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蘋果樹可以留y字型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蘋果樹可以留y字型嗎

發布時間: 2022-06-08 07:27:43

㈠ Y型果樹修剪方法

Y形修剪
籬架行向南北,每株僅兩個骨幹枝,分向東西成Y形,與地面成60度角。一般株距0.75~1米行距4.5~6米。希望能幫到你!

蘋果樹是雌雄同株還是雌雄異株

蘋果樹是雌雄同株。

雌雄同株指:其雌蕊與雄蕊分在兩種(朵)花上,這種叫單性花,就像玉米。如南瓜、黃瓜、西瓜蘋果等。同一花序內雌花、雄花混存者稱為雌雄同序花(androgynous),而其中雌花位於頂部者稱為頂雌同序花(gynecan-drous)。蕨類則指雌雄兩性生殖器官在同一個體上形成,並由同形孢子萌發形成精子器和頸卵器的原葉體。

大多數植物都是雌雄同株,常見的以下幾種:

1、玉米,稻穀,小麥,高粱,芝麻,油菜,豆類植物等。

2、蘋果樹,李樹,柿樹,石榴樹,桃樹,無花果樹等。

3、西瓜,香瓜,絲瓜,冬瓜,南瓜,葫蘆等。

4、辣椒,茄子,番茄等。

(2)蘋果樹可以留y字型嗎擴展閱讀:

蘋果樹花朵

傘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於小枝頂端,花梗長1-2.5厘米,密被絨毛;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被絨毛;花直徑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絨毛;萼片三角披針形或三角卵形,長6-8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內外兩面均密被絨毛,萼片比萼筒長;花瓣倒卵形,長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時帶粉紅色;雄蕊20,花絲長短不齊,約等於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絨毛,較雄蕊稍長。

㈢ 如何矮化果樹有哪些減輕工作量的好辦法

矮小的第一步是切開木樁,觀察果樹的整體高度,挑選果樹的一根樹枝,以後發展到股價。然後,在選定側面分支的連接原始主分支處,將原始主分支鋸到45度以下。把整棵樹拉高選定的側面樹枝將與主峰成比例收縮。換句話說,轉換比率。這種情況一般在樹枝上呈「Y」型,兩邊分布時去除大樹枝,留下樹枝,傷口癒合時留下彎曲的角度,樹枝後期發展形成過渡比率,呈現後期主峰上下顛倒的「V」性樹枝。不管主峰彎曲還是正直,主峰下面都要變得又粗又小。

種植的那一年長莖,冬天或第二年春天在盆里立兩根柱子,柱子上綁幾根橫果,莖呈曲線型。在這條曲線的莖上挑選4 ~ 5個新枝,每年適當修剪成結果枝。這種樹生長勢頭強,一年生枝較軟,適合蘋果、桃子、梨樹部分等。三次環形形狀:也稱為三周環形形狀。當年種莖可以摘心20厘米左右,也可以在冬季剪,第二年留下三個主要分支,每年修剪,保持快樂。這種樹適用於桃子、蘋果、梨等盆栽果樹。

也叫三尺。三州學校對快樂、蘋果梨等極性強的果樹,樹冠中心經常出現很多學徒分支。(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幸福)為此,分別從三個主要分支的背上挑選一個長分支,使其向上生長,使三個主要分支變得非常體形。

㈣ 適用於喬砧稀植蘋果樹的常用樹形有哪些

當前生產中,喬砧稀植蘋果樹的常用樹形,主要有:主幹疏層形、小冠疏層形、基部三主枝半圓形、自然開心形和十字形等。

(1)主幹疏層形(圖19)這種樹形的特點是:主枝數量少,整形容易,樹體結構牢固,豐產、穩產。干高50厘米左右,全樹有主枝5~7個,分為3層,一般第1層3個,第2層2~3個,第3層1~2個;層內距離25厘米左右;第1、2兩層主枝的層間距離60~80厘米;2層以上的層間距離40厘米左右。成形後,樹高3.5~4.0米。為了改善樹冠內的光照條件,保持長期的優質和穩定豐產,常於樹勢緩和後落頭開心,改造成為主枝疏層延遲開心形。

