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貓耳朵湯應該怎麼做
用莜麵做貓耳朵比用麵粉的要省事,莜麵比較軟,不用擀開、切塊,直接用手揪一塊面團一搓就成,不會做手擀麵的可以試試這個。最近溫度驟降,一夜之間從夏天到了冬天的趕腳,這個時候吃一碗熱乎乎的貓耳朵湯,全身都熱乎乎的。
番茄牛肉莜麵貓耳朵的做法
步驟step
1
備齊材料,貓耳朵是提前做好裝保鮮袋冰箱冷凍的,吃之前提前取出。
步驟step
2
阿寬出牛肉醬了,添加了玉米的牛肉醬,絕對的開蓋驚喜。真沒想到裡面是大塊的牛肉,真的是大塊的肉,阿寬太實在了。
② 貓耳朵面的菜品特色
貓耳朵是晉中、晉北等地區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它吃著筋滑利口,製作簡便,隨鄉就俗,適用多種麵粉和澆頭,又加製作簡便,倍受群眾歡迎。在晉中一帶,人們用白面、高粱面製作;在雁北、忻縣高寒地區,人們用莜麵、蕎面製作,取名「碾疙瘩」,還名「碾飥飥」。尤其因莜麵製作柔軟,還能碾推成花紋、觸須等式樣,更使這種麵食形象多彩多姿。
③ 蕎面貓耳朵怎麼做好吃
1、可以做碗坨,將適量的蕎麥面用水打開成糊狀(不要太糨)然後倒在小的容器中(例如普通的吃飯碗)然後放在微波爐中大火15分鍾即可。2、切成小塊放些鹽、醋、韭菜花、蒜末,拌勻即可。
蕎麥涼面吧
材料很簡單,蕎麥面一包、日式泡菜一包、涼面醬油一罐、海苔條一包、芝麻海苔(拌飯用的那種)一包、清酒一瓶(非必需品)。
做法也很簡單,蔥洗凈後先對切,再切碎末;
面一把(一包三把),煮一鍋水放下去煮三分鍾過兩次水(就是水滾後加一小杯清水冷卻);面好後放在有冰塊的冷水中冷卻,之後裝盤。
將佐料擺盤,其中醬油是水對醬油為一比一,小弟我多用三個冰塊。然後就好了。
成品就像這樣,可以配上清酒與麥茶。
怎樣用蕎麥面做食品?
答案:冷蕎麥面
主材料:蕎麥面、蔥花、青芥辣、蘿卜茸、鵪鶉蛋、紫菜等
做法:
1、將蕎麥面煮熟,放在冰箱里備用;
2、另外准備一個小碟子,放上蔥花、青芥辣、蘿卜茸、生鵪鶉蛋,再用小杯裝好冷麵汁;
3、蕎麥面撒上紫菜條,將蔥花、青芥辣、蘿卜茸、鵪鶉蛋一起放入冷麵汁里拌勻,蕎麥面伴汁食用。
涼拌蕎麥面
材料:蕎麥面110克,雞蛋一隻,海苔2克,蔥20克,辣椒粉2克,蚝油1湯勺,陳醋半湯勺,白砂糖1克,花生油10克。
做法:
1、 將800ml水煮開後,加入蕎麥面,煮5分鍾,將面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冷卻,然後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2、 將雞蛋打散,用花生油將其煎成薄片,冷卻後切絲備用。
3、 將海苔剪成細絲備用、蔥切成蔥花。
4、 水3湯勺加蚝油、陳醋、白砂糖,在鍋內燒開做成淋汁。
5、 將蕎麥面盛碟,加入蛋絲、海苔絲,撒上蔥花、辣椒粉,在淋上汁便可食用。
蕎麥面扒糕。
原料:細蕎麥面500克,水1500克,鹽適量。調料:蒜泥、雞精、香油、辣油、
醋、花椒水各適量。
製作:
1、蕎麥面放入容器中,放點鹽,將三斤水慢慢倒入面中,一邊倒水,一邊攪動,調成稀糊狀,不要有顆粒。
2、將調好的蕎麥麵糊,倒入抹油的大平盤上,鍋內水燒開,上屜蒸15分鍾(可蒸兩屜),晾涼後取出,切條或片放入盤內。
3、如涼拌,先將雞精、花椒水、鹽調勻,倒在蕎麥扒糕上,再放蒜泥、香油、醋拌勻即成。
4、如熱炒,蔥、薑末熗鍋,旺火熱油放入扒糕,再加適量的豆芽菜、青椒、黃瓜片等,醬油、雞精、醋、鹽、少量水炒勻,燜一分鍾淋香油出勺。特點:扒糕軟嫩,咸鮮微辣,營養保健。
