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哪個品種的白絲瓜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個品種的白絲瓜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0 00:34:27

『壹』 吃青絲瓜好還是吃白絲瓜好

個人所愛,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者適宜多吃絲瓜。絲瓜不宜生吃。
我比較喜歡吃青絲瓜吧~

『貳』 求白絲瓜的營養價值介紹

求白絲瓜的營養價值介紹

白絲瓜的營養價值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質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

白絲瓜的功效與作用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B族維生素,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美人水」之稱。女士多吃絲瓜還對調理月經不順有幫助。

『叄』 絲瓜有哪些特點

(一)根

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主根入土可達100cm以上,但一般分布在30cm左右的耕層土壤中,深翻土壤有利於根系的發展。

(二)莖

莖蔓生,五棱,綠色,主蔓長可達12m以上,分枝力強,但分枝上一般不易再發生分枝或發生少量分枝。每節有分歧卷須。普通絲瓜的莖一般粗於有棱絲瓜。

(三)葉

葉為心臟形或掌狀裂葉,品種間差異明顯。一般有棱絲瓜葉片較小,為心臟形;普通絲瓜葉片較大,掌狀淺裂至深裂,多數3~7裂,葉色淡綠色至深綠色。

(四)花

雌雄異花同株,花冠黃色,雄花序總狀,雌花單生,子房下位。但也有品種雌雄同序並能正常結果,如無錫地方品種香絲瓜(潘新法,1995)。不同品種第一雌花節位差異明顯。有的品種第一雌花節位很低,如邵陽香絲瓜和沅陵棒頭絲瓜為第4節,蛇形絲瓜和早絲瓜為第5節;有的品種第一雌花節位很高,如青皮長絲瓜、盱眙絲瓜、祁陽黃皮絲瓜等,一般都在20節以上。

由於有棱絲瓜和普通絲瓜長期在不同生態條件下馴化,因而形成開花習性的差異,有棱絲瓜一般於下午4~6點開花,而普通絲瓜則以早晨開花為主。

(五)果實

瓠果,棒形或圓筒形,果面有棱或無棱,表面有皺褶。果實形狀極具多樣性,商品瓜長、橫徑和果實大小在不同品種間差異明顯。如香絲瓜商品瓜長僅為25cm左右,橫徑4~5cm,單瓜重在100g左右;蛇形絲瓜商品瓜長可達100cm左右,橫徑僅為3cm左右,單瓜重在1000g左右;而長沙肉絲瓜的橫徑可達7cm以上(圖19-2)。商品瓜皮色多為淡綠色至深綠色,但也有皮色為白色或灰白色的品種,如浙江省的白皮絲瓜和廣西自治區的竹灣白絲瓜;果面斑紋有或無,斑紋色為黃白、淡綠色至深綠色,有的品種表面附生白色茸毛,如長沙肉絲瓜。老熟瓜皮色褐色或黑褐色,極少數黃白色。外皮下生網狀強韌纖維,俗稱絲瓜絡。

『肆』 絲瓜按栽培學可以分為幾類

(一)按果長分類

絲瓜果實的形狀不同品種間差異很大,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對果實形狀也有著不同的要求。按果實形狀可分為長條形、棒形和短棒形三類。

1.長條形絲瓜

商品果為細長條形,果長80cm以上。代表性品種有南京蛇形絲瓜、長絲瓜等。

2.棒形絲瓜

商品果為棒形,果長30~80cm。代表性品種有早絲瓜、半長絲瓜、白玉霜絲瓜、益陽白絲瓜、長沙肉絲瓜、單青絲瓜、夏青絲瓜等。

3.短棒形絲瓜

商品果為短棒形,果長小於30cm。代表性品種有肉絲瓜、香絲瓜、短絲瓜、糯絲瓜、黑節絲瓜等。

(二)按用途分類

絲瓜按其栽培目的一般可分為菜用絲瓜和絡用絲瓜。此外,絲瓜具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但由於對不同品種類型絲瓜的葯用價值尚缺乏研究,故暫不將葯用絲瓜列入栽培學分類。