圖23 十字形

這種樹形的結構是:全樹有5~6個主枝,分3層排列在中央領導幹上,第1層的2個主枝和第2層的2個主枝,呈十字形錯落分布。每層的2個主枝,相對著生;層內距離50厘米左右,第1、2兩層主枝間相距約150厘米;第3層也有2個主枝,層內距約30厘米,第2、3層間的距離約60~70厘米。

這種樹形進入盛果期以後,枝條密集到影響通風透光時,可去掉中心領導枝及其以上大枝,使成為4大主枝錯落對生的十字形。

㈤ 蘋果樹拉枝到多少角度,最為合理為什麼

果樹要想獲得高產優質的果實,延長結果年限,必須要對對樹體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形修剪。果樹修剪的基本方法是,短截,回縮,疏枝,緩放,摘心,剪梢,環割,扭枝,拿枝和拉枝等。那什麼是拉枝呢?


總之,蘋果因留的樹形不一樣,那麼所需要拉枝的角度就不一樣。主枝角度的開張,可保證中心乾的優勢,緩和樹體生長勢,既有利於通風透光,也有利於成花結果。調整主枝的角度除拉枝,墜枝,撐枝,拿我,別枝外,還可以在苗木定干時,選擇角度好的枝,芽作為骨幹枝培養,或者留外芽或側芽短截,可稍加大主枝角度或延原主枝方向延伸,後期通過拉延長枝,使其開張角度呈70–80度,等結果後再落頭開心,以增加樹冠上部的透光量。現在的蘋果樹大多採用促花修剪的方法,有針對性和時間性,只有抓住有利時機,採用相對應的措施,多種方法配合使用,促花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㈥ 蘋果樹的修剪

