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甘肅最好吃的羊肉的做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甘肅最好吃的羊肉的做法

發布時間: 2022-06-11 02:23:23

1. 甘肅臨夏黃燜羊肉的正宗做法

材料
羊肉:適量;
土豆: 1個; 胡蘿卜: 1根; 香菇: 適量; 白菜: 適量; 腐竹: 適量; 粉絲: 1小把;
青蒜:1根; 香菜:少許; 姜:5克; 干辣椒:適量; 八角:2個; 花椒:1小撮; 香葉:2片; 丁香:少許; 白糖:2克; 生抽:5克; 食鹽:4克; 料酒:5克; 甜面醬:適量; 芝麻油:少許; 色拉油:適量; 味噌:少許;
黃燜羊肉的做法
1
將羊肉切成3厘米左右方塊;將土豆胡蘿卜切成滾刀塊
2
羊肉入滾水燙一下撈出備用,味增加入少許水調成濃稠的醬汁
3
鍋內熱少許油,5成熱時放入干辣椒,蒜片,青蔥段,薑片,花椒,大料等,炒香後放入羊肉
4
烹入料酒,醬油,炒勻,加入切半的新鮮香菇
5
加入白糖,味增醬拌勻後加入甜面醬
6
加入水,大火燒開後中火煮約半小時
7
加入土豆和胡蘿卜斷生即可,起鍋前放上香菜,淋少許麻油

2. 甘肅清燉羊肉的做法及配料

1首先將買來的羊肉洗凈;
步驟2把大塊羊肉冷水下鍋,上火煮開;
步驟3煮開後會有血沫浮出,撇去,再煮3分鍾左右撈出;
步驟4溫水沖去肉上殘留的浮沫,切成合適大小的塊;
步驟5把切好的羊肉塊放進砂鍋里,放進切好的薑片,燉肉用的復合調味料,倒入黃酒和生抽。黃酒可以多倒一點兒,我倒了小半瓶。也可以換成料酒,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用黃酒來做羊肉;
步驟6加入清水,水量沒過鍋里的食材就好。如果想燉的時間久一點,可以多放一點兒的水。一次加足量,烹飪的過程中不適宜再加水了;
步驟7蓋上砂鍋蓋;
步驟8砂鍋上灶,開火,大火燒開;
步驟9大火煮開後,保持大火約10分鍾左右,再轉中小火燜煮35分鍾左右;
步驟10時間到後,打開蓋,看一下,鍋里的羊肉這個時候已經入味了;
步驟11白蘿卜去皮切滾刀塊;
步驟12把切好的白蘿卜塊放進砂鍋里,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5分鍾,再打開蓋,放適量的鹽調味;
步驟13砂鍋開蓋,大火收汁,放幾塊冰糖進去,可以幫助收汁,還能提味;看到砂鍋里的湯汁漸少就可以關火了;
步驟14
一份香味十足的蘿卜燉羊肉就出鍋了。
步驟15用坤博砂鍋製做的這道菜,羊肉很是入味,雖然軟爛但不是高壓鍋壓出來的那種軟爛程度,吃起來口感很好,一家老少吃起來很是過癮。而且這個砂鍋容量很大,再多加些食材也沒問題,過年的時候家裡如果來人多的話,燉一大鍋也足夠吃的!
方法二
食物原料
主料:羊肉400克,白蘿卜50克,蒜苗15克,生薑1小塊,大料適量,桂皮適量。
配料:食用油30克,紅油3小匙,醬油3小匙,高湯3大匙,料酒1/3大匙,胡椒粉少許,豆瓣醬3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2小匙。
步驟1羊肉洗凈切塊,白蘿卜洗凈去皮切塊,生薑洗凈拍松,蒜苗洗凈切段。
步驟2往鍋里放油,燒熱,放入姜、大料、桂皮、豆瓣醬、羊肉爆炒出香味,注入料酒、高湯,用中火燒。
步驟3加入白蘿卜、鹽、味精、胡椒粉、醬油燒透至入味,放入蒜苗、紅油稍燒片刻即可。