1.菜用絲瓜

在栽培中最為常見,其商品瓜品質好。生產上使用的品種多為一些優良的地方品種和一代雜種,如蛇形絲瓜、五葉香絲瓜、坊前肉絲瓜、長沙肉絲瓜、夏棠1號等以及江蔬1號絲瓜、江蔬肉絲瓜、早雜1號絲瓜等。

2.絡用絲瓜

為加工、出口絲瓜絡的專用絲瓜品種。其絲瓜絡的長度、粗度、重量、體積、密度等品質指標多能達到不同加工和出口的要求。其中大型瓜絡多供加工後出口用,小型瓜絡則多供醫葯用。目前絲瓜絡生產所使用的品種主要是從各地的地方品種中篩選出的長棒型普通絲瓜品種,主要有上海市崇明的青皮雙絲、浙江省慈溪的絡用絲瓜和安徽省全椒的絡用絲瓜等專用優良品種。

『伍』 白絲瓜好還是綠絲瓜好擦臉

白絲瓜和綠絲瓜唯一的區別,就是顏色不一樣,其他的如功效都一樣,用絲瓜搽臉,可以美白,去皺紋

『陸』 素炒白絲瓜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主料

白絲瓜4根 花生油50g

鹽5g 大蒜3瓣

小米辣3個 香蔥1棵

用料小秘訣

家樂雞粉為食材提供純正鮮雞味

腌肉時加入讓肉片鮮嫩多汁,炒菜煲湯臨鍋時加入提鮮不口乾

素炒白絲瓜的做法步驟

6.盛盤,撒蔥花!

『柒』 白絲瓜品種基本特點有哪些

植株外觀與普通絲瓜相似,但葉片較深綠,莖粗,節間較短,分枝多,長勢強。開花結瓜後,從幼瓜至成品瓜,通體呈玉白色,並帶有隱紋,瓜條圓棒狀。長40-70 厘米,橫徑6-8厘米。單瓜重0.5-2.0 公斤,一般畝產4000公斤,高產達5000公斤。該品種沒有普通絲瓜的硬皮和澀味,外皮薄而酥軟,纖維少,肉厚,味甜,有一種獨特的香氣,風味極佳。

白絲瓜3-6月播種,主蔓第8節起開始開花結瓜,收獲上市早,持續採收期90天以上;如果採用冬季溫室大棚進行生產,則可周年結瓜上市。白玉香絲瓜適宜春、夏播種,結瓜早,採收期長,喜水耐肥,生長期間多施有機肥可提高持續坐瓜能力,增加產量和瓜的品質,栽培需搭1.5米以上的平棚種植。

『捌』 中國去哪種西瓜最好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遠離海洋,是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冬冷夏熱,雨量少,氣候非常乾燥;晴天多,日照充足。雖然氣候乾燥、降雨少,但由於日照充足,使高山冰雪消融,給農作物輸送來寶貴的水。白天溫度高,可以加強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養分的積累。夜間溫度低,農作物的吸作用減弱.減少了養分的消耗。因此,瓜果、蔬菜長得特別大也特別甜。寧夏、甘肅的氣候也和新疆相同,所以甘肅的白絲瓜、寧夏的西瓜和新疆的西瓜、哈密瓜一樣.同為受人們歡迎的果中上品。
1、觀色聽聲。瓜皮表面光滑、花紋清晰、紋路明顯、底面發黃的,是熟瓜;表面有茸毛、光澤暗淡、花斑和紋路不清的,是不熟的瓜;用手指彈瓜聽到「嘭嘭」聲的,是熟瓜;聽到「當當」聲的,還沒有熟,聽到「噗噗」聲的,是過熟的瓜。
2、看瓜柄。綠色的,是熟瓜;黑褐色、茸毛脫落、彎曲發脆、蜷須尖端變黃枯萎的,是不熟就摘的瓜;瓜柄已枯乾,是「死藤瓜」,質量差。
3、看頭尾。兩端勻稱,臍部和瓜蒂凹陷較深、四周飽滿的是好瓜;頭大尾小或頭尖尾粗的,是質量較差的瓜。
4、比彈性。瓜皮較薄,用手指壓易碎的,是熟瓜;是指甲劃要裂,瓜發軟的,是過熟的瓜。
5、用手掂。有空飄感的,是熟瓜;有下沉感的,是生瓜。
6、試比重。投入水中向上浮的,是熟瓜;下沉的是生瓜。
7、看大小。同一品種中,大比小好。
8、觀形狀。瓜體整齊勻稱的,生長正常,質量好;瓜體畸形的,生長不正常,質量差。