正常情況下,蘋果樹最好在冬季修剪,基本上樹葉掉的差不多了就可以修剪。早春修剪一定要在樹體體液流動之前進行。不同樹齡的蘋果樹方法不一樣。小樹關鍵要定主幹,在1米左右處留互成120度的三根主幹的基礎上剪掉中心干;以後去掉主幹向上的枝而保留外側的枝椏,使三根主幹成長為圓形樹冠。成年樹修剪有三目的:一是調整大小年,大年要疏掉一些果枝以保證作果營養充足;二是要使樹型保持圓形,去掉豎直的徒長枝;三是要使得樹冠疏密得當,以保證良好的日照和通風。
一、撐枝調相(均衡樹勢) 。對蘋果樹採用撐、拉、別、垂、壓、吊等方法,人為地改變和調整直立枝或角度較小枝條的生長和分布方向(位),並對枝條實施某些損傷,藉以起到緩和長勢、均衡枝相、充分利用空間,利於果樹生長和促進花芽形成的措施叫撐(拉)枝調相,也叫均衡樹勢。
二、撐枝的作用。通過撐枝改變了枝條生長極性,減少枝條上頂端優勢的差異,有利於促進下部即近基部枝芽的生長(更新復壯),並促使所抽生新梢生長均勻,形成中短枝,有利於結果,防止下部光禿;骨幹枝開張角度後,可以擴大樹冠,改善光照,並能充分利用空間;通過調整枝相,有利於促進樹體健旺生長,便於進行分類管理,能夠達到早果早豐、整形結果兩不誤。 具體操作中,為了促使幼樹早果高產、持續優質,還要正確調整樹體的枝相結構,以便調節和促進光合產物的合理分配。一般對旺樹、旺枝以及樹冠比較直立的品種一定要加大角度;特別是對易於旺長的喬砧樹(包括臨時性的輔養枝),其枝條角度要力求更大;而對矮化砧以及短枝型品種,或易於衰弱的立地條件(如山區旱薄地等)開張角度應適當小些。根據實際觀測一般通過拉枝開角,可使幼樹提早結果2--3年,大樹易於豐產優質。尤其是通過拉枝可以改善果樹受光條件,不僅提高了果實品質(優質),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防止內膛(或下部)出現光禿即結果部位外移。
三、造傷。 即利用修剪工具人為地鋸(或者剪)傷所處理枝條的上、下生長點或其基部的初皮部至本質部,並在傷口癒合之前起阻礙或減緩養分和水分上下輸導的作用,藉以調節長勢、有利於促進生長或緩勢成花的措施稱造傷。如果造傷恰當,其調節或控制效果十分顯著。造傷的作用可以人為地調節枝4月長勢(即抑強扶弱),有利於平衡枝相關系,特別是樹體上下關系;能夠削弱長勢、促進成花,其作用機理是----由於環刻所造成的傷口能夠不同程度地截留光合產物(包括可溶性糖),因而也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新梢組織中的細胞液濃度,從而促進並加快了花芽分化的過程。另外通過鋸傷(如:連三鋸等)骨幹枝背下部位,則可以加大開張角度,起到抑制生長勢(旺枝),促進結果,並增大光能利用空間。
四、破芽。 即利用枝剪扣去芽體或損傷芽體先端1/3部分稱破芽修剪,也叫破頂或扣芽。主要作用與目的是:在幼樹整形(尤其是骨幹枝的)修剪中,往往為了防止競爭枝特別是背上競爭枝對樹體結構的擾亂,一般在冬季修剪時,有時也可以有意識地扣去青干枝剪口下第二芽,使其不再萌發,以便拉開剪口枝梢(即延長枝)與下部第三芽枝條之間的生長勢,有利於主從關系的調整。尤其是在紡錘形、矮化砧及短枝型樹體結構的中心干延長頭修剪上應用最多也最為重要。另外,在選擇芽向定位發枝時也常採用同樣的辦法----扣上芽逼下芽,達到集中營養,促發旺枝。
但在為了控制幼旺樹的營養生長,促進轉化和萌發形成中短枝,常常對無花的中短枝的頂部大葉芽進行破頂芽。能夠控制單軸延長生長(抑制跑條),並使下部芽限萌發短枝有利於形成花芽。或者,在對花多的大年樹,為了減少花芽留量,保持預備枝有一定比例,並使小枝交替結果、輪流更新。一般對中長果枝和有花芽的果台枝,進行破頂修剪也叫以花換花。
五、注意事項:
1、以輕為主、簡化修剪;整體緩放、四季調整。
2、因樹制宜、綜合調控。由於冬季修剪是一項技術性很強,方法上又比較靈活的實際操作手段。但要真正做到准確掌握、運用自如:首先,就必須充分了解果樹修剪生理,以及正確利用蘋果枝相規律和枝芽異質性等特點;然後,再結合不同果園的立地條件、建園品種、栽植密度、生長情況和栽培管理水平等採取靈活對路的修剪方法,才能達到正確修剪,合理調勢。
3、認准花芽,精細修剪。對已經進入盛果初期的大年樹,必須連年進行枝組修剪,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產量、促進品質,而且還可以通過控制花芽留量使其與樹勢和計劃產量相適應。其效果比疏花、疏果更為明顯。另外,由於留足了預備枝芽,能夠在結果的同時,又形成充足的花芽,為防止並消除「大小年」現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㈦ 金世紀蘋果樹的修剪方法

摘要 你好,金世紀蘋果樹促發新枝的時候,需進行摘心,同時可以剪去那些生長過密、交叉、病死的枝條等等,一般剪短枝條的長度,可以有效改善陽光照射的均勻度,而且能增強局部枝條的長勢和調整枝條的生長方向,還可以緩和枝條的生長程度。

