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遼寧省會沈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在中國的美食界中,東北地區的美食是獨一份的存在。相比其他有些地區美食的“精緻”,東北地區的美食似乎顯得有些粗糙。不過這正是北方美食的風格,豪爽而奔放,不追求所謂的淡雅、本味,而是濃油赤醬,大吃一頓,這樣吃菜吃的爽嘛。遼寧省是東北三省之一,而作為遼寧的省會,沈陽的美食也有著獨特的東北特色,這些美食中有哪些是你喜歡的呢?
鍋包肉
作為東北名菜,鍋包肉在全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每個城市都有鍋包肉在出售,每個城市的鍋包肉也都具有不同的風味。即使是在東北,人們也會為了鍋包肉加不加番茄醬爭論不休,其實這都是為了增加鍋包肉的酸甜口味,在小編看來,吃起來都是一樣的美味,令人流口水。
鍋包肉的原名其實是鍋爆肉,後來漸漸被叫成了鍋包肉。鍋包肉選用新鮮的豬裡脊肉為原料,切片腌制後裹上澱粉,下鍋油炸,炸脆後撈出,在入鍋,放入蔥姜、糖、醋、香油、生抽煸炒(也可以放番茄醬),收汁後撈出。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吃著讓人流口水。
馬家燒賣
雖然很多城市都有燒賣,但沈陽的馬家燒賣卻獨具風味,馬家燒賣在沈陽乃至整個東北地區都十分出名,已有兩百年的歷史,流傳了這么多年,馬家燒賣的味道也相當於受到了幾代人的認可,的確。馬家燒賣在2006年被評為沈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例證。馬家燒賣皮薄餡大,味道鮮香,個頭不是很大,一口一個,吃起來無比滿足。
雞架
在沈陽,大街小巷最常見的美食不是烤冷麵,不是烤串,也不是糖炒栗子,而是有著各式各樣吃法的雞架。雞架就是一隻雞去皮、去肉、去內臟後剩下的雞骨頭架子,並沒有多少肉,全國吃它的地方並不多,沈陽則是中國食用雞架最多的一個城市,雞架有哪些魅力讓沈陽如此著迷呢?
雞架在沈陽被研究出了很多做法,烤雞架、炸雞架、雞架湯、涼拌雞架和炒雞架都是很常見的,在這些雞架做法中,小編最愛的就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烤雞架。雞架本來沒有多少肉,在烤過的骨架上嗦肉是最爽的了,還有上面的孜然和芝麻,再來一瓶啤酒,簡直是人間至味。
東北地區豐富的物產與寒冷的氣候,造就了小雞燉蘑菇這種美食。東北的野山雞用來做這道菜最好不過了。當然,蘑菇最好也是山上現挖的新鮮山菇。在天寒地凍的東北冬季,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燉菜可以讓人忘卻寒冷,所以小雞燉蘑菇受到東北人的喜愛也是有原因的。
❷ 遼寧省特色小吃
1、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沈陽市漢族傳統名小吃,是沈陽特產名吃,它歷史悠久,從創制到現在,已有18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老邊餃子是中華老字型大小「老邊餃子館」招牌美食,由於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郁不膩。老邊餃子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老邊百年煸餡餃子」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
【 詳細>>】
2、小市羊湯
小市羊湯是遼寧本溪特色小吃,可謂是東北羊湯佳品的典型代表。羊湯作為遼東地區一種滿族食膳,民間考證起源於明清時代,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久而久之形成羊湯美食文化。小市羊湯以山羊的骨、肉、內臟放入土灶大鍋里燉煮數小時,至湯汁呈乳白色時,將鍋內的湯汁、肉及切碎的內臟盛起,放入鹽、胡椒粉、香菜、辣椒、味精等調料即為羊湯,趁熱食用鮮美無比。小市羊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
3、溝幫子熏雞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溝幫子熏雞是遼寧著名的傳統小吃,始創於清光緒十五年,創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御廚,得皇家宮廷熏雞秘方,建熏雞坊,創「溝幫子熏雞」百年老號,名「溝幫子熏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睞,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溝幫子熏雞顏色棗紅,晶瑩光亮,細嫩芳香,爛而連絲,煙熏味濃,回味無窮。溝幫子熏雞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
