備,風流瀟灑,突出個性;花卉作品多用珊瑚、松石、翡翠或俏色瑪瑙等,制出的花瓶、花籃、梅花、菊花、荷花、牡丹、玫瑰、石榴等形象逼真,好似朵朵永不調謝的鮮花。除此外,還有飛鳥走獸、栩栩如生,光彩奪目,突出了中國玉雕「巧、俏、絕」的藝術特色。
--------------------------------------------------------------------------------
西安刺綉
西安刺綉在繼承"秦綉"的基礎上並有大膽創新,設計製作的雙層細紗綉、穿羅鄉等作品,人物生動、色彩絢麗,獨樹一幟,受到外商的贊譽,是陝西出口的一項重要產品。主要品種有檯布、枕套、靠墊和旅遊品等。其廠家主要有錦江和鳳凰兩家刺綉廠。
早在4000年前,我國就有了刺綉工藝。戰國時所綉的"龍鳳圖案",是現存最早的綉品。唐代有了更大的發展,唐詩中就有贊嘆婦女刺綉技藝的詩名:"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床上描。綉成安向小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西安刺綉繼承了古老的傳統技藝,又融進了陝西地方特色,成為帶有濃厚黃土地特色的工藝品。
--------------------------------------------------------------------------------
麥桿畫
麥桿畫是我國古文化藝術的一塊瑰寶。但長期以來難覓其蹤,直至秦懷王墓發掘時才出土面世。雖經兩千多年腐蝕,但仍造型逼真,色澤鮮明,不失其古樸典雅本色,令人嘆為觀止。後經有關專家精心研究,這一古老工藝終於重現人間。
麥桿畫由於取材獨特,工藝別致,畫面立體感強,且保持了麥桿的光澤和烘烤燙慰出的本色不褪。呈現出古樸曲雅,富麗堂皇的神奇美感,如做成嫦娥奔月或仕女圖則飄飄欲仙做成動物,栩栩如生;做成山水,如臨其境;做成花鳥,如聞其聲。具有極強的觀賞和保存價值。既可張掛於賓館、酒店、會議室等大場所,亦可裝飾美化普通家居,實屬壁掛藝術精品。
麥桿畫經戶縣光華鋁紙廠專家數十載潛心研究,反復試制,終於使這一失傳千年的古老藝術品種--麥桿畫重放異彩。一九八七年選入"北京87國際藝術博覽會"參展,日本客商看到嫦娥奔月畫,愛不釋手,不惜重金購回東瀛珍藏。同年又獲得省畫展一等獎,陝西省文化廳給予高度評價贊譽;畫鄉一絕"。
--------------------------------------------------------------------------------
秦兵馬俑復製品
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與展出,秦兵馬俑博物館中所陳列的兵俑和馬俑復製品越來越成為中外遊客想往得到的紀念品和禮品,也日漸成為一些涉外企業、高雅華貴的公共場所提高聲譽和檔次的一種裝飾品。文物、工藝美術部門為了滿足中外人士的這一需求,通力協作,集中了優秀工藝大師,復制出了部分比例不等的秦兵馬俑。其品種有適宜於藝術館、歷史博物館、工藝美術館和大型飯店陳列的與原俑規格相同的大型俑;有可供家庭、會客場所擺設裝飾的1:2、1:4規格的陶俑;有便於攜帶、適宜於饋贈親友的1:8袖珍型禮品俑等。這些不同規格的陶俑,滿足了中外遊人的欲購需要,使秦兵馬俑走出了陝西,遍跡世界。同時,還仿製出了秦銅車馬工藝品,所仿製的銅車馬,人馬神態栩栩如生,可以假亂真,滿足了社會各類需要,也充實了我國的工藝美術寶庫。
--------------------------------------------------------------------------------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鳳翔縣。鳳翔位於關中西部,故稱西鳳酒。據史書記載,唐代西鳳酒就有"甘泉佳釀,清冽醇馥"的美名。當地人常說:"東湖柳,柳林?quot;。西鳳酒用的是柳林鎮的井水,水質清純甘冽。釀酒用的原料是就近產的高梁,並用60%的大麥和40%的碗豆做曲釀造。在釀造中,採用"多次發醇,多次取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糖和礦物質,還兼有補氣血、潤肺等葯用功能,是人們喜愛的佳品。西鳳酒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就已列為珍品。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現遠銷海內外。
--------------------------------------------------------------------------------
西安稠酒
稠酒又名「黃桂稠酒」,是一種古老名酒。盛唐時期朝野上下無不飲之。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用它來招待和宴請國內外賓客。郭沫若曾贊譽它「不象酒、勝似酒」。
--------------------------------------------------------------------------------
秦椒
秦椒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稱,是陝西一項大宗出口商品,暢銷國際市場。 周至西瓜周至西瓜名冠關中,無籽西瓜已進入香港市場。
--------------------------------------------------------------------------------
臨潼石榴
