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潮汕鹵鵝的正宗做法和細節
『貳』 汕頭的鹵鵝是真的好吃,你們知道是什麼品種的鵝嗎
應該是獅頭鵝
『叄』 我國最好吃的10大名鵝是什麼
我國飼養食用鵝肉的歷史悠久,鵝肉作為綠色食品於200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綠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等作用。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瓊海溫泉鵝是萬泉河沿岸農戶飼養的本地雜交鵝,從小放養在萬泉河邊的沙灘上,靠食用生長在河邊的鵝仔草、野草,以及農戶家中的碎米和蘿卜苗長大,待到羽毛交叉,農戶才會用家中的米飯、花生餅、番薯和米糠精心地混合填喂,10多天後就成了正宗的溫泉鵝。瓊海溫泉鵝食法大多以白切為主,也有烤鵝,具有營養豐富,肥而不膩,清淡原味、醇香可口的特點。瓊海的溫泉鵝肉質很細,完全沒有鵝肉的粗糙感,也沒有城裡吃到的飼料鵝鴨入口的“木”感,肉很香很鮮,蘸著秘制的調料。
『肆』 潮汕鹵鵝非常有名,有什麼特點么
鵝肉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而且脂肪含量很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鵝肉中的蛋白質含量也比鴨肉、雞肉、牛肉、豬肉要高很多,而脂肪和膽固醇又比其它禽肉低,因此,鵝肉很受廣大群眾的青睞,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常吃能滋補益氣、和胃止渴,解鉛毒,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一、把鹵鵝斬成厚薄均勻的塊狀,淋上鹵汁即可食用。
二、大蒜、紅辣椒和香菜切碎,加入白醋拌成料汁,夾取鵝肉蘸著料汁吃。
潮汕鹵鵝肉厚結實,肥而不膩,鹵料特別,吃的就是深入骨髓的鹵水香味的鵝肉。
『伍』 潮州哪家吃鹵水鵝正宗的具體說店鋪
朋友,目前潮州比較有名的是烏記明。但是現在就像連鎖一樣,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溪口烏記明鵝肉。就是不同的人製作口味不同,在南橋市場裡面就有一家掛著溪口烏記明的牌子。
『陸』 鹵鵝前腿後腿哪個好吃
看你個人口味,前腿比較瘦,後退比較肥。
到底哪個部位好吃,按個人喜好偏向也不同,但是無論如何,鵝肉鵝血是潮汕鹵水裡最便宜的部分。鵝肉還可拆分為前腿還是後腿。可以根據口味跟餐廳服務員指定部位。一般前段的比較瘦,後腿比較油膩。
鵝也分品種,如果是獅頭鵝,就是那種形體很大臉頰鼓鼓的,鵝頭就是最貴的,光一個頭最少兩三斤重,價格不菲,一個頭幾百到近千元不等。通常請客吃飯點這個比較多,也算是本地區大菜之一。
『柒』 潮汕鹵鵝的秘方
鹵鵝,製作方法獨特,配料考究。著名的潮州潮安磷溪鎮溪口鄉的--"溪口鵝肉",更是膾炙人口,遠近聞名。一些回鄉的老華僑,還專程前往品嘗。它有自己的獨門密方,鹵出來的鵝肉叫人拍案叫絕! 茲將鹵鵝的烹制方法略作介紹,以饗美食家。有興趣者不妨親臨庖廚,動手製作。
1.用料:鵝-只,上等醬油二斤,白糖二兩,鹽二兩,味精半兩,香茅一條,桂皮六錢,川椒六錢,八角六錢,甘單三錢,丁香三錢,大蒜二條,南姜六兩,肥豬肉一斤,清水以浸鵝為度。
2.將川椒炒至微香,肥肉切片,南姜打碎,加上醬油、白糖、八角、香茅、大蒜,加入清水,微火煮沸,製成鹵湯。(川椒等香料要用紗布包成小包)
3.將鵝宰後去毛,清水洗凈,吊起晾乾,用鹽均勻地抹在鵝身的表皮和內腔,稍停片刻,放入已制好的鹵湯中(鹵湯以浸沒鵝身、腹內灌滿為度)。