【 詳細>>】
4、鐵嶺牛肉火勺
牛肉火勺發源於鐵嶺地區,是遼寧鐵嶺地區著名的風味小吃。火勺這種特色小吃至今有近百年歷史。外地雖有火勺,但同鐵嶺地區的牛肉火勺外表大不相同,口味也大有區別。其特點是呈金黃色,層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鐵嶺牛肉火勺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
【 詳細>>】
5、李連貴熏肉大餅
熏肉大餅是吉林省四平市著名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之一,1908年由河北灤縣柳庄人李廣忠(乳名連貴)在梨樹縣始創。熏肉用10餘種中葯煮肉,大餅用煮肉的湯油加麵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內起層,便於夾肉而食。再配以蔥絲、面醬、大米綠豆粥、棗水同食,更是別有風味。李連貴熏肉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餅皮面金黃、圓如滿月、層層分離、外酥里軟、滋味濃香。
【 詳細>>】
6、炒碴子
炒碴子是遼寧滿族人的食品特色小吃,以玉米為原料,發酵後磨成水面,經沉澱,用手工或模具製成筷頭粗細的光滑條狀,炒吃,燉吃,味道鮮美、可口。炒時一般先把叉子在涼水裡浸泡幾分鍾,拔了酸氣,接著放肉末爆鍋,拌以韭菜、蔥花等與叉子搭配,炒出來的叉子筋道、鮮嫩;燉叉子做法也有些類似,只是鍋要放湯料加以調拌,吃起來清爽潤口,自覺舒暢。炒碴子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
7、喇嘛糕
喇嘛糕是阜新境內蒙古族的一種傳統糕點,以精製麵粉、白沙糖、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瓜籽兒仁、青紅絲、桂花為輔助原料,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其特點是潔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軟,富有彈性,是老少皆宜的營養佳品。喇嘛糕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
8、長寬豬蹄
長寬豬蹄是遼寧省本溪市的著名特色美食之一,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長寬豬蹄精選豬蹄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秘方配製加工而成,為祖傳秘方配製,精心選料,細致加工而成,熏製品,風韻奇特,具備咸鮮味醇酥嫩脫骨,柔韌適口,四味無窮。其選用長白山老林中二十餘種名貴中草葯為調料,具備健脾和胃,補氣養血,增填腎精之效力,又具滑潤皮膚之功能,食之咸鮮味醇,酥嫩脫骨,柔韌適口,回味無窮,深受人們的喜愛。
9、蔥花缸爐
蔥花缸爐是遼寧省遼陽地區著名的特色糕點小吃。其餡呈棕黃色,外皮側面為乳白色,底面紅褐色,無焦糊,層次清晰,餡綿松,有椒鹽和蔥香味,無異味,規格整齊,呈螺旋狀,餡料突出,均勻。
10、遼陽塔糖
遼陽塔糖是遼寧遼陽市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名點,與梨乾、烏拉草成為遼陽城三宗寶。塔糖不僅具備著特殊的風味而且它的外形也很美,有如梅花形並多孔,吃起來酥脆,清香可口,色澤潔白細致,經暑不變。
11、咸魚餅子
咸魚餅子是遼寧大連及北方沿海的特色傳統名小吃,屬於魯菜系膠東幫中的大連菜。新鮮的海魚用鹽腌過,在陽光下曬干,然後放在鐵鍋里,擱少許油,煎得外焦里嫩,和玉米面餅子一起吃味道獨特,漁家風味,咸鮮味美,獨具特色的大連小吃依然離不開海的味道,它不僅鮮美可口,而且經濟實惠。
❸ 遼寧最好吃的10大名雞是什麼
遼寧美食可以說北方風味的代表,融匯的齊魯風味,還保留了東北的特色美味,遼寧菜在餐飲市場上,總的說屬於價廉物美、量大實惠的一類市肆菜。尤其是一些中小飯店,更是如此。燉菜也是滿滿一大盤。而且遼菜的傳統品種製作時一般很少裝飾雕琢,給人以朴實的美感。尤其在製作雞的烹飪上極為講究,在遼寧各地都能吃到獨特的雞肉熟食製品,下面就來看看遼寧最好吃的10大名雞,本地人百吃不厭,外地食客大為稱贊。
1、張久禮燒雞盤錦鹵雞是盤錦特色美食之一,把雞大鍋內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裝入一隻紗布袋中,扎緊袋口,放入鍋中,將水燒開,然後加入、鹽,調料。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稍煮5分鍾,將雞入鍋上下翻動一次,蓋上鍋蓋,改用文火煮4~6小時,以肉爛脫骨為止。煮雞的鹵汁應妥善收存,以後再用,老鹵越用越香。
❹ 遼寧最好吃的地瓜
遼寧黃金蜜薯。
烤地瓜,又名烤紅薯,烤返蜜薯,是用返蜜地瓜烤制而成的美味食品。香甜味美。東北市鎮過往行人較多的街上,常可以聽到「地瓜熱乎哎」的吆喝聲。這種買賣民間稱為「賣烤地瓜的」,冬天比較常見。