㈧ 果樹定值技術要點

一、建園
1、園區選擇。在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無空氣污染的淺丘地帶。
2、選用優良品種,1-2年生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優質壯苗果樹。
二、果樹栽培
1、定點挖穴。穴深、穴寬均勻0.8-1米,表土、心土分開堆放,將有機肥和表土混合後,施入穴底,再將心土依次回填,畝施有機肥5-10噸。
2、栽植密度。採用3??米或3??米的株行距,畝栽220-110株。
3、定植時間:9-10月。
4、定值按8:1或6:1配置授粉樹。定植時做到根理直,下踏緊,上表松,以樹苗為中心,圍堆成水盤狀,灌足清糞水定根。
5、果樹覆蓋。在樹盤內覆蓋一層秸稈。
三、幼園間作
果樹定植1-2年內,行間未封行時,可間種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資料,以短養長。間種作物要滿足:(1)生育期短;(2)大量需肥水時期與果樹錯開;(3)植株矮小,不影響做體光照,忌藤蔓和高桿作物;(4)與果樹無共同病蟲害;(5)間種作物經濟價值較高。
四、果樹整形修剪
1、幼年果樹修剪整形。目前生產上採用矮化豐產栽培技術,幼果樹重在培養樹形。對常綠果樹採用疏枝達到養型,使果樹樹林通風透光,枝條均勻分布;對於落葉果樹桃、李、梨等生產上常採用"Y"字型和杯狀型樹型,梨採用倒"人"字型拉枝或雙層籬架整形。
2、成年果樹修剪整形。采果後修剪,用果剪剪去病枝、殘枝、枯枝、弱枝。冬季修剪:落葉果樹進入休眠開始進行果樹修剪。常綠果樹的修剪在春梢抽生前,老葉最多將脫落時進行。
五、果園肥水管理
1、施基肥。果樹常在采果後立即施基肥,對豐產或晚熟品種在采果前施基肥。具體時間秋季9-10月,全園深翻土壤20-30厘米,除去園內雜草雜物,與修剪枝條一並銷毀。在樹盤外開溝30厘米深,20厘米寬,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果樹專用肥100公斤。
2、果樹覆蓋。結合施肥在果樹樹盤內覆蓋5-10厘米厚秸稈;對樹堂透光性差的果樹對果子著色要求較高,可以樹盤覆蓋銀色反光膜。
3、追肥和灌水。根據掛果量、樹勢以及冬季施肥量,可在果樹生長關鍵時期追肥。在花前或花後追肥,畝施速效果樹專用肥25-50公斤;在果實膨大期,畝施速效果樹專用肥50-100公斤,灌足水分。采果後秋冬乾旱地區結合基肥施用灌水,促進肥料分解,滿足果樹後期生長。
六、花果管理
1、疏菜疏果。人工疏花疏果可以從花前復剪開始,以調節花芽量,花後可進行疏菜和疏幼果。疏果應於幼果第一次生理落實後及早進行。根據單株掛果量,疏去花序中弱果,疏去梢頭果、弱枝果、小果、病果、蟲果和畸形量,保留壯果。
2、果子套袋:選用全木漿雙層袋,在定果後及早進行,並噴施一次殺蟲殺菌劑,在15日內完成套袋工作,果子採收前30天左右去除套袋。
七、病蟲害防治
1、人工防治。拾落果、剪病蟲枝、深翻土壤、除去雜草雜物集中銷毀;利用各種害蟲生活習性及時進行捕殺、誘殺各類害蟲;套袋。
2、葯劑防治。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或生物農葯,在病蟲害盛發期預防。如廣譜殺菌劑、代森錳鋅、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殺蟲劑:功夫、敵百蟲、抑太保、Bt等。要求最後一次使用化學農葯距收獲時間為30天。