冰綠茶蕎麥面(4人份)
材料:綠茶蕎麥面400克,白蘿卜少許,小蔥少許,海帶少許,紫菜少許,日本芥末少許。
做法:
1、蕎麥面用加過鹽的開水煮至無硬心,用清水過涼,同時雙手揉洗面條至水清後瀝凈水分。
2、白蘿卜擦成末狀與綠芥末膏混合,小蔥切末,紫菜切絲備用。
3、清水、醬油、糖按1:5:0.5的比例混合和海帶一起煮後放冷,放在調料碗中。
4、將面條放在盤中(或小竹蓖上,是否用冰塊冰鎮根據個人愛好和接受程度),撒上紫菜絲和小蔥,綠芥末混合蘿卜泥點綴旁邊,面條蘸調料汁食用。
牛肉炒蕎麥面(4人份)
材料:蕎麥面400克,牛裡脊250克,青、紅、黃椒各1個,圓白菜200克,大蒜少許,小蔥少許。
做法:
1、蕎麥面用加過鹽的開水煮熟(判斷煮熟與否以有沒有硬心為准,但不要太爛)用清水過涼,同時雙手揉洗面條至水清。瀝凈水分拌少許色拉油待用。
2、牛裡脊、彩椒、圓白菜和大蒜分別切片,小青蔥切片。炒鍋燒熱,加少許沙拉油,先將蒜片用小火慢慢炸干呈金黃撈出,放在餐巾紙上吸掉油脂。
3、牛裡脊、彩椒和圓白菜片放入油中煸炒,加少許辣椒醬油和番茄醬(比例為1:0.5)翻炒,撒味精和白鬍椒粉少許。等肉炒熟,加入拌過沙拉油的熟蕎麥面炒幾分鍾,盛在盤中撒上小蔥和金黃酥脆的蒜片即可。
日本風味的蕎麥面
材料:1、濕切蕎麥面2 兩;2、干裙帶菜少量;3、干山葯少量;4、菠菜一小把;5、蝦米少量。
作法:將濕切蕎麥面放在醬油湯里煮,熟了以後放在一個大碗里,在上面放上干裙帶菜、干山葯和蝦米。再用鍋里的殘汁把菠菜焯一下放在碗里,加上一點五香粉。
材料:干蕎麥面,海苔絲,細蔥花,冷柴魚高湯,芥末醬。
做法:湯鍋中水煮開後,放下蕎麥面,水開後加二次水煮至熟,
撈出立刻沖冷水至涼(可在水中加放冰塊),瀝干後放在竹簾的盤子
上,灑上少許海苔絲;柴魚高湯加二倍水稀釋後,盛裝小碗中,另外
將一小撮切得很細的蔥花和山葵醬一起與涼面上桌。
蕎麥面5杯﹐蘿卜400g﹐鹽1小勺﹐切好的蔥少量﹐芝麻1小勺﹐豬油少量。
做法﹕
(1)把蕎麥面泡在水裡和得起沫。
(2)把蘿卜洗凈並切成絲。把這用開水燙出來後除去水份﹐把切好的蔥﹑鹽﹑芝麻等拌後做成餡。
(3)在平鍋里放油﹐將(1)的蕎麥面舀出一勺煎成直徑10cm大小。
(4)把(3)鋪在菜板上並放(2)的餡卷圓後﹐將兩端抓好﹐使菜不掉下來。
(5)吃的時候﹐蘸佐料醬吃。也稱為卷席糕。
(6)也可以蒸小豆做餡。
蕎麥燙面餃
主料:蕎麥面、麵粉
輔料:羊肉末、西葫蘆
調料:鹽、料酒、雞精、蔥薑末、雞蛋液、香油、干澱粉
做法:
1、燙面:將蕎麥面、麵粉充分混合後放在盆里,放入九成熱的開水用筷子攪拌好再揉成面團,稍加冷水揉軟用濕布蓋好,餳20分鍾;
2、取一器皿放入羊肉末、蔥薑末、鹽、料酒、香油拌勻,西葫蘆洗凈去籽瓤,用擦床擦成絲,用鹽稍腌制一會擠去水分,放入羊肉餡中加入適量雞精拌勻成餡待用;
3、將干澱粉放入面板上為泊面,將面團揪成小劑,按扁後擀成皮,包入羊肉西葫蘆餡成餃子,放到蒸鍋中用旺火蒸15分鍾即可。
特點:皮柔韌,餡鮮美。
蕎麥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益氣寬腸之功效,但蕎麥不宜久食,對脾胃虛寒者忌食,更不可與豬肉及白礬同食.
④ 一碗蕎麥面怎樣做才好吃
1. 雞蛋2個,加鹽打散,蕎麥面一包約400克,3個人吃,約用300克。可以根據喜好及食量加減蛋或面。
2. 青菜洗凈,切2段,蘑菇切厚片。
3. 鍋內加油,加熱後(要熱油)倒入蛋液,用筷子迅速劃散。