營養價值
地瓜含多種維生素,每百克中含維生素B10.12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30毫克、含鈣18毫克、磷20毫克、鐵O.4毫克、尼克酸0.5毫克、粗纖維0.5克、碳水化合物29. 5克。
蛋白質1.8克、胡蘿卜素1.31毫克。具有和中、利水、健脾的作用,中醫學認為地瓜是一種利水、健脾的減肥食品。
地瓜有滑腸作用,可減少脂肪吸收,而且食地瓜可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慾望,從而達到減肥輕身的目的。如今,中國十大經典小吃――烤紅薯、地瓜、山芋。
❺ 遼寧有什麼特色小吃
1、咸魚餅子[遼寧大連瓦房店]
咸魚餅子是大連街頭小吃中的一塊招牌。大連三面環海,早期以捕魚為生,為了早點靠岸賣出海貨,漁民必須早出海,有一頓飯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咸魚餅子省事、方便。 對一般市民來說,以前冬季新鮮蔬菜少,只有白菜蘿卜,調劑菜餚時,經濟實惠又隨處可買的小魚兒就成為家庭主婦的首選,家家戶戶每年都要鹽漬和晾曬一些咸魚,咸魚和苞米面餅子成為最佳組合,家中吃飯、外出帶飯都少不了,漸漸走上街頭,成為著名小吃。……[詳細]
2、那家館白肉血腸[遼寧沈陽瀋河區]
坐落在沈陽故宮西側的那家館,以經營滿族菜餚白肉血腸聞名於白山黑水廣大地區。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樓附近的吉興飯店,主要經營東北地方菜餚,後來由於增添了白肉血腸,使這家飯店名聲大振。1872年,該店滿族廚師那吉有在大東門里開設了一家專門經營白肉血腸的餐館,立號那家館。由於他選料精,製作細,一絲不苟,聲譽越來越高。他的白肉,須用新宰殺的肥豬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調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膩。他的血腸,須用新宰殺的豬血,加入適量清水和調料用新豬腸灌成,味道鮮濃。白肉血腸蘸以蒜泥、韭菜花醬或辣椒油等調料食用,味留齒頰,經久不散。特別是嚴冬季節,如配以酸菜絲在一起氽制,湯鮮菜脆,大有驅寒生暖之效。1914年,那氏後裔繼祖業,將那宛館門庭重新修整,成為當時奉天風靡一時的著名餐館,達官顯宦經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佔沈陽,那家館營業日漸蕭條,趨於倒閉。那氏兄弟為保持祖業,將那家館遷到北京,解放後,……[詳細]
3、老山記海城餡餅[遼寧沈陽大東區]
老山記海城餡餅是沈陽市傳統風味小吃。海城餡餅是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取香料十餘種煮制,取汁喟餡培其味。蔬菜餡,隨季節變化,選豆牙、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製,使餅餡葷素相配,濃淡相宜,高檔品還以魚翅、海叄、大蝦、干貝、雞肉調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餡餅成品形圓色黃,皮面脆韌,餡心嫩爽,鮮香四溢。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適口。備有八寶粥佐之,清爽可口,風味別樣。( 沈陽)……[詳細]
4、朝鮮族烤牛肉、打糕[遼寧沈陽瀋河區]
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另備醬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萊末、大蒜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於桌心,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蘸調料後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狀,中間夾豆沙餡,加上白糖製成,香甜可口。( 沈陽)……[詳細]
5、老邊餃子[遼寧沈陽渾南區]
老邊餃子是沈陽著名小吃。由邊福於1828年從河北省傳入沈陽。將絞碎的豬肉煸炒後,用雞湯或骨頭湯煨制,做成蒸餃。老邊餃子選料精,用料廣泛,品種多,味道好。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沈陽特殊風味,它歷史悠久,從創制到現在,已有160多年歷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間府任邱縣邊家莊,有位叫邊福的來沈陽謀生,在小津橋搭上馬架房,立號邊家餃子館。雖然門面簡陋,但由於精心製作,風味獨特,並以水煸餡蒸餃聞名遐邇,深受人們歡迎。邊家餃子因為肉餡是煸過的,所以叫煸餡餃子,但由於主人姓邊,所以人們都習慣稱之為老邊家餃子。老邊餃子先後在沈陽開三家分號,由邊氏後裔——邊躍、邊義、邊霖弟兄三人分別經營。由於業務不斷發展,企業不斷改進,老邊餃子已發展成為一個設備完善,分工精細的專業餃子館。 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 調餡:先將肉餡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慢喂……[詳細]