『玖』 生產中如何選擇絲瓜品種目前生產上哪些品種表現較好

絲瓜是典型的對日照長短要求較嚴格的植物,此特性也就決定了絲瓜有春絲瓜品種和夏絲瓜品種之區別。在一般栽培條件下,春絲瓜品種如雙青絲瓜等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短日照才能開花坐果,故只有在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日照較短的時候種植才能開花結果;春絲瓜如在4~7月夏種,則會出現徒長而很遲才能開花結果的情況。而夏絲瓜品種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早熟,在4~7月夏種,也能早開花結果;如在12月至次年3月日照較短的時候種植,則會出現開花結果過早、植株生長困難的情況。因此生產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用優良品種。

目前生產上絲瓜品種很多,為了更好地指導大家選擇優良品種,現將栽培中表現較好的品種及其特徵特性敘述於下:

(1)連雲港白籽絲瓜 江蘇省連雲港市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性攀緣,生長勢及分枝性強,葉掌狀五角形,深裂。主蔓與側蔓結瓜均多,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第9~11節,以後每節或隔1節著生雌花1朵。瓜棍棒形,頂部略粗,長27~30厘米,橫徑4~5厘米,綠色,有油潤色澤,表面有10條深綠色線狀縱棱和淺綠色點狀突起,瓜肉白色,單瓜重150~200克,種子白色。品種中早熟,從定植至嫩瓜始收53天,生育期180天。耐熱、耐澇,肉厚質軟,纖維少,品質好,為棒形絲瓜中之佼佼者。當地每公頃可產60000千克左右。

(2)紹興銅皮絲瓜(黃絲瓜) 浙江省杭州、紹興地方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旺,分枝性強,葉深綠色,多為掌狀7裂,葉緣有鋸齒。主、側蔓均能結瓜,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第8~12節,著果往往在12節上。瓜長棒形,上下粗細較均勻,長65厘米,橫徑3厘米,肉厚0.8厘米,皮黃綠色,稍粗糙,有微皺紋,並有淺棱10條,橫切圓形,單瓜重250~300克,老瓜棕褐色。品種中熟,定植至始收60天。耐熱,耐澇,不耐低溫,抗病性強,皮薄纖維少,肉質緻密白色,水分含量中等,較耐貯運,不易老化,味微甜,品質好。當地每公頃可產45000千克左右。

(3)衢州玉露絲瓜(天蘿) 浙江省衢州市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旺,分枝性強,葉為掌狀7深裂,也有5裂,葉緣淺鋸齒,綠色。主、側蔓均能結果,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第6~8節上。瓜長圓柱形,長48厘米,橫徑5厘米,肉厚0.9厘米,外皮淺黃綠色,粗糙,有條狀綠色斑紋,肉白色,單瓜重300~450克。老瓜粗大,黃褐色。品種中早熟,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熱、耐澇、耐肥,抗病性較強。肉質緻密,微甜,含水分多,瓜形好,肉厚,品質好。當地每公頃可產52500千克左右。

(4)上海香蕉絲瓜(香絲瓜) 上海市農家品種,在浙江省杭州市和嘉興地區多有種植。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性中等。葉掌狀5裂或7裂,葉緣有鋸齒,濃綠色。主、側蔓結果為主,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9~16節上,瓜節短棒形,兩端略細,中間粗,形似香蕉,長26厘米,中間橫徑5厘米,肉厚1.2厘米,皮綠色,較粗糙,有白斑,並有10條縱棱溝。橫切圓形,肉白色,單瓜重280克左右。老瓜黑褐色。品種早中熟,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熱、耐澇,不耐寒和乾旱,抗病性強。肉質細而緻密,水分含量中等,外形美觀,耐貯運,品質優。當地每公頃可產37500千克左右。