㈨ 蘋果樹拉枝多少度合適

要看採用哪種樹形和枝條所處的位置。如果是採用紡錘形整枝的,小主枝的角度拉到90度左右為宜;自然開心形的主枝角度50-60度左右,小冠疏層形主枝的角度60度左右,Y形樹形的主枝開張角度45-50度,其餘的結果枝開張角度90-100度左右為宜。

㈩ 設施栽培果樹生育期是怎樣調節與樹體控制的

(一)設施栽培果樹生育期的調節

設施栽培可以人為地控制環境條件,尤其是溫度條件,植物可以常年生長,完全可以改變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發育的季節性和周期性,為改變果樹的收獲期提供了可能。但要做到改變果實的收獲期,根據需要供應市場,就必須人為地控制和促進花芽分化,打破果樹的休眠,並科學地控制樹體實現按需生產。

1.花芽分化的促進 在自然條件下,果樹的花芽分化一般是在6月下旬以後開始至第二年4月以前完成。不同果樹種類開始分化的時期和完成分化的時期各不相同。為了改變果樹自然條件下的收獲期(一般是提早),就必須提早花芽的分化,縮短其分化期。目前常採用的主要方法是:

(1)高溫長日照。據研究,高溫、長日照有利於促進果樹花芽的分化。在設施條件下,1月下旬開始保溫,可比露地栽培生長期提早2個月,因此,花芽分化也可大大提前。

但是也有例外,如草莓的花芽分化則需要低溫、短日照。在8小時日照下,10~20℃都能分化花芽,30℃以上不管日照長短,均不分化花芽。據研究,草莓在8小時日照和17℃條件下,進入花芽所需要的時間最短,5℃以下因進入休眠不再分化花芽。因此,為了促進草莓花芽的分化,可採用低溫黑暗處理或進行高山冷地育苗等。

(2)抑制新梢生長。新梢的旺盛生長會影響花芽的分化,因此在花芽開始分化時應對新梢的生長進行抑制。抑制的方法有摘心、環狀剝皮、扭枝以及化學葯劑處理等方法,但以葯劑處理最為方便和有效。常用的化學葯劑有矮壯素(CCC)、B9、多效唑(PP333)等。目前我國在生產上廣泛採用的主要是PP333。該化學葯劑對桃、櫻桃、葡萄、蘋果等多種果樹都有抑制生長、促進花芽形成的作用。施用方法有葉面噴施和土施兩種。葉面噴施濃度一般為1000~3000微克/克,施用時間一般在盛花以後。土施一般用量為每株1~10克,以樹體大小而定,多在春季施入樹冠外圍。

(3)控制氮素。氮素過多營養生長旺盛,抑制花芽的分化或使花芽分化延遲。為了促進花芽的分化,在花芽分化期間要控制施用過量的氮肥,尤其是對幼旺樹,氮肥的施用應盡量在花芽分化前,但對一些老樹和弱樹即使在花芽分化期施用氮肥也是必要的。

2.休眠的解除 果樹在年周期發育中有一個休眠期。一般認為果樹落葉後即進入休眠,直第二年春天萌芽開花,把這一段稱為休眠期。實際上果樹的休眠並不是在落葉之後,而是落葉前即進入休眠期。如葡萄9月上中旬即進入休眠期,10月中旬落葉前已進入深休眠期。

果樹進入休眠後,即使在溫度適合的條件下也仍處於休眠狀態的時期稱為自然休眠期。在自然休眠解除後,由於外界條件不適合而仍處於休眠狀態的稱為強迫休眠。在設施栽培中,在以提早成熟為目的的情況下,正確判斷休眠的解除時期,科學地運用解除休眠的措施,是設施栽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果樹休眠的解除需要 7.2℃以下一定低溫的積累(低溫需求量)。不同果樹種類和品種解除休眠的低溫需求量不同(表21-1),

表21-1 幾種落葉果樹解除休眠的低溫需求量

同樹種不同品種對低溫需求量也存在一定差異。

由於果樹對解除休眠的低溫需求量不同,解除休眠的時期也不同,進而決定了開始保溫的時期。低溫需求量不足,開始保溫,雖然能生長,但是發芽率低,發芽不整齊,生長結果不良。