6、馬燒麥[遼寧沈陽於洪區]
馬燒麥原稱馬家燒麥,是沈陽市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由馬春創制於1796年。用開水燙面,大米粉作撲粉。選用腰窩、紫蓋、三叉三個部分的牛肉剁碎作餡,加調料用清水浸煨,攏皮捏餡時留大纓。有皮亮、筋道、餡松、醇香等特點。馬家燒麥,是沈陽地區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輪車來往於熱鬧街市,邊做邊賣。由於馬家燒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口味好,造型美觀,所以深受群眾歡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牆外開設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後營業繁忙,遠近聞名。後幾經變遷,1961年才最後坐落在小北門里,即現在的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後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指導。 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 :用開水燙面,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鬆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制餡要求……[詳細]
7、李連貴熏肉大餅[吉林四平梨樹縣]
李連貴熏肉大餅為河北灤縣柳庄人李連貴於 1908 年在四平梨樹首創。李連貴逃荒到梨樹之後,開了一個小飯館。老中醫高品之把祖傳的用中草葯熏肉的秘方告訴了李連貴。在老人家的指導下,李連貴對配葯、選肉、切肉、養湯、和面、火候等工序進行了潛心研究。李連貴風味熏肉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餅皮面金黃、圓如滿月、層層分離。外酥里嫩、滋味濃香。其食用時輔以面醬、蔥絲、再喝上一碗小米綠豆大棗粥更增食趣。其具有暖胃、健脾壯胃、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葯用功效,實為集美味葯膳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佳餚。 50 年代以來,鄧小平、陳雲、李雪峰、楊尚昆、李富春、劉讕濤、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品嘗李連貴熏肉大餅。目前,李連貴風味系列食品已有十幾種。以李連貴風味大酒樓為總部的特許連鎖店已分布全國十多個省市,現落戶松原(第 133 家)連鎖店。李連貴熏肉大餅還以獨特的……[詳細]
8、海鮮燜子[遼寧大連金州區]
燜子是由地瓜粉熬制的涼粉做成,把大塊的涼粉放在平底鐵鍋里,放少量油,用鏟子把它壓成小碎塊,小火慢煎,把外面煎焦了,出鍋後淋上炒好的蝦段、海螺片等海鮮再加入蒜泥、芝麻醬、醬油、醋、等調料,香噴噴的「海鮮燜子」就做好了。……[詳細]
9、大連蝦醬[遼寧大連金州區]
大連的蝦醬主要是說不同飯店自己調制的蝦醬,配以大蔥和大連特有的咸魚餅子等麵食,味道鮮美。還有就是罐裝成品蝦醬,大連本地人評價不怎麼高。一般只有兩種吃法:一是加上一枚雞蛋,少許蔥花、色拉油,上鍋蒸熟就著大蔥,面餅吃;還有就是蝦醬豆腐,加蝦醬,少許水,在稍微燜一下即可。……[詳細]
10、楊家吊爐餅雞蛋糕[遼寧沈陽和平區]
楊家吊爐餅雞蛋糕由楊玉田於1913年在吉林省洮南縣創制,1950年傳入沈陽。吊爐餅用炭爐子上烤下烙,熟透出爐,吳虎皮典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雞蛋糕用打散的新鮮雞蛋加水調勻,上屜蒸制,然後澆上糕鹵,撒上雞絲,還可佐以辣椒油和蒜泥。
❻ 遼寧14市的地標特色美食都是什麼
1、沈陽,第一次來沈陽的時候,我對沈陽的美食表示很驚訝,畢竟這么大個省會城市,地標美食既然是雞架,還有老四季的面條子,不過在沈陽你可以隨便吃,無論是誰家的雞架都超級好吃,就算是也是的雞架都好吃得不要不要的,還有雞骨棒,曾經我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么個東西,來沈陽以後我算是見識了。
