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蒸涼面哪個牌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蒸涼面哪個牌子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17 14:02:07

❶ 我國最好吃的10大涼面是什麼

涼面又稱冷麵,也稱"過水面",古稱為"冷淘",源於唐朝 ,是指涼吃的面條,傳說最早源於唐代武則天未入宮之前,由於武則天與情人吃山西面時燙傷了舌頭,於是兩人便研究出涼面的新吃法。大詩人杜甫曾寫有《槐葉冷淘》一詩中描寫涼面,如今我國各地的涼面做法不同,因此做法和食材也有所不同,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涼面,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朝鮮冷麵四川涼面是四川的傳統小吃,在四川全省都有很大影響。近幾年更是走出四川,走向大江南北、向全國各地人們的餐桌,深受廣大食客的歡迎和好評。四川涼面真正考驗的不是用名貴食材炫技,恰恰是最平凡的食材,做出淳樸而又令人心醉的味道,應該是吃完之後,數月乃至數年過去,嘴裡還能念念不忘的味道。四川涼面恰恰採用了川味的精華,只要掌握了川味的幾種調味料,製作出的四川涼面就會令人食之神魂顛倒,大呼過癮。

❷ 西華師大,附近有賣廣元涼面的不,強調哈,是米涼面,女皇蒸涼面

沒有啦,有宜賓燃面,貴州米線啊那些,烤餅夾裡脊,醬香餅,反正好吃的東西多的很啊,這是一期哈,呵呵

❸ 涼面怎麼做

後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制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女皇蒸涼面仍然在四川廣元被廣泛食用,但在外地,幾乎很難吃到正宗的女皇蒸涼面。

廣元涼面,又稱蒸涼面,四川省廣元市的特產。只產於廣元本市及其周邊相鄰幾個縣鎮,其口感味道隨離市中區的遠近逐步遞減,其外型和陝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麵粉,在屜籠里鋪上一層布,蒸5-8分即可,蒸熟後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晾冷後折疊用刀切成1厘米寬細條狀,這種涼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面,加入醬油、紅油辣子(密制)、醋(少許)、鹽、味精、蒜水(把蒜剁碎,然後加水)、花椒、熟油(清油煉制而成,適口味而定,如不要紅油辣子,就加熟油),最後可以適口味而定,加入韭菜,豆芽,芹菜,花生,榨菜等(一般加豆芽)。攪拌後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口感滑膩爽口。可以熱吃,也可以冷吃。各有各的風味。

俗話說的好,「涼面不過劍門關」。更說明了廣元米涼面的神奇。離了廣元的水土,哪兒都做不出廣元涼面的口感。曾有人在廣元市外試過,但口感極差,幾經測試,再無人敢提在廣元市外做出涼面,遂成廣元特產。

其它地區涼面

漢族麵食。將面條煮熟,用涼水沖洗控干,拌以醬油、醋、、辣椒面等調料。清爽可口,多在夏季食用。

❹ 緊急 親 你知道廣元女皇蒸涼面嗎 你吃過嗎 你喜歡吃嗎 你了解嗎(有關於廣元涼面的照片 店 人 物就可以)

知道,蒜泥和醋是主配料,在加上淡淡的豆芽。主料有白色和黃色的麵皮。

❺ 東光哪裡做的涼面好吃

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不好說

折疊做法一

食材准備

大米,糯米,醬油、紅油辣子(密制)、醋(少許)、鹽、味精、蒜水(把蒜剁碎,然後加開水)、花椒、熟油(清油煉制而成,適口味而定,如不要紅油辣子,就加熟油),最後可以適口味而定,加入韭菜,豆芽,芹菜,花生,榨菜等。

1.由大米推磨成漿,其中加入少許飯米,為其口感可適當加入少許糯米

2.然後在屜籠里鋪上一層布,將米漿均勻倒入其中,蒸5-8分即可,取出晾冷,用刀切成1厘米寬細條狀

3.加入醬油,醋,紅油,蒜水等調味料涼拌既成既食

口感特點

廣元涼面又稱蒸,是四川省廣元市的特產。只產於廣元市區及其周邊相鄰幾個縣鎮,其口感味道隨離市區距離越遠而逐步遞減,超出廣元市再無產地。其外型和陝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麵粉。廣元涼面口感滑膩爽口,清涼宜人。