近年來,隨著設施栽培技術的發展,人為地採取一些措施打破休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溫度處理、摘葉和化學葯劑處理。

低溫處理在草莓設施栽培中已廣泛應用,即在花芽分化後將秧苗挖起,捆成捆,放於0~3℃的冷庫中,保持80%的濕度,處理時間的長短可根據品種打破休眠需要的低溫量決定。

高溫處理對打破葡萄芽的休眠有明顯的效果。據研究,在溫室栽培中達到30℃以上的溫度對打破休眠是很容易的。

摘葉對打破休眠也有一定的作用。我國台灣省在產期調節的栽培中利用摘葉的方法促使葡萄、桃、梨等休眠芽的萌發可使葡萄一年3次開花,收獲3次,使桃、梨一年2次開花,2次收獲。

化學葯劑處理打破休眠目前國內外都獲得了成功。所用的葯劑有石灰氮、益收生長素(Ethrel)、2-氯乙醇以及赤黴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以石灰氮應用比較廣。

石灰氮對葡萄、桃、李等果樹打破休眠均有作用。研究表明,石灰氮是一種很好的落葉劑。

赤黴素也被認為對打破休眠有效。但研究證明,僅靠赤黴素來打破休眠是困難的,它只能代替部分低溫處理,只有在經受低溫不充分的情況下,噴施赤黴素才會有效。

(二)樹體的控制

設施栽培投資大,應在短期內收到經濟效益。因此,應以矮化、密植、早果為目標。但在設施條件下,由於溫度高、濕度大、生長周期長、光照弱,因而樹勢生長非常旺盛,枝梢容易徒長,造成樹冠密閉、遮蔭,枝條生長細弱、花芽分化不良等。對此必須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控制樹冠的生長。

1.栽培密度 設施栽培一次性投資大,而果樹又是結果晚、效益慢的作物,如何使其早結果、早豐產、早見效,是設施果樹栽培的重要課題。研究和實踐證明,密植是早結果、早豐產的重要途徑之一。密植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空間,增加單位體積的果枝量,使早期產量盡快提高。

設施內光照比較差,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栽植的密度不宜過大。喬本砧可掌握在150~300株,藤本可掌握在200~400株,並採用相應的整形修剪方法和控冠的措施。根據經驗,北方日光溫室栽培油桃、杏一般667米2栽300~400株,李一般667米2栽150~200株,櫻桃80~100株,葡萄667米2栽800~1000株,草莓667米2栽8000~9000株,樹莓和果桑667米2栽300~400株較為適宜。

2.盆栽控冠 盆栽是控制根系生長的有效方法。在設施栽培的第一年春天先不要將1年生嫁接苗直接定植於溫室內,而是栽植於盆內,使果樹的根系被嚴格地限制在固定體積的盆中,改變了自然分布深而廣的狀態,從而限制根系的生長,進而限制上部新梢的伸長生長和加粗。

盆栽一般用素燒花盆即可,花盆直徑35~40厘米,盆中填營養土。營養土以腐熟的糞或養蘑菇的基質等與園土混合,其比例為1∶5左右,盆底用碎瓦片蓋住底孔,使之既通氣,又不會漏土。將混合的營養土先放入1/3,然後栽上樹苗。栽樹時,應使根系舒展並與土壤密接,上面再填營養土。營養土填的程度以介面露出土面為宜,並填入至八成滿,上面留出盛水口,以利澆水。栽植時期以春天未發芽前為宜。