4. 加入一鍋水,水量的多少與面的多少相關。加入蘑菇,一小把筍乾菜。筍乾菜是鮮筍曬干,煮湯時加一把很鮮。同時,蘑菇也很鮮美,不用等水開就放進去煮,會使湯汁更入味。
5. 煮開後,放入蕎麥面,煮至沸騰後,加少許冷水,再次煮開,轉中火,用筷子試一試,到差不多能夾斷就可以了。
6. 加入一勺黃豆醬,加入青菜,加鹽調味即可出鍋。
⑤ 山西最地道的麵食貓耳朵,用什麼做的你覺得最正宗呢
貓耳朵在民間是特別流行的,所以製作方法和配料就是大不相同,各種麵粉基本上都可以製作貓耳朵,並且雖然叫做貓耳朵,但是也有很多人把它做成其他的形狀和花紋,也讓貓耳朵有了更多的精彩,製作方法更是不一樣,用手指是最常見的,也有人用筷子、勺子等工具,進行碾壓,這樣也可以製作成貓耳朵。所以貓耳朵是一種隨意又正式的麵食。2008年6月,山西貓耳朵製作手藝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貓耳朵已成為三晉文化的共同財富,同時也是中國食文化的一顆明珠。
⑥ 貓耳朵怎麼做才酥香
山西貓耳朵
1、白面:用精粉一斤,水五兩。先將麵粉倒進盆里,冬季用溫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麵粉,用麵杖擀成兩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劑頭,再撒一次麵粉,滾均勻。
然後,兩手拇指相對按住面塊,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貓耳朵狀即妥。鍋開時抖去麵粉下到鍋里煮熟撈起,澆上各種葷索打鹵等澆頭,調以山西老陳醋,味香形美,可飽享口福。
2、蕎面:蕎面一斤,水五兩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溫水和面)和起,扎勻扎光,稍醒後搓成指頭粗的圓條,撒上麵粉,用左手食指與中指夾住圓條,用右手切成指甲蓋大的小劑子,然後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掌上,推成一個一個小卷,形狀同貓耳朵一般。
鍋開後,抖去麵粉煮熟。撈出後澆上澆頭、調和,越吃越香。
3、莜麵:莜麵一斤,熱水七兩,潑起和好,用濕布把面團蓋好,要趁熱製作。方法同蕎面。因莜麵光滑柔軟,還可用右手食指、拇指推碾成花紋形狀,其形狀更美。推好後上籠蒸熟,下籠後調以澆頭,調和即可食。
4、各種面製作的貓耳朵除煮食外,還可燜食,即先把菜炒好,將貓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燜十五分鍾左右即熟。吃時攪拌均勻,調以調和,也很可口。
⑦ 貓耳朵好吃嗎
「貓耳朵」是杭州的名小吃,它是一種面條,因形似貓的耳朵,故名。
【歷史典故】
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葉小舟賞玩西湖。游得興致勃勃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眾人連忙避雨於小舟船艙內。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許久都不見停。幾個時辰過去了,乾隆皇帝又飢又餓,忍不住問老漁翁有否吃食。老漁翁告訴乾隆有面但沒有擀麵杖,做不成面條。正發愁之際,老漁翁的小孫女抱著一隻小花貓走來說:「沒有擀麵杖,我來用手捻。」於是小姑娘動手將面捻成塊,狀似小花貓的耳朵,小巧可愛。她把這形狀怪怪的面條下鍋煮熟後再澆上魚蝦鹵汁端給乾隆吃。乾隆見面條不同尋常的模樣,玲瓏別致,吃後更覺得回味無窮,趕忙問小姑娘這叫什麼面,小姑娘回答說是貓耳朵。乾隆非常喜歡這道點心,回京後即召小姑娘為其做「貓耳朵」。自此「貓耳朵」成了一道名點。