折疊做法二

原料調料

黃油麵 1/2斤 小黃瓜 1/2條紅蘿卜適量 涼面醬 1/2杯

做涼面的材料(1)將小黃瓜絲、紅蘿卜絲分別切細絲備用。

(2)黃油麵要購買新鮮的,口感才不會太硬,只要在室溫下自然降溫的即可。如果是購買乾的黃面條,用煮沸的水,先放下面條煮,煮的時候要不斷拌動,煮至面條浮起,加1/2杯水後再煮沸,即可撈起放在大盤上淋上沙拉油攪拌均勻,並同時用風扇吹涼,並且要用筷子一直攪拌。

❻ 廣元涼面——女皇蒸涼面:各位鄉親,我想問一下廣元的涼面多少錢一碗哪家店最好吃最正宗,具體地址謝謝

一般情況下是小碗2.5元.大腕3元...但是最好吃的還是夜涼面...晚上去吃比較好吃...個人覺得梅梅夜涼面比較好吃...在大西街往下走的河邊那條具體不知道叫什麼的街上...旁邊有家九九鴨脖...快去吃吧...6點過後才有吧...

❼ 四川有哪些好吃的麵食推薦

在成都,還能吃到宜賓燃面、崇州渣渣面、邛崍奶湯面、雅安噠噠面、榮昌鋪蓋面、資中兔子面。尤其是崇州渣渣面在川西壩子很是霸道,渣渣面的臊子原先是用包抄手剩下的新鮮肥瘦豬肉餡料金絲面、酸菜肉絲面、豇豆面、熗鍋面、什錦燴面、爐橋面、兔肉面、紅燒肉面、回鍋肉面、雞雜面、蹄花面、鋪蓋面、豌雜面……聽聽這些個面條名字,就夠讓你眼花繚亂,口水打濕腳背了吧。

四川面有多種做法,主要有:肥腸面,排骨麵,醬牛肉面,紅燒牛肉麵,涼面。這幾種面各有各的味道,有的辣,有的麻,味道均十分鮮美可口,是四川主食中的精品。甚至你都可以自創,這玩意兒哪有什麼大全啊。四川這邊的面比較常見的就是干臊面一類的面了,我最喜歡吃樂山的張記干紹面,你去那裡學個手藝,四川面條做法大全可能你也就會了。

❽ 傳說中廣元最好吃的涼面到底在哪兒


廣元涼面便宜,好吃,還有個體面的名字-女皇蒸涼面,又叫「夫妻米涼面」。
相傳,唐朝高宗時,工部尚書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則天原名),14歲時,就被唐太宗選入宮中為才人。當時因君命難違,她不得不離開她自小青梅竹馬的情郎哥常劍峰。武媚娘在幼時讀書之餘,常和劍峰一起遊河灣,而河灣渡口有一家削麵店,他們每次遊河過灣,總要到削麵店吃上一碗。因此與店老闆混得熟了,經常邊吃邊淡論面的製作,一段時間後也對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後來,他們想夏天要是吃一種涼面該多好。於是便和麵店師傅一起試驗,終於用米漿研製成了一種柔軟可口、綿韌不粘的米涼面。媚娘和劍峰高興得抱成了一團,削麵店師傅見此情景,便打趣這一對小情人: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涼面吧」恰巧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涼面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傳開,成為當地人人愛吃的地方名食。後來,媚娘去了京都長安。雖然她與常劍峰終未成夫妻,但夫妻米涼面卻被流傳下來。[2]
後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制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
如今,女皇蒸涼面仍然在武則天的故鄉——四川廣元被廣泛食用,但在外地,幾乎很難吃到正宗的女皇蒸涼面。
製作工藝
折疊面的做法
廣元涼面所用的面是把米泡脹後磨成粉然後用籠屜蒸出來的,又稱蒸涼面。其外型和陝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麵粉,由大米推磨成漿,其中加入少許飯米,為其口感可適當加入少許糯米,然後在屜籠里鋪上一層布,將米漿均勻倒入其中,蒸5-8分即可,取出晾冷。然後,根據食客喜好用刀隨意切成窄寬不等的條狀[1]。
折疊調制方法
醬油、紅油辣子(密制)、醋(少許)、鹽、味精、蒜水(把蒜剁碎,然後加開水)、花椒、熟油(清油煉制而成,適口味而定,如不要紅油辣子,就加熟油),最後可以適口味而定,加入韭菜,豆芽,芹菜,花生,榨菜等[1]。