3.化學控冠 多效唑(PP333)在多種果樹上,不論是噴布還是土施,均對新梢生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並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與產量。但由於樹種、品種和施用方法、時期、濃度不同,其效果也有所差異。在桃上施用最為明顯。施用PP333的新梢生長量可減少20%~50%,產量可提高20%以上,並可提早成熟,對果實大小和品質無任何影響。對葡萄、櫻桃、蘋果、梨等樹種都有明顯抑制生長、促進結果的作用。使用時期一般土壤施用以秋季10月末為宜;葉面噴施以春季5月中旬進行效果較好。施用濃度一般每株為3~4.5克,葉面噴施濃度1500~2000微克/克。

4.整形與修剪

(1)整形。高密度的整形原則應該是矮干、矮冠和少主枝。所採用的樹形一般為自然開心形、Y字形以及草地果園所採用的特殊整形修剪方式。

①自然開心形。干高30~50厘米,在主幹頂端均勻分布3個主枝,各主枝以45°角延伸。每主枝上分別留2個側枝,其開張角度為60°~70°。並在主側枝上培養大、中、小型結果枝。

常規的整形方法是:嫁接苗定干後的第一年冬剪時,選留在主幹上錯落生長的3個主枝,剪留長度一般為40厘米左右。定植的第二年冬剪時,在3個主枝的頂端,每主枝上留2個方向合適的側枝,側枝開張角度70°左右,剪留長度視生長勢而定。

在管理好的條件下也可進行快速整形。當春季的嫁接苗長到60厘米時摘心,當第一次副梢生長至40厘米時,對副梢摘心,8月上旬進行主副梢第三次摘心。對不作為主、側枝的進行拉枝、扭枝、別枝。這樣整形時間可縮短一年。在施肥條件好的情況下可在當年形成花芽。

在盆栽控冠的情況下,可以不必強求樹形,以早結果為主要目的。

②Y字形,即只留兩個主枝的開心形。是目前設施栽培採用的主要樹形。定植當年60厘米處定干。定植第一年冬剪時選留方向相反並伸向行間的兩個主枝,角度為40°左右,剪留長度40~50厘米。其餘枝條可根據樹種進行緩放、拉枝、扭枝、短截等,培養成不同類型的結果枝組。第二年冬剪時,在兩個主枝上各選留2~3年側枝,側枝角度為60°左右,剪留長度視枝條和長勢而定。在主、側枝上培養大、中、小型結果枝組。

③叢狀形。矮主幹或無主幹。在主幹上可留4~5個主枝。原整形方法是主枝上留2~3個側枝。現在有的就在主幹上留3~5個主要骨幹枝,在骨幹枝上發生結果枝。修剪方法是,在設施條件下,5月採收完後,截去全部樹冠,在樹幹上只留3~5個長度為5~10厘米的短枝。這些短枝於6~10月又長出新枝,形成新的樹冠,新發出的枝當年可形成花芽。截頂後第一年形成的分枝較少,以後逐年增加。

上述3種整形方式適於核果類果樹。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可根據栽植密度、樹種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條件而定。

(2)修剪。

①冬季修剪。重點以維持樹形為主。對於生長過高、冠徑伸長過長的枝條要進行回縮,以達到控制樹冠維持應有的大小為准。對於枝量過大,枝條過於密集的,要進行疏枝。對於發育中庸的發育枝和結果枝,可根據枝條的長短進行不同程度的短截。

②夏季修剪。應以控制枝條旺盛生長,解決通風透光,促進花芽分化為修剪的主要目的。採用的方法:一是拉枝以加大枝條的角度,抑制枝條旺長;第二是扭枝,對有空間生長的直立枝或旺枝,在下半部達到木質化時,用手在距基部5厘米處向下扭彎,使其木質部和皮部受傷,以不折斷為限,將扭傷的枝別於基部;三是摘心,對當年尚未停止生長的新梢摘去生長點或嫩尖,迫使新梢暫時停長,以增加養分的積累,減少頂端生長素的濃度,增加細胞分裂素的供應,以利於下部枝葉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四是疏剪,對於發枝過多、枝冠郁蔽的部位,應疏除過密的枝條,以利於通風透光,節約養分,促進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