貓耳朵極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義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後來便由機器生產了。
【配料】
麵粉、蝦仁、火腿、雞脯肉、香菇、干貝、筍片、綠菜葉、紹酒、蔥段、薑片、雞湯、雞油
【製作方法1】
1. 麵粉加水揉成面,搓成指粗的長條,切成小劑,在麵粉中略拌,再將劑直立,用大拇指按於劑上向前推搓成貓耳狀;
2. 取一碗,放入用豬油劃過的蝦仁,加干貝、紹酒、蔥段、薑片和水,上籠蒸熟。將雞脯肉、火腿切成丁,香菇切成片;
3. 將雞湯放入炒鍋,加蝦仁、干貝、雞丁、火腿丁、香菇片、筍片,沸時,下「貓耳朵」,待「貓耳朵」浮起,撇去浮沫,加鹽、綠菜葉,淋上雞油,盛入碗內即成。
【風味特點】面瓣形似貓耳,小巧玲瓏,火腿丁如瑪瑙,雞丁像琥珀,湯鮮味美。
【注意】選「貓耳朵」要做得小巧,不能太大。 2.山西貓耳朵編輯本段【介紹1】
貓耳朵是山西住戶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准。一般而論,貓耳朵極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義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後來便由機器生產了。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著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著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介紹2】
貓耳朵是晉中、晉北等地區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它吃著筋滑利口,製作簡便,隨鄉就俗,適用多種麵粉和澆頭,又加製作簡便,倍受群眾歡迎。在晉中一帶,人們用白面、高粱面製作;在雁北、忻縣高寒地區,人們用莜麵、蕎面製作,取名「碾疙瘩」,還名「碾飥飥」。尤其因莜麵製作柔軟,還能碾推成花紋、觸須等式樣,更使這種麵食形象多彩多姿。
貓耳朵原是民間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別有風味,一些賓館、飯店的廚師,把它推薦給外賓。許多貴賓食後贊不絕口。從此,這種麵食進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宮風味小窩窩頭一樣,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這里介紹幾種貓耳朵的做法:
白面:用精粉一斤,水五兩。先將麵粉倒進盆里,冬季用溫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麵粉,用麵杖擀成兩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劑頭,再撒一次麵粉,滾均勻。然後,兩手拇指相對按住面塊,一下一下往