方法三
食材原料

主料:羊肉500克、蘿卜1000克,陳皮10克。
配料: 料酒15克、蔥20克、姜6克、鹽3克、味精1克。
步驟1將蘿卜洗凈,去皮切成塊狀。羊肉洗凈切成條或塊。陳皮洗凈,姜洗凈拍破,蔥洗凈切成節。
步驟2把羊肉、陳皮放入鍋內用武火燒開,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煮半小時。
步驟3加入蘿卜、姜、蔥、料酒、鹽,燉至蘿卜熟透,加味精,裝碗即成

3. 蘭州手抓羊肉的做法及配料

蘭州:肉食類第一季——蘭州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肋條肉

手抓羊肉是我國西北地區蒙、藏、回、哈、維等少數民族的日常美食,顧名思義手抓羊肉手抓食之而得名。其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膻不膩。蘭州手抓羊肉的吃法有兩種,即熱吃(出鍋趁熱直接吃)、冷吃(也叫冰抓)。西北各地都說自己本地的手抓正宗,但我個人覺得沒有正不正宗,只有口味不同,比如,蘭州吃手抓蘸椒鹽,銀川吃手抓蘸醋泡的蒜泥,其實都很好吃。

蘭州的手抓羊肉其實是來源於甘肅東鄉手抓,東鄉手抓是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百姓招待賓客的特色菜餚,東鄉族做的手抓羊肉,深受人們的喜愛。吃手抓羊肉非常講究,要將煮好的帶骨羊肉剁成二指寬的長條,放入大盤之內,眾人圍坐食之,按客人的尊貴程度,吃不同的部位。肋條肉味道最為鮮美,羊脖子最為珍貴,常常需要提前預定才能吃到,腿肉偏瘦,適合年輕人牙口好的食用。吃的時候,肉上撒上一小撮椒鹽,然後再咬一口大蒜,滿福得很(爽得很)。配大蒜是吃手抓的標配,本地人都說,吃肉不吃蒜,功效減一半,很多南方的朋友從來不吃生大蒜,但是吃過蘭州手抓後,就都愛上了這種吃法。

手抓羊肉——羊羔肉

蘭州人招待遠方的朋友,除了牛肉面,首選的是手抓羊肉,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真正體現了西北漢子的豪爽。

椒鹽和蒜

蘭州手抓的做法:(過年期間我發過一個做手抓的視頻,有具體的製作方法)

1、 選料

首選羔羊肉(本地特有的綿羊),這樣肉質非常鮮嫩,喜歡瘦的可以買羊腿,喜歡肥瘦相間的可以買肋條,買的時候可以讓商家幫著切好塊;

2、 備料

切好的羊肉先放在盆中加入清水泡半小時左右,目的是去除肉中的血水;

3、 烹制

泡好的羊肉倒去血水,洗凈入鍋,鍋中加入涼水,沒過羊肉(最好多放水,可以喝羊湯),放入幾片生薑和花椒,開火煮,開鍋後小火煮兩到三個小時,在這期間要不停的撇除浮沫,煮的時候一定要開蓋煮,這樣煮出的肉不膻;

4、 煮好後放入鍋中浸泡一個小時,然後撈出裝盤,撒上一小撮鹽,上面再點綴幾片香菜;

5、 吃的時候准備一碟椒鹽,在剝幾瓣大蒜,大功告成。

1.3萬閱讀
搜索
羊身上最差的肉
寧夏國強手抓羊肉
西固烤肉排名
2020年蘭州烤肉排名
蘭州烤全羊排名
西固烤肉排行榜

4. 甘肅慶陽手抓羊肉的做法

手抓羊肉」的做法步驟

1羔羊腰窩肋排一塊、蔥段、薑片、香葉、白芷、草果、砂仁、肉蔻、小茴香、花椒、丁香、黃芪、陳皮、干辣椒、黃酒、鹽、大蒜、醬油、烹調油、香油、清水、香蔥、小米椒、孜然、苦菊適量。