石榴相傳為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中國的,臨潼石榴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產量居全國之首,是西安市一項傳統出口產品,在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久負盛名。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臨潼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皮、籽等還是很好的中葯材。石榴花火紅艷麗,芬芳宜人,被選為西安市花。每年的9—10月,是收獲石榴的季節。臨潼栽培石榴歷史悠久。石榴分酸、甜兩種。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貯存較長時間。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quot;之美稱。不論是酸或是甜,臨潼石榴均皮紅個大,皮薄籽滿,色澤鮮艷,味美可口。
--------------------------------------------------------------------------------
臨潼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是臨潼特有的柿樹品種。柿子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深受國內外遊客歡迎。
--------------------------------------------------------------------------------
德懋恭水晶餅
此餅以西大街德懋恭食品店出品的為正宗。已有百餘年歷史。外形美觀,入口油而不膩,有濃郁的玫瑰香味,被譽為秦點之首。
--------------------------------------------------------------------------------
陝北紅棗
陝北大紅棗主要產於黃河沿岸的宜川、延川、清澗、吳堡、佳縣、神木、府谷等縣,它以果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色紅、酸甜可口、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聞名於世。棗果餡、油棗、灘棗、木棗、狗頭棗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農貿市場、主要百貨副食商場選。
--------------------------------------------------------------------------------
中華獼猴桃
中華獼猴桃是中國特有的藤本果種,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其名"(李時珍《本草綱目》),在我國有兩三千年的栽培歷史。陝西省的年產量居全國第一位。獼猴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高檔水果,被譽為水果之王。國內有些地區稱為毛桃,陽桃或藤梨等。陝西秦巴山區是獼猴桃的主要產區,年產量居全國首位。中華獼猴桃呈橢圓形,小似核桃,大如鵝卵,皮色褐綠,內瓤翠綠,清香酸甜,營養價值較高,它除了可以食鮮果,還加工成果汁、果酒等飲料和果醬。
--------------------------------------------------------------------------------
陝西黨參
陝西黨參俗稱"西黨",以根條肥大、粗實、紋多、味甜而著名。黨參是極佳補品,生津液、活內傷、健脾胃,對婦女血崩等病療效尤佳。主要產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和商洛等地,是頗受歡迎的中葯補品,並且為出口產品。
--------------------------------------------------------------------------------
陝西板栗
陝西栽植栗樹主要分布在秦嶺地區,以商洛、長安板栗產量多、質量最好,是良好的經濟作物。陝西鎮安板栗居全國之冠,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
陝西青茶
陝西綠茶統稱"陝青",栽培歷史悠久。主要產於陝西南部的紫陽、安康、嵐皋、平利、西鄉的十多個縣區,這里是全國的主要茶葉產區之一。陝青是將剛摘下來的鮮嫩茶葉,經過剎青、揉捻、焙制分篩等工序精製而成。因此,茶葉柔嫩,含芳香油多,具有條索勻整,色澤綠潤,水色清澈,飲入口中鮮爽香醇,回味甘純。以紫陽宦姑毛尖、白家河園炒青、平利三里亞炒青、崗皋龍安寨烘青和西鄉子午仙毫,因採制精細,風味特異而富有名氣,尤其是紫陽的富硒茶因具有多種醫葯功效而稱為名優佳品。
--------------------------------------------------------------------------------
天麻
天麻主產於陝西南部的秦嶺和巴山地區,以漢中、安康、商洛地區產量最高,居全國第一位。天麻可入葯,還可製作名貴佳餚。
--------------------------------------------------------------------------------
商洛核桃
商洛地區是著名的核桃之鄉,年產量為全國第一。核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對人體有較高的保健作用。
--------------------------------------------------------------------------------
洋縣黑米
黑米形似普通大米,除食用外,還具有葯療價值。洋縣黑米為名貴珍品,過去「曾充御貢、庶民難嘗。」現遠銷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