慢火煮約十分鍾後,將鵝吊離湯面。稍涼後,放入鹵湯中再慢火煮十分鍾,又吊離湯面。此為使鵝身內外受熱均勻,又使其容易著色,鹵成後色澤光潔臘艷。最後,將鵝再放入鹵湯中,熬煮約二小時左右,中間要將鵝身翻轉數次。鹵熟後,撈起晾涼,才可切塊裝盤,並勻上適量鹵湯。如在鵝身還熱時就切塊,會因肌肉收縮難看。 近年來,生產發展,經濟活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鹵鵝攤星羅棋布,食者甚眾。每逢四時八節,市井常有代宰代鹵的攤檔,路旁擺滿大鍋大鼎,充滿過節氣氛;平時宴客,人們總喜歡端個盤子,到市場剁盤鵝肉,配上幾條青翠的芫荽,調碟蒜泥醋,蘸著吃,其味無窮。
『捌』 潮洲特色鵝肉
不過,盡管潮菜烹調大師朱彪初把鹵味排在潮菜食單的首位,但在改革開放之前,由於物資貧乏,鹵鵝只能是過節時的一個符號。直到現在,每逢中秋、春節不少潮汕人在祭奠祖先時,鹵鵝還是必不可少的,今年國慶央視科教頻道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味道》開篇講中秋節習俗時,也依次進行拍攝。 提起汕頭鹵鵝,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人們會扳起手指數:春梅里、花園里、華塢路細弟……日子漸漸好起來之後,蘇南鹵鵝、鷗汀老鵝、浮西老鵝、二八等等鹵水老鵝店成為了本地的知名品牌。從十幾年前開始,外砂橋頭的鵝肉面(吃鵝肉和面湯)成為汕頭老饕常去關顧的場所。而後,澄海區花園酒店北側泰安路附近的鵝肉飯(也就是米飯配鵝肉,並非庵埠市場的那鵝肉炒飯)一條街的崛起,竟也把鹵新鵝引向潮流。再到近幾年,外砂蓬發路的烏弟鵝肉面(也是吃鵝肉和面湯,那湯面有特點,是用沸騰的上湯沖泡生豬肉碎,味道鮮美)成為許多美食愛好者等常去的據點。烏弟鵝肉麵店的鵝肉選料新鮮,都是鵝齡適中的活鵝,據說鵝是店家自己宰殺的,拔毛沒有用瀝青或者松香,而且宰殺完馬上入鹵,加之鹵水鹹淡適宜,採用傳統的燒柴大鼎鹵,所以肉嫩而鮮甜。 潮汕鹵味和其他地方的鹵水不同之處是加入南姜,它除了強烈的姜味,還具有肉桂、丁香和胡椒的香味特徵,常被認為是潮汕鹵味的獨門配料。每家潮汕鹵鵝的配方大同小異的,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由八角、桂皮、花椒、小茴、砂仁、香葉、丁香、草果、甘草、羅漢果、冰糖等組成的香料包;二是投放蒜頭、南姜、芫荽頭、香茅、蔥頭等鮮配料;三是加入生抽、老抽、精鹽、料酒、豬油或五花肉。鹵水冷卻了之後,把上面的鵝油取出留用,鵝油下的淡鹵取出倒掉,下層的濃鹵留用,鍋底的殘渣清除干凈,第二次鹵的時候把鵝油和濃鹵加入,同時放進上述香料包等三類配料。常有不懂之人講什麼「老鹵缽」出來的鵝肉多麼好吃,那是瞎扯的,二八粗菜館的林老闆說,鹵湯每次都要處理的,就算是鹵老鵝,鵝油不夠的話還要加入嫩鵝的鵝油。 潮汕鹵鵝有八珍之說,指的是鵝肝、鵝頭、鵝翅、鵝掌、鵝肉、鵝胗、鵝腸和鵝血。這八珍用八個海碗裝起,擺到餐桌上,煞是震撼。至於除了燒鵝、鹵鵝之外,鵝的烹飪還有鹵水火鍋、炒鵝肉片和黑椒鐵板鵝肉等,不過這些烹飪方法都比較小眾。 潮汕鹵鵝可以和香港、珠三角的燒鵝並列為鵝的兩大主流烹飪方法,還得益於此地擁有「鵝王」之稱的優秀鵝種「獅頭鵝」,這是當今世界上形體最大的鵝種。獅頭鵝原產於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鄉溪樓村。這浮濱可以說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古人有性博士張競生,當今有潮汕美食文化首要傳播者張新民先生,可謂食色性也。更重要的是,浮濱是潮汕地區先秦文化的重要發掘地之一,這個地區古老的文明在這里可以找到印證。這一切,都給獅頭鵝、鹵鵝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