2把香料放入料盒蓋好蓋子備用。

3把蔥切段姜切片。

4小米椒切成紅椒圈,大蒜取三分之二切成粗末備用。

5把另外三分之一的大蒜放入蒜罐,裡面加鹽搗成泥。

6搗成泥後再加少許涼開水調製成蒜汁備用。

7用刀把羊排從每根肋骨之間劃開切斷,切的時候,可整根製作顯得的粗獷些,還可從中間再剁開製作的精細一些,這要視自己的喜好來定。

8把切好的羊排開水下鍋煮5分鍾撈出。

9另換清水煮開下入焯過水的羊排,裡面放入蔥姜和三個小辣椒,鍋中再倒入黃酒燒開,改用中火煮1小時。

10然後放入料盒和陳皮再煮15分鍾。

11煮15分鍾後取出料盒。

12取出料盒後放入適量的鹽,用小火再煮40分鍾,在製作中需前後共煮兩個小時使肉軟爛湯濃為最好。

13把煮好的肉排放入盤中,(可搭配一些清火的蔬菜也可單獨拌食,我配了一些苦菊)。

14然後另起鍋注入烹調油和少許香油,鍋中放入蒜末用小火煸炒,待蒜末煸至微黃下入紅椒圈、孜然、香蔥碎爆香。

15把材料爆香後烹入適量醬油勾兌成汁。

16然後把勾兌好的汁澆在羊排上即可。

17吃的時候蘸以蒜汁。

18上桌時同羊湯共上,由於羊湯太濃也比較咸,因此在上桌之前裡面還要再兌入50%的清水再次煮開,然後撒少許胡椒粉即可,此湯味道甚是鮮美,在吃手抓肉之前要先喝一碗湯來開胃。

5. 甘肅臨夏回族清燉羊肉法

清燉羊肉的製作食材:
羊肉500克,蔥25克,清蘿卜少許,香菜25克,味精,鹽,姜,醋,胡椒粉適量,香油5克。
清燉羊肉的做法詳細步驟
1、將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將用刀拍破,蔥一部分切絲,一部分切斷;清蘿卜切兩半;

2、羊肉用開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內,加入姜、蔥段、蘿卜、開水(以沒過羊肉為限),再放在鍋內的小鐵架上,鍋內加適量的水(盆的下部分應跑在水中),蓋緊鍋蓋,燒至肉爛時撇去浮油,撈去蔥、姜、蘿卜,吃時加入蔥絲、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鹽等調味。

6. 甘肅慶陽清湯羊肉的做法和調料

清湯羊肉的做法
材料
原料:羊肉片
配料:魚丸、香蔥、雞精、食鹽、白糖
做法
1、置砂鍋放水,加適量食鹽、白糖,把魚丸煮熟。
2、另起鍋燒熱水,將羊肉片過熱水,羊肉片易熟,掌握好火候。
3、撈起立即放人砂鍋內,加雞精、香蔥即可。

7. 怎麼做出好吃的羊肉

黃燜,孜然,清燉都很好吃。
孜然羊肉:
用料:適量新鮮羊肉,孜然粒或孜然粉,鹽適量,油
製作方法:
1、將羊肉切片(或薄塊)
2、上油鍋,待油熱加入羊肉片,大火不停翻炒
3、待肉開始變色時加入孜然及鹽,不斷翻炒
4、待鍋中肉自己流出的汁收干時,盛出上盤趁熱吃
注意:
1)切記不可用凍過的羊肉,最好用帶肥肉的羊肉
2)切記要不停翻炒
3)肉自己會出汁,一定要等汁收干
4)鹽不可多放,孜然則可多放一些

還有,
http://zhuanti.club.health.sohu.com/user_webpage/webpages/commuser/web1_4627.html
這裡面有好多啊,試試看吧。

〔烹制方法〕字數限制,在注冊個名字接著貼。
1.將羊羔肉洗凈,剁成4 厘米見方的塊,加醬油10 克
、鹽2 克、料酒10 克攪勻。將蔥切段,姜拍松。
2.鍋中加植物油500 克
,燒至八成熱,放入羊羔炸至深紅色時撈出,將肉入在砂鍋中,加水淹
沒羊羔肉,放入醬油40 克
、砂仁、山奈、鹽4 克、料酒20 克、蔥段、生薑,用大火燒開,小火燜
爛,撈去蔥、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⒂檬�矸酃竄停�芟閿圖?
成。
〔工藝關鍵〕
羊羔肉燜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過多,成菜質地軟嫩,
色澤明亮,香氣撲鼻。
〔風味特點〕
「靖遠燜羊羔」是甘肅名菜之一。甘肅靖遠縣地處黃河之濱,水草茂盛,
灘羊肉毛兼用為優良品種。其羊羔體大,肉嫩味鮮,肥而不膩,滋補效高,
是農歷2~3 月時令佳品,亦是饋贈親友的禮物。