(5)龍泉特早絲瓜(肉蘿兒) 浙江省山區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性弱。葉掌狀7裂,葉緣有鋸齒,深綠色。主蔓結果,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3~6節,而坐瓜往往在6節以上。瓜短棒形,長25厘米,橫徑4厘米,瓜皮較粗糙,綠色,有10條微突深綠色細棱,單瓜重150克左右,老瓜粗大,棕褐色。該品種為極早熟品種,定植至始收40~50天。耐低溫和高溫,較耐旱,抗病性中等。皮薄,纖維少,肉質細,質密,水分含量中等,有香氣,品質優。當地每公頃可產50000千克左右。

(6)常山棒槌絲瓜(門錘天羅) 浙江省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旺,分枝性強。葉掌狀五角形,淺裂,葉緣有鋸齒,深綠色。主、側蔓均能結瓜,以主蔓結瓜為主,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12節左右。瓜短棒形,長25~35厘米,橫徑3.5~4.5厘米,瓜皮綠色,有細皺紋,並有11條深綠色條紋。單瓜重250克。老瓜長35~45厘米,橫徑7~9厘米,褐黃色。品種中晚熟,定植至始收70天左右。耐熱、耐澇、耐肥,抗病能力強。肉質緻密,色白,味清淡,水分含量中等,品質好。當地每公頃可產57400千克左右。

(7)豐抗絲瓜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1995年育成的一代品種。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強,蔓長4~5米。葉長24厘米,葉寬22厘米,深綠色。主蔓結果為主,主蔓8~10節著生第1雌花。瓜長棒形,長55~65厘米,橫徑5厘米,深綠色,具10棱,棱墨綠色,肉白色,單瓜重300~400克。屬中早熟品種,播種至初收春播60~65天,秋播40~45天,延續採收期為50~70天。耐寒、耐濕性較強。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肉質柔滑,味微甜,品質優良。當地每公頃可產37500~45000千克。

(8)天河夏絲瓜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1989年育成的新品種。該品種生長勢旺盛,主蔓4~5米,分枝性中等。葉掌狀淺裂,長24厘米,寬21厘米,深綠色。主蔓結瓜為主,雌花較多,從主蔓11~13節起有雌花,以後連續或隔1~2節生1雌花。瓜長棒形,頭尾勻稱,長55~70厘米,橫徑5.0~5.5厘米,肉厚0.7厘米,皮色深綠,具10棱,棱色墨綠。單瓜重350~450克。該品種中早熟,播種至初收35~40天,延續採收70~85天。耐熱、耐濕性強,適應性廣。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肉緻密,纖維少,味甜,品質好,耐貯運。當地每公頃可產45500千克左右。

(9)連雲港生食絲瓜(滾溝絲瓜) 江蘇省連雲港市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性攀緣,分枝性強。葉七角形,淺裂,淺綠色。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12~14節。以後每節或隔1節著生1雌花,瓜紡錘形,頂部略粗,長28~32厘米,橫徑4~5厘米,綠色,表面有10條魚脊形棱和淺綠色小扁圓突起,瓜肉白色,單瓜重150~200克。該品種為早熟品種,從定植至始收51天左右。不抗病毒病,肉質甜嫩,品質好,可生食或熟食。當地每公頃可產22500千克左右。

(10)重慶胖頭絲瓜(牛皮皺) 該品種為重慶市地方品種,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其生長勢強,主蔓長8米以上,葉片掌狀深裂,綠色,長23厘米,寬30厘米,葉柄長15厘米。第1雌花生於主蔓10~15節,瓜長圓筒形,淺綠色,有深綠色條紋,密生白色短茸毛和細小皺褶,中部有蠟粉,當地稱白霜,瓜長25厘米,橫徑7~10厘米,橫截面近圓形,瓜肉白色,厚4厘米。單瓜重300~400克。此品種為中早熟品種,定植至初採收90天。抗病性強,質地松軟,味甜,清香味濃,果肉厚,不易老,品質極佳。當地每公頃可產37500~45000千克。

(11)黃岩青頂白肚絲瓜 浙江省南部地方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長勢中等,分枝性強。葉掌狀五裂,葉緣有大鋸齒,深綠色。主、側蔓均能結瓜,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10~12節上。瓜上細下粗,長棒形,長35厘米,橫徑4.2厘米,瓜頂平圓,瓜肚白色,瓜柄和蒂部呈綠色,瓜表面較平滑,並有黃綠縱條紋8~10條,單瓜重300克。老瓜粗大,黃褐色。此品種為中熟品種,定植至始收55~60天。耐熱、耐澇、較耐寒,抗病能力中等。肉色青白,味鮮嫩,肉質緻密,水分含量中等,品質優。當地每公頃可產45000千克左右。

