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蠶豆和草魚哪個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蠶豆和草魚哪個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08 09:56:15

① 草魚喂蠶豆苗會變脆肉鯇嗎

不會的。草魚一般都是種草養殖,以減少成本。如果想快速出塘,則使用配合飼料。草魚各種青嫩的草、菜、秸稈、瓜類都吃,比如玉米桿、南瓜藤、豇豆藤、花生桿、各種綠葉蔬菜、黃瓜、南瓜、冬瓜、西瓜等,蠶豆桿也可以。人工種草一般種植蘇丹草、墨西哥玉米等,產量高,可以多次收割。

② 吃蠶豆的草魚,為何有人說會改變草魚的肉質

"脆肉鯇"其實就是草魚,它們無論是從外觀體型,生活習性,生物學特徵等方面,都和草魚一樣,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當然既然有"脆肉鯇"和普通草魚之分,那麼它們之間肯定是有些不同的。不過,"脆肉鯇"和草魚的不同,我們肉眼是無法分辨的。

脆肉皖是廣東中山的地理標志產品,其外表與普通草魚無異,但它的肉質卻與普通草魚大不相同,其肌肉的蛋白含量比普通草魚高出12%,而蛋白質的構成也不同,脆肉皖蛋白中的基質蛋白,肌原纖維蛋白,膠原蛋白的含量比普通草魚分別高出60%,19%,37%,看來都是蛋白質惹的禍。

脆肉鯇從草魚魚苗就開始享受不同的待遇,水質要求也高,草魚脆化前投喂的飼料不是很高,主要把它養到了二斤左右就要進行脆化工作,這時魚對水質,氣溫,飼料都要很高的要求,氣溫達到二十二到二十五度時,開始投喂脆化飼料,其實脆化飼料不是什麼化學飼料,也不是平時喂的粒料,它是我們吃的一種小吃:蠶豆,用蠶豆放水裡浸泡一晚,讓蠶豆吃飽水變軟了,第二天就可以投餵了,草魚投喂蠶豆要投足120天,使魚吃蠶豆慢慢轉變脆化作用,蠶豆喂養120天後,單一飼料對魚質量不好,接下來還要喂其他飼料30天左右來均衡魚的營養,使魚的營養達到最佳的效果。這時的脆肉鯇完成了它的脆化結果,但要做到脆肉鯇更加爽脆,還要一道工序要做,那就是把脆肉鯇瘦身工作。把脆肉鯇轉移到清水池中,長期有換水功能的清水池中瘦身45天,真正的脆肉鯇就可以上餐桌了。

③ 釣魚最好什麼魚食

1、常用的誘魚方法有哪些?
(1) 用食物誘魚:也就是利用餌料誘魚施釣,通常也稱撒窩子。可作為食物餌料的素餌有麩皮、玉米、小米、豆餅、大米、菜餅、糠、豆渣、碎米等,動物餌料有:肉骨頭、螺螄肉、蚌肉、雞頭、魚骨、蛙、蛆、紅蟲、蚯蚓等。
(2) 味誘:淡水中除梭魚外,大部分魚嗅覺靈敏,能憑氣味找到食物的位置,據此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准備味餌。味餌要餌料有濃郁的香、腥、臭等味,其顏色,水清的水體以桔紅、藤黃、朱赭等暖色為好;水渾的水體:以白色為佳。餌的氣味和顏色在白天或黑夜應各有擇重,一般夜釣偏重氣味;白天偏重顏色;水清重色,水渾重味。
(3) 光誘:用類似黃火蟲的冷光,可以銹魚,近年來國外生產出藍、綠、黃、紅等顏色的熒光棒,將其扣在魚鉤上以增加上釣率。
(4) 聲誘:魚的皮下有內耳,內耳內有聽斑,能准確地辯出聲音的方向和位置。據此已有"音響誘魚器"問世。它是把魚群攝食時的聲音錄下,復制,把它放在釣點,通過在水中放出聲音信號,便可誘魚被釣。
(5) 窩誘:將嫩草用繩子捆紮,系以石塊沉到水底,即成人工魚窩;也可用各種誘餌撒入釣點,形成窩子誘魚。