黃燜羊羔餅

〔主料輔料〕
羊羔肉1500 克
植物油500 克
醬油50 克
(約耗50 克)
料酒30 克
生薑3 克
味精0.3 克
蔥40 克
胡椒面0.2 克
紅辣椒2 個
死面薄餅10 張
〔烹制方法〕
1.將羊羔肉剁成4 厘米見方的塊,加醬油15 克
拌勻稍腌;鍋中加油500 克,燒八成熱時,放入羊羔肉炸凝固撈出。將
蔥切成段,生薑切成末。
2.炒鍋中加水500 克
,放入羊羔肉、醬油、料酒、胡椒面、鹽、蔥段、辣椒、薑末,燒開並
加蓋炯爛;將薄餅一張放肉上面加蓋,凝固後再放一張,如此將10 張面餅放
完,面餅中間用筷子扎幾個孔,再炯幾分鍾,把餅取出,肉中加味精、香油,
盛在盤中,蓋上餅後上桌。
〔工藝關鍵〕
1.若無羊羔肉,用羊腱子、羊腰肉皆可,燜制時間延長。
2.10 張餅放完,用筷子扎孔,扎透為好,使餅入味;兼可放氣。
〔風味特點〕
1.甘肅河西走廊,畜牧業發達。河西羊羔品優體大,肉質嫩,不膩不膻,
是素享盛名的美味佳餚,又是冬令進補和饋贈親友的珍貴禮物。吃羊羔肉,
壯陽補氣,開胃健力,禦寒法風,預防感冒,又是治療婦女產後氣血不足,
腰背酸痛的良葯。
2.「黃燜羊羔餅」是甘肅張掖地區的傳統名餚,主副合一,味道濃香,
特色十足。

烤羊腿

〔主料輔料〕
羊後腿1 只
芹菜200 克
番前醬1000 克
番茄250 克
精鹽30 克
花椒水1000 克
桂皮5 克
八角10 克
草果2 個
姜20 克
蔥頭500 克
羊肉湯500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腿沖洗干凈,用鐵釺子均勻地遍戳小孔,置容器里,加精鹽、花
椒水腌4~6 小時。
2.烤盤內加桂皮、八角、草果、姜、番茄醬和羊湯,再放人腌過的羊腿,
在羊腿上放蔥頭、番茄、芹菜。待烤箱升溫至180~200℃左右,將烤盤推進
烤箱內,每小時翻動一次,約3~4 小時,湯汁烤乾,羊腿爛熟,取出裝盤,
以香菜點綴即成。
〔工藝關鍵〕
每小時翻動一次,將烤盤里湯汁澆在羊肉上,反復3~4 次,不但入味,
且色澤油潤。
〔風味特點〕
「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傳廣遠,西北各地,皆有製作。此菜以羊腿
為主料,經腌制再加調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顏色紅潤,酥爛醇香,
滋味鮮美,回味悠長。

西夏石烤羊

〔主料輔料〕
去骨羊肉3000 克
丁香3.5 克
胡麻油300 克
桂皮2.5 克
花椒粉7.5 克
料酒25 克
胡椒粉2.5 克
食鹽12 克
〔烹制方法〕
1.祁連山石板一塊,厚約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燒熱,擦油。
2.將肉洗凈,片成薄片,貼在烤熱的石板上,用瓦盆扣蓋上面。
3.將各種調料研成碎末,加食鹽和料酒攪拌均勻。當羊肉每烤7-10 分鍾
時,起盆將調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黃色時,盛盤乘熱食用。
〔工藝關鍵〕
1.羊肉宜選「上腦」,大小「三叉肉」或「磨檔」肉,剔凈筋膜,片成
大薄片,要求厚薄均勻,長短刷齊,對亮觀看,隱約見人為妙。
2.石板必須先燒至滾燙,然後再貼羊肉片,烤的時間不能過長,以10
分鍾之內為難,以保持羊肉的鮮嫩。
〔風味特點〕
1.西夏亦稱「大夏,」其先祖為黨項羌,姓拓撥氏,唐王朝賜姓李,宋
王朝賜姓趙,傳至元吳,舉兵造反,稱帝,國號夏,史稱西夏,據有十四州,
都城興慶(即今寧夏縣)。自吳至,凡12 主,196 年,起自公元1032 年,
訖止1227 年。西夏人原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當時,河西走廊廣闊的草
原上,牛羊成群;祁連山麓和戈壁灘上遍布石羊、黃羊。「石烤羊」是用河
西羊肉在當地產的青石板上烤灸而食,鮮嫩酥香,風味獨特,是西夏的傳統
民族佳餚,流傳至今。
2.在中國烹任史上,上古之時用火熟食,以「石烹法」為最古。「石烹
法」的時代當在陶器出現之前,即石器時代。那時,人們用石器做成簡單的
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也包括「石上燔谷」,是以火燒石而熟食的原始
烹飪方法。《古史考》雲:神農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據有關
史料稱,石烹法有二:一是將燒熱之石塊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水沸再使食
物熟之。二是將石燒熱,食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西夏石烤羊」就是用
第二種方法。這種隔石而烤烙的方法傳熱較均勻,風味獨特。五千年前的石
烹遺風,至今猶存,來西北觀光者無不爭食。