5、本溪的羊湯,很多人為了喝羊湯特意跑一趟本溪,可能對我這種不愛吃羊肉的人來說,還真不是太喜歡,據我老公形容,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湯能跟本溪羊湯比美了。
6、鮁魚圈的鮁魚跟蝦爬子,為啥說鮁魚圈沒有說大連呢?因為價格問題,我這人比較實惠,相比鮁魚圈吃點海鮮要比去大連合適的多,蝦爬子從海里打的,剛上岸,十塊錢一斤,鮁魚十幾塊錢到二十塊錢一條,再吃點鮁魚餡的餃子,蝦爬子餡的餃子,真是沒誰了。
❼ 舌尖上的遼寧,遼寧有哪些美食小吃
遼寧是我們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省級行政區,幾千年的美食文化傳承,孕育了許多當地的老百姓,所以在遼寧這個物產豐富的地區,有著許許多多的民間小吃。例如沈陽回頭、百年馬燒麥等等,口味都會讓外地人贊不絕口,本期就帶各位朋友來聊一聊這些美食小吃吧。
以上內容就是遼寧的一些美食小吃啦,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還知道沈陽的哪些美味小吃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區里評論,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❽ 遼寧特色美食小吃
1、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沈陽市漢族傳統名小吃,是沈陽特產名吃,它歷史悠久,從創制到現在,已有18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老邊餃子是中華老字型大小「老邊餃子館」招牌美食,由於皮薄肚飽,柔軟肉頭,餡鮮味好,濃郁不膩。老邊餃子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遼寧榜名單,「老邊百年煸餡餃子」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
❾ 遼寧有什麼你覺得好吃的小吃呢
遼寧省,簡稱“遼”,地理位置處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南臨黃海、渤海,東與朝鮮一江之隔,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 。遼寧省也是東北三省裡面經濟發展最好的省份,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天遼地寧的遼寧都有哪些美食呢?那我們就來看看吧.
沈陽市
沈陽的美食和是比較多的,但筆者認為還是燒麥比較能夠代表沈陽美食.燒賣這種麵食在中國南北方都有,品種繁多,在江蘇、浙江、廣東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燒賣在中國,歷史悠久。2006年馬家燒賣被評沈陽非物質文化遺產。
鞍山
牛庄餡餅。是這一地區傳統做工餡餅的一種統稱,它從當地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中來,以其外皮 薄 酥 嫩(麵皮與南方餡餅不同之處在於,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面醒而不發,煎烤之後外皮薄而嫩香,內餡鮮美,無論從色澤,口感都極為誘人)內餡種類繁多,在北方的傳統美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❿ 大連特色小吃
1.燜子
燜子歷史悠久,為大連特有,由地瓜加工成澱粉,除了做粉條粉皮以外,就是摻上水,揉成團,像切豆腐那樣切成許多啤酒瓶子蓋那麼大的方塊,放在平底的油鍋上煎烙,做出的燜子,外焦內嫩,盛在碗里,加進佐料,很合大連人的口味。
2.鐵板魷魚
大連鐵板魷魚是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起源於魷魚產地大連。開始當地人把竹簽串起來的魷魚,在滾燙的鐵板上來回翻轉烤制,再加上特製的調料,這樣做成的魷魚脆嫩爽口,香辣鮮美,紅亮誘人,回味無窮。
3.咸魚餅子
大連三面環海,早期以捕魚為生,為了早點靠岸賣出海貨,漁民必須早出海,有一頓飯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咸魚餅子省事、方便。
4.海菜包子
大連人對海菜包子的熱愛有著些許懷舊的情緒。
大連近海的海藻種類繁多,人們習慣將它們通稱為海菜。用海菜做包子,是大連傳統的地方名吃。可用來做包子的海菜有海菠菜、海青菜、海紫菜、綠菜等,而最好的莫過於一種叫做「老鼠尾巴」和「海麻線」的海菜。
5.烤魚片
烤魚片是遼寧大連著名風味小吃,具有鮮美可口的特色 。烤魚片是用馬面魨為原料製成的。馬面魨肉質細嫩,色白,清鮮而不膩,並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用其肉製成的烤魚片,鮮香可口,頗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