(12)金華白絲瓜 浙江省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及分枝性強,葉呈掌狀深裂五角形,深綠色。主、側蔓均能結瓜,但以主蔓結瓜為主。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8~10節上,結瓜主要在12~15節上,瓜短棍棒狀,長30厘米,橫徑4.5厘米,瓜皮白色。老瓜黃白色,表面光滑,有9~12條淡綠色不明顯縱棱。單瓜重350~450克。此品種為中早熟品種,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熱、耐澇、抗病性強。皮薄,肉質疏鬆,味微甜,水分含量中等,品質好。當地每公頃可產52500千克左右。

(13)蕪湖絲瓜(青皮長絲瓜) 安徽省蕪湖市郊區農家品種,栽培歷史已達150年以上。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及分枝性強。葉掌狀,深裂,葉色深綠。主、側蔓均結瓜,主蔓8~10節著生第1雌花,以後每節都能開雌花,側蔓第1雌花著生於6~8節,以後每隔5~6節著生1雌花。瓜長條形,長達131厘米左右,橫徑2.5厘米左右,先端稍膨大,商品瓜綠色,瓜面有縱細棱和深綠色網紋,老瓜皮黃褐色。單果重450~600克。為早熟品種,定植至採收41~47天。耐熱、耐濕、不耐寒,抗病性強。肉質緻密,口感微甜,水分多,纖維少,品質佳。當地每公頃可產45000~60000千克。

(14)臨海青皮短絲瓜(青天蘿) 浙江省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生長勢中等,分枝性強。葉五角形,掌狀淺裂,葉緣有鋸齒,深綠色。主、側蔓均能結瓜,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15節以上,瓜短棍棒形,長22~30厘米,橫徑4.5~5.0厘米,瓜皮綠色粗糙,有9條深綠色縱條紋,並有短線狀和斑點突起,橫切圓形,肉白色,單瓜重250~400克。屬中早熟品種,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熱、耐澇,較耐乾旱,抗病性強。肉質細而緻密,含水分中等,肉厚,不易老化,味微甜,品質好。當地每公頃可產37500千克左右。

(15)安源絲瓜 江西省萍鄉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生長勢中等,分枝能力較弱。葉緣深鋸齒狀,葉的裂刻深,7枚裂片。主蔓結瓜為主,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的7~8節。瓜短棒形,商品瓜長度為38~40厘米,橫徑7厘米,肉厚1.5厘米,商品瓜皮白綠色,老瓜皮黃褐色。瓜面較平滑,有10條深綠色縱紋,瓜無棱。單瓜重400~600克。屬於早熟品種,定植至初收40天左右。耐熱性強,抗病能力強。肉質松軟,風味濃,味甜,商品瓜水分中等,品質佳。當地每公頃可產50000~60000千克。

(16)瀘州八棱絲瓜 四川省瀘州市地方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主蔓長4~5米,分枝能力強。節間長約14厘米,有淺刺毛。葉片掌狀具淺裂,深綠色,葉柄淺綠色。第1雌花生於主蔓10~12節,第1雄花生於主蔓9~10節,果實長圓柱形,果面有8條棱,外皮青綠色,無花斑,果頂部稍突,橫截面近圓形,肉厚約4.0厘米,白色。單瓜重250~350克。屬中早熟品種,從播種至初採收約60天。耐熱、耐旱,較抗病。肉質松軟,味濃,品質好。果皮較硬,應適時早收。當地每公頃可產30000~37500千克。

(17)信陽棒槌絲瓜 河南省信陽縣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該品種植株蔓生攀緣,分枝性強。葉掌狀五角形,裂刻深,深綠色。主、側蔓結瓜,且子蔓和孫蔓可連續結瓜。瓜為長頸圓筒形,青綠色,長44厘米,橫徑6厘米,先端較粗,基部較細,有縱棱,瓜肉白色,單果重200~300克。屬於晚熟品種,從播種至嫩瓜採收約110天。播種到老熟瓜收獲180天。耐熱、耐旱,抗病能力強,適合越夏栽培。嫩瓜質地柔嫩,適宜熟食,老熟瓜纖維粗,且柔韌,可用作洗涮炊具。該品種當地每公頃產22500~30000千克。