2、餌料如何分類?
餌料可分為誘餌和釣餌。
誘餌的作用是:集魚和留魚。也就是使分散的魚集中到一起,而且滯留下來不願離去。誘餌有散餌和粘餌兩種。散餌是將顆料餌料撒到水中使分散的魚集聚,以使垂釣;粘餌是將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黃豆粉、麵粉等用文火炒香,裝進水盒裡,用時先將魚釣用水浸濕,然後將鉤放進上述餌料混合的粉盒中拌和幾下,有香味的粉料即粘在鉤上,再把釣鉤投入釣點,引誘魚兒集聚,以便垂釣。

3、配製誘餌的原則是什麼?
要使自己所配置的誘餌做到使魚"吃不飽、化不了、又不會跑"。為此配製誘餌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 誘餌一定要"散、香"。由於誘餌很香,又是分散的,魚兒怎麼也捨不得離開,且怎麼也無法吃飽。
第二, 誘餌一定要有鮮艷的顏色。魚最敏感的顏色是:紅、白、黃三種;魚的視力約1米左右,所制的誘餌要盡量接近這三種顏色,並使之比重大一些。撒入水中後才能沉底,一次撒量不宜太多,以免招引浮在水面的小魚。
第三, 誘餌要有一定的粒狀物,同時又有粉末,其顆粒應有一定粘度,落水後才慢慢鬆散,這樣能穩住魚在窩內巡遊;其粉末可引誘魚兒入窩。
第四, 魚喜歡香味、腥味、臭味。因此誘餌必須具有香、腥、臭等特點才能使魚聚集。

4、如何製作粉末、顆粒和合成誘餌?
粉末誘餌
製作粉末誘餌的原料有:麩皮、菜子餅粉、豆餅粉、玉米粉、黃豆粉、山芋粉、胡豆粉、米糠粉、米粉、麵包屑、芝麻粉、花生粉、麵粉等數十種。製作時先將其中2種-3種粉末摻和在一起,到釣場後在什麼水質中垂釣,便使用該釣場水體中的水拌和餌料。有條件的地方粉料可不炒,將摻和的粉料加水浸泡3天-5天,待其發酵再供使用,其效果更好。這樣誘餌的香味不僅持久,而且擴散范圍更廣。
顆粒誘餌
製作顆粒誘餌的原料有:大米、小麥粒、玉米、飯粒、南瓜、香瓜、枸杞子、熟山芋、蚌肉、碎骨頭等。這些餌料顆粒大,不需摻拌其他餌料。如果水域大,將2種-3種餌料的粉末摻拌誘餌在一起製成的效果更好。
合成誘餌
合成誘餌在主料有:米、麩皮、菜子餅粉、玉米粉等其輔料有:螺螄肉、蝦肉屑、蝦粉、芝麻粉、魚骨粉等。其佐料有:水果香精、奶油香精、酒麴或魚肝油、糖類。
除上述誘餌種類外還有干撒餌、濕撒餌、腥撒餌、釀制誘餌(將大米或碎米裝進瓶里,倒進白酒浸泡2天-3天用時倒出即可)、色味誘餌、光誘餌等。

5、胡豆、黃豆、花生末和青草誘餌如何製作?
胡豆、黃豆、花生末是鯽魚、鯉魚、草魚喜歡吃的誘餌之一,其具體做法是:將胡豆、黃豆、花生分別炒熟,研成粉末備用。垂釣時用水調勻,撒入水中即成窩子。
青草是草魚愛吃的食物,到釣場後就地取材臨時扯些青草,將其捆成把,夏天甩於水面進行浮鉤。其他季節將青草把中加一塊石頭,甩入水中後沉底,即可進行底釣。

6、常用的麝香米和葯米誘餌如何製作?
麝香米是鯽魚、草魚、鯉魚最愛吃的誘餌。其具體做法是:買回一點麝香,用紗布包好,再用玻璃瓶裝入大米,紗布包也放入瓶內,封好瓶口,經10-15天即成。這種誘餌耐水泡時間長、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形。一個窩子撒20粒左右即可。
葯米是鯽魚、草魚、鯉魚喜歡吃的餌料。其具體做法是:用靈草40克、排草60克、香松50克、小茴香30克、滑石20克、大黃20克分別切碎裝入玻璃瓶中,加入白酒淹沒。浸泡1月-2月後即可。
另一配方是:香松50克、小茴香50克、滑石50克、丁香50克、廣香5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大黃20克。用同樣方法分別切碎,裝入瓶中,倒入白酒,浸泡1月-2月。
垂釣前用小瓶裝入大米,將配好的葯酒倒入小瓶中(以葯酒剛好淹沒大米為度)搖勻,密封。使用時每個窩子撒10粒-20粒大米為度。