❾ 請問四川那裡的面好吃

1
成都擔擔面

一說到四川的面,第一個肯定就是想到它。這個簡直是成都的代表了。以前挑夫挑起擔子在碼頭賣面,所以名字就是這么來的,簡單粗暴。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不愧是「中國十大名面條」之一。方便麵都有擔擔面口味了,你說它有好火,當紅「炸子雞」呢~
2
成都甜水麵

面條有筷子那麼粗,入口非常有嚼勁,再灑點花生碎和芝麻,整個口感很脆,因為用了特殊醬料,入口會覺得微甜,最後會辣上那麼一下,香味在嘴裡停留很久。夏天家太發熱不想吃飯的時候,甜水麵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3
勾魂面

顧名思義就是好吃到把你的魂都勾走。有點懸喂~當然這是誇張的說啦,但是它的好吃度是不誇張的。「勾魂面」用腌肉做紹,面干味濃,根根香滑,入口留香,每天生意好到爆炸,很多人情願端起碗在路邊蹲到吃,都想「一親芳澤」。算了算了,真的是勾了好吃嘴的魂。
4
怪味面

這碗面不得不說的是它的湯,湯汁由豬骨肉以及海米、墨魚、扇貝、魷魚等海鮮一起放入雞湯內燉制而成,熱氣騰騰的面條配上內容豐富的湯汁,味道里既有海鮮的鮮味又有豬肉的香味、又有調料的麻味辣味以及些許糖的甜味。嘿~硬是怪得有名堂。
5
鋪蓋面

鋪蓋面通常是在揉著比較硬的面團上,通過兩只手掌的夾、扯等動作,從面團上拽下巴掌大小的面片,稍微拉扯均勻後下鍋煮熟即可出鍋。出鍋後,配以傳統的麻辣牛肉湯或者雞雜湯等,有肉感而不硬,下肚後渾身熱乎乎的,雨天吃上一碗鋪蓋面,整個人從里到外都散發的暖意,果然是吃形補形。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感冒了。
6
生椒牛肉麵

生椒牛肉麵是成都很多面館的主打面,也是我比較愛點的。就為尋求那種直逼靈魂的辣勁。它的辣不是像油辣椒那種油香的辣,而是生辣椒的生猛和清香!啥子二荊條,小米椒,雙辣合璧,辣出天際。想想生吃小米椒的感覺,你聞到這碗面,都會冒汗!吃起來,辣得難以抗拒,還帶著青椒的清香。吃完,猛吸兩口涼氣。
7
華興煎蛋面

用銅鍋煮麵,用銅鼎吊湯,用銅勺煎蛋,用銅瓢炒料……香濃飽蘸的紅番茄汁,翠綠養眼的木耳菜,象牙白的銀絲掛面,金燦燦的煎蛋;用木筷輕輕一戳,星星點點的蔥花和碎米芽菜帶著馥郁的鮮香直沖鼻喉,讓你的味蕾忍不住想要歡呼。這碗看似普通的面,讓很多成都人心心念念,因為它是老成都的味道。
8
宜賓燃面

全世界人民對這個一點都不陌生了,簡直是「街面」,每個小區樓下憋憋有一家。面油重無水,一點就燃,所以叫燃面。(這么酷炫?下次去試一盤,老闆會不會打我)面條煮熟撈起甩干,再以宜賓碎米芽菜、小磨香油、金條辣椒、核桃、花生和其他香料作輔料,那叫一個美味。吃來哽到了喝杯免費豆漿,再點一份涼糕當飯後甜點,滋潤得板~
9
雅安撻撻面

撻撻面的歷史有點長哦,100多年的老古董面。和一般的水葉面不一樣,這個面是純手工現吃現做。將事先准備的面團在案板上揉、撻,最考驗師傅的力度和手藝。一般有牛肉、大肉、雜醬、三鮮等口味,湯汁都是原湯,再灑把香菜,味道很夠,吃了面再把湯喝乾,這個才是正確吃法。現在人些愛折騰,發明了泡椒和干拌味,不過良心說也很好吃。
10
敘永豆湯面