(18)白玉霜 湖北武漢市地方品種。植株生長強健,分枝強。第1雌花出現在第10~15節,側蔓第一二節即出現雌花。瓜長圓柱形,長60~70厘米,橫徑5厘米左右。果皮淡綠色,中部密布霜樣皺紋,兩頭皮質粗硬,瓜上有縱溝,肉乳白色,皮薄,品質好。單瓜重500克左右。耐澇,耐熱,不甚耐旱。

(19)肉絲瓜 湖南地方品種。生長旺盛,分枝力強。葉片深綠色,掌狀5裂或7裂。雌花著生較晚,一般在主蔓第15節以上著生第1朵雌花。較晚熟。產量較高。瓜圓筒形,兩端略粗,長30~40厘米,橫徑7~10厘米。瓜皮綠色,瓜肉綠白色,肉質肥嫩,纖維少,品質好。單瓜重250~500克。

(20)雙青 廣東省廣州、佛山等地農家品種。植株蔓生,長勢旺盛,分枝力強。主蔓長達500厘米。葉長21厘米,寬18厘米,綠色。主蔓第7~10節著生第1雌花。瓜長50~70厘米,橫徑3~5厘米,瓜皮青綠色,皮薄而軟,具10棱,棱墨綠色,肉白色,質脆嫩。瓜長棒形,頂部稍粗,瓜蒂略細,單瓜重250~300克。早熟,播種至初收50~70天,延續採收40~50天,生長勢強,主蔓結果為主。每公頃產30000千克左右。肉質柔滑,味道微甜,品質優良。較耐寒,耐熱性略差,適於作春播。

(21)夏棠1號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系1989年與廣州市東圃鎮農技站合作,從棠東絲瓜中系統選育而成的新品種。該品種側蔓少而短,以主蔓結果為主。葉長25厘米,寬22厘米,深綠色,主蔓第10~12節著生第1雌花。瓜長棒形,頭尾均勻,長55~65厘米,橫徑5.5~6厘米,表皮青綠色,具10棱,棱墨綠色,單瓜重300~500克。肉質緻密,味甜,品質優。早熟豐產,在肥水條件充足時,平均每株結瓜4~5條,多的可達9條。播種至初收35~45天,可延續採收70~90天,每公頃產量30000千克。生長發育對日照長短反應不敏感,適應性廣,耐熱、耐澇,抗角斑病和白粉病,不抗霜霉病。耐貯運。適於夏季播種。

(22)青皮 又稱為綠豆青絲瓜。廣東地方絲瓜品種。瓜條長棒形,長40~45厘米,皮綠色或黃綠色。皮薄、肉厚,品質優良,單瓜重200~500克,每公頃產15000~30000千克。適宜廣東、福建、廣西、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種植。

(23)夏選 深圳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蔬菜技術應用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種。植株分枝力較強,生長勢中等。葉片大,心臟形。夏、秋播主蔓第17~18節開始著生雌花。瓜長棒形,上下部大小均勻,長約50厘米,橫徑4.5厘米,單瓜重250克左右,有10棱,皮色青綠,肉白色,厚而柔嫩,品質優,耐熱和抗病力強,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在長日照的夏季仍能較早發生雌花。宜作夏、秋品種。播種到初收37~40天,延續採收40天左右。每公頃產22500~30000千克。具有良好的早熟性和豐產性。

(24)線絲瓜 四川地方品種。植株長勢旺。掌狀葉片,有3~4對裂片,裂片較其他品種寬而短。主蔓第10~12節開始著生雌花。瓜細長棒形,中下部漸粗,瓜長75~95厘米,中下部橫徑3~4厘米,基部橫徑2厘米。單瓜重500~800克。瓜皮綠色,有皺紋和條紋,肉綠白色,質軟細嫩,纖維少而生長快,品質中等。較晚熟。耐熱性較強,也較耐濕,抗病蟲害能力較好,每公頃產30000千克左右。