7、常用的酒米、酒糟、菜餅誘餌如何製作?
在沒有麝香米、葯米的情況下可用酒米。
將大米裝入瓶中,倒入高梁白酒(以淹沒大米為度),加蓋密封。夏、秋季浸泡3天以上,春、冬季泡10天以上。使用前將米濾出,裝入另一干瓶中,帶到釣場即可使用。每次用量30粒左右即可。
菜餅、酒糟是鯉魚、草魚、鯽魚喜歡吃的東西。
菜餅誘餌:將菜籽餅30%、麥麩40%、大米30%混在一起碾碎,進釣場後臨時加水(加水量是以手捏可成團為度),即成。
酒糟誘餌:直接可使用,不必再加工。

8、如何將豆渣製成誘餌?牛屎可以作誘餌嗎?
白鰱、花鰱、鯉魚、草魚都喜歡吃豆渣。
豆渣誘餌製作方法是:將豆渣放在日光下曬幾天,待其發酵,使用時將其撒在窩子內即可。牛屎氣味濃,是鯉魚喜歡的餌料。用牛屎作誘餌原料好找,又不花錢,且製作方法簡單,其具體作法是:
取新鮮牛屎(未乾的)約1公斤加青草(切成短節)0.25公斤及少量大米、濕泥、稻殼等混合捏成團,生團約重1. 5公斤。每次可製作數團。將牛屎團扔到水體中待水中冒氣泡,其牛屎團中的稻殼、青草上下翻動、水呈渾濁獎時即可下釣。也可直接將牛屎撒到窩子內作誘餌。

9、怎樣用米飯製成誘餌?
米飯是魚兒喜愛的餌料之一,用米飯制誘餌的方法是:
將米飯放入可密封的壇子內,其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勻,密封壇口(如果用泡菜壇子就應加足壇沿水)。切不可使壇沿水幹了。只要壇口密封得好,米飯可以較長時間不變質。使用時取出加入混合飼料、麵粉、胡豆粉等即可。米飯可隨時加入壇內,以備使用。
其他誘餌制方法不再一一介紹,總之各地可根據自己需要垂釣的對象、所到釣場的水質、魚況、天氣以及當地擁有餌料的材料等情況製作選用。

10、常用的素餌有哪些?如何製作?
淡水釣的素餌主要用於垂釣草魚、鯿魚、團頭魴等。天然素餌有:各種陸生和水生植物的嫩葉、嫩芽以及瓜果、蔬菜、馬鈴薯、玉米粒、飯粒、麥粒等。
此外還有人為加工製作的素餌如:
白面餌:垂釣淡水魚中的鯽魚、鯉魚、青魚、草魚、鯿魚常用此作餌料。其具體作法是用白面加糖,混合均勻(還可混入少量麻油以增加香味),蒸熟捏成小團即可。也可用生麵粉加糖,垂釣時就地取水,隨取隨用,用釣場水體中的水調勻,拌和時注意水量,做到干濕應適度。
玉米面餌:新鮮玉米粉拌和少量麵粉(麵粉為粘合劑),用溫水調勻做成窩窩頭,蒸熟後搓揉成團,即可。
為什麼不同水域、不同季節、不同垂釣方法所需的餌料也不相同?
(1) 不同魚種,魚的進食要求也不相同,一些魚類產卵期前後十分貪食,而有些魚類在產卵和交尾期又不喜食,所以不同魚種其貪食期、厭食期和絕食期都不同。
(2) 水溫不同,魚的食性亦有變化:鯉魚在水溫18℃-30℃范圍內食慾旺盛,而羅非魚在30℃以上才是貪食期。
(3) 在一天之中魚的食性也有變化。所以不同水域、不同季節、不同垂釣方法所需餌料是不一樣的。