胡羊肉

〔主料輔料〕
羊胸脯肉800 克
食鹽5 克
水發木耳15 克
生薑15 克
黃花15 克
蔥節25 克
水澱粉1o 克
香菜15 克
花椒5 克
小茴香5 克
蒜苗15 克
薑片5 克
山奈5 克
香油15 克
草果1 枚
味精l 克
醬油15 克
花椒粉5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肉漂洗干凈,整塊投入鍋中,用旺火煮約半小時,打凈血沫,然
後改微火。將花椒、小茴香、姜皮、山奈、草果用紗布打包,用水沖去塵土,
投入鍋內,視肉煮至九成熟,撈出晾涼。
2.將煮熟的羊肉切成7 厘米長,0.3 厘米厚的長條,擺放在大湯碗內,
再放上蔥節、薑片,加入適量原湯,調上花椒粉、食鹽、味精,上籠蒸約40~
50 分鍾,肉爛而調料入味,下籠翻扣在凹盤內。
3.炒勺置火上,將凹盤內的湯潷入炒勺內,投入木耳、黃花,調上醬油,
用澱粉勾芡,淋香油,撒香菜、蒜苗絲,澆在羊肉上即可。
〔工藝關鍵〕
1.注意刀工,羊肉條要長短一致,厚薄均勻,放碼整齊,不得鬆散。
2.此菜用「二流芡」.要求芡汁既與主料交融,又呈流態,食之利口。
〔風味特點〕
1.「胡羊肉」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古菜。相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曾食過
胡羊肉,而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商人和旅行家,在那悠揚的駝鈴聲中,就以
食胡羊肉為快。北魏賈思勰寫的「胡炮羊肉」,則是用一歲羔羊,「生縷切,
著渾鼓鹽,孽蔥白、姜椒、革拔,令調適凈洗,羊肚翻之,以切肉脂,肉於
肚中,以白滿為限,縫合作浪中,坑火燒,使亦,卻滅火內,肚著坑中,還
以滅火覆之於上,更燃火坑,一面米頃便熟,香美異常,非煮灸之例。」這
種方法名日「胡」,實則無異於周代「八珍」之一的「炮牂」。至清代,袁
枚《隨園食單》中所載「燒羊肉」,是「羊肉切大塊,重2.5~3.5 公斤者,
鐵叉火上燒之」這是明灸。今之「胡羊肉」是先大塊煮,然後蒸,配黑木耳、
黃花和其它佐料,已是古菜翻新。
2.南宋詩人陸游吃過「胡羊肉」後,寫下著名詩句「東門彘肉更奇絕,
肥美不減胡羊酥」,稱贊胡羊肉酥軟濃香,宋仁宗品嘗後,嘆謂其「味果甘
脆」。因而時人重之,曰:「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主料輔料〕
熟羊肋條肉1000 克
紅蘿卜50 克
水發玉蘭片50 克
澱粉40 克
麵粉15 克
植物油500 克
雞蛋清3 個
食鹽2 克
白糖50 克
醬油30 克
蔥末25 克
薑末2 克
醋25 克
香油25 克
蒜末10 克
〔烹制方法〕
1.將熟羊肉用坡刀片成1 厘米厚的片,放碗內,加入料酒、醬油、食鹽,
薑末、肉湯,上籠蒸爛取出,潷去湯待用。
2.將玉蘭片,紅蘿卜均切成0.5 厘米厚的小丁,投入開水鍋內煮熟撈出。
3.將雞蛋清打發,加入澱粉、麵粉,製成「高麗糊」。
4.取盤一個,將「高麗糊」一半倒入盤內攤開,放上羊肉,再用「高麗
糊」攤勻待用。
5.炒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時,將掛糊的羊肉推入油鍋,視
糊凝固時,起鍋潷油,再將羊肉入鍋內,用小火烙酥兩面。出鍋後,用刀改
成3 厘米大的菱形塊,按原形擺入盤內。
6.鍋內用植物油50 克
燒熱,用蔥段、薑末、蒜末熗鍋,放入白糖、醋,倒入用肉湯、澱粉、
醬油調成的芡汁,加玉蘭片、紅蘿卜丁,視湯爆起後,加入味精,淋香油,
澆在羊肉上,此菜即成。
〔工藝關鍵〕
1.羊肉要蒸至軟爛為准,因為高麗糊外裹戒形,入口即化,風味尤佳。
2.打「高麗糊」的碗必須潔凈,抹乾生水。蛋清打至蛋白發硬,細如奶
油狀,再加澱粉、麵粉拌勻即成。
3.本菜名曰「稀鹵」,宜用「二流芡」,稀而透明為佳。
〔風味特點〕
1.羊肉滋味鮮美,營養價值較高,自古為人所喜食。在周代的「八珍」
中,以羊肉為主料的就有「炮牂」和「搗珍」。在三牲六畜中,古時把羊列
於犬豕之前,反後於牛。在《左傳》中,還記載了為宋國宰相華元駕車的羊
斟因不曾分得羊肉吃而使華元被俘的故事。公元607 年,宋鄭兩國交戰,戰
前華元殺羊鼓勵軍官,羊斟因沒有分上羊肉而懷恨在心,他狠狠地說:「分
羊你當家,交戰我做主了。」他單車獨放,陷入重圍,致使宋軍大敗,華元
被俘。
2.羊肉的烹制方法很多,據考,漢代已有用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而烹制的
名饌了。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上的「遺策」上,載有「肋」字。而北魏賈思
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作胡羹法」,所用主料就是「羊肋六斤,又肉
四斤」。這里的「羊肋」即是羊的胸部兩側的肉,調之以「蔥一斤,胡荽一
兩,安石榴汁數合。」之後,羊肉按部位切割和烹制分得更細,清代的「全
羊席」,就是以部位分烹羊饌的總匯,據《隨園食單》所記,已有72 種之多。
3.「稀鹵羊肉」是選用肋條肉,先煮,後蒸,再炸,然後掛糊烙酥而成
菜。此菜的烹制方法可追溯至周代的「搗珍」和「漬」。南宋詩人陸游的「東
廚羊美聊堪絕,北面鈴稀莫強愁」詩句,說的是密院羊肉很絕;「棧余羊絕
美,壓近酒微渾」則是說,好幾天吃不到肉了,途中見羊,口水直流,不醉
不休。由此可見,古代用「肋」烹制的羊饌風味極佳。