(25)棒絲瓜 北京市地方品種。植株生長勢強,瓜棍棒狀,尾部略粗,長33~37厘米,橫徑3~3.6厘米。外皮綠色,有10條綠色線狀凸起,茸毛多。肉厚0.5~0.6厘米,白色,肉質軟,品質中等。單瓜重150克左右。

(26)青柄白肚 浙江省南部栽培較多。果實棒形,果實梗端7厘米左右,瓜柄附近淡綠色,其餘部分乳白色,故名白肚。果面光滑而有光澤,肉質柔嫩,不易粗老。屬於早熟品種,品質較好,但是產量不高。

(27)南京長絲瓜 又名蛇形絲瓜。主蔓第7~8節出現第1朵雌花,此後連續出現雌花。瓜長棒形,長130~170厘米,最長可達2米以上,橫徑3~5厘米,形狀似蛇。外皮綠色,果肉柔嫩,纖維很少,品質好。耐熱抗病,蔓長可達13~15米。每公頃產22500千克左右。

(28)雅綠一號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雜交一代。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該品種早熟,豐產,耐熱性較強,坐果率較高。春植主蔓6~10節結瓜,夏植主蔓20~22節結瓜,瓜長棒形,長約55厘米,橫徑5厘米,瓜色綠,棱黑,溝淺,瓜條勻稱,外觀較好,味清甜。大田生產一般每公頃產37500千克左右。

(29)河北棱絲瓜(洋絲瓜) 河北省地方品種,栽培歷史較長,全省各地均有栽培。生長勢和分枝性中等。葉片掌狀五角形,葉緣淺鋸齒,中缺刻,5~7裂片。主蔓第1雌花著生在10~13節。主、側蔓均可結瓜,瓜為棒槌形,瓜色深綠,老瓜褐色,表皮皺縮粗糙,有棱8條,單瓜重400克左右。為中早熟品種,播種至採收70天左右,耐熱性強,抗病性強,肉質柔軟,水分多,口感微甜,品質較好。

(30)江山清湖絲瓜(清湖天蘿) 浙江省江山市農家品種,栽培歷史悠久。植株蔓生,生長勢強,分枝性弱,葉掌狀7深裂,葉緣深鋸齒,深綠色。主、側蔓均能結果,以主蔓結果為主,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10節以上,瓜長棍棒形,縱徑40~60厘米,橫徑4厘米,瓜皮淡綠色,有微皺斑紋,單瓜重300~350克。該品種為早熟品種,定植至始收50天左右。耐熱、耐肥、耐澇、較耐寒,抗病性強。皮薄肉質緻密,水分含量中等,味鮮嫩,瓜形美觀,品質優。

(31)六葉香絲瓜 北京順盛豐蔬菜種苗有限公司品種。該品種植株蔓生,主蔓長6~8米,分枝性強,葉綠色。主蔓第6節始生雌花,瓜條長圓筒形,瓜長14~25厘米,橫徑4厘米左右,瓜皮綠色,果面有8~12條縱向深綠色條紋,皮薄,肉質柔軟多汁,品質佳,屬於早熟品種。該品種大棚、露地均可種植,每公頃可產60000千克。

『拾』 白色的絲瓜

白絲瓜
植株外觀與普通絲瓜相似,但葉片較深綠,莖粗,節間較短,分枝多,長勢強。開花結瓜後,從幼瓜至成品瓜,通體呈玉白色,並帶有隱紋,瓜條圓棒狀。
特徵
長40-70 厘米,橫徑6-8厘米。單瓜重0.5-2.0 公斤,一般畝產4000公斤,高產達5000公斤。該品種沒有普通絲瓜的硬皮和澀味,外皮薄而酥軟,纖維少,肉厚,味甜,有一種獨特的香氣,風味極佳。白絲瓜3-6月播種,主蔓第8節起開始開花結瓜,收獲上市早,持續採收期90天以上;如果採用冬季溫室大棚進行生產,則可周年結瓜上市。
白絲瓜就是絲瓜的一個品種 表面光滑是白色的 頭尾有點綠色 口感比綠色的絲瓜要好!很好吃的 大型點的菜市場有賣的 價格都比綠絲瓜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