11、製作合成餌料的比例是怎樣的?
按一般規律:主料佔70%;輔料(粘合劑、鬆散料)佔20%,加味料佔10%。
製作合成餌料要因時、因地、因魚而異,早秋、深秋時節宜加一些骨粉、魚粉、蠶蛹粉;盛夏就宜清淡一些適量加入一點蜂蜜就行了。此外,還需再適量加一些有香味的佐料。

12、釣餌分哪幾類?
直接穿在魚鉤上釣取魚類的餌料稱釣餌,釣餌可分動物釣餌、植物釣餌和模擬釣餌三大類。
常用的動物釣餌有:紅蚯蚓、蝦、米蟲、菜青蟲、蠅蛆、金龜子幼蟲、土蠶、螟蛾幼蟲、蛹類、蝗蟲、蟋蟀、紅蟲、田螺、蜆、河蚌、青蛙、豬肝、雞蛋、沙蠶、蟶、貝類……。
常見的植物釣餌有:飯料、米糕、麥粒、麵粉發團、麵筋粒、饅頭、面餅、蠶豆、玉米、紅苕、南瓜、洋芋、白菜、嫩青草……。
模擬釣餌:是將魚鉤藏在用塑料或其他原料模擬製作的小魚、小蝦或其他蠕蟲裡面而成。垂釣時用模擬釣餌也可誘魚上釣。

13、制備釣餌的原則是什麼?
(1) 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水域、不同魚種類所需不同的食性來配製釣餌。草魚以用顆粒餌料上釣率高。
(2) 釣餌一定要新鮮,盡可能做到價格低廉、製作簡便、無污染、能適應不同水域。
(3) 釣餌要求色、形、味、動俱全。
色:要盡量接近黃、白、紅三種顏色。
形:即餌料外觀要形似魚兒愛吃的蠕蟲之類的東西。
味:根據不同魚類的食性製作釣餌,要有香味,一般鯽魚喜甜味;草魚喜淡酸味;鰱、鱅魚喜酸臭味。垂釣鯉魚、鯽魚、草魚的魚餌都是以香甜為主,其實魚兒也吃鹹味,在釣餌中,添加些鹽和味精,魚兒更要搶食,咸香味魚餌是垂釣鯉魚、鯽魚、草魚的好餌料。
動:指在拴掛蝗蚓、蚱蜢、蛆時要盡量使其能活動以吸引魚類。

14、制備釣餌應注意些什麼?
因為釣餌是供魚吞食的,所以對釣餌的要求是:
(1) 要有良好的適口性,不能有類刺或稜角,盡量便於魚類咬鉤。
(2) 切忌採取腐爛變質的動、植物作釣餌,以避免污染水體和破壞環境衛生。
(3) 釣餌和顏色要與水體相適應,一般常水配淺色魚餌;淺色水配深色釣餌(紅、黃色)。
(4) 誘餌和釣餌在味道和色澤上要有明顯的區別。
(5) 氣溫低時以葷餌為主,氣溫高時以素餌為主。

15、常見淡水釣的活餌有哪些?
用於淡水釣的活餌中其水生動物有:水蚯、水生昆蟲、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和小魚;陸生動物有:蚯蚓、昆蟲及昆蟲的幼蟲。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活餌。
蚯蚓:分紅、紫和青黑兩大類;青蚯蚓個體大,有腥味,可釣鯰魚、黃顙、黑魚、鰻魚、黃鱔等。紅蚯蚓可釣鯽魚、鯉魚、鯿魚、鱖魚、紅鱒魚、青魚、羅非魚、草魚等。
蛆蟲:可釣魚種除鰱、鱅外、絕大多數鯉魚科的魚都愛吃,特別是水體中的中上層魚類如馬口魚等。
水蚯蚓:又稱紅線蟲,它既是各種大、中型魚類的天然餌料也是許多小雜魚、蝦、蟹等種類的適口餌料。
麵包蟲:主要垂釣的對象是鯽魚、鯉魚、鯿魚、草魚、羅非魚以及其他雜食性魚類。