前推,推成形如貓耳朵狀即妥。鍋開時抖去麵粉下到鍋里煮熟撈起,澆上各種葷索打鹵等澆頭,調以山西老陳醋,味香形美,可飽享口福。
蕎面:蕎面一斤,水五兩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溫水和面)和起,扎勻扎光,稍醒後搓成指頭粗的圓條,撒上麵粉,用左手食指與中指夾住圓條,用右手切成指甲蓋大的小劑子,然後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掌上,推成一個一個小卷,形狀同貓耳朵一般。鍋開後,抖去麵粉煮熟。撈出後澆上澆頭、調和,越吃越香。
莜麵:莜麵一斤,熱水七兩,潑起和好,用濕布把面團蓋好,要趁熱製作。方法同蕎面。因莜麵光滑柔軟,還可用右手食指、拇指推碾成花紋形狀,其形狀更美。推好後上籠蒸熟,下籠後調以澆頭,調和即可食。
各種面製作的貓耳朵除煮食外,還可燜食,即先把菜炒好,將貓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燜十五分鍾左右即熟。吃時攪拌均勻,調以調和,也很可口。
【介紹3】
貓耳朵的做法有很多種。陝西的叫法是麻什,吃法是這樣,將面切成很小的塊,大概小指甲蓋大小,切法是先桿成厚皮,切成條,再切成塊,之後在摩擦力大的地方用大拇指按住面塊向前撮,要又薄又卷,陝西的風俗是在草帽邊上撮,這樣的麻實上面全是花紋非常美觀。把撮好的麻實最好撒上乾麵,否則會粘到一起,做麻什用的面一般比較硬。麻什做好後,開始調湯,將肉糜加入蔥,姜
⑧ 貓耳朵面是什麼地方的美食
貓耳朵是一種風味小吃。將小面塊按成貓耳朵形狀,下到開水鍋里煮熟,配上各種打鹵、澆頭,或另加配料火鍋炒食。是山西著名麵食之一。
貓耳朵是晉中、晉北等地區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它吃著筋滑利口,製作簡便,隨鄉就俗,適用多種麵粉和澆頭,又加製作簡便,倍受群眾歡迎。在晉中一帶,人們
用白面、高粱面製作;在雁北、忻縣高寒地區,人們用莜麵、蕎面製作,取名「碾疙瘩」,還名「碾飥飥」。尤其因莜麵製作柔軟,還能碾推成花紋、觸須等式樣,
更使這種麵食形象多彩多姿。
⑨ 蕎面貓耳朵最正宗的做法
前言
貓耳朵做法是婆婆教我的,之前對做麵食一竅不通,自從婆婆來了,教會我不少。現在婆婆回家了,我自己也學會了。只要家裡有蕎面就會做給LG吃,時不時的讓他回味一下家鄉山西的味道。
材料
主料:蕎面300g、白面1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娃娃菜適量、黑木耳適量、雞蛋2個、大蒜適量、五香粉適量、生抽3小勺、香油適量、醋2小勺
蕎面貓耳朵
1
原料:蕎麥面和白面。
2
將蕎面和白面混合,倒入溫水攪成絮狀,然後和成面團。
3
將面團搓成長條。
4
分成一個小劑子。
5
小劑子面放在手心,用大拇指指腹用力下推成貓耳朵形狀。
6
娃娃菜和木耳切碎備用。
7
雞蛋炒熟盛出
。
8
鍋中放入適量油燒熱,放入蒜末和五香粉爆香,然後放入娃娃菜和木耳進行煸炒1分鍾,放入3小勺生抽,2小勺醋,和適量鹽。
9
倒入適量開水沒過菜,然後放入炒好的雞蛋,蓋鍋蓋煮2分鍾。
10
滴入適量香油,鹵汁就做好了。
11
開煮貓耳朵:鍋中倒入適量水燒開,放入做好的貓耳朵,大約煮3----5分鍾熟透,撈出。
12
澆上自己喜歡的鹵汁就可以食用了。
小貼士
小劑子面放在手心,用大拇指指腹用力下推成貓耳朵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