手抓羊肉〔主料輔料〕
羊腰窩肉1000 克
精鹽5 克
蔥段25 克
味精2 克
花椒2 克
麻油5 克
醋75 克
醬油65 克
辣椒油50 克
桂皮5 克
芫葵25 克
胡椒粉2 克
薑片15 克
黃酒5 克
大茴香25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肉斬成約13 厘米長、2 厘米寬的條塊,洗凈。
2.將芫荽末、蒜末、胡椒粉、醋、鹽、醬油、味精、麻油、辣椒油等放
在碗內調成芡汁。
2.將鍋放火上,放入羊肉,加足水。先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後,撈出
洗凈,倒去水,換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羊肉,加大茴香、花椒、桂皮、蔥段、
薑片、酒、鹽,用大火燒開。然後蓋上鍋蓋,煮到肉爛。將肉撈出,盛在盤
里,由食者用手抓著羊骨蘸料汁吃。
[工藝關鍵]
1.選料以羊腰窩肉為最佳,必須帶骨,成菜後不必改刀,由食者抓著骨
蘸料而食,才不失「手抓」風味。
2.羊肉宜小火慢煮,以軟爛為度,入口輕咀即化,始正宗風味。
[風味特點]
1.金風送爽之時,在遼闊的草原上,是羊肉最肥美的季節。應節令而食
「手抓羊肉」,一般是現宰現燒,風味尤佳。
2.蒙古族、哈薩克
族等十多個民族,每逢年節、豐收和招待客人,都喜歡吃「手抓羊肉」,
或用來慶祝和敬客,當地的漢族人民,亦奉此品為傳統名菜,流傳西北、內
蒙古一帶,如在陝北,也被列為名菜之一,凡來大西北觀光者,無不以食此
為快。
3.本品肉食軟爛,酸辣鮮香,無膻氣,富營養。用手抓食,古風猶存。