16、常見海水釣的活餌有哪些?
海水釣常用的活餌有蝦、泥鰍、少蠶、螃蟹、小魚、蚌、螺螄等,現將常用的作簡單介紹:
活蝦:主要用於釣鱸魚、石斑魚,其採集方法是在小型撈蝦網內裝肉骨頭、剩飯、剩菜,然後置於海灘淺水區有海藻的地方即可撈到活蝦。
活魚:可釣鮐魚、鱸魚或其他海水魚類。活魚裝鉤時不能傷其內臟,以保證較長時間的存活,鉤應掛在顎、眼、背等地。
活蟹:主要是沙蟹,其釣的對象是:石斑魚、黑鯛等魚。裝鉤時鉤尖從螯足與第一對步足中間穿入,藏鉤於同側的鰓腔,鉤尖不透過背甲,以使其可在海底爬行或在水中游泳,有利誘魚上鉤。
沙蠶:主要有亦蟲、草蟲、紅蜈蚣等,是海水釣的上等餌料,其垂鉤對象也很多。最適應岸邊手竿漂浮釣。

17、如何選擇對路的釣餌?
釣餌不在於精,而在於對路,一般釣鯉魚的餌料是:嫩玉米、麥粒、老玉米、玉為粑、紅蟲、蚯蚓、小蝦、螺螄肉、米飯粒、糟食、麵包等。
草魚喜愛的餌料是:嫩玉米、鐵線草尖、淡酸味餌料(麩皮80%、玉米面20%混合,釣前用開水浸一下,調勻裝進塑料袋,扎緊袋口,放在棉絮內捂嚴悶一夜,使其發酵即可)、玉米粑、米飯粒、蚯蚓等。
鯽魚喜食的釣餌有:在誘餌中加入炒芝麻粉、炒黃豆粉、香草香精後製成的餌料。鯽魚的釣餌有:小蝦、螺螄肉、紅蟲、胡豆粉(將胡豆炒至皮起麻點,起鍋,去殼,磨成細粉。使用時放幾滴水入粉中,調勻後按壓成粉團即可)、米飯粒、蚯蚓等。

18、如何用水果釣草魚?
草魚多以嫩草為食,利用此特性在不易找到其他餌料的情況下,可以用水果為餌:
(1) 選較青硬的香蕉,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裝鉤後即可釣草魚。
(2) 選軟硬適中的鳳梨,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裝鉤後也可釣草魚。
(3) 選軟硬的葡萄,整顆掛鉤,能釣草魚。

19、靈草、香松、排草的別名是什麼?
釣翁們做葯米,需到葯店裡買草葯,但往往對不上號,無從下手,為方便釣翁購買草葯,特將有關草葯的別名列出:
靈草:又叫零陵香、熏草、燕草、蕙草、香草、鈴鈴草、鈴子香、黃鈴草、陵草、陵香草、廣陵香、廣靈香、平南香、滿山香。
香松:又叫甘松。
排草:又叫靈草。

20、如何才能使誘餌聚魚效果好?
(1) 要使魚兒誘之即來,在誘餌的色、香、味三要素中應以香為主,因為魚的嗅覺比視覺、味覺更為靈敏,特別是當水的清澈度不高時,香就顯得更為重要了。當然色和味也要配合好才行,不可不管。
(2) 為達到魚兒來之能留的目的,誘餌的顆粒必須粗細結合、真假結合。如以大米和小米為餌料,則用小米4份,大米1份,另增加捶碎的蛋殼,可達真、假結合之目的。
(3) 為了達到魚兒能吞鉤的目的,打窩面積要小,一般窩子直徑15厘米左右;但窩子面積小,下鉤的難度就大一些,為保證准確下鉤,打窩時,在窩點的前後打好記號,窩點在中間,使窩點及兩頭的記號成一直線。

④ 用蠶豆養殖的草魚肉質脆嫩,飼養時有哪些要注意的嗎

用發芽的蠶豆養殖草魚,可以促進消化,加快草魚的生長速度,使其肉質更加鮮美、脆嫩。選擇規格為2.8-3公斤左右的魚種投放。養殖前要對魚池進行消毒。養殖過程中注意合理投喂飼料。蠶豆需先浸泡,催出芽苗,清洗干凈後再投喂。定期換水,調節水質,做好防病和防盜監管工作。


為什麼餵食蠶豆能使魚兒從鬆散變得清脆?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謝軍研究員在魚類肌肉紋理的調節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科學地解釋了 "口感 "變化的原理。他們的論文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食品化學》上,並得到了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支持。脆皮草魚也會患 "蠶豆病",研究小組發現,脆皮草魚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下降,ROS含量增加,造成細胞蛋白質和脂質過氧化,導致紅細胞裂解。這種現象與 "蠶豆病 "的病理症狀非常相似。


