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定襄蒸肉
有 可以賣真空的 定襄蒸肉在山西境內還是可以隨處買到的
B. 蒸肉怎麼蒸好吃
蒸肉就是帶有肥瘦的肋條豬肉,洗凈剃去肋骨,切成寸長片薄的肉塊,用香油、鹽、寸長的蔥、調料拌好,把粉條洗凈,熱水燜軟,加香油、調料攪拌好,然後兩者放一塊雙手摻勻,拌上玉谷面,當然白面也可;肋骨同肉一樣拌好放在有麵皮的篦子上蒸三四十分鍾揭籠即可食用,味香撲鼻。肥肉拌上粉條,饃皮,吃起來便不那麼膩;瘦肉由於清蒸,更有透透的香。
咸陽蒸肉
陝西省咸陽地
幾種常見的蒸肉
幾種常見的蒸肉(3張)
區的一種小吃,主要流行在涇陽、三原一代,是逢年過節及款待嘉賓的佳品。材料取上等五花肉,精製麵粉(以前應該是玉米面)。大致做法是取適量豬油油放置鍋中加熱,放如切成片的五花肉稍作翻炒,待肉化開放入五香粉、食用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放入麵粉揉搓至均勻,放入鋪好乾凈白布的篦子上,上鍋大火蒸30-40分鍾,出鍋既可以直接使用。另外西安有一種小吃叫粉蒸肉,主要在早餐的時與荷葉餅一起食用,把肉依據個人不同的喜好夾在饃里,有時還夾如一些脆脆的鹹菜,也是別具風味的。再喝上一碗陝西的小吃豆腐腦,真的是營養和美味同時擁有了。粉蒸肉與蒸肉的區別是材料上蒸肉用麵粉,粉蒸肉用米粉,味道上蒸肉為五香,粉蒸肉為香中略帶微辣。 [1]
定襄蒸肉
粉蒸肉是「晉式三蒸」中起源最早的山西名菜,可謂「三晉第一蒸」。「蒸」之烹技,晉源流長,陶寺遺址出土的陶甑,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為飯」(《古史考》),至今平定等地仍用陶甑,晉南民間以其蒸糕,稱「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鵠之蒸」,說明夏商時已有蒸肉而食。《周語》記,周定王設宴,晉襄公任相禮,以「餚蒸」款待士會。晉地民間襲此「宴禮」,改為加米與肉相蒸,成粉蒸肉,傳承至今,成為山西傳統「行菜」之一、民間宴席的底座菜。
粉蒸肉在山西省忻州定襄一帶,有其獨特的吃法。是採用特殊方法精製而成,以精瘦豬肉為主,加入土豆泥、澱粉和麵粉,拌以調味料蒸制,食用時加熱切成塊,味香迷仙甚是獨特,被稱為「忻州蒸肉」」「定襄蒸肉」或「山西蒸肉」,是當地過去「九簋八盤」宴席的主打菜。相傳,1934年蔣介石夫婦由南京抵山西定襄縣河邊村拜訪閻錫山,閻錫山在閻府用當地的特色佳餚「五簋八盤」宴請了蔣介石夫婦,四盤中的一盤就是定襄蒸肉,蔣介石夫婦首次品嘗了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美食,席間,蔣夫婦對此贊不絕口,聲稱閻府家宴別具一格,堪稱一絕。
其他種類編輯
條子肉
條子肉
其他種類有以下幾種,主要是因為製作的原料不同而叫法不同的:
小酥肉
是由麵粉和純瘦肉製作的,把用調料淹好的瘦肉蘸上麵粉,上籠蒸制。味道咸香,肉製作的酥而嫩。
條子肉
是由純的肥肉製成,在特製的小瓷碗的底部放上花椒辣椒等的調料(因為個家的風味不同放的東西的種類和多少不同),上面擺上切的整齊的五花肉,再上籠蒸,吃的時候肥而不膩。
籠籠肉
原料也是麵粉和豬肉,肉是肥瘦兼有。製作的方法也不同,先把肉切好,用各種調料腌好,把米炒熟壓碎,把腌好的肉蘸上壓碎的米,上籠蒸。
粉蒸肉
製法與小酥肉相似,但是原料與籠籠肉一樣,肉是肥瘦兼有的。
C. 誰知道定襄蒸肉的做法(家常的)
主料:五花肉400g
輔料:土豆10個、鹽適量、油適量、澱粉2碗、、姜適量、花椒適量、大料適量
1、准備澱粉。
2、土豆蒸熟,去皮。
3、土豆攪碎成泥。
4、花椒和大料熬成水。
5、五花肉切小條狀,放薑末。
6、放土豆泥。
7、放澱粉。
8、放鹽、油、花椒大料水,調成稠粥狀。若感覺有點兒稠,可適度添加些水。
9、舀到淺盤子或小碗里,上籠屜蒸熟。
10、這是蒸出來的。等放涼了,慢慢的把蒸肉和碗分離,成了一個碗坨。
11、吃的時候,拿出一個碗坨,切片。
12、可蘸上醋吃。
D. 山西名菜過油肉你吃過嗎它的肉是炸過的嗎
我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我的家鄉在世界遺產平遙古城。我們山西的美食也是數不勝數啊,我們平遙就有聞名遐邇的平遙牛肉,色澤紅潤,瘦而不柴,味道濃郁。還有我們山西的過油肉,肉片滑嫩,色澤金黃,味道鮮香。是一道山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還有山西的麵食,刀削麵世界著名,刀撥面,小拉麵等等。山西晉菜,伴隨晉商的輝煌曾風靡一時,「膳」通天下,風味獨特,自成體系,以咸香為主,酸甜為輔。山西麵食以製作精良而享譽海內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
E. 山西人常吃什麼菜
1,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特色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現在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餚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
2,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
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3,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是一種山西省的地方傳統名點,正宗聞喜煮餅多產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在山西有著餅點之王的美譽,又有國式糕點絕產之美稱。在晉南民間把「炸」就叫「煮」。主要原料為麵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紅白糖等。
4,陽城肉罐肉
陽城肉罐肉是馳名三晉的傳統美味佳餚。罐似粗瓷,內敷細釉,口頸小、肚兒大,甌式蓋子,蓋與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穩、嚴密。其外形美觀、色澤鮮亮、敦實大方,摸著光滑細膩,使用起來極其方便,能夠適合煮、燉、燜肉的需要,兼餐具與工藝美術品於一體,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
5,應州牛腰
應州牛腰,山西應縣傳統特色小吃,屬於麵食。是一種起源於清代中期的應縣美食,其色如咖啡,松軟甜潤。
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撈出一吃,味道甜潤,越嚼越香,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應州牛腰因此得名。
F. 定襄蒸肉的做法
定襄蒸肉系塞北之特產,悠久歷史可追溯千年,被歷代宮庭御膳視為民間極品。現在做蒸肉的達上百家,其中以百年老店隆襄齋著名。他繼承傳統工藝,引進現代科技,推陳出新生產出了既具有傳統蒸肉色澤潤和味道鮮美之特點,又克服了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之缺點的新型蒸肉。成為宴席及日常餐桌的理想菜餚和訪親探友饋贈佳品。
本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精澱粉、精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通過現代科技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色香味美、口感綿潤、多食不膩等特點,是補充體內多種營養成份的風味食品。
定襄蒸肉:豬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調味佐料攪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時加熱切成塊,味香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