面條有加鹼細面、寬面、二葉子,熟後起鍋舀一勺肉末蓋面上,再舀一勺粑豌豆蓋紹面上,面本身不放太多佐料,清淡可口,老少皆宜。但餐桌上需配海椒面、糊海椒面、麩醋等,根據自己口味再調和。面味鮮,湯爽口,大白豌豆顆粒如珠,溜耙,粉味十足,和面搭配在一起簡直是太和諧了。
11
資中兔子面

煮好的水面,配上調料以及熬好的骨頭湯,澆上做好的美味兔肉臊子,就成了一碗獨具特色的兔子面,選用的兔子肉絕對是資中農家兔,不喂養飼料的,肉嫩而且香。毫不誇張地說,離開資中你就吃不到這么正宗的兔子面了~
12
閬中牛肉涼面

都曉得閬中的張飛牛肉好吃,這的牛肉涼面同樣驚艷。整得稀奇哦,涼面還有葷的啊?閬中的這個涼面很有特色,涼面淋上麻辣可口的熱牛肉臊子,熱而不燙,溫而不涼,麻辣鮮香,吃了過後餘味悠長。我很看好這個市場,准備加盟,請大家眾籌。
13
廣元蒸涼面

蒸涼面是廣元的特產,除了廣元沒有其他的產地。涼面用大米做成,很有嚼勁,配上特製醬料,川味十足口感豐富,酸、甜、麻、辣、香,五味一體。滑膩爽口,特別的開胃,辣的人面色潮紅嘴發麻,又刺激又興奮。怪說不得當年武則天女王大人吃過一次便念念不忘。
14
雞絲涼面

雞絲涼面,面條松軟,鮮香爽口,面條煮熟,撈出扇涼,放上手撕的雞絲,更有筋道,再配上特製調料,簡直美味到cry。這道面歷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響,近年已流傳於全國各地。而且夏天吃這個簡直爽歪歪~
15
邛崍奶湯面

將煮好的水葉面加入用新鮮豬骨、豬蹄、香肘、雞燉成香味濃郁的奶湯,湯色微黃似奶,味道鮮美,就依其湯色稱之為「奶湯面」。滿滿的膠原蛋白有沒有。鮮美的奶湯面再配上泡菜、青海椒,味道很巴適。我真的還想再吃500碗!
16
內江牛肉麵

面條細滑、牛肉香、麻辣味濃,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麵食小吃之一,細面重鹼、寬湯紅油、牛肉臊子燒得入口即化,灑點細碎香菜,湯中還會別出心裁添加韭黃調味,內江牛肉麵獨到之處就在於此。
17
內江熗鍋面

內江熗鍋面,屬於中華名小吃之一,發源於上個世紀70年代初。內江熗鍋面是用內江特有的鹼水棒棒面輔以哨子,高湯,黃花,木耳等製成,是只有內江才有的美食,特別是北街的兩家面館製作的最為正宗。市民王先生透露:這個面巴適哦,面條粗大圓滑,吃起來有一種特別勒香味,我最愛吃咯。
18
武勝豬肝面

四川人就愛吃這些內臟,啥子鹵肥腸啊,炒腰花兒啊......現在還發明了豬肝面。武勝豬肝面色澤亮麗,豬肝很嫩,沒有騷味,吃不出豬肝本身的磨砂顆粒感,口感細膩,具有補氣、補血、明目等功效。吃著吃著,還吃出了健康。不愛吃豬肝的北鼻都准備去嘗一下,預防老花眼。
19
崇州查渣面

這道面是查淑芳娘娘創制。查娘娘把賣不完的抄手心用油爆炒,第二天拿來做面臊子。臊子又細又香脆,形狀像渣渣,很多人都愛吃這種渣渣臊子面。因為查娘娘姓查,於是就取名叫查渣面。現在查渣面的招牌上都印了查娘娘的照片,和老乾媽陶華碧有的一拼。
20
廣漢全蛋金絲面

面條用上等麵粉、雞蛋和微量蘇打攪勻,手工擀薄切細而成,面條切得非常的細,像絲線一般。色澤金黃,下鍋即熟,不留筋,不渾湯。以原湯沖調料,放臊子,再倒點芝麻油,十里飄香(啊~迷醉~)。口感細軟柔滑,不管是沒有長牙的小奶娃還是牙齒掉光的老年人都適合吃。當然也正合我這種不願意咀嚼的懶王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