謝軍告訴記者,食用蠶豆一段時間後,脆皮草魚在養殖後期也會出現類似溶血、缺氧、器官功能病變等現象的栓塞。甚至過度的脆皮草魚會因血液循環障礙而直接死亡。但是,養殖生產者已經掌握了這個規律。當脆皮魚養殖接近後期時,就停止投喂蠶豆,改回全價配方飼料,這樣可以保持草魚的

⑤ 魚吃蠶豆會變脆肉,那麼人吃蠶豆會不會變脆肉

應該不會畢竟人不是魚對不對。。。==

⑥ 草魚吃蠶豆,為什麼會改變草魚的肉質

一般養這種魚不是用魚苗來養,都是選擇2到3斤以上的草魚直接來飼養,並魚塘中的水要保持干凈,然後用蠶豆按量喂四個月,然後魚上市以後魚肉都特別受人青睞,因蠶豆所含蛋白質量很高,草魚吃後體內水分減少,肉質就很勁到,脆軟,而且膠原蛋白含量特別高。

蛋白質的構成也不同,脆肉皖蛋白中的基質蛋白,肌原纖維蛋白,膠原蛋白的含量比普通草魚分別高出60%,19%,37%,看來都是蛋白質惹的禍。鯇魚(草魚)必須要喂蠶豆(胡豆)才能成為脆肉鯇。給鯇魚長期投喂蠶豆,讓魚肉的蛋白質及礦物質含量提高,使肉質更為爽脆,所以稱為脆肉鯇。因為蠶豆能幫助魚的消化,促進魚的新陳代謝,利於魚類快速生長,長得快、肉質好、嫩且滑、有嚼勁,養殖戶當然願意。

⑦ 蠶豆中的什麼成分使鯇魚的肉質變脆

養脆肉鯇的飼料,主要是蠶豆。蠶豆不用粉碎,整粒用清水浸泡一晝夜以上,使其浸透變軟發脹,便於草魚攝食、消化。按池塘中鯇魚的數量和規格,按一定的比例投喂(飼料系數5%左右)。但是,蠶豆售價較高,養殖全程用不劃算,為降低養殖成本,生產上一般是用常規方法把草魚養至體重l公斤以上,再轉到流水池投喂蠶豆3個月以上,這樣養脆肉鯇,成本較低,又能保持脆肉鯇的特殊風味。

⑧ 為什麼草魚吃蠶豆就可以變成脆肉皖

蠶豆中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叫L-3,4-二羥基苯丙氨酸,它就是蠶豆病的致病因子,如果生吃蠶豆過多,就可能患上急性溶血性疾病。

但鯇魚體內有特殊的蛋白酶,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性,可以快速修復溶血的傷害。所以給鯇魚吃蠶豆,它體內就在發生一場拉鋸戰,蠶豆病會讓魚溶血,鯇魚自身會修復溶血,這樣長期對抗之後,鯇魚的肉質就會發生脆化。

營養價值:

脆肉鯇總氨基酸為16.8克,比三文魚17.66克略低,但比鰻鱺的14.05克高。脆肉鯇魚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為6.70克,比三文魚7.22克略低,但比鰻鱺的5.46克高。

脆肉鯇呈味氨基酸為6.61克,比三文魚6.73克略低,但比鰻鱺的5.38克高。由此可見,脆肉鯇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完全可以與三文魚和鰻鱺相媲美。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脆肉鯇

舜網新聞網-普通草魚吃蠶豆變身美味脆肉鯇

⑨ 為什麼鯇魚吃了蠶豆會變成脆肉鯇

不光是吃蠶豆的功勞吧...以下來自網路 脆內鯇為何會這樣脆?
關鍵在於水質和飼料
1。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溶氧量以不低於5毫克/升為宜。最好引用水庫、山溪水,也可用清新的河水。在急劇流動的池水裡,魚飛速游動,使肌肉經常運動,減少脂肪積累,增加肌肉韌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脆肉鯇成為游泳健將。
2。養脆肉鯇的飼料,主要是售價昂貴的純天然東北蠶豆。蠶豆不用粉碎,整料用清水浸泡一晝夜以上,使其浸透變軟發脹,便於草魚攝食、消化。

⑩ 魚吃蠶豆三個月有多大

今天要說的脆肉鯇,從外形上看和草魚幾乎一模一樣,其實呢,脆肉鯇也來自於草魚,草魚也被稱為鯇魚,但脆肉鯇的口味卻與草魚有很大差異,那麼,脆肉鯇是怎麼從草魚演化而來的?脆肉鯇到底有哪些特點?怎麼食用脆肉鯇呢?