凍羊膏
[主料輔料〕
羊肉500 克
豬皮150 克
香菜10 克
蔥20 克
姜10 克
精鹽3 克
料酒50 克
醬油25 克
醋13 克
胡椒0.5 克
白糖8 克
甘草5 克
花椒4 克
大茴香1 克
香油25 克
小茵香1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肉洗凈,剁成3 厘米塊,用清水沖洗掉血液,再用沸水氽透,瀝
干水分。豬皮洗凈,蔥、姜、香萊擇洗干凈,切成段和米分散。
2.將羊肉放置鍋內,加豬皮、蔥、姜段、甘草、大小茴香、花椒(用布
包好),放清水750 克
,先用大火燒沸,撇去浮沫,再加精鹽、白糖、料酒、胡椒,加蓋,改
用小火,燜煮熟透。
3.將羊肉澇出(揀去豬皮、蔥、姜、香料)放人搪瓷盤內,再將湯汁過
濾,倒人盤內以淹沒肉塊為度。冷凍凝固成膏。4.先將羊膏切成片,放人盤
內調和成汁,澆在盤上即成。
[工藝關鍵〕
在燜煮時,要不斷撇去浮沫,保持小開,不能翻浪,以免湯汁渾濁不清。
[風味特點〕
此為西北冷盤名餚,晶瑩滑潤,芳香適口,夏令應時,佐酒最佳。

最後送一個大菜

烤全羊

[主料輔料]
羊羔1 只
香油l00 克
植物油1000 克
蝦醬100 克
白醬油200 克
面醬100 克
大蔥段250 克
花椒粉3 克
香菜100 克
胡椒粉2 克
白糖15 克
[烹制方法]
1.將羊宰殺後,使之伏在案上,從脊背把毛分向兩邊,用60℃的開水澆
入,把羊毛刮洗干凈。然後投入80℃的熱水鍋中,浸燙一下撈出,用白醬油
擦抹於皮面,再用花椒水、胡椒水抹於羊腹腔內。
2.用鐵叉將羊腹撐開,用兩個鐵鉤分別鉤住兩條後腿,將植物油分兩次
抹於羊的表皮。俟爐膛燒熱後,將羊掛入爐內,烤至金黃色,以熟為度。出
爐後裝入大盤內,上桌再片成薄片,隨薄餅、蔥段、蝦醬(燒香油拌勻)、
面醬(加白糖拌勻)、香菜而食。
[工藝關鍵〕
1.選料嚴格。羊羔宜在2 歲以下,重約15 公斤的當年羊羔為最佳。
2.烤羊是完全依靠爐內底火和爐內壁反射的高溫燜烤而成。蒙古族一般
用野杏、桃、李、樺木和生長在沙漠中的扎格木等木炭作燃料。在烤的過程
中,要隨時從爐壁半腰的玻璃窗口或爐下口觀察,調整火力,保持文而不烈,
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風味特點〕
1.「烤全羊」是內蒙、新疆、甘肅、青海等地的傳統宴席名饌。蒙古族
則稱之為「吐魯幾卡瓦甫。」據考證,遠在10 萬年前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人
已經用火烤燒獵獲的野獸,可見烤全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2000
多年前周朝「八珍」之一的「炮牂」就是烤羊。《禮記·內則》載:取羊宰
殺,挖去內臟,將紅棗塞於腹中,外用蘆葦裹住,再糊上一層粘土,放在火
上烤。待外殼燒焦,即掰開。雙手濕水,趁熱摩凈外殼上的灰膜,用米粉開
漿粘在羊皮上,放入滅頂的油鍋中炸香。然後取出,切成長塊,配好香料,
轉放入小鼎中,置於大鍋水中燒,開水不要浸過小鼎。三日三夜用小火燉之
不停,最後取出上碟,用醬、醋之類佐料調味而食。其技藝之高,使人瞠目。
由此觀之,「烤全羊」與「炮牂」不無淵源關系。
2.本菜上品,金紅油亮,外焦里嫩,又酥又香,油而不膩,隨薄餅、調
料、香菜而食,別有風味。