廣東省中山市的東升鎮是中國脆肉鯇之鄉,這里不光脆肉鯇養殖產業比較發達,還擁有豐富多樣的脆肉鯇系列美食,因此,小小的東升鎮每天都會吸引眾多遊客來這里觀光游覽,品嘗美味。

記者發現,人們品嘗了脆肉鯇這種魚後,普遍反映它的口感與一般的魚有很大差別。一般的魚比較細膩,而脆肉鯇吃起來肉質軟滑、爽脆,有嚼勁,甚至吃起來有種吃豬肉、牛肉的感覺。

那麼,在東升鎮這個出產脆肉鯇的源頭,目前的市場行情怎樣呢?

在東升鎮的一些菜市場走訪時,記者了解到,一般賣整條脆肉鯇的零售價格每斤在12-18元之間,而分部位來分割零售的,價位平均會高一些,而且不同部位,價格也不同。

像肉質最好的魚腩部位,每斤在35元左右,比較便宜的魚頭、魚骨每斤是12元左右。而經過瘦身的脆肉鯇價格也要比沒經過瘦身的每斤高3元左右。

經銷商們說,脆肉鯇的經銷價格與脆肉鯇的品質以及脆度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脆度越好的,價格越高。不過,要想從外觀判斷脆肉鯇的脆度,目前還是比較困難。

另外,由於源自草魚,脆肉鯇的外形和草魚還是很難分辨。一些業內人士說,通常脆肉鯇的個頭要比草魚大點,顏色也要淺一些,但這並不能一概而論。

那麼,脆肉鯇與草魚到底有什麼內在聯系呢?它們之間又有哪些差異?

脆肉鯇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耐煮不爛。而草魚不脆,容易煮爛。那麼,源自草魚的脆肉鯇為什麼會與草魚的性能相差這么大?脆肉鯇為什麼會如此結實?

東升鎮位於中山市境內的西北部,小鎮內河網縱橫交織,水資源十分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在東升鎮的勝龍村,記者見到了養殖大戶車志強。車志強養殖脆肉鯇已經20多年,他告訴記者,脆肉鯇在當地也被稱為脆魚,其實脆肉鯇就是由草魚變來的。草魚之所以會變為脆肉鯇,主要是在養殖過程中他們採取了一些特殊的辦法。

車志強說,要讓草魚變成脆肉鯇,最關鍵的是給草魚餵食120天左右的蠶豆,加上合適的水溫和氣候條件,養出的脆肉鯇的肉質就會變得緊實,口感軟滑、爽脆。

車志強 養殖戶:我們講究,第一自然環境、水資源,這個是天然條件,沒有好水,就不可能養出來好魚。第二,我們就選擇魚種,魚種我們也要選擇長得好,健康的魚。

車志強告訴記者,要養殖脆肉鯇所選擇的魚種其實就是草魚。為了縮短養殖周期,提升經濟效益,他們選擇的魚種都是成品草魚,而不是草魚苗。

那麼,餵食蠶豆會給脆肉鯇帶來哪些改變?事實真的像車志強所說的那樣嗎?

中山大學的陽會軍教授跟蹤研究脆肉鯇的生長習性已經20多年,對此,他就有關問題向記者做了一些解釋。

陽會軍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脆肉鯇主要是在投喂蠶豆期間,我們改變了脆肉鯇的身體結構。第一個是水分少了,第二個蛋白含量高了,第三個就是腹脂含量也高,特別是膠原蛋白的含量,比普通草魚大概高20%。那麼膠原蛋白,我們通常也都應該很熟悉,比如說像豬皮或者驢皮,它主要構成成分其實也是膠原蛋白,這樣就導致我們所說的脆肉鯇,它的口感就比較爽脆,另外在烹調的時候也比較耐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