用料:適量新鮮羊肉,孜然粒或孜然粉,鹽適量,油
製作方法:
1、將羊肉切片(或薄塊)
2、上油鍋,待油熱加入羊肉片,大火不停翻炒
3、待肉開始變色時加入孜然及鹽,不斷翻炒
4、待鍋中肉自己流出的汁收干時,盛出上盤趁熱吃
注意:
1)切記不可用凍過的羊肉,最好用帶肥肉的羊肉
2)切記要不停翻炒
3)肉自己會出汁,一定要等汁收干
4)鹽不可多放,孜然則可多放一些

8. 蘭州羊肉湯的做法及配料

食材
上品羊肉 15kg
新鮮羊骨架 12.5kg
方法/步驟
首先,這里先把調料說一下:
生羊油2kg,白芷125g,草果50g,桂皮150g,良姜50g,凈大蔥白25g,姜塊100g,鹽50g,丁桂面30g,香菜末60g,青蒜苗末各60g,香油60g,味精60g,香料水150g
羊骨剁開,用刀背砸碎,再用清水泡2個小時,放入溫水鍋內大火煮一下,撇去浮沫撈出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重新起鍋,加入清水,快要燒開的時候加入羊骨,然後放上羊肉,大火燒開,撇去血沫,再加些水大火燒開,還有血沫繼續撇清,然後加入羊油放在羊肉上,大火燒開,記得把浮沫撇去,大火一直燒40-50分鍾左右湯汁發白了,肉熟的時候,加入白芷、草果、桂皮、姜塊,再把蔥段,鹽放入,翻動一下鍋內羊肉,均勻受熱至全熟。
把羊肉撈出來涼一下,切薄片,放在碗里,撒上丁香面(多一點)和桂子面(少一點)、香菜末、青蒜苗末備用,然後將湯加入碗中,淋上幾滴香油。非常美味哦;乳白色湯汁,鮮而不膻,香而不膩
調料的調制:
1、丁香面、桂子面按2∶1的比例做成丁桂面。
2、香料水的製法:將花椒25g、白豆蔻25g、肉豆蔻25g、砂仁25g、小茴香25g、山奈25g、陳皮25g洗凈加開水1kg泡2小時出味即可。
6
注意事項:
1、把羊湯熬制好後,用勺子在湯里輕攪一下,在桌子面上滴一下,看看是否能凝結成油塊。
2、在煮羊肉湯的時候一定要持續大火,其次:白芷、桂皮、草果、陳皮、良姜等香料一定要有嚴格的比例;多了葯味太重,少了腥膻太重;

9. 甘肅永昌黃悶羊肉的做法

甘肅永昌黃燜羊肉(一)的製作材料:
主料:羊前腿肉500克
調料:大蔥25克,姜10克,桂皮10克,八角5克,醬油100克,植物油25克,白砂糖10克,味精1克,澱粉(豌豆)20克

黃燜羊肉(一)的特色:
呈醬黃色,肉質軟爛嫩鮮,味道濃香,無膻味,稍帶甜味。
黃燜羊肉(一)的做法:
1.羊肉洗凈,用開水煮一下,撈出後放在1個鍋內,加醬油、蔥(切塊)、姜(切片)、肉桂、桂皮、大料,開鍋後移至微火燜九成熟。
2.撈出晾涼,頂線切成薄鐮刀片狀,放在碗內,加水上籠屜蒸透,然後扣在湯盆內,將湯汁控在勺內,把碗拿掉。
3.將有湯汁的勺放在旺火上,再放入點湯加醬油、味精、白糖、用水澱粉(澱粉20克,加水20克)勾成芡汁,放點明油,澆在蒸肉好的羊肉上即成。

10. 正宗蘭州黃燜羊肉做法是什麼

准備材料:羊肉500克、土豆300克、紅蘿卜100克、洋蔥30克、姜10克、蔥10克、油適量、鹽1.5茶匙、糖1茶匙、生抽2茶匙、紅燒醬油1茶匙、料酒1茶匙、番茄醬1湯匙

1、首先准備好需要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